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秦始皇陵的描述
秦始皇陵墓历史资料
秦始皇陵墓历史资料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王赢政逝世。
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
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开始修建,前后共花了39年时间,修陵顶峰时用工达到70多万人,占到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帝王陵墓,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科技的最高水平。
据史书记载,项羽带兵进入关中后,先杀了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和秦王室贵族,然后把咸阳城内掳掠一空,最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城。
接着,项羽又带兵来到秦始皇陵,命士兵挖掘始皇陵,将陵墓上下所能见到的东西统统运走。
当时运东西的人有30万,30多天还没有运完,足见陵中珍宝之富。
最后,项羽将不能过走的东西一把火烧了,大火烧了许多天。
这可能是秦始皇陵最早和破坏最大的一次劫难。
项羽东撤后,关东的盗贼纷纷涌入秦始皇陵,传说捣毁陵内铜椁以取铜。
再后来,传说有一个牧童在此放羊,羊走进了被乱军挖开的地下穴道,找不到了。
牧童便拿了一个火把,进入墓穴中去找羊,结果失火,大火烧了90多天。
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
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
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为了笼络人心,公元前195年,刘邦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安排20户人家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也都下令保护。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曾令临潼县保护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朝的陕西巡抚毕沅,还曾为秦始皇陵立碑。
但是秦始皇陵埋藏丰富,必然会引起各种人物的觊觎。
中国历史-秦始皇帝陵的修建
中国历史:秦始皇帝陵的修建在中国历史故事上,由于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几乎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建陵园。
秦始皇帝从13岁继位后,就开始在骊山之麓为自己修建陵墓。
全国统一后,营建工程得以大规模进行。
为修筑陵园所征调的役夫徒隶竟达70余万人,前后经营38年之久。
直到秦始皇帝死时,陵园工程尚未完全竣工。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陵墓内部结构情况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着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为烛,度不灭之者久。
”一、秦始皇陵的督造者古代修建王陵是重大盛典,所以王陵的修建工程大都是由相邦主持的。
如1978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铜版兆域图铭文说,国君命相邦“为兆乏(法)”,即指明了由相邦主持陵墓工程的事实。
秦国继承了这一制度,秦始皇陵工程的督建者应是当时的相邦。
秦始皇陵的修建可分为几个时期,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内,主持艘膊煌?br>第一时期:从选择陵址到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47年-前238年)。
这段时间应是由相邦吕不韦具体负责的。
吕不韦是秦始皇时代第一位相邦,由于秦始皇继承王位时只有13岁,所以当时的吕不韦已成为秦国的实际执政者。
虽然他名义上是相邦,而事实上秦王大权旁落,相邦权力已达极点,始皇陵园工程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从陵园位置的选点到陵园的整体规划,从调配人力、物力到陵园的施工,作为陵园工程的第一位主持者吕不韦无疑起了关键作用。
在他任相邦的九年时间内,为整个陵园工程的营建打下了基础。
第二时期:从吕不韦被罢官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37年-前221年)。
这段时间秦陵工程由谁来负责史无记载,但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秦始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的记载来看,吕不韦免相之后,仍有相邦昌平君。
高中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6)5.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3、经济上:
探究2:为什么说兵马俑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三、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l 陶俑和陶马,造型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 色彩明快、绚丽、对比强烈,是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 杰作。
l 陶俑面部表情丰富、个性鲜明,具有大气磅礴和惟妙 惟肖的形态。
l 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是 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见到秦俑时, 除了激动就是 激动,便不由 自主跳入俑 坑。”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1. 地位:兵马俑是秦陵的一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 2. 兵马俑坑布局:共分四坑,为坑道式地下土木结构。
古 代 军 阵 编 列 体 系
一号坑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 向外。最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
3.阵容(编排特点): (1)从一、二、三、四,根据古代军队编列分别为右、 左、中军和指挥部,组成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 (2)呈坐西向东排列,体现秦统一过程中自西向东横扫 六国以及威武雄壮的气势。 (3)象征着守卫陵园的职能。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从参观兵马 俑并结合所学知识看,您认为秦军为何如此 强大? 1、军事上: 军阵严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 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 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 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 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 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l 兵器制作工艺非常高超,性能精良,代表中国青铜兵 器生产的最高水平;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堪称世界冶 金史上的奇迹。
秦始皇陵大批活人殉葬,专家称:是碎尸陪葬的少女
秦始皇陵大批活人殉葬,专家称:是碎尸陪葬的少女本文导读:《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汉书》记载:“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挥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水经注》记载更详细:“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关东盗贼销椁取铜。
