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运算性质(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2. 掌握对数的运算方法;3. 能够解决涉及对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对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规则;2. 理解并能够正确应用对数与对数之间的运算。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对数的定义及性质介绍;(2) 对数的运算规则;(3) 对数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对数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数的运算方法;(3) 课堂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对对数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对对数的兴趣。

2. 对数的定义及性质介绍:(1) 定义:介绍对数的定义,即对于任意正数a和底数为b的对数运算,定义为满足b的x次方等于a的x的值。

(2) 性质:介绍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包括对数运算的单调性、对数运算的底数性质等。

3. 对数的运算规则:(1) 同底数相乘的运算规则;(2) 同底数相除的运算规则;(3) 底数为10的运算规则。

4. 对数的应用:(1) 对数在指数函数中的应用;(2) 对数在科学计数法中的应用;(3) 对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数的运算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即时批改答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7. 拓展延伸:对于一些对数运算的特殊情况,进行延伸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对数运算。

8.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澄清学生的疑惑。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学生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对数和对数运算的概念、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理解对数运算的本质及其应用领域;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寻找更多有关对数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对数讲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对数讲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对数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掌握对数运算的基本法则;3. 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对数运算的基本法则;3. 运用对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学习1. 让学生回忆对数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对数有什么特点和基本性质;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告诉学生掌握对数运算的重要性。

Step 2: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定义:对数是指在某一底数下,幂等于一个给定的数时,这个幂就是这个数的对数,记作log。

引导学生理解对数的定义,并给出一些简单的对数计算示例;2. 基本性质:介绍对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对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对数的幂和根法则等。

通过例题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

Step 3:对数运算的基本法则1. 乘法法则:介绍对数乘法法则的定义和推导过程,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乘法法则进行对数运算;2. 除法法则:介绍对数除法法则的定义和推导过程,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除法法则进行对数运算;3. 幂法则:介绍对数幂法则的定义和推导过程,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幂法则进行对数运算;4. 根法则:介绍对数根法则的定义和推导过程,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根法则进行对数运算。

Step 4: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1. 引导学生了解对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音量的分贝计算、地震震级计算等;2.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对数进行求解。

Step 5: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检查。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思考;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对数运算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包括对数的定义、对数的性质及对数运算的法则。

2. 掌握对数运算的技巧,能够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数的定义及性质:回顾对数的定义,探讨对数的性质,如对数的单调性、对数的换底公式等。

2. 对数运算的法则:学习对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包括对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对数运算技巧:讲解对数运算的技巧,如利用对数运算性质简化计算过程,快速求解对数问题。

4.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如何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和法则,阐述对数运算技巧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对数运算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对数运算的概念,回顾对数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对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引导学生运用对数运算性质简化计算过程,巩固对数运算技巧。

4.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对数运算心得和应用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对数运算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对数运算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4. 综合测试:通过笔试或口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及其应用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活动1.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关于对数运算的互动游戏,如对数运算接力赛、对数运算猜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2. 练习与反馈: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对数的运算》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对数的运算》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体会对数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2.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3.能够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得出,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
PPT 课件,计算器.
(一)新知探究
1.对数的运算性质 问题1:因为运算,数的威力无限;没有运算,数就只是一个符号.在引入对数之后,自然应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你认为可以怎样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思考.
预设的答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数是通过指数幂的形式定义出来的,因此对数运算是由指数幂运算衍生出来的.对数运算与指数幂运算是两类重要的运算,正像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通过加法运算学习减法运算,通过乘法运算学习除法运算.对于对数运算,我们也可以通过指数幂运算推导对数运算的性质. 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内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追问1:请回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师生活动:个别提问回答.
预设的答案:对于任意实数r ,s ,均有下面的指数幂运算性质.
(1)()0,,r s r s a a a a r s +=>∈R ;
(2)()()0,,s r rs a a a r s =>∈R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和教案说明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和教案说明

对数的运算性质人教A 版必修1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对数运算性质的内容及推导过程.2.熟练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题.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运算性质的推导教学方法:互助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投影展示上一节的学习内容)1.对数的定义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N x N a a x log ,==则若 其中 ),0(),,1()1,0(+∞∈+∞∈N a2.几个常用对数。

