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f5cd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9.png)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水处理厂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够循环利用。
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标和处理对象而设计的,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首先,污水进入水处理厂后首先进行除污工序。
这个工序通常包括粗网格过滤、细网格过滤和细颗粒物沉淀,用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接下来,经过前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一沉管,并在此沉管中发生沉降,沉降池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将沉降物逐渐排除。
然后,污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进行生物处理。
这个工序通常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活性来分解有机物。
当然生物处理还可以分成好几个步骤,例如:曝气池,MBR池,生物颗粒池等。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有机物,同时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达到去除氮磷的目的。
接下来,进入次级沉淀池进行次级沉淀。
这个工序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胶体和残余悬浮物,使污水的浊度降低。
然后,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深度处理。
这个工序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和一些溶解状物质。
常用的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等。
最后,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消毒工序进行消毒处理。
这个工序通过添加消毒剂,如余氯、二氧化氯或臭氧等,来杀灭或抑制污水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整个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是疏水排放。
水处理厂处理好的水可以通过排水管道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也可以通过再利用工艺进行二次供水。
总之,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一个经过多个阶段来逐步去除污水中各种杂质的过程。
每个阶段的具体工艺设计和运行条件都需要根据水质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来确定。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6461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0.png)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原因,水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水处理工艺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及原理。
一、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微生物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污、沉淀池、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2.絮凝在此步骤中,化学药剂被 dosin 到水中以帮助颗粒污染物形成较大的团块,使其变得更容易被过滤或沉淀。
常见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高岭土、铁氧化物等。
3.沉淀沉淀的目的是将絮凝后形成的团块和混凝剂一起沉淀到水中底部,此步骤中将使用沉淀池或静态沉淀器。
4.过滤经过沉淀后,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已经减少,但仍需进一步处理以去除颗粒状物质。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微孔膜滤器等。
5.消毒水中仍有一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剂的常见类型包括氯、臭氧、紫外线等。
6.清洗处理后的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各用户处,但在输送前需要进行管道清洗,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卫生。
二、水处理原理1.物理作用物理性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如沉淀、过滤和飘浮于水表面的泡沫等。
2.化学作用化学性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产生凝聚作用,迫使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结合成较大颗粒,使其更容易被去除。
3.生物作用生物性处理工艺一般通过微生物活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机物,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好氧/厌氧处理等。
4.混合作用有时两种或多种处理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更有效的处理效果,如沉淀-过滤法和沉淀-浮选法等。
三、结尾水处理工艺是保证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方式,各种处理工艺的流程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源不同、水质不同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07ea1c619e8b8f67d1cb920.png)
重 力 式 无 阀 滤 池
普通快滤池
4、消毒
• 目的:杀灭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绝大部分病原 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原生动物的包囊等, 以防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 • 方法:氯消毒(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二 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 水厂一般采用液氯;小型消毒如游泳池水消毒等, 多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临时性消毒多采用漂白 粉。我们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2、沉淀
• 定义:沉淀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水中比 水重的悬浮物、混凝生成的矾花等从水中 分离的方法。 • 沉淀池的池型:平流式沉淀池、斜板式沉 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斜板式沉淀池
3、过滤
• 定义:指用石英砂等粒状材料滤料层截留 去除水中颗粒杂质的处理技术,相应的处 理构筑物称为快滤池,简称为滤池。 • 给水中常用的滤池有:普通快滤池、双阀 滤池、虹吸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移动 罩滤池等。
源水→混凝→沉淀→过滤 →清水池→管网
↑↑ 预加氯 混凝剂
↑ 氯
• 2、地下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要 去除对象是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对于不含有特殊有害物质(如过量的铁、 锰等)的地下水,应用水处理只需要进行 消毒处理就可以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处 理工艺见下图:
