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合集下载

风对农业的影响

风对农业的影响

风对农业的 有利影响
2.影响蒸腾作用
影响蒸腾,是植物被动吸水,矿物质运输的原动力
• 促进蒸发和蒸腾作用,缓和作物层的高温高湿现象,有利于作物增强光合作用和正 常生长发育。
• 适当的风速使叶片的片流层变薄,水分扩散阻抗减小,蒸腾速率相应增大。但强大 的风速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有不同的结论。
• 一般认为,随风速增大会使气孔关闭,这是由于蒸腾速率增加引起反馈效应。但也 有人认为,由于叶片在大风中弯曲和相互摩擦而使叶片一质层的阻抗减小,有利于 蒸腾。
湍流交换速度与风速关系密切,风通过影响农田湍流交换强度,对空气的各种物理属性—— 热量、动量以及水汽、 CO2等组成成份 的影输响送光产合作生用影响,从而调节农田小气候环境。风速 增加,使农田空气湍流运动增强,地面和空气的热量和水分等的交换加快,土壤蒸发和作 物蒸腾增加,空气中CO2等成份的扩散与输送能力提高。作物内部的空气不断更新,对农 田冠层内部温度、湿度及CO2浓度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2.大风伴低温
秋、冬季冷空气南下时形成的大风伴随低温、 干燥天气,会造成越冬作物异常落叶,抑制 花芽风化,造成结实量降低或品质下降。
4.季风
夏季风强盛的年份华北多雨, 华中、华 南偏旱;夏季风较弱年份,华北偏 旱, 华中、华南偏涝,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 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风对农业的 不利影响
我国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吹干燥寒冷的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夏季盛行温暖潮湿的西南风、南 风和东南风。夏季风使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陆地,丰沛的降水与高温期结合,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农业生 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PART TWO
风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大 风 对 作 物 的 危 害 加重土壤的风蚀和干旱程度 风 对病虫 害 的 传 播 风沙害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气这亐个因素是作物生命活动中所丌能缺少的,缺 少其中之一作物就无法生存,这些因子叫做生活因 子
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关系
措施 作物 环境
生理生化过程
栽培作物的实践活动,包括 作物、环境、措施3个方面, 作物产品的形成,正是作物 一环境一措施3方面共同作 用的结果。从现代系统论的 观点看,环境一作物一措施 三者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 农田作物栽培的生态系统
从作物栽培的角度来说, 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 光谱成分都与作物的生 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 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产生影响。
一、光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二、作物对光的吸收转化与产量
一、光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一)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光照度)指单位 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所能 选择吸收的可见光强弱。 光照度的测量单位是勒克斯 (Lux),1勒克斯等于1流 明/m2 ,亦等于1米烛光。在 作物研究中,采用照度计测 量。大致在380-710纳米波 长之间,属于可见光的主要 波长段。
可见,能被作物吸收参加光合作用癿光只占总有效 辐射癿80%。但也不能完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 能。 3.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癿作物总干重折算癿含 热量占同等面积上入射太阳有效辐射总收入癿百 分率。 目前我国一般生产水平光能利用率只有1%-2% ,高产田达3%-4%。据测算,亩产籽粒1000 公斤,光能利用率为5%。理论生产力与现实生 产力有一定差距。
1.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 2、主要因素
特点
3、环境因素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性
4、环境因素作用的阶段性
5、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环境因素相亏联系的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许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迚而对作物起 着综合的生态作用。各个因素之间丌是孤立的,而是亏相 联系、亏相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引 起其他因素丌同程度的变化 2.主要因素 组成环境的因素,都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在一定条 件下,其中必有一二个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它的存在不 否呾数量的变化,使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就是主导因素。

