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四篇)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商品混凝土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规定:1. 生产管理: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和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
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强度等级、材料配比和施工要求。
2. 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质量检测、生产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质量检验等。
3. 标志标识:商品混凝土应在产品上标明所属企业的名称、规格、强度等级以及生产日期等必要的信息。
4. 运输和储存: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泄漏、抢运、振动等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
在存储过程中,应避免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如雨水侵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等。
5. 使用管理: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使用商品混凝土,并注意施工现场的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6.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处罚或整改。
以上是一些关于商品混凝土管理的规定,具体还应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材,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商品混凝土的配制、原材料的选用、加工和施工等环节,以及混凝土企业的相关管理要求。
一、商品混凝土配制规定1. 配置方案: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制方案。
包括确定混凝土的水胶比、砂浆膨胀率、骨料种类和掺合物的种类和掺量等。
2. 原材料选用: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头、掺合料等。
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原材料,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 配制过程: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按照配制方案进行,控制水胶比、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配制记录:每一批商品混凝土都应有配制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检测结果、混合比例、搅拌时间等。
混凝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篇
混凝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篇混凝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篇规章制度的解释是对于组织内部或社会范围内一些重要方面的行为准则和管理规则的说明和阐述,通过明确权责关系、行为规范和处罚措施,确保人们的行为符合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混凝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希望你喜欢。
混凝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精选篇1第一章总则为保障汽车行驶安全,预防交通事故、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
使车辆更好地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结合公司及__交通地域的经济特点,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依据我对及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泵车班、罐车班。
2.车队(班、组)要全面贯彻“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保养、计划修理”的原则。
努力提高车辆的完成率、出车率。
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运输任务。
第二章科学管理1.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车队的经济管理、计划配件、燃料等合理库存。
建立油料、配件、轮胎等的进出库手续和交接、保管使用制度,做到账账、帐货相符,节约开支,增加积累。
2.加强车辆的技术检查,车队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的汽车修理、技术人员。
负责对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查。
3.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把安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对驾驶员、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不定期的进行安全例会和安全竞赛活动。
4.发生事故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清不放过;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情节严重的应根据情况分别给予经济制裁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汽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1.泵车、罐车是公司重要的生产工具,为确保汽车运行安全及车况良好,汽车队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对汽车驾驶权实行资格认定。
严格履行公司对于用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必须身体健康,手续(资格)齐全,拥有6年以上驾龄,熟悉汽车的日常使用、保养常识。
2.全体驾驶员、车辆实行动态管理。
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混凝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
第三条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法治为本,全员参与。
第二章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第四条混凝土企业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混凝土企业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制定相应的标识标准,确保员工在工作中对相关危险因素有足够的警惕。
第六条混凝土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确保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制定相应的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第七条混凝土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第八条混凝土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第九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
第十条混凝土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可控性。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第十一条混凝土企业应遵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禁污染环境、超标排放。
第十二条混凝土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友好性。
第十三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消防设施设备,制定相应的消防管理制度,确保员工消防安全。
第十四条混凝土企业应制定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做到垃圾分类、合理处理,保护环境。
第五章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第十五条混凝土企业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第十六条混凝土企业应与相关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接受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第十七条混凝土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单位进行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混凝土企业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
混凝土养护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养护和管理制度1、制定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保护混凝土、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作用,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后期维修和损失,同时还要保障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工程,包括建筑混凝土工程、路桥混凝土工程、水利混凝土工程、地铁混凝土工程等,应遵循本制度规定的养护和管理方法。
3、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4、混凝土养护4.1养护基本要求混凝土在硬化期间需要进行养护,基本要求如下:(1)保持湿润:混凝土生产后,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一般要在表面喷水养护,每天养护2至3次,每次10至20分钟。
(2)避免洒水:如果在湿润的表面进行酒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垂直收缩和环形裂缝,因此要避免进行洒水。
(3)避免表面干燥:禁止使用吹风机、电风扇等电动工具强制吹干混凝土表面。
(4)保护混凝土表面:在隧道、箱涵等较长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表面会受到机械撞击或人为破坏,需要进行保护。
4.2养护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湿度、风力、基础深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具体时间可根据以下建议进行安排:(1)初硬期:常温为5至7天,高温为3至5天,冷区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2)周年期:温度大于10°C,至少为28天,小于10°C,至少为45天。