氯 ↓Βιβλιοθήκη 井水→ 清水池 → 管网• 絮凝反应池:经过与药剂充分混合的水进入絮凝反应池中, 通过颗粒间的絮凝作用,矾花颗粒逐渐长大,从而沉淀下 来。 • 絮凝反应池可分为机械搅拌与水力搅拌两大类。 • 机械搅拌反应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可以适应水质水量的 变化,便于调节,不足之处时增加了电机的维护工作量, 且部分设备在水下,不便维修。 • 水力搅拌是以水流流动起到搅拌作用,使矾花颗粒絮凝长 大。
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9aa9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是指对水进行净化、消毒、软化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以达到符合特定用途的水质要求。
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及各个环节的作用。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预处理是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有机物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处理。
格栅过滤是通过设置格栅,利用重力将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拦截下来,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
而沉砂池则是利用水中杂质的比重差异,通过静置让杂质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初步的澄清作用。
接下来是混凝沉淀环节,混凝沉淀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过滤和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它们能够中和水中的带电颗粒,使其相互凝聚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沉降和过滤。
然后是过滤环节,过滤是将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的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有机物、异味等。
过滤作为水处理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卫生指标。
最后是消毒环节,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它们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供水的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卫生指标,保证供水的卫生安全。
水处理工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工业生产的用水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
![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a23c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9.png)
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是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技术方法和具体操作流程。
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旨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水体净化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介绍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
一、工艺方案根据污水的性质、污染程度和处理目标等因素,一般会采取多种工艺组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1.物理处理:运用一系列物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如筛分、沉淀、过滤、蒸发等。
物理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泥沙、油脂等固体杂质。
2.化学处理:通过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主要运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硫化物和氮磷等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氧化和还原等。
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毒性物质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进行处理。
二、处理流程针对不同的水体污染情况和处理要求,处理流程可能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污水处理流程示例:1.预处理: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颗粒物、沙子和大块的有机物等。
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沉淀和过滤。
2.初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处理,主要去除悬浮物和浊度。
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池和混凝剂投加。
3.中级处理:处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主要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盐。
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
4.高级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出水标准。
常用的方法有反渗透、臭氧处理和紫外线消毒等。
5.出水处理:对高级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最后的消毒处理,以确保出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三、操作流程1.污水进水:将原始污水引入处理设备,可通过管道或泵进行输送。
2.预处理:对污水进行筛分、沉淀等操作,去除颗粒物、大块有机物等。
3.初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通过混凝剂投加使悬浮物沉淀。
4.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池,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
水处理流程和工艺
![水处理流程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61e6e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f.png)
水处理流程和工艺水处理是指对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有害物质或改善水质特性的过程。
水处理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和工艺。
1.预处理预处理是水处理过程中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和可溶性有机物。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滤网过滤:利用网孔大小过滤水中的大颗粒物,如砂、泥土等。
-预氧化:利用氧化剂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以使其易于去除。
-砂滤:通过砂滤器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2.混凝混凝是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聚体,以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混凝的常用剂量包括:-无机混凝剂:如氯化铁、硫酸铝等,能与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疏水性物质。
-有机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能通过电荷中和和聚集作用使悬浮物团聚。
