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5年陕西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版

2015年陕西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版

2015年陕西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版)陕西中考考情分析与复习指南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从历年考试阅卷情况来看,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型。

因此,掌握此专题的命题规律和复习要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近年试卷可以看出:从选材上讲,课内外兼顾。

2012、2014两年均为课内外对比阅读,2013年虽选择了纯粹的课外文言文,但同学们看到文章人物并不陌生,该文与课内文章《晏子使楚》又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从考查要点上讲,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翻译、归纳概括中心这几个考点从顺序、分值比重、出题方式上都比较稳定。

因此,同学们要分析和掌握这些命题规律,打好文言文的基本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方能在考场上坦然应对。

,真题体验)一、(2014·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孔子世家赞《史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

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高山仰.止 仰望,敬仰 (2)不能去.云 离开 (3)没则已.焉 停止,消失 (4)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恨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 A.⎩⎨⎧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 B.⎩⎪⎨⎪⎧然.心乡往之烨然.若神人C.⎩⎪⎨⎪⎧当时则.荣入则.无法家拂士D.⎩⎪⎨⎪⎧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难度中等。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考点跟踪突破27 文言文阅读(二) 断句和翻译一、(2013•连云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为学 (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点拨:A做/雕刻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C距离D反而/转头看、看见]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__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__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__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

__ 4.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做任何事只要肯努力,付出行动,就能成功,空想只会一事无成。

__ 二、(2014•福州)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内单篇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课内单篇

《伤仲永》(海南省卷)(三)文言文阅读(12分)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

(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号打“√”。

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Ⅰ阅读《伤仲永》,完成第11~14题。

(12分)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选自人教版教材)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邑.(yì)人奇之B.以钱币乞.(qǐ)之C.环谒.(jiē)于邑人D.泯.(mǐn)然众人矣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伤.仲永(2)借旁.近与之(3)稍稍..众人矣..宾客其父(4)泯然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未尝识书具。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4.仲永由“神童”最终变为了常人,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11.(2分)C12.(4分)(1)叹息;哀伤(2)附近;邻居(邻近)(3)渐渐(逐渐)( 4)消失【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13.(4分)参考答案:(1)曾认识书写工具(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给分点:尝、书具)(2)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值得称赞、赞赏)的地方。

(给分点:文理、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示例1: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201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

……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

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於校雠①如此。

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

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

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

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乙】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郁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①校雠:校对。

②藉:借助。

③经年:一年以后。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探求)C.自谓可将.十万(带领) D.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乃.撰《广雅疏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先帝不以.臣卑鄙C.全队溃覆,几为.所禽仅有“敌船”为.火所焚D.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②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20. 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4分)【参考答案】17.D(3分) 18.C D(4分,各2分)19.①(王念孙)被罢免官职后,每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

②(刘羽冲)常常在庭院里独自漫步,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4分,各2分。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因此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因此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别变、安顿别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别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咨询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降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要紧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如此做各有啥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往后,还间或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个地方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缘故。

C好似。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别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终再依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2015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

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

③岩穴:指隐士。

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

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⑤孟津之河:黄河。

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每自比于.管仲采贤俊于.岩穴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18.解释句中加点词。

(2分)⑴凡.三往,乃见()⑵先主遂诣.亮()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2015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十一)

(5)2015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十一)

(5)2015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十一)【2015·湖南省长沙市】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

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

③春秋:年纪。

④夷灭:被杀。

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

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

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

⑨衿:衣襟。

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

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武使匈奴明年/ 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唐睢不辱使命》)B 为武置酒设乐 /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C 请毕今日之欢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D 与武决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两章)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陵见其至诚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B.不能指其一端(《口技》)C.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xx•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3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

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

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一般属官。

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仇敌。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必先苦其心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沉溺声色 C.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终至一夫夜呼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能使人丧失性命。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不同”。A项“胜”的意思分别为“胜利”“优美”。B项“
于”都为介词,意思分别为“对”“比”。C项第一个“之”为
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为指示代词,代指“兽相食
”这件事。
答案:D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 是国君要广开言路,乐于(善于)纳谏;乙文强调的是 国君不要施行恶政(要施行仁政)。(2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 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然后筛选、提炼有 用的信息。甲文通过纳谏前后的对比,说明了国君要 善于纳谏。乙文则通过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说明了 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沿溯阻绝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吴广素爱人 答案:A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 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 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 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 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 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含答案)文言文训练1.阅读《孙权劝学》,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节选自《___》,这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 ___主持编纂的一部 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___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④见.往事耳 ___⑤卿今者才.略 ___⑥肃遂.拜蒙母 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2) 对推托研究了解,知道才干于是,就(3)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多的教益。