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史书中记载的内容,有两点重要的信息,第一,项羽曾经发动三十万大军盗挖秦始皇陵;第二,一个放羊小孩失手烧了秦始皇陵墓地宫。
对于第一种说法,已经得到证实。
考古人员虽然没有发掘秦始皇主陵地宫,但附近陪葬坑大部分已经被发掘,在陪葬坑中出土了一面项羽部队的旗帜,上面可以清晰的看见一个“楚”字,刘邦、项羽灭秦,项羽所打的旗号正是“亡秦复楚”,这面旗帜可以断定为项羽的。
这面旗帜出现在这里,说明项羽挖过秦始皇陵,他的手下在匆忙中把“楚”字旗落在了皇陵里,这就说明,当年项羽大军确实到挖过秦始皇陵墓。
至于第二种说法,我们不妨来大胆的假设一下。
项羽大军在盗挖完秦始皇陵墓地宫之后,将盗洞口简单的掩埋,就匆匆的离开了现场。
几年之后,由于雨水的冲刷,盗洞口重新露了出来,正巧被一个寻找小羊的孩子看见,就拿火把进入洞中查看,最后失手烧了地宫。
一个放羊的小孩,能够进入到机关重重的秦始皇地宫,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小孩走了盗洞进入的地宫,里面机关都已经被破坏掉了。
在刚刚结束的为期五年的秦始皇陵墓考古勘探中,考古人员又有了新发现。
在秦始皇陵墓的周围,考古人员共发现大小陪葬墓多达188座,其中这次发掘了10座。
陪葬墓中的情形,让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残暴”再次得到了印证。
参与发掘工作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张卫星说:在这10做陪葬墓的填土中,都发现了散乱的人骨,通过鉴定,这些人骨的主人都是年轻的少女。
为什么尸骨会残破不全,而且出现在墓道的填土中?张卫星解释道:“这些少女应该都是活人殉葬之人,在别的地方被处死后,在简单的埋葬在墓道中,不是墓室里,也可以看出秦始皇时期殉葬制度的残酷、血腥。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墓
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 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 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 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 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 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 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 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 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才 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 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1974 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 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 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 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 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 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 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 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
历史趣谈秦始皇因一个梦 竟动用整个帝国来陪葬秦始皇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始皇因一个梦竟动用整个帝国来陪葬秦始皇陵导语:话说秦始皇一日案牍劳神之后恍惚睡去,竟梦到了女娲娘娘。
在梦中女娲娘娘对秦始皇说:“为表彰你一统天下的功绩,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愿望。
话说秦始皇一日案牍劳神之后恍惚睡去,竟梦到了女娲娘娘。
在梦中女娲娘娘对秦始皇说:“为表彰你一统天下的功绩,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愿望。
”秦始皇比他统一六国还要高兴几分,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对女娲娘娘说:“我是开国始皇帝,我希望大秦帝国能够历千秋万世而不亡,我的子子孙孙一直是这个天下的最高统治者。
”女娲娘娘沉吟片刻说道:“嬴政,你可真糊涂。
你在传国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却原来对其中的含义并无了解。
上天只会赏善罚恶,让有德行的人拥有天下。
天下的命运自有其本来的规律,岂能强求上天只垂青于你一家一族呢?你许个别的什么愿望,定没有问题。
”秦始皇也觉得女娲娘娘说得有道理,心中虽然很是失落,也不去辩解,便说:“期望女娲娘娘能允许我拥有全天下最大的陵墓,这个陵墓里要有江河湖泊,要有能征善战的军队,我就算离开人间也要做另一个世界的主宰。
我的陵墓要有山峰那么高,任何人从它前面经过,就像是匍匐在我脚下一般。
”女娲娘娘虽然还是觉得这个愿望有些不妥,但因为之前已经否定过嬴政的一个愿望,便不好再加反对,因此便点头应允。
秦始皇从梦中醒来,心中有无限的伤感和失望,为了填补心灵的失落之感,他很快就制定了修建秦始皇陵的计划。
但最终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修建这个巨大无比的陵墓而灭亡的。
不知不觉之间,秦始皇竟用整个帝国为自己陪葬了。
这其中究竟是何生活常识分享。
【秦朝历史】秦始皇陵再揭秘:秦始皇早已腐烂 内藏地下国库
【秦朝历史】秦始皇陵再揭秘:秦始皇早已腐烂内藏地下国库【秦朝历史】秦始皇陵再揭秘:秦始皇早已腐烂内藏地下国库【科技讯】1月3日消息,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就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秦始皇陵更分散了秦代文明的最低成就。
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进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就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坐落于封土堆之下。
《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
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
按理说,几千年前的墓葬处置技术在现今如此繁盛的科技面前必须只是小儿科,为什么至现在还不发掘呢?难道就是有人在挖掘过程中辨认出了有关秦始皇的惊天内幕?或者上面有人在故意暗藏我们不为人知的真相?其实就是国家急于不挖掘秦始皇陵,以免因为技术超过没而遭毁坏,也就是为后世遗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那么,秦始皇陵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谜团一:秦始皇遗体早已腐坏?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
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条件,但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如果单从遗体维护技术而言,距离秦代严重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够较好地维护下来,秦代也应当具有维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问题就是秦始皇死去在进香途中,而且更糟的就是正值酷热时节,“尸体”未天方多离,便收到了烧人的腥味,经过50余天的长途高速行驶,尸骨才运往咸阳发丧。
