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会计说课稿.
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含五篇)
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含五篇)第一篇: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会计平衡公式──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一、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1、学生对象财会专业高一年级学生。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对《基础会计》已经系统地学过一遍。
多数同学对会计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对会计知识的连贯性、整合性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尤其是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于提高。
2、课务选择我选择的是一堂复习课,本节是第二个课时,着重复习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3、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为基础,结合社会调查,将供、产、销、利润形成和分配等过程中的业务搜集起来,并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典型的经济业务。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1、地位和作用“会计平衡公式”这一节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基本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方法的理论依据。
学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2、教学目标体验性目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在任务情境下搜集、筛选会计信息资料,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结果性目标:学生从资料的搜集、判断过程中,认识到会计平衡公式的重要地位。
老师帮助学生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等地位。
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实现会计课的愉快教学。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复习课的要求,确定以下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反证法”来证明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难点: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恒等式影响变化的四种类型4、教材处理根据教学需要,为了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教材作了三点处理:(1)首先将“资产=权益”这个平衡公式变化关系的四种类型以及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归纳出来。
会计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了解会计的基本流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诚信品质。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2. 教学难点:会计基本流程的掌握。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基本流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吗?二、新课讲授1.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等。
2. 讲解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3. 讲解会计等式,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案例,如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总结出会计要素的变化。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会计的基本流程。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总结环节,教师强调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面试会计老师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二、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熟悉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2. 教学难点: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学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新课讲授】1. 第一节:会计概述- 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作用。
- 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讲解会计的基本方法,如复式记账法、权责发生制等。
- 介绍会计的基本程序,如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等。
【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会计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讨论】1. 提出与会计学基础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总结与回顾】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校教师会计基础试讲教案模板(共3篇)
高校教师会计基础试讲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试讲人:试讲教材:《战略管理》教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作单位:试讲时间:二○一五年六月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这节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战略管理》第六章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般竞争战略的讲授,这是在学习了企业战略管理基本理论之后,开始涉及竞争战略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企业在行业市场上开展竞争活动的纲领,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为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日后进行各种战略分析与选择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企业战略的具体步骤及掌握三种基本经营战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一般竞争战略的的定义与形成动因,难点是区分三种基本经营战略以及使用情景。
如果单从理论来讲的话,可能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通过引用格兰仕、如家酒店、吉列剃须刀等案例的分析,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案例法与启发式教学,结合现实案例,通过在授课中不断设问,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再加以启发引导,运用问答法,课堂讨论法等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六章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一般战略的定义竞争战略属于SBU层面的战略,也称事业部战略(Strategic Busine Units)。
对经营单一产品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战略也是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主要针对企业如何在所选定的行业或事业领域与竞争对手展开有效竞争的问题。
也就是主要解决竞争手段问题。
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般竞争战略”。
竞争力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在竞争中,企业为了建立与五种力量抗衡的有利的战略地位,并超过其他竞争者,有三种‘一般竞争战略’可供选择: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说课稿模板会计
说课稿模板会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会计课程的说课进行分享。
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中,其核心在于记录、分析和解释财务信息。
一、课程概述会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会计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
通过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财务决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性。
2. 掌握会计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3. 学会使用会计工具进行财务记录和分析。
4. 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会计基础: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2. 会计循环:讲解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包括交易的识别、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
3. 会计报表:教授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 会计原则与规范:介绍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以及它们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系统讲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企业的会计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实践的理解。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特定会计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操作:通过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会计流程。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会计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
2. 多媒体: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会计软件:提供会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会计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宜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结语会计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会计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3)使学生了解会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3. 实际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地位;(2)通过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1)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如会计主体、会计期间、会计要素等;(2)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如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
3. 实际操作(1)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2)指导学生进行账簿的登记。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际会计问题;(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和汇报。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重点和难点;(3)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水平;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课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说课稿模板会计
说课稿模板会计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事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课程的主题是会计学基础。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将从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课程概述:会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的记录与报告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会计概述: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原则和会计信息的特点。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概念及其确认与计量。
3.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账户的结构与功能。
4. 会计凭证: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
5. 会计账簿:账簿的种类、登记规则和账簿的对账。
6.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系统讲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会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会计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会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会计流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会计问题。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会计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会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资格证会计说课稿.