01log =a , log =a a特别地,负数与零没有对数;3.课堂小测,回顾并检验前面所学知识。

①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4log 2log 122+)( 8log 2log 222+)( 21log 4log 322+)( ②求下列各式中的x21log )2(25log )1(4-==x x二.授新课:1.引入思考:①6log 4log 2log 222=+对不对?错在那里?应怎么该?②对数究竟满足怎样的运算性质?2.探究活动:主要通过几个个例的分析,让学生找到对数运算的规律,从而大胆的归纳出对数的运算性质. 探究活动一:?log 34log 2log 1222==+)( ?log 48log 2log 2222==+)(?log 121log 4log 3222==+)( 学生讨论并归纳对数的运算性质:log a M+log a N=log a (MN )探究活动二: 将上面的加法改为减法呢?学生讨论并归纳:log a M-log a N=log a (M/N )探究活动三:3log 3log 1222=)( 3log 3log 2232=)( M log log 3a a =n M )( 学生讨论归纳对数的运算性质:log a M n =nlog a M3.教师小结:教师针对学生归纳的情况总结出对数的运算性质,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即保证对数有意义的条件。

(1)(2)(3)M log n log a a =n M三.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证明的突破口,即利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将对数的运算转化为指数的运算进行证明。

对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对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对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对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高中数学对数教学教案有哪些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教学时间:教学班级:教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能力目标:1.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和求值;2.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2.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归纳、猜想、证明,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教学模式:引导发现一^归纳猜想一>理论证明一^知识应用―^练习反馈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对数的定义:若a b=N则log N=b,其中a e(0,1)■(1,+8),N e(0,+8)a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幂真数指数对数a b=N丁'—1.log N=baf底数f3.重要公式:(1)log1=0,log a=1;(⑵a log a N=N;a a⑶log a b=b;(4)负数与零没有对数.a3.指数运算法则:a m-a n=a m+n(a>0,m,n e R) (a m)n=a mn(a>0,m,n e R) (ab)n=a n-b n(a>0,b>0,n e R)二、新授内容:1.通过观察几个特殊对数式之间的关系,归纳猜想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 如果a >0,a 丰1,M >0,N >0有:②设log M=p ,log N=q 则U :M=a p ,N=a qa p MM——=a p -q ・・log 一=p-q 即证得log 一=log M-log N a qa N a N aa③设log M=P 由对数定义可以得M=a pa・・M n =a np ・log M n =np 即证得log M 说明:上述证明是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并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恒等变形;然后根据对数定义将指数式化成对数式再进行证明.注:①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②对数的运算性质只有在同底的情况下才能运用,且底数a 的取值范围必须是aw (0,1)■(1,+8).③真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0,+8).④有时逆向运用公式.3.通过判断几个式子的真假,考察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三、例题选讲log(MN)=logM +logN a Maa log =logM -logN a N aa logM n =nlogM(n w R)aa2.引导学生证明公式 (1) (2) (3)证明:①设log M=p,log N=q则:M=a p ,N=a q .\MN=a p a q =a p +q,log MN=p+q 即证得log MN=log M+ a 说明:公式二的证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log N a n =n log M a例1用log X a log y ,log z 表示下列各式:⑴10g2;a zX 2、■'y (2)log —Xi a 3Z 解:(1)log a Xy ——log (xy)—log z=log x+log y-log z a aaa说明:此例题可讲练结合.(1)log (47X 25)=log47+log25222=log22x7+log25=2X7+5=1922⑵解法一:lg14-2lg 7+lg7-lg18 3=lg14Tg (7)2+lg7-lg18=lg ;X7=lg1=0 3(-)2x 187解法二:lg14-2lg 7+lg7-lg18 3=lg(2X7)-2(lg7-lg3)+lg7-lg(32X2)=lg2+lg7-2lg7+2lg3+lg7-2lg3-lg2=0四、课堂练习:1 .用lg x ,lg y ,lg z 表示下列各式:⑴lg(xyz );(2)1g 里;(3)lg23;(4)lg 三z-vzy 2z2 .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 6-log 322 3 3)2log 510+log 50.25五、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进行了简单应用.2、在本节课中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也融入了等价转化的数 学思想。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如对数的定义、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的性质等。

