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实验锁相环倍频器

合集下载

锁相调频电路实验

锁相调频电路实验

锁相调频电路实验实验六锁相调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初步熟悉锁相环路及其基本组成的部件性能指示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1、我们知道锁相环路由鉴相器(Phase Detector)环路滤波器(Loop Fifter)和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锁相环路实际上是一个相位自动调节系统(ω≠ωR)进入锁定状态ωV=ωR的捕捉过程,与环路保持锁定状态的同步和跟踪过程。

锁相环锁定和失锁的基本标志是:锁定时ω=ωV,△ω=0鉴相器输出一直流电压Vd可以用直流电压表测出,也可以用示波器观察。

失锁时,ω≠ωV鉴相器输出一个交变的交流电压,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时,其Vd为零,用示波器观察则Vd为交变的交流信号电压,鉴相器的鉴相灵敏度,VCO的控制特性,环路滤波器的滤波性能等参数都对锁相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同步过程:起始条件是环路已处于动态平衡中由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使ωV 产生缓慢漂移时,环路内所发生的使ωV继续锁定在ωR 上的过程,同步过程的进行受一定的限制当起始频差δωV达到一定值时,环路是不能再锁定而失锁,这一边界ΔωH成为同步带。

捕捉过程:起始条件是环路失锁既ωR≠ωV的情况下,环路由失锁进入锁定时环路内所发生的运动过程。

捕捉过程分为快捕和慢捕,通常所指为快捕过程。

捕捉带,它是指环路失锁已既进入锁定的两个边界频率之差的1/2。

2、实验电路介绍实验电路如图6—1所示:限幅器:对输入的方波信号进行整形,消除毛刺、寄生调幅。

用7LS00与非门来完成。

鉴相器: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产生与相位差成下比例的电压、它也利用与非门来完成。

(74LS00)74LS00是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图6—1 锁相环路实验电路方框图滤波器:选出反映相位差的直流分量去控制VCO,本滤波器为比例滤波器。

放大器:由LM741组成的基极定时多谢振荡器,它的振荡频率相位受到控制得以调整输出反馈到鉴相器。

锁相环-倍频使用Microsoft-Word-文档

锁相环-倍频使用Microsoft-Word-文档

3.5倍频电路相位-时间法的思想是将相位量转换为数字脉冲量,然后对数字脉冲进行测量而得到相位差值。

转换原理如下:两被测信号的相位差可表示为 : T/T360∆=∆Φ(1)其中 ∆Φ为相位差,T ∆为相位差时间,T 为被测信号周期 数字测量时的表达式:)/f 360f N /T 360N m c (==∆Φτ(2)其中τ为计数脉冲周期,m f 为其频率,c f为被测信号频率,N 为计数值显然这个表达式包括乘法和除法,计算烦琐,利用单片机处理,固然可行,但是仔细观察式 ( 2 ) 就可发现,倘若分子部分360τ 与分母部分 T 可以消去,即1/T 360=τ 则 N=∆Φ, 也就是说计数器的值 N 即是相位差∆Φ ,这个假设成立的条件是T360=τ,用频率表示为cm1/f 360/f=,cm 360ff = ,即计数脉冲的频率为被测信号频率的360倍时,计数器的值就表示了相位差,显然此时测量的精度为1°。

若要使测量精度达到1°,仍然从相位差表达式出发,将相位差表达式进行变形 :)/f 360f N m c (⨯=∆Φ(3)当cm 360ff = 时,计数器的值 N 除以10即为相位差值,则测量精度提高到1°。

基于相位-时间法原理的测量仪的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

基准信号(电压信号)fr 经放大整形后加到锁相环的输入端,在锁相环的反馈环路中设置一个N=360的分频器,使锁相环的输出信号频率为360fr ,但相位与fr 相同,这个输出信号被用作计数器的计数时钟。

原理图如下:A计数为实现计数功能,本文提出三个方案。

方案一:用软件对大量的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且采集时间间隔难以精确控制,如果要准确地捕捉到信号的极值,则要求每个信号周期内有足够多的采样点对波形进行细分。

因此,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或者用于数字存储示波器中。

方案二:相位-电压法则是基于RC 电路的积分和ICL7136芯片的显示校正网络来实现相位差的测量和显示,其测量精度和稳定度都不够高。

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

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

一、主要内容与要求1.掌握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设计电子系统的方法;2.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设计一种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倍频器;3.重点设计数字环路滤波器和数控振荡器;4.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验证;5.阅读并翻译3000单词以上的英文资料。

二、主要技术要求n倍频;2 1.系统能够实现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的2.改变系统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倍频信号,且始终能够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保持同步;3.用Verilog语言编写设计程序,利用计算机仿真予以验证。