原材料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考生张琳,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下面我首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核算》是属于本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以及要涉及的账户科目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方面来展开。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存货”的第三节的内容。
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我们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起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从本章来看,先后介绍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三部分,都与实际财务工作紧密联系,其中存货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其应用贯穿全书的始末,应该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通过与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比较,把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的原理;2)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材料成本差异、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3)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①“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性质、结构、内容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②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
因为本讲教材内容较深,“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结构内容复杂。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因此,对此段教材的处理,是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教学方法):1)前面已经讲了计划成本的概念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直接举例,让同学们自己先尝试着做一下。
会计学说课稿
会计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会计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授课所选用的教材是_____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
该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全面:涵盖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体系完整,能够让学生对会计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案例丰富: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构清晰:章节安排合理,逻辑严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但对于会计学这门课程来说,还处于入门阶段。
1、优点: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不足:学生缺乏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对一些抽象的会计概念和方法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
(2)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3)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4)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理解和运用。
(2)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
(3)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会计课程设计说课稿
会计课程设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其次,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最后,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其次,介绍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组成和意义;然后,讲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等式进行分析;接着,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知识点;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会计工作的实际应用和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方法;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会计工作的流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选择和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选用《会计学原理》作为主教材,辅助以《会计学实务》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制作了课件、案例视频等,以便于生动讲解和直观展示;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准备了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中职会计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会计平衡公式说课稿
假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价?
2.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深入情景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本节的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步骤三:通过案例讲授对难点进行分析
我讲从四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企业向银行借入六个月期限的银行借款10万元
由我引导学生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哪些变化,并在黑板上写出会计基本等式,通过演算,让学生得出结论,资产与权益同增不会破坏平衡。
【例2】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5万元。
与例一的方法相同,得出资产与权益同减不会破坏平衡。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
【例4】经批准,企业将资本公积8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这两个案例我将让学生讨论,个别提问,我加以指导,通过在黑板上演算得出资产之间增减、权益之间增减不会破坏平衡。
通过这四个例子,学生可以发现经济业务的发生并没有破权益与资产的平衡关系。再让学生举例,加以验证。
步骤四:得出无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
一、说教材
《会计平衡公式》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会计等式。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会计平衡公式》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职考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1、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
会计学说课稿
会计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会计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前导课程有《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后续课程有《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了解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包括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规范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会计基础理论介绍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2、会计核算方法详细讲解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各种核算方法的应用。
3、会计循环以工业企业为例,阐述会计循环的全过程,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财务报表的编制。
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说课稿模板会计
说课稿模板会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课程时长:一学期(一般为16周)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会计循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控制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会计学概述(2周)内容:介绍会计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作用和意义等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教材、PPT、案例分析资料等。
2. 会计循环与账务处理(4周)内容:介绍会计循环的流程、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的规范和要求。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利用会计软件进行操作实践。
教学资源:会计软件、实操手册等。
3. 财务报表分析与解读(5周)内容: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技巧,以及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财务报表案例、分析软件等。
4. 成本控制与管理(3周)内容:介绍成本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技巧,以及成本管理与决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和管理游戏等。
教学资源:企业管理案例、游戏软件等。
5.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2周)内容:介绍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税种和税收政策,以及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和课堂讨论。
教学资源:税务法规、税务案例等。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度、讨论情况和提问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估: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估:通过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 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对会计学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资格证确定会计分录说课
《确定会计分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鞠躬):我是来自XXXXX的教师XXX,我的专业是XXX,主讲XXXX这门课程。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会计分录》(板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鞠躬)第一方面,我来说下教材。
《会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融合了学生将来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会计知识,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基础与实务》一书中的第一章第六节,复式记账法的第二课时,确定会计分录,在前面我们已学习了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特点及账户结构,这些内容都为本节课内容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而确定会计分录又是借贷记账法运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它又为后面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打下理论基础,如果说填制记账凭证是会计实务部分,那么会计分录则是记账凭证的理论体现。
