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说课稿
徐小燕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总复习中的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这部分内容是在继前一课时,已经复习各种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性质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基础上,系统复习小学数学中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梳理沟通各种图形周长、面积之间内在的关系,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教材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公式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三张白纸。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指导点拨法、观察法、归纳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尽量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做,使学生经历回忆、整理、建构的思维过程。(数学教案)于是,在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指导点拨法、观察法、归纳法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直观形象的表象,动态生成的效果,对比与归纳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回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探究实际问题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回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探究实际问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经历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获取积极情感体验目标。)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二、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一幅画)
师:怎样能把它挂在墙上又能保存更久?(讨论、交流、汇报)
生:镶个镜框,加块玻璃
师:这是个好办法,如果镶个镜框我要多长的木条(或铝合金),加块多大的玻璃呢?这要用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呢?
生:这幅画的周长和面积
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
(在本课开始,我出示了一幅画,并告诉学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请学生帮忙想想办法,怎样能把它挂在墙上又能保存更久,让学生去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很多学
生都说要给它镶个镜框,加块玻璃。而镶镜框要用到周长知识,装玻璃又要用到面积知识,自然引出本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这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二)、分步梳理,引导建构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
(课件出示六种平面图形)
1、复习周长和面积概念
周长:围成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面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出示了两组图形,分别让学生观
[1] [2] 下一页
《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49—5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教学重点]
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大屏幕、课件、实物钟表。
[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上午6:00 6:00
下午6:00 18:00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导入。
1、介绍普通记时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瞧!是什么?
出示钟表
生: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上午6:00
下午6:00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6时,一个是上午6时,一个下午6时,这种记时方法是普通记时法,(板贴普通记时法)
2、出示照片:
老师这儿还有一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请看!
大屏幕分别出示交通标志牌、麦当劳、中国银行营业时间牌。
提问:这些营业牌上的时间用的还是普通记时法吗?
揭示课题: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记时方法——24时记时法,
板书:24时记时法
介绍:为了计时简便不易出错,都会采用从0时到24时记时的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课件出示)
24时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说明:通过对普通记时法的简单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由学生常见的
营业时间牌的时间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记时法应用的广泛,以及与普通记时法的不同之处,为学习24时记时法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24时记时法。
1、认识24时记时法。
问:观察第一个钟面,现在钟面上是几时?
学生:夜里12时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大家记住了吗?
师:24时记时法就从0时开始记时了。
问:观察第二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小结,大家说,一天结束了吗?学生:没有
师:时针在钟面上要继续跑。
师:观察第三个,你又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还有个问题:晚上12时是几时?
一天结束了没有?学生:结束了。
(教学策略: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感知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建立0时的概念。)教师:谁能告诉大家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几圈?
根据刚才的研究探索,想一想24时记时法究竟是怎样记时的呢?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24时计时法记时,从夜里的12时到中午的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那么我们来看看,上午6:00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板书:6:00
下午6:00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8:00
(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初探出24时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