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文言文阅读 孟子三则一鱼我所欲也 练习册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讲解 课内文言文基础储备练1 鱼我所欲也

中考语文 讲解 课内文言文基础储备练1 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 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一词多义
4.重点实词(课下注释)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苟且且取取得。得这。里这是 里苟是且苟偷生且的偷意生思 的
(2)死亦意我思所恶.
恶:讨讨厌厌,,憎憎恨恨
(3)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祸患患,,灾 灾难难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假如如,,假使假使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词,于是/动词,顺着、就着。D.已经/停止。
从 2019 年开始,贵阳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由课内转向课外,在此仅分析 近 4 年考情。 1.题型、题量: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2019—2020 年为 4 道小题, 2021—2022 年为 3 道小题。 2.选文特点:近 4 年涉及写景游记、地方志、托物言志等。 3.主要考点:内容理解与推断、信息提取与概括、词语理解、对比理解、 文言断句等。
3.下列与“晦叔读书南斋之上”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B.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司马迁《陈涉世家》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二则》
( A )(3 分)
【解析】“晦叔读书南斋之上”中“之”:助词,的。A.助词,的;B.
( C )(3 分)
A.则复.岭密箐 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前代皆羁縻勿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C.易程番府为贵阳

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为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复习文言文《鱼我所欲也》,为大家聚集《鱼我所欲也》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如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故不为苟得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C.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翻译下面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

13.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详细指(用原文的话答复)(1分)14.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2分)【参考答案】11.D(评分:2分)1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承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谢自己却承受了。

(评分:2分)1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评分:1分)14.义生万钟那么辨礼义而受之(评分:2分,前两个空1分,错1 处那么不得分,最后一空1分)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答复9-11题。

山西省中考语文题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山西省中考语文题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有__)__什__么__益__处___ (2)景公致.廪丘 _给__、__赠__给__ (3)孔子辞.不受 __推__辞__,__拒__绝__ (4)今说.景公 __游__说__,__劝__说__
2.下列句子中“而” 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 A.日出而林霏开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黑质而白章 D.君将哀而生之乎 【解析】例句中“而”表示转折,A表承接,B表转折,C表并列,D 表递进。
6.虚词意义及用法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于万钟于我何加焉
__介__词__,__比__ __介__词__,__对___
蹴尔而与之 __连__词__,__表__修__饰_____ ②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____连__词__,__表__转__折_____
呼尔而与之 ____代__词__,__他____ ③之为宫室之美 ______结__构__助__词__,__的______
2.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辟__”__通__“__避__”__,__躲__避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辩__”__通__“__辨__”__,__辨__别_____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得__”__通__“__德__”__,__感__激____
五、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而取义(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义”)。 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鱼”和“熊掌”论证 对生与死的抉择,这是比喻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论 证“义”重于“生”的观点,这是举例论证;用“乡”与“今”对待“ 万钟”的不同做法进行论证,这是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 舍生”。 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 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用比喻的方法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使论述的问题通俗易懂,为下文论 述“舍生取义”作铺垫。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含答案)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恒过(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委而去之____________ 委:放弃B.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__ 池:水池C.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 得道: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____________ 或异二者之为C.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知而不愠D.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孟子》,《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著作。

《鱼我所欲也》中考训练题(打印)

《鱼我所欲也》中考训练题(打印)

《鱼我所欲也》中考训练题一、《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2、翻译下列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参考答案:1、(1)茍且(2)假如,假使(3)厌恶(4)史册2、(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3、(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4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 晏子谏景公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一、《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亦.我所欲也 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一狼得.骨止(蒲松龄《狼》) 2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B.贤者能勿丧耳 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C.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D.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21.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① ”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② 。

(4分)22.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4分)答案: 19.A 【解析】A.“亦”都是“也”的意思;B.动词,舍弃/名词,住所、房间;C.介词,比/介词,在;D.动词,感激/动词,得到。

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含答案 精品

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含答案 精品

中考《鱼我所欲也》复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过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

)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1.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显示:(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8篇 鱼我所欲也 作业(含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8篇 鱼我所欲也 作业(含答案)

