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综合实践活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黄河,母亲河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黄河,母亲河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ce3df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0.png)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黄河,母亲河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理解黄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河流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
2. 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3. 黄河的生态环境和现状。
4. 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中国地图和黄河流域图。
2. 图片: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图片。
3. 视频:黄河的介绍视频。
4. 文献:黄河的相关文献。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3. 讨论:讨论黄河的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4. 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模拟黄河的流经过程,制作保护黄河的海报等。
5. 总结:总结黄河的重要性,强调保护黄河的责任。
板书设计1. 黄河,母亲河。
2. 内容: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包括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2. 设计一个保护黄河的海报,包括保护措施和我们的责任。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理解黄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爱护环境、保护河流的意识,明白保护黄河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黄河的历史和文化非常感兴趣,但在讨论保护措施时,有些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因此,我决定在下一堂课上,通过观看一些关于黄河污染和保护的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的现状,激发他们保护黄河的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黄河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黄河](https://img.taocdn.com/s3/m/7bde8c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一、前言寒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黄河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这次活动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我在寒假期间参加黄河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希望。
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经济区和生态区,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黄河作为寒假社会实践的考察对象。
三、实践内容1. 黄河历史文化考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观了黄河流域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如河南安阳的殷墟、陕西西安的兵马俑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发展。
2. 黄河生态环境考察为了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我们来到了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3. 黄河经济发展考察在黄河下游地区,我们参观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等。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黄河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实践成果1. 增强了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址,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参观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区,我们认识到黄河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化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通过考察黄河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了解了黄河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践感悟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
黄河实践活动教学叙事(3篇)
![黄河实践活动教学叙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576b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7.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治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黄河,体验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环保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1. 主题确定: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走进黄河,体验文明”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2. 课程设计: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设计了包括历史讲座、实地考察、环保讲座、文化体验等环节。
3. 师资配备:邀请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优秀教师,以及环保专家、当地文化传承人等担任指导老师。
4. 学生分组:将学生按照年龄和兴趣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5. 安全保障: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出行管理等。
三、活动过程1. 历史讲座: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邀请了历史老师为学生们讲述黄河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大禹治水”,再到“黄河文明”,让学生们对黄河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实地考察:学生们分组前往黄河岸边,实地观察黄河的水质、生态环境以及沿岸的文物古迹。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了解了黄河的地理特征、水文状况和流域治理情况。
3. 环保讲座:环保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了黄河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们通过案例学习,认识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文化体验:学生们参观了黄河博物馆,了解了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如青铜器、陶瓷、壁画等。
此外,学生们还体验了黄河岸边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
5. 环保行动:学生们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包括捡拾垃圾、清理河道、种植树木等。
通过实际行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责任。
四、活动成果1. 知识收获:学生们对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治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情感体验: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厚重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有关黄河的综合实践活动
![有关黄河的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d7eef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d.png)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综合实
践活动,使他们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和历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培养,经过多
方讨论,结合黄河的特点,总结出以下综合实践活动:一、有关黄河的文化实践: 1. 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包括黄河文化、社会文化、科技文化等; 2.参观黄河沿岸的历史遗迹,如郑和下西洋纪念碑、唐王宫等; 3. 学习黄河上游重要文化遗产,如黄河神话、黄河歌舞、黄河古迹等;
4. 参观黄河沿岸优秀文创作品,如黄河故事、黄河诗歌、黄河绘画等;
5. 学
习黄河文化,如黄河名胜、黄河风情、黄河人文等。
二、有关黄河的生态实践:1. 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 2. 参观黄河沿岸的生
态景观,学习黄河的地貌地质特征; 3.开展流域生态研究,学习黄河流域的物
种多样性和自然发展规律; 4. 开展水质监测,了解黄河水质状况; 5. 参与黄
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三、有关黄河的经济实践:1. 进行黄河流域经济调查,学习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规律; 2. 参观沿河工厂
和农民市场,了解黄河流域的经济特点; 3. 学习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如农业经济、渔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等; 4. 了解黄河水利工程的建
设发展历史,学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 参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项目,
