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进过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过程。

建国后的前30年,按照“平衡配置、平衡发展”原则,实施了以建设内地工业体系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

这在客观上奠定了中西部工业化的基础,改变了工业布局过于集中于东南沿海的状况,加速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以“两个大局”思想统筹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首先以非均衡战略及相关政策,有效推动了东部沿海等优势区域的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了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型。

中央相继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并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这些政策有利于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加快、东北共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为脉络,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为视角,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区域发展的价值目标,分析了新时期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实现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其间发生了三次发展战略的大转变。

一、均衡发展战略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实行的是均衡发展战略,它以内地为投资和建设重点,以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实现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目标,追求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依据这种战略,国家依靠指令性计划手段,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建项目方面,对内地实行政策倾斜。

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通过中央投资和项目嵌入的方式,国家在落后的内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694项重点工程中内地有472项,占68%,仅“三线”时期,国家在西部就投入了2052亿元,建成了380余个项目,30000多家企业,还从沿海迁入了38000余台设备,试图强行拉平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以求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治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和治理理念的更新,都为中国的发展和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的变迁及展望。

一、政府角色的变化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经济的主导者和资源的分配者,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经济活动。

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而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政府的职能也从直接管理经济转变为宏观调控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意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推行各种市场化改革措施,如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政府逐渐从生产者转变为监管者和服务者,更多地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引导市场发展。

政府也加大了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便民利民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这种政府角色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更加有效配置,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政府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政府的角色将更加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管理体制改革的变迁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过去,中国政府的管理体制主要是以行政体制为核心,各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权力过于集中,效率低下,容易产生腐败等问题。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也随之改革,在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家机构改革是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1982年,中国成立了国务院,全国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相继成立。

之后,各级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共30页文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共30页文档

19
【内容】: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的 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1.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 2.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 3.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 4.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5.改革企业所得税。 6.调整资源税。 7.调整消费税。 8.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 【效果】: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 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
23
24
【时间】:2019年 【内容】:中国将继续实行积 极的财政政策。 1.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 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 结合起来,大力支持推进结构 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 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2.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 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 较快增长。 3.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推 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 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 力和活力。 5.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 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 金的绩效。
28
29
Thank you
10
【内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 针。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政策。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3.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4.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 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蓬勃向上的势头,但是由于我国疆域宽广,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

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曾制定了许多有关努力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区域间差距的政策。

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五个统筹”的方针,要求齐心协力统筹区域发展。

本文分析了建国后至今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历史原因,以及这些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对于今后区域发展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兼顾;区域政策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的均衡布局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以发展沿海为主的梯度倾斜发展时期,也称为非均衡发展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的多元发展时期,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时期。

1均衡发展时期建国初期,占国土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带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7%以上,而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

面临这种工业过于集中,地区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均衡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内地经济建设,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平衡全局发展。

这种均衡战略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改变了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为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是,由于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均衡,忽视了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技术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国家在内地大量投入资金,但过低的投资回报率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西部的经济增长,反而使得沿海工业因资金不足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五”时期,沿海地区的投资额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仅占30.9%,比“一五”时期下降了10.9个百分点。

此外,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三五”时期仅为11.7%,“四五”时期则降到了9.1%。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变迁及展望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治理之道经历了深刻的变迁,也面临着新的展望。

从“一边倒”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治理之道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辉煌的历程。

在新时代下,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挑战,展望又是如何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也是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发生重大变迁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治理之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

1.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治理之道出现重大变革。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主要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政府放开了经济,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从而迅速塑造了一个新的治理模式。

政府的角色逐渐由“包办一切”向“服务人民”转变,政府的职能也开始不断调整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巩固和发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市场经济的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了政府治理制度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政府开始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和调控,引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了治理效能和透明度。

3. 第三个阶段是当前时期,中国政府治理之道的变迁显现出了新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治理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政府不断完善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政府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民生和社会治理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立了更加科学、民主、法治的政府治理体系。

在新时代下,中国政府治理之道将迎来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也需要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未来的政府治理之道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展望。

1. 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将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让人民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和主人。