3.沉淀沉淀是利用重力使聚集在混合物中的悬浮物下沉到底部,也称为固液分离。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通过缓慢流动的水将悬浮颗粒逐渐沉淀到池底,产生清水。
-浮选池:利用气泡在悬浮物颗粒表面的附着作用,使其上浮形成浮渣。
4.过滤过滤是将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滤材的孔隙排除的工艺过程。
常用的过滤设备和滤材包括:-砂滤器:利用砂滤料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纤维滤料:利用纤维滤料过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活性炭滤料: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氯等。
5.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保证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将氯气或次氯酸钠加入水中,通过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臭氧消毒:将臭氧气体注入水中,通过臭氧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除了上述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外,还有一些高级水处理工艺如反渗透、离子交换、电析等,用于特殊水质需求的处理,例如脱盐水处理、废水处理等。
总之,水处理的流程和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环节,根据不同的水质特性和需求,可适当调整工艺流程和添加辅助剂,以达到水处理的目的。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977c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6.png)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杂质、污染物和微生物等,最终得到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或工业用水。
下面将介绍一般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首先,原水通常是从水源地采集而来,如江河、湖泊、地下水等。
在进入水厂后,首先需要经过进水预处理工艺。
这一步骤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物理处理,如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
然后,经过沉淀池或预加药池,进行杂质的沉淀和部分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接下来,进入混凝沉淀工艺。
在这一步骤中,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通过添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 (PAC)和硫酸铁等,使其形成较大的沉淀物,被沉淀到底部。
此外,可以加入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硅酸铝等,以促进颗粒的絮凝和沉淀。
然后,进入过滤处理工艺。
在这一步骤中,水经过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滤材,去除混凝后的残余悬浮物、部分溶解有机物和氯等物质。
砂滤器中的砂颗粒能有效去除较小的颗粒杂质,而活性炭滤器则能去除有机污染物和异味。
接着,进入消毒工艺。
消毒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
这一步骤通常是最后一个工艺步骤,以保证出水的安全性。
经过上述处理工艺后,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处理工艺。
比如,可以进行二次沉淀、高级氧化、反渗透等工艺,去除更细小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和硬度物质等。
最后,处理后的水经过管网输送到用户处。
在输送过程中,要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不受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进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处理、消毒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的结合应用,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水厂的水处理流程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和工业用水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5e5b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d.png)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水质供应是水厂的职责之一。
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保证饮用水安全、清洁的重要步骤。
一般来说,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主要是对原水进行除沙、除泥、除铁、去色等工序,以确保原水的初步清洁。
然后进行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混凝、絮凝、沉淀等过程,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接着是中级处理,通过过滤、吸附、深度处理等工艺,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
最后是后处理,通过消毒、调整水质、提高水质稳定性等措施,确保水的卫生安全和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水处理工艺流程也会因地区水质、水量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但无论如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清洁一直都是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核心目标。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来进行处理,才能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健康和安全。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ef14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1.png)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是指对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艺步骤,以确保水质达到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预处理通常包括过滤和加药两个步骤。
过滤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滤等。
加药是指向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如絮凝剂、消毒剂等,以促使悬浮物凝聚沉降,或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接下来是混凝环节,混凝是指向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微小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沉降和过滤。
混凝通常通过搅拌或加入絮凝剂来实现,常用的絮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
然后是沉淀环节,沉淀是指将混凝后的水进行静置或加入沉淀剂,使絮凝体沉降到水底。
沉淀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絮凝体充分沉降。
常见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紧接着是过滤环节,过滤是指将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其中的微小悬浮物和杂质。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滤、微孔滤膜等,通过不同的过滤介质可以实现不同精度的过滤效果。