三、研究方法1.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2.确定全数字锁相环系统的设计方案;3.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模块的划分,并确定用Verilog设计各功能模块的算法;4.编写系统设计程序,并进行仿真验证,经过反复修改使电路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四、工作进度安排1.2012年12月学习掌握Verilog设计技术,收集和整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资料;2.2013年1月在分析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开题报告,确定设计方案和研究技术路线;3.2013年3月完成环路滤波器和数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4.2013年4月完成全数字倍频器的系统设计与仿真;5.2013年5月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准备毕业答辩稿;6.2013年6月初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省部级课题设计(论文)题目来源起止时工程设计2012.12013.6设计(论文)题目类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锁相(phase-locked loop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作用是实现设备外部输入信号与内部的震荡信号同步其基本组成包括鉴相 phasedetector环路滤波器loopfilter)和压控振荡器 voltagecontroloscillato)倍频器frequencymultiplie)是使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倍的电路利用非线性电路产生高次谐波或者利用频率控制回路都可以构成倍器倍频器也可由一个压控振荡器和控制环路构成它的控制电路产生一控制压,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严格地锁定在输入频f的倍乘fnf因为非线性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使输出信号相位不稳定所以其构的倍频器,倍频噪声较大。

实验五锁相环测试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五锁相环测试及应用实验报告

:锁相环测试及应用实验试验目的:1.了解锁相环的组成、基本原理及性能特点。

2.掌握集成锁相环4046芯片的使用方法。

3.掌握锁相环路及各部件性能(鉴相特性、压控特性、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试方法。

4.掌握锁相调频、锁相鉴频电路的构成、基本原理及参数测试测试方法。

5.掌握简单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及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验设备:1.调幅与调频发射模块。

2.直流稳压电压GPD-3303D3.F20A 型数字合成函数发生器/计数器 4.DSO-X 2014A 数字存储示波器实验原理:1. 锁相环的组成及基本原理锁相环路(PLL )亦称自动相位控制(APC )电路,它是一种利用相位误差消除频率误差的反馈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由鉴相器(相位比较器)、环路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三个基本部件组成。

若o i f f ≠,瞬时相位差ϕ∆将随时间而变化;若i of f ϕ∆=保持固定值。

锁相环就是利用两个信号之间相位差的变化,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最终使两个信号相位差保持为常数,达到频率相等。

锁相环的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若o i f f ≠,必将引起ϕ∆的变化,鉴相器输出正比于ϕ∆的误差电压()d u t 。

经环路滤波器滤除()d u t 中的高频分量和噪声,产生缓慢变动的直流电压()c u t 。

VCO 受控于()c u t ,使得振荡频率o f 与输入参考频率i f 的频差逐渐减小,直到o i f f =,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状态,即锁定状态。

此时,ϕ∆保持一个不变的稳态相差ϕ∞,以维持电路的平衡状态。

需要指出,环路能达到锁定状态,是在o f 与i f 相差不大的范围内。

2. 几个重要概念 ⑴ 失锁与锁定开始工作时, o i f f ≠,ϕ∆不固定,环路处于不稳定状态,称为失锁。

当o i f f =时,ϕ∆保持常数,电路进入稳定状态,称为锁定。

⑵ 跟踪过程与捕捉过程在环路锁定状态下,如果输入信号频率i f 发生变化,环路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输出信号频率o f 以同样的规律跟随着变化,并且始终保持o i f f =,这个过程称为跟踪过程或同步过程。

锁相环调频及锁相环调频发射与接收实验实验报告

锁相环调频及锁相环调频发射与接收实验实验报告

锁相环调频及锁相环调频发射与接收实验实验报告沈凯捷101180101锁相环调频实验一. 实验目的1.加深对锁相环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锁相环同步带、捕捉带的测试方法,增加对锁相环捕捉、跟踪和锁定等概念的理解。

3.掌握集成锁相环芯片NE564的使用方法和典型外部电路设计。

1.理解用锁相环实现调频的基本原理。

2.掌握NE564构成调频电路的原理和调试,测试方法。

二、实验使用仪器1.NE564锁相和调频实验板2.100MHz泰克双踪示波器3. FLUKE万用表4. 高频信号源5. 低频信号源三、实验内容1. 压控振荡器的测试。

2 . 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3. 调频信号的产生和测量。

四、实验步骤1. 压控振荡器的测试(1)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锁相环调频与测试电路实验模块。

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电源指标灯点亮。

(2)把跳线S1,S2,S5,S6,S7断开,S3,S4合上。

单独测试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频率。

将双排开关S8的4端合上,此时8200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3端合上,此时820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2端合上,此时82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1端合上,此时22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数字锁相环在倍频电路中的应用

数字锁相环在倍频电路中的应用

数字锁相环在倍频电路中的应用【摘要】:文章简述了锁相环的发展和组成,重点介绍了数字锁相环PE3236的内部组成,并分析了利用PE3236、二分频器、四分频器以及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组成的倍频电路,并且对环路滤波器和环路特性作了简要说明,从而给出了一种实现了频率合成的更加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PE3236; 单片数字锁相环(PLL); 环路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VCO); 单片分频器中图分类号:TN7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110034-011. 引言锁相环最初用于改善电视接收机的行同步和帧同步,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锁相原理在数学方面,早在30年代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

1932年贝尔赛什(Bellescize)第一次公开发表了锁相环路的数学描述,用锁相环路提取相干载波来完成同步检波。

到了40年代电视接收机中的同步扫描电路中开始广泛的应用锁相技术,使电视图像的同步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进入50年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由杰斐(Jaffe)和里希廷(Rechtin)利用锁相环路作为导弹信标的跟踪滤波器获得成功,并首次发表了包含噪声效应的锁相环路线性理论分析的文章,同时解决了锁相环路最佳化设计问题。

