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之初探
语文阅读教学的初探
语文阅读教学的初探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对于初中教学来讲,阅读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学生对于阅读也很头疼,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阅读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不同的阶段。
而思维活动则贯穿这三个阶段的始终。
阅读感知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感觉和知觉,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者通过视觉向大脑进行输送信息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大脑通过直觉思维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认识。
阅读理解通常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从语言文字获得意义的思维活动。
这一阶段充满了读者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读者必须极大地调动自己的智慧去领会作者的匠心,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
阅读评价与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以读懂为目标,阅读评价以读懂为基础。
也就是说,阅读评价是要在读者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激活调动读者已有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的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我国的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尤其是在应考复习中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然而效果却不大理想,许多学生仍然对试题中的阅读题目心中没底,丢分严重。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固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言功能发展和语文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是自能读书的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能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成为他们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和行为定势。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的 答 案 以 上 是 语 文 探 究 性 阅 读 教 学 的 一 同 的 , 学 生 在 讨 论 中进 行 探 究 性 问 题 的 让
般性。 Biblioteka 题 , 究 性 阅读 教学 的 实 施 也 成 为 热 点 。 探
究 教 学 注 重 探 究 的 过 程 , 生 的体 验 和 表 学
酿 已久 , 是 对 探 究性 学 习 的 自觉 认 识 始 但 干2 世 纪 后 期 。 0 E 0 代 以 来 , 国的 0 2 世¥ 9 年 中 基 础 教 育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时 期 , 这 一 时 在 期 , 了培养 适合 社会发 展 的新 型人 才 , 为 “ 自主 、 作 、 究 ” 合 探 的新 型 学 习方 式 成 为 基
课 改 论 坛
Ci dct nIo tnHrd haEuao n v i ea _ n i n a o : 矗; ! : l :
试论新课程 改革下 的初 中语文探 究性 阅读教学
徐 苏 萍 ( 江省 嵊州 市崇仁 镇广 利学 校 浙江 嵊州 31 47 ) 浙 3 2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 的不断推进 , 中语 文教 学也 不断 与时俱进 。 究性 阅读教 学是 当前初 中语文 阅读教 学的一 种新方式 , 初 探 不仅 可 以 培 养 学生解 决问题 的能力, 能拓展 学生的 思维 空间 , 也 对于 学生人 文 素养的 形成与发展 具有一 定的帮助 。 文对 新课 程改革下 的初 中语 本 文探 究性 阅读教 学进 行研 究 , 并提 出一 些提 高教 学有效 性的建议 ,以便 于大 家更好的 交流 。 关键 词 : 新课 程改革 初中语文 探 究性 阅读 思维 中 图分 类号 : G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7 —9 5 2 1 ) 8c一0 5 —0 1 3 7 ( 0 0 () 1 3 2 6 9 2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互动方式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互动方式初探新课改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发展呢?我认为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科学有效的。
一、课改前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扫描课改前的知识是靠老师“灌”出来的,学生的“学”与“用”只是机械地复制。
课堂上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口语交际却消失了。
一句话,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主体性”消失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
”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重视师生及文本的互动交流,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设计阅读教学对于同一个语段的分析我们可以请分析较差的学生朗读,中等的学生谈分层、理解层意,尖子生谈与之相联系的课外知识及模仿表达练习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避免因缺乏自信心而导致掉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并使其天资、兴趣、爱好、特长等得到充分地发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三、互动方式探究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授系统与学习系统间的教学信息交换。
