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水田农业教案
教学设计 季风水田农业(市一等奖)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特点,影响因素,学习农业区位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主导因素。
2.通过资料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通过使用地理比较的学习方法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的指导教学,并且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发言,启发学生读图思考。
她能以低起点、小步子的问题和环环相扣的发问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深刻含义及其实践应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形成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和区位条件。
难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图片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袁隆平的图片,并辅以谚语: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图片上这位农民打扮的人就是袁隆平,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西方,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并且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那这些水稻都种植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季风水田农业,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回顾上节课的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回答。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科技以及交通运输等。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师展示亚洲的水稻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问题:(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哪些地区?(2)季风水田农业都分布在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区?(3)季风水田农业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气候类型所在的区域?(4)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总结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
高中地理_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学习目标】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2、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3、总结、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课前预习】※结合教材,预习并完成以下内容1、概况: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洲的季风气候区,农业以为主,作物以为主,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
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①,②,③,④ .3、①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是以单位。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受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的出售的稻谷是有限的。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低)④水利工程量大: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的水寒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小农经营无力进行建设水利工程,需要。
4.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课堂探究】※问题探究一: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材料1: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的气温。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材料2: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 提高稻谷单产量。
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材料3:教材47页中有:亚洲水稻分布图,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人口密度图思路点拨: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归纳总结:※问题探究二:结合材料及课本相关内容概括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今后发展措施。
【材料】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
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
3.2《季风水田农业》 教案
3.2季风水田农业一、教学达成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教学课时:1课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提问】我国珠江三角洲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引入季风水田农业【看图】《地理地图册》P18 “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说出世界水稻的主要分布区。
强调:水稻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亚洲。
【提问】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哪些国家产量较大?【归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印度。
【提问】广东农谚“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农谚“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农谚“立夏浸种,芒种栽秧”,问题:“为什么这三省的水稻插秧时间会不一样?”【归纳】各地气温条件的不同对水稻种植有影响。
【过渡】你认为水稻的种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探究学习】看图3.10,总结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区,还有部分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2、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4.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居民有吃米饭的传统。
小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出发展目标。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特点;2.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3.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2.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利用多种形式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教学方式】1、应用“案例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2、采用综合分析法,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分析;3、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我们大家都经常吃米饭,你可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你的家乡种的有水稻吗?世界上都有哪些地区种植水稻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种的有水稻,而有的地方却没有呢?这些就使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季风水田农业(板书)<承转>我们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一般方法是:哪里有?为什么有?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里有?挂图方式呈现图片组: 要求学生读图分析总结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一、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板书)亚洲季风区(包括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南亚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承转>为什么亚洲季风区成为世界水稻的主要产区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问题探究一: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探究工具:(1)书本43页“水稻的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C以上,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要高于20—22°C。
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
(2)挂图方式呈现图片组:(书本47页图3.10)方法: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学法指导——思维过程)(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从哪些方面分析?)(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发现哪些信息?)(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这些信息说明什么?)(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得到什么结论?)方式: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针对一幅图片互助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时间:3分钟(3分钟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板书)1、自然条件1)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2)地形:多位于大河下游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3)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4)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社会经济条件1)劳动力: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市场:人口稠密,粮食市场需求量大3)生产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4)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承转>我们刚刚分析了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后,接下来该做什么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点?问题探究二: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有何特点?探究工具:(1)生产场景图片组(挂图方式呈现图片组)(2)背景资料(挂图方式呈现)材料一:稻米生产包括田间的稻谷生产和工厂的碾米,要经过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秧田准备、播种、育秧、整地、插秧、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灌水排水、收割、脱粒、干燥、碾米等过程。
季风水田农业的课程设计
季风水田农业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季风气候对水田农业的影响,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和耕作制度,了解其分布情况。
3. 学生能够解释季风水田农业中水资源利用、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3. 学生能够设计合理的水田农业改良措施,提高农业产量和生态效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关注农民生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研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学科,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题,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旨在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地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了解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
2.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与作物种植- 学习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域。
- 了解主要种植作物及其耕作制度。
3.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技术- 掌握水资源利用、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 分析不同生产技术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4.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学习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 探讨季风水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第一篇: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在分析其区位因素时是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最后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例,引导总结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因素和特点的思路,为以后学习其他农业地域类型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2、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训练(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教学重点】1、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了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所以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下面我们就来继续认识世界上另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活动一:师生看图探究水稻的生长习性、种植过程以及分布地区,开题季风水田农业。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张图片,如此美丽的景象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景观吗?生:略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张图片,梯田没什么稀奇,梯田里种水稻同学们听说过吗,这里梯田里种的就是水稻,那么关于水稻以及它的种植过程同学们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播放水稻种植过程的幻灯片)师:看了这几幅图片无法不让我们被劳动人民艰辛所感动,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生共背),在感动之余相信同学们对水稻种植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结合录像及你们的调研谈谈你对水稻及水稻种植的了解。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能够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评价;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季风水田农业概述a.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b.季风水田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c.季风水田农业的地理分布。
2.季风水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食物供应;b.促进人口迁徙和聚居;c.塑造人类社会和文化。
3.季风水田农业的优缺点a.优点:增加粮食产量、改善食物供应、促进人口迁徙和聚居;b.缺点: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生态环境破坏等。
4.季风水田农业的未来发展a.技术手段的引进和应用;b.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推广;c.文化传承与保护。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10分钟)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入主题;b.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季风水田农业?它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探究(30分钟)a.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等资源,查找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b.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将所得信息整理成书面报告或展示形式。
