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64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精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庄子看来,主宰人心、主宰万物的本源是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与玄妙的。
只有认识并保全自然,才能豁达心胸,随顺自然,才能不拘泥于私我、不执着于物论。
否则便会迷妄,妄生是非和沉溺于追逐外物,便是很可哀伤的人生了。
庄子分析百家争鸣的根源,即“物论”产生原因:源于诸子依据自己的主观成见来判别是非。
庄子认为是非判断难有定准,因为一切“物论”首先产生于“彼”、“此”对立,而“彼”“此”是相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相互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和标准。
根据庄子的理论,“有”与“无”、“有用”与“无用”、“入世”与“出世”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对立的,只在于自身的取舍。
而在这取舍之间,最重要的便是随顺自然,尊崇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生活中,也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舍弃一些东西,这样才能继续“轻装上阵”,若只是一味地向前冲,只会让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也许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倒下。
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便是这个道理。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有用、无用是相对的,“因物为用”。
有用、无用是会转化的,有用即无用,无用乃大用。
因此,在我看来,既然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何不顺随自然,顺随自己的内心,舍去那些使我们疲惫、痛苦不堪的枷锁呢!在《达生》篇中,梓庆之所以能够雕刻出令人惊叹的、鬼斧神工的作品,正因为他专心构思制作的精巧而摒除外界影响,并且能够遵循林中树木自身的规律与天性。
只有舍弃杂念,摒除外界的影响,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在生活中,在许多的领域中,还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哈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从泉州的簪花到三亚的浪花,文旅的热度贯穿了过去一年,持续到春节,促成了“热辣滚烫”的消费潮流。
如何延续这股热潮?文旅行业需在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转换动能,用科技创新提升效益效率,以此推动传统文旅向数字文旅迈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王宁委员建议:“要突破演出空间限制,将表演艺术与旅游业、会展业、娱乐业等有机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演出项目。
多层次开发与表演艺术相关联的衍生产品,把新业态、新产品、新样式与新消费有机融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亮点和增长点。
”“演出+旅游”的实景演艺在各景区快速“蔓延”,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安庭委员建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演艺新空间的内容创作生产和运营管理;支持各地充分利用工业遗址、老旧厂房、商场、写字楼等,为演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作和演出空间。
(摘自《文旅热潮涌动,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有删改)材料二:当“国潮”成为年轻人追逐的热点,传统文艺团体依托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也找到了“新舞台,”。
2023年,文艺院团仅通过抖音平台就为观众带来了6800场团体直播演出,场均观众12671人次,相当于每天有18场大型文艺演出在抖音直播上进行。
传统文艺团体通过直播找到了新的观众、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也为传承文化、传播艺术带来了新的渠道。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4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肯定,乐观自信,不把金钱放在心上。
(2)《登岳阳楼》诗人描绘洞庭湖分裂吴楚,浮动天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百姓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4)《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C.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D.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太宗、文忠。
C.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柳公绰受赠官职,可见朝廷对他的肯定。
D.神策,作为禁卫军,是唐朝重要的军事支柱,负责守护京师、宿卫宫廷及行征伐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绰精忠无私,临终惦念国事。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
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
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
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蕴含沉浸纷至沓来B. 惴惴不安沮丧不寒而栗C. 沥尽心血靡靡之音蹉跎岁月D. 惊愕呆滞蹑手蹑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桑梓之地”中的“桑梓”指的是家乡。
B.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指的是画龙的眼睛。
C.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指的是相隔甚远的马和牛。
D. “杯水车薪”中的“杯水”指的是一杯水。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B. 这条河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山间。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D. 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如同火箭般快速。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优美的一项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绿树阴浓夏日长,下联:清风徐来夏日短B.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C. 上联:千里共婵娟,下联:万里送行舟D.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联考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联考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这是对科技考古的肯定,激励着科技考古工作者承担更多的学科责任。