政府将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自治组织,让人民的意志更好地体现在国家治理之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格局重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格局重塑
◎ 安 树 伟
内容 提 要 区域 政 策 是 针 对 区域 问题 而 出现 的 ,区域 问 题 是 有 阶 段 性 变 化 的 ,区域 政策 的重点也会随着主要 区域 问题 的变 化而改 变。1978年 至“八五”计划 时期,我 国区 域经济发展 与政策是 以东 、中、西 三大地 带 为代 表 的梯 度发 展 阶段 ;“九 五”计划 时期是 发生重大转 变的时期 ,国家将 区域 协调发 展提 高到 一个新 的高度 ;1999年 以来 是 以“区 域 问题”为导 向的区域协调发展 阶段。在落 实国家“一带 一路 ”倡议 的背景 下 ,新 时代我 国 区域 经 济 应 该 是 面 向全 球 的“沿 海 一内 陆 一沿 边 ”全 展 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 前 ,我 国生产 力水平 十分低 下 ,工业 基础非 常薄弱 ,地区分布极 端不平衡 。77%以上的工
+基金项 目: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 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项 目“新型城镇化 与产业集聚 :格局 、过程 与机 理 ”(CIT&TCD20180336)
/、又瓤.参 2018年第6期
业总产值集 中在 占国土面积不到 12% 的东部沿 海带 ,而广 大 内地 ,尤其是 西南 、西北 等地 区 ,处于 与工业 相 脱离的落后状态 。① 当时我 国地 区经 济发展的政策 ,主要是 由国家 的总体经 济发展 战略 ,尤其是工 业发展 战 略所推动 的,并且受到 国际形 势的重 要影响 。为了改变沿 海与 内地发 展不平衡 的状况 ,新 中 国成立 以来 ,在 有计划按 比例发展 国民经济 的同时 ,从生产 布局 的客观要 求和我 国生 产布局 的客 观条件 出发 ,开始在 全 国 范 围内合 理 布 局生 产 力 ,②平衡 发 展 、平衡 布 局 、缩 小差 距 是 其基 本 特 征。1978年 东部 地 区 生产 总值 为 1819.44亿元 ,占全 国的 52.4% ,沿海与西部人均地 区生 产总值之 比为 1.75:1,③区域 发展不 平衡 的状况得 到 了根 本 改 变 。

新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历程

作者: 魏后凯 邬晓霞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老区建设
页码: 14-1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区域政策 演变 不平衡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经济基础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的转轨,国家区域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之中。

这期间,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

向西推进的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分布畸形,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一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编制和实施地区国土开发整治规划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编制和实施经济协作区区域规划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编制和实施大经济区区域规划阶段,四是2000年至今编制和实施不同层级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衔接的区域规划阶段。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和演变彰显了区域规划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此,总结区域规划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完善区域规划的编制和更有效地发挥区域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借鉴。

标签: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区域规划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国家和地区调控区域发展的一种手段。

①1956—1960年,我国早期的区域规划工作开始起步,其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区域规划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总体计划,我国借鉴国外国土整治规划的经验,开始编制包括国土规划在内的多种类型的区域规划。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朝着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放开搞活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区域发展规划以崭新的面目、丰富的内涵和较强的适应性去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②区域规划工作由此得到蓬勃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编制和实施地区国土开发整治规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发生重大转变,即从片面追求平衡发展方针开始逐步转向扬长避短、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优势、搞好地区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国民经济更快发展的方针。

从_非均衡_到协调发展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变迁

从_非均衡_到协调发展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变迁

2008年第11期《》○徐铁从“非均衡”到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大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

建国前,我国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重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注重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这不仅清晰地体现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区域分布上,而且体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的规划布局中。