空气和水分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

空气和水分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

_
曹 莹
( 吉林 梅 河 I _ = 1 = 市 小杨 满族 朝 鲜 族 乡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1 3 5 0 0 0 )
空气 和水 分对 蔬菜 生长发 育 的重 要 影 响
1 空 气 条 件 对 蔬 菜 生 长 发 育 的 影 响
空 气 是植 物 生 长 发 育 所 必需 的重 要 条 件 ,没有 空 气, 植物 就 会死 亡 。影 响植 物生 长 及发 育 的气 体 主要 是
的氧气 浓度 也 会影 响根 系 的呼 吸作 用 。如低 于 5 %~ 1 0 % 时, 呼吸 受到 影 响 。土壤 空气 中这样 的氧含 量 只有在 结 构 良好 、 耕 作 及 时 的土壤 里 才能 经 常维持 。不 良的土壤 结 构 、不适 当 的耕作 和灌 溉 都 会 使 土 壤 的通 气 条 件 恶 化 。含氧量 下 降到 2 %时 , 会 阻碍 根 系 的呼 吸 , 影 响蔬 菜
1 . 1 氧 气对 蔬菜 的影 响 氧气 是 植物 呼 吸作 用 的必要 因素 , 氧气 的供 应 是 否 充 足 会对植 物 的生 长甚 至生存 带 来极 大 的影 响 。 植 物 的 生 命 活动 , 需 要 旺盛 的 呼吸作 用 提供 大量 能 量 。呼 吸作 用 是 物 质 和 能量 转 变 的 中心 , 许 多生 理 过 程 , 如养 料 和 水 分 的吸 收 , 物 质 的转 化 、 运输 、 贮存等 , 都 与 呼 吸作 用 密 切相 关 。 当空气 中氧 气浓 度 降低 到 2 0 %以下 时 , 蔬 菜
浓 度 不能超 过 2 %, 过量 也会 造成 作物 中毒 现象 。
1 . 4 温 室 内有毒 气体 的预 防 大棚 、 温 室 管理 不 当 , 就 会产 生 多种 有 毒气 体 , 这些 有 毒 气 体 达 到 一定 浓 度 , 作 物 就会 发 生 中毒 症 状 , 浓 度

农业概论第十一章作物与环境

农业概论第十一章作物与环境

作物 ← 环境
作物体,但更多的

是用于改善作物的
生理生化过程
生物因子。

产品产量、品质
精选ppt
环境因子分类
非生物因子
气候因子
光能、温度、空气、水分等。如光照强度、 日照长度、光谱成分、温度、降水量、降水 分布、蒸发量、空气、风速等
土壤-地形因子
土壤结构、土壤营养 地势、地貌、坡向、坡度
生物因子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光周期现象在引种上的重要意义:纬度相近的地 区,日照条件基本相同,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
精选ppt
短日照作物 南种(短日照、高温)北引(长日 照、低温),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 花结实,北种南引则相反。
长日照作物 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应选择迟 熟种,北种南引选择早熟种。
例如:小麦南种北引,其生育期缩短。
精选ppt
精选ppt
(三)光谱成分与作物的生长发育
1.光合有效辐射:在光合作用中,作物只对可见光区(390— 760nm)的大部分光波吸收,用于进行光合生产,这部分 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40%—50% 左右。
2. 光谱带:把太阳辐射对植物的效应,按波长划分为8个光 谱带,各个光谱带对植物的影响大不相同。>0.72μm的 大致相当于远红光,0.71—0.61μm为红、橙光,0.6l— 0.5lμm为绿光,0.5l—0.40μm为蓝、紫光。
精选ppt
(二) 土壤温度变化 1. 土壤热量特征
热容量 导热率
重量热容量(1g/度) 容积热容量 (1cm3 /度)
土壤的增热程度也受土壤导热性的影响。本身导 热性不大,主要由土壤颗粒间隙中的空气与水分状态 决定。
精选ppt

中国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然而,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外,空气污染还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可怕的后果。

本文将探讨中国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减轻这一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直接影响1. 光照受到影响: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遮蔽阳光,降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养分合成的重要过程,如果光照减弱,作物的生长速度将受到限制,产量将大幅下降。

2. 气温升高:空气污染导致大气温度上升,使得农作物暴露在更高的温度下。

过高的气温会引发作物失水过快,甚至导致干旱,对产量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3. 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温室气体和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

不稳定的气候将难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给农作物,产量将大幅下降。

二、间接影响1. 土壤污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沉降到土壤中,对土壤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污染不仅破坏土壤的结构,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造成产量减少。

2. 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会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沉降到水源中,污染水资源。

当农作物以污染的水进行灌溉时,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3. 生物多样性丧失: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减少了农作物所依赖的昆虫传粉者和益虫的数量。

缺少有效的传粉和害虫控制机制,农作物的受精过程将受到阻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针对中国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1. 改善排放标准:政府需采取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工厂和汽车等污染源的排放,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加强治理措施:加大对重污染地区的治理力度,推动工厂和车辆使用更清洁的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提高农作物耐污染能力:培育耐污染的农作物品种,以减轻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选择适应性强、耐污染、耐高温的农作物,可以有效抵抗污染对作物生长的不利作用。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导语:大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它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及其原因。