最后是消毒环节,消毒是指向水中加入消毒剂,杀灭其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次氯酸钠、臭氧等,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水质和消毒需求来确定。
综上所述,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有效地将原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得到清洁、安全的水质。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新鲜水、脱盐水、循环水、中水回用及污水处理资料)资料
![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新鲜水、脱盐水、循环水、中水回用及污水处理资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4e0d105727a5e9856a6134.png)
❝ 水处理车间各岗位工艺流程水处理车间的岗位分为:❝ 一、新鲜水岗位❝ 二、循环水岗位(净化循环水、空分循环水、热电循环水、气化循环水) ❝ 三、化学水(脱盐水)岗位❝ 四、中水回用岗位❝ 五、污水岗位(二)、循环水岗位:循环水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冷却塔、过滤器个数不一样。
其中,净化合成循环水设计能力(处理水量)为40000m3/h ,规格为8×5000m3/h ,空分循环水设计能力为25000m3/h ,规格5×5000m3/h ,热点循环水设计能力为11000m3/h ,规格为2×5500m3/h ,气化循环水设计能力为❝ 1.新鲜水的岗位任务将原水经预处理水质达标后供给全厂生活生25000m3/h,规格为5×5000m3/h。
1.循环水的岗位任务净化、空分、热电、气化四套循环水系统主要任务是向各循环水装置提供合格水质,压力、温度、流量符合各工艺要求的冷却用循环水。
并根据工艺指标,对循环水进行加药及旁滤处理,负责循环水系统的操作与运行,确保循环循环水水质、水量、压力及温度等工艺指标在合格范围内。
2.工艺流程(结合图)以净化合成循环水为例:由厂外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的合格原水经由D426×8的生产给水管供入空分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泵从吸水池(V26201)将循环水送入D1220×12的主管网,经各支线到空分热交换器,循环水吸收工艺介质的热量后,依靠余压通过D1220×12的回水主管回到冷却塔塔顶,经塔内配水系统进入淋水填料蒸发、传导散热冷却后进塔下集水池,再进入循环水吸水池;另一部分经过循环水旁滤器过滤杂质后,进入循环水吸水池。
循环水在系统中损失的部分由厂区生产给水管、高浓盐水处理回用水管、中水处理回用水管及污水处理回用水管补入循环水池,旁滤器反洗废水进入反洗水集水池(V26102),经由反洗水回用水泵(P26104A-B)送入中水处理站,进行回用处理。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c3417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7.png)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
理。
即:投加石灰ClO2和凝聚剂,还有助凝剂,经混合、絮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2.沉淀处理:絮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
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
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更加澄清的过程。
4.滤后消毒处理:经过絮凝、沉淀和过滤后的出水,还可能含有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此时需要用消毒剂如氯等杀灭剩余的病菌,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f3aa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2.png)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水处理厂是用来处理污水和饮用水的设施,其工艺流程包括了一系列的步骤,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并可以安全使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及其各个步骤。
一、进水处理。
1. 水源采集,水处理厂通常会从地表水或地下水中采集原水,确保水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筛除杂质,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沙子、泥土、树叶等,因此首先需要通过筛网或格栅进行初步过滤,将这些杂质去除。
3. 混凝沉淀,接下来,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需要被去除。
这一步通常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簇,然后利用沉淀池将其沉降下来。
4. 调节水质,在进入下一步之前,需要对水质进行调节,如调节pH值、去除余氯等。
二、初级处理。
1. 沉砂池,经过混凝沉淀后的水需要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的方式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2. 浮选池,在沉砂池之后,水需要进入浮选池,通过气浮的方式去除浮游物质和油脂。
3. 生物处理,对于含有有机物的污水,需要进行生物处理,利用好氧菌或厌氧菌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三、中级处理。
1. 深度过滤,经过初级处理后的水需要进行深度过滤,去除残留的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2. 活性炭吸附,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或余氯的水需要进行活性炭吸附,去除这些有害物质。
3. 臭氧处理,臭氧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有机物,提高水质。
四、高级处理。
1.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进行膜分离,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毒和有机物。
2. 紫外线消毒,经过膜分离后的水需要进行紫外线消毒,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余氯消除,最后一步是对水中的余氯进行消除,以确保出厂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以上就是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及其各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原水中的各种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都可以得到有效去除,最终得到清澈透明、无异味、无菌的安全饮用水。
水处理厂在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3608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5.png)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一、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常规水处理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最终获得符合排放标准的清洁水。
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阶段。
二、预处理预处理是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细颗粒物和沉积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格栅过滤、砂沉床和沉淀池等。
格栅过滤是将污水通过格栅屏障,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如树叶、纸张等。
砂沉床是通过水流穿过一层厚度为1-2米的砂床,去除其中的颗粒物。