在60年代,维特比(Viterbi)研究了无噪声锁相环路的非线性问题,并发表了”相干通信原理”一书。

到了70年代林特塞(Lindscy)和查里斯(Charles)进行了由噪声的一阶、二阶及高阶锁相环路的非线性理论分析,并做了大量实验以充实理论分析。

2. 基本原理锁相技术是实现相位自动控制的一门学科,锁相环是能使受控振荡器的频率和相位均与输入信号保持确定关系的闭环电子电路。

它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

鉴相器用来鉴别输入信号Ui与输出信号Uo之间的相位差,并输出误差电压Ud 。

Ud 中的噪声和干扰成分被低通性质的环路滤波器滤除,形成压控振荡器(VCO)的控制电压Uc。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常用的频率合成技术,可以将输入的信号倍频到更高的频率。

它在现代通信、雷达、微波、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锁相环倍频的原理、应用和实现进行详细阐述。

一、锁相环倍频的原理锁相环倍频是利用锁相环的稳定性和反馈控制能力来实现的。

锁相环由一个相频比较器、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VCO)、一个相位误差检测器、滤波电路和一个反馈回路组成。

1.相频比较器:将输入信号和VCO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得到相位误差信号。

2.VCO:根据相频比较器输出的相位误差信号,调整自身的频率。

3.相位误差检测器:检测VCO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之间的差异。

4.滤波电路:将相位误差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控制VCO频率的电压信号。

5.反馈回路:将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反馈给VCO,控制VCO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一致。

锁相环倍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VCO频率,使得反馈回路能够将输入信号与VCO输出信号的相位保持恒定,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倍频。

二、锁相环倍频的应用锁相环倍频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频率合成系统中。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通信领域:在无线通信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基带信号倍频到射频频率,用于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它可以使得信号频率更高,提高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2.雷达系统:在雷达系统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低频信号倍频到微波频率,用于雷达的脉冲压缩和信号处理。

它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目标检测能力。

3.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低频光信号倍频到高频光信号,用于光时钟的生成和光信号的调制。

它可以实现光信号的稳定传输和高速通信。

三、锁相环倍频的实现锁相环倍频的实现需要选择合适的锁相环参数和设计合理的电路结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锁相环倍频实现方案。

1.模拟锁相环倍频:模拟锁相环倍频使用模拟电路实现,具有延迟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它适用于频率较低的应用场景,如音频信号的倍频。

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

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

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一、引言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它在现代通信、测量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锁相环可以实现信号的频率合成、频率转换和时钟恢复等功能。

其中的分频倍频功能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

二、锁相环简介锁相环是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波形整形器等组件组成的反馈系统,其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处于稳定的相位关系。

通过调节控制电压,锁相环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并使输出信号达到稳定的相位同步。

锁相环在通信系统中常用于时钟同步、频率合成和信号调理等应用。

三、锁相环的分频倍频功能锁相环中的分频倍频功能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为所需的频率。

分频倍频是通过将输入信号在锁相环内部的振荡器中进行调整实现的。

以下是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的具体步骤:1.输入信号分频:通过将输入信号分频,将其频率降低至锁相环振荡器可接受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使用分频器将输入信号频率降低到锁相环的工作范围内。

2.锁相环稳定:一旦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至锁相环可以处理的范围,锁相环开始跟踪输入信号。

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锁相环输出信号,相位比较器产生一个方向性的误差信号。

3.低通滤波:误差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成分,获得稳定的控制电压。

该控制电压用于调节振荡器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4.波形整形:控制电压经过波形整形器,将其转换为输出信号。

波形整形器通常将控制电压转换为方波,用于驱动输出信号的数码电路。

5.输出信号倍频:通过在输出信号路径中添加倍频电路,将波形整形之后的信号进行倍频。

倍频电路可以是原理上简单的倍频器,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的复杂倍频算法。

四、应用实例锁相环的分频倍频功能在很多电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应用实例:•频率合成器:通过将输入信号分频和倍频,锁相环可以根据需求合成所需的输出频率。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合成器常用于产生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