一、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大气湿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适宜的湿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输送,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1.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将它们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适宜的湿度能够增加植物气孔的开放度,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在干旱地区,通过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产量。

1.2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的过程。

适宜的湿度能够提高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同时,由于蒸腾作用的存在,水分能够从根系被蒸发到空气中,使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循环得以保持。

这样,植物的叶片保持适宜的湿润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二、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不仅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大气湿度还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湿度的变化会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和传播条件,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和扩散。

2.1 病菌和真菌病害大气湿度对许多病原菌和真菌病害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高湿度条件下,病原菌和真菌的生长速度加快,繁殖能力增强。

此外,高湿度也有利于病原菌和真菌在植物组织上传播,通过水滴、气流等方式,在农作物间迅速传播。

2.2 昆虫害虫大气湿度也对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高湿度条件下,某些害虫的繁殖能力得到提高,幼虫发育迅速。

同时,高湿度还会影响害虫的迁飞和趋光性。

适宜湿度可提高某些杀虫剂的药效,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三、大气湿度的调控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农民可以采取一些调控措施。

3.1 温室栽培温室栽培可以减少大气湿度的波动,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供农作物生长。

通过温室的保温和通风系统,农民可以调整温室内的湿度,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影响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影响

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影响植物是地球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物质循环和环境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这种空气污染直接岗位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空气污染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和臭氧等有害物质能够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

这些污染物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并干扰其正常生长。

例如,氮氧化物可导致叶片受害、叶绿素合成减少和叶片变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具有毒性作用,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重金属污染则会导致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紊乱,从而减少养分的吸收。

此外,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损害植物细胞膜,引起植物叶片老化和凋落。

其次,空气污染影响了植物的生态系统。

植物和其他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然而,空气污染不仅妨碍了植物与其他生物的正常交流,还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食草动物和植食性昆虫对于植物种群的控制和传粉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空气污染可导致植物体内的毒素累积,降低植物的叶片营养价值,进而使食草动物的数量减少。

此外,污染还会使一些有效的传粉昆虫数量下降,减少了植物的有性繁殖机会。

最后,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空气污染使得农作物叶片受害,降低了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效率。

这导致了农作物生长缓慢、减少养分吸收、叶片变黄甚至凋落等不良情况出现。

此外,空气污染使得农作物易受病虫害侵害,增加了农药和防治成本。

最终,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降低。

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方面,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放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技术,例如植物吸附和脱附污染物,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农业生产中可以选择耐污染的作物品种,提高其对污染物的抗性,从而减少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防治研究

大气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防治研究

大气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防治研究空气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各种污染物排放也逐渐增多,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着眼于大气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防治研究。

一、空气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空气污染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可以降低植物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此外,大气污染还会释放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粒子,覆盖在植物叶片上,进一步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植物生长萎缩。

2. 作物耐旱性下降大气污染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增加,从而使土壤干旱程度加剧。

此外,二氧化硫还会造成土壤酸化,从而影响作物吸水能力,导致水分不足。

这些因素将导致作物耐旱性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3. 土壤质量下降大气污染中的氨和氮氧化物等物质会直接进入土壤,使得土壤中的酸度和盐度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作物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二、大气污染防治研究1. 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为了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对其进行监测与预警。

监测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预警则可以让农民提前准备,以避免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

2. 推广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农业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生态农业可大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促进作物生长。

3. 加强土壤修复工作目前,一些专家和学者正在探索土壤修复的方法。

通过选用适当的杂交植物和微生物,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延缓土壤质量下降的速度。

4. 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方法科学的农业种植方法可以使作物的耐旱能力增强,提供优质的土壤和饮用水资源。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结语在当前严峻的全球大气污染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研究。

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空气是指位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土壤空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土壤空气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具有影响。

土壤空气中的氧气是根系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气体,当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时,会影响根系呼吸及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其次,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及产量和品质。

第三,土壤空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氧气是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当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时,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作物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空气环境条件,即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化学组合必须适当,才能使作物根系、叶片和果实等部分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量和优质量。