如果不会确定会计分录,就谈不上登账,更谈不上编制会计报表了。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理解并掌握“借”“贷”符号的使用规则。
2.能力目标:能运用借贷记账法确定简单的会计分录。
3.德育目标: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增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考虑到学生初学专业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又进一步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借”“贷”记账符号的使用,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和格式。
2.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方面,我来说学情。
我现在执教的是二年级的《会计学基础》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较好、思维活跃、有主见、喜欢动手操作。
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会计方面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不丰富,能力起点偏低,刚刚接触专业课,对如何学好专业理论课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
会计教资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会计基础概念与原则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
- 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
- 能够运用会计概念和原则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应用能力。
- 通过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 会计基本原则的掌握与运用。
2. 教学难点:- 复杂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
-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保证。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 模拟操作法:通过模拟软件或手工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案例分析材料- 模拟软件或手工操作工具- 讨论小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什么吗?会计在企业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会计基本概念- 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基本概念。
-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
2. 会计基本原则- 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基本原则。
- 通过案例说明这些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
- 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新课1. 复杂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 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 通过实例讲解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2.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保证- 讲解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如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
会计教师资格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理论授课对象:大一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
2. 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会计等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2. 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会计理论。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会计基本理论。
二、讲授新课1. 会计的基本概念- 介绍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 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会计要素- 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
- 分析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会计等式。
三、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简单的企业财务状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等式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等式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深化讲解1. 会计等式的动态变化- 讲解会计等式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分析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2. 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 强调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三、课堂讨论1. 提出问题:如何正确运用会计理论进行会计核算?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资会计面试模板教案范文
一、课题名称《会计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3)熟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应用能力;(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2)会计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模拟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会计行业宣传片,让学生了解会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2. 提问:同学们对会计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2. 介绍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
(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以实际案例为背景,分析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过程中的问题;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模拟实验1. 教师讲解会计基本方法的实际操作步骤;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教材,撰写一篇关于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过程的论文。
六、板书设计一、会计概述1. 基本概念:会计、财务、会计信息2. 职能:反映、监督、控制、评价3. 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4. 原则: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贯性、谨慎性5. 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掌握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会计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教师资格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的基本职能。
- 掌握会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 熟悉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尊重和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 会计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2. 难点:- 复杂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会计案例-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样本- 小组讨论表格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在企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20分钟)-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基本流程。
- 介绍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等。
- 展示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样本,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实际操作。
3. 案例分析(15分钟)- 分发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汇报分析结果。
4. 小组讨论(10分钟)-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学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范文示例课题: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点:- 会计的基本概念。
- 会计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 复杂会计业务的处理。
教师资格认定会计教案案例
“会计凭证”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会计专业号,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会计凭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说教材:“会计凭证”选自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规划教材“会计基础与实务”的第四章。
在会计业务中,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结合前面几章所学的内容,在这章的教学中我要达到的目标有三个:1、是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重点掌握和熟悉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填制凭证的规则。
2、在技能训练上要使学生在填制记帐凭证时能够根据业务内容熟练地运用各种会计科目。
3、在德育开发中使学生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能够主动索取原始凭证,增强他们的纳税意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第一、重点是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如何填制和审核。
难点是在填制记帐凭证时怎么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因为只要会填写了记帐凭证那么记帐也就非常简单了.而会计科目的运用是由记帐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来判别的,所以要求会计人员对以前学过的帐户知识了解的非常透彻才行。
第二:教法和学法;根据会计凭证这一章内容的直观性,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及演示法。
讲授法主要传授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让学生对会计凭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演示法是让他们看一些具体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让他们能更直观的了解这两种凭证的区别和填制时应注意的各种要求。
在学法上提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并加以一定地练习,让学生在感知、讨论、比较中灵活掌握本章的内容。
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第三:说教学的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过程我又分为四个环节:1、导入新课,我首先以对话的方式,问他们平时消费时有没有索要凭证的习惯,如果碰到有争议需要维权的时候没有原始依据那怎么办。