近些年,随着科技考古相关方法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关案例不胜枚举,河南二里头遗址与陕西血池遗址的相关研究即是典型代表。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伊洛河交汇之处,是东亚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重点,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中国考古学学科范畴内科技考古研究力量介入最全的一处遗址,研究团队集结了碳十四测年、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人骨考古、食性分析、冶金考古、玉器与陶器科技考古等领域的研究人员。
这些研究揭示,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30年,当时伊河与洛河汇合于遗址以西后,流经遗址以南,形成了二里头依山傍水之势。
血池遗址是陕西凤翔秦故都雍城西北郊的一处大型祭祀遗址。
据考证,该遗址与秦汉时期国家级祭天场所“雍時”有关。
司马迁曾随汉武帝前往雍時祭天,并在《史记》中记载“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
如今,与祭品相关的文献早已散佚湮灭,要复原这段历史,只有考古学能担此重任。
201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一系列田野发掘出土了大型宫殿建筑、祭祀坛场、祭祀坑、附属道路系统等祭祀设施,玉器、木质车马与青铜车马器等祭品,以及大量马、牛、羊等动物牺牲残骸。
其中,祭祀坑所用马牲的综合研究涵盖了动物考古、食性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等科技考古方向,集中体现了科技考古对考古学研究的巨大贡献。
研究发现,马牲的年龄基本在2岁左右,相当于《说文》中“驹”的年龄。
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恣意妄为B. 漫不经心水落石出C. 恍若隔世破釜沉舟D. 妄自菲薄振聋发聩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B. 为了这次演出成功,演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这种新型疫苗的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D. 他认真学习,成绩优异,曾三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C. 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D. 学习雷锋精神,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过很多书籍,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市里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C. 她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D.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些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
B. 雨后的空气,清新得像刚洗过的衣服。
C. 那朵花,美丽得像仙女。
D. 这首歌,动听得像天籁之音。
6.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我实在不能忍受。
B.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C. 你的成绩这么差,真让人失望。
D. 这件事办得怎么样了?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再看。
D. 他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B. 他的演讲非常感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精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人画的文化品质孔仲起人们经常把院体画和文人画对立起来看待,这样做有很多的弊端:一则,并非所有文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作文人画;另一则,文人所画的精致工整一路风格的作品也未必就不是文人画,犹如宋徽宗的《瑞鹤图》,像赵孟的人物及鞍马,或者像李公麟的作品等等。
文人画的意义在于文人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活动,将他内在的人文品质与人格魅力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因而使他们的作品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光彩和文化价值。
现在我们推崇文人画,当然是因为中国绘画发展到后来,文人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
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参与,不断探索,中国绘画最终在一个形而上的高度确立了准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韵生动”,这已提了千百年,今天说来它仍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赏心悦目、玩味、隽永并具备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包容,以及诗文学养和人文情怀,正是文人画的特征,也便是人们常说的“境界”,即文以化之的高尚境界。
在古代,文人画家多数都不以绘画作为自己的生计,因此“自娱娱人”就成为这些文人画家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自娱之外也不乏带有好名搏誉的心理,毕竟他们也期望从文化品位上获得社会尤其是来自高层文化群体的褒美。
在历史上,由于文人画家不太受市场风气的制约,因而可以在创作状态上获得较大的自由度。
他们往往长于构思,又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同时又因为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对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深刻,所以往往能把作品推向一个内蕴深厚的境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或者说道义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这是历来文人的共同准则“文以载道”,因而从精神价值的层面会使他们的作品获得“内在的丰盈”。
这跟职业画家大多数更重视技巧比起来,后者的作品可能在载道的力度上显得不足,这也正反映出了二者在思想深度上的落差。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现念极化等社会问题。
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
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欲上青天览明月。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过秦论》中评价“战国四公子”:“皆,,。
