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2012.12喻文辉“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

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

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

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

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

《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

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

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

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2、寓主观于客观。

诗作将诗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来。

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

在《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独与老翁别”。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引言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个人感情等方面,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与表现手法,揭示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意象在杜甫诗歌中的运用意象是指通过文字进行具体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杜甫巧妙地利用意象塑造自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1.自然意象:杜甫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比如《春望》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社会状况的关切;《秋兴八首·其七》通过描写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忧伤之情等。

2.社会意象:杜甫关注社会百姓的苦难和冷暖,他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和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比如《登高》中描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场面,唤起了读者对战乱中平民百姓哀叹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描绘的流亡者形象,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下普通人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3.动态意象:除了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外,杜甫诗歌中还充满了丰富多样的动态意象。

通过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手法,他能够将静止对象赋予动态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比如《兵车行》中描述战争车队行进时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冲击耳膜;《新婚别热剧初平侯脱帽观礼送》将新战胜的诸军官归队时的盛况描绘得热闹而庄重。

表现手法对意象的运用和加强除了使用意象来塑造情感,杜甫还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有力,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

1.对比与衬托: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的差异,增强意象的冲突感和张力。

例如《登高》中将自然景色和人类悲愁相互对照,使蕴含其中的苦旅之情更加鲜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流亡者和丰收景象之间的反差呈现冷暖之别,加深对时局变迁下普通百姓境遇的思考。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导语:纵观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尤其是叙事诗,以叙事手法开展抒情,成为了他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

杜诗的出现既提升了唐诗的艺术性,又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我们从杜甫的叙事艺术中来了解其诗歌的特点。

一、以抒情为主,叙事简单杜甫在前期诗歌创作中,多以抒情为主,其中蕴含简单的叙事痕迹。

这时期,杜诗的叙事成分不重,多以送别诗、游历诗、宴会诗为主。

这些诗歌的抒情性很浓,具有简单叙事的特点,诗中的叙事成分多因为诗歌的抒情需要而被简单化、修饰化。

事实上,诗歌创作者把是某个事件当做现实情形表现出来,而且会以这个事情来表现自己。

即兴诗就是这样产生的,例如杜甫的《行次昭陵》《游龙门奉先寺》等诗反映出了作者为了凸显诗歌主题,会将作诗的目的和事件以动宾结构陈述短语表现出来,完美地融合了诗歌的抒情与叙事两大特点。

另外,杜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景物来客观叙事,以情感来主观表达。

这种以真实景物反映真性情的写作手法要求诗人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境界。

要想写出好的诗歌,不但要精巧创新才能写出特色。

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那些难以描写的景物,于诗歌语言中表现出不尽之意。

杜诗在诗歌中运用描写性语言把这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描写性语言不同于陈述性语言,其动名词具有说明性和形容性。

诗歌中的实在性和想象性因为这些动名词的巧妙运用而变得更加感人。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这句就以丰富的感情描写出了客观景物,语言也是双重性的。

二、以背景式叙事为主,叙事全面杜诗在诗歌叙事中有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根据历史事件或者以史诗方式来进行社会全景式描写,不是根据人物或者事件来进行描写,这样更有利于展示整个社会情境。

黑格尔认为西方的该类型史诗不能圆满刻画社会情境,尽管这些描写具有层次性,可是还是不能完整地个别事迹的重点,重点性不突出。

但是,以杜甫诗为代表的中国诗歌都是以小角度来呈现全局观,以诗题来引领全诗内容,而诗歌的重点内容便是根据诗题来进行发散描写。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点(解析版)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点(解析版)

【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9分)遣兴(杜甫)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 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

”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6分)①首联“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可见诗人忧的是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

②“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可见诗人忧的是饥寒交迫,度日如年。

③“欲出畏虎狼”表明诗人忧的是天下大乱,叛军横行,百姓无法安定地生活。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3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疏一作: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6分)答:(1)表达了诗人的怨恨之情。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起,更勾起怀远之情。