教学过程中认识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输出、交换、反馈信息,又输入、处理、储存信息,形成一个耦合的“人——人”信息系统。
语文教师一定要真正的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推向语文教学的舞台,让他们演出新时代的新剧目。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学生提问四步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考: 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活 动 逐 渐 成 为 一 种 潮 流 . 课 文 内 容 尚未充分阅读 . 便 分 成 一 个 个 小组 , 展开讨论 。 展 示 评
价。 再配 合 影 视观 摩 , 动 作 演示 等 , 一 节 课就 热热 闹 闹 地
暗、 凄清 , 还 有 几 分 恐怖 。 从 而 渲 染 了 夏 喻 就 义 时 沉 寂
程标 准 在 强调 突 出学 生 的积 极 主 动探 究 的 同时 .并 不
否认 知 识 传授 的应 有作 用 所 以 我 们 在 教 学 中 应 当处 理 好 学 生 自主探 究 与教 师 传 授 知 识 的 关 系 .学 生 通 过 自主 探 究 能 够 解 决 的 问题 . 教师 给 予 好评 : 当学 生 在 探 究 后 仍对 问题 存 在 疑 惑 时 . 教师 则大 胆 的讲 解 。因 为 实
咙中. 眼 前 展 开 一 片海 边 碧 绿 的沙 地 来 , 上 面 深 蓝 的 天 空 中挂 着 一轮 金黄 的圆 月。” 这 是“ 我” 对 故 乡未 来 美 好 生 活 的憧 憬 . 表现 出 “ 我” 改 造 旧社 会 、 创 造 新 生 活 的强 烈 愿 望 和 决心 。如 此 ,学 生 在 认 识 的基 础 上再 进 行 探 究: 小 说 景物 描 写 还 有 什 么 作 用 ?让学 生 在 掌 握 规律 的
前. 显 出一 条 大 道 . 直 到他家 中……” 写 出 了 华 老 栓 认 为儿 子 的有 药 可 洽 的 兴奋 . 充 满 希 望 的 心 境 。五 、 推 动 故 事 情 节 的发 展 。 为下 文 埋 下 伏 笔 。六 、 深 化 作 品 主题 。
学 习, 一边 实 践 , 一 边探 索 中逐 步 实 现 的 。 以往 的教 学
新课程下阅读教学评价初探
《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评价的 目的不仅是 “ 为 了考察学生达 到学习 目标 的程度 ,更是 为 了检验 和 改进学生 的语文学 习和教师 的教学 , 改善课程设计 , 完 善教学过程 , 从而有 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 在教学过 纪律 , 学生 听讲精神集 中 , 堂 内容进 度快 , 学生 问 课 但 题多 , 个别情 况个别 问题 比较 多 , 上课 比较 累 , 加上 再
围。
专业能力有所提高 。师生感情 比较近 , 学生情况掌握及 时全面。课前 、 课后准备材料工作 量比较大 。
非项 目教学班 ,在教 室上课 时经 常要 打断进度 维 持纪 律 , 学生 爱睡觉 , 听不懂 的还 比较多 , 间课 后很 课 少学生来 问问题 , 以轻松 点 , 学生只 了解学 习好 的 所 对 和上课捣乱 的学生情况 。但在学 生上虚拟仿真软 件和 C DC M 课时 , A /A 学生表现 对 比明显 , 问学生原 因 , 学生 回答说这个课在外 面上要 千元 , 这个课非常有用。 ( ) 目实训 和虚拟仿真应用的效果 与意见 二 项 经过上述调研 和参 与数 字化虚拟仿真 软件 制作的 结合 , 可做如下调整 : 1 教师资源允许 的情况下 , . 在 可以全面开展模 具专 业项 目教学 。 2教学项 目不足时 , 用虚拟 仿真软 件补充 的 , . 应 缩 短实际机床操作基础耗时 , 提高机床利用率 。 3 目教学法结合虚拟仿真技术 , . 项 模仿工厂真是环 境 , 以提高学生技能掌握水平 和知识记忆深度 。 可 4如 C D C M等企 业实 际应 用 , . A /A 社会 开班 培养 的 计算 机软件应用课应增加课时。 5 加大指导教师 自由代领学生使用操作真实机床 .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初探我们如果能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走进文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把阅读活动的过程变成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就能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阅读教学的体会。
一、树立学生是阅读主体的观念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阅读的主动权,把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全过程。
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阅读获得的无限乐趣,从而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如教学《雪猴》一课,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为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激发情感”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质疑,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成序,然后让他们在小组里去深入探究,互动交流,通过自读、默读、指名读、品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不断调动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读中悟境,使整个课堂处于琅琅读书声之中,然后让学生说出读后的体会、感受。
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你想对雪猴说什么?你想对边防战士说什么?以此进行对话交流,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这样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落实,把阅读活动变成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动。
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
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
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给予学生充分的积累的时间,因为语言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语言时时刻刻存在于生活运用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 春 成. 文课 堂教 学 艺术 漫谈. 文 出版 社 2孙 语 语 E I 98 M- 1 9 . , [] 3 李亚英 , 毛奇芳. 新课标 理念下 的语 文教 育生 态 关・ E] 中学语文教与 学,0 5 ()  ̄ J. - 20 年 6.