探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精选5篇)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f333e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5.png)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精选5篇)《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篇1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活动内容】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课时安排】五课时:活动指导、讨论一课时活动两课时:“知黄河、颂黄河” 一课时(课外资料搜集,课内文艺汇报)“忧黄河、救黄河”一课时(课外搜集资料,课内陈词交流)写作、评讲:两课时【活动准备】师生共商活动要求a、根据本班人数多的特点,每6~7人一组,自选组长,讨论资料搜集的分工和方式,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
b、“知黄河、颂黄河”活动要求:(一份材料、一首诗、一个节目)◎材料要求:#每组准备一个材料袋,封面上写好“‘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材料”字样,其中装有: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文章、图片、音像等各种资料。
#每人自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组员合作设计制作的。
◎写作要求:每位组员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歌,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节目要求:每组准备一个节目,其中一定要有配乐朗诵自己组员写的诗或歌唱。
(事先老师可作一些写诗的指导)c、“忧黄河、救黄河”活动要求(一份调查、一个广告、一个节目)◎调查要求: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河水污染现状。
◎广告要求:每个组员设计一句广告词,怎样拯救黄河,改造黄河,要求形式新颖,效果强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近黄河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近黄河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d261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a.png)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近黄河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黄河的概况:介绍黄河的起源、流经省份、全长等基本信息。
黄河的文化与历史:探讨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黄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分析黄河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河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难点:理解黄河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地图、黄河流域模型。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资料和视频。
调查问卷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黄河的短片,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黄河的相关信息。
3. 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黄河的历史、生态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
4. 成果展示: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重要性。
黄河的生态问题及保护措施。
作业设计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包括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设计一个保护黄河的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宜。
教学方法和教具的有效性。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黄河,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1. 导入环节:短片选择:选择一部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准确传达黄河信息的短片,如航拍黄河的全貌,强调其作为母亲河的重要性。
引导性问题:短片播放后,提出引导性问题,如“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黄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自主学习: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促进合作学习。
资源指导:为学生提供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指导,包括如何有效搜索信息、评估信息可靠性等。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教案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a273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a.png)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黄河,了解母亲河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区域、历史文化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亲河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 准备相关资料,如关于黄河的图片、视频、书籍等。
3. 准备黄河模型或沙盘,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流经情况。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母亲河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讨论黄河的特点、流经区域及历史文化。
3.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黄河的特点、流经区域及历史文化。
五、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2. 开展以“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3. 引导学生进行以黄河为题材的写作、绘画、摄影等创作,展示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活动阶段划分:1. 初步了解黄河(活动一):通过观看黄河宣传片,让学生对黄河有初步的认识。
2. 深入研究黄河(活动二):学生分组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深入了解黄河的流经区域、历史文化等。
3. 实地考察黄河(活动三):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4. 探讨黄河保护(活动四):引导学生进行以“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5. 创意展示黄河(活动五):学生进行以黄河为题材的写作、绘画、摄影等创作,展示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黄河综合实践活方案
![黄河综合实践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cec25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f.png)
一、活动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环保意识,特制定本黄河综合实践活方案。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环保意识;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四、活动地点1. 黄河沿岸城市(如:兰州、银川、郑州等)2. 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活动对象全市中小学生六、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1. 组织学生进行黄河知识讲座,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2.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的策划,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3. 收集黄河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制作成宣传海报和展板;4.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帐篷、水壶、食物、垃圾袋等。
(二)实践活动1. 黄河文化之旅-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沿岸的历史遗迹,如古长城、黄河母亲像等;- 邀请当地文化专家为学生讲解黄河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
2. 黄河生态保护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现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黄河科研实践-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黄河的科研知识,如地质、水文、生物等;-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开展黄河生态环境研究。
4. 黄河摄影比赛- 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黄河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生态保护成果;- 评选出优秀作品,举办摄影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5. 黄河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黄河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黄河的了解程度;- 优胜者将获得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表彰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2. 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3. 将实践活动成果进行整理,制作成纪念册或宣传片。
黄河暑期社会实践
![黄河暑期社会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d3ef5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一、前言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团队于2021年暑期开展了黄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以“传承黄河文化,保护母亲河”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现状,为黄河的保护和发展献计献策。
二、实践内容1. 黄河源头考察我们团队首先来到黄河源头,参观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黄河源头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黄河源头生态的紧迫性。
2. 黄河文化体验为了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我们团队来到了黄河流域的多个城市,参观了博物馆、文化遗址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感受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我们还参加了黄河流域的传统民俗活动,如皮影戏、黄河大合唱等,体验了黄河文化的魅力。