营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表达了诗人有家难回的怨恨之情。

而“老马不必取长途”则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悲愤之情。

(2)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诗中提到“落日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体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豁达,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的慷慨之情。

【分析】开放题,表面上是两种相异的情感,实际并无矛盾,强调的重点不同,本身是统一的。

对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探究

对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探究

对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探究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值得我国学习和继承发扬。

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很多著名的诗歌创作人。

当时唐朝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以社会现实为写作题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残酷的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使得诗歌中蕴含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国学习和研究。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一)社会背景杜甫生在我国唐朝时期,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我国盛世唐朝由盛变为衰的过程,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离乡,到处避难。

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阅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其一生所见所感十分丰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感伤的诗人。

所以,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杜甫经过精神上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

这些诗歌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诵,直至今日,人们在次翻读杜甫的诗歌依然能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感觉。

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学习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二)个人经历1.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上开bai元二十三年(年),杜甫回去故乡出席“乡贡”。

开元二十四年(年),杜甫在洛阳出席进士考试,结果落榜。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遗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尼里兖州城楼》,就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除了《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颂扬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杜甫诗的风格

杜甫诗的风格

杜甫诗的风格
1、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主要通过两种艺术手段进行操作。

其一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其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

2、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艺术境界是雄浑壮阔的,但是表现手法却是细致入微的。

由于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

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
达到的。

3、杜甫的诗歌众体兼长。

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

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杜甫的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精选7篇)杜甫的诗作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欢迎大家阅读!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篇1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贡县(今属河南),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篇内容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

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特征,并且也是历来被人们所共识的风格。

作为钟爱于杜甫诗歌的读者之一,我在这里仅以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寓主观于客观,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1、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和集中反映我们知道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作品中的一条主线,他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描绘和集中的反映,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当我读到杜甫在深陷长安时写的《春望》这首诗时,我被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

“国破山河在”这一句使诗人一下笔就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

“城春草木深”这一句本来是描写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但此时此刻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这种情感的景物了。

一个“深”字,真实地写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人因为感慨时才见花开而溅泪,人因离别之恨,才会听见鸟鸣声而惊心。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不仅深刻了解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而且还善于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已被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诗人。

诗的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的高潮。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展示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

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与他艰辛的生活历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本文仅就其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成因及其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杜甫的诗歌折射着现实主义的光辉(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杜甫的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多角度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及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胡应麟在《唐音癸签》中评论其诗歌的思想性为“地员海涵,包罗万江”其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第一个特征。

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

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

《羌村》第三首也说到“儿童尽东征”。

在《赴奉先咏杯》中,他更指出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养活了达官贵族:“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城阙。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导语: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诗人。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1]。

他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早在唐代,杜甫就有“诗史”之称[4]。

因他的诗不仅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满怀同情地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情感,愿望和要求,诚挚动人地表现了他的至死不渝地爱国热忱,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鞑了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5]。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广泛而深入地体验到人民的痛苦,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当他亲眼目击不义战争的征戎造成人民生离死别的惨象时,便写出《兵车行》那样的长歌,对人民深表同情。

在安史之乱中,亲见了残酷的兵役所造成的各种悲剧,则写下“三吏”、“三别”等诗篇分别加以反映,字里行间可看出诗人的泪痕。

人民的贫穷,痛苦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对此,诗人勇敢地加以揭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鞑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作者:喻文辉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三吏”“三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的不朽典范,是真实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生产力,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灿若北斗的杰出诗人,也创作了一大批可与日月齐辉的诗篇,其中尤以组诗“三吏”“三别”最为著名。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组诗“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表现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表现手法“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

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

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

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

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

《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

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

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

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确立论要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确立论要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确立论要杜甫是唐代诗坛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影响了几代人。