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了解会计凭证在会计活动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考生张琳,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下面我首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核算》是属于本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以及要涉及的账户科目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方面来展开。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存货”的第三节的内容。
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我们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起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从本章来看,先后介绍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三部分,都与实际财务工作紧密联系,其中存货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其应用贯穿全书的始末,应该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通过与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比较,把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的原理;2)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材料成本差异、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3)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①“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性质、结构、内容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②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
因为本讲教材内容较深,“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结构内容复杂。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因此,对此段教材的处理,是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教学方法):1)前面已经讲了计划成本的概念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直接举例,让同学们自己先尝试着做一下。
2)再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并在举例中直观地运用了“T”帐户,数字简明,便于学生理解。
3)据实例,鼓励学生大胆地自己尝试去填写“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内容。
4)实施过程中,贯穿“创设问题”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心理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以达到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俗话说“教学相长”,一节课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投入,学生的学法也很重要,为了使本节课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一)“对比分析”法因为刚刚学过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核算,因此,有了很好的比较素材,从导入新课开始,以实际成本计价法的不足之处引入计划成本计价法的特点,此后,一路对比,一路设疑,整节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想、去讨论,、去做,层层深入。
给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宽松地、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讲练一体”法“讲”是精讲,是巧讲,而不是面面俱到的细讲。
比如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应当是帐户的核算性质和内容,而不就具体的例题做过多的讲解。
“练”是对所讲授知识的有力补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听知识的及时理解和消化,可谓“画龙点晴”一笔。
四、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一定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为本节课所授新知识埋下伏笔。
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1、材料在计划成本计价法下需设置哪些帐户进行核算?2、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有何优缺点?由实际成本法计价法的不足点自然衔接新课。
第二步:确定目标,讲授新课新课环节如下:1、精讲计划成本计价法的概念、原理以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内容、结构2、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引入实例。
此环节紧扣“疑”“趣”“情”三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课堂练习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往往停留于浅层次地接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
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组典型的例题,有层次系统地给学生练习,巩固新课知识,以便于对新知识的及时消化与吸收。
第四步:归纳、对比、总结我在课前设计了一张空白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与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对比表”,此时,由教师按表格中所列的不同点向学生提问,通过一问一答,增加了互动交流,也完成了归纳总结的环节。
第五步:布置作业五、本节课的板书主要有1、复习材料成本差异账户“T”字型账户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3、解题,首先,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54000——辅助生产成本63000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5500在建工程5000贷:原材料2315004、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1200+1600)/(60000+230000)=0.14%(超支)因此,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54000*0.14%)215.6——辅助生产成本(63000*0.14%)88.2制造费用(4000*0.14%) 5.6管理费用(5500 *0.14%)7.7在建工程(5000*0.14%)7贷:原材料324.1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考生张琳,我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中关于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是属于本教材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
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成本计算方法的起点,也为后续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应该说是产品成本计算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理解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具体含义和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公式;2)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理解真正的在产品的含义;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分配原材料费用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分配各项加工费用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采用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
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使用练习法。
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我将根据求知规律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引导。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2、利用情景创设、角色模拟,指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3、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内容的理解4、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5、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一个更大的想像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6、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7、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8、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四、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为了更好的理解约当产量比例法,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第一步:首先讲解约当产量比例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成本=分配率×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由于,本题特指了在产品所处工序的完工程度时,又一次性投入原料,则:某道工序完工程度=(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道工序工时定额×本道工序平均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100%第二步:再详细讲解解题思路,便于学生理解,让同学们自己试着解决一下这道例题。
第三步:抽同学起来说说他们解题过程和思路,并让他们说说遇到的问题第四步:结合同学们的问题,自己再来详细讲解各工序的完工率: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第一工序:(4*50%)/20*100%=10% 20*10%=2第二工序:(4+8*50%)/20*100%=40% 40*40%=16第三工序:(4+8+8*50%)/20*100%=80% 60*80%=48合计66完工产品200件,因此,原材料的分配率=16000/(200+66)=60完工产品的费用=200*60=12000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6*60=3960工资费用及福利分配率=7980/(200+66)=30完工产品的费用=200*30=6000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66*30=1980制造费用分配率8512/(200+66)=32完工产品的费用=200*32=6400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6*32=2112第五步:留给同学提问题时间,并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
第六步:布置作业五、本节课的板书主要有首先板书,原材料发出领用按计划成本需要用到的账户,然后用“T”字型账户来说明材料成本差异,以及结转材料材料成本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然后,书写例题计算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考生张琳,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内容,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财务会计》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我要求学生: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预习教材内容,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说学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五方面来展开。
一、《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