设施农业 园艺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设施农业 园艺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情境五园艺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园艺设施内的气体条件不如光照和温度条件那样直接地影响着园艺作物的生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但随着设施内光照和温度条件的不断完善,保护地设施内气体成分和空气流动状况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设施内空气流动不但对温、湿度有调节作用,并且能够排出有害气体,同时补充CO2,这对增强园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育有重要意义。

所以,为了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对设施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及其浓度进行调控。

一、园艺设施的气体环境及其特点(一)氧气(O2)园艺作物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尤其在夜间,光合作用因为黑暗的环境而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则需要充足的氧气。

此外,根系的形成和种子的萌发,都需要有足够的氧气。

(二)二氧化碳(CO2)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自然界中CO2的浓度为0.03%,一般蔬菜作物的CO2饱和点是1%~1.6%,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但露地生产中从来表现不出CO2不足现象。

原因是空气流动,作物叶片周围的CO2不断得到补充。

而设施生产是在封闭或半封闭条件下进行的, CO2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或作物呼吸产生的,冬季很少通风,CO2得不到补充,常使植株处于CO2饥饿状态,作物产量下降。

1.CO2浓度的日变化温室早晨揭苫有CO2浓度最高,一般可达到1%~1.5%。

揭苫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温度升高,作物光合作用增强,CO2浓度迅速下降。

如不通风,到上午10时左右浓度最低,达0.01%,比大气中还低,造成“生理饥饿”,严重地抑制了光合作用。

到了夜间,作物呼吸作用放出CO2,土壤微生物活动也会放出CO2,温室又处于密闭状态,所以夜间CO2浓度最高,比一般空气中的含量高3~5倍。

如图4-8。

2.CO2浓度随天气的变化晴天作物光合作用强,CO2浓度明显降低。

阴雨天作物光合作用弱,CO2浓度较高,接近大气中的浓度水平。

3.CO2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垂直方向上,植株间CO2浓度低;水平方向上,中部CO2浓度高,四周低。

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颗粒物会通过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影响植物的光合产物积累和生物合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则会引起酸雨,使得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进而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

1.2 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发育产生冲击空气污染会改变大气层中的温度、湿度和光强等气象条件,从而对农作物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高浓度的臭氧会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旱灾和干燥,使得农作物缺水受灾;而沉降物中的有害物质堆积在农田土壤中,会对土壤微生物和根系造成毒害,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3 农作物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不同类型的作物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生长阶段也对污染物的反应不同。

部分作物如水稻、小麦对氮氧化物敏感,而果树则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较高。

因此,空气污染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还会引发农田种植结构的变化。

二、空气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威胁2.1 产量减少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农作物受空气污染影响导致产量减少,进而造成粮食供应不足。

全球变暖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多也加剧了农作物的减产,使得粮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

2.2 农产品质量下降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会寄积在作物的表面,进而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农产品质量下降,不仅会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还会影响对外贸易,进而对粮食安全造成长期的威胁。

三、解决方案3.1 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建立全面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

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然而,除此之外,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其机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空气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空气污染主要受到废气排放、道路交通、工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

它会带来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重金属元素、氧化物和过量的臭氧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存在极大的威胁。

1. 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过量的臭氧还会破坏叶片的叶绿素,使其向阳离子攻击的程度加剧,导致植物萎缩、凋谢甚至死亡。

2. 植物代谢受到影响空气污染还会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主要表现为妨碍营养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降低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养分含量。

例如,一些有害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会对土壤的酸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营养元素无法被植物有效吸收,并且破坏植物茎叶的结构和细胞膜的稳定性。

3. 解剖结构变化空气污染物质还会改变植物的解剖结构,导致叶片变薄、橙皮细胞丘陵化、气孔减少、花粉变异等进一步影响植物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而且风险随着固定空气污染物质的时间变化越长,风险越大。

第二部分:空气污染对农业的影响1. 农作物产量下降空气污染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的影响上。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和质量劣化。

例如,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玉米、小麦、水稻及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

同时,由于过量臭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损害,会导致玉米、山药、泥蒿等绿色蔬菜及果树果实变小。

2.农作物质量下降空气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农作物的质量。

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会降低农作物中重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和营养价值,假若长时间贸然吃这些受空气污染影响的农作物,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影响

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影响

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影响
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影响
作物蒸发是指作物叶片表面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

大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程度。

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湿度高会降低作物蒸发速度。

当大气湿度高时,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水分饱和度较高,导致空气中的水分浓度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作物蒸发所释放的水蒸气需要克服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差,才能进一步蒸发到空气中。