一种实用的利用锁相环实现的倍频电路

一种实用的利用锁相环实现的倍频电路

维普资讯
20 0 3年第 9期




可 以看 出谈 系统 的响 应非 常快 , 有超 调 , 随机 扰 动下 的 没 在
稳 态误差也 非 ' 小 。 I 基 于上述 仿 真结 果 ,我 们 将该方 法 应用 于恒 温箱 的 温度控 制中取 得 了令人 满意 的效 果 。该恒 温箱 被用 于某 化学 反应 过程 的恒沮 控制 ,其 温控 系统 的具 体性 能指 标为 :控 制精 度 为 ( 一 0 5C,.  ̄ ( .  ̄ 0 5C) 沮度控 制范 围为 4 ℃ 一1 0C) 控制 响应 时间 以 o 0 ̄ ; 对 j 在 非 受控 状 态 下 达 到 相 同预 定状 态 点 的最 快 响 应 时 间 为 | 巴 准。 硬件 上我们 采 用的是 西 门子 s 在 7—3 0系列 P C作 下位 机 , 0 L 普 通 的研祥工 控 机作上 位机 。考虑 到 G C算法 中含 有高 阶矩 阵 P 求 逆 的运算 , 用低 级语 言编 程难 以实 现 , 我们 的算法 程序 主要 用 V C++在 上位机 中实 现 。 每个 扫描 周期 中 P C先 把采 样信 号 在 L
图 2 P 控制效 果 图 Ⅲ ◆ 考 文奠
【】 I Cml DW. et l i C nt le ee ighr o rdc v o t 11 E Po—D 1 9 。 3 ( : 4 i m S at i r esr n drcdn oi npe it eC nr .E r oa . a z i o 9 2 1 8 4)3 7—3 4 52
1脚phil为信号输入端3脚phi2为比较信号输入靖2脚pho1是相位比较器1的输出端13脚pho2是相位比较嚣2的输出靖1脚pho3为相位输出端当环?入锁时为膏电平环?失锁时为低电平此端通过晶体管去驱动发光二极管可构成人锁状态指示电?人锁时灯亮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技术,用于产生高频时钟信号或频率合成。

它是利用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的特性来实现的。

锁相环倍频的原理是通过反馈的方式,将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进行比较,并将误差信号通过滤波、放大等环节处理后,再输入到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中,通过调节VCO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同步。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的频率倍增,从而达到倍频的目的。

锁相环倍频的基本结构包括相平衡器(Phase Detector)、环形滤波器(Loop Filter)、控制电压产生器(Control Voltage Generator)和VCO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如下:1. 相平衡器将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

2. 误差信号经过环形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得到平稳的控制电压。

3. 控制电压通过控制电压产生器转换成电流信号,进一步输入到VCO 中。

4. VCO根据控制电流信号的大小,调节自身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同步。

5. 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环达到稳定状态,输出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倍数。

锁相环倍频技术有许多应用,其中包括:1. 高速通信系统:在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中,为了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需要产生高精度的时钟信号。

锁相环倍频可以通过将低频的参考时钟倍频到高频,从而满足高速通信系统对时钟信号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2. 数字信号处理(DSP):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

锁相环倍频可以用来产生高速的采样时钟信号,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信号处理。

3. 电源管理:在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通常会使用功率管理芯片来控制电源的供电。

锁相环倍频可以用于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从而精确控制供电频率,实现电源管理的功能。

4. 音频频率合成:在音频设备中,为了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通常使用频率合成器。

锁相环(史)

锁相环(史)
步骤: 将10kΩ的电位器一头接地,一头接VDD电源,中心滑动头接 VCO输 入,然后调节电位器,使VCO输入电压Vd由小到大变 化( Vd=0V、 1V、2V、3V、4V、5V),测出以下三种情况 下的VCO的f-V曲线。 (1)R2不接,R1=10kΩ,C1=510pF,VDD=+5V (2)R2=10kΩ,R1=10kΩ,C1=510pF,VDD=+5V (3)R2=100 kΩ,R1=10kΩ,C1=510pF,VDD=+5V
RS
QD QC QB QA
74LS90 cBp1 cpA0
RS
被测信号
b
PH I 2 a PH I1
CD4046
c
VCOo
反相器的作用
✓ 左边的反相器:因为74LS374是上升沿触发 ✓ b为什么要为Q3的反相信号?
Q3的特点是高电平持续时间短,低电平时间持续时间 长,如果a为高电平,b为低电平,则锁相环相位器不 好比较,所以将Q3取反。
• 本锁相环电路选择了相位比较器2(PC2), 锁相环路锁定在压控振荡器中型频率处时 输入输出的相位差为0。所以R4是不可以省 去的。
实验内容三 、 用CC4046、74LS90、 74LS00组成一个倍频电路(其倍频数N=1 -10可选)
用锁相环实现倍频的原理
fcoN'fco
实验步骤:
(1)用74LS90设计一个十进制计数器,测绘各关键点的波 形, (注意触发源的选择)。
• 集成数字锁相环内通常至少包含压控振荡器VCO和相位比较器PC。 • 本实验使用HCT4046。
• PIN DESCRIPTION
• PIN NO. SYMBOL NAME AND FUNCTION

锁相环调频和解调实验,频率合成器实验

锁相环调频和解调实验,频率合成器实验

实验11 锁相调频与鉴频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锁相环的基本概念。

2.了解集成电路CD4046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由集成锁相环电路组成的频率调制电路/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预习要求1.复习反馈控制电路的相关知识。

2.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仪器1.高频信号发生器2.频率计3.双踪示波器4.万用表5.实验板GPMK8四、锁相环的构成和基本原理(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图11-1是锁相环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它主要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组成。

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 F压控振荡器VCOV i(t)V D(t)V c(t)V o(t)图11-1 锁相环的基本组成①压控振荡器(VCO )VCO 是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参数通常是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为加在VCO 上的电压。

所谓压控振荡器就是振荡频率受输入电压控制的振荡器。

②鉴相器(PD )PD 是一个相位比较器,用来检测输出信号0V (t )与输入信号i V (t )之间的相位差 (t),并把(t)转化为电压)(t V d 输出,)(t V d 称为误差电压,通常)(t V d 作为一直流分量或一低频交流量。

