【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_________的作品。
2. 文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_的地方。
3. 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那里的人们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4. 桃花源中的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他们_________。
5.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按照_________找到了出口。
# 答案1. 陶渊明2. 与世隔绝,环境优美3. 怡然自乐,不知有汉4. 避世而居,不问世事5. 沿途标记二、选择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跟随蝴蝶B. 误入桃花林C. 被邀请进入D. 寻找水源时发现答案:B2. 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外界的了解如何?A. 完全了解B. 一无所知C. 略知一二D. 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答案:B3.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何没有再找到桃花源?A. 被桃花源中人阻止B. 故意不标记C. 标记被破坏D. 记错了方向答案:C4. 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反映了桃花源中人怎样的生活状态?A. 与世隔绝B. 知识渊博C. 社会地位高D. 经济富裕答案:A5. 文章最后提到的“后遂无问津者”意味着什么?A. 再也没有人去过桃花源B. 桃花源中人不再与外界交流C. 渔人没有告诉别人桃花源的位置D. 桃花源已经不存在了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2. 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哪些特点?3. 桃花源记中“此中人语云”所反映的是什么?# 答案1. 渔人在捕鱼时偶然发现了一片桃花林,好奇心驱使他沿着桃花林走进去,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穿过山洞,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自给自足。
2. 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特点包括:与世隔绝,不知外界世事;生活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外界的纷争和战乱;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和习俗。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一些关于《桃花源记》的选择题,带有答案供您参考。
1. "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
a) 白居易
b) 杜牧
c) 陶渊明
d) 王维
答案:c) 陶渊明
4. 在桃花源,人们过着:
a) 富足而奢华的生活
b) 贫困而朴素的生活
c) 快乐而满足的生活
d) 随意而放松的生活
答案:c) 快乐而满足的生活
7. 渔父给陶渊明送了一束山茶花,是为了:
a) 庆祝陶渊明来桃花源
b) 表达对陶渊明的敬意
c) 留给陶渊明的纪念品
d) 邀请陶渊明喝茶
答案:b) 表达对陶渊明的敬意
9. 故事中,陶渊明最终选择:
a) 重新回到桃花源
b) 永远远离桃花源
c) 带人们离开桃花源
d) 让人们留在桃花源
答案:b) 永远远离桃花源
10. "桃花源记"主要传递的主题是:
a) 乌托邦思想
b)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人生的追求与取舍
d) 对桃花源的怀念
答案:b)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哪位?A. 陶渊明B. 苏轼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A. 陶渊明2. 桃花源中的人们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的?A. 逃避战乱B. 寻找宝藏C. 放逐之地D. 宗教信仰答案:A. 逃避战乱3. 桃花源中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来到这里的,请问“秦时”指的是哪个朝代?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4.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通过一条神秘的小径B. 跟随一只奇特的鸟C. 误入一片桃花林D. 通过一个山洞答案:C. 误入一片桃花林5.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了多久?A. 几十年B. 几百年C. 一千多年D. 两千多年答案:C. 一千多年二、填空题1.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了标记路径,他沿途做了标记,这些标记是________。
答案:桃花2. 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是________。
答案:怡然自乐3.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尽管有当地官员的资助和支持,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回到桃花源的路,这说明了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的地方。
答案:难以寻觅4. 桃花源中的人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________已经统一了中国。
答案:汉朝三、简答题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答案:渔人在溪边行走时,偶然进入了一片桃花林。
桃花林深处有一山,山中有一个小洞口,渔人便舍弃船只,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内非常狭窄,但经过数十步后,视野突然开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那里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的人们过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2.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何不愿意随渔人离开?答案:桃花源中的人们表示,他们的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战乱才来到这个地方,从此与外界隔绝。
他们对外界的生活并不了解,而且对桃花源内的生活非常满意,因此不愿意离开。
桃花源记练习题 全选择题 含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狂刷教师卷1.下面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A.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B. 悉如外人(熟悉)C. 便要还家(邀请)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2.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 阡陌交通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 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答案】【小题1】B【小题2】A【小题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记忆,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根据选文内容及该句句意,可知“悉”应解释为“全,都”。