(4)刮目相看(吴下阿蒙)(5)示例: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本文《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通史,记载了....》,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孙权对吕蒙说。

谓:对;②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辞:推托;③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研究;④句意:了解历史罢了。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

课外文言文1(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6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4.回答下面问题。

(5分)(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2015届广东中考)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文言文阅读(2015 ·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5? 8 题。

(9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 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来去万里,怎样与母同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假如?”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亲母亲。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察看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老婆..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修改)[ 说明 ]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老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僻荒芜的地方。

③质 : 抵押。

④没 : 充公。

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说下边加点的字。

(2分)(1)禹锡终易连州:.(2)察看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老婆还于京师:6 .以下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同样的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B.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假如?8.选文表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色?试用自己的话归纳。

( 3 分)(1)为友:(2)为官:(3)为师: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学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5.( 1)互换,改授( 1 分)(2)老婆子女( 1 分)分析:本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

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老婆”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

6. A分析:本题考察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把”的意思。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9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前七位填在密封线方框内,末两位填在卷首方框内。

2.答题时用蓝黑色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9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题。

(每小题3分,共9分)5.C(正确的方法)6.C(A第一个助词是“的”之意,第二个是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B第一个应是“按照”的意思,第二个应是“来”的意思;D第一个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第二个作代词翻译为“他”。

)7.B(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识别千里马”。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分)8.“马之千里者”是倒装句,重点字“或”译为“有时”。

句式正确给1分,重点词1分,语言流畅1分。

(3分)七、古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

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②斜错,其文③烂如④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⑤象而铸之。

淬⑥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

第⑦不知孰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辩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

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①申屠敦:人名。

申屠,复姓。

②云璃(chī)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

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

③文:花纹。

④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

如,形容词词尾。

⑤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

⑥淬(cuì ):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

⑦第:但,只。

2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初中语文2015-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合集

初中语文2015-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合集

2015-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17山东青岛】文言文阅读《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í:急忙。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10.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狼》)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1.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1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5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说明:2015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题例中新增了课外文言文阅读。

希望通过本练习能够帮助大家在201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A类:课内文言文阅读(含课内对比阅读)一、阅读《出师表》,完成第1-3题。

(10分)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诚宜开张圣听翻译:(2)临崩寄臣以大事翻译:11.书法作品会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南宋北伐抗金的著名将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局部),请结合上面的选文和岳飞其人,品评这一书法作品。

(4分)答: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4-6题。

(10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15山东17地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5山东17地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九、文言文阅读1.〔2015年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1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部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延:引领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答案:10. A[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

C.详细。

D.延请。

11.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

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

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

12.〔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朝和晋朝了。

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

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

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决眦入归鸟。

《望岳》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5. 日星隐曜,。

《岳阳楼记》6.,,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 “风骤”在诗中的意思是。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因为担忧海棠而借酒消愁。