③环路滤波器(LF )LF 作为一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滤除因PD 的非线性而在)(t V d 中产生的无用组合频率分量及干扰,产生一个只反映(t)大小的控制信号)(t V C 。

4046锁相环芯片包含鉴相器(相位比较器)和压控振荡器两部分,而环路滤波器由外接阻容元件构成。

(2)锁相环锁相原理锁相环是一种以消除频率误差为目的反馈控制电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误差电压去消除频率误差。

按照反馈控制原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VCO 的频率发生变化使得与输入频率不相等,这必将使)(t V O 与)(t V i 的相位差(t)发生变化,该相位差经过PD 转换成误差电压)(t V d 。

此误差电压经过LF 滤波后得到)(t V c ,由)(t V c 去改变VCO 的振荡频率,使其趋近于输入信号的频率,最后达到相等。

实验十四 VCO锁相环电路实验

实验十四 VCO锁相环电路实验

实验十四 VCO锁相环电路实验【实验内容】1.基本锁相环实验2.同步带与捕捉带的带宽测量实验3.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VCO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加深对基本锁相环工作原理的理解。

2.熟悉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实验环境】1.分组实验:两人一组或者单人2.设备:实验箱一台、示波器【实验原理】本单元可做基本锁相环和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两个实验。

总体框图如图1,电路原理如图2:1图1 总体框图1、4046锁相环芯片介绍4046锁相环的功能框图如图8-3所示。

外引线排列管脚功能简要介绍:第1引脚(PD03):相位比较器2输出的相位差信号,为上升沿控制逻辑。

第2引脚(PD01):相位比较器1输出的相位差信号,它采用异或门结构,即鉴相特性PD01=PD I1 PD I2第3引脚(PD I2):相位比较器输入信号,通常PD为来自VCO的参考信号。

第4引脚(VCO0):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第5引脚(INH):控制信号输入,若INH为低电平,则允许V工作和源极跟随器输出:若INH为高电平,则相反,电路将处于功耗状态。

第6引脚(CI):与第7引脚之间接一电容,以控制VCO的振荡频率。

第7引脚(CI):与第6引脚之间接一电容,以控制VCO的振荡频率。

第8引脚(GND):接地。

第9引脚(VCO I):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

第10引脚(SF0):源极跟随器输出。

第11引脚(R1):外接电阻至地,分别控制VCO的最高和最低振荡频率。

第12引脚(R2):外接电阻至地,分别控制VCO的最高和最低振荡频率。

第13引脚(PD02):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三态相位差信号,它采用PD I1、PD I2上升沿控制逻辑。

第14引脚(PD I1):相位比较器输入信号,PD I1输入允许将0.1V左右的小信号或方波信号在内部放大并再经过整形电路后,输出至相位比较器。

第15引脚(V I):内部独立的齐纳稳压二极管负极,其稳压值V≈5~8V,若与TTL电路匹配时,可以用来作为辅助电源用。

锁相环倍频器的实训报告

锁相环倍频器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锁相环倍频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频率进行整数倍放大的电路。

它主要由压控振荡器(VCO)、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和分频器组成。

当输入信号与VCO的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时,PD将这个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通过LPF滤波后,控制VCO的频率,使VCO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倍频的目的。

2. 锁相环倍频器的设计(1)选择合适的VCO: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所需的倍频次数,选择合适的VCO,确保VCO的频率范围满足设计要求。

(2)设计鉴相器:鉴相器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与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

常用的鉴相器有乘法鉴相器和相位比较鉴相器。

(3)设计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误差电压中的高频分量,使其平滑,以便控制VCO的频率。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有RC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4)设计分频器:分频器的作用是将VCO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倍频信号。

常用的分频器有数字分频器和模拟分频器。

3. 锁相环倍频器的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搭建锁相环倍频器实验电路。

(2)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测试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相位噪声、频率稳定度等性能指标。

(3)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巧。

(2)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3)设计实验电路图,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

2. 搭建实验电路(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元器件。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3. 测试电路性能(1)使用示波器观察VCO的输出信号波形,记录频率、相位噪声等数据。

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

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

实验十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锁相环构成调频波的解调原理。

2.学习掌握集成电路频率调制器/解调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预习要求1.查阅有关锁相环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弄清锁相环集成电路与外部元器件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4.实验板G5四、实验电路说明图10-1为565(PLL 单片集成电路的框图及管脚排列,锁相环内部电路由相位鉴别器、压控振荡器、放大器三部分构成,相位鉴别器由模拟乘法器构成,它有二组输入信号,一组为外部管脚②、③输入信号e 1,其频率为f1;另一组为内部压控振荡器产生信号e 2,经④脚输出,接至⑤送到相位鉴别器,其频率为f2,当f1和f2差别很小时,可用频率差代表两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即f1- f2的值使相位鉴别器输出一直流电压,该图10-1 565(PLL 的框图及管脚排列电压经⑦脚送至VCO 的输入端,控制VCO ,使其输出信号频率发生变化f2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f2= f1为止,这时称为锁相环锁定。

输入输入VCO 输出频率F2相位鉴别器VCO 输入参考电压输出VCO 控制电压时基电阻时基电容+VCC五、实验内容实验电路见图10-2图10-2 565(PLL构成的频率解调器正弦波解调器调R P使其中VCO的输出频率f0(A点:即④⑤脚为50KHz。