因此,相对湿度越高,作物蒸发速度越慢。

其次,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的影响取决于作物的适应能力。

不同作物对湿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有的作物喜欢湿润的环境,如水稻、荷花等水生作物;而有的作物则适应较干燥的环境,如沙漠植物。

对于水生作物来说,高湿度会增加蒸发速度,有利于它们的生长;而对于沙漠植物来说,低湿度会减少蒸发速度,有利于它们的生长。

因此,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的影响需要根据作物的特性进行评估。

最后,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还影响着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作物蒸发速度较慢,水分的流失也相对较少。

而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作物蒸发速度较快,水分的流失也较大。

因此,相对湿度越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越高。

综上所述,大气湿度对作物蒸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对湿度越高,作物蒸发速度越慢,对于水生作物来说有利于其生长;相对湿度越低,作物蒸发速度越快,对于沙漠植物来说有利于其生长。

此外,大气湿度还会影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湿度越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越高。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控制大气湿度,提高作物蒸发效率,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业知识大解析农作物的适宜空气湿度是多少

农业知识大解析农作物的适宜空气湿度是多少

农业知识大解析农作物的适宜空气湿度是多少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空气湿度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农作物以及其适宜的空气湿度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蔬菜类作物蔬菜类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空气湿度范围一般在60%到80%之间。

空气湿度过高会导致蔬菜叶片上出现黄化、发霉等问题,而空气湿度过低则会使蔬菜叶片干枯,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因此,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控制温室或种植区域的空气湿度,以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

二、谷类作物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对空气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适宜的空气湿度为50%到70%之间。

对于水稻而言,适宜的空气湿度能够促进稻谷的花粉活动,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而对于小麦等谷类作物,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减少水分的流失。

三、果树类作物果树类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因种类而异。

一般而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到80%之间。

适宜的湿度能够促进果实的膨大和甜度的提高。

然而,果树的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对湿度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湿度的调控。

四、观赏类植物观赏类植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适宜的空气湿度为50%到70%之间。

在干燥的环境中,观赏类植物的叶子容易枯萎和发黄。

因此,在养护观赏类植物时,需要适时进行喷水或者增加湿度的措施,以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对空气湿度的适宜范围是有所差异的。

了解并掌握这些适宜的湿度要求,对于科学种植和提高产量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民和种植者需要根据作物的需要合理调控温室或种植区域的湿度,以创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

大气污染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也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有直接的物理影响。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降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减少叶片面积,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氧化性污染物如臭氧会使叶片出现焦痕、斑点,导致叶片组织坏死,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农作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会进入土壤、水源和农作物组织中,干扰农作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过程。

这些污染物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发育,降低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导致作物的养分不平衡和缺乏,从而影响粮食的品质和安全。

除了直接的物理和化学影响外,大气污染还对农作物的生物与生态环境造成间接影响。

空气中的污染物会破坏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导致土壤酸化和退化。

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水源保持能力,增加了农作物遭受虫害、病害和灾害的风险。

此外,大气污染还会对农作物的传粉和传播途径造成干扰,影响了作物的繁殖能力和种子质量。

针对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几个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首先,应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通过创新技术和政策手段,降低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的污染程度,确保农田地区的空气质量。

其次,可以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污染物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此外,要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提高土壤水源保持能力,培养健康的植被,促进农作物的生态平衡。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的研究投入,提高品种改良和农业技术的水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调查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调查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调查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力两个方面,探讨空气污染对农业的影响。

首先,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会对植物叶片进行腐蚀,破坏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土壤酸化,使得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空气污染对作物产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空气污染还会对农业生产力造成影响。

农业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所能获得的农产品数量。

空气污染会导致土壤酸化、营养元素流失等问题,进而使得土地肥力下降,降低了农业生产力。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为空气污染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从而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

针对空气污染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应该加强环境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改善土壤酸化等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
石灰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值。

此外,还可以采用有机肥料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肥力。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总之,空气污染对农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监管,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采用技术手段改善土地酸化等问题。