[ - 德 高. 中 教 材 全 易 通 ( 文 九 年 级 下 册 ) -] 4马 初 语
以往传 统 阅读教学 的反 思 , 者在实 践 中不 断探索 , 笔 创
新 教 学 , 得 了一 定 的 实 效 。 取
一
阅读 是搜索处理信 息 , 知世 界 、 认 发展思 维 、 获得 审 美体验的重 要 途径 , 是 中学 语 文教 学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又 分 , 现着学生 的综合 能力 。《 体 语文新 课程标 准 》 阅读 在
学延伸至课外 。
情感体验 , 有较 丰富的积 累 , 形成 良好 的语感 , 会运用 学 多种 阅读方法 。 阅读不但 能培养学生 良好 的习惯 , ” 而且 能 让学生 广 阅博 览 , 累丰 富的语 言材料 , 积 获得必 备 的 语文素养 , 并为个性化 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专题 论析 HN XE J OU A KO ZOGU I X E CNA A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初 探
广 东紫金 县龙 兴 中学 ( 1 4 0 邓 少 波 5 70 )
为提高学生 阅读 的能力 , 学生获得 必备 的语文素 使
养 , 课程 理念下 的语文 阅读 教学应 与时俱 进 , 视学 新 重 生 的体验参与 , 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首先 , 管齐下 , 多 为学生开 启 快乐 阅读 之 窗 。通 过 “ 故事 会 ” 手 抄报 大 、 赛 、 录 阅读 收获 、 办读 书报告 会等 形式使 学生 爱上 记 举 阅读 , 为阅读教 学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其 次 , 师在课 堂 教 上要灵活运用多 种教 学方 式 , 学生 思维 实现从 “ 性 使 感 认识” 理性思考” 到“ 的飞跃 。学生 的阅读感 悟带有 个性 化 的特点 , 师还要 善于挑 起课 堂争议 , 教 让学 生在不 同 言论的碰撞 中产生 共鸣 , 加深 对课 文 的理解 。再次 , 培 养学 生养成 良好 的阅读 习惯 , 导阅读 方法 , 阅读 教 指 将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 抒 发爱 国情 怀 的文 章 ,写 作 于法 与语 言 特色 完全不 同 ,各 有
魅力。 第 二 ,遵 循 “ 联 系上 下 文” 和 “ 首 尾 呼应 ” 的通用 原 则 。 在 文 章 阅读 的 过 程 中 ,要 特 别 留意 文 章 中的 过 渡性 语 句 与段 落 ,要 联 系上 下文 进行 比较 分 析 , 以便 把 握该 句 的意 思 ,理解
以交 流 为基础 的 。语 文 阅读教 学 实质 上就 是 在学 生 、教 师 、文 章之 间 的交 流。 因此 我 们在 阅读 教学 的 实践 中 ,首 先 应该 重视 学生 在 阅读 过程 中 的主 体地 位 ,教师 应该 培养 学 生独 立 阅读 文 章 、领 悟文 章作 者感 情 的能 力 。其 二 ,要 鼓励 学 生在 阅读 中的 个性 化 思维 方式 。每个 学生 因 为受诸 如 生活 经验 、
语 文教 学大纲 对语 文阅读 的 界定是 : “ 阅读 是 人们 从 书面 语 言 中提取 信息 的 一种 最基 本 的学 习活 动 。”课 程标 准 对 阅读 的理解 是 : “ 阅读 是搜 集处 理 信息 、认 识世 界 、发 展思 维 、获 得 审美 体验 的重要 途径 ;阅读 教学 是学 生 、教 师 、文本 之 间对 话 的 过程 。 ”从两 者 的 比较 中不难 看 出 ,新 语 文课 程标 准 阅读
关键词 :初 中语文 阅读 教学 乾的 《 枣 核 》 ,此 文 以 “ 枣 核 ”为 线索 ,采用 以小 见 大 、以物
传情 的手 法 ,描写 了一 个美 籍 华人 要几 颗 故乡 的枣核 试种 ,以 寄 托思 乡 之情 的故 事 ,反 映 中华 民族 是一 个具 有 深厚 的 民族 意
教育 部 《 基础 教育 课 程改 革纲 要 》明确 指 出 :基 础教 育课 程改 革 的具 体 目标 是 “ 改变 课程 过 于注 重知 识传 授 的倾 向 ,强 调形 成 积极 主动 的 学习 态度 ,使获得 基 础知 识 与基 本技 能 的过 程 同时 成 为学会 学 习和 形 成正 确价值 观 的过 程 ”。 此 《 纲要 》 为新 课程 改革 指明 了基本 的教学 方向 。 新 课程 标准 强 调 ,教学是 教 与学 的 交往 ,是教 学相 长 的一 个 过 程 。在这 个过 程 中教 师 与学 生都 在分 享彼 此之 间的思 维 、 知识 和经 验 ,交 流彼此 之问 的情感 、体 验 和感 悟 ,从 而实 现共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
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狼》的教学中提问:①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②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
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
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
例如在学习《心声》一课导入后,进入整体感悟阶段——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
