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意义(下)T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的评价与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的
评价与思考
在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角色。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推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革。
在
这一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得到了深刻的评价与思考。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进步性。
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意味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为消除剥削、促进社会
公平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归整个社会
所有,人民享有较高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这无疑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评价。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也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
题与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官僚主义腐败、计划经
济效率低下、市场经济不发达等弊端。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历史唯物主
义理论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
不断发展,制度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生产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引导人们认识
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进步。
就此而言,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建设的评价与思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只有不断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更大胜利。
愿我们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前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繁荣和衰落
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繁荣和衰落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
展是一个辩证的、偶然的而又必然的历史过程。
历史的繁荣和衰落是
一个既有规律又有变化的过程,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这一切的理论根基。
本文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繁荣
和衰落。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繁荣和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按
照唯物史观,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
基础的更新所引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变化,由低
级向高级转变。
因此,历史的繁荣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繁荣和衰落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在
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着相互矛盾与冲突的双方,这种矛盾和冲突推动
了社会的发展。
在历史的演进中,社会必然会经历繁荣和衰落的阶段,因此历史的繁荣与衰落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体。
再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繁荣和衰落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转变规律,即由低
级社会向高级社会的发展演进。
这种转变虽然具有个别性和偶然性,
但总体上是有着必然性的。
总的来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繁荣与衰落是一个既必然又有
规律,既辩证又发展的过程。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
繁荣与衰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把握历史的脉络,更好地推进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繁荣是一种动力,而历史的衰落
是一种警示,只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实现历史的真正繁荣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哲学体系,旨在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则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观察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实践。
只有根据历史的条件和社会的特点来制定正确的实践方针,才能取得成功。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实践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武装和理论指导。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还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发展。
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4.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隽鸿飞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做出的新阐释。
对两种生产理论的理解,不能简单地把它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进行比较,而是必须将其置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其全部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两种生产理论虽然是马克思提出的,但是它的最终完成却是由恩格斯阐释的。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对两种生产理论给予了系统的阐述:“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当前对两种生产理论的理解,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内的。
也正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才形成了有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问题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生产理论肯定了人自身的生产在原始社会的决定作用,从而违背了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同时,由于恩格斯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生产的主导作用又会让位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就形成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二元论解释,因而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经济决定论——的否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和重要的发展。
因为,马克思在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时,由于资料的限制,始终没有触及到史前人类社会,更没有揭示出史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两种生产理论正是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这一不足的补充、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紧密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紧密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它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变革的进程。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演变引起的。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阶级斗争的不断升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为社会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社会革命的动力来源社会革命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争取自身的利益,推动着社会朝着更加公平、平等的方向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为社会革命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互动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社会革命作为生产关系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革命将原有的生产关系打破,创造了新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社会革命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提供了验证,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变革规律的准确把握。
四、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为社会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社会革命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运用,验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紧密联系,推动着人类社会向着更加平等、公正、自由的方向发展。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革命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
唯有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坚定地支持社会革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愿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坚定信念,不断前行。
《反杜林轮》重点问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0个重点问题一、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莫定了坚实的理论基拙,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一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基本规律,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根本途径。
1。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是人们或某个“天才”“理性”活动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递进的自然的历史过程。
从而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拙上.2。
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即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空想社会主义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反对阶级斗争和用革命暴力夺取政权,主张阶级调和,幻想通过宣传、试验等办法来实现社会主义,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3.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它认为社会主义事业是无产阶级及其人民群众的事业.而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无产阶级及其他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寄托在个别“天才人物”身上。