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
秦始皇陵的导游词
秦始皇陵的导游词秦始皇陵的导游词1秦陵地宫展览馆,又称秦陵地宫,位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侧大约2公里。
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是根据司马迁对秦陵地宫的描述所建。
秦陵地宫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整体以横剖纵贯的手法,再现了秦始皇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向游人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的辉煌雄伟和壮观气势大厅展示走进展览馆,大厅迎面是一道展墙,上面展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做的“统一”工作和贡献。
公元前220__年,秦王赵政(正)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扫灭了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从而一统中国。
之后,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辆形制各不相同,为了加强管理,秦始皇要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
为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而创造出的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为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同时,他还统一了通行的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
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
秦统一后,不仅修筑了统一规格的道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
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车轨统一后,无论是什么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交通大道上畅通无阻。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有这样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陵地宫,就是根据司马迁的这些记载和有关历史资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
《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有这样的描述:“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话虽然不长,但是给我们描绘出了秦始皇陵的神秘和宏伟。
“穿三泉”,这得挖多深呀,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里面有那么多的宝贝和奇妙的东西,是不是让你充满了好奇?同学们,通过司马迁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秦始皇陵的不一般。
《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同学们,咱们来看看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
司马迁说:“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这想象一下,用水银做成的江河大海,不停地流动,上面还有天文的图案,下面是地理的模样,多神奇呀!“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工匠们制作了机关弩箭,要是有人靠近就会发射,是不是感觉很惊险?司马迁的这些描写,让秦始皇陵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我们去探索。
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去了解更多关于秦始皇陵的秘密呢?《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同学们,今天咱们说一说司马迁描写秦始皇陵的原文。
司马迁写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这告诉我们秦始皇陵挖得很深,里面放了好多珍贵的东西。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用人鱼的油脂做成蜡烛,能够长时间不灭。
这得是多么特别的蜡烛呀!司马迁的这些描写,让我们对秦始皇陵充满了向往和想象。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秦始皇陵地宫
秦始皇陵地宫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南临骊山,北依渭河,为坐南朝北的修建格局。
专家们估计,秦始皇陵园总面积达56.25 平方公里,相当于78 个故宫的大小。
据资料记载,秦始皇陵上的封土原本高约115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只剩76 米,但仍有22 层楼那么高。
秦始皇为了陵墓的安全,命人在陵园内修建了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全长3840 米,外城垣全长6210米,而内外城垣高有8-10米,虽然如今这城垣已经没有昔日的威风,但人们仍能看到它的痕迹。
秦始皇陵的墓葬区在整个葬区的南边,而寝殿和便殿则建在北边,形成坐南朝北之势。
1974 年3 月29 日,西安市的农民在挖井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个陶制的武士头,地点就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00米处。
这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后来在他们的倡议下,我国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此地进行发掘,于是震惊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进一步了解秦始皇陵的奥秘,国家决定对其陪葬坑再展开挖掘,所以在1994 年3 月1 日,我国政府展开了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的正式挖掘。
这次挖掘出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是20 世纪以来最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也因此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既然二号秦始皇兵马俑坑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自然里面有很多珍稀的文物与难解的谜题。
那么考古专家们从里面到底发现了什么珍稀文物呢?首先是武器,包括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
除此之外,专家从俑坑里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
这批青铜剑长约86 厘米,剑身上还有八个棱面。
考古学家们用游标卡尺对这八个棱面进行过仔细的测量,结果发现惊人的事实,这八个棱面的差别甚至还不足一根头发丝大,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不只一把青铜剑如此,出土的所有青铜剑均是如此。
还让专家感到奇怪的是,这批青铜剑的制作工艺极为优良,剑身光亮平滑,内部组织致密,而剑刃部的磨纹也十分细腻,纹理虽有来去,但没有丝毫的交错。
另外,当考古专家们将这批青铜剑从秦始皇陵里发掘出来时,它们就像新铸的一样光亮锋利,完全不像在黄土下埋藏了2000 多年的样子。
为什么秦始皇陵至今无人敢挖?
