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部分试题汇总

合集下载

辩证法高考题集锦

辩证法高考题集锦

辩证法高考题集锦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08年高考政治题集锦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全国卷一)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全国卷一)39.(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6)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发挥着积极作用。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这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3.(宁夏卷)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天津卷)32.“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

辩证法高考题

辩证法高考题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 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 这名网友分析微博对社会和谐造成危害的根源是微 博表达内容的主观性和传播速度快。但是,这名网 友所陈述的理由,都只是从—个方面指出微博所带 来的问题,而没有看到微博可能带来的好处,如方 便人们更便捷地传幡、交流和分享信息,为更多的 人提供一个“参政议政”有效的通道等。 我们既要看到微博传播谣言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也 要看到微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对微博用户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 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这名网友未能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他陈述 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1)①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
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全面地看问题。 ②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特点,体现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 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12四川卷)材料六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 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 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 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 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 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 (6)结合材料六,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 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 折中深处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7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发展的状态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抗生素由治病良药转化为产生“超级病菌”的推手,体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种转化是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这种转化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发展,③错误,病菌的前后变化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④错误。

2、解析: D。

题中平面与圆锥曲线的交角变化是量变,引起截口几何特性的变化是质变。

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题干的限定性要求是“这一变化过程”,①强调发展方向,②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3、A【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所以要排除错误选项,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用“循环”来定义发展,那就是说“发展”可以和“倒退”可以划等号,因此不选③和④,因此我们直接去除C和D两个选项。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也是错误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所以不选④。

既然不选,那就选①和②,所以选A。

【考点定位】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的知识。

4、C【解析】本题是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②说法不对,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③与题意无关。

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①④说法正确。

5、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

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6、D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体意思是琴家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了,遇到困难到最后成功说明了他遇到困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②正确;他的G弦断了,但是他可以不用G 弦最后能够成功演出,说明了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功底,④符合题意;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挫折与困难,但是不是成功的基础,①错误;人的成功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客观条件,缺一不可,③错误。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第八课答案1—5 CACBC6—10 DCBBC11—15 ADBBD 16—20 DCDDA36-38 DDB36、(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终究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完善要有一个过程,人民群众的理解、接受到拥护也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最初不一定被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不能以是否得到大多数人拥护作为判断标准。

21—25 CDCCC26—30 ABABC31—35 BCDDA(4)该观点的说法不能正确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37、(1)A、B两同学的观点虽有正确成分,但都是对量变质变的关系的片面看法。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并非所有的量变都会产生质变,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若量变只保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就保持原有性质。

(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但是量的积累只是为质变准备条件,而不等于质变。

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38、(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素质教育的推行实施遇到一些挫折,但利国利民,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山东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打通素质教育通道,并分三步走实施正是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必将促进素质教育的飞跃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1、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1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1、图1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1、图1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6、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 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 弦的曲子, 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从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7、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8、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含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1【解题技法】把握联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典例1.(2020·新课标I)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厂房变成博物馆,仓库改成音乐厅,厂区转为影视基地……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表明()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③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因此,不能说所有的联系都与人的意识无关,①排除。

②④: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表明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也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④正确。

③:发展最终都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因此,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③错误。

故本题选C。

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的相关知识。

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

辩证法题库及解答

辩证法题库及解答

辩证法一.单项选择题1()A BC D2句话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A B C D3说明()A BC D4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该观点主要体现了()A BC D5”这句谚语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 BC D6()A B C D7()A BC D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把世界看作事物和过程的集合体是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其核心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列宁称为“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的矛盾是指()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客观矛盾主观矛盾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西方人说成“失败教会成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失败总是与成功相生相伴,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上述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唯物辩证法上,和谐就是指()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

该命题的错误之处在于() 割裂了内外因的关系割裂了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割裂了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课答案1—5 CACBC 6—10 DCBBC 11—15 ADBBD 16—20 DCDDA21—25 CDCCC 26—30 ABABC 31—35 BCDDA 36-38 DDB36、(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终究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完善要有一个过程,人民群众的理解、接受到拥护也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最初不一定被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不能以是否得到大多数人拥护作为判断标准。

(4)该观点的说法不能正确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37、(1)A、B两同学的观点虽有正确成分,但都是对量变质变的关系的片面看法。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并非所有的量变都会产生质变,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若量变只保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就保持原有性质。

(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但是量的积累只是为质变准备条件,而不等于质变。

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38、(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素质教育的推行实施遇到一些挫折,但利国利民,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山东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打通素质教育通道,并分三步走实施正是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必将促进素质教育的飞跃和发展。

(3)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开拓新境界,有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代替应试教育的狭隘观念,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发展。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联系与开展2021年高考题1〔2021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0〕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根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的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的开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社会的开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社会的开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社会的开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2〔2021年高考北京卷政治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翻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以下选项正确的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借窗生景的设计表达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表达了人的创造性④窗的设计表达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窗〞“景〞“情〞之间的联系是建筑师在事物原有联系的根底上通过设计建设建立的一种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①说法错误;自然的存在和开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成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中“征服自然〞说法错误;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表达了人的创造性,③符合题意;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翻开。

这说明窗的设计表达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D。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湖北省高三三模]2024年2月1日,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它推动了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速公路、高铁跨越山区、峡谷等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材料体现()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③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人们出行以及对推动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等都有影响,说明联系是普遍的,①符合题意。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②错误。