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你心中油然而生?或者说此刻你有什么心声想与老师、同学们说呢?生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虽然刚才我已经说过了,但是我还是想再强调一次——那感觉特难受。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对 删 新课标下语文阅Fra bibliotek教学初探 田耕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 1 1 0 0 3 4
记忆牢固。在此基础上 , 教 师抓住重 点、 难点 , 予 摘要 : 《 全 日制义务教 育语 文课程标 准》的 实施建议 中指 往 印象深刻 , 出: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为 ,不应 该以教 师的分析来代替 以点拨 , 少而精 , 这样就避免了文无难 易 , 不分详略轻重 , 一讲 学生的 阅读 实践 , 应让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 感活动 中, 到 底 的做 法 。 加深理 解和体验 , 有所感悟和 思考 ; 受到情感 熏陶 , 获得 思想 ( 三) 引 导 学 生对 文 本 进 行 整 体 把 握 , 重 视 学 生 的 阅读 感 启迪 , 享受审美乐趣 。 要珍视 学生的独特感受 , 体验和理 解。” 受 和体 验 在新课标下 , 应该致 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打破传 培养学生 良好 的整体把握能力 , 注重情感 , 体验是新课 标 的基本要求 , 具体的“ 整体把握” 的方法 , 可通 过“ 诵读 ” 、 “ 情 境 统 的 教 学模 式 , 提 高 阅读 教 学的 质 量 。 教学” 、 “ 多媒体辅助教学” 等教学方式来 实现。重学生的阅读 关键词 : 阅读教 学 语 文素养 培养 感 受和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 自己去感受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 文性 , 浓厚的感情色彩 , 并逐渐受 其熏陶和感染 , 而不 能以教 新课标新要求 : 例如诗歌教学 , 要让学生 自己去感 新课标 2 0 0 ] 年 7月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颁 布 了《 全 师的讲 析替代学生 的感悟 。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这个课程标准 , 集 中体 现了 当代 受语言 的优美 , 情感 的丰富 , 并 能展开想象 , 体会读者诗歌 描 的教育观 。 传统语文教学 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听说读 述的意境和诗人 的情感 , 引导 学生对其思想感情倾 向, 能联系 写) , 当前新《 课标》 明确规定 : “ 语 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生语文素 文化背景做 出 自己的评价 , 说 出 自己的体验 。 养的形成和发展” ,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 必须面 向 三. 教给学 生阅读的方法 : 教会学 生学 习。在读书方法上 , 要学生领悟 “ 不动笔墨不 全体学生 , 使学生获得基本 的语文素养 。” 这里所说 的语文素 , 教师要 向学生讲清这个道理 , 并不断诱导 帮助 , 在阅读 养指 的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 的深厚 的素养 和修 养 ,也就是平 读书” 时所说的“ 训 练有素 ” 。 从 内涵上说 , 包括语文知识 、 语文能力 、 过程 中要勤 于动笔 , 圈注什么 , 教师也要 向学生讲 明 白, 首先 语文智力 、 语文 审美等方 面内容 , 涵 盖如此丰 富的语 文素养 , 要对准文章 的要 点重点 , 即体现文章 的主题 、 中心 、 论点 的 内 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教学 目标也应从传统 的“ 知识 能力 ” 一维 容 。 另外还有圈注 的方法 , 如划要点 、 编提纲 、 摘警句 、 作批 注、 目标 , 向“ 知识 和能力” 、 “ 过程 和方法 ” 、 “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 写心得 等等。 等三维 目标转化。 指导阅读方法 。 要让学生完成所提 出的要求 , 就必须教给 二. 改进阅读教学的途径 : 他适当的方 法。 要让学生学会整体 阅读 的方法 , 整体 阅读就是 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 的完整 阅读 , 做到从 内容到 打破传统 的教 学模式 ,体 现语文的人性 与个 性。 新 的 对一篇 文章 , 课程标准 指出 : “ 阅读 是搜集处理信 息 、 认识 世界 、 发展思维 、 形式等主要 方面准确把握 的一种阅读方法。 教学实 践过程 中教 师要注 重师生 平等 民主 的交流 和对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 教学是学 生 、 教师 、 文本之间 新《 课标 》 要求 “ 语文 教学应 在师生平 等对话 的过程 中进 的对话过程 。 ” 这一新理念要求语 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 阅读过 话 , 程 中的主体地位 , 要重视学生 阅读 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教师绝 行” , “ 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 文本之 间对话 的过程 。” 