为什么秦始皇陵至今无人敢挖?
首先,秦始皇陵中有一套完美的“防盗系统”,作为始皇帝的墓穴,世界上最豪华的“地下宫殿”,秦始皇岂会料想不到有后人会来盗他的墓?早在秦始皇陵修建之初,他就让工人设置了多重机关。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意思是秦始皇陵中设有机关暗弩,当有人进入其中触动机关时,暗弩就会将其射死。
此外,秦陵地宫之中还有最为致命的武器—水银,水银蒸发的气体中含有剧毒,而空气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
可以说,当你走进秦始皇陵的时候,你就可以准备跟秦始皇一起“长眠”了。
其次,秦始皇陵的风水不可破。
我们都知道,古人十分信奉鬼神之说,因此在丧葬事宜上极为看重风水,相传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起自己的陵墓了,而作为皇帝,他的墓地自然也要选一个风水宝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文物局的相关规定,不允许考古工作人员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即便是别的地下遗存,除非必须,否则绝不会主动进行发掘。
此外,到目前为止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形成体系,而在文物保护技术方面上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发掘秦始皇陵的想法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只是大众
一厢情愿的“空想”。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及苏州古典园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年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9年主要文物秦始皇的陵墓及陪葬坑发掘年代1974年至今地理位置中国陕西西安誉名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是世界上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史记》中,对陵的地宫及陈设也有记述。
地宫极其深邃而坚固,它不但砌筑上“纹石”,堵绝了地下的泉流,而且还涂有“丹漆”,起到了防潮的作用。
墓中建有宫殿及百官位次,放满珠玉珍宝,燃烧着用人鱼膏(据说是一种四脚鱼,似人形,生活在东海中)做的蜡烛,永久不灭。
设有防备盗墓而自动发射的弩机暗箭。
灌注水银,如同江河大海围绕,机械转动,川流不息。
上面象形日月天体,下面象形山川地理等等。
实际上是一个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缩影,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
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苏州古典园林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苏州古典园林起始春秋时期代表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特点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的描述
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司马迁提到秦始皇陵时,那可真是个不得了的地方啊。
想象一下,地下埋藏着整个皇帝的帝国,简直像是一个宏伟的地下王国!秦始皇当年可是个心气极高的人,他的陵墓可不能马虎。
听说陵墓里有个超级大的宝库,金银财宝满坑满谷,光是想想就让人眼馋。
那些精美的器具,华丽的饰品,简直闪闪发光,像是要跟人炫耀似的。
司马迁可真有眼光,他写下这些描述时,一定是感到无比震撼。
更有意思的是,陵墓的建筑可谓是气势磅礴。
那些巨大的石块,一个个堆叠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走近一看,简直像是造了个“秦式万里长征”。
而且听说,陵墓的设计还藏着不少玄机,古人可真是聪明。
里面的布局,简直像一部复杂的谜题,想解开可得费不少脑筋。
更有传言说,里面还暗藏着各种机关,想要进去可得小心翼翼,别一不小心就触发了什么,真是让人心跳加速。
再说那些陪葬品,哎呀,光是想象就让人激动得不行。
兵马俑一个个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跳出来跟你打招呼。
听说它们的表情各异,有的严肃得像是正在执行任务,有的则显得憨态可掬,真是有趣得很。
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特点,仔细观察,能发现不少细节,简直就像在跟历史对话。
司马迁在描述这些陪葬品时,那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受到他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
陵墓的秘密可不少,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人说,里面藏着不为人知的宝藏,有的人则传说着那些古老的传说,听得人心里痒痒的。
人们常常围在一起,分享着关于陵墓的各种传说,越说越觉得神秘。
也许,这就是古代文明的魅力吧,让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
谁不想一探究竟,看看这座神秘的地下宫殿呢?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秦始皇的野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他不仅要在地上留下辉煌的足迹,连地下的陵墓也要豪华无比,仿佛是在为自己铺一条通往永恒的路。
司马迁的描述里,能感受到那种超越时代的气魄,简直是让人钦佩。
秦始皇希望自己的陵墓能抵挡时间的侵蚀,真是个“后生可畏”的人物。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陵墓逐渐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
秦始皇陵墓资料,陵墓大概轮廓,墓道情况
秦始皇陵墓资料,陵墓大概轮廓,墓道情况先上两张图片。
这两张图片是杨鸿勋先生的《建筑考古学》的封面图片和里面的彩色插图。
由于没有扫描仪,只是用相机拍摄,所以效果欠佳,但是能看清大概。
注意:一定要点看大图,而且要看最大图。
否则看不清细节。
编辑切换为居中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秦始皇在即位之初就开始营建陵墓。
巨大的陵墓不仅有巨大的地下宫殿,还有更加巨大的地面建筑。
现在仍然存在巨大的“封土”。
编辑切换为居中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已经探明:“封土”的外围有两道宫垣,但是按照战国陵墓的形制,应该有内、中、外三道宫垣。
现存的两道宫垣是内宫垣和中宫垣。
根据这些年的考古探查,已经能确定外宫垣的位置。
根据发现的内、中、外三层宫垣(就是矮墙),可以得知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面积是非常大的。
大概外宫垣有方圆十五六里的范围,据推测外宫垣东西宽约9公里左右。
整个陵园占地在8平方公里左右,整个陵园是汉未央宫的两倍,唐大明宫的2.5倍,是明清天坛的3倍,是明清故宫的11倍。
当然这么大的陵园不可能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整个面积最大的外宫垣和中宫垣之间是林园。
现在发现的“兵马俑坑”就在外宫垣和中宫垣之间的林院内。
文献记载:秦始皇陵“起寝与墓侧”,即在“封土”北侧,相距150米处发现了寝殿遗迹,完全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翔实。
始皇陵的“封土”,现在已经绿化(其实是破坏遗迹的行为),很难看清“封土”的轮廓线了。
所幸的是在20世纪初拍摄的图片仍能清晰的看出,“封土”是三层阶级状态。