当谈及杜甫的诗风时,很多人都会用“沉郁顿挫”来形容他的作品。

那么,“沉郁顿挫”作为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其确立过程及表达方式是什么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I. 诗歌风格的变革A. 杜甫创作背景简介B. 杜甫早期作品的特点C. 杜甫诗歌风格的变革和确立II. 艺术表达方式的转变A. 杜甫早期艺术表达方式的特点B. 杜甫后期艺术表达方式的特点C. 杜甫诗歌体裁的变化对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III. 格调的转变A. 杜甫早期诗歌的格调特点B. 杜甫后期诗歌的格调特点C. 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表现为何IV. 思想与情感的转换A. 杜甫早期思想与情感的表达B. 杜甫后期思想与情感的表达C. “沉郁顿挫”如何表现出杜甫的思想与情感V. 形式和技法的转换A. 杜甫早期作品的形式和技法特点B. 杜甫后期作品的形式和技法特点C. “沉郁顿挫”对形式和技法的影响VI. 沉郁顿挫的意义A. 诗歌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B. 沉郁顿挫表现的深层次的含义C. 沉郁顿挫对后世的影响VII. 沉郁顿挫的价值A. 杜甫诗歌的文学价值B. 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价值C. “沉郁顿挫”对诗歌史的贡献VIII. 反思与思考A. 杜甫受到“沉郁顿挫”诗风的影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B. “沉郁顿挫”诗风在当代诗歌中的意义C. “沉郁顿挫”对我们的启示IX. 结语A. 对“沉郁顿挫”诗风的总结B.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价值C. 未来对“沉郁顿挫”诗风探究的前景。

I. 诗歌风格的变革这部分关注杜甫早期和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从背景、特点和确立等方面展开探讨。

此部分的分析应考虑到杜甫的创作背景、心路历程和经历,以及作品中的主旨和风格,从而凸显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确立形成。

II. 艺术表达方式的转变这部分着眼于杜甫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转变,从早期和后期艺术表达方式的差异和杜甫诗歌体裁的变化对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范文一: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那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河山,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进人民,深入现实。

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他步入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人李林甫和杨国忠,对于他的满腔报负无可实现,还得追随达官贵人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冻受饿,这使得他得以深入人民,了解民众的疾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十年困守的结果,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这才确定了他文学发展的方向。

杜甫的第三个时期,是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这是安史之乱最激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他本人也历尽艰险。

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

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和焚掠,和人民一起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

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

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也是积极号召,在他的作品中,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另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名的《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公元759年底他弃官后历尽千辛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间草堂,他爱和人民往来。

在漂泊的这十一年中,他的生活很苦,甚至在去世那年还挨过五天的饿,但可幸的是,无论生活上怎样艰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和人民息息相关,初中教材上选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河南河北》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V1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V1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V1正文: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刚毅深厚的风格著称于世。

这种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又有哪些特点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体现杜甫是“诗史”派代表人物,其诗歌大多写实于当时的社会、人民和自然等实际存在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关注和热切思考,这正是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一个重要来源。

比如杜甫的《北征》、《新婚别》等诗篇,对于贞观时期战乱、社会动荡的写实,达到了深刻的表达效果,使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与思考不断加深。

二、对人性的感悟和关注杜甫的诗歌充满对人性、人情的感悟和关注,他关注的不仅是贫穷、困苦、悲哀等人性的弱点,更关注诸如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性的美好。

他的《兵车行》、《登高》等诗作表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深沉的感情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语言和形式的巧妙运用杜甫的诗歌语言朴实自然、质朴无华,同样也是他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体现之一。

以《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为例,这两句简单而富有力量的诗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无奈与沉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形式方面,杜甫的诗歌亦有其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歌多用汉字,辞章质朴,少有华丽修辞,更多的是自然而然、质朴真挚。

而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使用“借景”手法,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与自己的所思所感相融合,使其诗歌更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主要源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体现、对人性的感悟和关注、以及语言和形式的巧妙运用。