”二、选择题2.刘星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刘星秋天去杭州旅游,在西湖断桥上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赵甲,刘星对赵甲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刘星的好朋友钱艺喜欢读书,经常抓紧各种时间阅读经典。
刘星夸奖他说:“读书真的让你眼界开阔,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C.刘星在过圣诞节时,看到了他们班的美国籍外教在上课时有点黯然伤神,刘星对老师说:“您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D.刘星和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美丽人生》,大家都为主人公命运的悲惨流下了泪水,刘星感慨地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下列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如果回到日常生活,英雄是存在某种标准的。
________________。
但说这句话的人,可能试图在一个平凡的生命中去发掘非凡的闪光点,而并不是说平凡就是英雄。
①“英雄”在日常用法中总是暗示着某种“非凡”甚至“牺牲”。
②但是有时人们也会说“平凡的英雄”,这在字面上是相互矛盾的。
③因为如果没有标准的话,所有的人都是英雄或者都不是英雄。
④那么“英雄”这个词就失去了其特指性,就没有意义了。
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王晓明①1918年5月15日,鲁迅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发表。
10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②鲁迅写过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有名文章。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治理改革方向(节选)李向阳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形成的,它既有适应当时客观条件的一面,也有不完善、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的一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凸显。
全球治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公共属性。
贸易投资自由化、移民问题、环境保护、互联网治理、反恐等问题事关所有国家的利益,但全球治理的提供者通常并不能独享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缺乏供给的积极性。
这就会引发全球治理中的供需失衡:一方面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供给不足。
这种失衡被称为“全球治理赤字”。
消除这种赤字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规则的非中性。
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构件,国际规则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例,倘若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发展中国家将难以承受。
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污染严重的初级产品加工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
全球治理又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不能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因而,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
全球治理还存在一个“发展缺位”问题。
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然而,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保证所有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也不能保证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群体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
这也是当前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根源。
而这种浪潮又给全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
其一,逆全球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全球治理的基础。
当各国都奉行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时,全球治理就失去了意义。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41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3分)1.(13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菩萨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温庭筠用了同样的意象,意象内涵却截然不同,辛词用它来喻指阻挠自己抗战的主和派,表达了悲愤之情。
(3)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3分)C.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D.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皇亲国戚或官宦世家后人因祖先功勋而补官,文中陆游补官登仕郎。
B.台谏,唐宋时台官与谏官之合称,清代台谏官统归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
C.义仓,隋朝以后以赈灾自助为目的而在地方上建立的储备公共粮食的粮仓。
D.致仕,指古代官员因病退休,源于周代,形成于汉代,亦称致事、致政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少负才名,科举不顺。
陆游十二岁就擅长诗文写作,因锁厅试名次超过秦埙令宰相秦桧恼怒,又因礼部试名列前茅再被秦桧嫉恨。
高二下册期末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友谊。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由于下雨,比赛被推迟到了下周。
答案:B3. 下列诗句中,出自《离骚》的一项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恬静恬淡B. 狂妄狂放C. 沉着沉稳D. 谦虚谦让答案:A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B. 碧波荡漾C. 风和日丽D. 雨后春笋答案:A7.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雪花飘落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B. 雪花纷纷扬扬,像是天空撒下了一片白色的羽毛。
C. 雪花飘飘洒洒,像是天上的仙子撒下了洁白的粉末。
D. 雪花洋洋洒洒,像是天空飘洒下的银色花朵。