B项解释错误,故此题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的掌握情况。
古今异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类文言词语,平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多积累,勤记忆。
“交通”,交错相同;“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这三个词语均为古今异义词。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的样子,古今意思相同。
故此题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回答此题,先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然后细读各个选项,将选项逐一与原文内容进行对照。
根据选文内容,可知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亦真亦幻、似有若无、虚无缥缈,它只是作者理想中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项理解不正确,“真实地描绘”应改为“虚构”,故此题选C。
4.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中轩敞者为.舱B. 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屋舍俨然.豁然.开朗【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的能力。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是以下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苏轼B. 李白C. 陶渊明D. 白居易答案:C2. 桃花源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宋朝C. 唐朝D. 五代十国时期答案:C3.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A. 和谐美满的农村社会B. 繁荣昌盛的都市社会C. 无欲无求的世外桃源D. 民主自由的城市社区答案:C4. 故事中主人公发现桃花源后,是否选择告诉他人?A. 是B. 否答案:B5. 故事中主人公准备怎样过日子?A. 开垦新田,务农耕种B. 继续寻找其他桃花源C. 在桃花源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D. 离开桃花源,返回社会答案:C6.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A. 是B. 否答案:B7. 桃花源记主题是什么?A. 希望与梦想B. 反叛与逃避C. 自然与人类关系D. 人性与社会困境答案:A二、答案解析1. 桃花源记是由中国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咏史叙事诗和田园诗著名。
2. 桃花源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故事中描述了一群人偶然间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桃花源,里面居民与外界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3.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无欲无求的世外桃源。
故事中的桃花源被描绘成一个完美的乐土,居民们没有物质欲望和冲突,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4. 故事中的主人公选择保守秘密,不告诉他人。
主人公认为桃花源是一个珍贵的宝藏,不应该被外界侵扰。
5. 故事中的主人公打算在桃花源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互相帮助,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6. 故事中的桃花源并不真实存在。
这个故事是陶渊明的想象,通过桃花源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7. 桃花源记的主题是希望与梦想。
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完美的理想社会,给读者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
总结: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故事,创作于唐朝。
故事以一个世外桃源的存在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偶然间发现桃花源并选择在那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的故事。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白居易B. 李白C. 陶渊明D. 孟浩然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桃花源中的村落特点?A. 安静宁和B. 山清水秀C. 资源丰富D. 高墙茅屋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桃花源人民的特点?A. 安于现状B. 热情好客C. 勇敢坚强D. 温文尔雅答案:A4. 桃花源的村民是如何保持与外界的隔绝?A. 设有封锁卡点B. 高墙茅屋限制出入C. 不与外界接触D. 山高地远无人发现答案:B5. 桃花源的发现者是谁?A. 司马迁B. 陶渊明C. 林则徐D. 老舍答案:B二、简答题。
1. 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答: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简朴自然,他们居住在茅屋之中,纯朴而舒适。
他们耕种谷物养家糊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桃花源的人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喜欢与来访的客人交流。
他们不追求名利,安心于现状,过着宁静而满足的生活。
2.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有何启示?答:桃花源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它提醒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远离纷繁复杂的尘世。
桃花源警示现实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的盲目,暗示社会里应该有更纯净和平静的空间。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教育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三、论述题。
桃花源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次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桃花源以一个隐居的山林村落为背景,通过描述那里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与外界的隔绝状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从桃花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那里的村民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纯朴而宁静。
他们不被尘世的名利所迷惑,安于现状,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
桃花源的村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向来客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善良。