这些特点既是杜甫诗歌艺术之所在,也是我们在阅读杜甫诗歌时的感性体验。

杜甫晚期律诗的艺术特点

杜甫晚期律诗的艺术特点

杜甫晚期律诗的艺术特点杜甫晚期律诗的艺术特点代婷婷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采用“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将“古之比兴”与“今之声律”进行了完美结合,使律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沉郁顿挫”,但在这种主体风格以外,还闪现着其他多种风格。

同时,杜甫写诗用情至深,被后人称作“情圣”。

本文从“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沉郁顿挫”以外的多种艺术风格,“情圣”——至深的情感三方面,对杜甫晚年的律诗进行研究。

一、“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以古为律”是中唐诗人提出的一个诗学思想,也是中唐律诗发展的一种倾向。

独孤及在《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中“以古为律”有过明确表述。

他认为皇甫冉“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其诗歌融合了古体的“比兴”和近体的“声律”,这是“以古为律”的一种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以古为律”是“古之比兴”与“今之声律”的完美结合。

在唐代,比兴不仅仅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更多的是指一种源自《诗经》的关怀现实的创作精神。

杜甫认为比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更是一种关怀现实的创作精神。

他对比兴的认识体现在《同元使君〈舂陵行〉序》中:“览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曰:当天子分忧之地,效汉官良吏之目。

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小安可待矣。

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增诸卷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

”①元结的《舂陵行》和《贼退后示官吏作》这两首诗并没有采用比兴的手法,杜甫认为这是“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实质上就是白居易所提出的“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同义语,主要着眼于元结诗中关心社稷民生的比兴精神。

可见杜甫的比兴观念是要求诗人直面现实,关注社稷苍生,要求诗歌有美刺讽喻的功能。

希望当时的诗人们向元结看齐,多反映人民的疾苦。

虽然“以古入律”的诗学思想是在中唐时提出,实际上是继承了杜甫以律诗写时事,强调律诗的讽喻功能的基础之上。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在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感悟古诗语言的凝炼含蓄与意境的深邃,可以深刻地了解历史文化。

1.的浪漫主义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大家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

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

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他对大好河山的喜爱,对美好仙界的向往,对世俗的鄙弃,对权贵的蔑视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虽然,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但以其特殊的气质表现在里却是天然率真的,他的天然率真表现在诗歌艺术上不被传统所束缚,任凭自己真情的自然流露,正如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自比大贤。

1.1 李白的豪放不羁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为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来表现自己的清高,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在描写山川《》写道“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多用整齐的七言与九言,同时又四次转韵,手法变化多端。

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这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达,也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就连贺知章也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山中与幽人对酌》中写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将这种毫无遮饰的情绪大胆的表露,构成自豪放纵逸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

1.2 李白的飘逸俊美李白的飘逸俊美表现之一是语言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却不加雕饰,也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

他认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天真”,在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不事雕饰,不掩真情,诗的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

他主张尊重诗人的创作个性,相信诗人的创作活力,始终在自然、率真中体现自己真实与质朴的人生,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又如:“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完整版)杜甫《登高》的艺术特色浅析

(完整版)杜甫《登高》的艺术特色浅析

杜甫《登高》的艺术特色浅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的诗歌《登高》可以说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洛阳巩县(今属河南),曾住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登高》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寓居四川夔州时所作。

公元765年,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南下。

本想直达夔州,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

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

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

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一、自成对比,渲染气氛,烘托心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高江峡口,秋风猎猎,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二是江水洲渚,水清沙白,群鸟翩跹,轻舞飞扬。

