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题库-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1f4f8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d.png)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1. 资产(Assets)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它可以是实物(如土地、建筑、机器设备等)或无形的(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在财务会计中,资产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
2. 负债(Liabilities)负债指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承担的经济义务。
这些经济义务包括企业所欠债权人的付款、退款、服务或其他资源。
负债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部分,反映了企业所面临的债务和承担的责任。
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属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所有权。
它包括企业的资本(投入的资金或其他财产)以及企业的累计盈余。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价值以及属于所有者的经济利益。
4. 收入(Revenue)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其他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作为企业的主要来源,反映了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5. 成本(Expenses)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支出。
成本反映了企业为经营活动消耗的资源或接受的义务。
6. 利润(Profit)利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净收入。
它可以通过计算收入减去成本来确定。
利润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
7. 账务(Accounting)会计是记录、分类和汇总企业财务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报告和解释的技术和原则。
会计帮助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基础。
财务名词解释(精简版)
![财务名词解释(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1ebc793169a4517723a391.png)
各位领导:上次有领导要,我就整理了部分财务专业名词(最日常化的部分)发给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基础会计名词解释: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4、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1、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12、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3、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4、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分别开设的,用来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
1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16、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纪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7、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使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归纳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b17e8c1da38376baf1fae81.png)
1.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主要经济环境:是指企业主要收入或支出现金的经济环境。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考虑的因素:①.从日常活动收入现金的角度看,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务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计价和结算②支出现金的角度看,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的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3. 2.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②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4.即期汇率的几种情况:1接受外币投资只能用即期汇率2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折算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4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所有者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5.外币交易主要包括:①买入或者卖出以货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③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外币折算报表:指为了特定目的把一种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换用另一种货币来表述6.外币兑换业务:是指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入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卖出外币)或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售出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买入外币)7.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8.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①最近三年累计通货膨胀接近或超过100%②利率、工资和物价指数挂钩③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④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⑤即期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9.借款费用的定义及内容: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1.借款利息(主要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2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主要是指企业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在每期的摊销金额)3辅助费用(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印刷费等交易费用)4.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指用于汇率变动导致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10.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范围:具体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1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㈠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建㈡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点的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构建或者生产的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购置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12.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财务会计》试题库 财务会计试卷2
![《财务会计》试题库 财务会计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a87b902bd15abe23492f4deb.png)
《财务会计》期末试卷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会计主体2. 银行汇票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1.会计期间分为、、和。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
2.库存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量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按多于天但不能超过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量确定。
3.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分为、、和四种。
4. 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可分为和。
商业承兑汇票是由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由在承兑银行开立账户的存款人签发。
5.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应设置“”和“”两个账户,以便反映企业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
6.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除设置“原材料”账户外,还应设置“”和“”账户。
7.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通常有、、和等四种。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企业通常采用( )作为其会计核算基础。
A.收付实现制 B.集中核算管 C.分散核算制 D.权责发生制2.根据《库存现金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结算起点为()可以支付现金。
A.1 000元以下B.1 000元C.2 000元以下D.2 000元3.下列( )事项不可用库存现金结算。
A.王经理出差借支差旅费5 000元B.购买原材料2 000元C.向个人收购农产品3 000元 D.购买办公用品60元4.企业的工资、奖金等库存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账户办理。
A.基本存款B.一般存款C.临时存款D.专用存款5.企业某项应收账款50 0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客户在第20天付款,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为()元。
A.1 000 B.750 C.500 D.06.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3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
销售商品时代垫运杂费100元,款项尚未收到。
这时,记入“应收账款”账户中的金额为()元。
A.3 610 B.5 200C.2 560 D.9 3507.某企业以一张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支付货款,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b29f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7.png)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票面到期日的利息后,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
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各
企业及其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
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是为了出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