2. 掌握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对数的定义及性质2. 对数的换底公式3. 对数运算的简化方法4. 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对数运算的简化方法,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深入理解,对实际问题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对数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数运算的应用。

2. 讲解对数的定义及性质:讲解对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3. 讲解对数的换底公式:引导学生推导换底公式,让学生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4. 讲解对数运算的简化方法:讲解对数运算的简化技巧,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对数运算。

5. 应用练习: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评价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提问:在学习对数运算性质之前,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运算的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探讨对数运算的性质,每组找出一条性质并解释其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路的放大倍数、分析人口增长等。

七、教学实践1. 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对数运算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导语】:对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数的运算性质是我们学习和理解对数的基础。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对数的运算性质。

【一、对数的定义】:对数是一种用来表示指数运算的数学符号,符号为“log”。

以底数为a,对数为x的对数表达式为loga(x)=x。

其中,a表示底数,x表示真数,loga(x)表示以a为底x的对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乘法性质:loga(mn) = loga(m) + loga(n)。

即两个数的乘积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

证明:设loga(m)=x,loga(n)=y,根据对数的定义,则有a^x = m,a^y = n。

而a^(x+y) = a^x * a^y = m * n,所以loga(mn) = x + y =loga(m) + loga(n)。

2.对数的除法性质:loga(m/n) = loga(m) - loga(n)。

即两个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差。

证明:设loga(m)=x,loga(n)=y,根据对数的定义,则有a^x = m,a^y = n。

而a^(x-y) = a^x / a^y = m / n,所以loga(m/n) = x - y = loga(m) - loga(n)。

3.对数的幂运算性质:loga(m^k) = kloga(m)。

即一个数的幂的对数等于这个数的对数乘以幂。

证明:设loga(m)=x,根据对数的定义,则有a^x = m。

而loga(m^k) = loga(m * m * ... * m) = loga(m) + loga(m)+ ... + loga(m) = kloga(m)。

4.对数的换底公式:loga(b) = logc(b) / logc(a)。

即底数不同时,可以利用对数的换底公式来计算。

证明:设loga(b)=x,logc(b)=y,logc(a)=z,根据对数的定义,则有a^x = b,c^y = b,c^z = a。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性质教案教学目标:学习对数运算的性质,掌握基本的对数运算方法和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对数运算的性质,掌握对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对数运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引入1.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入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2. 提出问题:“如何简化对数运算?”第二步:讲解对数运算性质1. 讲解对数运算的基本性质:对数的底、指数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对数运算的运算法则:对数的加减乘除性质。

第三步:例题演练1. 给学生几个简单的对数运算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对数运算的性质。

第四步:练习巩固1. 让学生通过多个综合性的对数运算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第五步:实际应用1.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对数运算性质来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解决方法的合理性。

第六步:课堂总结1.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对数运算的性质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扩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对数运算的更高级性质和应用,拓展数学思维。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对数运算题目作为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表现和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及时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对数的定义和性质;2.倍数关系的转换;3.能够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对数的定义和性质;2.对数运算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对数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回顾一下指数的基本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指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提问:什么是指数?它有什么性质?请学生回答。

2.对数的引入:-对数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对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对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什么是对数?它有什么意义?请学生回答。

介绍对数的定义:若a^b = c,其中a和b是正数且a≠1(此处a称为“底数”,b称为“指数”,c称为“真数”),则称b是以a为底,以c为真数的对数,记作logₐ⁡c = b。

-对数运算性质的引入:介绍对数运算性质的定义和特点,并以实例让学生感受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提问:对数运算有哪些性质?分别如何表示?请学生回答。

