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检查法
鼻鼻窦影像学表现
• 增强扫描病灶可见黏膜强化。
• 一侧或多侧鼻窦骨壁及硬腭、鼻中隔的 破坏。
• F-51Y
右侧霉菌性上 颌窦炎
霉菌性上颌窦炎
鉴别诊断
• (1)上颌窦癌:平扫为混杂密度肿块,可强化, 骨质破坏为重要征像,常破坏内侧壁进入鼻腔, 也可破坏前、后、底及顶壁,但残余骨碎片和 (或)钙化少见,骨硬化罕见。
鼻腔乳头状瘤
• 鼻腔的乳头状瘤为鼻腔内相对常见的良 性肿瘤,可分为外生性和内翻性两种。 其中决大多数为内翻性。
• 外生性乳头状瘤来自鳞状上皮多为单发, 呈桑椹状,常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当 瘤体较大时,部分瘤体会发生局部恶变, 其病程较长。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 本瘤好发于中年男性,为鳞状上皮或移 行上皮高度增殖所致,其粘膜的间质增 殖亦明显。
• (2)鼻息肉:为粘膜长期水肿和肥厚形成,鼻 腔和鼻窦内单发或多发,常伴有炎症,骨质增 生多见,但破坏少见,增强扫描也可强化。
鼻腔血管瘤(Hemangioma)
• [病因病理] • 发生于粘膜,多见于鼻腔前部与上颌
窦。生长缓慢,易出血、感染、坏死。 多发生于青壮年。 • 病理上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 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额 窦 粘 液 囊 肿
额窦黏液囊肿
蝶窦粘液囊肿
蝶窦粘液囊肿
蝶窦粘液囊肿(增强)
五、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 (一)常见 • 1、乳头状瘤(外生
性和内翻性)
• 2、骨瘤; • 3、骨化性纤维瘤 • 4、血管瘤(纤维血
管瘤)
• (二)不常见 • 1、鼻腔混合瘤 • 2、神经源性肿瘤 • 3、脑膜瘤 • 4、软骨溜 • 5、骨母细胞瘤 • 6、畸胎瘤 • 7、腺瘤
鼻窦炎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鼻窦炎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发生于面部鼻窦区域,如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等。
本文将介绍鼻窦炎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鼻窦炎患者常常表现为鼻塞、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且伴随面部疼痛或压力感。
医生可以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的发生时间、痛点位置和疼痛程度等,来初步判断是否鼻窦炎。
2. 鼻窦CT扫描:鼻窦CT扫描是确诊鼻窦炎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面部鼻窦进行扫描,可以直观地观察鼻窦的情况,如有无鼻窦腔积液、鼻窦壁增厚等。
鼻窦CT扫描有助于明确鼻窦炎的类型和程度。
3. 鼻窦镜检查:鼻窦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鼻窦内部情况,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医生会使用细长的鼻窦镜通过鼻腔插入鼻窦区域,对鼻窦进行检查。
该检查方法能够发现鼻窦黏膜充血、炎症、息肉等情况。
二、治疗原则1. 药物治疗:鼻窦炎的治疗首选药物是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还可以联合应用局部鼻腔喷雾类药物,如洛索派等,以减轻炎症症状。
此外,病情需要时,还可以使用类固醇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鼻腔冲洗:鼻腔冲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鼻窦炎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殊的鼻腔冲洗器具,将温盐水或生理盐水等溶液冲洗鼻腔,以清洁鼻腔和减轻鼻窦炎症状。
鼻腔冲洗可以有效清除鼻腔内的病原体和分泌物,减少炎症反应。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和蒸汽吸入等。
热敷是通过使用温毛巾等热物敷在面部鼻窦区域,以扩张血管,促进鼻窦排液。
蒸汽吸入则是利用热蒸汽吸入鼻腔,以润滑鼻腔黏膜,减轻鼻窦炎症状。
4.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在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包括鼻窦内窥镜手术、鼻中隔修复术等。
手术能够清除鼻窦内的炎症组织和息肉等病变,并改善鼻窦的排液功能。
总结起来,鼻窦炎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评估、鼻窦CT扫描和鼻窦镜检查。
治疗原则方面,药物治疗是首选,而鼻腔冲洗、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也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选择。
鼻窦ct操作流程
鼻窦ct操作流程
鼻窦CT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检查鼻窦区域的
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下鼻窦CT的操作流程。