第18篇鱼我所欲也一、[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甲】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杨朴说他的妻子在他来时送他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吟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放还山。

东坡赴诏狱,妻子皆哭,坡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

这里林则徐希望效仿东坡,安慰家人。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死亦我所恶.恶:(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3)力微任重久神疲.疲:(4)养拙刚于戍卒宜.宜: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阅读【甲】【乙】两篇作品后,笑笑准备以这两篇作品为蓝本写一篇作文。

下面是她列出的写作提纲,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孟子三章》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孟子三章》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孟子三章》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担忧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好处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生于.担忧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面山而.居C.行道之.人弗受小大之.狱D.乡为.身死而不受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下列对选文相干内容的知道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B.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杀身成仁”的中心论点,令人震动。

C.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受物欲、人情的蒙蔽,普通人常常会丧失本心。

D.《孟子》文章重视推理,逻辑周密,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特殊。

4.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孟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提示: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B、D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2)(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提示:本题帮助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参考答案:(1)修饰连词转折连词(2)比对(3)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4)动词,能够动词,得到,获得动词,通“德”,感恩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是_________时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_________(人名)_________的思想,与之并称为“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之称。

其思想核心_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提示:本题目的是帮助巩固有关文学常识。

答案:孟子轲子舆战国思想教育散文孔子儒家孔孟亚圣“仁” “义”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E.是/亦不可以已乎提示:A项,所欲/有甚于生者;C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答案:AC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2.课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那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作者所宣传的“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提示:“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诱导。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值:恰逢。

②止:停留。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死亦我所恶货恶其弃于地也B. 所恶有甚于死者况才之过于余者乎C. 败义以求生齐师败绩D.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刀劈狼首17. 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

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 “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九年级语文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专练全国通用

九年级语文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专练全国通用

中考题《鱼我所欲也》专练一、2007滕州市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二者不可得兼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3分)人物言或行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参考答案10①祸患灾难;②同“避”,躲避11.(2分)C1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的事。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1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苏版初三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练习及解析

苏版初三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练习及解析

苏版初三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练习及解析内容预览:4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练习检测:一、说明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此之谓失其本心⑤故患有所不辟也⑥乡为身死而不受⑦是亦不能够已乎⑧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⑨舍鱼而取熊掌⑩死亦我所恶⑾所欲有甚于生者⑿二者不可得兼⒀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⒁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⒃妾之奉二、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③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⑤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⑦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⑧乡为身死而有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三、选择题1.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B. 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一鱼我所欲也练习册

推荐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一鱼我所欲也练习册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2 《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1]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3]义,亦我所欲也。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7]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8]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9]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1][3]鄂版教材为逗号;[2][4][9]鄂版教材为分号;[5][6][10]鄂版教材此处另起一段;[7][8]鄂版教材此处有逗号。

一、(2017南开中学半期考试)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2)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践踏) )(3)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好处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止,罢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A.本文开篇运用对比,将“鱼”与“生”对比,将“熊掌”与“义”对比,用“舍鱼取熊掌”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册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册

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2]然后能改,[3]困于心[4]衡于虑[5]而后作,[6]征于色[7]发于声[8]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然后知生于忧患[10]而死于安乐..也。

【注】[1][9]鄂版教材为句号,并另起一段;[2][4][5][7][8][10]鄂版教材此处有逗号;[3][6]鄂版教材为分号。

一、(2017永川区半期考试)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责任,使命(担子) )(2)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3)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4)人恒过.然后能改( 犯错误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3.第①段画线句列举的六个人物,有哪些相似的经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他们都经历了磨难,最终在历史上建功立业(2分);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2分)。

4.就“国”而言,第②段“死于安乐..”中的“安乐”具体指什么内容?(3分)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二、(2018预测)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1~4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被起用) )(2)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孟子三则》复习练习(含答案)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孟子三则》复习练习(含答案)

