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大事年表.doc
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13553d0fcc175527072208b1.png)
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负责拟定发展人造地球卫星规划的‘581任务组’。随后,中科院力学所成立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和运载火箭研制的‘上天’设计院。10月其总体部、结构部和发动机部迁至上海,对外称机电设计院,1959年研制工作中止。
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在清华园内组建动力研究室,室主任吴仲华。1960年该室并入中科院力学所,1984年单独建所。
公元1957年
第一次全国力学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钱学森、钱伟长分别作“论技术科学”和“我国力学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于1952年2月10日成立中国力学学会,首届理事长钱学森,选举理事35人。会后相继成立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岩土力学4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哈尔滨、西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大连7个地方分会。
郭永怀回国,后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
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第一任院长钱学森。12月,五院下属空气动力学研究室成立,该室1959年发展为研究所(701所)。
钱学森起草《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提供重要实施方案。
国家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其中第37项“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与力学关系密切。同时还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力学学科规划,确认力学为一级学科。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及一批知名的力学家参与了力学专业的规划的调研、制定。钱学森任综合组组长。
中国在上海建成摇曳水池。
胡海昌提出弹性力学中三类变量变分原理,鹫津九一郎于1955年提出同一原理。
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英文版),由美国McGraw Hill出版社出版。
公元1955年
钱学森回国。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大批留学西方、苏联和东欧的理学专家回国。
三体大事年表
![三体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abaa42b0d1f34693daef3e5a.png)
大事年表1495年5月03日16时至5月28日21时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高维碎块首次接触地球1947年6月中国叶文洁出生1961年前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叶文洁进入物理系,后攻读本校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约1963年前后中国章北海出生1966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红岸基地动工1966年中国北京叶文洁在当年《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太阳辐射层内可能存在的能量界面和其反射特性》一文1967年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叶文洁目睹父亲叶哲泰被清华附中红卫兵批斗致死,后加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同年,叶文洁的妹妹叶文雪死于武斗。
1968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红岸基地建成1969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雷达峰下叶文洁与白沐霖相遇,从后者处读到原版《寂静的春天》 (《the Silent Spring》),称该书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三周后因向中央写信事件被白沐霖诬陷,遭到军管代表审问。
判决前被总工杨卫宁调入红岸基地。
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与政委雷志成相识,同意调入红岸基地。
目睹红岸工程第147次常规发射。
1970年夏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发现太阳的能量镜面效应与增益效应1971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第一次向太阳发送信号,但未发现回波。
1973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与杨卫宁结婚1975年半人马座三星三体世界1379号监听员收到叶文洁发出的信息,发送警报。
三体世界得知地球存在。
1979年10月21日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清晨叶文洁接收到并译解三体世界的警告信息,并作出回复。
同日雷志成发现该信息。
下午叶文洁杀害雷志成、杨卫宁1980年6月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杨冬出生。
叶文洁暂住山下齐家屯半年1980年前后中国罗辑出生1981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回到红岸1983年中国北京程心出生即被遗弃,被其母亲收养约1983年前后中国北京云天明出生1982年中国北京叶哲泰平反,叶文洁回到清华大学,教授天体物理1982年下半年中国西北某黄土高原山区叶文洁与独自在当地植树的麦克·伊文斯相遇1984年前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叶文洁约见参与打死叶哲泰的三名幸存红卫兵1985年美国伊文思继承四十五亿美元遗产,并独自返回中国继续植树1985年中国西北某黄土高原山区伊文斯植树遭当地村民哄抢,向一面之缘的叶文洁写信求助。
物理学家:玛丽·居里
![物理学家:玛丽·居里](https://img.taocdn.com/s3/m/3159f1daa58da0116c174973.png)
玛丽生平简介科学成就趣闻轶事荣誉称号及大事年表一、生平简介玛丽·居里(Marie Sklodowsk Curie,1867—1934年)玛丽·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一个中学教师家庭,原姓斯克罗多夫斯卡。
玛丽自小丧母,家境贫困。
但是,这丝毫不能动摇她和哥哥、姐姐刻苦学习、奋发上进的精神。
高中毕业时,他们都得到了金质奖章。
为了支持姐姐到巴黎学医,她当了六年家庭教师。
1891年,玛丽也进入了巴黎大学最优秀的俊朋学院学习。
最早来到教室并坐在前排位置上的玛丽,穿着破旧的毛线衣,由于营养不良而脸色苍白。
但是,自小培养起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持着她去克服一切困难。
1893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大学,并先后取得物理学和数学硕士学位。
有一次,玛丽遇见了在巴黎理化研究所工作的皮埃尔·居里。
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求,使他们彼此相爱。
1895年,这一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结成了终身伴侣,从此,他们共同向科学高峰——放射性攀登。
在第一次世界战期间,她和她的女儿I.居里(I.约里奥-居里)一起,从事利用X射线为伤兵进行医疗诊断工作。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所创建的镭研究所开始积极地活动起来,该所逐渐成为当时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中心。
1921年美国总统W.G.哈定代表美国妇女界赠送M.居里1克镭,她被选为国际联盟文化合作国际委员会委员。
1922年由于她在放射性物质的化学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的贡献而被选为法国医学院院士。
1932年她回到她的祖国首都华沙,参加以她的姓氏命名的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
M.居里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得到了恶性贫血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上萨瓦省的桑塞罗谋疗养院逝世。
二、科学成就1.发现放射性元素,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1896年A.H.贝克勒耳发现铀盐会自发地发射出类似X射线的辐射。
M.居里下决心寻找其他物质是否也具有铀盐的这种性质。
量子力学发展史
![量子力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f4a8e485f0e7cd1842536be.png)