3. 生态保护调研我们团队深入黄河流域的农村、城镇,对黄河的生态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
通过访谈当地居民、政府部门、企业等,我们了解到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团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提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2)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确保黄河水质安全。
4. 宣传活动为了提高公众对黄河保护的意识,我们团队在黄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组织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关注黄河、保护黄河。
三、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了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现状,增强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2. 提出了针对黄河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参考。
关于黄河社会实践报告(2篇)
![关于黄河社会实践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4ee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d.png)
第1篇一、前言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深入黄河流域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文献研究等方式,全面了解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保护黄河、传承黄河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黄河源头:我们首先来到了黄河的源头——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壮观的冰川融水和黄河最初的涓涓细流。
实地考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保护源头的重要性。
(2)黄河中游:随后,我们来到了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黄河的多个重要河段,如三门峡、小浪底等。
实地考察让我们对黄河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3)黄河下游:最后,我们来到了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等地。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黄河的防洪工程、农田灌溉等设施,了解了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访谈调研(1)政府部门:我们与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黄河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
(2)专家学者:我们邀请了黄河流域的专家学者,就黄河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通过座谈,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3)当地居民:我们深入黄河流域的农村、社区,与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对黄河的认知和期望。
3. 文献研究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黄河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学术论文、政策文件等。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对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和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包括黄河治理、水利工程、民间艺术等方面。
2. 认识到黄河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严重。
社会实践活动黄河浮桥(3篇)
![社会实践活动黄河浮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31ae6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3.png)
第1篇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黄河如同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黄河浮桥。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雄浑与壮丽,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活动的背景与目的黄河浮桥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座浮桥全长516米,由36只浮箱组成,是黄河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浮桥之一。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决定组织这次探访黄河浮桥的活动。
活动目的如下:1. 了解黄河浮桥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2. 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4.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的准备与实施1. 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对黄河浮桥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其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行程安排、安全措施等。
最后,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
2. 实施阶段活动当天,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黄河浮桥。
在抵达现场后,我们首先参观了浮桥的展示馆,了解了浮桥的建设过程和历史背景。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沿着浮桥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浮桥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了浮桥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采访了浮桥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他们在工作中的艰辛和付出。
通过采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浮桥在保障两岸交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午,我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成员就黄河浮桥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三、活动的收获与感悟1. 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黄河浮桥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
黄河浮桥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程,不仅见证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
大学生沿黄社会实践活动(3篇)
![大学生沿黄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168b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淌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大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组织了一支由30名大学生组成的沿黄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暑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沿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 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3.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参观黄河博物馆: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通过参观馆内的陈列,了解了黄河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使队员们对黄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沿黄徒步:实践团队沿着黄河边徒步,亲身感受黄河的壮美景色,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在徒步过程中,队员们还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向沿途游客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倡导绿色出行。
3. 采访当地居民:实践团队深入黄河沿岸的村庄,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与黄河的密切关系,以及黄河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采访,队员们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4. 环保公益活动:实践团队在黄河岸边开展了环保公益活动,清理垃圾,美化环境。
在活动中,队员们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5. 举办主题讲座:实践团队邀请当地专家学者,为队员们举办了一场关于黄河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队员们受益匪浅。
四、活动成果1. 深入了解黄河文化:通过参观、徒步、采访等活动,队员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增强环保意识: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亲身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a4c8dcf12d2af90342e628.png)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一)活动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二)内容选取:本节课主要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追寻黄河文化、关注黄河命运、能力培养。
(三)过程安排:此活动安排一课时完成,时间较紧。
因此课前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包括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谚语、诗词、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
课堂上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课后进行写作训练。