沉淀池是将污水停留在容器内,使其内部沉淀,将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三、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第二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颗粒物。
初级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沉淀、搅拌和离心等。
沉淀是通过让污水停留在容器内,使其中的悬浮物自然下沉,从而分离出清水。
搅拌是通过搅拌装置将污水搅拌均匀,促进悬浮物的沉淀。
离心是通过离心器旋转,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
四、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第三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性无机物。
中级处理过程通常包括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两个阶段。
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曝气池、植物池和人工湿地等。
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氧化、沉淀、吸附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物去除。
五、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常规水处理工艺的最后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难处理物质。
高级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深度过滤、精密过滤和消毒等。
深度过滤是通过多层过滤材料,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
精密过滤是通过微孔隔离膜,去除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消毒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使污水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六、总结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是通过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阶段,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30dc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7.png)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一、预处理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主要包括净水和除垢。
净水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溶解物质等杂质,常见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
除垢是指去除水中的硬度成分,主要包括碳酸盐、硫酸盐、铁锈等,常用的方法有软化、反渗透等。
二、混凝与絮凝混凝与絮凝是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混凝是指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带电,并形成较大的絮凝体,常见的混凝剂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絮凝是指将水中的悬浮物颗粒与混凝剂形成的絮凝体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后续处理。
三、沉淀与过滤沉淀与过滤是将水中的悬浮物、絮凝体等固体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沉淀是指通过重力作用使颗粒沉降到底部,形成沉淀物,常见的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槽等。
过滤是指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截留下来,常见的过滤设备有滤筒、滤袋等。
四、消毒消毒是指将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以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消毒后的水可以用于饮用、工业生产等领域。
除了以上基本的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水源和水质要求,还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如软化、脱气、脱盐等。
软化是指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硬度成分,常见的方法有离子交换、反渗透等。
脱气是指去除水中的溶解气体,常见的方法有通气、加热等。
脱盐是指去除水中的盐分,常见的方法有反渗透、电渗析等。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与絮凝、沉淀与过滤、消毒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颗粒和微生物,提高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实施需要考虑到水源的特点、水质要求以及经济和技术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edi纯水 工艺流程
![edi纯水 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c28dd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3.png)
EDI纯水工艺流程1. 简介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通过电化学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将自来水中的离子和溶解固体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纯水。
EDI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再生剂、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在电子、制药、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描述EDI纯水工艺的步骤和流程,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2. EDI纯水工艺流程步骤步骤一:进水处理1.自来水经过预处理系统(如过滤器、软化器等)去除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
2.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氯和氯化物。
3.经过反渗透(RO)系统,去除水中的溶解固体、无机盐和微生物。
4.RO脱盐水作为EDI进水,进入EDI设备。
步骤二:EDI设备处理1.EDI设备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和电极组成,以电化学反应和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离子。
2.进水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去除阴离子(如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3.进水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去除阳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等)。
4.经过离子交换后的水进入电极间隙,被电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5.通过电极的电场作用,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阴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形成纯水和浓水两侧。
6.纯水经过收集系统收集,成为EDI纯水的产物。
7.浓水流出EDI设备,回流至RO系统,用于稀释浓水和冲洗RO膜。
步骤三:纯水储存和分配1.EDI纯水经过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达到纯水的要求。
2.纯水进入储水罐或纯水箱,进行储存。
3.根据需要,通过纯水泵将纯水分配到不同的用水点。