(3)跨年期:当混凝土在跨年期时,应在28天后进行覆盖养护,覆盖养护时间要在地方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3养护方法混凝土养护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湿润养护法:喷水、涂覆湿布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养护表面湿润。
(2)覆盖养护法:用塑料薄膜、湿毛毡等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3)化学养护法: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入化学养护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开裂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商品混凝土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管理制度宗旨
1、确保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结构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的结构损坏。
2、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防止或减少混凝土工程质量低下和缺陷。
3、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综合性发展的要求,为现行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混凝土,选择现代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目标。
二、混凝土管理制度构成
(一)混凝土采购
1、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和技术参数:在购买之前,必须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和技术参数,同时要求出具质量保证金。
2、挑选混凝土厂家:应确定混凝土厂家的资质,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
3、招标采购:应按照合同签订和招标采购的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以保证每一笔混凝土购买都合法合理、高效有效。
(二)混凝土施工
1、组织施工:确定施工组织结构和施工流程,分配施工任务,确定施工工期等。
2、设备管理:明确施工设备所需要的质量要求,落实设备的维护、检查、保养管理办法,进行材料储运管理。
混凝土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提高混凝土服务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生产的所有混凝土产品,包括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混凝土产品合格率,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工作。
第五条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部,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实施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3.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 组织混凝土质量培训和考核;5.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6. 向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混凝土质量管理情况。
第七条生产部门职责:1. 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2. 负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 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4.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整改;5. 负责混凝土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第八条技术部门职责:1. 负责混凝土配方的设计和优化;2. 参与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3. 负责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 参与混凝土质量事故的技术分析。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十条质量手册:规定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目标和原则,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第十一条程序文件:包括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
第十二条作业指导书:针对混凝土生产的各个工序,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三条原材料采购控制:1. 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2.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 建立原材料采购台账,记录采购、验收、使用情况。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四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施工性能等指标要求。
2. 原材料控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合格证明的审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保证原材料的可溯性。
3. 配制控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核制度,合理配制混凝土配合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查和修正,确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4. 施工控制:建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规程,明确施工工序和要求。
监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样品检验控制: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取样和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质量指标。
建立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获取、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6. 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检验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反馈混凝土质量情况。
7. 质量培训和提升:开展混凝土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推动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二)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混凝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1.1 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使用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有所不同。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进行配制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使用管理制度
混凝土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使用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促进工程施工的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水电、能源、矿业、港船舶、远洋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管理。
第三条混凝土使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四条混凝土使用管理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加强监督和检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混凝土,是指通过混合水泥、砂、石等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
第六条混凝土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七条各级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及个人,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要求,加强对混凝土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第八条混凝土使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混凝土使用管理机构,定期开展混凝土使用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混凝土使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生产、搅拌、运输、施工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混凝土材料控制第十条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务必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第十一条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严禁使用超龄混凝土材料。
第十二条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应当使用封闭式运输设备,不得超载,防止材料洒落或溢出。
第十三条混凝土材料的存放应当遵守规定要求,严禁混凝土材料过期使用。
第十四条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当全面、细致,不得私自调换检验结果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第十五条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应当按照施工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违规操作。
第十六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具备合规的资质和设备条件,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
第十七条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确保搅拌站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更改搅拌比例或生产质量。
第十九条混凝土搅拌站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环保、安全方面的管理和维护。