通过实践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变为自在事物的联系,③不选。

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024·安徽省淮南高三模]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③人们无法改变自在事物的联系④联系是客观的,切忌主观随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2023年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2023年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联络与发展高考题1(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0)习近平在党旳十九大汇报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旳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旳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旳哲学根据是①社会旳发展受人旳意志和意愿旳支配②社会旳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旳统一③社会旳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错融合旳过程④社会旳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旳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2(高考北京卷政治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老式建筑中窗旳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展现大自然旳馈赠,借助窗外旳空间美,人旳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下列选项对旳旳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旳必然旳联络②借窗生景旳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旳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旳交融体现了人旳发明性④窗旳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旳友好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窗”“景”“情”之间旳联络是建筑师在事物原有联络旳基础上通过设计建设建立旳一种新旳人为事物旳联络,这种联络不是一种本质旳必然旳联络,①说法错误;自然旳存在和发展是客观旳,不以人旳意志为转移,这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旳客观性,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②中“征服自然”说法错误;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旳交融是人们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旳成果,体现了人旳发明性,③符合题意;中国老式建筑中窗旳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展现大自然旳馈赠,借助窗外旳空间美,人旳心灵之窗也被打开。

这表明窗旳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旳友好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高考江苏卷政治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测)(含解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测)(含解析)

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总分 100分时间 45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湖北宜昌示范高中协作体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

喜欢简单的原声音乐的人,可能健谈又精力旺盛;热爱歌剧的人,可能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喜欢蓝调音乐、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复杂音乐的人,在“经验开放性方面得分很高,但不善于运动;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配乐等欢快音乐的人,一般在经验开放性和智商方面的得分都较低。

这表明①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②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③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④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体现了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体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人为事物的联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鄂州、黄冈2019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2018年“退群”当选为年度高频热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后又扬言退出《中导条约》,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这启示我们①矛盾具有统一性,重视同一性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②调整事物的关键部分,会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①错误;材料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但没体现关键部分的调整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②排除;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故③正确;美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故④正确。

专题十三唯物辩证法(含精选高考真题及答案)

专题十三唯物辩证法(含精选高考真题及答案)

专题十三唯物辩证法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考点梳理考点展示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知识结构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②③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相互联系,避免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马方法论: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一.练高考1.(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

”“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

”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2.(2016年高考上海卷26)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创新中起重要作用。

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A.根据B.条件C.源泉D.结果3.(2015年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二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年江苏政治33)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成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1、(2019 •全国一卷)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9 •全国一卷)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

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 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 •全国二卷)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 •全国三卷)毛泽东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第二单元 辩证法 第一节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二单元  辩证法  第一节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二单元辩证法第一节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9·上海,13)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从整体到部分B.从部分到整体C.从个别到一般D.从一般到个别答案 B2.(2009·江苏,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故A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属性,故B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C项正确;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项错误。

3.(2009·江苏,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据此可以排除②③,故选C项。

4.(2009·广东,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 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答案 A5.(2009·浙江,3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2017—2022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2022年真题】1.(2022·全国乙卷)某市滨江5.5公里的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工厂林立,机器轰鸣。

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业辉煌变成了斑斑遗迹。

如今,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④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该选项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的观点错误,①排除。

②③: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表明否定不是徒然的,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只有通过辩证否定,即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②③符合题意。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后来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2·全国甲卷)《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

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这体现了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①③正确。

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

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

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

”“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

”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A. 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 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C. 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2.(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图2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不断解放思想B.树立全局观念C.重视部分的作用D.发挥主观能动性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

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

材料表明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6年高考上海卷25)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

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A.道路平坦B.举步维艰C.曲折前进D.前途光明5.(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8)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6.(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长葛一高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 2016年春节,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出了别样的年味。

哲学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近年高考题汇集

哲学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近年高考题汇集

哲学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近年高考题汇集一、选择题。

1.(2014四川卷)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

这表明()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2.(2014安徽卷)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

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4新课标卷)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 (2012·天津高考)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右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3全国卷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部分试题汇总2008年唯物辩证法高考题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

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

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

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

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

回答1、(2008全国卷Ⅰ2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表明(C)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008全国卷Ⅰ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D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2008全国卷Ⅰ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B)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2008全国卷Ⅰ32).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

这说明(B )①外因和内因一起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②在特定条件下外因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③外因使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④外因通过改变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回答30~31题。

5、(2008全国卷Ⅱ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B)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08全国卷Ⅱ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A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08江苏政治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8、(2008江苏政治卷30).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中医、京剧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回答29、30题。

13、(2008宁夏卷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C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勇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2008天津卷32). “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

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体现了C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7、(2008广东政治卷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A.部分影响整体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19、(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14).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B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1、(2008江苏政治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B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A .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3、(2008全国卷Ⅰ39).(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答: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26、(2008山东卷29)材料五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7分)答:①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的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④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28、(2008四川延考卷39)材料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

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

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

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

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答: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一个有机整体。

水的供给与需求,上中游地区用水与下游地区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部分影响整体,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过度用水是导致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

整体决定部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着眼于整体,寻求最优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统筹安排上中下游用水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实现了连续8年未断流的目标。

30、(2008重庆卷39)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8)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0分)答:①立足西藏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

②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③结合国家发展大局与西藏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与西藏本地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同时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体现了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31、(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3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延伸到农村。

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3)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4分)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2009年唯物辩证法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回答28~2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