一、“两个大局”推动东部先富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第一次提出“先富”思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状况、反思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并重新审度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中央对区域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放弃了改革开放以前实施的基于公平但牺牲了效率、具有“平均主义”特征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迅速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为了加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对其进行投资倾斜的同时,还在这些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之后,1984年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5年2月,中央决定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6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并正式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 演变与展望
资料查找:闫静宜 资料整合:罗张伟 王亚飞 人:罗张伟
主讲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 二、 中国土地政策演变的特点
三、 当前中国土地政策面临的问题
四、 未来中国土地政策的一些预测 五、 针对当前中国土地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目录一、改革开放以Fra bibliotek的土地政策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
(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新时期。这期间,国家陆续制定了一些土地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
3
•1979年4月1日,由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 村人民公社开荒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公社开荒应当采取小片、就近、自办为主的 方针;开荒社、队一定要种好现有耕地,确保开荒种地两不误;开荒要发挥自有资金能力; 完成当年开荒任务后,要登记造册上报验收,不得不报、少报或以少报多。
4
•1982年9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年12月4日,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该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 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就形 成了我国法定的土地所有制度。第13条关于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恢复了原来的乡、镇、村 体制,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
(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新时期。这期间,国家陆续制定了一些土地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创新*陈瑞莲谢宝剑摘 要:本文论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政策的演进并分析其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区域政策的创新路向:政策目标上以协调区域利益、缩小区域差距为主线,实现动态整合;政策框架上加强区域立法和统一规划;政策机制上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政策工具上从“简单化”向“精细化”转变,多项政策工具配合使用;政策评价上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实施差异化政策绩效评估导向。

关键词:改革开放 区域政策 创新路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政策,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政策,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系列区域政策,有效的改变了原区域间低水平均衡发展的格局,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勿庸讳言,中国区域发展中仍存在差距过大、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本文从区域政策的角度着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演进、成效与不足,并探讨其创新路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演进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时期的区域政策,本文将其发展演进过程划分为如下四阶段: (一)第一阶段: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解放后,中国政府为了改变旧中国生产力布局极不合理的状况①和战备等需要,实施了“优先发展内地”、向“三线”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奠定了中国西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种主要基于政治导向的区域政策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和各大经济区封闭发展、重复投资、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国内区域间低水平均衡发展的格局,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实行配套的优惠政策。

同时,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也向沿海地区尤其是经济特区倾斜。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年中国制度变革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一、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中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自主经营和自由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其次,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

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财税体制的变革。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地方财政辅助调节制度、加快税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

改革后,中国财税体制更加合理和稳定,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得到增加,民生事业得到提升。

同时,改革也着重解决了过去中央政府收入过高、地方政府无法满足支出需求的问题,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三、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年间,中国政治体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一方面,中国加强了人民民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加了基层选举的权力,增强了人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另一方面,中国进行了反腐败斗争,加大了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监察体系。

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政府更加透明和廉洁,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四、法律体系改革改革开放年间,中国加强了法治建设,完善了法律体系。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框架。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法律实施和司法独立,提高了司法公正性。

法律体系改革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中国制度变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建国后党和国家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党和国家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一、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农业合作化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78-1981 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1985-1986 紧的紧的1989-1990 紧缩紧缩1993-1997 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 稳健稳健2008 稳健→积极从紧→适度宽松2009—扩张适度宽松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期间,国家陆续制定了一些土地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1,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共15章60条,简称六十条。

有关土地方面的政策规定有:保护人民公社各级所有权;国家和集体建设占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并尽量不占耕地;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有宜农荒地的社队,在不破坏水土保持,不破坏森林草原条件下,经县批准,可以有计划的开荒;一切宜林荒山、荒地、沙区,都要有计划造林种草,封山育林,扩大覆盖面积;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遵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原则,认真搞好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统一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改良土壤,定期进行土壤普查,建立土壤档案,根据土壤状况采取改良措施;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搞好水土保持;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

2,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主要内容有: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用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牲畜、机械、资金;社员自留地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补充部分;继续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因地制宜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围海造田,社队所造耕地从收获之年起,五年不计征购,垦荒、围海造田要注意生态平衡,不准破坏森林、草原、水产资源,不准妨碍蓄洪泄洪;基本建设要节约用地,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尽快制定土地法;运用现有大城市力量,逐步建设卫星城镇和小城镇;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

3,1979年4月1日,由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开荒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规定:公社开荒应当采取小片、就近、自办为主的方针;开荒社、队一定要种好现有耕地,确保开荒种地两不误;开荒要发挥自有资金能力;完成当年开荒任务后,要登记造册上报验收,不得不报、少报或以少报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起点实际上是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即通过调整利益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局面。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社会发展”的理念,并把社会发展的内容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90年代形成以增进效率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劳动就业、人口生育、教育医疗、社会流动、城乡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开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新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形成以社会和谐为取向的促进公平和效率均衡的社会政策新体系。