混凝土企业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企业的日常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企业的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技术、销售、行政等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培训;3. 严谨规范,高效运行。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五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第六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生产部负责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章技术管理第九条技术部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第十条技术部负责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十一条技术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技术部负责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第四章销售管理第十三条销售部负责制定销售计划,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第十四条销售部负责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客户满意度。
第十五条销售部负责收集市场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第十六条销售部负责对销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销售团队整体素质。
第五章行政管理第十七条行政部负责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第十八条行政部负责组织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工作。
第十九条行政部负责企业内部后勤保障工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十条行政部负责企业内部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工作顺利进行。
第六章安全生产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第二十五条发生安全事故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二、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水泥,并进行质量检测。
(2)骨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骨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水,并进行水质检测。
(4)外加剂:使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外加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和调整(1)配合比的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有需要调整配合比,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与批准。
3. 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搅拌设备。
(2)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运输和浇筑: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养护措施: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质量检测及监控(1)取样与试验: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取样和试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检测项目: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含水率等指标。
(3)检测频率:检测频率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
5. 质量记录管理(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
(2)质量问题记录: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质量管理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工艺和养护方案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3. 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并负责质量的把关。
4. 质检员: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过程、浇筑过程等进行质量检测和记录。
混凝土公司管理制度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公司混凝土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运输、技术、行政等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为准绳。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1. 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根据销售合同、库存情况和市场预测制定,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 生产计划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能力、人员配置等因素。
3. 生产计划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发展需要。
第五条原材料管理1.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入库等工作。
2. 原材料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3. 原材料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定期进行盘点。
第六条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部门应加强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七条销售计划1. 销售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和市场预测制定销售计划。
2. 销售计划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发展需要。
第八条销售合同管理1. 销售部门应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销售合同应包含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内容。
3. 销售合同签订后,销售部门应及时将合同报备给财务部门。
第九条销售回款管理1. 销售部门应加强销售回款管理,确保回款及时、足额。
2. 销售部门应定期向财务部门汇报回款情况。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条运输计划1. 运输部门根据销售合同、库存情况和市场预测制定运输计划。
2. 运输计划应充分考虑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等因素。
第十一条运输合同管理1. 运输部门应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运输合同应包含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运输费用、交货期限等内容。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三篇)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制度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水灰比、水胶比、骨料的搭配及掺合料的使用等。
2. 材料管理:对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矿粉等材料的质量检验、存储条件的控制和跟踪记录等。
3. 生产过程控制: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准确执行。
包括水泥投料量、水分控制、骨料搅拌时间、搅拌强度等。
4. 质量检验: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常规的质量检验,包括强度、收缩、抗渗性能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应进行抽检和样品保存,以便进行后续的质量评定和追溯。
5. 记录和档案管理: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于质量追溯和问题分析。
6.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具体的控制和管理方法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控制。
这一制度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就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2. 控制混凝土中水胶比的合理范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3. 合理控制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4. 缩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5. 保证混凝土与其他建筑材料的相容性,防止发生剥离、腐蚀等问题。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特制定本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二、原材料质量管理1、水泥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的水泥生产厂家,并要求其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时,应按照规定的批次和数量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
水泥应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别存放,避免混杂。
2、骨料骨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优先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骨料。
骨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骨料应分类堆放,避免混堆,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尘措施。
3、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型号。
外加剂进场时,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规定的批次和数量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等。
外加剂应储存于专用仓库内,避免受潮、变质。