他们对外界的隔绝给了人们美好的遐想,让我们对于宁静和平的向往更加强烈。
然而,桃花源的隐居状态并非现实社会可以实现的状态。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A2.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A. 一个充满战争的地方B. 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C. 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D. 一个繁华的城市答案:B3.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误入B. 被邀请C. 跟随向导D. 通过地图找到答案:A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的居民告诉他________。
答案:不足为外人道也三、简答题1. 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与桃花源居民的交流情况。
答案:渔人与桃花源的居民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居民们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告诉他桃花源的来历和他们的生活情况。
2. 描述《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的行为。
答案: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沿途做了标记,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跟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但最终没有找到。
四、论述题1. 分析《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答案:《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与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桃花源中,人们过着和谐、宁静、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人们和睦相处,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同时,桃花源的不可寻找也暗示了理想社会的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五、翻译题1. 将《桃花源记》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答案:树林的尽头是水源,那里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洞口,洞口处似乎有光透出。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李白对桃花源的描述中,以下哪个选项与原文不符?A) 花团锦簇,景色如诗如画B) 人间仙境,宛如桃花源C) 清泉涓涓,流经村落D) 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答案:D) 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2. 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以下哪个特点不是桃花源的特点?A) 山川秀丽,景色迷人B) 居民自给自足,与外界无交流C) 社会秩序井然,法律严明D) 居民生活简朴,无私欲之心答案:C) 社会秩序井然,法律严明3. 小船抵达桃源村后,居民们对陌生人的态度是:A) 友善热情,主动邀请他们进村B) 冷漠疏远,不愿与陌生人交流C) 担心生活秘密被泄露,远离陌生人D) 主动阻止陌生人进入桃源村答案:A) 友善热情,主动邀请他们进村4. 桃源村居民为何决定向外界保持隐秘?A) 担心资源过于丰富,遭到掠夺B) 害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C) 为了保护桃花源纯净的环境D) 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意愿答案:B) 害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5. 桃花源是一处人间仙境,以下哪个特点不是桃花源的特点?A) 山水如画,景色宜人B) 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C) 山珍海味,桃花酒水充足D) 村内村外清洁,无一丝垃圾答案:C) 山珍海味,桃花酒水充足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2. 桃花源记中记载了找到桃花源并留下的人是__________。
答案:渔父3. 桃花源记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朝代。
答案:东晋4. 桃花源中的居民不通过_____________来往外界。
答案:关隘5. 桃花源位于桃江之北,具体位置是__________。
答案:终南山脉三、简答题1.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地方?它的特点有哪些?桃花源是位于终南山脉桃江之北的一处隐世的地方,人称人间仙境。
桃花源的特点有: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村落之中溪水流经,宛若山泉涓涓;村民们自给自足,与外界无交流;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生活简朴,没有私欲之心;村内村外环境清洁,无一丝垃圾。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1. 桃花源记是谁写的?
A. 陆游
B. 陶渊明
C. 王安石
D. 苏轼
答案:B
2.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A. 一个理想世界
B. 一个神秘的地方
C. 一个战场
D. 一个村庄
答案:A
4. 故事中的主人公发现桃花源的时候是如何去的?
A. 偶然发现
B. 按照传说中的地图找到
C. 被人带去的
D. 出于奇遇的原因
答案:A
5. 故事中的桃花源里有多少户人家?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答案:C
6. 故事中的主人公离开桃花源后怎样才被朝廷知道?
A. 主动向朝廷禀告
B. 被商人发现后被通知朝廷
C. 被一个从桃花源逃出的人发现后被通知朝廷
D. 被朝廷派去调查的人发现
答案:C
7. 故事中朝廷是否接纳了桃花源的主人公?
A. 是
B. 否
答案:B
8.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A. 充满了欢乐与幸福的地方
B. 充满了战争与杀戮的地方
C. 充满了诗意与宁静的地方
D. 充满了悲剧与背叛的地方
答案:C
9. 故事中桃花源的村民是如何生活的?
A. 以捕鱼为生
B. 以种植水果为生
C. 以养殖动物为生
D. 以打猎为生
答案:A。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1. 以下哪一个是《桃花源记》的作者?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安石
答案:A. 陶渊明
4.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A. 一个被战争摧毁的地方
B. 一个村庄
C. 一个无人涉足的隐秘之地
D. 一个繁华的都市
答案:C. 一个无人涉足的隐秘之地
7. 故事中陶渊明做了什么决定?
A. 离开桃花源继续旅行
B. 告诉外人桃花源的位置
C. 留在桃花源不愿离开
D. 封闭桃花源不愿外人闯入
答案:C. 留在桃花源不愿离开
8. 《桃花源记》的故事给人们传达了怎样的哲理?
A. 世间安宁就在我们的心中
B. 逃避世俗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C. 人世间处处皆可乐
D. 追求财富和权势才是人生的意义
答案:A. 世间安宁就在我们的心中
9.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可以被理解为什么?
