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学会记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5459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d.png)
2、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知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 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 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 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为难、后悔、冒失、激动、生气、畏 惧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环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 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领会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 的重要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 认真视察、体验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 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写作的素材来 源于生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赞扬;一些事情却让人留下深刻的 教训。我们把这些事情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 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记事的作文。(揭示课题)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点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应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 基本完成。
通过这堂课,学生到达了学会视察,感受生活;提炼有意义 的素材,写最熟悉的生活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写作与生活的关 系,知道了视察、感受、提炼生活的重要性。所有的学生都敞 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写作还算成功。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6bd5e8cc7931b764ce150e.png)
第二单元《写作:學会记事》敎學设计一、敎學目标1.结合分析《散步》的写作过程,學会围绕中心把事情写清楚,写完整,有详略。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体验,學会把事情写的有感情。
3.分析《散步》中的语句,學习锤炼语言,學会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
二、敎學重点结合分析《散步》的写作过程,學会围绕中心把事情写清楚,写完整,有详略。
三、敎學难点分析《散步》中的语句,學习锤炼语言,學会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
四、敎學课时:2课时五、敎學方法:范文引路、激趣引导、创设情境。
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亲情”主题编排了《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散步》《<世说新语>二则》4 篇课文。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通过对课文的學习,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语文要素:學习本单元,继续重视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从字里行间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写作--學会记事解析人文主题: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语文要素:學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敎學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敎师语言:同學们,在第一单元的學习中,我们感受到《散步》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叙事散文叙事清楚,详略分明,立意深刻。
正如这篇文章所记述的,散步其实是生活中一件我们经常进行的家庭活动。
如果我们能向作者莫怀戚學习,将一件小事记叙清楚,中心明确,同时學习挖掘平常小事的深刻意义,细致描写生活常见之景的美好,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可写的素材,我们的作文内容就不会千篇一律,平淡乏味。
下面我们今天就先以《散步》为例,學习如何写好一件事。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bf22dabcd126fff6050b2d.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2.写前指导。
学生读教材第32页的写作指导,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明确学会记事的基本要求:写清楚、写具体、写真情、写生动。
第二单元写作107(1)写清楚。
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记叙好一件事情,就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
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比如《秋天的怀念》第一个片段写“天上北归的雁阵”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
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看看《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回顾学过的《灯光》《金色的鱼钩》等叙事作品,体会“六要素”的重要意义。
(2)写具体。
有些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①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e670c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7f.png)
《学会记事》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以下情景:情景一:我最害怕写作文了。
每次老师叫我们写作文,我都不知道该写什么,总是想不起来平时都发生了哪些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情景二:我倒是能想起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是一到写的时候,一件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被我写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了。
师:在写记事作文的时候,这两个情景大家一定很熟悉。
其实同学们怕写这类作文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述。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练好“记好事情”这个基本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指导过渡: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在哪里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想清楚这些,下笔就有路可循。
写作思路:(1)想清“我要写什么事情”。
(2)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设置好“故事的波折”(二)技法回顾1.回顾任务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们,他们把记忆中珍藏的事,思路清晰、情真意切地记录了下来。
现在让我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莫怀戚的《散步》,探究一下大师们是如何记事的。
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6305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d.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b16f960590c69ec376e8.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_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0d32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9.png)
在上完这节“学会记事”的课程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节课让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必须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成功的。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记叙文的学习状态。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播放相关视频、讲述有趣的生活片段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记事方法和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作者的情感与观点;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有序、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今后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作文符合语法规范。
举例: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正确使用标点,避免出现错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e9075af45b307e87197ee.png)
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显示)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
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
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
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
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
”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
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2)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ed2a7b6a27284b73f242501f.png)