3. EDI纯水工艺流程图graph TDA[进水处理] --> B[预处理系统]B --> C[活性炭过滤器]C --> D[反渗透系统]D --> E[EDI设备处理]E --> F[阴阳离子交换膜]F --> G[离子交换]G --> H[电极间隙]H --> I[纯水收集系统]I --> J[EDI纯水]E --> K[浓水回流至RO系统]J --> L[纯水储存和分配]4. EDI纯水工艺流程总结EDI纯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水处理、EDI设备处理和纯水储存与分配三个步骤。
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aff6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6.png)
水处理工艺流程一、介绍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对污水、废水或自然水源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杂质和有害物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二、水处理工艺的分类水处理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2.1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1.滤水:通过滤网、滤料等去除悬浮固体颗粒;2.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沉淀物;3.曝气:通过通入气体,增加溶解氧含量,促进有机物的降解;4.膜分离: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将水中的溶质、溶剂分离。
2.2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1.石灰软化:使用石灰或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调节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去除水中的铁、锌、锰等金属离子;2.氯化消毒:使用氯气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3.氧化反应:使用氢过氧化物、臭氧等氧化剂,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2.3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特性,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产物;3.碳氮磷除去:利用硝化菌、硝化菌等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三、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根据水的质量、用途等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溶解物等。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后续处理设备,防止堵塞和损坏。
预处理的常见方法包括:1.滤水:通过滤料(如砂子、石英砂等)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2.调节pH值:使用酸碱药剂,调节水的酸碱度,有利于后续处理过程;3.防垢除垢:使用缓蚀剂、阻垢剂等,防止水中的溶解物质在设备内结垢。
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dd0d0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5.png)
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始水源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转化为符合特定要求的水质标准的工艺流程。
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用水资源。
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预处理是水处理流程中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等杂质。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混凝和絮凝等。
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固体颗粒的含量,提高水的透明度。
2. 深度过滤:深度过滤是将水通过多层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砂、活性炭等)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深度过滤能够提高水的清澈度和净化度。
3. 杀菌消毒:杀菌消毒是为了去除或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常用的杀菌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辐射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4. 软化处理:软化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如钙、镁等离子。
硬度物质会导致水垢的生成,影响水的使用效果。
软化处理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水中的钠离子与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5. 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是指去除水中的盐类和矿物质,将海水或含盐水转化为淡水的工艺。
常见的脱盐处理方法包括蒸发结晶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脱盐处理可以使海水和含盐水变为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饮用水的淡水资源。
6.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指将水中的胶状物质通过加入化学混凝剂使其凝聚成为大颗粒物,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将其去除。
这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提高水的澄清度。
7. 精密过滤:精密过滤是将水通过微孔滤膜或多层滤料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精密过滤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度和澄清度,使其符合特定的水质要求。
综上所述,水处理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可以将原始水源转化为清澈、安全、符合特定要求的水质标准,为人们提供可靠的用水资源。
这些步骤涉及到预处理、深度过滤、杀菌消毒、软化处理、脱盐处理、混凝沉淀和精密过滤等。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PPT(共 48张)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PPT(共 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e455744d1ed9ad51f01df28a.png)
• 二氧化氯制备 • 我厂采用氯酸钠盐酸复合式二氯化钠制取
法。该法是以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反应 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气体通 过水射器投加到水中。 • 反应式: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三、水处理工艺流程内容
1、混凝
• 定义:混凝是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 中难于自然沉淀分离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相互聚合,形成大颗粒絮体(俗称矾花)。
• 水中的悬浮物有藻类、细菌、细小颗粒物、 粉沙等
•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硫酸铝、聚 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硫 酸铁、明矾等)
• 絮凝反应池:经过与药剂充分混合的水进入絮凝反应池中, 通过颗粒间的絮凝作用,矾花颗粒逐渐长大,从而沉淀下 来。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地表水
一、概述