后者的清丽精美、欢快明朗(乐景)反衬出前者的凄清劲厉、揪人心怀(悲情),于此劲风悲鸣、高猿哀啸当中不难觉察诗人凄怆哀怨之心。

“哀”字关涉全联,笼罩全篇,读来刺目痛心,毛骨悚然。

绝句杜甫表现手法

绝句杜甫表现手法

绝句杜甫表现手法1,手法:动静结合“黄鹂鸣”、“白鹭上”为动,“翠柳”“青天”,“千秋雪”含于窗,“万里船”泊于门为静2,原诗:《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赏析: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5,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6,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杜甫化用诗句

杜甫化用诗句

杜甫化用诗句摘要:1.杜甫简介及其诗歌特点2.杜甫化用诗句的概念3.杜甫化用诗句的例子分析4.杜甫化用诗句的意义和影响正文: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深刻揭示历史和人生的沧桑变迁而著称。

杜甫的诗歌在形式上严谨凝练,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善于化用古人的诗句。

所谓“化用”,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将古人的诗句进行修改、改编,使之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主题服务。

这种化用诗句的手法,不仅使杜甫的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

杜甫化用诗句的例子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一句“闲敲棋子落,终夜误双眠”,这句诗句实际上是化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

通过这种化用,杜甫不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使自己的诗歌在形式上更加优美。

再比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句实际上是化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句。

通过这种化用,杜甫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破败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使自己的诗歌在内容上更加丰富。

杜甫化用诗句的意义和影响深远。

首先,这种化用诗句的手法丰富了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杜甫的化用诗句也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之情。

最后,杜甫的化用诗句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和思路,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杜甫化用诗句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法,也是他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杜甫的拟人诗句

杜甫的拟人诗句

杜甫的拟人诗句
摘要:
一、杜甫简介
二、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三、杜甫的拟人诗句分析
1.自然景物拟人化
2.抽象事物拟人化
四、杜甫拟人诗句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正文:
杜甫(712-770 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诗歌作品以写实主义风格著称,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拟人手法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通过对自然景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思想等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杜甫的拟人诗句:
1.自然景物拟人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登高》)
杜甫在这句诗中将黄鹂和翠柳、白鹭和青天进行拟人化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抽象事物拟人化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月夜忆舍弟》)
在这句诗中,杜甫将微风和细草、危樯和独夜舟进行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孤独、忧郁的心情。

杜甫的拟人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抽象事物的拟人化处理,使得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放在自己的艺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主义、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一、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题是忠君、爱国、爱民。

(一)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

他敢于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

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杜甫的仁政爱民思想是通过忧国忧民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

他的喜忧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显露出来。

诗人在《春望》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洗兵马》对国家整体形势的转危为安表示无比的兴奋和乐观。

诗人在担任左拾遗时,更是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如《春宿左省》“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在《蜀相》中缅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壮志未酬的悲伤。

《诸将》五首和《秋兴》八首,痛感朝廷没有远见,将帅平庸无能,并对藩镇拥兵割据的现实深怀忧虑,悲叹自己“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

十年长安的蹉跎困顿生活,使杜甫更能深入地体察民疾。

在他的诗行中形象地描述了百姓遭受苦难的根源:一是赋税太重,二是官吏贪污盘剥,三是统治者奢侈浪费。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更加深了杜甫的忧虑。

(二)忠君、爱国、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主题。

杜甫虽然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圣,野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但仍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企望,希望通过皇帝“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使国家走向强盛。

杜甫在多年饥寒的生活体验中,更同情人民。

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就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的却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夫业徒,因念远戎卒”。

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发出了宁愿“冻死”来换取普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这样的宏愿。

二、在表现手法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重在抒写现实人生,感事与写意有机结合,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一)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呈现社会历史的整体风貌。