首先,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鼻窦CT检查。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因为金属物品会干扰CT扫描的结果。
接着,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头部放在CT扫描仪的床上。
医
生会调整患者的头部位置,确保头部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进行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头部静止,不要随意移动。
接下来,医生会给患者戴上一些保护性的装置,如头罩或颈圈,以确保患者的头部在扫描过程中不会移动。
这样可以保证CT扫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然后,CT技师会进入控制室,开始进行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
患者会听到一些嗡嗡声和机械声,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担心。
患
者需要保持呼吸平稳,不要随意移动头部。
整个扫描过程大约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具体时间取决
于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情况。
扫描完成后,医生会对扫描结果进行
分析和解读,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鼻窦CT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
生准确诊断鼻窦区域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患者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希望以上介
绍对您有所帮助。
急性鼻窦炎的客观检查方法
急性鼻窦炎的客观检查方法
急性鼻窦炎的客观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鼻腔内窥镜检查:使用窥镜检查鼻腔和鼻窦的炎症情况,可以观察鼻腔黏膜是否肿胀、充血,是否有分泌物等。
2. 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和结构,以及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3. X线检查:可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炎症情况,但相较于CT扫描,X线检查的分辨率较低。
4. 鼻窦穿刺:通过穿刺鼻窦并提取窦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病菌种类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
5.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病史,同时进行外观观察、触诊等体格检查,检查鼻腔是否有充血、分泌物、肿胀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检查方法还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实际情况进行。
如果怀疑患有急性鼻窦炎,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鼻内镜检查流程
鼻内镜检查流程一、引言鼻内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诊断方法,通过使用鼻内镜探查鼻腔和鼻窦的内部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内镜检查的流程。
二、准备工作1. 患者应提前预约鼻内镜检查,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相关准备。
2. 若有特殊情况,如孕妇或有血液病等,请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安排。
三、鼻内镜检查流程1. 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医生会与患者进行简要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2. 医生会让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3. 医生会戴上手套,将鼻内镜的镜头放入患者的鼻腔中,通过观察镜头上的显微图像来了解鼻腔和鼻窦的情况。
4.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生理盐水或植入导管等辅助工具,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诊断。
5. 医生会仔细观察鼻腔的黏膜情况,包括颜色、肿胀、分泌物等,并记录下来。
6. 医生还会检查鼻腔的结构,如鼻中隔的位置、鼻甲的大小等,并记录下来。
7.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深吸气或咳嗽,以便更好地观察鼻腔的变化。
8. 检查完成后,医生会拔出鼻内镜,并与患者讨论检查结果及可能的治疗方案。
9. 鼻内镜检查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四、注意事项1. 鼻内镜检查通常是无痛的,但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感,如鼻部有轻微刺激感。
2. 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