(四)方法手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竞赛抢答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等特点。
二、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1、导入主题:(播放歌曲《黄河颂》)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歌唱哪一条河的呢?对了,是黄河。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谣来吟咏、歌唱黄河,是因为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华夏灿烂的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条母亲河,一起去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吧。
2.播放黄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追寻黄河文化、展示收集的资料。
1、你对黄河知多少?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在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当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你把收集到的跟同学分享一下。
3、把你收集到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等,与同学交流。
4、把你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关注黄河命运,保护环境。
1.黄河不仅仅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也带给我们灾难和痛苦。
谁能说说黄河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难呢?2.现在黄河又遇到什么新的灾难呢?3.造成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4.有什么办法可缓解黄河断流呢?(四)能力培养。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1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8c115b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4.png)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产生、流经地区、沿岸城市等;2.了解黄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3.学习绘制黄河流域地图,并能够标注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经地区;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黄河的模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5.学习黄河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绘制黄河流域地图并标注出黄河及其支流的流经地区;2.制作黄河的模型并展示。
三、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2.黄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3.制作黄河模型的操作技巧。
四、课程内容:1.黄河的基本情况介绍(10分钟)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产生、流经地区、沿岸城市等。
2.绘制黄河流域地图(30分钟)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黄河流域地图,并带领学生们一起标注黄河及其支流的流经地区,同时也可以与学生们讨论一下黄河流域地形地貌的特点。
3.制作黄河模型(60分钟)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材料,如纸板、胶水、彩色纸等,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黄河和它的支流的模型。
4.展示黄河模型(2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好的黄河模型,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制作过程和目的,加强学生们的交流和互动。
5.黄河的保护意义介绍(20分钟)让学生们通过看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黄河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的形式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们通过视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并记忆黄河的相关知识;2.通过绘制黄河流域地图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黄河流经的地区;3.小组合作制作黄河模型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4.展示黄河模型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小组功课;5.通过看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黄河的保护意义。
六、教学手段:黑板、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短片视频、图片、纸板、胶水、彩色纸等。
七、教学反思:综合性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ed8d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3.png)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黄河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现状,提高公众对黄河保护的意识,我们计划组织一次黄河暑期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三、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2. 提高公众对黄河保护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4. 为黄河保护提供实际的建议和措施。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黄河流域相关地区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内容1. 黄河文化调研组织队员深入黄河流域,参观黄河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2. 生态环境考察实地考察黄河的水质、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状况,收集相关数据和样本。
3. 环保宣传活动在当地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黄河保护的认识。
4.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黄河沿岸的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为黄河保护贡献力量。
八、活动准备1.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联系,获取活动支持和指导。
2. 招募活动队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3.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宣传资料、采样工具等。
4.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
九、活动宣传1.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和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学校官网等渠道进行宣传。
2. 邀请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十、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活动物资和设备费用:[具体金额]5.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6.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十一、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确保安全。
2.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3. 注意环境保护,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
关于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关于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cc79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c.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九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
她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我们组织了一次以“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黄河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黄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2. 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3. 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保护和治理。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活动地点:黄河流域某段四、活动内容1. 黄河历史文化学习活动第一天,我们组织参与者参观了黄河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讲解,了解了黄河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流域内的历史名城。
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2. 实地考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沿着黄河岸线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1)黄河水质监测:我们使用专业设备对黄河某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水质状况,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2)黄河生态环境调查:我们沿着黄河岸线,对植被、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3)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我们参观了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了解了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情况。
3. 环保宣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组织参与者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包括:(1)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我们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发放了环保宣传资料,宣传黄河保护知识和环保理念。