先按实验九的实验内容2(2a的要求获得调频方波输出信号(③脚,要求输入的正弦调制信号e m为:VP-P=0.8V,f=1KHz,然后将其接至565锁相环的IN 输入端,调节566的R P1(逆时针旋转使R最小,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566的输入调制信号e m和565“B”点的解调输出信号。

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方案

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方案

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方案1.1设计依据及其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基于数字锁相环的同步倍频器设计。

锁相环路是反馈电路的一种,锁相环的英文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故其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之所以叫锁相环,是因为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和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能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实现相位的锁定的功能。

锁相环不仅在雷达、测量、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而且随着电子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采用数字方式实现信号的锁相处理,对全数字锁相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倍频器(frequency multiplier)是实现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电路。

倍频器可由一个压控振荡器和控制环路组成,其控制电路产生一控制电压,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严格地锁定在输入频率fi的n倍值fo=nfi 上。

倍频器用途十分广泛,如为了提高频率稳定度,发射机常采用倍频器以使主振器振荡在一个较低频率;而调频设备也常用倍频器来增大频率的偏移;倍频器也已然成为相位键控通信机中载波恢复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

当然,倍频器也可利用非线性电路产生高次谐波或者利用频率控制回路构成。

由于非线性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可使输出信号得相位不稳定,所以这种倍频器,倍频噪声较大。

而倍频次数越高,倍频噪声就会越大,这就大大限制了倍频器的应用。

所以为了减小设备中的倍频噪声,我们可以采用基于锁相环原理构成的同步倍频器,这也正是本次课题研究意义之所在。

1.2锁相环技术的发展1.2.1锁相环技术发展的历史锁相环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直至今日已经发展了八十余年。

锁相环技术首先是由DeBellescize于1932年提出的锁相环同步检波技术。

但首次公开对锁相环路的描述,却并未引起普遍的重视。

一直到1947年,锁相环第一次用于电视接收机水平和垂直扫描的同步,锁相环技术才开始得到应用。

锁相环倍频器

锁相环倍频器

锁相环倍频器摘要倍频器(frequency multiplier)使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电路。

输入频率为f1,则输出频率为f0=nf1,系数n为任意正整数,称倍频次数。

倍频器用途广泛,如发射机采用倍频器后可使主振器振荡在较低频率,以提高频率稳定度;调频设备用倍频器来增大频率偏移;在相位键控通信机中,倍频器是载波恢复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

利用非线性电路产生高次谐波或者利用频率控制回路都可以构成倍频器。

倍频器也可由一个压控振荡器和控制环路构成。

它的控制电路产生一控制电压,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严格地锁定在输入频率f1的倍乘值f0=nf1上。

目录一课题目 (4)二课题介绍 (4)三关键词 (4)四锁相环介绍 (4)五CD4046介绍 (6)六CD4518介绍 (10)七锁相环倍频器设计电路及工作原理 (12)八电路元件清单 (13)九焊接与制作 (13)十实物图 (14)十一心得体会 (14)十二参考文献 (15)十三致谢 (15)题目锁相环倍频器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次实践性课程,祈祷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实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课程介绍倍频器有晶体管倍频器、变容二极管倍频器、阶跃恢复二极管倍频器等。

用其他非线性电阻、电感和电容也能构成倍频器,如铁氧体倍频器等。

非线性电阻构成的倍频器,倍频噪声较大。

这是因为非线性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使输出信号相位不稳定而引起的。

倍频次数越高,倍频噪声就越大,使倍频器的应用受到限制。

在要求倍频噪声较小的设备中,可采用根据锁相环原理构成的锁相环倍频器和同步倍频器。

三.关键词锁相环CD4046 CD4518四.锁相环介绍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为无线电发射中使频率较为稳定的一种方法,。

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能够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