3. 鼻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医生谨慎操作,以避免损伤鼻腔组织。
五、结语鼻内镜检查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鼻腔和鼻窦的情况。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鼻内镜检查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需要进行鼻内镜检查,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配合操作,以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医院鼻腔及鼻窦检查评分标准
不过度弯腰扭颈而迁就光源
2
观察鼻外形无畸形、酒糟鼻、鞍鼻、蛙状鼻
4
触摸鼻无压痛,鼻骨无中断
2
检查各鼻窦有无压痛及叩痛
3
光源置于患者耳后上方约15cm
2
戴额镜前调节双球关节的松紧度,使镜面能灵活转动于任何位置,又不至于松滑坠落为宜
2
调整额带圈至适合头围大小
2
将额镜带于前额,与光源同侧
2
对光:额镜反射光的焦点调节到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
2
上颌窦炎,头前倾90o,患侧居上
3
额窦炎,正坐位,头位直立
3
前组筛窦炎,头位稍向后倾
3
后组筛窦炎,头位稍向前倾
3
蝶窦炎,低头位,亦可取坐位,下肢自然分开,屈身,头垂抵膝
3
鼻窦体位引流的目的:通过判断分泌物的来源,借以确定患者是否有鼻窦炎
3
整理用物,洗手(可口述)并记录
2
注意
事项
10分
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流畅,语言礼貌亲切
县人民医院鼻腔及鼻窦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科室:总分:
操
作
要
点
与
评
分
细
则
项目
项目分
内 容
满分
得分
准
备
10分
医师的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可口述)
2
核对床号
用物准备:耳鼻喉科诊疗台,启动光源,鼻镜,额镜
3
操
作
过
程
80分
受检者坐位,双腿并拢,检查者与患者距离距离25-40cm
5
操作结束后向患者交代病情
5
得分
100
备注
鼻窦炎体格检查(范本模板)
鼻窦炎体格检查(范本模板)鼻窦炎体格检查1. 病史询问- 患者主诉: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如鼻塞、鼻痛、头痛等。
- 病程: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是否为急性或慢性鼻窦炎。
- 就诊经历:询问患者是否曾就诊、之前经过的治疗及效果。
2. 体格检查2.1 外观检查- 面容:注意面部是否有红肿或疼痛。
- 鼻形:观察鼻子的形态,是否有鼻塞、鼻痛等症状。
2.2 鼻内检查- 运动:观察鼻翼的扩张和收缩是否自如。
- 鼻腔:用鼻咽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鼻腔,观察鼻腔有无充血、分泌物或息肉等。
2.3 面部触诊- 面颊部:面颊部轻压,检查有无疼痛或异样感。
- 正中线压痛:用两手的拇指对称地向上下压迫鼻根正中线,检查有无疼痛。
2.4 额窦触诊- 双上颊触诊:用食指、中指放在两上颊部位,用力向上压感觉病人有麻木或压痛。
- 前额触诊:用拇指放在两眉间正中,用力向后压,检查有无疼痛。
2.5 眼窝检查- 眶上缘触诊:用食指、中指放在上颌窦的眶上缘,用力向上压,检查有无疼痛。
- 眼球运动:观察病人眼球的运动范围是否正常。
3. 报告结果- 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描述患者鼻窦炎的病情及分析。
- 若发现异常,如充血、分泌物或息肉等,报告并提供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建议。
- 若未发现异常,可说明无明显体征。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窦炎体格检查前,应向患者解释检查内容和目的,获取其同意。
- 检查时需注意卫生,使用合适的器械并进行消毒。
- 若患者有严重痛苦或不适,应及时终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症状。
以上为鼻窦炎体格检查的范本模板,可根据具体需求自行修改并使用。
这是一个800字以上的范本模板,你可以在需要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鼻窦炎检查方法是什么
鼻窦炎检查方法是什么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鼻窦的黏膜发生炎症引起的。
为了诊断和治疗鼻窦炎,医生会采用多种检查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鼻窦炎检查方法。
1. 病史询问和症状分析: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的变化和加重情况等。
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与鼻窦炎相关的症状,如头痛、发热、充血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鼻窦炎的可能性。
2. 鼻咽镜检查:鼻咽镜是一种常用的检查工具,医生可以通过它观察鼻腔和咽喉部位是否有异常变化。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无创,并且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部位。