(最新各版本适用)中考总复习资料之《孟子三则》复习练习(含答案)(一)鱼我所欲也(九下第五单元)(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第五单元)(2011年三明中考)(三)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①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②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③焉④得为大丈夫乎?子⑤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⑥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⑦门,戒⑧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⑨,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⑩天下之广居⑪,立天下之⑫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⑬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⑭,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解:①、岂:难道②、安居:安静③、是:这④、焉:怎么⑤、子:你⑥、命:训导⑦、之:去,到⑧、戒:告诫⑨、戒:谨慎⑩、居:居住⑪、居:住所⑫、之:的⑬、得:实现⑭、移:改变附:全文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一、掌握名句,汲取文章精华。

1.《鱼我所欲也》中全文的千古名句,也是概括全文大意,更指出人应该“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2.《鱼我所欲也》中重点从舍利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3.《鱼我所欲也》中用比喻来提出的中心观点的句子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六个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二、掌握注解,学会译通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
猜押训练2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1]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3]义,亦我所欲也。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7]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8]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9]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1][3]鄂版教材为逗号;[2][4][9]鄂版教材为分号;[5][6][10]鄂版教材此处另起一段;[7][8]鄂版教材此处有逗号。

一、(2017南开中学半期考试)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4题。

(15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避”,躲避 )
(2)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践踏)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好处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止,罢休)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 )
A.本文开篇运用对比,将“鱼”与“生”对比,将“熊掌”与“义”对比,用“舍鱼取熊掌”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B.文中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与儒家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有相似之处。

C.本文与《富贵不能淫》同为孟子所作,共同点是都强调“义”,差别是后者还论述了大丈夫还应做到“仁”与“礼”。

D.文章第二段举出有人不吃嗟来之食和有人见利忘义的事例作为论据,证明无论在何种情
况下都不能失掉本心。

【解析】A项开篇运用比喻,将“鱼”比作“生”,将“熊掌”比作“死”。

故选A项。

4.你如何理解文中“本心”的内涵?请举出一个保持“本心”的具体事例。

(4分)
“本心”就是“义”,是正义、道义,是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大义(1分);有利于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原则(1分)。

事例:江姐在狱中面对国民党的严酷拷打并未屈服,保守了共产党的机密,最终就义,这是未失“本心”的表现(2分)。

二、(2018预测)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1~4题。

(15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贤者能勿丧.耳( 丢掉(丧失) )
(2)妻妾之奉.( 侍奉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
(4)此之谓失其本心
..( 天性,天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 B )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正义比生命更为重要。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提出了作者对于如何求生的困惑。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论述“义”的重要性。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通过今昔对比阐述人失去本心前后的不同表现。

【解析】B项意为“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这句话指出那些贪生之人会不择手段苟且偷生,并不是提出对于如何求生的疑惑。

故选B项。

4.本文以“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结尾,有何用意?(4分)
这句话是对社会中人们失去本性,贪求富贵现象的痛惜和批评,是对文中人们所作所为的性质的归纳,用在文末,含有强烈的批评和感叹之意。

三、(2018预测)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1~4题。

(15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故不为苟得
..也( 苟且偷生(苟且获得) )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祸患,灾难 )
(3)一箪.食(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4)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通“向”,过去,从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 C )
A.孟子用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将抽象的“生”与“义”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从而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B.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一是义比生更珍贵;二是如果义没有生珍贵;则会不择手段地求生;三是舍生取义之心人人皆有。

C.文章以乞丐不食嗟来之食这一生动事例充分论证了羞耻是对人格的最大侮辱这一观点。

D.通过对“万钟不辩礼义”而接受的三种现实情况进行批判,文章深刻地剖析了这些人贪求物质利益的根本原因。

【解析】C项“充分论证了羞耻是对人格的最大侮辱这一观点”无中生有。

故选C项。

4.孟子认为“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4分)
【链接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谭嗣同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链接二】邢仁甫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一名指挥员,其生活却腐化堕落,先后叛变投靠日本及国民党,积极反共,新中国成立后被抓获,山东省人民政府判处其死刑,结束了他罪恶可耻的一生。

孟子的观点有道理(1分)。

谭嗣同敢于牺牲,以牺牲唤醒国人,振兴民族(1分),他有“舍生取义”的精神,没有丧失一个爱国者的道德情操(1分)。

而邢仁甫生活腐化堕落,为此而投降敌人,丧失了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