量子力学发展史 1量子力学发展史摘要:本文通过对量子力学发展的研究,总结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关键字:量子力学;量子理论;量子;薛定谔;海森堡1 引言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它的建立耗时几十载,至今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量子力学设计的问题之广也是其他理论所望尘莫及的,整个微观领域都有它的踪影,有些宏观领域如超导、超流、半导体导电行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也都需要量子理论的解释。
量子力学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然而量子理论也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的工作基础之上的,其中主要的贡献者有大家熟悉的普朗克、爱因斯坦、尼尔斯·波尔和德布罗意等。
可以说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旧量子论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2.1 量子假说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的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2.2 光量子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量子力学发展史1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
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3 量子理论建立3.1 过渡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说。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https://img.taocdn.com/s3/m/43ab2a46be1e650e52ea99aa.png)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生活中的爱因斯坦(8张) 1907年(28岁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30岁)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爱因斯坦
1910年(31岁)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1年(32岁),从瑞士迁居到布拉格。 1912年(33岁)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34岁)他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4年(35岁)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 8月 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 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 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5年(36岁)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爱因斯坦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63503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63503](https://img.taocdn.com/s3/m/b5447586168884868662d658.png)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九上·15世纪至20世纪初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07——1321年但丁创造《神曲》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开辟从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提出“日心说”,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世被处死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7月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系统阐阐述“三权分立”学说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一书出版1111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764——1790年瓦特完成对蒸汽机的改进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独立。
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出版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1794年7月法国“热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法国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7年富尔顿制造的第一艘汽船试航1810年——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1825年斯蒂芬孙试运行“旅行者号”蒸汽机车1831年与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5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857年——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1859年11月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正式提出《进化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式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逝世1895年8月5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逝世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侠义相对论“,现代物理学诞生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历10月)九下·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1917年11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19年1——6月巴黎与会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与约》签字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1922年2月《九国公约》签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协定》签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苏、中、美、英等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书,等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联合国成立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器在美国诞生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印巴分治1947年6月5日马歇尔计划出台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1960年非洲独立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61年4月苏联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器1965年3月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登陆1967年欧共体成立1968年匈牙利开始在全国推行全国经济体制改革1969年7月“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1973年1月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与平的协定》签字1979年——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21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89年美国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苏联解体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组织成立1996年克隆羊“多利”诞生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9 ·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远古至589年)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70万——20万年代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聚落时期距今约6000多年半坡聚落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初约公元前1600年商烫灭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帝3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公约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赤壁之战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222年吴国建立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386年北魏建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迁都洛阳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581-——1840年)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统一南北方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鲁番,文成公主入藏689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754年鉴真与尚到达日本823年立唐蕃会盟碑916年耶律阿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1044年宋夏与议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35年金灭辽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1年宋金与议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称“成吉思汗”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与”1279年元统一全国13世纪末黄道婆回到故乡,开始传播先进的棉纺织技术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元灭亡1403年明成祖定都北京1405——1433年郑与七次下西洋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平定倭寇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44年清兵入关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格尔部叛乱1840年鸦片战争(1840_1949)八年级上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6月戊戌变法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使北伐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等在井冈山会师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1937年12月清华日军攻陷南京,进行南京大屠杀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人们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与平解放1949年4月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第11 页。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8fa3b1752d380eb62946d90.png)
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是除数学外最基本的一门学科。
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
因此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性质、存在状态、各种物理运动形式及其转化现象、物质的内部结构及这些内部结构的组成部分,物理领域的各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由于一切物理现象都在时间、空间中表现出来和发生运动和转化,所以物理学也要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
进行物理学研究,首先是观察各种客观物理现象;或是进行试验,通过变革研究对象以观察因而产生的运动和转化状况中,找出规律;再从许多表象性的规律中,揭示基本规律,建立较为系统的理论。
物理学研究除了要依靠好的科学方法外,还要取决于认知工具。
工具越先进,研究效率越高,成果越显著。
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它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乃至哲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物理学大事年表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
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400年,墨翟(公元前478?-前392?)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杠杆、滑轮、平衡、斜面、小孔成像及光色与温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2000年。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Euclid,前330?-前260?)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发明许多机械,包括阿基米德螺旋;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3世纪,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大
![大](https://img.taocdn.com/s3/m/6c4f2134f111f18583d05afc.png)
1926、薛定谔发表第一篇波动力学文章。
玻恩发表第一篇量子力学几率解释的文章
费米发表第一篇量子统计文章
1927、海森堡提出不确定原理
1928、狄拉克引入相对论电子的方程
1929、默里?盖尔曼在纽约出生
哈勃发表第一篇认为银河系膨胀速度与其到地球间距离成线性关系的文章
1861、麦克斯韦发表第二篇电磁学文章《力的物理线》
1864、沃尔特?能斯特出生于西普鲁士的布莱森。
1865、克劳休斯发表最后一篇热理论的文章,完成了能量和熵的理论,表达成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 麦克斯韦发表第三篇电磁学文章《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1867、法拉第在英格兰的米德尔塞克斯郡的汉普敦去世。
1824、卡诺出版《关于火的动力的思考》 威廉?汤姆森出生于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183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吉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
1832、卡诺去世于巴黎。 法拉第导出电磁定律公式。
1834、埃迷?克拉柏龙出版数学版本的卡诺理论
1837、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
1953哈勃在加利福尼亚的SAN MANINO去世 盖尔曼提出奇异性图像
1954费米在芝加哥去世 1955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去世
1956 弱相互中的宇称守恒收到杨振宁和李正道的质疑 检测中微子
1958泡利逝世于瑞士的苏黎世
1961薛定谔在奥地利的ALPBACH去世 盖尔曼提出重子结构中的U(3)对称性,8重态
1684、牛顿出版《轨道上物体的运动》
1687、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96、牛顿有剑桥转到伦敦
1704、牛顿出版《光学》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第3章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13a5dd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0.png)
第3章不可不知的世界大事3公元9世纪后期 -印度尼西亚建成普兰巴南坎蒂(印度教神庙群)约公元9世纪末 -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加农”出现,标志欧洲多声部音乐萌芽公元918年 -高丽建国公元919-1024年-德意志萨克森王朝时期公元935-936年 -高丽灭新罗、百济,统一朝鲜公元945-968年 -越南发生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62-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公元980年 -越南黎桓建前黎朝公元980-1037年 -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伊本-西那(拉丁名阿维森那)在世,提出逻辑学和解决共相问题的主张公元987-1328年 -法国卡佩王朝时期公元988年 -基辅大公符拉基米尔一世受洗,基督教传入俄罗斯公元10-13世纪 -高棉王国建设吴哥,所建吴哥王城和吴哥寺,为柬埔寨艺术瑰宝公元1050年前后 -根据《圣经》故事创编的宗教剧开始在欧洲流行,后发展为神秘剧流行于14-16世纪公元1054年 -基督教分裂为东部“正教”和西部“公教”公元1066年 -诺曼征服,威廉加冕为英国国王公元1073-1085年 -罗马教皇格列高列七世在位,进行教会改革约公元1080年 -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以文字形成公元1086年 -英国汇编《末日审判书》公元1096-1291年 -十字军东侵公元11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出现-意大利人圭多(阿雷佐的)完成四线谱表,为五线谱奠定基础公元1126-1198年 -阿拉伯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伊本-路世德(拉丁名阿威罗伊)在世。