B. 卷帘人是指词人自己早起卷帘。

C. 词中赞颂海棠经得起风吹雨打。

D. 词中埋怨卷帘人不懂海棠依旧。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 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 本文选自,作者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用自己年少时借书难和做官后买书多作对比,是为了突出自己对书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
①大木:大树。
②不材:不成材。
③天年:自然寿命。
④夫子:指庄子。
⑤故人:旧友,朋友。
⑥竖子:童仆。
⑦雁:鹅。鹅由雁驯化成,故亦称鹅为雁。
⑧奚:疑问代词,这里的意思是“何”“哪一个”。
⑨何处:如何自处。指在材与不材间选择哪种以立身自处。
⑩周:庄子姓庄名周,古人自称时称名。
(2)日斜酒欢,不能遍以诗写,独留名于壁而去。
朱竹君先生传
□〔清〕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代之,归数月,遂卒。
(选自《北齐书·文宣帝纪》)
【注释】
①顷者:近来。流宕:这里指放荡,不受约束。
②浮竞:争名夺利。
③动:这里指常常。
④营:这里指谋求。
⑤运:时运,天命。惟新:更新。古人把国家建立说成是禀受天命。这句是说北齐国新建立。
⑥蠲(juān):除去,免除。
⑦纳民:使臣民有约束。轨物:使事物规范化。
⑧中:适中,适度。
【译文】
近来世风民俗放荡而不受约束,争名夺利(的风气)日益增长。家里一有喜事或丧事,一定要(办得)奇妙出众。婚姻丧葬的花销,车子礼服饮食的奢华,常常是用尽一年的财物,来谋求一天的富足。甚至奴仆(都)佩戴黄金珠玉,侍女(都)穿着绫罗绸缎。开始的人以初次出现为新奇,后来的人以超过前人为华丽。地位高低,富贵贫贱,不再有什么等级差别。现在我国新立,欲除去以往的弊端,复归于朴实淳正,使臣民有约束,使事物规范化。可以根据事实状况(来)具体订立条文法规,使(人们)节俭(一些)而适度。
C.先生将何处玉人何处教吹箫
D.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骤雨不终日
2.指出下列“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庄子行于山中舍于故人之家。
B.夫子出于山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弟子问于庄子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授之于有司以其无礼于晋
3.与“请奚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演练】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C.①动竭岁资,以营日富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①后以过前为丽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有吉凶,务求胜异。
译文:
(2)纳民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
译文:
4.“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情况?
答:
游大字院记
□〔北宋〕欧阳修
六月之庚①,金伏②火见③,往往暑虹昼明,惊雷破柱,郁云④蒸雨⑤,斜风酷热,非有清胜⑥不可以消烦炎,故与诸君子有普明后园之游。
⑦箨(tuò):竹笋外面的壳。
⑧夏潦(liǎo):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⑨引流:挖沟引水,以便进行流觞饮酒的活动。
⑩命席:安排座位。
k当水:面对流水。
l红薇:紫薇花的一种,因花为红色故称红薇。
m衔觞(shānɡ):饮酒。觞,酒杯。
n揭:公布。
o志:记载。
p寻:重温。
【译文】
六月的三伏,天气炎热,心星出现。常常暑季的彩虹白天显明,惊人的雷声似能劈破柱子。浓云郁积,雨点闷热,热风夹杂着酷暑。没有清雅优美的事物就不能消除烦恼炎热。所以和几位朋友有了普明院后园的游玩。
【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竞:比赛
B.动竭岁资,以营日富营:经营
C.上下贵贱,无复等差等:等级
D.今运属惟新,思蠲往弊运:气数,命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顷者风俗流宕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车服饮食之华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禁浮华诏
□〔北齐〕文宣帝
顷者风俗流宕①,浮竞②日滋。家有吉凶,务求胜异。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华,动③竭岁资,以营④日富。又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为奇,后以过前为丽。上下贵贱,无复等差。今运属惟新⑤,思蠲⑥往弊,反朴还淳,纳民轨物⑦。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⑧。
春笋解箨⑦,夏潦⑧涨渠,引流⑨穿林,命席⑩当水k,红薇l始开,影照波上,折花弄流,衔觞m对弈。非有清吟啸歌,不足以开欢情,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
太素最少饮,诗独先成,坐者欣然继之。日斜酒欢,不能遍以诗写,独留名于壁而去。他日语且道之,拂尘视壁,某人题也。因共索旧句,揭n之于版,以志o一时之胜,而为后会之寻p云。
【译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于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公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公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公去世,文襄公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公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公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4.对于“木”“雁”的存、亡,庄子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2)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名实论
□〔北齐〕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
【注释】
①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姝丽:美丽。
③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译文】
名誉对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对于镜中之像。(如果)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真的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真的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真的获得美名。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得以尽享自然寿命,今天主人的鹅,因不成材而被杀。先生将在这二者之间如何立身自处?”庄子笑着说:“我将处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演练】
1.指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命竖子杀雁而烹之唉!竖子不足与谋
B.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2015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材与不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①,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②得终其天年③。”
夫子④出于山,舍于故人⑤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⑥杀雁⑦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⑧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