4、掺和料掺和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常见的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和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等。
掺和料应储存于专用仓库内,保持干燥、通风。
三、配合比设计与管理1、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性能,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人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
设计出的配合比应进行试配和调整,确保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2、配合比管理经确定的配合比,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原材料品种、规格和用量进行配料。
当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或质量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或调整。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性能和施工条件,对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但调整应经过审批,并做好记录。
四、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管理1、计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设备应配备准确可靠的计量装置,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
混凝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混凝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混凝土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生产企业所有生产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作、产品检验等全过程。
第三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订。
第四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由领导班子带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第五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第六条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按照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条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第十条企业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不允许违规操作。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处置。
第四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十六条企业各级领导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员工给予奖励,并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交流。
第五章安全生产监督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范文(4篇)
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行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条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
第三条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应注重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第四条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应实施科学管理、合理布局,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条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应建立健全生产质量追溯机制,完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第六条混凝土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能力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
第七条混凝土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调配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工序和工作流程。
第八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生产进度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生产控制管理第九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材料供应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品质和供应稳定。
第十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把控。
第十一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生产环境清洁整洁。
第十二条混凝土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流程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和试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四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十五条混凝土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加强危险源治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七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八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第十九条混凝土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展产品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管理制度
混凝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原材料管理(一)水泥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2、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水泥应储存于专用仓库,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受潮结块。
(二)骨料1、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3、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三)外加剂1、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2、外加剂应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
3、外加剂应储存于专用仓库,防止变质。
(四)掺合料1、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掺合料应按品种、等级分别储存,并应有明显标识。
三、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一)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2、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
(二)配合比管理1、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2、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四、生产过程管理(一)计量控制1、混凝土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计量应准确,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
2、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的计量误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二)搅拌控制1、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搅拌均匀。
2、搅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三)质量检验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等工作性能进行检验。
2、每班生产的混凝土应制作试件,进行抗压强度等试验。
五、运输过程管理(一)运输设备1、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专用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等现象。
2、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制度(4篇)
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混凝土企业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质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环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规定,保障环境保护和员工权益。
第四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第五条混凝土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生产素质。
第六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第七条混凝土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第八条混凝土企业应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和目标。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合理安排产能,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第十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及时反馈生产情况。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应明确配料比例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三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生产纪律,确保员工遵守生产规范。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原材料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八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九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运输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及时运输。