以其思想为主旨,在12-16世纪形成阿威罗伊主义学派公元1150年 -梵蒂冈宫殿始建,后改建为梵蒂冈博物馆公元1163-1250年 -法国建巴黎圣母院,为早期哥特式建筑代表公元1169年 -中国在今广东潮安始建广济桥,为世界第一座梁舟结合可开合的大石桥公元1174-1350年 -意大利建比萨斜塔公元1185-1187年 -俄国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成书公元1187-1569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期公元1192-1333年 -日本镰仓幕府时期约公元1198-1204年 -德国古老英雄史诗《尼贝龙根之歌》产生公元12世纪左右 -英国“普通法”开始形成,采取判例形式,适用于全国公元12-13世纪 -法国中世纪民间长篇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形成-“香槟集市”在法国出现,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贸易市场,开始使用期票、汇票等信用凭证和复式簿记-欧洲出现世俗骑士歌曲,称吟唱诗人歌曲,标志欧洲社会兴盛期音乐的重要发展公元12-15世纪 -哥特式美术发源于法国,遍及全欧,以尖拱建筑为主要特征公元1204-1261年 -西欧十字军建立拉丁帝国公元1206-1526年 -印度德里苏丹国时期公元1215年 -英王约翰(无地王)签署大宪章公元1225-1440年 -越南陈朝时期公元1229年 -天主教会设立异端裁判所约公元1234年-高丽高宗时,崔怡用铸字印成《详定礼文》28本,为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公元1252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铸造佛罗林金币,成为中世纪全欧流行的货币公元1254-1278年 -神圣罗马帝国空位时代公元1265年 -英国首次国会召开公元1265-1273年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撰写《神学大全》,综述中世纪天主教官方思想体系公元1265-1321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在世,代表作为《神曲》公元1266或1276-1337年 -意大利美术家乔托在世,奠定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传统,代表作有阿雷纳礼拜堂壁画,《最后审判》、《犹大之吻》等公元1269年 -P.佩雷格里尼在《论磁体的信》中引入磁极的概念,得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成为最早对磁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的西方人公元1273-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公元1275年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留居17年后返威尼斯,撰《马可-波罗行记》公元1283年 -莫斯科公国建立公元1286年 -《农桑辑要》颁行,为中国现存最古的官修农书公元1299年 -奥斯曼一世创建奥斯曼帝国公元13世纪后期-西欧普遍出现手工业行会公元13世纪下半叶 -用于阅读的眼镜在欧洲和中国出现公元13世纪末 -意大利形成佛罗伦萨画派,囊括了几乎所有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画家公元1302年 -法国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公元1323年 -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歌吟集》出版,为欧洲抒情诗开创道路公元1336-1562年 -日本室町幕府统治时期公元1337-1453年 -发生英法百年战争公元1347-1353年 -黑死病(鼠疫)流行欧洲,死亡约2400万人公元1348-1353年-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创作《十日谈》,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公元1392-1910年 -李氏朝鲜时期公元14世纪末期 -德国纽伦堡出现雕版印刷的宗教版画,为欧洲最早的雕版印刷物公元14-15世纪 -意大利佛罗伦萨毛织业中出现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公元14世纪初-1521年 -印第安人阿兹特克文明存在公元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17世纪 -北德意志各城市间建立的汉萨同盟掌握了半个欧洲大陆的贸易公元1403年 -西方第一个民间出版行业组织枣“书业公会”在英国成立公元1416年-意大利舞蹈家多梅尼科的舞蹈论文集《关于舞蹈和指挥合唱的艺术》手抄本问世公元1419-1434年 -发生捷克胡斯战争公元1423年 -欧洲发现现存最早的有刊印时间的印刷版画《圣克利斯道夫像》公元1425-1789年 -越南黎朝时期公元1436年 -朝鲜以铅活字排印《通鉴纲目》,为世界最早的铅活字印刷书籍公元1452年 -德国J.谷登堡发明使用铅铸造活字的活版印刷术公元1452-1519年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在世,绘画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公元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公元1462年 -德国法兰克福出现一年一度的定期书市,成为当时欧洲书籍交易中心公元1466-1536年-尼德兰人文主义者D.伊拉斯谟在世。
历史大事年表【科技】
![历史大事年表【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6d2e32dd80eb6294dd886c4f.png)
科技知识点商周:青铜器(青铜技术高度发达)西周:丝织工艺品种日益丰富春秋:芍陂春秋:观测到哈雷彗星(最早,早670多年)春秋: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计算方法)战国:铁具,牛耕(战国广泛使用,推动小农经济出现)战国:指南针(战国时为司南,北宋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促进地理大发现)战国:《甘石星经》(我国最早天文著作,现存最早的星表)战国:都江堰(政府治理黄河,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战国:郑国渠公元前384-前322年:亚里斯多德创立逻辑学,提出逻辑三段论公元前287-前212年: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提出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秦朝:建长城(蒙恬夺回河西走廊,建长城抵御匈奴)西汉:漕渠西汉:白渠西汉:西域坎儿井西汉:造纸术(蔡伦【东汉……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类思想解放,普及教育,7世纪传出)西汉:太阳黑子的发现(世界最早)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西汉:丝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成为丝绸之国)西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东汉:王景治河东汉:《伤寒杂病论》,四诊法(张仲景,医圣)东汉:麻沸散,五禽戏(麻醉药前身,最早的体操运动)东汉:浑象仪,地动仪(张衡,地球是圆的,测定地震位置)东汉:《九章算术》(标志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东汉:青瓷(技术进一步提高)三国:割圆法(刘徽,含有微积分的思想萌芽)南朝: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祖冲之,比世界领先1000多年)南朝:白瓷(技术进一步提高)北朝:《齐民要术》(贾思勰,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隋朝:京杭大运河(杨广,南粮北运,勾通南北,促进南北交流)隋朝:李春修建赵州桥隋朝:发明印刷术唐朝:缂丝技术(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唐朝:《千金方》(孙思邈,药王)唐朝:黑火药(练丹师,打破封建制度,创立国民军制,14世纪传出)唐朝:测量子午线长度(僧一行,梁令赞)唐朝:曲辕犁(传统步犁的定型)唐朝: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生活日用品唐朝:唐三彩(陶瓷工艺成熟)唐朝:黄道游仪(僧一行,梁令赞,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类思想解放,普及教育,13世纪传出;金刚经,现存最高的印刷品)北宋:《梦溪笔谈》(沈括,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宋代:景德镇(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宋末元初:边疆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元朝:授时历(郭守敬)元朝:珠算法(简便,高效)元朝:《农书》(王祯,只要是工具改革)元朝:脚踏三锭纺车(黄道婆,同时纺三根纱)元朝:青花瓷(开始进入彩瓷时代)元朝:简仪(郭守敬,实用,简便,灵巧,早300多年)明朝:《农政全书》(徐光启,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明朝: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明朝:《本草纲目》`(李时珍,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分类法,生物进化思想;东方医学巨典)明朝:修长城(朱棣,修补秦留