答案:C9.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B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关语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指鹿为马C. 对牛弹琴D. 狐假虎威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眼拙(zhuō)殷红(yān)文绉绉(zhōu)碟血干练睡眼惺松B.拎着(līn)场院(cháng)棕榈树(lǔ)隔膜咂模急于事功C.强迫(qiǎng)藤蔓(màn)热剌剌(là)津贴诧异莫谈国是D.倔强(jué)挣脱(zhèng)浑天说(hún)侦缉炮仗铁杆庄稼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问你,下次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我没说你,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
④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⑤说说吧,十两银子行不行?你说干脆的!我忙,没专伺候你!A.化装暴发分辨振动工夫B.化装爆发分辩震动工夫C.化妆暴发分辩振动功夫D.化妆爆发分辨震动功夫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②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
③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的罪恶,真是人人义愤填膺。
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不胜枚举。
⑤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
⑥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运用反语的手法,猛烈抨击了段政府的卑劣无耻和八国联军的血腥残暴。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3套,含参考答案,全国卷)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道大题,18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
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
两汉时期,所谓“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纯,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礼记正义》卷十五)。
似乎那种隐居不在位者,正是他德行贞纯的表现。
同样,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
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
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
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
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
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
《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玢瓜(fēn guā)悲切(bēi qiē)怅然(chàng rán)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奋发(fèn fā)恬静(tián jìng)谨严(jǐn yán)C. 没落(mò luò)寥落(liáo luò)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没完没了(mò wán méi liǎo)D. 殷切(yīn qiè)陨石(yǔn shí)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昂扬(yáng áng)答案:(D)殷切(yīn qiè)陨石(yǔn shí)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昂扬(yáng áng)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有为B. 奋发有为C. 奋发有為D. 奋发有為答案:(A)奋发有为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是:A. 《诗经》B. 《楚辞》C. 《红楼梦》D. 《道德经》答案:(C)《红楼梦》5. 下列人物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愈答案:(D)韩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民亦劳止,______”的下一句是:“未云何龙?”。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技术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应该优先被应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例如人工智能艺术。
一如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也可以为大众带来更多廉价、丰富的艺术品,“人工智能模拟时代的艺术品”同样具有一定的解放性,将艺术从过度神秘化中解放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促使人们理解艺术家本人的作用,重视人与机器的关系,思考人类艺术的本质,更加珍惜那些无法被算法化、形式化的要素,如个体性、否定性等,而这些要素才是使人之为人的非同一性力量。
如艺术家依力克在他的行为和装置艺术中,将自己绑在运转的机械臂上绘画,表现了人如何在机器的操控下进行艺术创作,这种人工智能艺术仍然能够体现人类艺术的反思精神,并非只是文化工业产品。
之所以阿多诺认为审美合理性可以纠偏工具合理性,还因为审美理性中有着模仿要素。
同一性是主体对客体的同一和压制,因此,要改变同一性,首先应该改变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状态。
艺术的模仿是主体对客体的模仿,主体与客体在艺术活动中是平等的,人们应该从艺术中学习这种模仿要素。
在现代技术与人的关系上,却缺少这种模仿要素和平等性质。
马克思早就指出,机器对人的异化导致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促使人将一切在场者当作技术的持存物,机器催逼自然与人类,机器生产与统治相关。
机器本来是人的工具,结果反过来成了人的控制者。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加剧这种控制,因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生产,还可以控制生产的过程。
哈贝马斯描述了自动化技术下的人机关系,“在这个阶段上,人和机器的关系看来是倒置的。
人机系统的领导权转交给了机器,人放弃了监督使用技术手段的角色”。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机关系,引入艺术中的平等和解方式成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手段。
人工智能的美学思考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治理能起到重要作用。