A. 一种精神的归宿
B. 离开现实的理想之地
C. 超脱尘世的净土
D. 所有选项都对
答案:D. 所有选项都对。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清代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桃花源记》的选择题及答案。
1.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指:A. 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庄B. 一个神秘的洞穴C. 一个湖泊D. 一个神话中的仙境答案:A. 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庄2. 故事中主人公发现桃花源时的心情是:A. 惊讶和兴奋B. 害怕和紧张C. 开心和满意D. 困惑和疑惑答案:A. 惊讶和兴奋3. 故事中的桃花源村民过着的生活是:A. 富裕而奢侈B. 贫穷但宁静C. 充满欢乐和娱乐D. 艰苦而严谨答案:B. 贫穷但宁静4. 故事中的桃花源村民对“外界”有什么态度?A. 欢迎并帮助他们B. 躲避并不接触C. 敌视并驱逐D. 无所谓,不关心答案:B. 躲避并不接触5. 故事中的桃花源象征着:A. 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B. 隐居并追求宁静的愿望C. 一种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D. 人类世界的安详和和平答案:A. 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6. 故事中的“陶渊明”是:A. 一个桃花源村民B. 主人公自我取的名字C. 这篇文章的作者本人D. 故事中的游客答案:C. 这篇文章的作者本人7. 故事结尾,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A. 渴望桃花源式的生活B. 继续寻找新的桃花源C. 对现实社会的失望D. 人们应该珍惜自然环境答案:A. 渴望桃花源式的生活8. 故事中桃花源村民的特点是:A. 心地善良,乐观向上B. 聪明机智,善于交际C. 朴实纯真,守望相助D. 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答案:C. 朴实纯真,守望相助9.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怎样被发现的?A. 主人公迷路后意外发现B. 主人公听到村民谈论而来C. 主人公凭直觉找到的D. 主人公在梦中看到的答案:A. 主人公迷路后意外发现。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1. 桃花源在哪里?
A. 山上
B. 溪边
C. 岛屿
D. 无人地带
答案:D
2. 作者是如何得知桃花源的事情的?
A. 从村民口中得知
B. 在旅途中与一位隐居老人交谈得知
C. 在去往南方的路上意外发现
D. 在一本古书中读到
3. 在桃花源的村庄中,居民们的生活状态如何?
A. 生活艰苦,缺乏食物和水源
B. 生活简单自然,无忧无虑
C. 生活奢华,拥有各种珍品和财富
D. 生活单调乏味,没有娱乐活动
4. 桃花源的居民是如何对待外来人士的?
A. 每个人都热情好客地接待、款待外来人士
B. 严禁外人进入他们的村庄
C. 对待外来人士冷酷无情,甚至把他们驱逐出境
D. 对待外来人士态度冷漠,只是礼貌性地招待
5. 桃花源村民文化程度如何?
A. 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
B. 大多数人没有教育背景,不识字
C. 学问渊博,比当时的士人还要有学问
D. 学识狭窄,不具备任何文化背景
6. 桃花源中是否有宗教信仰?
B. 秘密信仰
C. 全村人统一信仰
D. 各自信奉不同宗教
7. 旅人在离开前,桃花源居民给他送了什么?
A. 食物和财物
B. 一群人为他舞蹈
C. 一本书
D. 一位引路人
8. 整个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
A. 隐居生活的理想与现实
B. 华夏文化的传承
C. 旅行的乐趣与磨练
D. 家园的重要性。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人民生活安宁的理想境界。
以下是关于《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2.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跟随一只白鹤B. 迷路后偶然发现C. 根据地图找到D. 被一位老人指引答案:B3. 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看待外界的?A. 非常好奇B. 完全不了解C. 有所耳闻但不愿了解D. 非常排斥答案:B4.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选择与世隔绝?A. 为了逃避战乱B. 为了追求财富C. 为了享受权力D. 为了追求自由答案:A5.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何再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A. 被桃花源的人阻止B. 被外界的官员禁止C. 因为桃花源已经消失D. 因为渔人忘记了路线答案:D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人民生活非常________,与外界隔绝,不知道________。
答案:安宁;有汉,无论魏晋2.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为了标记路线,沿途做了________。
答案:标记3. 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________而来到这里的。
答案:避秦时乱三、简答题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答案:渔人在捕鱼时,偶然发现一片桃花林,穿过桃花林,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好奇地进入山洞,发现洞内别有洞天,那里的人民生活安宁,与外界隔绝,不知道外界的变迁。
2.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选择与世隔绝?答案:桃花源中的人选择与世隔绝,是因为他们想要逃避战乱,追求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他们的祖先在秦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带领家人和乡亲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四、论述题1. 你认为《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理想境界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答案:《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理想境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人们应该追求和平与安宁,避免战争和冲突。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哪位?A. 杜甫B. 白居易C. 陶渊明D. 王维2. 桃花源中的人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A. 寻找宝藏B. 逃避战乱C. 探险失踪D. 放逐边疆3.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时做了哪个动作?A. 沿途做了标记B. 带走了一些特产C. 邀请村民离开D. 留下了一封信4. 桃花源的居民对于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A. 非常好奇B. 完全不感兴趣C. 有一定了解但不愿接触D. 渴望回到外界5. 《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桃花源中的人:A. 知道历史变迁B. 完全与世隔绝C. 只了解汉朝D. 熟悉魏晋文化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桃花源的发现者是一个________。
3. 桃花源中的居民生活得非常________和________。