下的长城)明朝:郑和下西洋明朝:《天工开物》(宋应星,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明朝:《永乐大典》16世纪初:太阳中心说,《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布鲁诺,冲击宗教神学)17世纪初:论证了日心说(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清朝:珐琅彩(瓷器创新);清朝:《四库全书》17世纪后期:经典力学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成为各项学科理论基础)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9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发现了动物体内的电现象1785年: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世纪末:许多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1800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伏特电池19世纪初:电磁感应(法拉第,为后来电学做了理论基础);化学工业诞生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火车机车(史蒂芬孙,火车与铁路的出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创立电磁学理论1821年-1827年:安培进一步完善电磁学理论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建立欧洲化学研究中心,提出使用有机化肥19世纪30-40年代: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开创了”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人类迎来“铁路时代”;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9 《物种起源》(达尔文,冲击了宗教神学,揭示了生物的本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3年:英国修成伦敦的第一条地铁;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发电机(西门子,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表一)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80年代初:英国先后建立了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戴姆莱发明汽油内燃机;德国的狄赛尔发明柴油内燃机(促使汽车的出现)1871年:门捷列夫重新编制元素周期表(表二)1872年:我国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1873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出版《论电和磁》,把电、光统一起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881年:中国投产开平煤矿——中国第一个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1885年: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非合作)同时发明内燃机汽车(加快了交通运输业的壮大,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1888年:诺贝尔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术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1895:卢米埃尔兄弟创造电影(“世界电影发明日”);我国张謇在南通开设大生纱厂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大清邮政局”成立19世纪后期:英国、德国发明了多种新的炼钢法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1902年:居里夫人夫妇发现镭;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设保兴面粉厂1903:飞机(莱特兄弟,人类活动领域扩大)1905: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的量子理论(物理学领域的伟大革命,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05年-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1906年:祝大椿在上海创办公益纱厂1909年:北京市政道路修缮改造工作开展1910年:居里夫人提炼出纯镭,“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发明飞机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7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在塘沽兴办永利制碱公司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1920年:“火柴大王”刘鸿声创办上海水泥厂、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丰富生活,扩大视野,促进社会发展)1927年:美国的“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加以改革1941年: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反应堆建立(第一个核反应堆)1945年:罗伯特.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率领15万工程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用于计算炮弹轨道)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0年:我国的大庆油田开发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上太空(世界第一人)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远程运载火箭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6年10月27日:我国导弹实验成功,从此拥有“两弹”(导弹、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9: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美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阿姆斯特朗格言:“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
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https://img.taocdn.com/s3/m/9c5d3e26192e45361066f57a.png)
艾萨克·牛顿简介艾萨克·牛顿(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SirIsaacNewtonFRS) 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的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
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在2005年,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艾萨克·牛顿的名言⑴I don't know what I may seem to the world,but,as to myself,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 shore,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Newton译成中文: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三体大事年表
![三体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b48bfb5c6c85ec3a86c2c509.png)
大事年表1495年5月03日16时至5月28日21时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高维碎块首次接触地球1947年6月中国叶文洁出生1961年前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叶文洁进入物理系,后攻读本校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约1963年前后中国章北海出生1966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红岸基地动工1966年中国北京叶文洁在当年《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太阳辐射层内可能存在的能量界面和其反射特性》一文1967年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叶文洁目睹父亲叶哲泰被清华附中红卫兵批斗致死,后加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同年,叶文洁的妹妹叶文雪死于武斗。