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B.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C. 纸醉金迷(zhǐ zuì jīn mí)D.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努力,这次竞赛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他的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读起来很有意思。
D. 他的歌声高亢激昂,把在场的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努力就像一台永不熄火的发动机。
C. 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部史诗。
D. 他的智慧就像一座灯塔。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全书以刘备为中心人物。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起义的故事。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
B. 《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以方鸿渐的经历为主线。
C. 《边城》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以湘西边陲小镇为背景。
D.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描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
6.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稿稿纸草稿B. 约束约束约束C. 毅力毅力毅力D. 青春青春青春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这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方便。
C. 他的性格温和,待人诚恳,深受大家的喜爱。
D. 他已经工作了五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87

【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精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会同意将猪细胞植入自己的大脑吗?有些罹患帕金森病的人会同意的,他们希望这种移植能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帕金森病会导致静止性震颤和移动困难,该病是由生成多巴胺的脑细胞逐渐减少引起的,而多巴胺有助于控制我们的运动。
目前,该病的疗没是用药物来替代损失损的多巴胺,但是多年来这些药物的疗效正在逐渐降低。
因此,活细胞技术公司( 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应运而生。
这家公司正在利用猪脉络丛中的细胞开发一种疗法,该疗法会使脑结构形成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的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有助于使神经细胞保持健康。
在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中,此疗法已经获得成功。
目前该疗法已试用于人体。
在首次小规模试验中,研究人员将40粒藻酸盐胶囊植入四名患者的大脑一侧。
他们先将猪细胞置于藻酸盐多孔的涂层内,这种藻酸盐由海藻制成,允许生长因子移动到周围的脑组织中,然而它也应当能够阻止患者的免疫细胞介入,使猪细胞免遭攻击。
每个藻酸盐胶囊约有半毫米宽,含有大约一千个猪细胞。
虽然该疗法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四位患者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怀希望。
此外,这种疗法也正在用于糖尿病患者,但植入的是猪的胰腺细胞。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如行走和切割食品时的自食程度,可将患者的表现分为199个组别。
根据记录,接受胶囊植入术的小组平均要高出14级。
但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史蒂文·吉尔( Steven Gil)称:这可能是由于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因为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得到了改善。
他说:神经细胞不会那么快速地重生。
吉尔还提出:研究中的人们似乎很快地有所好转,因为他们最初夸大了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以便获得一个接受临床试验的名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道大题,18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
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
两汉时期,所谓“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纯,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礼记正义》卷十五)。
似乎那种隐居不在位者,正是他德行贞纯的表现。
同样,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
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
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
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
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
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
《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的。
不过,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也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这是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一种内在的感悟。
这种感悟,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
乐就是一种自我享受或受用。
现在大家都议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为何都是长寿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至圣人之道”,由”化”而享有的“乐”所带来的结果。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像贺麟、宗白华、冯友兰、任华、张岱年、周辅成诸位教授,他们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这种乐趣其实也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是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哲人们是靠他们的哲思活着。
(摘编自洪汉鼎<气象与颜乐》,《光明日报》2015年6月22日)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气象”指我国哲人特有的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所表现于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