社会政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配置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资源、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社会政策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经济统计而很少社会统计,也几乎没有社会政策的观念。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社会政策,而是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的社会政策都被看作政治问题。

实际上,直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政策”这个概念,才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尽管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广泛使用这个概念。

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进行干预的政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

社会政策可以说是与公共政策的相互交叉的概念,但也有的时候,人们把这两个概念视为大同小异,相互替代使用。

社会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而广义的社会政策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领域的政策。

本文所阐述的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政策变化,是从广义上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主要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反贫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作者:朱文晖张玉斌(朱文晖,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张玉斌,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次区域政策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在1980-1992年对广东和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令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第二次调整始于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上海重现国际大都市的雏形,长三角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第三次调整始于1999年底中央决定推行西部大开发,但到目前成效不甚明显。

在2003年,中国的区域发展重点有所调整,即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东北和华南(包括香港在内)成为优先突破的区域。

中国区域政策发生作用的逻辑如下:中央的政策提供区域发展的启动机会,地方政府的响应能力决定区域发展的速度,市场原动力的形成决定了策调整的成效,而外向型和内源性经济的良性结合将是区域优势能否持续的关键。

[关键词]区域政策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市场力量[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4)01-0037-06[收稿日期]2003-12-12[作者简介]朱文晖(1969-),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区域经济。

张玉斌(1964-),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公共政策。

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的“倒U字型”相关规律,决定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在一定时期内必须适当集中资源,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政策是政府推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工具。

1949以来,中央的区域政策几度决定了中国各区域的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区域政策更多受国防战略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双重约束,一方面区域间实行平衡发展,由此全国投资重心大踏步向西转移;另一方面强调区域自成体系,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体,生产力接近原料地布局成为主导倾向,区域的发展受制于计划经济的人为配置,在微观效率方面差强人意。

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实行“让一部分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启动了经济的快速成长。

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央的政策对各区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更为顺畅地流向利润率高的地区,区域间的差距在市场作用下自我强化,反过来又影响政府的区域政策。

200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启动了新一轮区域政策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评估以往中国区域政策的成效,探讨其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条件下的有效实现策略,是十分必要和现实的。

…………对四次区域政策调整的研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经过了四次调整,前两次调整对一个地区的兴衰都至关重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全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演化和形成,令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了市场资源吸纳能力。

但是,第三次政策调整对区域优势的影响却大不如前。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广东和长三角的经济基础较好、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竞争意识强,一旦中央的政策到位,当地的各种条件马上会主动配合,在短时间内形成竞争优势。

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条件落后,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竞争意识等远远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

从这个意义上看,西部大开发要见到成效需要相当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后WTO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市场化水平全面提升,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各地区都将在已有的优势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强化自身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的速度难以赶上东部地区的进展,从结果上看,体现为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的落差在继续拉大。

而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比较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经济的力量,其见效的时间应该远远快于前三次。

从中国四次区域政策调整中,可以总结出如下结论。

1.中央的区域政策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的区域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互动关系,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关键的启动作用。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从珠三角开始,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中间出现过多次反复(如1985年、1987年对特区的大讨论)[5]。

虽然这种反复经过讨论之后都以进一步的开放而告终,但这表明对特区和广东的开放政策是有很大争议的。

从中央角度看,总要有人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路子,自然应鼓励广东大胆尝试。

广东在打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观念,也带来了广东经济在80~90年代初在中国独领风骚的局面。

在80年代广东的开放和改革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1990年提出的浦东开发开放是国家战略,从始至终、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都没有出现过大的反复,从国家领导人的频频视察,新闻媒体的反复宣传,到APEC等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和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反映出上海获得的优惠政策力度和持续性远超过广东,上海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从计划经济的老城市脱胎换骨为一个国际大都市。

与此对比,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虽然比照上海和广东,在财政的转移支付方面甚至更强,但由于其涉及的地域范围太广,其针对性和资源的投放集中度差距太远,政策的成效相对有限。

有了前三次区域政策调整的经验和教训,第四次调整的成效是明显可期的。

笔者预计,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东北的振兴就可以大见成效,大珠三角也能迅速再创新优势。

2.在中央政策到位后,地方政府响应能力决定了区域发展的速度。

在第一次区域政策调整中,广东与中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中央对广东充分放权,广东政府以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为改革方向,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发展。