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

(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

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

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

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

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

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

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

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改良剂措施
– 施用改良剂或抑制剂,是为了降低土壤污染物 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它 们进入植物体的能力。
1
WHAT? WHY?
思考题
1、叙述田间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及CO2浓 度与产量的关系。
2、简述温室效应,SO2、氟化物和氮氧化 物,臭氧和酸雨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3、叙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与作物 的生态关系。
38
2、CO2浓度与作物产量 – 大量研究表明,作物产量随CO2浓度增加而提 高。但是,CO2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当CO2浓 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光合速率开始下降,此时 的CO2浓度成为CO2饱和点。 – 小麦的CO2饱和点为0.12%。
37
• 由于提高CO2浓度可以使作物增产,于是出现了 “施CO2肥”的问题,即将CO2作为一种肥料来施。
• 自然条件下,N2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转化为作物可 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1、共生固氮;2、雷电。 前者是最主要的。
35
– 共生固氮即豆科作物通过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 定并利用空气中的氮素。
图片来自网络
34
– 豆科作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但不意味着豆科 作物可以不施氮肥,因为根瘤菌固定的氮只占 豆类作物需氮总量的1/4~1/2。
27
㈢ 臭氧
• 臭氧由NO2在阳光下分解后与O2反应而来。大气 中本就有臭氧,近地面空气中浓度为 0.01~0.02µl/L,对植物无害,但近地面大气中 NO2的浓度增加导致了臭氧浓度增加,这种高浓 度的臭氧成了伤害植物的主要气态污染物之一。
26
• 臭氧对作物的伤害
–增加作物细胞膜透性并导致离子外渗,降低光合作用碳 还原率,改变代谢途径,刺激乙烯产生,促进蛋白质水 解,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提早衰老,产量降低。臭氧浓 度增加与作物减产率呈正相关。
第五节 作物与空气的关系
• 空气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 不良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40
一、空气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㈠ CO2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1、田间CO2浓度的变化
• 年变化:作物生长季节,空气中CO2浓度较低,非作物生长季 节较高
• 日变化——作物群体内的CO2浓度,午夜和凌晨很高,日出之 后,逐渐下降,接近中午时降至最低,日落之后又逐渐升高
– 臭氧与SO2或NO2或酸雨同时存 在时,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更强
•此图引自网络
25
㈣ 酸雨
•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包括雨、雾、雪、尘等形式, 因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故统称酸雨。
• 酸雨主要由煤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主要是SO2、NO和NO2)所造成。
• 我国酸雨面积不断增大:1985年175万km2,1996年达到 384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
水稻是根系,玉米是茎叶。
4
㈡ 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
1、工程措施
– 指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 – 常见的有客土法、换土法、去表土法、翻土法、隔离
法、清洗法、热处理法和电化学法。
2、生物措施
– 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 污染物质。
3
3、农业措施
– 增施有机肥 – 控制土壤水分 – 选择不含或少含重金属的化肥 – 选择抗污染的作物种类、品种 – 改变栽培制度 – 将农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
8
二、土壤污染对作物的影响
㈠ 土壤污染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土壤污染源
– 土壤受到固态、液态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 – 按成分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7
–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5类:Cd、Cr、Hg、Ni、 Pb、Zn等重金属;As、S等非金属;N、P等无 机盐;酸碱物质;放射性物质。
– 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4类:三氯乙醛、酚、石 油、氰化物等有机毒物;好氧有机污染物;病 原微生物;农药。
• 空间变化——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地表面,CO2浓度越高;白 天,也表现群体下部大于群体上部与中部
39
– 高产栽培要求群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 保证通风透光的重要性:群体的上部与中部光 照充足,往往受到CO2浓度的限制,而下部 CO2浓度较高但光照较弱,只有通过改善通风 透光条件来解决这种矛盾。