(2)环保知识讲座:我们邀请环保专家为参与者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3)环保志愿者活动:我们组织参与者开展了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环保志愿者活动,为保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活动成果1. 参与者对黄河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提高了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增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保护和治理的积极性;4. 收集到了大量的黄河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数据,为黄河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下乡黄河社会实践活动(3篇)
![三下乡黄河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d859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九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开展了以“关注黄河,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
2.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3.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先后走访了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份,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2. 问卷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针对当地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不同群体,了解他们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3. 座谈交流我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他们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我们的调研成果。
4. 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我们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宣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成果1. 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撰写调研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3. 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等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五、活动总结1.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在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85f3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1.png)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现状,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特组织此次黄河暑期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走近黄河,保护母亲河”三、活动目的1. 实地考察黄河的生态环境、水质状况等,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 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历史和人文风情。
3.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对黄河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4. 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黄河流域相关地区六、活动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内容1. 实地调研组织参与者对黄河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水质检测、生态环境观察、走访当地居民等,了解黄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文化探寻参观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3. 环保宣传在当地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人们普及黄河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4. 志愿服务参与黄河沿岸的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保护黄河环境贡献力量。
八、活动流程第一天:集合,前往活动地点,安排住宿,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和准备。
第二天至第四天:开展实地调研、文化探寻等活动。
第五天:进行环保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
第六天:九、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活动物资费用(如宣传资料、检测工具等):[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十、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队。
2.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志愿服务时。
3.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4. 爱护环境,不随意破坏生态。
5. 做好防晒、防暑等措施,确保身体健康。
策划人:[姓名]日期:[具体日期]篇二《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沿黄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案(3篇)
![沿黄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9851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3.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历史。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计划开展一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环保行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增进学生对国家水利事业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四、活动地点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如郑州、开封、济南、兰州等。
五、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阶段(10月1日-10月2日)- 团队组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拔热爱黄河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组成活动团队。
- 资料收集:收集黄河文化、水利知识等相关资料,为活动做好准备。
- 行程安排: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活动安排等。
2. 实地考察阶段(10月3日-10月5日)- 黄河文化体验:参观黄河博物馆、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等地,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水利知识。
- 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文化遗址,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环保行动:开展捡拾垃圾、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总结交流阶段(10月6日-10月7日)- 心得体会分享:组织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促进交流与成长。
- 总结报告: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 返程:安排学生安全返程。
六、活动安排1. 第一天(10月1日)- 上午:团队组建、资料收集、行程安排。
- 下午:前往第一个考察地点。
2. 第二天(10月2日)- 上午:参观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 下午:前往第二个考察地点。
3. 第三天(10月3日)- 上午:参观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了解水利知识。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8251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4.png)
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黄河暑期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我们计划组织本次黄河暑期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探寻黄河之源,传承华夏文明”三、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2. 提高团队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3. 培养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黄河流域的相关地区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2)收集黄河流域的相关资料,了解活动地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
(3)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组织,寻求合作和支持。
(4)招募活动成员,进行培训和分工。
(5)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调查问卷、地图、摄影设备等。
2. 活动阶段(1)第一天:集合与开幕式在指定地点集合,举行简短的开幕式,介绍活动的目的和安排。
(2)第二天:黄河源头考察前往黄河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
(3)第三至五天:黄河流域文化调研在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传承情况。
(4)第六至七天:黄河经济发展调研考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措施。
(2)制作活动图片集和视频,展示活动的精彩瞬间。
(3)举办成果展览和经验分享会,向学校和社会展示活动的成果。