在短缺经济时期,这种彻底放权的模式能够迅速调动各种资源,大规模制造供给能力,令广东的工业在短短10年时间内在贫乏的基础上崛起到全国的前列位置。

在第二次区域调整中,长三角的发展模式与广东的模式基本相反(浙江除外),主体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

80年代上海一直在学习广东的经验,但由于其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基础,上海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以中央政府制定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为开端,上海开始了一次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之路。

强势政府提供市场替代的行为,与上海长期的计划经济传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政府得心应手,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就令一个具有沉重历史包袱的特大城市焕然一新,上海因此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第三次区域政策调整中,西部地区的政府,除重庆、成都等个别城市外,普遍不具备相应的响应能力,无法将中央的优惠政策与本地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无法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优势。

从未来看,广东对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的响应将可能是极为迅速和充分的。

而且,这次调整还将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纳入到一个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框架下,从而给中国的区域发展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动力。

在第四次调整中,东北能否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东北的地方政府如何响应,如何在上海的“自上而下”和广东的“自下而上”经验中找到平衡点。

对于东北不同地方而言,在某个时间段上,地方主要官员的魄力和政府队伍的素质将可能起相当大的作用。

3.市场力量是区域优势的原动力由于中国经济体制迅速向市场经济演进,在四次区域政策调整当中,各个地区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力量。

无论是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还是地方政府的响应,都落实在如何在本地区迅速形成市场资源吸纳能力和吸纳机制,加速推进本地市场经济力量的发展。

应该说,在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发动经济增长中已发挥出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未来的政府替代还有很大的空间。

但无论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多大的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始终是市场力量,政府的替代应当顺应市场的力量,不可以违背市场的趋势自搞一套,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

因此,正如上海市政府总结的,政府的规划和推动要讲究阶段性和时效性,一旦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政府就要坚决退出,放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并将政府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去。

而广东最近在推进重工业化的过程当中,秉承的也是市场主导的原则,即政府做出规划,建设好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具体的投资则由跨国公司、上游的大型国有企业、民间企业等来进行。

从这个意义上看,西部大开发成效不彰的主因是当地的市场原动力不足,需要从人的意识、基础设施、以至于自然生态等最基础的地方从头做起。

对于现在属于不发达地区的东北来说,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外资进入偏少,振兴东北的当务之急也是要迅速建立起地区集聚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向东北地区流动,增量的加入才能有利于存量的盘活,才能化解东北地区一系列的内在问题。

区域集聚优势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市场机制,必然是市场的力量吸引各种资源到特定的地区进行组合,在缺乏创新机制和产业基础的地方,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创造出人为的集聚优势来。

当然,完全依靠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也不能迅速形成区域集聚优势。

因此,地方政府在关键时刻的强有力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发展模式中,长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的“强政府”开展“市场替代”的发展模式应引起东北官员的高度重视[6]。

4.全球化下可持续的集聚优势:外向型与内源型经济的关系在前两次区域政策调整中,广东和上海的起步阶段都主要体现为利用中央政策形成国内“ 政策高地”,拉动国内范围的资源集聚(如80年代各省市在深圳设立办事处,90年代各省市在浦东圈地盖楼)。

这种资源的集聚有很大部分是从全国其他地区而来。

在吸引国内其他地区资源的过程中,虽然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外地资金的进入,进而与本地的资源形成循环。

这个过程在珠江三角洲体现为80年代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工业产出急速增加;在上海体现为90年代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城市面貌大幅度改善。

珠三角成为投资创业的沃土,上海吸引外地企业总部进驻,莫不与国内其他地方的资金相关(外地资金90年代初到广东炒土地,21世纪初上海的房地产热则是另外一种表现)。

相比而言,江苏和浙江主要通过面向全国市场的销售形成内源型资源的集聚,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更关键的是,在内源型资源集聚启动以后,珠三角和长三角有效地形成了国际资源的集聚。

从绝对数量来看,虽然国际资源不如国内资源,但它能够为当地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带。

这种国际资源积累,既体现为外资的投入,也体现为面向国际市场的销售。

珠江三角洲的轻工制造基地、上海——南京一线的重化工业带,深圳、东莞、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至于今天广州的汽车、惠州和珠海的石化产业,都与国际资源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