三层封土台的下层台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
对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西南北宽230米。
秦始皇陵底层面积是胡夫金字塔的2倍以上。
文献记载陵高“五十丈”,约合116米,而封土高87米,剩余的29米即是封土台上享堂的高度。
护肤金字塔的高度是146米,可见胡夫金字塔比秦始皇陵九层台高30米。
就整个体积而言,秦始皇陵金字塔的体积是胡夫金字塔的1.8倍。
《史记》札记三则
《史记》札记三则【原创版】目录1.《史记》概述2.三则札记内容概述3.札记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巨著,作者司马迁。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约 3000 年的历史。
其文笔优美,史料丰富,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此,我们选取了其中三则札记进行分析,以管窥《史记》的精彩内容。
这三则札记分别为:“秦始皇陵”、“陈涉世家”和“项羽本纪”。
首先,“秦始皇陵”一则札记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秦始皇陵的规模、布局和建筑特点,以及陵墓中随葬的珍宝。
这则札记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朝的辉煌文明和始皇帝的雄才大略。
其次,“陈涉世家”一则札记,讲述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札记中,司马迁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最后,“项羽本纪”一则札记,描绘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
他才智过人,英勇无敌,但因性格缺陷,最终败给了刘邦,导致楚汉之争的结局。
这则札记以项羽为线索,展现了楚汉之争的波澜壮阔,同时揭示了一个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
通过对这三则札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史记》在史学研究、文学价值和历史认识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次,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史记》在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最后,通过阅读《史记》,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总之,《史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巨著。
其中的每一则札记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历史认识。
秦陵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 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 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 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 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 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 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 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 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 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 战兵器,气质昂扬,静军俑,有中级、下级 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 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 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 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 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 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 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 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 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 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 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 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 乡
军士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 驾车者这外的士兵。一般战车 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 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 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 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 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 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 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 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 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 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 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 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 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 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 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 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 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 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 挥的职责。