介绍对数运算性质:(1)对数的定义:logₐ⁡c = b,当且仅当a^b = c;(2)对数的唯一性:对于任意实数c和正数a(a≠1),当且仅当a^b = c时,有logₐ⁡c = b;(3)对数运算换底公式:logₐ⁡b = logₐ⁡c * logₐ⁡b;(4)对数运算的乘方和开方:a. logₐ⁡(b^c) = c * logₐ⁡b;b. logₐ⁡(b/c) = logₐ⁡b - logₐ⁡c;c. logₐ⁡(1/b) = -logₐ⁡b;d. logₐ⁡(b^(-c)) = -c * logₐ⁡b;e. logₐ⁡√b = 1/2 * logₐ⁡b。

3.对数运算性质的练习:- 设a=2, b=3,求log₂⁡3提示: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对数运算性质,可知logₐ⁡c = log₂⁡3 = log₃⁡3 / log₃⁡2 = 1 / log₃⁡2- 设a=10,b=1000,求log₂⁡1000提示: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对数运算性质,可知logₐ⁡c = log₂⁡1000 = log₁₀⁡1000 / log₁₀⁡2 = 3 / log₁₀⁡2- 设a=5,b=25,求log₂⁡25提示:根据对数的定义和对数运算性质,可知logₐ⁡c = log₂⁡25 = 2 * log₂⁡5 = 2 * log₅⁡5 / log₅⁡2 = 2 / log₅⁡2- 设a=2, b=32,求log₂⁡32提示:log₂⁡32 = log₃₂⁡32 / log₃₂⁡2 = 5.4.对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一:Bob每天花1倍的力量做同样的事情,7天后他的力量增加了多少倍?提示:从一天到第七天分别是1,1*1,1*(1*1),...,1(1的7次方),可以直接通过对数运算得出答案。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运算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对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对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3. 能够灵活运用对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对数的定义及性质2. 对数的四则运算3. 对数的换底公式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对数的基本概念,回顾logx(a) = b的定义。

2. 提出问题:log3(9)=?第二步:讲解对数的四则运算1. 讲解对数的加法规则:loga(mn) = loga(m) + loga(n)2. 讲解对数的减法规则:loga(m/n) = loga(m) - loga(n)3. 讲解对数的乘法规则:loga(m^k) = k*loga(m)4. 讲解对数的除法规则:loga(m^1/k) = 1/k*loga(m)第三步:练习对数的四则运算1. 练习题:计算log2(8)+log2(32)2. 练习题:计算log4(16)-log4(2)3. 练习题:计算log5(125)*log5(625)4. 练习题:计算log6(216)/log6(36)第四步:讲解对数的换底公式1. 讲解对数的换底公式:loga(b) = logc(b) / logc(a)第五步:练习对数的换底公式1. 练习题:计算log3(5)的值第六步:综合练习1. 综合应用题:若logx(2)=a,logx(5)=b,求logx(10)的值。

第七步: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并解答综合应用题。

教学反思:通过对对数运算公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对数运算的基本规则,提高数学运算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题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人教版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人教版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对数运算性质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对数运算性质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对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b)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问题解决。
c)实验法: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实验,从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对数运算性质。
2.教学手段:
a)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教学软件:运用数学软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界面中进行对数运算练习,增强其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2.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和证明过程:
-对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即a^log_a(b) = b
-对数加法法则的推导: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即log_a(m) + log_a(n) = log_a(mn)
-对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即log_a(m) - log_a(n) = log_a((m/n))
1.例题1:已知对数式log_2(x-1) = 3,求x的值。
解析:根据对数的定义,可以将对数式转换为指数式,即2^3 = x - 1。解得x = 9。
补充说明:此题主要考察对数式与指数式之间的转换,以及对数的基本性质。
2.例题2:如果a^log_a(b) = b,那么b的值为多少?
解析:根据对数的定义,可以将指数式转换为对数式,即log_a(b) = 1。因此,b = a^1 = a。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对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

2.掌握对数的运算规则。

3.能够灵活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对数的定义。

2.对数的运算性质,包括对数的乘法性质、除法性质、幂的乘法性质和幂的除法性质。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对数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将对数的运算性质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数学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每天减少一半,那么经过多少天物体的质量会减少到原来的1/8?”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第二步: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数学问题:“如果一些物种的数量每年增长10%,经过几年后物种的数量会增长到原来的两倍?”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了指数的运算。