1968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红岸基地建成1969年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某地雷达峰下叶文洁与白沐霖相遇,从后者处读到原版《寂静的春天》(《theSilentSpring》),称该书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三周后因向中央写信事件被白沐霖诬陷,遭到军管代表审问。
判决前被总工杨卫宁调入红岸基地。
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与政委雷志成相识,同意调入红岸基地。
目睹红岸工程第147次常规发射。
1970年夏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发现太阳的能量镜面效应与增益效应1971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第一次向太阳发送信号,但未发现回波。
1973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与杨卫宁结婚1975年半人马座三星三体世界1379号监听员收到叶文洁发出的信息,发送警报。
三体世界得知地球存在。
1979年10月21日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清晨叶文洁接收到并译解三体世界的警告信息,并作出回复。
同日雷志成发现该信息。
下午叶文洁杀害雷志成、杨卫宁1980年6月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杨冬出生。
叶文洁暂住山下齐家屯半年1980年前后中国罗辑出生1981年中国内蒙古红岸基地叶文洁回到红岸1983年中国北京程心出生即被遗弃,被其母亲收养约1983年前后中国北京云天明出生1982年中国北京叶哲泰平反,叶文洁回到清华大学,教授天体物理1982年下半年中国西北某黄土高原山区叶文洁与独自在当地植树的麦克·伊文斯相遇1984年前后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叶文洁约见参与打死叶哲泰的三名幸存红卫兵1985年美国伊文思继承四十五亿美元遗产,并独自返回中国继续植树1985年中国西北某黄土高原山区伊文斯植树遭当地村民哄抢,向一面之缘的叶文洁写信求助。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简史和大事年表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简史和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8759e6c3e518964bce847c4f.png)
原子物理学简史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的结构、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光谱;原子之间或与其他物质的碰撞过程和相互作用。
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探索,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原子本身的结构和内部运动规律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之后才逐步建立起近代的原子物理学。
1897年前后,科学家们逐渐确定了电子的各种基本特性,并确立了电子是各种原子的共同组成部分。
通常,原子是电中性的,而既然一切原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电子,那么原子中就必然有带正电的物质。
20世纪初,对这一问题曾提出过两种不同的假设。
1904年,汤姆逊提出原子中正电荷以均匀的体密度分布在一个大小等于整个原子的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则一粒粒地分布在球内的不同位置上,分别以某种频率振动着,从而发出电磁辐射。
这个模型被形象的比喻为“果仁面包”模型,不过这个模型理论和实验结果相矛盾,很快就被放弃了。
1911年卢瑟福在他所做的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重的带正电的核,与整个原子的大小相比,核很小。
电子围绕核转动,类似大行星绕太阳转动。
这种模型叫做原子的核模型,又称行星模型。
从这个模型导出的结论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很快就被公认了。
绕核作旋转运动的电子有加速度,根据经典的电磁理论,电子应当自动地辐射能量,使原子的能量逐渐减少、辐射的频率逐渐改变,因而发射光谱应是连续光谱。
电子因能量的减少而循螺线逐渐接近原子核,最后落到原子核上,所以原子应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
但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而不是连续的。
这些事实表明:从研究宏观现象中确立的经典电动力学,不适用于原子中的微观过程。
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子现象,探索原子内部运动的规律性,并建立适合于微观过程的原子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所提出的核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原子光谱的经验规律,应用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的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光子假说,提出了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形成不连续的能级,当能级发生跃迁时,原子就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的假说。
物理学大事年表
![物理学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d1c58f0716fc700aba68fc00.png)
关系;提出曲面镜成像等数学问
题
公元1075年 ·沈括制成新计时器“玉壶浮漏”,
直接量度了太阳视行速度变化引
起的每日时差
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0年 ·C.惠更斯出版《光论》,提出光的
波动说,导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
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解释了
双折射现象
公元17世纪下 ·王夫之以烧柴、煮水和焙烧汞的试
<中文名称>=物理学大事年表
<正文>=
公元前12~前 ·商代已铸成编钟(三个一组)
11世纪约
公元前624~ ·泰勒斯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能吸引
前547年 轻小物体和天然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 ·传说毕达哥拉斯提出乐律中的自然
律
构的关系;记载了振动物体大小、
形状同发声频率,声强同传播距
离间的关系等
约公元前5世 ·《周礼·夏官》中记载有漏壶
纪公元前5~前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由
4世纪上半 大小不同的不可分和不可变的原
舟之运也”,说明当时对运动的
相对性已有认识
公元132年 ·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
公元274年 ·荀勖首次提出律笛管口校正的一种
方法,并以管作正律器
公元1030年左 ·伊本·海赛木发表光学著作记述了
统地讨论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
凸球面镜中的物像关系
公元前4~前 ·《庄子》中记载瑟弦的共鸣作声,
3世纪 并归之于“音律同矣”
公元前287~ ·阿基米德发现了流体的浮力原理和
前212年 斜面、杠杆、滑轮原理
·《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阐述标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26eb49fe4733687e21aa3a.png)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抗关援朝战争
1911年 ------------辛亥革命 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这时候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世界科学大事记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世界科学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db5852c3aef8941ea76e059d.png)