高级军吏俑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 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 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 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 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 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 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 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 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 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 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 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 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 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 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 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 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 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 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 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 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 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 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 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 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 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 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 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 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 郁的生活气息。
秦始皇陵_考古学
• 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 坑发掘报告》,《文物》2005年6期。
• (5)马厩坑 一处位于陵西内外城
之间,共有两座,分别为 斜坡并行双门道和曲尺形。
•
另一处在陵园外墙东
侧。已发现了93个情况比
较清楚的坑,清理了51个。
有马坑、跽坐俑坑、人马
坑。
马厩坑出的跽座俑
(6)兵马俑坑
1号坑
•
东西向,210×62米,四面各有五个并列的斜坡门
道,坑四周为回廊,中间有纵向10道隔墙,隔墙之间形
成9个过洞,过洞和回廊内皆放兵马俑。每个过洞内有
四列纵向排列的步兵俑,隔一定距离置一辆战车;四周
回廊内为面朝外的的步兵俑。已发掘3/5,估算坑内有 人俑6000余件,战车40乘,陶马160匹。
2号坑
•
曲尺形,位于1号坑的东端北侧,124×98米。由
弩兵俑群、骑兵俑群和战车组成。根据试掘情况估算,
K0007陪葬坑
箕踞俑 跽坐俑
发掘者认为K0007陪葬坑表现的是以乐曲 驯化水禽的场景,是秦始皇陵园外藏系统中兼 具苑囿和乐府性质的机构,是为秦始皇提供娱 乐的官署。
焦南峰认为该陪葬坑代表或象征的是少 府属下的“左弋外池”;其出土的跽坐、箕踞 两种不同姿态的俑似均可称为“左弋射士”。 (文物,2005-12)
• 寝殿:
在封土北侧发现 寝殿遗址,是供奉秦始 皇灵魂、饮食、起居之 所。
• 隔墙:
寝
内城的北部被一
殿
曲尺形隔墙分为两部分,
隔墙东部为陪葬墓区,
隔墙西部发现便殿建筑
遗址。
探秘中国最神秘的秦始皇陵
龙源期刊网 探秘中国最神秘的秦始皇陵作者:付丽丽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4期说起中国的帝王陵墓,最壮观、最神秘的陵墓恐怕就要数秦始皇陵了。
据探测,整个秦始皇陵范围约相当于78个故宫,如此大面积的陵墓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
从1974年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秦始皇陵一直不曾进行考古发掘。
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直至今天,秦始皇陵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近40年。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邪、芝朱一带留连忘返,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
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
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
也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吞并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始皇地宫的描述。
这究竟是作者对帝王陵墓极尽奢华的凭空想象,还是确有其事呢?对此,秦始皇陵博物院考古部主任张卫星说,从目前的发现看,已初步印证水银的存在是事实,也就意味着司马迁的记载有一定的可信性。
据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对秦始皇陵的描述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陵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皇陵。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岭北麓,占地面积约为56.25平方公里,规模庞大,建造复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死后,陵墓竣工于公元前208年,历时38年之久。
秦始皇陵的建造规模之大,工程之复杂,可见一斑。
陵墓内有秦始皇的地下宫殿、明堂、宝塔等建筑,以及大量的陪葬品和士兵铜像等。
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是陵墓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供奉秦始皇的遗体和举行祭祀仪式。
地下宫殿由宏伟的大殿、走廊和一系列的厢房组成,布局严谨,气势磅礴。
宫殿内的壁画、雕塑和陶俑等装饰艺术品精美绝伦,展现了秦代的艺术风貌和社会生活。
陵墓的明堂是秦始皇陵的另一重要部分,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明堂的主体建筑是金字塔状的祭坛,坛身上覆盖着金银财宝和珍贵的宝石。
明堂的四周有四座巨大的守卫塔,象征着秦始皇的权威和统治力。
秦始皇陵的宝塔是秦始皇陵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陵墓的最高处。
宝塔高约120米,外观华丽,造型独特。
宝塔内有葬于秦始皇陵的秦始皇和他的后妃、宠臣等人的棺椁。
宝塔顶部有一颗巨大的宝石,
象征着秦始皇的权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