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以及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项目进行的说明。
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可能可靠
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和非货币
易目的而持有,或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及自资产负债表日一年内交换
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9f130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9.png)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定基动态比率: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参照点即基期数额面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2、环比动态比率: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参照点并不断变化参照点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3、产权比率: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4、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6、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7、资本收益率: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
8、市盈率: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元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
9、资本积累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10、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分司的获利越强。
11、财务分析内容的构成:1会计报表质量分析;2会计报表趋势分析;3会计报表结构分析。
12、盈利能力分析:也称获利分析,指企业专区利润的能力。
首先,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次,盈利能力还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基础,可以说企业的价值答谢取决于企业未来获取盈利的能力。
再次,企业盈利指标还可以用于评价内部管理层业绩。
13、偿债能力分析:是关系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使用负债融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提高净资产的收益率,但随之而来的是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应当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4、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
营运能力分析不仅关系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不足,挖掘资产潜力。
财务会计名词、简答
![财务会计名词、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6864bd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b.png)
一、名词解释部分
(一) 财务会计部分
1 、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P 41
2 、备抵法P 48
3 、代销发出商品P 78 、低值易耗品P 87
4 、数量成本核算法、数量售价核算法、成本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P 72-73
5 、交易性金融资产P 98 、持有至到期投资P 114
6 、固定资产P 148、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P 145 、 P 147、无形资产P 159 存货
7 、债券P 204
8 、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与负责的计税基础P 263-264
9 、企业财务报告P 275 三大报表的概念现金等价物P300
二、简答题
(一) 财务会计部分
1 、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 P27
2 、何谓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有几种情形?何谓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有几种情形?P 29、
3 、坏账的确认条件?P 47
4 、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比较?P 149
5 、无形资产的特征?P 159-160
6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发的条件?P 162
7 、增值税进项不予抵扣的情形? 186 增值税视同销售的情形? 188、
8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 226
9 、负责与所有者权益的异同? 234
10 、请简述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 252-253
11 、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条件? 253
12 、存货(P92)、固定资产(P 156)减值迹象的判断?
1。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cbf43887c24028915fc355.png)
二、名词解释:l、银行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P262、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P263、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P264、商业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P265、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P276、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P527、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或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品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劳保用品、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P638、五五摊销法:是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的50%摊入有关费用成本;在其报废时,将价值的另外50%部分(扣除收回残料的价值)摊入有关费用成本。
P649、包装物:是指为包装本企业或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箱、桶、瓶、袋、坛等。
10、定期盘存制:指通过定期实地盘点确定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并计算存货好用数量的一种方法。
P6511、永续盘存制:指对每一笔存货收入与发出业务,都要根据原始凭证逐笔登记存货明细账,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额。
P661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P671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费用的金额,它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合同价。
P6714、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是指与构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利息、溢折价摊销、辅助费用、损益。
P8115、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急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完整版)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完整版)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9ad08352d380eb63946d84.png)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1、财务会计:又称“外部报告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3、会计目标:又称“会计报表目标”。
是指会计是为那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4、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假定”或“环境假设”。
它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环境做出的合理推论,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依据这些假收集和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就可以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
会计假设包括了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5、会计概念:它是对会计基本要素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所下的定义,也是对广泛的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归类。
会计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以及经济业务等。
6、会计原则:又称“会计准则”。
它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
会计原则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7、高级财务会计含义指: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以及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了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般财务会计中不予包括或不经常发生的企业特殊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
8、外币含义指:“外国货币”的简称,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它常用于企业因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对外结算业务中。