550 年前后 中国綦母怀文应用灌钢技术。 599 年 中国李春设计建成赵州桥。 6—7 世纪 中国刘焯首次发现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7 世纪 中国孙思 邈著《千金方》。 7—8 世纪 中国已用刻板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8 世纪 中国僧一行首次发现恒星自行现象。 9 世纪 中国发明火药。 10 世纪 中国发明使用火药的火箭。 1041—1048 年 中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54 年 中国首次记载超新星爆发。 1086—1093 年 中国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隙积术和会圆术,发现 磁偏角。 11 世纪 中国贾宪首先列出二项式定理系数图,并指出这些系数的方 法。阿拉伯阿维森纳著《医典》。1247 年 中国秦九韶系统解决了解一次同 余式的一般计算步骤。 1276 年 中国郭守敬创制简仪等十余种天文仪器,并进行天文观测,制 订授时历。 13 世纪 中国王桢著《农书》。 14 世纪 中国修明长城。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5 世纪 意大利达·芬奇设计飞行器,绘人体解剖图。 1543 年 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确立日心说,成为近代天文 学的起点。比利时维萨里著《人体结构》,确立近代解剖学。 1553 年 西班牙塞尔维特因提出血循环新学说被教会处火刑。 1569 年 荷兰墨卡托绘世界地图。 1590 年 意大利伽利略做自由落体定律实验。 1596 年 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记药物 1892 种,附图 1110 幅。 1600 年 意大利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和宇宙无限,被教会烧死。 1609—1610 年 意大利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 1609—1619 年 德国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 1614 年 英国耐普尔发明对数,制定对数表。 1628 年 英国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7 世纪 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 1637 年 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 1640 年 中国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最早记载了岩溶地貌的考察和 研究。 1643 年 意大利托里拆利发明水银气压计。 1649 年 法国帕斯卡创制计算器。 1652 年 德国格里克发明抽气机,实验证明大气和大气压的存在。1654 年,马德堡半球公开实验。 1653 年 法国帕斯卡发现帕斯卡定律。 1654 年 法国帕斯卡、费尔马创立概率论。
1768-1821年世界大事年表
![1768-1821年世界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ffd80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a.png)
1768年: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出生。
1768年:热那亚秘密将科西嘉岛卖给法国,岛上居民展开反抗法国侵略的斗争。
1768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立叶出生。
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1768年:法国探险家德·布干维尔率两艘船到达塔希提岛,并宣布该岛为法国殖民地。
1768年:法国元帅让·巴普蒂斯·贝西埃尔出生。
1769年:拿破仑(初名“拿波里奥尼”)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769年:库克船长率“努力号”到达新西兰并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对新西兰的主权。
1769年:法国元帅米歇尔·内伊出生。
1769年:法国元帅尼古拉斯·让·德迪乌·苏尔特出生。
1769年:法国元帅让·拉纳出生。
1769年:瓦特取得了“降低火机的蒸汽和燃料消耗量的新方法”的专利。
1769年: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
1770年:路易斯·奥古斯特(即后来的法王路易十六)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
1770年:法国元帅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絮歇出生。
1770年:法国元帅路易斯·尼古拉斯·达武出生。
1770年:法国元帅爱德华·阿道夫·卡西米尔·约瑟夫·莫蒂埃出生。
1771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太平庄时看到两岸桃花盛放、杨柳青青,赐名杨柳青。
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脱离沙俄回归祖国,乾隆皇帝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
1771年:杜邦帝国的创始人伊雷内·杜邦诞生于法国巴黎。
1772年:乾隆皇帝命建乌鲁木齐城,以驻兵屯田。
1772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出生。
1773年:清廷设立“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
1773年:库克船长的航船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过了南极圈。
1773年:奥地利外交家克莱门斯·梅特涅出生。
物理学大事年表
![物理学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65f3eef8c75fbfc77db27f.png)
物理学大事年表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 —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
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 —370 )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400年,墨翟(公元前478 —前392 )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杠杆、滑轮、平衡、斜面、小孔成像及光色与温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2000年。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Euclid,前330 —前260 )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 —前212)发明许多机械,包括阿基米德螺旋;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3世纪,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公元前2世纪,刘安《前179—前122》著《准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还提到人造磁铁和磁极斥力等。
1世纪,古书《汉书》记载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的装置。
王充(27—97)著《论衡》,记载有关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希龙(Heron,62—150)创制蒸汽旋转器,是利用蒸汔动力的最早尝试,他还制造过虹吸管。
2世纪,托勒密(C.Ptolemaeus,100 —170 )发现大气折射。
张衡(78—139)创制地动仪,可以测报地震方位,创制浑天仪。
王符(85—162)著《潜夫论》分析人眼的作用。
5世纪,祖冲之(429—500),改造指南车,精确推算л值,在天文学上精确编制《大明历》8世纪,王冰(唐代人)记载并探讨了大气压力现象。
11世纪,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凹面镜成像原理和共振现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大事年表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
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400年,墨翟(公元前478?—前392?)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杠杆、滑轮、平衡、斜面、小孔成像及光色与温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2000年。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Euclid,前330?—前260?)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发明许多机械,包括阿基米德螺旋;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3世纪,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公元前2世纪,刘安《前179—前122》著《准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还提到人造磁铁和磁极斥力等。
1世纪,古书《汉书》记载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的装置。
王充(27—97)著《论衡》,记载有关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希龙(Heron,62—150)创制蒸汽旋转器,是利用蒸汔动力的最早尝试,他还制造过虹吸管。
2世纪,托勒密(C.Ptolemaeus,100?—170?)发现大气折射。
张衡(78—139)创制地动仪,可以测报地震方位,创制浑天仪。
王符(85—162)著《潜夫论》分析人眼的作用。
5世纪,祖冲之(429—500),改造指南车,精确推算л值,在天文学上精确编制《大明历》。
8世纪,王冰(唐代人)记载并探讨了大气压力现象。
11世纪,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凹面镜成像原理和共振现象等。
13世纪,赵友钦(1279—1368)著《革象新书》,记载有他作过的光学实验以及光的照度、光的直线传播、视角与小孔成象等问题。
15世纪,达·芬奇(L.da Vinci,1452—1519)设计了大量机械,发明温度计和风力计,最早研究永动机不可能问题。
16世纪,诺曼(R.Norman)在《新奇的吸引力》一书中描述了磁倾角的发现。
1583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发现摆的等时性。