“学会记事”系列之——抓住动人瞬间描写感人细节——作文指导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观察,捕捉瞬间2.掌握描写动人瞬间的方法学习重点:掌握描写动人瞬间的方法课前准备:要求同学们捕捉一个曾感动过自己的镜头。
学习过程:一、捕捉生活中动人瞬间二、回顾课文中精彩瞬间《背影》中瞬间《老王》中瞬间《散步》中瞬间《王几何》中瞬间为什么课文中的这些瞬间让你印象深刻?我思我悟:三、定格瞬间,技法点拨(一)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A、他走到铁道边,慢慢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爬上月台去。
……买了橘子过铁道时,他既要爬上爬下,又要抱着橘子,似乎手忙脚乱。
B、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比较一下这两个片段中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不同?我思我悟:(二)比较一位同学的原稿和修改稿,回答问题。
原稿:我感到惭愧。
修改稿:我站在老师面前,耷拉着脑袋,脸火烧火燎的,两只手没处放了,只是无意识地拧着衣角。
两脚无力地支撑着身体,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
同学信任我,选我当干部,我却做出这丢人现眼的事儿,我对得起谁?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里的老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者,如果有个地缝儿的话,我一定会钻进去躲躲。
请点评一下修改稿好在哪里?我思我悟:(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蹬,她使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
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这是一个什么场面?重点写了哪个人物?我思我悟:技法归纳:四、小试牛刀请运用课堂所学方法,描写下面的瞬间,要求细腻描写,力求生动,字数80字以上。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351d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d.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思维提文质细节描写抒真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教学设计【链接课标】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清楚,完整记叙一件事,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3.培养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记叙事件;2.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锤炼语言,在评价修改后进行作文升格。
【学情分析】1.《学会记事》写作练习位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以记叙一件事为主的记事类作文,而本课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记事类作文。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六要素的安排要详略得当,加入适当的描写及表达情感的句子,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2.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力图唤醒学生思维,克服构思行文中僵化窄化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依据《预习任务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明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学会记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3507dd0722192e4436f618.png)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学会记事》【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次写作训练,在第一单元熏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当前学生的写作,就我校学生实际水平来看,他们并不缺少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意境,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不愿意写真事、抒真情,他们对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感悟,他们把平时的周记或作文训练当成了“任务”,写作这种可以让精神飞翔的乐趣(有时也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
为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首先强调:1、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身边的人”、“最近的事”;2、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感悟。
【教学目标】从选材、立意、表达等多角度入手,训练学生的记事能力。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记事的时候做到:“写清楚”“说明白”“有感情”“善表达”“重描写”。
【教学策略】写作的本质应该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写出来与人交流,乃至产生情感的共鸣。
引导学生肯于交流,善于表达,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他们的写作信心至关重要。
在写作训练中,可以精心营造写作情境,结合学生自己日常的写作实践,来触动被学生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一旦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其文思泉涌、下笔千言的境界也就不难达到了。
尽量安排一些精心设计的、有情感、有生命力的写作训练,使得学生的写作过程,抑或教师的批改评点,都不会觉得辛苦劳累,反而在双方的情感碰撞中,平添了无穷的乐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找事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人与事——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师:请你找一找,再交流交流。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分享“找事”的注意事项:最想倾诉的;身边发生的;最近发生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3.小结:选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二、说事1.请学生阅读“辣椒事件”习作四篇(下发材料),从以下角度说说“记事”的特点:说清楚:起因、经过(曲折)、结果说明白:有感情、有意义说场景、说细节……2.阅读刘昌琦同学写的《撬锁王》,说说划线红色句子在“记事”上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应该如何写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84ad7aef8941ea76e05f9.png)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对于存在疑问或困惑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更近合理的答案,最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课时计划
课题
写作学会记事(一)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小试牛刀,构思文章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b59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c.png)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配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229e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a.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配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学会环绕中心完好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因素,办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表达的次序。
2.培育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实话,抒真情。
教课要点学会环绕中心完好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因素,办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表达的次序。
教课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存心义,值得赞誉;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照实地、有条理地记述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如何把一件事表达得有板有眼,条理清楚。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沟通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因由、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第 1页/共12页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他人理解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但是,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该当古板,要依据文章的需要灵巧安排,做到要点突出、详略适当。
2.条理要清楚。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依据事情发展的次序记述,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理解。
记述的次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正叙。
即依据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序次进行表达。
这样写,能够将事情的发展过程,自始自终地表达出来,前因后果,十分清楚。