第二十条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保障产品的运输质量。
第二十一条运输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运输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第二十二条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控制,确保驾驶员和周围道路交通安全。
第二十三条运输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十四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运输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二十五条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
混凝土标准管理制度
混凝土标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生产和使用方面的管理,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施工现场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条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满足国家规定的生产条件和要求。
第五条混凝土使用单位应根据工程需要,按照要求选取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施工。
第六条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应合理控制生产过程,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坍落度的稳定性。
第七条对于重要工程和大体积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并进行专门的监控和质量检验。
第八条对于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和改进,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可靠。
第九条混凝土生产和使用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和责任追究,应依法严肃处理,确保严惩不贷。
第十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监管,确保相关企业和单位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第十一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和其他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第十二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第十三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能和来源,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对于特殊条件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确保设计配合比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做好设计配合比的记录和归档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追溯性。
第十六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的审批和备案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有效。
第十七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变更应经过相应程序和审批,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和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水泥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2、水泥进厂时,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
复验项目包括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
3、水泥应储存于专用仓库,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受潮结块。
(二)骨料1、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2、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 3/4。
3、细骨料应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3 30 之间。
4、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采取有效的防尘、防雨措施。
(三)外加剂1、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外加剂进厂时,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
复验项目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等。
3、外加剂应储存于专用仓库,防止变质。
(四)掺和料1、掺和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2、掺和料进厂时,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
复验项目包括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等。
3、掺和料应储存于专用仓库,保持干燥、通风。
三、配合比设计与控制(一)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2、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
3、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二)配合比调整1、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当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或质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2、调整后的配合比应重新进行试验验证,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一)计量控制1、混凝土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计量应准确,计量误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班组管理制度(5篇)
混凝土班组管理制度一、上班必须戴安全帽,在高空作业必须栓安全带,如没做到每次处罚____元。
二、在倒混凝土时必须要把电源线、灯线高挂,不能在混凝土和钢筋上面乱甩,还不能用花线和烂线,如美做到处罚____元。
三、倒混凝土时没有打密实、收光或出现狗洞麻面等现象,如没做到每次处罚____元。
四、灯具必须要有插针,机器上的线必须要高挂起来不能和板筋、混凝土接触,如没做到处罚____元。
五、材料不能乱甩,混凝土未用完必须经过现场管理人员制定的位置用,不能私自处理,如没做到处罚____元。
六、在清洗泵管的时候必须经过回流管排出,不能从外架清洗出去,以免造成敷脏安全网,如没做到每次处罚____元。
七、混凝土打完后,必须把工具和机械清洗干净,电源、水必须关掉,如没做到每次处罚____元。
八、打混凝土用塔吊起料斗和打泵时,人不能站在上面放料,在边缘和高空的地方必须要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如没做到每次处罚____元。
九、上班时不能生火在板上烤和不能用碘钨灯烤火,在工作期间不能穿拖鞋和吃酒,不准高空抛物,如有违反每次处罚____元。
混凝土班组管理制度(2)是为了规范班组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工作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1. 人员管理:- 班组人员应按照班组长的指挥进行工作,服从统一指挥,保持团结和协作精神。
- 班组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或调换班次。
- 班组内部人员不能私自调换工作岗位,必须经过班组长的同意。
2. 工作安全:- 班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严禁穿拖鞋、裸露头部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
- 在施工现场,班组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的安全规定,遵守工地交通秩序,不得乱扔建筑材料和垃圾。
- 使用施工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或进行无许可的维护。
3. 工作质量:- 班组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严禁破坏或改动图纸,杜绝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知签发:局指所属各项目部: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严格拌和站管理,现将混凝土管理制度发至各单位,请各项目部按照文件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另外该文件做为对《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补充,请各项目部及时更新《管理制度标准化》,请务必认真执行。
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混凝土管理制度1.1总则1.1.1 为深入贯彻执行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本项目混凝土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1.2 本制度包括拌合站的规划及建设、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换算、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拆模、养护、取样等要求。
1.1.3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抓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不断积累可靠的经验,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预控水平。
1.2 拌合站建设要求混凝土供应的总体方案决定了拌合站的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和后期的运营效益。
因此,局指挥部在制定总体方案时应综合考虑项目规模、工程分布、结构混凝土总方量、生产高峰期混凝土需要量和工期等要求,合理确定拌合站的数量、位置、建设规模,从而确定所需采购的搅拌站的生产能力。
1.2.1 场地布置1.2.1.1拌合站建设应合理划分清洗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骨料堆放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功能区域。
