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6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别离的假设干证据的分析^p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p 、归纳、表达等认知才能;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进步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步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此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p 、讨论〕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察、考虑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尔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方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2、运用地图,联络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3、运用地图,联络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p 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根本特点4、运用地图,理解巴西的城市建立和人种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
工农业特点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一、地理概况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考虑: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根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二、亚马孙河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考虑:亚马孙河的发地,流向,注入的海洋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考虑3、考虑: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三、迅速开展的经济1、学生自读教材,考虑: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出来?〔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开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和水力资四、人口和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小结稳固]学生小结[作业布置]见基训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的:理解森林资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的主要分布地区;理解森林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前置作业】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示例文章篇一:《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真的超棒!》嘿,你们知道吗?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可太有意思啦!就像上次地理课,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气候与生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哇塞,那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开始,老师不是像往常那样直接讲知识点,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她说:“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生活在一个常年下雨的地方,出门就得带着伞,衣服总是晒不干,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好奇心勾起来了。
然后呢,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还让我们每个人都讲讲自己心目中不同气候的样子。
我们小组里的小李特别积极,他说:“要是在特别热的地方,那不得天天吃冰淇淋才能解暑啊!”大家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带我们做了好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说,让我们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设计房屋的样子。
这就好比是在玩一个超级大的搭积木游戏。
我们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如果在寒冷的地方,房子是不是得厚厚的,像个大棉袄一样保暖?”“要是在风大的地方,房子是不是得建得矮矮的,稳稳的?”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模拟不同气候下的农业生产。
这可把大家忙坏啦,有的说:“在干旱的地方,得种那些耐旱的作物,就像骆驼能在沙漠里生存一样!”有的说:“在雨水多的地方,水稻肯定长得好,就像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通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我们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地理知识。
而是真正地去感受,去体验,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样。
这难道不比单纯地看书本、背知识点有趣得多吗?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
以前觉得地理难学,现在觉得它就像是一个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盒子,等着我们去打开。
我觉得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真的是太棒啦!它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让地理变得不再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而是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探索之旅!示例文章篇二:《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你了解吗?》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初中地理可有意思啦!今天我就来和你们聊聊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个超棒的东西!先来说说啥是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吧!这就好比我们搭积木,不是一块一块随便搭,而是有计划、有主题地把一堆积木搭成一个漂亮的城堡。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主要的矿产资源【难点】经济特点【教具】南非教学课件(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提问)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提问)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
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
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简要讲解)(课件展示)开普敦(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提问)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9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9篇初中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
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
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
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术产业。
方案②: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
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
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
(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P.19正文部分。
八年级地理的教学计划优秀7篇
八年级地理的教学计划优秀7篇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P5的5.5图、5.7图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
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7篇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的,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二)新课,合作探究: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提问】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提问】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
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
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
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024最新-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的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7篇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7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1.地球的大小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4.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其空间分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教学过程1.导入: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
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自学“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部分教材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⑴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历程中,属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猜测的是哪几个阶段其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中一次伟大的实践活动是__,说明地球形状的最有力的证据是__。
⑶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⑷你能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⑸请列举出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
(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月食照片;海轮的桅杆、船身出现和消失的先后顺序;同一条经线上太阳直射点和非直射点物体的影子长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结论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活动或观察、研讨活动,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3.反馈练习: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4.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9篇)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知识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
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
注意利用: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知识点: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1、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练习,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地理教案(9篇)
地理教案(9篇)初中地理教案篇一【过渡】图片中展现多种自然灾难,有一些是自然现象。
那么,从图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自然灾难和自然现象之间有什么不同点?我们课本例举了哪些自然灾难?台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常常受到的一种自然灾难,为什么我们称它为一种自然灾难?下面,就教师提的这些问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找到答案。
【阅读课本】P54【板书]】第四节,自然灾难【提问】什么是自然灾难?【学生答复】自然环境常常发生特别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特别变化叫做自然灾难。
【多媒体】那么像图片中的太平洋海底发生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难吗?假如不是,如何来解释?【学生答复】不是(或是)【引导过渡】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灾难,首先它必需是发生在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其次,它必需是对我们人类造成损失或者资源破坏的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才可称之为灾难。
太平洋海底的火山喷发并未对人类造成伤亡或损失,因此它不属于自然灾难。
【提问】假如是化工厂因使用操作不当引发爆炸属于自然灾难吗?【学生答复】不是,由于它是人为缘由造成的,因此不属于自然灾难。