让学生 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 位。 学会实践出真知 , 进行以师生共 同参 与为基础 的群体 活动 , 采 基于这种教学理念 ,我们可 以从 以下 几个 方面来改进我 取恰当有效 的教学方式 , 进行创造性 的教学 。 们的阅读教学 。 四. ’ 培养能力 : ( 一) 培 养 学 生 自觉 投入 阅读 的 兴趣 1 9世 纪德 国教育 家第斯泰维 克说 : “ 学 问不 在于知识 的 学 生 常 常 对 自己所 感 兴趣 的 事 能 自觉 地 投 入 , 因 为 兴 趣 多少 , 而在于充分理解和熟练地运用你所知道 的一切 。” 纵观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阅 读 兴 趣很 大程 度 上 来 说 可 以 在 语 文 实 践 中 历史 , 有 的人虽然“ 学 富五车” , 但终生写不出“ 半部论语 ” 自然 培养 , 这 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 阅读教学 中, 针对学生的年龄 界 、 科学界也不乏“ 学者 ” , 可是多数人从未有所发现或没有一 特征和教材的实际 , 运用更多 的课堂教学手段 , 采取灵活多样 件发明创造 。 相反 , 有 的人读书不多 , 学 的也有限 , 却能见解独 的教学方法 , 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 的教学情境 , 使之进入 到 , 著书立说 , 有所创造 。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是能力 的高低 种“ 乐读爱读 ” 的境地。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告知式 , 即教师 所致。我们 的学生 中 , 眼睛盯在“ 学” 上 而手不释卷 的, 也不乏 独 占讲 台, 挥 动理性 的解剖刀无情 的分割活生生 的文本 , 这种 其人 , 但遇到实际问题 , 却无从下手 , 教 师没有讲 到的地方 , 更 教法忽视 了学生是一个 不断成长 、 不断进行文化积淀 的个体 。 是一筹莫展 , 这就是“ 死读书” 。 相反 , 能力强 的学生 , 一经教师 教学时应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桥梁 , 让文本 与学生 的个性 、 指点 , 便能领会 , 抓住要点 。 经验及体 验发生碰撞 、 对话 和融和 , 并 在此基础上 , 组织 学生 阅读教 学中 , 要注重能力 的培养 。对 于一个 问题 , 应引导 进行生生 、 师生、 生师的对话 理解 文本 。 学生多方位设 疑 , 抓住 较为典型 的问题 , 多侧面 、 多方位 提出 ( 二) 教 学 中要 突 出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重 视 指 导 学 生 自 己 疑问。培养学生方位设疑 、 多角度思考 问题 的能力 , 以推动学 读 书 生在阅读 中的思考和求索 , “ 学而不思则 罔” 。英 国政治家 、 作 阅读的本质就是“ 读” , 学生是语文学 习的主体 , 阅读教学 家波尔克说 : “ 读 书而不加思考 , 等 于吃饭而不消化 “ 。巧妙的 自然 以学 生 自己阅读 为主 ,教师只是教 给学生读 书的方法 。 设疑, 找准突破 1 : 3 是关键 , 抓住要害 , ” 一石投水“ , 能激起学生 “ 书读百遍 , 其义 自现” , 因为阅读是循 序渐进 的 , 只要坚 持阅 思考涟漪 。 读, 善 于思考 , 就会达到读有所感 , 读有所思 , 读 有所悟。而学 作者简 介 : 田耕 , 女, ( 1 9 9 1 . 5 - - ) 籍贯 : 辽 宁省朝 阳市 , 学 生 自己动手动脑解 决问题是种 主动接受 , 是 自我消化和 吸收, 校: 沈1 ] 1 3 Y i  ̄ 范大学 , 学位 : 文学学士, 专业 : 汉语言文学( 师范 ) 。 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特色 , 体会到作家的情感 , 既有 兴趣 又往
新课程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 的教学 基本模式 及其在 实践 中的 运用, 使阅 读教学 真正 做到 生动活
泼、 求真求实、 合理高效,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阅读教 学; 模式 � � � 中图分类号: � � 2 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2 332(2 00 ) 01 0 13 � 01 � � 教学模式是根据 一定 的教学 思想 或理论 而形 成的师 生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 的比 较稳定 的教 学程 序或结 构。阅读 教 学作为小学语文教 学的主 要内 容, 当然也 有其 自身 的模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必须摈弃以 教师为主 体的 阅读课 “理解型” 教 学模式, 构 建以 学生为 主体 的突 出感悟、 质疑和运用能力的新型阅读教学模 式。当然, 教师在教 学实 践中既要掌握反映新课程理念和语文 教学规律的 新型模式, 同时 还要 根据 教材、 学 生等 因素, 灵活 运用 各种 教学 方法。 