八、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物资采购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2. 注意安全,避免在危险区域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真诚的火把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教师及时合理的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下面借《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来谈一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的认识。
教材分析:《黄河,母亲河》是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综合性学习,本单元整体是爱国篇,而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与“炎黄子孙、中华民族”血脉相连。
因此,在教学中应贯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祖国历史文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同时,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做到形式多样,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出“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文化。
2、感悟黄河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1、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
2、培养朗诵及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2、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热爱黄河,热爱祖国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手抄报,自创诗歌,创办访谈栏目等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方法:学生自主搜集最有价值的素材,通过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等环节,通过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的分工协作的意识以及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以表现。
学习难点:以“黄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活动方法:1、自主探究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活动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成语、谚语、诗词、故事;了解黄河的发源、流经、现状;准备《我心中的黄河》《黄河之忧》演讲稿。
(一)黄河历史1、课前一分钟演讲:讲黄河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生一:“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小典故生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请同学点评:生一:故事很有趣味,他们搜集的资料很全。
生二:讲得很有趣,就是声音太小。
师:讲故事要吸引听众,趣味是必须要有的。
可以配合手势、形体及语调的变化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2、黄河知识竞答:分组讨论问题,以知识竞答的方式进行。
(1)、黄河的发源地?流入地?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全长多少公里?(2)、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吗?(3)、我国四大名窟是指?(4)、你知道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哪些地方建都城了吗?(5)、列举黄河流域诞生的历史名人?(6)、“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称呼由来你知道吗?(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考查学生对黄河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实现知识目标1。
而以知识竞答的方式进行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诗意黄河师导入:黄河不仅是悠久的,黄河也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
千百年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倾倒,在黄河岸边上留下了悠悠华章。
有很多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成语、谚语,你搜集到了哪些?(小组代表展示)生一:我搜集到成语:河清海晏师:能解释一下吗?搜集是第一步,理解更重要。
生一:意思是黄河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
比喻天下太平。
生二:黄河水清,形容难得、罕见。
生三: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能够明断是非。
许振鸿搜集的这个成语非常符合他的个性,作为卫生委员的他就是泾渭分明。
生四:砺山带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不变心。
师:我们在诚信面前也应该有一颗砺山带河的心。
生五:中流砥柱,黄河三门峡附近的一座巨石,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师:搜集资料准确到位,下了一番功夫!你还搜集了哪些谚语?生一:跳进黄河洗不清生二:黄河百害,惟富一套师:你能讲一下什么意思吗?生二:黄河水量很大,决口的危害很大。
但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水源丰沛,物产丰富,十分富裕。
老师要提醒同学们:善于研究,才能增长知识。
师:你搜集了哪些诗句?齐背一下。
生:《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使至塞上》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还有李白的《将进酒》,生:《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注意“将qiāng进酒”读音要准确。
这些诗句都写出了黄河奔腾雄壮的气势。
(三)黄河精神师:黄河有着丰富的人类文化历史,也有着迷人的自然资源。
课前请同学们准备了《自述黄河》,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来介绍黄河。
生一:“我叫黄河”黄河自述大家好,我叫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那我,就是雄鸡心脏的动脉,我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
本人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将近752443平方公里,与上千条支流和溪川相连,犹如无数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本人流经9个省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本人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的像是中华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本人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本人相当年可是特别威武。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本人的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可是现在,从1972年起本人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
子孙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可我却今非昔比,每年都会流露出凄惨的泪水侵蚀着子女的血汗!我在思索,在寻找,发现原来是因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子孙不能善待我。
你看:如林而立的烟囱口上呛人的浓烟滚滚升腾,笼罩着我的身躯;滚滚而下的泥沙渗入我的血液,让我成了真正的“黄河” ;儿孙们的生活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液,大部分渗入我的肌肤,流进我的血液,侵害我的躯体……我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保护你们的母亲河吧!(略)(四)保卫黄河师导入:然而我们一方面在歌颂着黄河,另一方面却肆意的伤害着我们的母亲河。
请看《焦点访谈–救救母亲河》。
(主持学生上场)1、《焦点访谈–救救母亲河》⑴、黄河现状:主持人大屏幕展示黄河流域水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的图片,观黄河现状,采访学生谈感受。
(大屏幕出示主持人的总结)泛滥之灾:黄河中游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这些泥沙的1/4在黄河下游沉积,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易决、易淤。
经常造成黄河下游洪水泛滥,河流改道。
干旱之灾:近年来,黄河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
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
污染之灾: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
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
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
(2)、救救黄河主持人: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受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衷。
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师:搜集资料可以增长知识,倾听也可以增长知识。
同学们准备的很充分、讨论的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2、我为母亲出点力:设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或宣传语。
师:针对黄河生态环境,我们周围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请各组分别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者宣传语,呼吁保护母亲河。
要求有创意。
(教师大屏幕展示评优)参考答案: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设计公益广告语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性认识,使学生人尽其才,享受到创作的快乐。
)师:(总结)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历史让我们赞叹,现实令我们担忧。
作为母亲的孩子,让我们行动起来,保卫黄河!结束语:今天,在这里,也许我们只是粗浅的接受了一次黄河文化的洗礼,但是老师相信:她已经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和一颗赤子中国心。
最后,让我们伴着这首《黄河大合唱》结束本节课。
(播放歌曲,师生同唱。
)四、作业:相信你还有很多话要对黄河母亲说,那么让我们以《黄河,我想对您说》写一篇文章。
最后,我要说的是,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这是单一的纸笔测验所难以胜任的。
因此,表现性评价成为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的重要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也称“真实性评价”,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