基本锁相环、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系统实验

基本锁相环、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系统实验
实验一 基本锁相环、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系统实验 基本锁相环、
2006-11-2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基本锁相环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熟悉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2006-11-2
实验设备
1. 实验仪器仪表 • +5V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 • 示波器 • 信号发生器(频率计) 信号发生器(频率计) • 通信实验系统实验箱
2006-11-2
原始数据要求 原始数据要求
1. 记录观察同步、跟踪和捕捉过程时的各三组输入输出频率值 记录观察同步、 2. 原始数据记录同步带和捕捉带的上下限频率值 3. 原始数据记录不同分频比下的频率值 4. 原始数据记录最大最小分频比
2006-11-2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
1. 简略讲述数字锁相环的原理及其在频率合成上的应用依据 2. 给出基本锁相环和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原理框图 3. 分析实验所观察到的同步、跟踪和捕捉过程 分析实验所观察到的同步、 4. 计算同步带宽和捕获带宽,并比较两者 计算同步带宽和捕获带宽, 5. 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分频比和输出频率的关系式 6. 完成思考题 :在基本锁相环电路中,若要扩大捕捉带,可采用 完成思考题2:在基本锁相环电路中,若要扩大捕捉带, 什么措施? 什么措施?
TP403 TP402 SW401 SW402 SW403
2006-11-2
实验内容
一、基本锁相环实验
1. 观察同步:SW401和SW402置为 ,SW403置为 ;按下K2、K100、K400;按 观察同步: 和 置为000, 置为001;按下 、 、 ; 置为 置为 开始” “开始”和“VCO”,直到显示“4”;K402接1-2,K401接2-3,此时用信号源产生 ,直到显示“ ; 接 , 接 , 50kHz的方波信号,在TP401处观察输入波形,在TP402处观察 的方波信号, 处观察输入波形, 处观察VCO输出波形。 输出波形。 的方波信号 处观察输入波形 处观察 输出波形 观察跟踪:在上述的基础上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在TP402处观察输出频率。 观察跟踪:在上述的基础上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 TP402处观察输出频率。 观察捕捉:调节信号源输出 观察捕捉:调节信号源输出2MHz,调节信号源直至环路入锁。 ,调节信号源直至环路入锁。 测试同步带和捕捉带,计算带宽:调节信号源输出50kHz, 测试同步带和捕捉带,计算带宽:调节信号源输出 , 增加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失锁,此时的输入频率即同步带的最高频率; ① 增加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失锁,此时的输入频率即同步带的最高频率; 减小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锁定,此时的输入频率即捕捉带的最高频率; ② 减小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锁定,此时的输入频率即捕捉带的最高频率; 继续减小输入频率直至环路失锁,此时的输入频率即同步带的最低频率; ③ 继续减小输入频率直至环路失锁,此时的输入频率即同步带的最低频率; 增加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锁定,此时的输入频率即捕捉带的最低频率。 ④ 增加信号源输出频率直至环路锁定,此时的输入频率即捕捉带的最低频率。

锁相实验

锁相实验

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锁相技术实验实验时间2009年01 月14日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用锁相环实现二倍频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面包板并掌握其使用。

2.掌握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利用锁相环设计倍频器的基本原理。

4.认识芯片CD4046的基本功能和外部链接电路。

5.利用CD4046和74HC74 D触发器构成倍频器。

二、实验内容:用74HC74实现一个二分频,再用CD4046BC芯片实现一个锁相环,然后将二分频接入锁相环VCO的输出与鉴相器的输入之间,搭建相应的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二倍频。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利用74HC74实现二分频(1) 根据74HC74的管脚分配图,分析D触发器的原理,通过把Q反馈到输入Q,输入信号接到时钟输入CP就可以实现时钟二分频。

其管脚分配图如图1.1所示。

图1.1 74HC管脚图(2) 在面包板板上按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74HC74的电源是5V 。

(3) 将输入信号(10in f kHz =的方波)接入电路,利用双通道跟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现输出信号的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1/2,即此电路实现了对时钟二分频。

示波器波形如图1.2所示。

图1.2 二分频波形(上面的波形是分频后的波形)2. 利用CD4046实现信号跟踪(1) 根据设定的信号频率计算出相关的参数选择合适器件。

环路滤波器:令10in f f kHz ==,则有432110s R C fτ-===,所以取:31R kHz =,20.1(104)C F μ=即。

压控振荡器:401101510R C f τ-==⨯=,110R k ≥Ω ,150C pF ≥,11200.01(103)R k C F μ∴=Ω=取,即。

(2) 在面包板板上按资料说给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如图1.3所示。

图1.3 倍频器电路图(3) 将输入信号(10in f kHz =的方波)接入电路,利用双通道跟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现他们的频率一致,有一定的相位偏差,即此电路实现了跟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1 锁相环倍频器
121180166 赵琛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锁相环集成电路,锁相环倍频器的基础知识。

2根据数字锁相环74HC/HCT4046的数据手册,分析、设计数字锁相环倍频器,学习根据集成电路数据手册分析、设计电路的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方波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CD4046、74LS47。

三、实验预习、研究、思考题
1 锁相环锁定与失锁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用示波器来判断?
答:锁定的标志是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同,仅有相位的不同。

用示波器判断,可以调节输入电压,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不变化,频率一致,即两信号相对稳定,则完成锁相。

2 锁相环的锁定范围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由CD4046技术手册可知,期锁定范围由R1、R2、C1三个主要参数决定。

具体值要看这三个参数的关系图。

其中,C1、R1决定中心频率,R2、C1决定最低频率,R1、R2决定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值。

3 CD4046有两个相位比较器,有何区别?74HC4046有3个相位比较
器,有何区别?
答:对于CD4046,两个相位比较器分别为异或相位比较器(NOR )即PC1,其相位锁定范围为0——180°;相位——频率比较器(PFD ),即PC2,其相位锁定范围为-360°——360°。

其中PC1比较容易锁定,但是要求输入信号50%占空比,或者是波形较好小信号。

若条件达到尽可能用PC1,否则使用PC2已达到稳定的锁相。

一般多用PC2,比较容易满足条件。

对于74HC4046,除去CD4046已有的两个触发器外,还有第三个触发器 JK 触发相位比较器(JK ),即PC3,其相位锁定范围是0——360°。

选择方式与CD4046类似。

4 试推导有一个零点的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表达式和超调量的表达式。

答:对于有一个零点的二阶系统,其H(s)=
b
as s b as 2+++,其中a=2ζω,b=ω2,这是一个冲激响应。

其对应阶跃响应为G (s )=b as s b as 2+++*s 1。

对其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可知,由于表达式过于复杂,故使用matlab 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可得,g (t )=1 - (cosh(t*(a^2/4 - b)^(1/2)) - (a*sinh(t*(a^2/4 - b)^(1/2)))/(2*(a^2/4 - b)^(1/2)))/exp((a*t)/2)
其超调量表达式为σ=)()
()(∞∞y y -t y p 。