【活动】完成P55熟悉身边的自然灾难【过渡】我们已经了解并清晰地知道什么是自然灾难,那么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自然灾难发生?或者你见过哪些自然灾难?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学生答复】地震、台风、洪涝等【教师】同学们答复的各种自然灾难,这说明,在我国自然灾难的种类许多,在我国常见的自然灾难分为气象灾难和地质灾难,还有如海洋灾难(海啸等),但课本里不作描述。
我们福建地区常常患病台风的侵袭,台风是属于气象灾难还是地质灾难?【学生答复】气象灾难【提问】我国的气象灾难包括哪些?【阅读答复】气象灾难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多媒体】展现各种气象灾难的图片,学生欣赏并答复是哪些气象灾难。
【承接】通过观看各种气象灾难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每一种气象灾难对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些气象灾难是不是遍布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是不是如我们沿海地区都受到台风攻击呢?请同学们依据课本P54,结合P56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难的分布图思索我国台风、干旱、洪涝等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分布特点?【活动】P58活动题1、2【学生归纳】从P56图2.48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较多。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6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
”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
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2.等高线(板书)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
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
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些高大绵长的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你能说说我国最典型的事那一条吗2、指名交流,及时补充。
3、引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区域这些类型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如:温度带是根据气温差异划分的等)4、揭示课题: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二、新课教学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版书)1、播放(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片讲述:我国面积辽阔,跨经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地势高低差异大,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差异等自然社会条件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请学生读几遍四大区域的名称。
3、播放四大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请同学分辨其所属区域,再说自己家乡属哪个区域,并描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21教育网4、指导学生读四大区域图,说出各区域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
初中地理主题教案(优秀6篇)
初中地理主题教案(优秀6篇)初中地理主题教案篇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我所教的高二7、8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三转五让”教改专题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区域地理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三转五让”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19篇)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19篇)初中地理教案1【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
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铁路线,了解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引入:同学们,今天早上来上学,我们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时哪生产的?学生:自行车、汽车。
工厂生产。
教师:当然,我们同学还知道许多的工厂,如:化肥厂、钢铁厂、拖拉机制造厂等。
有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今天我们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课题: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观察图“什么是工业”,有三幅图片。
看一下这三幅图片都说了什么。
学生:依据图片说明回答教师:请同学讨论三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第一幅图:通过挖掘、开采、提取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还可以从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资源。
即从自然界中挖掘、开采、提取工业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第二幅图: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第三幅图: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工业产品。
(出示一张钢铁工业图片)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业产品?学生: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火箭等。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10篇)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给您带来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期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触及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民族散布和民族风情几个部分。
其中,民族散布出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集中散布在边疆地区,对祖国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风情的学习,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又培养了学生加强民族团结,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
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成绩还偶的就转走了,留下的学生差异非常大。
所以在考试分数上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
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控的情形不是和理想,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
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综合题的难度不是很难都难以解决,加上目前教材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学习觉得没有实际功用,所以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散布特点;(二)进程与方法:1.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获取资料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现个性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建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酷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散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难点:我国民族的散布特点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2新课程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优秀6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本店铺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一、水旱灾害1、原因和危害2、措施二。
寒潮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三、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活动一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政府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
活动二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
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
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初二优秀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部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理解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意义,知道“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范围和作用。
3、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知道重要的保护区保护的资源。
4、知道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生态问题的解决措施,重要的旅游资源。
2、教学难点:西部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为主,分析讲解为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西部地区风景图片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视频。
西部地区风景秀丽,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展示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图片学生活动:(1)翻看地图,回忆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及特点。
(2)了解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讲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导致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并且对于东部的环境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沙尘暴和水资源短缺等,都是西部地区惹的祸。
板书:一、生态保护1、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讲解: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保护屏障,这里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保护。
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二是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
学生活动(1)找出“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范围和作用。
(2)找出主要的自然保护区,重点是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几个,了解其保护的主要对象。
强调:三北主要指东北、华北和西北。
四川卧龙主要保护大熊猫,可可西里主要保护藏羚羊。
板书:2、主要措施:生态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三江源,可可西里学生活动:阅读87、88页材料,了解一下具体的生态保护实例。
展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图片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旅游景点,分成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等不同的类型。
记住所在的省区和景点名称。
板书: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西部地区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丰富的绿资源,知道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板书设计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三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四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材料演示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1课时一、海陆是变迁的师: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
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
(观察、分析、讨论)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
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
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
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
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
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