1.2.1.2拌合站站界应封闭,场内主要作业区、堆放区、站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场地应完善排水设施,排水畅通。
1.2.1.3 站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平面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
工程公示牌、平面布置图、安全质量环保目标公示牌等标识标牌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及指挥部《现场标识标牌标准》要求执行。
1.2.1.4 建立足够的骨料仓,砂子、碎石必须实行分区存放,按“待检区”和“合格区”分别设置,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用隔离墙分离,同时设置或预留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施,骨料仓大小应能满足施工储料需求。
1.2.1.5拌合站内应设置试验操作间及标准养护室。
试验操作间面积不应小于20m2。
标准养护室面积40m2,配置全自动标准养护室控温控湿设备。
1.2.2 人员配备1.2.2.1拌合站应设置站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试验负责1名、技术与管理人员若干名,人数配置与数量应满足砼连续生产的需要。
1.2.2.2试验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施工管理经验,具备相应的资格(持证上岗),工作必须一丝不不苟,严格执行试验的有关规定。
1.2.3 搅拌设备搅拌站设备的选型参考《中铁五局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南》进行。
1.2.4 试验设备配置序号检测项目设备数量备注1 细度模数砂标准筛1套2 含水率调温电炉1台3 粗集料级配石标准筛1套4 针片状含量针片状规准仪1套5 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筒1套6 混凝土扩展度钢尺(60cm,1mm) 1把7 含气量含气量测定仪1套8 压力泌水压力泌水仪1套9 出机温度红外测温仪1套10 标准养护恒温恒湿控制器1套11 试件制作试模30组根据生产量调整数量,根据工程内容增加抗渗试模12 脱模气泵及针管1套13 电子天平(5000g/1g) 1台14 电子案秤(30kg,1g) 1台15 砂石料盘5个铝制或铁皮制16 混凝土振实台1套17 橡皮锤1把18 油灰铲2把19 容积升(1-30L) 1套20 干湿温度计2个1.3 材料质量控制1.3.1 目的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预防或控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以及及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调整生产配合比。
确保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最优化。
1.3.2 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合站原材料进场验收的全过程,并作为原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合比调整的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抽检。
1.3.3 部门职责1.3.3.1局指挥部物资部和各项目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领导工作;1.3.3.2中心实验室和各工地试验室负责进场材料的检测工作;1.3.3.3项目部物资部和拌合站材料组负责原材料购进的预约及购进的具体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与量两方面均满足生产要求;1.3.3.4拌合站试验室负责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及材料的标识工作。
1.3.3.5试验人员送检材料时,必须写清材料的规格型号、出场编号、代表数量、生产场家等。
1.3.3.6试验室在接到样品后需尽快检验,报告的发出时间不得超过各种材料的“报告最晚发出时间”。
1.3.4 材料进场检验1.3.4.1 每批进场的原材料由物机部建立台帐,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抽检,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强度等级、批号、数量、进场日期、存放地点,同时应向试验室提供所取样品的产品质量证明单或产品合格证原件,当无原件时可使用加盖经销商单位红章的复印件。
试验室接到通知后应尽快按相关规范、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进场的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并将检测报告及时反馈给物资部门,由物资部根据试验结果挂牌标示,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1.3.4.2 材料进场检验,应根据相应的验收质量标准进行。
常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进场检验应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中的规定进行。
1.3.4.3 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原材料进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其中检验报告所采用标准必须现行有效,检验项目及结果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中的规定。
物资部门应在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对此进行明确。
1.3.5 进场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1.3.1.1中心试验室、工地试验室在进场原材料的检验中发现其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拌合站试验员和物资部,拌合站及时进行隔离,做好标识。
1.3.1.2物资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立即通知供方,要求其迅速整改。
情况严重的应停止该供方供货。
1.3.1.3对停止供货的供方要求其在期限内进行整改,并提供整改资料,达到要求时才允许其重新供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强对其供货的抽样检验频次。
1.3.1.4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可上报中心试验室进行仲裁。
1.4 配合比设计1.4.1 目的及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和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试验室要根据原材料品质、环境温度、工程类型、工艺方法,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中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法,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用水量或砂率,调配出坍落度、含气量、粘聚性和泌水率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试验室还应根据项目常用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备用,要有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调整预案。
当材料品质、环境条件、工程类型、工艺方法发生变化时,应按调整预案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不能一个配合比用到底。
对确定的配合比,应设置施工配合比交底牌予以明示。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能;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1.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1.4.2.1中心试验室负责本标段所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CFG桩、砂浆、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参照本程序执行。
1.4.2.2工作程序:a)各项目部将调查好的砂石料进行取样,进行原材料鉴定,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b)各项目部向中心试验室申请配合比设计时应填写试验任务委托单,其中应明确如下信息: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施工部位、有无钢筋、最小钢筋间距、结构物最小尺寸(特别是板状物或者薄壁构件的厚度)、保护层厚度、耐久性要求、振捣方法、运输方式(是否砼搅拌车运输)、施工工艺(如泵送)和工期安排等。
b)中心试验室在收到委托后,对于普通混凝土,应在一个月内提供配合比报告,对于有耐久性要求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完成日期应根据耐久性指标中的最长试验时间确定。
d)配合比选定试验应提前进行(施工前两个月以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配合比调整。
当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1.4.2.3 混凝土配合比按下列步骤计算、试配和调整:a)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材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外加剂、拌合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量。
b)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及其他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并核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要求。
否则应重新选择原材料或调整计算的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其配制强度应较一般配制强度提高10~20%。
c)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法,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外加剂用量或砂率,调配出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在15L以上(根据需要制作的试件数量计算确定)。
该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
d)改变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普通混凝土增减0.05,高性能混凝土增减0.02),进行试拌(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在15L以上),调配出拌合物性能与要求值基本接近的配合比。
e)按要求对上述3~5个不同的配合比混凝土制作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等)和耐久性能试件(抗渗、抗冻、抗裂、电通量等),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相关试验。
其中,抗压强度试件每种配合比宜制作4组,标准养护至 1d 、 3d 、 28d 、 56d 时试压,试件的边长可选择 150mm 或 100mm(强度等级 C50 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边长应采用150mm);抗裂性对比试验参照规定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