B.“颜乐”指凡感悟到圣贤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C.尧舜和汤武两人具有的“不假修习,天性纯全和修身体道,双复其性”的精神品德就是“圣贤气象”。
D.两汉时期那种隐居不在位的名士们,他们的德行贞纯的表现就是“圣贤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的形成,一个是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一个是体验在内的一种乐趣,需要两者结合。
B.宋明理学家认为,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如孔子、颜子和孟子三位贤人就有三种气象:元气无迹,和风微迹、秋杀迹著。
C.宋明理学家所创导的“圣贤气象”是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内在形象标准。
D.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即自我享受或受用,这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内在的感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向往的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就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和宋明理学所谓的气象有关。
B.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
C.因为气象是圣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所以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
D.颜乐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他们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从不操心世俗事,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B.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C.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D.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 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京口、金陵..”,今江苏南京。
..,”“金陵B.“年三十...”,是春节的前夜,又叫除夕。
...,母遣之出游。
”“年三十C.“多囿于中国..”,今指中原一带。
..一隅,”“中国D.“丙子..”,丙子年,是中国干支历里60组干支纪年..九月,辞家西迈。
”“丙子中的一个年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经常想着飞走。
B.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徐霞客“争奇逐胜”的出游经历,到了“以身家性命相赌”的地步。
如与朋友陈木叔一起游雁荡山,可以说是说走就走,与麋鹿相宿,十天以后才回来。
D.徐霞客用三个月修撰完毕《鸡足山志》。
徐霞客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小题5分)(1)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
(2)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死。
函其骨,负之以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沈子福归江东孟浩然王维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8.这两首诗各自的三、四句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9.这两首同是送别诗,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2)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母亲的手艺侯发山那年她十四岁,要过年了,村里的伙伴们大都穿上了新衣服,常常聚在一起捉迷藏、放鞭炮,一个个兴高采烈得跟找到食儿的麻雀似的。
她因为没有新衣服,就猫在家里不愿出去。
她从未穿过新衣服,平时都是穿姐姐的旧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不合体不说,衣服上净是补丁摞补丁,烂了补,补了穿……她觉得特没面子。
听着外面不时炸响的炮仗,以及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她就斗胆对母亲说,娘,我要新衣裳。
母亲就沉下脸,瘦削额头上的皱纹簇成了结,满是厚茧的手轻轻摩挲着她的头,长叹了一声。
母亲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好,娘给妮儿缝条裤子。
这时,她苦巴巴的脸上才绽出灿烂的笑。
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哑着声音说,妮儿,你要好好学习。
她使劲点点头,说放心吧娘,我会的。
第二天,母亲就把攒下的一罐鸡蛋带到集上换回了一块布。
母亲给她量了尺寸后,每天晚上就到隔壁二婶家去做裤子,二婶家有缝纫机。
大年三十早上,她还在被窝里赖着,母亲就掂着一条裤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催她起来。
那是一条用帆布(以前厂矿里的工作服布料,俗称劳动布)做的裤子,这种布料耐磨,而且在农村比较少见,当时谁穿有这种布料的衣服就跟现在拥有一部手机一样趾高气扬。
因此,她兴奋地嘿嘿直笑,忙从被窝钻出来去穿棉裤棉祅,最后在娘的帮助下套上了那条裤子。
嘿,两条裤腿上绣着四五朵向日葵的图案。
图案的布料是用褪了色兰布做成的,显然是从旧衣服上栽下的,但图案很好看,图案的达沿给剪的一缕一缕的,像是向日葵盘的叶子,十分逼真。
她就一派喜气在脸、滋润在心的感觉,觉得娘真行,娘不但会缝补丁,还会绣花。
母亲原以为她不满意,见她如此高兴,也就松了一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也开出了花。
她匆匆扒了半碗饭,就像只出笼的小鸟跑了出去,她要出去跟伙伴们玩,同时还要炫耀一下她的“时髦”裤子。
果然,伙伴们看到她的新裤子,眼睛为之一亮,她们想不到,一向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她,也有光彩照人的时候。
特别是裤子上绣的花,都羡慕得不得了,纷纷围过去观看,有的用手去摸裤子上的“向日葵”。
不曾想,一个伙伴用力过猛,把一朵“向日葵”图案边沿的“叶子”给拽掉了,露出了里面脏乎乎的棉裤一一原来,那一朵朵"向日蔡”是变了花样的“补丁”!她耳根一阵发热,脸腾地红了。
大家轰地笑了,都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讥讽和嘲弄。
被人家窥见了隐私的那种害羞又惶恐的心情害得她直想哭,她努力不让满积在眼眶里的泪珠往下掉,转身便跑回了家。
她狠狠瞪了母亲一眼,麻利地脱下新裤子,揉成一团甩到母亲面前,噘着嘴说,啥狗屁裤子?母亲气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伸出抖抖索索的手,想打她,高高扬起的巴掌却在空中停住了,最后落在自己脸上,旋即便有晶莹的东西在她的眸子里闪动。
她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准备迎接母亲的责骂。
"扯的布不够尺寸,只有那样了……我这当娘的无能啊。
”母亲的声音涩住了。
她的眼泪涌了出来,紧接着,就像断了线的珍珠簌簌地滚下脸颊,终于唏嘘地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