4.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后,试图再次找到这个地方,但是最终________了。
5. 桃花源记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对于________的向往。
三、简答题1. 描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方式。
2. 渔人为什么没有再次找到桃花源?你认为这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3. 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什么意思?这反映了桃花源居民的什么特点?4. 你认为《桃花源记》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或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桃花源记》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探讨其在当今环境保护议题中的现实意义。
3. 从文化角度探讨《桃花源记》中的隐逸思想,并比较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逃离现实压力的渴望。
4. 论述《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B5. B二、填空题1. 东晋2. 渔人3. 和平,幸福4. 失败5. 理想生活三、简答题1. 桃花源是一个被桃花林环绕的地方,有高山流水,土地肥沃,居民种植五谷,养鸡养猪,生活自给自足。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杜甫C. 李白D. 王安石答案:A. 陶渊明2.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怎么被发现的?A. 有人意外发现B. 有人无意间发现C. 有人故意寻找而发现D. 没有人发现答案:B. 有人无意间发现3. 在故事中,发现桃花源的人是谁?A. 一名渔夫B. 一位僧人C. 一名农夫D. 一位学者答案:A. 一名渔夫4. 桃花源里的人们生活得怎样?A. 贫困潦倒B. 富足安乐C. 艰难度日D. 喜怒无常答案:B. 富足安乐5. 故事中提到桃花源里的水源非常干净,这说明什么?A. 那里人们非常勤劳B. 那里土地肥沃C. 那里的环境优美D. 那里的人们清廉朴实答案:C. 那里的环境优美6. 故事中说桃花源的人们没有与外界来往,这是因为他们怎样的态度?A. 敌视外界B. 厌恶外界C. 心存善念D. 憎恨外界答案:C. 心存善念7. 故事中的桃花源里没有官府和税赋,这表明那里的人们怎样?A. 反对官府统治B. 抗拒税赋征收C. 离开官府的管理D. 离开官府的干扰答案:D. 离开官府的干扰8. 看到桃花源里的景象后,当地官府怎样对待桃花源的人们?A. 霸占B. 掠夺C. 带走D. 保护答案:D. 保护9. 故事的结尾,描述了桃花源的人们的生活态度,他们是怎样的人?A. 奢侈贪婪B. 朴素淳朴C. 奸诈狡猾D. 淫乱颓废答案:B. 朴素淳朴10. 故事中描绘的桃花源,对人们有什么启示?A. 向往自然生活B. 追求安乐之地C. 理想幻想的人故D. 享乐主义者的避风港答案:A. 向往自然生活。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小说。
以下是一份《桃花源记》的选择题,带有答案。
1. 桃花源是如何被发现的?A. 渔夫走失后发现的。
B. 农民无意间通过山坳进入的。
C. 猎人追赶猎物过来的。
D. 传说中的仙人指引他们来到的。
答案:B。
农民无意间通过山坳进入的。
2. 到达桃花源后,人们发现了什么?A. 一片原始的自然景色。
B. 一个繁荣的农民村庄。
C. 一座古老的寺庙。
D. 一群在山中修炼的仙人。
答案:A。
一片原始的自然景色。
3. 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A. 贫苦困顿的生活。
B. 自给自足,生活安逸。
C. 天天举行盛大的庆典。
D. 不为生计所困扰,随心所欲。
答案:D。
不为生计所困扰,随心所欲。
4. 江南的人民听说了桃花源的故事后,会有怎样的想法?A. 认为桃花源是一个神仙境地。
B. 考虑移民到桃花源居住。
C. 对桃花源持怀疑态度。
D. 对桃花源的人羡慕不已。
答案:B。
考虑移民到桃花源居住。
5. 在故事的结尾,农民们决定:A. 继续守护桃花源,不让外人来。
B. 建立一个新的村庄在桃花源附近。
C. 渐渐告别桃花源,回到现实生活中。
D. 将桃花源的事迹告知天子,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
答案:A。
继续守护桃花源,不让外人来。
6. 故事《桃花源记》通过表达了以下哪种主题?A. 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B.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逃避。
C. 对仙人和神话的向往。
D. 对人类幸福生活的探寻和表达。
答案:D。
对人类幸福生活的探寻和表达。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2.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跟随一只白鹿B. 误入桃花林C. 通过一个山洞D. 被一位老人引导答案:B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了多久?A. 几百年B. 几千年C. 一百年D. 五十年答案:A4. 桃花源中的人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A. 逃避战乱B. 寻找宝藏C. 探险旅行D. 被流放答案:A5.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什么找不到回去的路?A. 故意隐藏了路线B. 被桃花源中的人误导C. 记错了方向D. 桃花源消失了答案:A二、填空题6. 《桃花源记》中,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源是因为“________”,从而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答案:忘路之远近7. 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________”而来到这个地方的。
答案:避秦时乱8.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________”作为标记,但最终“________”。
答案: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9. 后来有人“________”寻找桃花源,但“________”。
答案:规往不复得路,未果10. 《桃花源记》最后描述了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状态,他们“________”,与外界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三、简答题1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哪些景象?答案要点:渔人进入桃花源后,首先看到了一片桃花林,林中落英缤纷,美丽异常。
随后,他发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中的居民穿着古朴,男女老少都过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12. 桃花源中的人对渔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这反映出他们什么样的心态?答案要点:桃花源中的人对渔人非常友好,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宴会,询问外界的情况。
这反映出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对渔人的善意和淳朴。
13.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什么找不到回去的路?答案要点:渔人离开桃花源后,虽然沿途做了标记,但最终还是找不到回去的路。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最新)