9、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以及可用于国际支付的特殊债权、其他外币资产。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30781391102de2bd960588cf.png)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务报告的目标2、会计基本假设:4个3、会计基础:2个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5、会计要素计量属性:5个6、会计要素:6个+利得+损失二、简答1、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确认条件?2、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简答:1、银行存款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应收票据2、商业汇票3、商业承兑汇票4、银行承兑汇票5、应收账款二、简答1、其他应收款包含的内容?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长期股权投资2、控制3、共同控制4、重大影响二、简答题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3、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确定?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持有至到期投资二、简答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即其定义)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方法?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存货2、周转材料3、包装物4、低值易耗品5、一次转销法6、五五摊销法7、委托加工物资8、存货清查9、可变现净值二、简答1、存货的成本包括哪些?2、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哪些?3、发出存货的计核算方法有哪些?4、实际成本发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5、包装物的内容?6、低值易耗品的内容?7、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固定资产2、投资性房地产二、简答1、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2、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哪几类?3、影响累计折旧的因素?4、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哪些?5、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6、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内容?7、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法?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无形资产二、简答1、无形资产的特征2、无形资产的内容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负债2、应付职工薪酬二、简答1、负债的特征2、应付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3、视同销售的行为有哪些?4、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费有哪些?5、计入管理费用的税费有哪些?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留存收益二、简答1、实收资本增加的途径(3个)?2、资本公积的来源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收入2、商业折扣3、现金折扣4、销售折让5、政府补助二、简答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2、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为转移的情况有哪些?3、政府补助的特征?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营业外收入2、营业外支出二、简答1、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有哪些?第十六章一、简答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方法?2、现金流量表中的三大现金流量?二、名词解释1、现金2、现金等价物。
财务会计的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b96d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d.png)
财务会计的名词解释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实践的原则和规定,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常见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ASBE)等。
二、资产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包括货币、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它们具有经济价值,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三、负债负债是企业所负有的债务或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借款、应计利息等。
负债表示企业对外部实体的经济责任和义务。
四、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它代表了企业被所有者拥有的资产净值。
所有者权益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五、收入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是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出租资产等带来的现金流入。
六、费用费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收入相对应的成本,例如劳务成本、折旧费用、销售费用等。
七、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净收入减去费用和税金后所剩下的金额。
它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八、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的影响。
九、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财务会计报告中最重要的一张报表,它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顺序列出。
十、利润表利润表是财务会计报告中表示企业盈利情况的一张报表,它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
利润表按照收入和费用的顺序列出。
十一、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告中展示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一张报表,它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顺序分别列出了现金流量的情况。
十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一种负债,它表示企业暂时推迟缴纳的所得税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通常是因为企业在财务会计和税务报告中使用了不同的会计准则或政策。
十三、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之差。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130e5026fff705cc170ab7.png)
一、名词解释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指经纪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
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成本计算: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类,从而计算不同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会计凭证:用来记录经纪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区间。
序时账簿: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简称序时账,也称日记账。
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事项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简称分类账。
备查账簿:对存在许市长和分类账中不能记录和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记录不全面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等级的账簿,简称备查账。
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帐页装订成册的账簿,简称订本帐。
活页账簿:指不将帐页固定的装订在一起,而是将零散的帐页,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集中后,放置在账夹内,可随时增减的账簿,简称活页账。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2ba81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中财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1.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商业折扣:商业折扣亦称价格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售价上给予的扣除。
3.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4.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5.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其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6.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已售出的商品由于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7.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8.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简答题: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什么作用?答:(1)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作用:①为现在及潜在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信息;②为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提供信息;③为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信息;④为社会公众了解企业财务信息提供依据。
2.什么是加速折旧?采用加速折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1)加速折旧通常是指为了加速资本投资的回收,把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金额的大部分在其使用初期各年内进行摊销而计提折旧。
加速折旧法也称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的一种折旧方法。
(2)加速折旧的理论依据:①一方面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每年提供的收益不均衡,前期工作效率高后期低;另一方面产品成本负担也是不均衡的,前期维修费用较少后期较多;②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更新周期明显缩短,则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日益增大。
财务会计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学常考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f30a7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7.png)
财务会计学常考的名词解释财务会计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学科之一,涉及各种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的知识。
在财务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名词和术语,这些名词解释对于理解和应用财务会计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财务会计学常考的名词进行解释和论述。
一、资产(Assets)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权益,可用于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实现未来的经济利益。
资产通常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短期内能够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在企业长期使用或持有的资产。
二、负债(Liabilities)负债是指企业对外部组织或个人承担的债务或义务。
负债通常可以分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大类。
长期负债是指在未来一年内到期的负债,比如长期借款。
短期负债是指在未来一年内到期的负债,比如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
三、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拥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两部分。
股东权益是指股东投资于企业的资金,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等。
利润留存是指企业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用于企业未来发展和回报股东。
四、收入(Revenue)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可以体现为货币或其他形式。