同样,使用matlab ,,Tp=
log((2*b)/(2*b + a*(a^2 - 4*b)^(1/2) - a^2))/(a^2/4 - b)^(1/2)(另一解为负数不符合实际舍去)
再代入即可求解σ=)()()(∞∞y y -t y p =)(()p p t y 11
-t y =-1。

但由于matlab
功能有限,带入无法求出精确数值解。

其中,我们根据拉普拉斯变换性质,可知1sG(s) 0s limit y =→=∞)(。

5电容C2应如何选取?C2的不同取值,对实际电路的动态特性有何影响?
答:C2是低通滤波电路中的接地电阻。

应该先由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即快速性和准确性,确定时间常数τ1、τ2,再求R3、R4、C2的参数。

对于此低通滤波器,K f (s )=
Vd Vc =1s 211s *2+++)τ(ττ,其中τ1=R3C2, τ
2=R4C2。

系统固有频率 ωn =)(21N KpKo ττ+,)2(221/2KpKo 1*21
n KpKo
N N n +=++=τωτττωζ,前者为系统固有频率,后者为阻尼系数。

快速性与准确性不可兼得,再由τ1+τ2=2n N KpKo
ω,
τ2=N
/KpKo 1-212n )(ττξω+根据对于系统的需求选取参数,确定C2。

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有适当的阻抗,可以让C2≈80μF。

若其他条件一定,C2上升,则ωn下降,快速性增大,准确度下降。

若C2下降,则ωn上升,上升。

ξ则此时过渡时
下降,可知σ
间增大,快速性下降,准确性升高。

四、实验内容与数据分析
1 压控振荡器特性的测量。

提供VCO输入端0——5V可变输入电压,测量不同电压下VCO输出端的输出频率。

绘制f——V曲线特性图。

在本实验中,要求锁定频率为10——500KHz。

经过试验,选取R1=10KΩ,R2=2MΩ,C1=80pF,约为10——500KHz。

电路图:
其中4为输出端,5、8接地,6、7通过C1相连,11、12通过R1、R2接地,16接Vcc。

数据图:(Y轴单位:10^5Hz X轴单位:0.5V)
分析:对于本实验来说的压控振荡器,f与v在1。

5V——4.5V之间线性拟合较好,在v<1.5V和v>4.5V时虽然线性拟合度不高,但仍然是f随着v上升而上升,仍可认为处于锁相状态。

其中频率下限误差在9%,上线误差在0.6%,上限拟合较好,而下限较差。

如果将C改为88μF左右时,也许下限会拟合较好。

2 基本锁相环锁定与跟踪的观察。

将锁相环接成基本的闭环频率反馈系统。

将函数发生器PULSE输出的方波加到锁相环的输入端,当方波信号频率f等于VCO中心频率时,锁相环处于锁定状态,此时通过双踪示波器可以看到,输入信号vi与VCO的输出信号频率相等,二者仅存在固定的相位差。

当缓缓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时,VCO的输出频率也跟着改变,锁相环处于跟踪状态;当输入信号频率超过一定范围时,VCO波形稳定变为不稳定,锁相环进入失锁状态。

电路图:
其中3、4直接相连,5、8接地,6、7通过C1相连,11、12通过R1、R2接地,9、13分别通过R3、C2、R4进行滤波。

原理图
锁定范围:10——500KHz
取f=250kHz、400KHz、490KHz时的波形进行分析。

其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Δt分别为400ns、440ns和440ns,而在我选取的示波器坐标下,40ns为最小单位。

可以认为这40ns为误差。

忽略这一误差值,那么几种不同频率下Δt值一样。

事实上,这个差值为系统的传输延迟时间,一般应该保持不变。

在本实验中,理论上锁相环应该上限能达到500KHz,但是在实验中,当取f=500KHz时,示波器上无法出现稳定的锁相环图像,这说明此时已经失锁。

所以才取490KHz时候的波形进行分析。

同时,
对于10KHz时候我也做了图,但是与后三组数据相比,此时示波器
上能显示出的最短时间为1μs,若认为其是此时输入输出信号相位差,则不够准确,且从数量级上与后三组一致,可认为此时Δt也是在440ns左右。

3 倍频电路
设计并实现数字锁相环,实现输入频率10——500HKHz,输出频率是输入频率的1/4.
电路图
工作原理图
其中3、4之间接分频器,5、8接地,6、7通过C1相连,11、12通过R1、R2接地,9、13分别通过R3、C2、R4进行滤波。

其中倍频器原理图与连线图
分频器采用74LS74的两个D触发器构成的两个二分频器级联构成四分频器。

其中3为信号输入端,12为信号输出端。

锁定频率:f从2.27Hz——125.6KHz
波形图:
数据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锁定范围基本恰为原始锁定频率四分之一(9.1KHz——503KHz),说明系统工作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