• 通常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0.25 mm)、团 粒结构(0.25~10 mm)、块状结构、核状结构、 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16
–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性能最好,其水、肥、气、热处于 协调状态——
• 团粒内部的毛管孔隙可保持水分,而团粒之间的非毛管 孔隙则充满空气,能统一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
• 团粒内部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 团粒之间充满空气,可将有机质分解为作物所用,由此 统一保肥与供肥的矛盾;
• 团粒结构的土壤水分含量较稳定,利于土壤温度的稳定。
15
2、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的来源:天上的(雨、雪)、地上的 (灌溉水)、地下的(地下水)
–土壤水分与作物的生态关系 • 表现在:
A、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B、调节土壤温度
14
3、土壤空气
– 土壤空气中,80%是氮,20%是氧和二氧化碳; – 氧气主要影响土壤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 – 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扩散与交换的方式进入近地空气
– 好处:保水供水性能和保肥供肥性能均很好。 – 是耕地中“当家地”、高产田
18
c、黏土——
• 黏粒含量高,毛管孔隙比例大,土壤通透性 差,保肥性好,但养分释放较慢,不耐旱也 不耐涝。
• 黏质土出苗率低,应提高播种质量
17
–土壤结构
• 指土壤固相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度以及团聚 体的大小、多少及其稳定性。
– 有机质的含量和性质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 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普遍不高,需大力培肥地力。
9
㈢ 土壤生物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
• 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动、植物和微生 物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 理学特性。
•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起着 重要作用。 – 直接参与土壤中的物质转化(分解动 植物残体,使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和腐 殖质化)。
4、叙述土壤污染对作物的影响及土壤污染 的治理方法。
THE END
24
• 酸雨对作物的危害
– 直接危害——
• 危害作物叶片(破坏叶片蜡质层,造成叶片养分淋 失,破坏呼吸、代谢,甚至引起叶片坏死)
• 降低花粉寿命与种子萌发率 • 降低作物抗病能力 • 降低产量和品质
23
– 间接危害——通过影响土壤性状危害作物
a、破坏土壤缓冲物质,使土壤逐步酸化; b、使活性铝浓度增大,达到10~20µg/g时可损坏根系; c、使矿质养分,如Ca2+、Mg2+、K+等,大量淋失,
31
• 杂草防除难度增大 – CO2浓度增加使杂草生长也得到促进。
• 对病虫害的影响 – 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可能会 加物
– 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的主 要气体成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由电厂、 工业窑炉的煤炭燃烧所致,氟化物主要来自磷 肥厂、玻璃厂和砖瓦厂。
32
– 温室效应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地区间气候差异变大 – 温室效应引起的气温上升幅度因地区而异:高 纬度地区升温幅度大于赤道地区,引起两极冰 帽消融、冻土带后退; – 气温上升引起的降雨量变化也具有地区差异: 赤道附近和纬度50°以上的地区降雨量增加, 而纬度10°~50°地区降雨较少。
11
2、土壤养分 –根据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反应,可分为3类:喜 氮作物、喜磷作物、喜钾作物。
• 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梁等 • 喜磷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蚕豆、荞麦等 • 喜钾作物:糖类作物(甘蔗、甜菜)、纤维作物
(棉花、麻类)、薯类作物、烟草及向日葵等
10
3、土壤有机质
– 有机质是作物所需养分的源泉,同时,可促进土 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 可以通过栽培措施促进或抑制根瘤菌固氮。一 般,加强光照、稀植、单作、施有机肥等促进 根瘤菌固氮,而遮荫、与高秆作物间作、密植、 施无机肥等将抑制根瘤菌固氮。
32
二、不良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㈠ 温室效应
– 温室效应主要由CO2、CH4、N2O等气体含量增加引起 • CO2在空气中本来就比较多,但人类活动使CO2浓 度逐渐增大; • CH4主要来自湿地(天然湿地、人工湿地)、天然气田 和煤矿等; • N2O主要来自土壤的硝化反硝化作用。
29
–二氧化硫和氟化物对作物的影响
• 引起作物叶片气孔阻力和K+渗出量增加,叶 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与蒸腾作用降低,呼吸 速率增加,叶片出现焦斑,植株生长缓慢, 产量下降。
28
– 氮氧化物对作物的影响
• 是酸雨的组成成分; • 对某些独特植物群落(如泥炭藓)的生长
有抑制作用; • 可形成臭氧对植物有毒害作用。
6
– 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 我国镉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汞、锌、铬等。
– 部分污染是农业自身造成的(施肥、打药)。
5
2、作物对污染物的反应
– 受污染后,生长发育减弱,光合和蒸腾作用下 降,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 不同种类作物对污染物的反应有差异
• 总累积量不同; • 累积重金属较多的部位不同:小麦、大豆是籽粒,
• 土壤分为3类9级: • 砂土类(粗砂土、细砂土) • 壤土类(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 黏土类(轻黏土、中黏土、重黏土)
20
a、砂土——
• 孔隙度大、结构性差,松散性和透水性好, 但不保水保肥。
• 好处:易耕作,且出苗率高。 • 宜种植块根类作物,施肥宜勤施少施
19
b、壤土——
– 砂粒、黏粒含量比例适中,毛管孔隙和非毛管 孔隙比例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