收入通常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大类。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与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相关的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与企业非主要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比如利息收入和租金收入等。
五、费用(Expenses)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核心经营目标而发生的、流出的资源或义务。
费用通常可以分为主营业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两大类。
主营业务费用是指与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比如原材料成本和销售费用等。
管理费用是指与企业非主要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比如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0b432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a.png)
中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资产△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的确认条件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特征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源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5、费用△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名词解释汇总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名词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8f9a55026fff705cd170a59.png)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第1章1.财务: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2.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
3.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4.财务管理:是指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5.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
6.代理问题:是指在执行契约之前或在执行契约过程中,代理人有意选择违背契约的行为。
7.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8.拍卖方式:是以拍卖方式组织的金融市场。
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形式形成的。
9.柜台方式:又称店头交易,通过交易网络组织的金融市场,其中证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
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不是通过竞价方式实现的,而是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自行确定的。
10.金融市场利率:它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
11.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
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12.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
违约风险的大小与借款人信用等级的高低成反比。
13.变现力:是指某项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
14.到期风险:是指因到期期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变化的风险。
15.再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利率下降,使购买短期债券的投资者于债券到期时,找不到获利较高的投资机会而发生的风险。
第2章16.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周转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价值增值。
17.现值:又称为本金,是指一个或多个发生在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时刻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配比原则2.其他货币资金3.结算4.商业汇票5.未达账项6.汇兑损益7.应收账款8.现金折扣9.备抵法10.息商业汇票
11.票据贴现12.存货13.先进先出法14.永续盘存制15.低值易耗品
16.投资17.权益法18.成本法19.固定资产20.原始价值21.固定资产折旧22.双倍余额递减法23.无形资产24.商誉25.流动负债26.长期待摊费用27.预提费用28.长期负债29.可转换公司债30.费用
31.利润32.期间费用33.永久性差异34.时间性差异35.所有者权益36.盈余公积37.财务会计报告38 .资产负债表39.利润表40现金流量表
参考答案:
1.配比原则: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未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该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净损益。
2.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施工企业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即存放地点和用途均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的货币资金。
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
3. 结算: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或资金调拨等原因所发生的货币收、付业务的清算。
4.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5.未达账项: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帐的事项。
6.汇兑损益: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7.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8.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商业信用发展的产物。
它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9.备抵法:是期末在检查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
10.带息商业汇票: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票据规定的利息率支付自票据生效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的票据。
11.票据贴现: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票据或短期债券,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以后的利息后付给现款,到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
12.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1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14.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就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对日常发生的存货增加或减少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面上结算各项存货的结存数并定期与实际盘存数对比,确定存货盘盈盘亏的一种制度。
15.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物品。
16.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17.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18.成本法:当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活动无影响能力时采用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即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后,始终保持原资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19.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20.原始价值:原始价值(original value) 简称原值、原价,也称为历史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是指一项资产在当初取得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对于外购的资产,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对于自行建造的资产,为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
21.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2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2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4.商誉: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25.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等。
26.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
27.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
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28.长期负债:是指期限超过1年的债务,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短期负债。
29.可转换公司债:指债券持有人有权依照约定的条件将所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股份的公司债。
30.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1.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32.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3.永久性差异: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产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称为“永久性差异”。
34.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虽然计算的口径一致,但由于二者的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产生以后,虽应按税法规定在当期调整,使之符合计税所得计算的要求,但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最终使得整个纳税期间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相互一致。
35.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ies)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
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
36.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
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
37.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8 .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39.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40.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叫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现金等价物) 的增减变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