1586年,斯梯芬(S.Stevin,1542—1620)著《静力学原理》,通过分析斜面上球链的平衡论证了力的分解。
1593年,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
1600年,吉尔伯特(W.Gilbert,1548—1603)著《磁石》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地球是个大磁石,描述了许多磁学实验,初次提出摩擦吸引轻物体不是由于磁力。
1605年,弗·培根(F.Bacon,1561—1626)著《学术的进展》,提倡实验哲学,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对17世纪科学实验的兴起起了很大的号召作用。
1609年,伽利略,初次测光速,未获成功。
1609年,开普勒(J.Kepler,1571—1630)著《新天文学》,提出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
1619年,开普勒著《宇宙谐和论》,提出开普勒第三定律。
1620年,斯涅耳(W.Snell,1580—1626)从实验归纳出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支持了地动学说,首先阐明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1636年,麦森(M.Mersenne,1588—1648)测量声的振动频率,发现谐音,求出空气中的声速。
1638年,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出版,讨论了材料抗断裂、媒质对运动的阻力、惯性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抛射体的运动等问题,给出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
1643年,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和维维安尼(V.Viviani,1622—1703)提出气压概念,发明了水银气压计。
1653年,帕斯卡(B.Pascal,1623—1662)发现静止流体中压力传递的原理(即帕斯卡原理)。
1654年,盖里克(O.V.Guericke,1602—1686)发明抽气泵,获得真空。
1658年,费马(P.Fermat,1601—1665)提出光线在媒质中循最短光程传播的规律(即费马原理)。
1660年,格里马尔迪(F.M.Grimaldi,1618—1663)发现光的衍射。
1662年,波意耳(R.Boyle,1627—1691)实验发现波意耳定律。
14年后马略特(E.Mariotte,1620—1684)也独立地发现此定律。
1663年,格里开作马德堡半球实验。
1666年,牛顿(I.Newton,1642—1727)用三棱镜作色散实验。
1669年,巴塞林那斯(E.Bartholinus)发现光经过方解石有双折射的现象。
1675年,牛顿作牛顿环实验,这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但牛顿仍用光的微粒说解释。
1676年,罗迈(O.Roemer,1644—1710)发表他根据木星卫星被木星掩食的观测,推算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678年,胡克(R.Hooke,1635—1703)阐述了在弹性极限内表示力和形变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定律(即胡克定律)。
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阐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1690年,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出版《光论》,提出光的波动说,导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解释了双折射现象。
1714年,华伦海特(D.G.Fahrenheit,1686—1736)发明水银温度计,定出第一个经验温标——华氏温标。
1717年,J.伯努利(J.Bernoulli,1667—1748)提出虚位移原理。
1738年,D.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1700—1782)的《流体动力学》出版,提出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他设想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导出了玻意耳定律。
1742年,摄尔修斯(A.Celsius,1701—1744)提出摄氏温标。
1743年,达朗伯(J.R.d'Alembert,1717—1783)在《动力学原理》中阐述了达朗伯原理。
1744年,莫泊丢(P.L.M.Maupertuis,1698—1759)提出最小作用量原理。
1745年,克莱斯特(E.G.V.Kleist,1700—1748)发明储存电的方法;次年马森布洛克(P.V.Musschenbroek,1692—1761)在莱顿又独立发明,后人称之莱顿瓶。
1747年,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发表电的单流质理论,提出“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作风筝实验,引天电到地面。
1755年,欧拉(L.Euler,1707—1783)建立无粘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即欧拉方程)。
1760年,布莱克(J.Brack,1728—1799)发明冰量热器,并将温度和热量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1761年,布莱克提出潜热概念,奠定了量热学基础。
1767年,普列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根据富兰克林所做的“导体内不存在静电荷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75年,伏打(A.Volta,1745—1827)发明起电盘。
1775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审理永动机的设计方案。
1780年,伽伐尼(A.Galvani,1737—1798)发现蛙腿筋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1791年才发表。
1785年,库仑(C.A.Coulomb,1736—1806)用他自己发明的扭秤,从实验得到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在这以前,米切尔(J.Michell,1724—1793)已有过类似设计,并于1750年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7年,查理(J.A.C.Charles,1746—1823)发现气体膨胀的查理—盖·吕萨克定律。
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的研究发表于1802年。
1788年,拉格朗日(grange,1736—1813)的《分析力学》出版。
1792年,伏打研究伽伐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卡文迪什(H.Cavendish,1731—1810)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伦福德(Count Rumford,即B.Thompson,1753—1841)发表他的摩擦生热的实验,这些实验事实是反对热质说的重要依据。
1799年,戴维(H.Davy,1778—1829)做真空中的摩擦实验,以证明热是物体微粒的振动所致。
1800年,伏打发明伏打电堆。
赫谢尔(W.Herschel,1788—1822)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1801年,里特尔(J.W.Ritter,1776—1810)从太阳光谱的化学作用,发现紫线。
杨(T.Young,1773—1829)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提出光波干涉原理。
1802年,沃拉斯顿(W.H.Wollaston,1766—1828)发现太阳光谱中有暗线。
1808年,马吕斯(E.J.Malus,1775—1812)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11年,布儒斯特(D.Brewster,1781—1868)发现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1815年,夫琅和费(J.V.Fraunhofer,1787—1826)开始用分光镜研究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1815年,菲涅耳(A.J.Fresnel,1788—1827)以杨氏干涉实验原理补充惠更斯原理,形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衍射问题。
1819年,杜隆(P.1.Dulong,1785—1838)与珀替(A.T.Petit,1791—1820)发现克原子固体比热是一常数,约为6卡/度·克原子,称杜隆·珀替定律。
1820年,奥斯特H.C.Oersted,1771—1851)发现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毕奥(J.B.Biot,1774—1862)和沙伐(F.Savart,1791—1841)由实验归纳出电流元的磁场定律。
安培(A.M.Ampère,1775—1836)由实验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822年进一步研究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安培作用力定律。
1821年,塞贝克(T.J.Seebeck,1770—1831)发现温差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菲涅耳发表光的横波理论。
夫琅和费发明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