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 模式 主要包 括: 基本 型 (综合 型) 、 感悟 型和问题导向型。 一、基本型 (综合型) 教学模式 其实施步骤如下: 创设情境, 自 读自 悟。这是 阅读的 开始 阶段, 其 基本 任 务是通过生动的语言、 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 与课文有 关的 情境, 使 学生再现表象或 形成 新表象 , 产 生各 种不 同的情 感 体验 (如审 美感、 理智感、 道德感) , 产生强烈的 愿望去阅 读课 文, 了解 课文大意, 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读议议, 披 文入 情。这是比 较深 入的 阅读 阶段, 其基 本任务是进入课文局部, 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 容的结合 上对 课文作比较深入的领会。其重点是对词 和句的把 握, 并 形成 良好语感。其关键是主动积极地进入语 言情境, 受到情 感熏 陶。其基本做法是以段为单位, 读读、 议议、 讲讲。 质疑问难, 合 作探究。 这是最 深入 的阅 读阶 段, 其基 本 任务是通过学生质疑 问难以 及师 生合作 和生 生合作 的形 式 解决问题, 从语言文 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 课文作更加 深 入的探究, 培养学 生的独 立思 考能力、 创 新意 识和人 际交 往 能力。其关键是学会读书找疑、 互相质疑和合作解疑。 联系生活, 积 累运用。 这是阅 读教 学的总 结、 运 用和 拓 展阶段, 其基本任务 在于 联系生 活创 设语 言运用 的情 境, 达 的。其关键是落实语感的积淀工作, 以及学会 通过语文实 践 提高语感能 力。但 是上 述阅 读教学 的基 本型模 式只 是一种 一般形式, 是一种 “ 常式” , 不是一 成不 变的 僵化程 式。张志 公先生曾说过: 好的 模式同 科学 方法 有联系, 它 体现 着一定 的规律性。我们要善于运用模式, 这就 是既掌握 模式的基本 精神, 又不 拘泥 于模 式, 根 据教 材和 学生 的实 际活 用模 式。 也就是说, 我们对一般模式的运用 要因文而异、 因人 而异, 探 求 “常式” 中的 “变式” 。在实 践中 应注 意: (1) 四 个阶 段的 先 后次序不必固定化, 可 根据 实际 需要 灵活 变动。 ( 2) 四个 阶 段不必平均使用力量, 可以 根据 实际 需要 有重 有轻。 ( 3) 可 根据实际情况以完成某一阶段的任务 为主要目标, 并以 此为 主线改造 “常式” 的教学程式, 呈现明显的 “变式” 。 二、 感悟型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教学实 践, 不少 教师认 为文 学性较 强的 课文、 古诗词和儿童诗歌, 应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 力和语感 能力 为重点, 称感 悟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结构如下: 感悟准备 阶段。本 阶 段主 要 任 务是 唤 起情 绪, 激发兴 趣, 提取知识。教师可借助音乐、 图片、 课件及 教师生动的 语 言描述将学生 带入 课 文所 描绘 的 境界, 并 联 系学 生生 活 实 际, 或已有经验, 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 望, 让 学生带着 高昂 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读书领悟阶段。 这一阶 段是 教学过 程的 主体。 主要 包 括以下几个步 骤: ( 1) 读 懂课 文, 整体感 知; (2 ) 创 设情 境, 引 发内心体验; (3) 适当补 充, 丰富 内心体 验; ( 4) 联 系生 活, 巩 固内心体验。 感悟形成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的基础 上, 可 让学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为 古诗 配画, 用自 己喜 欢的方 式表 演 诗歌或课文中的情境, 或仿写小诗等。 三、 问题引 导型教学模式 此模式主要运用于常识性课文、 说理性较 强的文艺性 课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在 以往 的授课 过程 中 , 以教 师分 析 为主 , 多 忽略
来处理 , 以新《 标准》 为依据 ,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 、创设 学 习情 境 。 激发 学 习兴趣
学生阅读感知这一环节。新《 标准》 明确指 出: 阅 “ 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 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
过程中要结合具体 的课文内容 ,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 努力创设合适的学习、 探究情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
生 的积 极性 , 激发 他们 求 知的 欲望 , 而达到较 好 的 从
教学 效果 。 三 、注 重 阅读 方 法 。 体感 知课 文 整
在具体授课过程 中只要 目标明确 , 即使课堂上
维普资讯
第 1 第 4期 9卷
20 0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O月
镇
江 高 专 学
报
V 1 1 No 4 o. 9 .