(二)剩余价值学说结合资本主义现实揭示了资产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1.剩余价值学说通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一样,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2.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质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抗的深刻的经济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必然性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伟大的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2022年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2、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3、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文艺复兴运动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9、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11、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概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现状及问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的结合•结论与展望0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概述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逐渐形成的一个整体。
世界历史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19世纪欧洲社会背景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时期。
思想背景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背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引发社会制度的变革。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0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指导社会经济发展0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动全球化进程0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倡全球化的理念,对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全球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具有指导作用。
促进社会公正0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对于推动社会公正、平等、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和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的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的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主张历史是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为表现的,这一观点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它不仅理论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为表现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根据客观规律,注重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上层建筑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只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指导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只有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文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31·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 其 当 代 意 义*刘同舫【内容提要】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
列宁提出了战斗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与革命任务,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
厘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辨析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哲学的党性原则”与“社会存在范畴”,无疑有助于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精髓。
深入理解列宁的哲学思想,必须注重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全球化时代的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作者刘同舫(1966-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631)。
列宁生活和战斗在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时代,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哲学,并在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之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崭新阶段——列宁阶段。
一、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具有卓著的贡献。
第一,在唯物论方面,列宁提出了“物质”的经典性定义,论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在认识论方面,列宁阐明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的论断以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
第三,在辩证法方面,列宁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范畴;论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建构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雏形。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人民观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民群众思想。
人民群众思想贯穿了马克思理论着作的核心范畴,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使我们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一直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创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人民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人民群众观”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首先论述了有关人民群众的思想,在对历史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活动的扩大”.[1]他在文中科学地解释了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指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任何时候,人的主体部分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的“人民群众”思想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经过了从人类具有人类特性的抽象:从人类-现实的人-群体(主要为无产者)-人民群众集合体这样一条认知主线。
[2]人民群众范畴包括:(1)在数量上占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2)在阶级上是以工农联盟和其他阶级。
(3)在发展前景上,随着人类的解放,作为阶级的人民群众概念将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它的发展是个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概念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发源地是德国,对德国的历史革命分析,要实现人类的解放,必须要发挥无产阶级的作用。
马克思的人民群众概念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占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是最有革命前途的阶级。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人民群众队伍的逐渐扩大。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保障。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恩格斯晚年的国际观及其当代启示
恩格斯晚年的国际观及其当代启示兰洋内容提要恩格斯晚年面对19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石,以结构分析与动机分析为方法论原则,深刻透视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动因,并且准确预言了大国体系走向全面崩溃和世界大战的历史结局,从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和国际社会变迁的基本范畴、认知逻辑和分析范式。
在国际政治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恩格斯的国际观和方法论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为我们剖析今日的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提供视角与方法,而且能为我们建构中国发展道路和更加高级的文明秩序提供立论基石和方向指引。
关键词国际观历史唯物主义新型国际关系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自由竞争时代转向垄断和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
面对这些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做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新研究和新判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面对19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以结构分析与动机分析为方法论原则,深刻透视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动因,并且准确预言了大国体系走向全面崩溃和世界大战的历史结局,从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和国际社会变迁的基本范畴、认知逻辑和分析范式。
进一步梳理和研究晚年恩格斯国际观的理论逻辑,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无疑有助于我们洞察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秘密,理解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为中国在更为复杂的大国关系中确立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借鉴"结构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体系晚年恩格斯的国际观的哲学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①。
按照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②。
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意义(下)T
B.错
第3题、马克思把人的自觉、全面发展看成一个现实的运动过程,这个现实的运动过程是从人类历史开始那一天起,就开始的一个过程,然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4题、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是否题)(分值:5)
第12题、哲学、宗教、科学、道德、伦理、艺术等属于上层建筑中的()。(单选题)(分值:5)
A.观念上层建筑
B.法律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
D.意识上层建筑
第13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观,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单选题)(分值:5)
A.对
B.错
第5题、在今天,在我们当下,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6题、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以物为本提出的,而以人民群众为本,针对的是以权利为本、以官为本,针对的实际是官本位、权利本位。(是否题)(分值:5)
A.原始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非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B.物的依赖关系
C.自由人格
D.不受任何约束