• 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
• 给水处理可以分为两 大类:饮用水处理、 工业用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工艺
饮用水常规处理 工艺
饮用水常规处理 工艺基础上,增 加与处理和深度 处理的饮用水处 理工艺
其他特殊处理工 艺
二、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
• 1、地表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 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 和病原微生物,采用的技术包括:混凝、 沉淀、过滤、消毒。
二氧化氯是极为有效的饮用水消毒剂,在水的 PH值为6~9的范围内,其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仅次 于臭氧,优于或等于(PH值较低时)游离氯。优 点:对细菌和病毒的消毒效果好;在水的PH值为 6~9的范围内消毒效果不受PH值影响;稳定性好, 能在管网中保存较长时间,起剩余保护作用;即是 消毒剂,又是强氧化剂,对水中多种有机物都有氧 化分解作用,并且不生成卤代消毒副产物。缺点: 费用较高;二氧化氯分解的中间产物亚氯酸盐对人 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在使用中必须予以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38
NH4+ 0.39
1/2Ba2
+
0.05
甲基橙碱度
2.65
酚酞碱度
0
酸 碱 度
总碱度(以 CaCO3计)
132.65
酸度
0
OH-
0
1/3PO4
3-
0.34
1/2Sr2+ 0.34
pH值
6.99
Mn 0.27 合计
游 离CO2
0
侵蚀性CO2 0
总磷(以P计)
全硅(SiO2) 11 非活性硅(SiO2) 2.31
表1:五间房煤田西一煤矿的矿井疏干水水质资料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检测值
1
PH
8.74
2
Cu2+
mg/L
0.05
3
NH3-N
4
石油类
0.431 0.11
5
CODcr
43
表2: 伊和吉林河水库的水库地表水水质资料
项 目 mg/L mmol/L
项目
mg/L mmol/L
Cl- 10.24
K+ 2.73
Na+ 26.65
1/2Ca2
+
37.97
1/2Mg2
+
8.38
1/2Fe2+ 0.20
总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
硬 碳酸盐硬度 度
负硬度CaCO3
2.58
1/2SO4
2-
45.48
0
HCO3-
2.65
2.58
1/2CO
0.07
2-
阴3 离 NO3-
0 0.079
子 NO2-
0
阳
1/3Fe3+
0.0064 3
离 子
1/3Al3+
超临界机组水汽循环系统主要流程
锅 炉 给水
过热蒸汽
汽轮2 机 排汽
发电机
凝汽器
生水 补 给 水 处 补给水 理设备
冷却水
冷 却
水
高压加 热器
给水泵
除 氧 器
低 加 器
压 热
凝结水 精处理 设备
凝结水 凝结水泵
冷却水泵
二、火电厂水的分类
由于水在火电厂的作用不同,其水质差别很大。在实际 生产中,我们给这些水以不同的名称:如生水、补给水、 凝结水、给水、锅炉水、疏水、冷却水等。
22.4×1000÷18÷0.03=4148 份,因此被认为是火 电厂用于做功的理想工质。
一、汽水工况概述
水在做功的过程中是这样进行循环进行的,即燃料在锅 炉中燃烧 把燃料中的化学能变成热能传递给锅炉中的水, 吸收热能后的水变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蒸汽, 然后流经过热 器进一步升温后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排入凝汽 器中,被冷却成凝结水,经处理后再次送往锅炉循环利用。 另外,在火电厂中大量的转动机械的轴瓦也需要用水来冷却。 因此,水在火电厂中起着能量传递、水变成高温后蒸汽后推 动汽轮机旋转和冷却等作用。
实训课件
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讲课内容
一、汽水工况概述 二、火电厂水的分类 三、水分析中常见的指标 四、火电厂水处理
4.1我厂原水预处理流程 4.2我厂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流 程
一、汽水工况概述
火力发电是把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火力发电设备转变 为电能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传递能量的工质。 由于水的传热性能好,热容量高,分子量小,给水泵输送 1 份体积的水所产生的蒸汽流过汽轮机的体积可达
给水:送往锅炉的水称之为给水。凝汽式发电厂的 给水主要由凝结水、补给水和各种疏水组成。热电厂还 包括返回凝结水。
锅炉水: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内流动着的水,称 之为锅炉水,简称炉水。
疏水:火电厂内部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 汽凝结成的水称之为疏水。它经疏水器汇集到疏水箱。 在火电厂中高压疏水一般回收到除氧器,低压疏水回收 到凝汽器。
四、火电厂水处理
为了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锅炉后发生沉淀和结垢,一般 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混凝、澄清、 过滤)和水的除盐处理 (一级除盐、二级除盐或超滤、反渗透、EDI),尽量使锅 炉补给水中的杂质最少;为了防止水对汽、水系统金属的腐 蚀,防止腐蚀产物进入锅炉并引起水冷壁的腐蚀、结垢以及 防止蒸汽携带杂质引起过热器和汽轮机腐蚀、积盐等,需要 对给水和炉水进行处理。
5.pH 值 表示水中H+浓度的大小。其值为水中H+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pH值是一个数值,无单位。 6.化学耗氧量(COD) 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大小,化学耗氧量利用有机物可以被氧 化的性质,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测定其反应过程 中消耗的氧化剂量,单位:mg/L,在原水水质全分析 要监测 COD 大小。 7.溶解氧(DO) 表示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 8.电导率(DD) 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大小,即各种阴阳离子多少,与水中各种离 子浓度和离子组成有关。电导率单位常用μs/cm。
生水:又称原水,是指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如江河水、 湖水、地下水等。在火电厂中生水既可作为制取锅炉补给 水的水源,又可作为冷却水或消防水使用。
补给水:是指生水经过各种方法处理后,用来补充火 电厂中水、汽循环系统损失的水。 补给水按其净化处理方 法不同,又可分为软化水、蒸馏水和除盐水等。
凝结水:在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经凝汽器冷却成的水, 称凝结水。
9.钠离子(Na+) 表示水中钠离子的含量。汽水系统中主蒸气监测钠离子是 为了检测蒸汽携带的盐类物质,防止系统积盐;阳床出水 监测钠离子是因为阳树脂在将近失效时,最先漏过的是钠 离子。 10二氧化硅(SiO2) 表示水中活性硅(HSiO3-)的含量。天然水中的硅分为: 活性硅和非活性硅(胶体硅),除硬度(Ca2+、Mg2+)外, HSiO3也是导致设备、管道结垢的主要物质。给水系统中 监测二氧化硅可以防止热力系统结垢。
返回凝结水:热电厂向用户供蒸汽后,回收蒸汽凝 结水称为返回凝结水,简称返回水。
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水称之为冷却水。在火电 厂中,它主要是指通过凝汽器用以冷却汽轮机排汽的水。
我厂生产用水采用五间房煤田西一矿井疏干水,不足部 分由伊和吉林河(又称大吉林河)水库地表水补充;电厂 的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取用华润五间房电厂生活水源井地下 水。
溶解固形物 223.6
全固形物 862.8
悬浮物 COD BOD5
639.2 <2 10.4
NH3-N 0.32
偏硅酸H2SiO3 27.48 游离余氯 0.14
三、水分析中常见的指标
1.浊度(ZD) 衡量水中悬浮物(SS)的含量,它反映水的透明度,其单位有: mg/L、NTU、FTU(福马肼浊度)。 2.硬度(YD) 表示水中钙、镁离子(Ca2+、Mg2+)含量的指标,单位: mmol/L、μmol/L。水中含钙、镁离子会导致设备结垢。 3.碱度(JD) 表示水中可以用酸中和的物质的量。如溶液中 OH-、HCO3-、 CO32-等物质,单位:mol/L。 4.酸度(SD) 表示水中可以用碱中和的物质的量。如溶液中 H+、H2CO3 等物 质,单位: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