医生会通过鼻咽镜检查来观察鼻窦内部是否有充血、分泌物积聚、黏膜增厚等病变。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更直接、准确地观察鼻窦炎病变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
其中,CT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提供清晰的鼻窦影像,帮助医生诊断鼻窦炎并确定病变的程度。
4. 鼻窦穿刺和鼻窦镜检查:对于疑似复杂的鼻窦炎患者,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鼻窦穿刺是一种微创的操作,医生会通过鼻腔进入鼻窦,采集鼻窦内的分泌物或细胞,进行病原学分析和细菌培养,以确定炎症原因。
鼻窦镜检查则是通过鼻腔插入一根柔软的光纤,观察鼻窦内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5. 过敏原刺激试验:过敏也是一种常见的鼻窦炎病因,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过敏原刺激试验。
该方法通过皮肤刺激或血清检测,确定患者对某些特定过敏原的过敏程度。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减少接触到过敏原的机会。
综上所述,鼻窦炎的检查方法有病史询问和症状分析、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穿刺和鼻窦镜检查以及过敏原刺激试验等。
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协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鼻窦炎的个体而言,及时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开始治疗,缓解症状。
如果您怀疑患有鼻窦炎,请尽早就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鼻和鼻窦的体格检查1
(2)客观检查法: 嗅觉诱发电位:是由气味剂或电脉冲刺激嗅黏膜,在头皮特定部位记录到的特异性脑电位。 临床应用:用于嗅觉障碍的诊断、嗅觉水平的检测和评估
示樟脑、麝香为失嗅带
2.体位引流法:通过判断鼻腔脓性分泌物的来源,确定患者是否有鼻窦炎及发病部位。 (1)操作步骤: 以1%麻黄碱收敛鼻黏膜,使各窦口(中鼻道及嗅裂等处)通畅; 嘱咐患者固定于所要求的位置15分钟,然后进行检查。若疑为上颌窦积脓,则头前 倾90°,患侧向上; 检查中鼻道后部分泌物引流情况;如为额窦积脓,则头位直立;如疑为前组筛窦积脓, 则头位稍向后仰;如疑为后组筛窦积脓,则头位稍向前俯;如疑为蝶窦,则须低头, 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
(1)鼻的解剖结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钩突、筛泡、筛漏斗、上颌窦开口、中
鼻甲、中鼻道及额隐窝等解剖结构。正常的鼻窦黏膜菲薄,CT扫描无法显示。 (2)钩突异常:包括钩突偏曲,向外侧偏曲,压迫筛隐窝;向内偏曲,累及中鼻道。
也包括钩突气化、钩突肥大、钩突发育不良或缺如。钩突偏曲,气化及骨性增生肥大
将影响前组筛房、额窦及上颌窦正常引流以及纤毛黏液功能。 (3)额窦炎:鼻丘气房鼻丘气房位于额窦底的前部,构成额隐窝的前壁。鼻丘气房
器械
检 查 器 械
外鼻检查法
观察:外鼻的形态(如有无外鼻畸形、前鼻孔是否狭窄等)、颜色(如早期酒渣鼻时皮肤潮 红等)、活动(如面神经瘫痪时鼻翼塌陷及鼻唇沟变浅)等。 触诊:有时需要配合做必要的触诊(如鼻骨骨折时鼻骨的下陷、移位等,鼻窦炎时的压痛 点、鼻窦囊肿时的乒乓球样弹性感)。 注意:注意患者有无开放性或闭塞性鼻音等
鼻腔检查法
1.徒手检查法:以拇指将鼻尖抬起并左右活动,利用反射的光线观察鼻前庭的情 况。另一方法是借助前鼻镜检查,适用于鼻孔狭窄、鼻翼塌陷等患者。 2.前鼻镜检查法:先将前鼻镜的两叶合拢,与鼻腔底平行伸人鼻前庭,勿超过鼻 阈,然后将前鼻镜的两叶轻轻上下张开,抬起鼻翼,扩大前鼻孔,按下述三种头 位顺序检查。
耳鼻咽喉科内镜检查法
耳鼻咽喉科内镜检查法
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鼻科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疾病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鼻内镜在上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鼻内镜包括0°、30。
、45°、60°、70°、90°、120°等多种视角镜,镜直径有用于成人4mm和用于儿童的2.7mm的内镜。
一、操作步骤
1病人正坐或平卧位,头部固定。
2.检查者站立于被检查者右前方,正对监视器。
二、持镜方法
一般左手持镜,右手可同时进行活检等其他操作,持镜手法可根据各人的习惯采用不同方式,但以适于鼻内镜手术操作时的持镜方式为宜,因为进行鼻内镜手术一般要有鼻内镜检查的基础。
三、检查步骤
内镜先从总鼻道沿鼻底平行向后缓缓推进,同时注意经过部位有无异常,穿过后鼻孔,进入鼻咽部,分别观察鼻咽顶后壁、侧壁、咽隐窝、隆突、咽鼓管咽口等;然后将内镜慢慢向外退出,镜头稍稍向上,观察蝶筛隐窝、中鼻道、鼻顶、嗅裂,最后退出时观察鼻中隔前端及鼻前庭。
也可进镜后先观察鼻前庭、中隔前端、中鼻甲、钩突、中鼻道、嗅裂、
蝶筛隐窝,最后检查鼻咽部。
观察的同时对需要的部位进行采
拍图像存储。
耳鼻喉常用诊疗操作规范法
耳鼻喉常用诊疗操作规范法耳鼻喉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负责诊断和治疗耳鼻喉及相关颅颈区疾病。
常用诊疗操作规范法是耳鼻喉科医生必备的基础技能,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诊疗操作规范法。