为了更方便地表示这种指数关系,数学家引入了对数的概念。

第三步:讲解对数的定义(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对数的定义。

对数的定义是:对于一个正数x,以正数a(a≠1)为底的对数,记作log(ax)(读作log以a为底x),表示满足a的几次方等于x。

即ax = x。

教师可以用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比如log(100) = 2,因为10的平方等于100。

第四步:讲解对数的运算性质(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对数的运算性质包括对数的乘法性质、除法性质、幂的乘法性质和幂的除法性质。

乘法性质:log(ab) = log(a) + log(b)。

除法性质:log(a/b) = log(a) - log(b)。

幂的乘法性质:log(a^b) = b·log(a)。

幂的除法性质:log(a^b) = (1/b)·log(a)。

教师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

第五步: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供参考)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供参考)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性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2)进程与方式:通过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探讨及推导进程,培育学生的“推理能力”、“等价转化”和“演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式,和创新意识.(3)情感、态态与价值观:一、利用指、对数式关系启发学生研究对数性质及运算法那么培育学生注意探讨、研究、揭露事物的内在联系,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斗胆探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对数运算法那么能够把乘、除、乘方、开方运算转化为加减乘除运算,加速了运算速度、简化了计算方式、显示了对数计算忧越性,表现了所学知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及其推导进程.教学难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发觉进程及其证明.教学进程(一)温习巩固,引入新课:(1)对数的概念 b N a =log ,把握其中 a 与 N 的取值范围;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及两个重要公式;(3)指数运算法那么(积、商、幂、方根)。

设计用意:对数的概念和指数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习新知前的简单温习,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经历,而且为学习新课做好了知识上的预备. 二、请同窗判定以下几组数是不是相等? (1) 101lg100lg +,)101100lg(⨯;(2)81log 4log 22+,21log 2;提出问题:由(1)(2)结果动身,同窗们能看出他们具有一个如何的一起点? 设计用意:让学生观看,学会从特殊到一样,寻求规律。

新课讲解:请同窗们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当底数相同的时候,两个正数的对数之和等于两个正数积的对数。

那么那个结论是不是正确呢?接下来咱们具体的来证明咱们的这一结论:设计用意:让学生让学生体会“归纳一猜想一证明”是数学中发觉结论,证明结论的完整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回到最原始(概念)的地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若是 a > 0 , a ≠ 1, M > 0 ,N > 0,证明: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证明:(性质1)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概念可得 pM a =,qN a =, ∴pqp qMN a a a+=⋅=,∴log ()a MN =p q +, 即证得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结论总结:若是 a > 0 , a ≠ 1, M > 0 ,N > 0,那么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事实上,除上面的那个运算性质之外,人们在对数的运算和推理进程中,还发觉了两个性质:(2)log log -log aa a MM N N=; 商的对数=对数的差 (3)log log ()na a M n M n R =∈. 一个数n 次方的对数=那个数对数的n 倍那么,请同窗们结合前面的性质(1)的证明和以前的所学知识,对咱们所给出的性质(2)(3)进行证明。

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运算性质教案

对数运算性质教案教案标题:对数运算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对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3. 能够应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对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1. 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对数运算性质的教材章节。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辅助工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黑板或白板,复习对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起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示例,讲解对数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对数的乘法规则、除法规则和幂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对数运算性质的关键概念和公式。

三、练习(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 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

四、总结(10分钟)1. 回顾对数运算性质的要点,强调学生在解题中的应用。

2. 强调对数运算性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拓展(5分钟)1. 提供一些对数运算性质的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场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2. 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对数运算性质。

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对数运算性质的关键概念和应用方法。

对数教案(3)

对数教案(3)

对数教案(3)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对数运算的定义和基本公式。

3. 能够解决涉及对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对数的定义:什么是对数?为什么引入对数的概念?对数的符号和定义方程。

2. 对数的性质:对数的域,对数的底数和真数等。

3. 对数运算: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

4. 对数的基本变换公式: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的幂运算公式等。

5. 对数的实际应用:对数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对数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对数运算规则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示例: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并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设计一些涉及对数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探究:设计对数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听讲和参与情况。