Oc.,2 06 t 0
Jun l f h ni gC l g o ra o ej n o ee Z a l
新 课 程标 准 下 中学 语 文 阅读教 学模 式初 探
价值观” 这个维度 的要求 , 因此 , 在授课过程 中要 以
提 高学 生人 文素 养 这 一理 念 为指 导 , 失 时 机 地进 不 行 爱 国主义 教育 , 文教 育 , 之逐 渐形 成正 确 的人 人 使 生观 、 价值 观 。
动 中, 加深理解和体会 , 有所感悟 和思考 , 受到情感 熏 陶 , 得思 想启迪 , 获 享受 审美 乐趣 ” “ 读教 学 要 ;阅 重 视 朗读 和默 读 ” “ 强 阅读 方 法 的指 导 , 学 生 ;加 让 学会精读 、 略读和浏览” 。在这个环节 , 教师要 明确 阅读 目标 , 指导阅读方法 , 采用阅读期待 、 阅读反思 等方法 , 引学生 阅读 的注 意力 , 高阅读 质量 。 吸 提 如讲授《 诺曼底” “ 号遇难记》 , 时 可设计这样两
初探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添 了“ 表述 ” 的畏惧感。 “ 表述 ” 的发展阶段得益 于“ 品味 积淀 的铺垫, 品味 积 淀” 是“ 效果
习惯,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 品位 , 结合年级 实际, 利用周末 的两节作
读、 写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 很受学生欢迎, 收到了较好 的效果 。 教 学流程如下:
书 习惯等, 是当前学生课外 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学生习惯于完成一些硬性 来, 融会 贯通 , 以说是一个语文 学习的至境。如果说“ 可 读 品 评 ” 是引导 的作业。 , 如 做多少道题数学题 , 抄多少遍英语 单词课文等 , 而对语文老师布 学生认识领括语言, 那么“ 则是将认识领悟到的转化能力用于表达实践。 感”
学模式 , 出学生 的实践活 动, 突 指导学生在主动实 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 提 段 , 要创设轻松环境 , 励同学积极参 与投 入, 鼓 只要能参与, 只要能表述 , 不
个主动发言者的错误 , 不随意指责一两 次表述的疏漏或不足, 否则, 等于扼 杀 了 表述 , 望的心理, “ J 欲 , 给学生特别是勇于“ 表述 ” 的学生心里 留下创伤, 增
引领新课程理念,构建参与式课堂——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出, 师生之间 、 学生之 间的平等参 与提高了阅读效率 , 实 践 了激 活原有知识 的阅读策略 。 这在无形中就对教师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在教学 中一定要摆正 自己的位置 , 承 认 自身 的劣 势。对 此我深有感触 : 参与式 学习让我发现 了学 生创新 思维 的“ 火花 ” 给 了我 向学生 学习 , 自己 , 为 “ 电” 充 的机会 , 我和学生一起在探究学 习中品尝到成 使
一
[ ] 文锦 . 中语 文新课程 教 学法. 1倪 初 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0 3 20.
定 的层次性 、 针对性 。 实践证 明, 自主学 习是基础 , 合作学 习是过 程 , 探究
[] 2 靳健. 文课 程与教 学论 . 语 甘肃教育 出版社 ,0 6 20.
胆质疑 , 各抒己见 。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地确定本节课的 重、 难点 。 实践证 明 , 督促学 生养成 良好 的预 习习惯 , 既培养
四、 学相长 。 教 挖掘学 生的实践潜能
“ 教学相长” 是我 国传统教育理论 的一个老概念 , 新
课改理念使它 又焕发 出新 的光彩 。 以上实践 中可以看 从
在学生 “ ” 学 的基 础上 , 无 疑是 对语 文教 师 的又一 次 这
“ 挑战 ” 。对此 , 我在语文 阅读教学 中做 了以下尝试 :
一
新课程倡导“ 课堂是属 于学生 的” 这一理念 , 不是 并 意味着 要教 师把课 堂完全交给学生 。 我是这样理解并 具 体 操作 的 : 在教学 中为 了让 学生更 好地 自主学 习 、 合作 探 究 , 师要发挥 “ 教 向导 ” “ 标 ” “ 梁 ” 、路 、桥 的作用 , 为学 生在 探究 、 讨论 、 答疑 中当“ 问” 参谋 ” 使学生 的思 顾 和“ ,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初探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率。
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创设探究情境,巧妙点拨引导,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探究思维,教给学生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一、尊重学生;激发探究兴趣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想象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
可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
而探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
因此,要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敢于展示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效的指导,引导和诱发,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从神话中的瑶池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到大自然和科学的伟大·神奇。
这样,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又照顾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渴望与热情,从而表现得非常主动积极,在教描写池水这一部分后,问:“学了这一部分我的感受是五彩池的吃上颜色特别多。
你们同意吗?”学生大部分喊同意,有的还在思考,有的表示不同意。
我接着说“我这样讲可是有根据的,如果你不同意我和一些同学的看法,也要用朗读来说服我们。
”老师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本 能 作 出 自己 的分 析 判 断 , 力 从 不 同 的角 度 和 层 面 进 行 阐 发 、 努
评 价和 质 疑 ”; 注 重个 性 化 的 阅读 ,充 分 调 动 自己 的 生 活 经验 “ 和 知识 积 累 , 主 动积 极 的 思维 和 情 感 活 动 中 , 得独 特 的感 受 在 获 和体 验 。学 习 探 究 性 阅 读 和 创 造性 阅读 , 展 想 像 能 力 、 发 思辨 能 力和批判能力 ” 。
性 、 读 需求 的 多样 性 、 读 心 理 的独 特 性 , 重 学 生 个 人 的见 阅 阅 尊
解 ,应 鼓 励 学 生 批 判质 疑 ,发 表 不 同意 见 。教 师 的 点拨 是 必 要 的 , 不 能 以 自己 的 分析 讲 解 代 替 学 生 的 独 立 阅 读 ”“ 学作 品 但 ;文
实施 个性 化语 文 教 学 , 高 中语 文 学 科 自身 特 点 所 决 定 的 。 是 语 文 学 习本 身就 是 极 具 个 性 化 的 行 为 , 阅读 尤 其 如 此 。 于 高 而 对
在 阅 读 教 学 过 程 中尊 重 学 生 个 性 、 促进 学生 个 性 发 展 的 教 学 。 在 阅 读 教 学 中 , 师 要 充 分 关注 学 生 阅读 心 理 的独特 性 , 重 学 生 教 尊
中 学 生而 言 ,感 悟 语 言 是 一 种 个 性 化 的 行 为 , 由 于 学 生 知 识 背 景 、 活 经 历 、 情 气 质 等 多 方 面 的 差异 , 生 对 文 本 的 理 解 是 生 感 学
多 元 的 , 语 言 的 感 悟 自然 也 就 有 了 区别 。 师 应 根 据 学 生 的个 对 教 性 差 异 , 导 学 生 多角 度 、 层 面 地 感 悟 , 导 个 性 化 阅 读 , 施 引 多 倡 实
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阅读教学方法初探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往的阅读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忽视的是存在的一些偏差,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等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扎扎实实抓好阅读教学,落实阅读教学的效果呢,窃以为需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重视朗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一)读,尤其是朗读,是上好阅读课的法宝。
首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只有让学生读完了书,他们才会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才会有对文本初步的理解,这是学好课文的第一步。
其次,研读文本时,要让学生细细品读,反复读,达到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会读的目的。
第三,在积累阶段,要重视“背读”。
几千年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多积累。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积累,每堂课我们让学生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名段,记住一点好的东西,日积月累,既大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一渠“活水”。
(二)重视“咬文嚼字”式的语言文字训练。
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从咬文嚼字入手去培养语感。
阅读课上,教师教给学生的不能是空对空的感悟,而应是在学生真正理解了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后,有真正的感悟。
试想,学生连字词的意思都不理解,又何谈体验与感悟呢?(三)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
一位外国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
“披文”就是读进去,教师只是在学生不易看出来的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些适当的点拨、讲解。
”入情”则是悟其义,悟其情。
科学家研究证明,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是最有效的认知方式。