第18题、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哪些环节?()(多选题)(分值:5)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第19题、党的群众观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多选题)(分值:5)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B.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C.向人民群众负责
D.向人民群众学习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变革的现实路径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变革的现实路径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历史发展是
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在当今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变革的路径。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教导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过程,不受
个别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
在当今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根
据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遵循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变
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
变革所决定的。
在当今社会中,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变革,促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也挑战着现有的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确
保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
此外,历史唯物主义还告诫我们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历史
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的局面。
总的来说,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变革的现实路径紧密联系,为我们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只有深刻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贯彻于社会变革的全过程,我们才能够在当今社会变革的
浪潮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
愿我们始终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为社会变革的现实路径不懈努力。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百多年前,列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上做出了许多极其精辟的论断,这些论断思想深刻,富于创造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贡献卓越,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的瑰宝,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探讨。
一百年多年后,尽管我们面对的社会历史现实与列宁当年所面对的境况大相径庭,但是,列宁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却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启示。
首先,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或者说教科书体系,主要继承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体系,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分割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历史观等四个部分,这种做法虽然使学科体系在安排上清晰明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但是有失科学,也不符合经典文本的逻辑,尤其是存在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弊端。
在这种模式中,往往是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剪裁和割舍,强制性地磨平文本之间的棱角与张力,将文本人为地处理或肢解成一以贯之的同质性存在。
在“打磨”之后的这种模式体系中,一切问题似乎都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剩下的只是对已有的“定论”进行修补或做些细枝末节之类的考证而已。
因此,重新阅读列宁的文本,重构列宁探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审视列宁文本中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突破传统模式的“圆满”假象,揭示被“完整体系”掩盖起来的裂痕,无疑是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的。
可以说,通过精细地阅读列宁的文本,跟随列宁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过程,可以激活我们审视“正统模式”的批判性思维与摆脱旧有模式的理论勇气。
例如,在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中,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分离开来的,物质观属于自然观,而实践观属于认识论;而在列宁的哲学思想中,在其《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一著作中,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切实紧密相连的,其物质观是实践的物质观,因此列宁才会有“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的哲学论断。
唯物史观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1石雪董娅西方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6396982颜雄拜金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1081103何红炬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为考察维度j前沿2013101951964袁银传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41435刘长贵姜迎春简论拜金主义的表现危害及其抵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681836吴树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万古长青的真理j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0167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
一
首先 , 社会意识 与社会存在 的发展变化并 不是完全 致。 其 中一种情形就是社会意识往往落后 于社会存在
的变化 。当某种社 会意识 赖 以存在 的社会制 度 改变 以 活水平 日益提高 ,人们对物 质利益 的追求 也与 日俱增 , 后, 这种社会 意识 不会立 即消 灭 , 而是 要在 一个 相 当长 拜 金主义思想也顺势蔓延开 来 ,开始侵蚀人们 的思想 。 的时期 内存 在并 发生作用 。可见 , 虽然社会存 在发生 了 从历史唯物主义 的角 度来看 , 拜金主义价值 观 的产生有 变 化 ,但 是这种 变化反 映到 社会意 识 中还需 要 一段 时 着其历史根源 。随着人类社会 生产力水平 的发展 , 人类 间。拜金 主义是 资本主义社会 的主流价值观 , 前文 已论 社会跨入资本 主义社会 阶段 , 占统治地位 的私有观念 开 述拜 金 主义产生 的基础 和条件 是生 产资料 私有 制和商 始发展蔓延 ,进而生产资料 私有 制和商 品经济的结合 , 品经济 的结合 , 而社会主义 的顺 利发展又势必 会经历商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引领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只有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长足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和发展观,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未来。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历史的正确把握和总结。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指导,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要求,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只有不断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实现共产主义
C.改造自然环境
D.实现物质富足
第14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是主要由人的()规定的。(单选题)(分值:5)
A.天赋
B.后天实践活动
C.后天环境影响
D.后天教育活动
第15题、马克思在与恩格斯一些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专门强调()决定整个社会的状况。(单选题)(分值:5)
A.对
B.错
第7题、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民群众为本与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所提出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8题、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9题、()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单选题)(分值:5)
A.社会生产力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10题、()是历史的创造者。(单选题)(分值:5)
A.统治者
B.资本家
C.人民群众
D.知识分子
第11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具有()作用的。(单选题)(分值:5)
A.调节性作用
B.能动反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基础性作用
A.社会发展水平
B.劳动者道德素质
C.自然环境的影响
D.生产力的总和
第16题、毛主席明确地把()称为社会基本矛盾。(多选题)(分值:5)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
第17题、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括()。(多选题)(分值:5)
A.人的依赖关系B.物来自依赖关系C.自由人格D.不受任何约束
第18题、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哪些环节?()(多选题)(分值:5)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第19题、党的群众观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多选题)(分值:5)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B.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C.向人民群众负责
D.向人民群众学习
第20题、关于东方国家,关于经济落后国家,马克思晚年实际上是提出了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有可能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阶段包括()。(多选题)(分值:5)
A.对
B.错
第3题、马克思把人的自觉、全面发展看成一个现实的运动过程,这个现实的运动过程是从人类历史开始那一天起,就开始的一个过程,然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4题、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是否题)(分值:5)
课件名称: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意义(下)
测试题目共:20,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也可以决定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也可以决定经济基础。(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2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5题、在今天,在我们当下,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否题)(分值:5)
A.对
B.错
第6题、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以物为本提出的,而以人民群众为本,针对的是以权利为本、以官为本,针对的实际是官本位、权利本位。(是否题)(分值:5)
第12题、哲学、宗教、科学、道德、伦理、艺术等属于上层建筑中的()。(单选题)(分值:5)
A.观念上层建筑
B.法律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
D.意识上层建筑
第13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观,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单选题)(分值:5)
A.原始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非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