运用正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正叙有以时间为次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次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次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次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次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方表达,而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一定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正叙和倒叙的变换处要有显然的界线、必需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办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眉目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指在表达中心事件的过程中,因为某种需要临时中止表达的线索而插入的对于另一件事情的表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作文课:写一件事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作文课:写一件事 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97006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1.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
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相应的,学生作文水平一直不高,在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也是作文,进入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六年级的作文训练,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书写认真与合乎规范的方面接受了较系统的训练。
在写作时,也懂得了审题的基本要求,并接受了自拟标题训练,对标题准确、简洁、新颖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对于写作内容,学生却时常头痛,记得有同学曾经这样抱怨,作文作文,难作成文。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及现状,我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解决“无话可说”问题,学生遇到写景的作文,往往有无从说起之感,不知应如何描绘美好的事物。
针对写景文章,我们想运用添枝加叶训练法。
记叙文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它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三种。
记一件事是七年级写作课的开篇,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写叙事性的记叙文。
本单元的习作,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熟悉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叙事要有真情实感;文章脉络要清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渋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中心要明确,事件组织始终围绕中心来取材;详略要得到,所叙的事情的关键部分要详写。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记事"中,要写真事,吐真情,文章才能具有感染力。
3.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引导,学生探究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煅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叙事要完整,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难点:围绕中心选材,抓重点,做到有详有略,突出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学习,把学与练相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7470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3.png)
矛盾冲突显真情——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3、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教学过程一、写作热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二、指导升格(一)学生习作问题1、事情叙述不清。
2、平铺直叙,印象不深刻(二)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习矛盾冲突显真情1、《秋天的怀念》课文引入去北海看花,我与母亲之间的几次矛盾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12d3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1.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过程与方法: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一、激趣导入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家谈写作体会,减轻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主题。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
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
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
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学习把一件事说清楚(一)预想:学生安静思考,选择哪个词语,讲一件什么事(二)教师示范把一件事说清楚的方法1.教师简要叙述事件(漏掉起因):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上,讲完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之后,全班学生向我鞠了一躬,并且送上了他们签名的留言册,我十分感动。
2.师生交流:(1)请学生讲一讲听完老师讲的内容后,自己是否被感动了,觉得哪里不合情理。
预设:学生怎么想到要为教师鞠躬送留言册呢?有什么特殊情况吗?(2)教师补充起因:自己带了这个班两年,因和丈夫两地分居,自己吃住都在学校,以校为家,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两年期间,成了许多同学的知心朋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4a98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3.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明白重点内容要详细写。
3、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明白重点内容要详细写。
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大家的记忆中有没有一些难忘的事呢?或难过或有趣,或遗憾或感动......你们知道怎样把这些事清楚地写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记事",学习一些记事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例文。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每当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
地上都冻得硬硬的。
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后,该做广播操了。
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
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
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停地哼哼。
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肚子疼。
"我无力地点了点头。
“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
"“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
”说完,老师就走出去了。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
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
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学习单设计说明:学习单的设计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或写作的最科学的路径。
作文指导方面的的学习单设计和符合写作的规律。
《写作心理学》《作文心理学》为本设计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2.培养学生在动笔前理清写作思路的习惯。
3.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完成“添枝加叶”单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说明:作文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步骤,各步骤在作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在训练中不能平均分配力量,而要抓住关键点,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训练难度,达到预想的目的。
刚入初中的学生还习惯于叙述或概述,缺少细节和情感。
此环节利用学习单给学生提供支架,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
2.完成作文构思单
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
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说明:(1)作文中两点最为关键,一是思维,二是语言。
在思维与表达两个阶段中,特别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在写作过程中,从凝神构思到落笔行文,是一种极为自然的行为的连续,作者只要构想成熟,文字表达只是一个记录问题。
想得清楚,自然也会表达清楚,作文的难点在于没有充分地认识事物,没有构想成熟,因而无法明确流畅地表达。
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动笔之前的思考,即构思,而构思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为此,要十分注重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特别是注重写作前的思路指导,用以训练学生在作文构思阶段开阔思路、理顺思路,找出思路表达的最佳路线。
设计本学习单旨在指导学生澄清对所写事物的认识,明确作文构思的基本步骤,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2)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像“快乐”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要完成这篇作文,就要将自己的感觉和情欲赋予抽像的事物,就需要形象思维,就会想到一个人、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
3.完成评价修改单
【说明:本环节运用自我提问策略。
在学生写完作文初稿时,要求学生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修改自己的作文。
本环节结合本课的重点训练“添枝加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