例如,“三吏”、“三别”以组诗的形式,通过具体事件来显示世情。

《石壕吏》描述了动乱年代官府用非常手段“夜捉人”去“急应河阳役”的特殊事件。

反映了一家之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的悲惨现实生活。

在安史之乱时期,不仅村野老妇要上战场,连十八以下的中男(《新安吏》),“子孙尽亡尽”的老翁(《垂老别》),刚从战场“归来寻旧蹊”,又遇“家乡既荡尽”,“人身无家别”的独身汉(《无家别》),“暮婚晨告别”(《新婚别》)的新郎都要上前线,一个个具体的事件组成一幅巢代倾无完卵的社会文体图景,形象地呈现了安史之乱中唐朝的社会现实。

杜甫诗歌以小见大的写法体现在经细节描绘来揭示生活本质。

(二)因叙声感,因感生议,感事与写意有机地结合。

杜诗因事生感,推己及人及世。

诗人在回奉探家时,耳闻目睹华清宫内君臣宴乐而联想到“寒女”的置帛纳税;由听说达官贵人生活的骄奢而概括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又由自己“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忆卒”的遭遇联想到自己享受“生常免租税,各不隶征伐”的待遇还如此辛酸,平民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因而“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又呈吴郎》替打枣的寡妇向吴郎求情。

他将心比心,深切地感受到四海涂炭的时运给百姓造成的灾难。

他富感于叙。

如《兵车行》诗人对统治者开边政策的否定和对民生痛苦的同情,完全寄寓在咸阳桥边送别征人,“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青海边古战场新鬼喊冤旧鬼哭的描写叙述之中。

如在《春望》一诗中,诗人把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的国事虚化为一年一度的春景,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端。

(三)百转千回、反复咏叹的内心、思想情怀抒情方式,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如《北征)自己离别朝庭的忧虑,沿途所见田野的荒芜,战争白骨遍地,百姓受难的景象,家中饥寒交迫的情形,思虑国家借用回纥兵力平叛以求时局的变化,表达对肃宗中兴的期望,感情深沉复杂,忧虑中有讽刺。

《自京赴奉先县五百字》、《壮游》、《洗兵马》、《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等,都通过这种百转千回的抒情方式抒发出丰富复杂、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怀,形成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

三、在文学史上,杜甫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杜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并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杜甫继承了古体诗的创作成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摆脱了乐府古调的拘束。

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典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溶抒情于叙事中等。

他掌握和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说杜甫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其中之一则是“杜诗无所不入”,凡是别人能写文章的素材,杜甫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

他还广泛地吸收前人成功的艺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撷取了《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以及同时代的文学成果,总结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使诗歌内容博大精深。

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学习古人,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新题,直接开创了中唐新乐府的先声,为后代诗人指出了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四、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

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就创作方法上说,恐怕不是某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

诚然,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窃攀屈宋宜方驾”,又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

”(《戏为六绝句》)在赞美陈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陈拾遗故宅》)可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现实主义传统的《风》、《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

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法。

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唐代强盛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以及《高都护骢马行》中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

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那种精神;在《饮中八仙歌》中,他通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自然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度,出现“男谷女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社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

杜甫在上述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

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

他偶尔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这样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的,但在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

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断然是没有的。

他像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

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

他对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他这种成就和贡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

二、我们考察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和贡献,是要从他诗歌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察的,也就是从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造诣两方面来考察的。

为了探索杜甫对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什么,并且发展了什么,需要把从《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作简略的叙述。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结集的《诗经》中的作品,它们绝大多数的作者是无从考证的,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人民的创作,又一类是文人之作。

广大人民在诗中歌唱自己的劳动和爱情,以及描写他们被压迫、被剥削和参加战争的生活。

这些作品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面貌,是《诗经》中较优秀的篇章。

尤其是那些反映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的不满,对统治阶级表示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品,如《伐檀》和《硕鼠》等,虽然数量甚少,但由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因而在思想质量上说,它们是《诗经》中最高的。

文人之作的部分作者,或者是当时政府中卑小的职员,或者是境遇坎坷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者写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或者写爱情上的痛苦和欢乐,或者写自己被上层统治集团所排挤所损害的愤怨,他们通过对自己所处阶层的生活描写,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