2. 分组讨论和实践探究中的学生表现。

3. 随堂小测或作业的成绩。

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对数的应用案例,拓宽视野。

2. 设计一些对数应用的综合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对数知识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研究对数知识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对数教案(3)的内容安排,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的运算性质(公开
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7.2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的基本性质.
2. 对数的运算性质.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 进一步熟悉对数的基本性质.
2. 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3. 掌握化简,求值的技巧.
教学重点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化简,求值技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对数的定义,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log b a a N b N =⇔= (0a >且1a ≠,0N >)
本节课,我们将在这基础上,结合幂的运算性质,推导出对数的运算性质.
二、讲授新课
1 . 对数的基本性质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log 10a = log 1a a = (0a >且1a ≠)
把log a b N = 代入 b a N = 可得 log a N a N =(0a >且1a ≠,0N >) 上式称为对数恒等式,通过上式可将任意正实数N 转化为以a 为底的指数 形式。

把b a N = 代入 log a b N = 可得 log b a b a = (0a >且1a ≠)
通过上式可将任意实数b 转化为以a 为底的对数形式。

例如: log 222log a a a a == (0a >且1a ≠)
2 . 对数的运算性质
接下来我们用指对数互化的思想,结合指数的运算性质来推导有关对数的运算性质。

指数的运算性质 p q p q a a a +⋅=
在上式中 设 p a M =, q a N = 则有 p q MN a +=
将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可得:
log a p M = log a q N = log a p q MN +=
∴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0M > 0N > 0a >且1a ≠)
这就是对数运算的加法法则,用语言描述为:两个同底对数相加,底不变,真数相乘。

请同学们猜想:两个同底对数相减,结果又如何?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证明如下:∵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M M N N N N
=+- log ()log a a M N N N
=⋅- log log a a M N =-
对数运算的减法法则:两个同底对数相减,底不变,真数相除。

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多个同底对数相加,底不变,真数相乘,
即 1212log log log log a a a N a n N N N N N N ++
+= 若 12N N N N M ====
则上式可化为 log log n a a n M M = n N +∈
若将n 的取值范围扩展为实数集R ,上式是否还会成立?
下证 log log n a a n M M = (0M > 0a >且1a ≠ n R ∈)
证明:设 log a M p = 则有 p M a =
∴ n np M a =
∴ log n a M np =
即 log log n a a M n M = (0M > 0a >且1a ≠ n R ∈)
对数的乘法法则:M 的n 次方的对数会等于M 的对数的n 倍。

例如:3222log 8log 23log 23===
提问:2lg 2lg a a = 这个等式会成立吗?
强调:真数为偶次幂时,必须保证等式两边的对数式有意义,即真数大于0。

3 . 例题讲解
[例1]用log a x ,log a y ,log a z 表示下列各式。

(1)log a xy z (2)log a 分析: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

解:(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xy xy z x y z z =-=+-
(2)2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x x =-=+ 112log log log 23
a a a x y z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752log (42)⨯ (2)分析: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

解:(1)757522222log (42)log 4log 27log 45log 272519⨯=+=+=⨯+=
(2)125
122lg100lg10lg10555====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3log (279)⨯ (2)7log (3)7lg142lg lg 7lg183
--- (4)lg 243lg 9
(5 解:(1)22333333log (279)log 27log 9log 32log 9347⨯=+=+=+=
(2)2777112log log 49log 7333
=== (3)7lg142lg lg 7lg183
--- lg 2lg72lg72lg3lg72lg3lg 2=+-+---
0=
(4)52lg 243lg 35lg 35lg 9lg 32lg 32
===
(5lg511lg5==-=-
2.已知lg 2a =,103b =,求lg12
lg5。

解:依题意得:lg3b =
∴ lg12lg32lg 22b a =+=+ 10
lg5lg lg10lg 212a ==-=-
∴ lg122lg 51a
b
a +=-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应掌握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并能熟练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对数式的化简、求值。

五、课后作业
(一)课本P79 习题2.7 4.
(二)学案P79 §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