一、腔镜鼻窦镜检查鼻窦炎是常见的鼻科疾病之一,腔镜鼻窦镜检查是鼻窦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坐位,麻醉鼻腔(将4%利多卡因鼻腔喷雾器喷入鼻腔内,或滴入1%~2%利多卡因凝胶)。
2. 取鼻窦镜,经过灵活的鼻腔扩张术后,穿过缝隙进入鼻窦内。
3. 针对鼻窦内不同位置进行检查,如前乙状窦、筛窦、蝶窦等。
4. 观察鼻窦内的黏膜、分泌物、息肉等病变情况,并取标本行病理检查。
5. 检查结束后,及时处理掉出的分泌物,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
二、鼻咽镜检查鼻咽镜检查是检查鼻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如鼻腔、鼻咽、咽部肿瘤、一般性鼻炎等。
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坐位,依次检查鼻腔、鼻咽、口咽喉部位。
2. 麻醉咽喉部(注射2%利多卡因或喷入0.5%利多卡因麻醉剂)。
3. 取鼻咽镜,沾碘伏消毒清洗,放入鼻腔,顺鼻咽通道送入咽部。
4. 观察鼻咽黏膜、扁桃体、喉头、声带等病变情况。
5. 鼻咽镜检查对喉癌、鼻咽癌及白斑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耳镜检查耳镜检查是检查耳部疾病的必备手段,如中耳炎、积液、鼓膜穿孔等。
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坐位,将耳镜外套套在头戴式耳机上,另一端连接显示器。
2. 将涂有润滑剂的医用铝箔座置于耳道口,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不动。
3. 十分慢慢地向前推,同时向下推动耳屎、耳部分泌物和异物,最后清晰地观察到鼓膜为止。
4. 检查完毕后,给患者嘱咐如何清洗耳朵和预防耳部疾病。
四、人工鼓膜置换术人工鼓膜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鼓膜穿孔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取适当位置,约2毫米处打药物。
2. 新鲜干净的钛箔片,剪成适当大小的圆形,用铤器将钛箔片贴附于鼓膜的穿孔处上。
3. 镭射凝固,在其各方位作操作,目的是使钛箔片均匀贴附。
叙述鼻腔的检查方法
叙述鼻腔的检查方法一、前鼻腔检查方法前鼻腔检查是指通过鼻孔进入前鼻腔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到鼻腔前部的病变情况。
常用的前鼻腔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 鼻内窥镜检查:鼻内窥镜是一种细长的光学仪器,通过鼻孔进入鼻腔进行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窥镜观察鼻腔黏膜的颜色、形态以及有无异常病变。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在门诊进行,无需麻醉,操作简便,但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经验。
2. 鼻腔前窦道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是在鼻内窥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了视野。
通过将窥镜伸入上颌窦等前窦道,可以观察到鼻腔前部和鼻窦的病变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鼻腔和鼻窦的病变,对于炎症、息肉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二、后鼻腔检查方法后鼻腔检查是指通过鼻咽部进入后鼻腔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到鼻腔后部的病变情况。
常用的后鼻腔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 鼻咽镜检查:鼻咽镜是一种柔软的光导纤维束,通过鼻孔放置在鼻咽部进行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鼻咽镜观察鼻咽黏膜的颜色、形态以及有无异常病变。
这种检查方法无需麻醉,操作简便,可以在门诊进行。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鼻腔和鼻窦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判断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肿瘤等疾病的程度和范围。
这种检查方法需要到医院的影像科进行。
三、其他鼻腔检查方法除了前鼻腔和后鼻腔的检查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鼻腔检查方法,可以进一步评估鼻腔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1. 鼻窦穿刺检查:对于疑似鼻窦炎的患者,可以通过鼻窦穿刺检查来获取鼻窦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鼻窦炎的病原体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指导治疗。
2. 鼻腔活检:对于疑似鼻腔肿瘤的患者,可以通过鼻腔活检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鼻腔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鼻腔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前鼻腔和后鼻腔的检查,常用的方法有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前窦道镜检查、鼻咽镜检查和CT扫描等。