语文教学具备了鲜明的形象性,才能最有效地使学生真切感受、体悟,引起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关注,进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课教学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课教学初探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核心。
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语文阅读课——从事先规定细节的僵化设计走向了多元开放、灵活动态的弹性预设,从教师霸权的“一言堂”走向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从偏重认知能力走向了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精彩,带来了生机。
们决不能让新课程只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我们除了学习新理念,更应该以自身的探索意识和实践智慧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不断建设、成熟起来,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
标下师生平等对话,共享动态和谐新课堂。
1.课堂预设的失落。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亟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预设,预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
,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提问,引导学生列举描摹春天的诗句,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
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必须胸中有书,心中有人,手中有法,灵活机智地调控课堂,理性引导学生的多元理解,而不能一概肯定。
如对《背影》中父亲形象的分析,有一学生批判“父亲”没修养,理由是他不守交通法规,横穿马路……如果老师不加指正,对此大加赞赏,还称之为多元品读,那么语文教师、语文课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了,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呢?、探究,无疑是一场极为深刻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之初探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新课程策略原则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在分享彼此之间的思维、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之问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误区,追求形式,忽视文本。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讲求实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阅读的界定是:“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理解是:“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从两者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新理念突出表现在“对话”上。
“对话”这一理念,是以交流为基础的。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在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交流。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领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
其二,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
每个学生因为受诸如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因素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异很大,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话题的理解常常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对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以“标准答案”判分,强求结论统一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其,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2、遵循学习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交流,而作为主体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其生理、心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为明显的不同。
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践
中,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地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阅读教学遵循的原则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控制在一个基准上,可能会导致“课堂非常热闹,效果却不理想”的尴尬境地。
因此,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紧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则。
凡是被选人新课标下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精挑细选,并且结构严密。
对文内的语言进行了修辞炼句,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作出了独具匠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
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师生都应从作者的心理出发,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终体验作者的情感。
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而同时被安排在课本第二单元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
对侵略者的仇恨。
同样是两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于法与语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2、遵循“联系上下文”和“首尾呼应”的通用原则。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与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把握该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被安排在课本第三单元的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中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而每次的环境都不一样,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出现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式点题“背影”。
第二次是在火车站送别父亲的场景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
父亲步伐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深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厚无私的爱;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便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第j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离别之时,催人泪下。
第四次便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阅读父亲的来信,在盈盈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此处与文章开头呼应,紧扣主题,升华了作者的感情。
3、遵循“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原则。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要时刻引导学生关注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们在素质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正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指出的那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以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出发点,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而这种“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只有使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会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才会得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黄陕南.论高中语文教学预习活动的组织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3期.
[2]朱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考试周刊;2012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