一、基础练习题1.给下列生字注音豁( ) 髫( ) 俨( )诣( ) 骥( ) 邑(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1)交通(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2)妻子(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3)绝境(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4)如此(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5)无论(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6)鲜美(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3.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1)缘溪行( ) (2)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 ) (4)便要还家( )(5)便扶向路( ) (6)欣然规往( )4.按原文填空复行数十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________。
黄发垂髫________。
二、提高练习题[N18七]5.比较下列各组加粗词的词性和意义。
6.“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
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豁然开朗 (2)屋舍俨然(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4)欣然前往练习题答案及点拨考查字音、古今词义差异、词意和背诵等。
答案:一、1.hu^ ti2o y3n y@ j@ y@2.(1)古今: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2)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3)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4)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5)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6)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鲜美3.(1)沿着 (2)觉得—奇异 (3)尽 (4)同“邀”邀请 (5)原来 (6)计划4.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二、5.①动词:舍弃名词:房舍[来源:学,科,网Z,X,X,K] 竟然②动词:做标记名词:标志④动词:寻找副词:不久③副词:就,于是副词:竟,⑤动词:作为介词:对向6.(1)开阔、敞亮的样子 (3)悠闲、安详的样子(2)整齐的样子 (4)高兴、愉快的样子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桃花源记考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2.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位于何处?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珠江流域D. 淮河流域答案:A3. 文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误入B. 被邀请C. 跟随向导D. 偶然发现答案:A4. 桃花源中的人们与外界隔绝了多少年?A. 百年B. 千年C. 五百年D. 八百年答案:B5.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指的是什么?A. 老人和孩子B. 黄色的头发C. 垂下的髫发D. 黄色的髫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__________,人们生活其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世外桃源2. 文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居民衣着__________,男女__________,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悉如外人,往来种作3. 桃花源中的人们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是为了逃避__________的战乱,才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答案:秦时4.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了再次找到这个地方,他在沿途做了__________。
答案:标记5. 后来有人按照“渔人”的标记寻找桃花源,但最终__________。
答案:未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桃花源记》中“渔人”在桃花源中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简要描述。
答案:在桃花源中,“渔人”看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作者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人民安居乐业的桃花源,反映了他对于远离战乱、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很抱歉,根据我的档案记录,我发现不了一篇2000字的《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但是我可以提供您一些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问题。
您可以自行配上答案:
1. 《桃花源记》是谁写的?
答案:陶渊明。
2. 故事开始时,主人公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现桃花源的?
答案:一位渔夫带领陶渊明穿过草丛。
3. 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答案:他们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与外界没有交往。
4. 桃花源的居民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他们对外漏洞后,被外界发现,后来被赶走。
5.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象征什么的地方?
答案:它象征着人们追求宁静、和谐生活的理想境地。
6. 桃花源中的景色怎样描述?
答案:桃花盛开、如诗如画,山水环绕,景色宜人。
7. 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主题包括人间理想、追求自由和平静。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桃花源记》是一部经典作品,多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您也可以自行思考并探索其他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篇一:《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精选)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肇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二.(07重庆市,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2008甘肃省金昌市)读《桃花源记》,完成8——12题。
(17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答: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