耳鼻咽喉科影像学检查法
耳鼻咽喉科影像学检查法
一、X线检查
鼻腔鼻窦华特位或柯德威尔位X线检查可见窦腔形态变化及窦内黏膜不同程度地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如窦内积聚脓性分泌物,则可见液平面,该方法临床价值不高,临床上已很少用。
目前X线检查主要用来诊断鼻部外伤,观察鼻骨有无骨折,鼻骨侧位片可以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有无错位等,该方法方便、费用低。
二、CT检查
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较X线检查能更好地反映鼻腔鼻窦的病变情况,鼻腔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检查可以显示病变鼻窦的位置、范围、解剖学致病因素、鼻腔鼻窦黏膜病变程度,观察有无骨质吸收,还可根据某些CT特征对鼻窦炎性质进行确定,例如在密度增高的窦腔内出现钙化斑就是真菌性鼻窦炎的特征。
CT检查是诊断鼻腔、鼻窦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用冠状位和轴位两种方法。
冠状位可以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等;轴位可以显示前后组筛窦的关系、筛窦与蝶窦的解剖关系,并可以观察其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关系。
三、MRI检查
鼻腔鼻窦MRI检查主要用来辅助诊断鼻部软组织疾病,如鼻腔鼻窦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能清楚地显示软组织的病变情况,观察鼻窦内软组织占位性病变的范围、程度及与周围肌肉、血管等组织的解剖关系;MRI检查不能较好地显示解剖学骨性
标志和变异。
该检查方法对鼻腔鼻窦肿瘤以及涉及颅脑的病变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鼻腔鼻窦检查法1讲述
鼻内镜检查
硬质鼻内镜检查法
包括0、30、70、90及120等视 角镜,配有图像显示和视频处理系 统,可进行检查和手术; 0镜可观察大部分鼻腔,如下鼻甲、 下鼻道、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 钩突、筛泡、后鼻孔、咽鼓管咽口。 30镜或70镜观察中鼻道、额窦、 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以及蝶筛隐 窝和后组筛窦开口。 90或120镜观察嗅裂、上鼻甲及上 鼻道。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亦可取坐位,下肢自然分开,屈身,头垂抵膝。
鼻窦检查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目的 上颌窦内病变活检和分泌物冲洗。 方法 1%的卡因下鼻道黏膜表面麻醉,
穿刺针在下鼻道内的下鼻甲附着缘下、 距前端约1.5cm处进针,
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回抽出空气表 明已进入窦腔内,
冲洗窦腔直至洗净,还可注入药物,
拔出穿刺针后将棉片填压于鼻底部。
外鼻、 鼻腔、鼻窦检查法
外鼻检查
视诊
有无畸形、缺损、肿胀、新生物, 皮肤,异常改变。
触诊
皮肤触痛、增厚、变硬;鼻骨塌 陷、骨擦感。
鼻腔检查
鼻前庭检查
用拇指将鼻尖抬起,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糜烂、溃 疡、皲裂、结痂、肿块和鼻毛脱落 前鼻镜检查
三个检查头位和检查内容:
第一位置:头稍低,观察鼻腔底部、下鼻甲、下鼻 道及鼻中隔前下部 第二位置:头后仰30度,检查鼻中隔中段、中鼻甲、 中鼻道和嗅裂中后部 第三位置:头后仰60度,查看鼻中隔上部、中鼻甲 前端、鼻丘、嗅裂与中鼻道前部
鼻及鼻窦影像诊断
突135°,向上与筛泡下缘相触 图6 双侧钩突外移角度为210°图7 左钩
突增生,右侧者内移并增生
编辑课件
41
鼻窦囊肿 cyst of paranasal sinus
分为: 粘膜下囊肿 粘液腺囊肿 粘液囊肿
为鼻窦炎的合并症,并非真正肿瘤
编辑课件
42
鼻窦囊肿 cyst of paranasal sinus
编辑课件
28
双侧急性上颌窦炎
编辑课件
29
化腔性鼻窦炎 Pyogenic sinusitis
CT/MRI诊断
鼻甲肥大,鼻窦粘膜增厚。表现为窦壁或分 隔表面平行状或分叶状影。CT等密度,MRI T1WI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分泌物较多时可见窦腔内水样密度/信号,如 见气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低或等密度 增强扫描见粘膜强化呈高密度,而分泌物不 强化。 骨壁变化:急性期并发骨髓炎时,见骨质破 坏;慢性期可见骨壁硬化增厚。
编辑课件
30
编辑课件
31
编辑课件
32
右侧上颌窦炎
编辑课件
33
上颌窦炎
T1WI
T2WI
编辑课件
34
上颌窦炎--T2WI
编辑课件
35
编辑课件
36
化腔性鼻窦炎 Pyogenic sinusitis
鉴别诊断
鼻窦肿瘤:窦腔内实性肿块,强化 明 显,骨质破坏多见,无流涕 及分泌物。
真菌性鼻窦炎:病变区斑点状钙化。 鼻窦囊肿: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不随
•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 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是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 通道。 •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 关系密切。
鼻腔检查操作流程步骤
鼻腔检查操作流程步骤鼻腔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鼻腔内部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下鼻腔检查的操作流程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鼻腔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工具,包括鼻镜、鼻窥镜、鼻子吸引器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和病史,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
第二步:让患者就座在进行鼻腔检查时,患者需要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通常是倚靠在椅子上或者躺在检查床上。
医生会要求患者保持头部稳定,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查。
第三步:鼻腔外部检查在开始内部检查之前,医生会先对患者的鼻腔外部进行检查,观察鼻孔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情况。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鼻子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第四步:内部检查接下来,医生会使用鼻镜或鼻窥镜等工具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部进行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鼻腔内部的情况,包括鼻腔壁、鼻中隔、鼻窦等部位。
医生还会检查鼻腔内部是否有异物、肿块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第五步:鼻腔清洁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使用鼻子吸引器等工具清洁患者的鼻腔,以便更好地观察鼻腔内部的情况。
清洁过程通常会让患者感到一些不适,但是这是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六步:检查结果最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总的来说,鼻腔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鼻腔内部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流程,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诊
有无畸形、缺损、肿胀、新生物, 皮肤,异常改变。
触诊
皮肤触痛、增厚、变硬;鼻骨塌 陷、骨擦感。
鼻腔检查
鼻前庭检查
用拇指将鼻尖抬起,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糜烂、溃 疡、皲裂、结痂、肿块和鼻毛脱落
前鼻镜检查
三个检查头位和检查内容:
第一位置:头稍低,观察鼻腔底部、下鼻甲、下鼻 道及鼻中隔前下部
包括0、30、70、90及120等视 角镜,配有图像显示和视频处理系 统,可进行检查和手术;
0镜可观察大部分鼻腔,如下鼻甲、 下鼻道、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 钩突、筛泡、后鼻孔、咽鼓管咽口。
30镜或70镜观察中鼻道、额窦、 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以及蝶筛隐 窝和后组筛窦开口。
90或120镜观察嗅裂、上鼻甲及上 鼻道。
正常鼻腔
鼻息肉
检查体位
受检者体位:与检查者相对而 坐,上身稍前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儿受检时体位:将小儿抱 持,双腿夹住双下肢、右手 固定额头部于胸前,左手环 抱两臂,将全身固定。
鼻窦检查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目的 上颌窦内病变活检和分泌物冲洗。
方法 1%的卡因下鼻道黏膜表面麻醉, 穿刺针在下鼻道内的下鼻甲附着缘下、 距前端约1.5cm处进针, 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回抽出空气表 明已进入窦腔内, 冲洗窦腔直至洗净,还可注入药物, 拔出穿刺针后将棉片填压于鼻底部。
鼻内镜检查
硬质鼻内镜检查法
中鼻道、嗅裂或后鼻孔处有无脓涕存留,中鼻甲黏膜有无红肿、息肉样变, 中鼻道有无息肉或其他新生物
鼻窦检查
鼻窦检查-----体位引流
目的 通过体位引流观察中鼻道、嗅裂处有无脓性分泌物,用于 鼻道内未发现脓性分泌物但又疑为鼻窦炎。
体位 上颌窦炎,头前倾90º,患侧居上; 额窦炎,正坐位,头位直立; 前组筛窦炎,头位稍向后倾; 后组筛窦炎,头位稍向前倾; 蝶窦炎,低头位; 亦可取坐位,下肢自然分开,屈身,头垂抵膝。
第二位置:头后仰30度,检查鼻中隔中段、中鼻甲、 中鼻道和嗅裂中后部
第三位置:头后仰60度,查看鼻中隔上部、中鼻甲 前端、鼻丘、嗅裂与中鼻道前部
后鼻孔镜检查
见鼻咽部检查
鼻窦检查
一般检查
尖牙窝、内眦及眶内上角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局部有无弹性或硬性膨隆, 有无眼球移位或运动障碍,有无视力障碍等
前鼻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