3.教师讲解(20分钟)a.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或展示,对季风水田农业进行详细讲解;b.教师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地理分布;c.教师强调季风水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4.学生评价(20分钟)a.学生讨论季风水田农业的优缺点,并展开辩论;b.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观点,综合评价季风水田农业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
5.教师总结(10分钟)a.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评价进行总结,强调季风水田农业的优点和发展前景;b.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未来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能够独立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3.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季风水田农业的优缺点;4.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区域。
2. 使学生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与特点2.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域3. 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生产技术4. 季风水田农业的管理方法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区域、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区域、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季风水田农业地区的生产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农业技术和管理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季风水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教材、案例资料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辅助材料:相关图片、图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b) 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域。
c) 阐述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生产技术。
d) 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的管理方法。
3. 案例分析:a) 呈现典型季风水田农业地区的生产实践案例。
b)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农业技术和管理的作用。
c) 讨论如何改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季风水田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区域、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的运用效果,看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区域分布;3. 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4.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1.1 季风水田农业定义;1.2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 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历程:2.1 历史沿革;2.2 关键发展阶段。
3.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域分布:3.2 非洲区域;3.3 美洲区域。
4. 季风水田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1 增加农产品产量;4.2 促进农村发展;4.3 提高农民收入。
5. 季风水田农业对环境的影响:5.1 水资源利用;5.2 土壤保护;5.3 生物多样性保护。
6. 季风水田农业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6.1 水稻栽培;6.2 农田水利工程;6.4 农业科技推广。
三、教学过程:本教案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方式,结合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实际情况。
1.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1.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基本概念;1.2 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
2.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历程:2.1 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历史沿革,并展示相关图片;2.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关键发展阶段。
3.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区域分布:3.1 展示世界地图,指导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分布情况;3.2 学生小组研究各个区域的季风水田农业特点,并进行展示。
4.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1 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对农产品产量、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4.2 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学习季风水田农业对环境的影响:5.1 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和分布区域。
2. 使学生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养殖动物以及生产方式。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区域、主要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
2.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典型季风水田农业区域为例,分析其生产方式和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实际情况。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我国典型季风水田农业区域为例。
3.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与展示:详细讲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域、主要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并以案例形式展示我国典型季风水田农业区域的生产方式。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季风水田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季风水田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技术讲解水稻种植的技术要求,如育秧、插秧、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探讨现代农业技术在季风水田农业中的应用,如杂交水稻、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系统等。
2.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资源的消耗、土地的盐碱化、化肥农药的滥用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现场演示或视频讲解的方式,展示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技术。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A
40申丫比理教学参考
■■■■■■■ 2019 年第 9 期•下
课堂教学
的农业观。 二、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全班按学号分为三组,为每组设定特定角
色,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预习:第一组(学号1 ~ 15 号)气象专家:季风水田农业形成、分布的地理位置与 气候条件的关系。第二组(学号16-30号)地质专
过渡
为什么说亚洲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了最合适餉农作物——水稻
举手回答,并带着问 题进入之后的学习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 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过渡 到"季风水田农业区位 条件分析”的学习中
读图分析 启发教学
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 请气候组、地形组、人口组根据课前预习收集餉资料和课件展示 的资料,进行组内讨论,派代表发言向全班分享成果。 (1) 气候小组 ① 读水稻种植分布图和亚洲气候分布图(图略),回答季风水田 农业分布区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与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关系。 ② 读亚热带季风乞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示意图(图略), 分析孟买和上海两地的气候特点,说出气候对季风水田农业的 形响。 (2) 地形小组 读水稻种植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图(图略),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 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3) 人口小组 读水稻种植分布图和亚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图略),分析东亚、 南亚和东南亚水稻种植区与亚洲人口分布的关系。
掌握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知识,本课时是对前一节
内容的延伸与具体运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
可以“季风水田农业”为案例,掌握分析某一特定农
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一般方法,为后续学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教材分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上节课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为本节内容做了铺垫,是本册教材中较为重要的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2.阅读地图,从气候、地形、人口等因素,分析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农业区位条件。
3.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
4.结合案例或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会产生的影响。
5.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6.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和产生的主要特点。
难点:比较农业地域类型在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上的异同。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饭——米饭——稻米——水稻——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配合呈现下图组:图示水稻种植的一般过程。
明确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一般步骤:探究主题: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探究问题1: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探究工具:书本P47图3.11呈现图片组:探究问题2: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及发展措施有哪些?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产高,但由于人口多,生产规模小,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1.用地形、气候、人口等分布图,说明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详)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哆啦A梦——地板上的稻田》节选,总结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2.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2.阅读文字和图像资料,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讲稿
教学课时:
1课时
板书设计: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亚洲季风区
区位雨热同期
水稻种植业劳动力丰富
(季风水田农业)地形平坦
水利工程量大
特点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
单位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季风水田农业》教案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地区。
2、理解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3、总结、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问题对应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分组讨论,探究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区位因素,表达、交流学习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特点的总结。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和特点的理解。
【教具准备】学案教材相关插图【教学过程】[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说到解决吃饭问题,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一个老人。
他是谁?对他就是我国著名农业专家——袁隆平。
提起袁隆平,大家马上会想到水稻。
而提到水稻,作为北方人,我们可能接触的比较少,那么今天借着这一节课,咱们就先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水稻种植业(也就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问题。
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内容:1、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翻开教材P47看左上方第一副彩图,给大家5秒钟时间,读图回答: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儿?[教师归纳]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对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___东亚_____ ____东南亚__ ____南亚___[承转]说到这儿同学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地区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联系上一节,我们在学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时候,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下面我们一块儿回顾一下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
[师生共同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快速板书好,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有了,下面我们就结合P47其它三幅彩图,分两组,分别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讨论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风水田农业》教学设计
襄阳市第三中学地理组宋行【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这一特点。
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必须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找出优势区位。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重点是让学生仿照对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自主分析、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产的特点。
在这里,分析能力的迁移更显重要。
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备了大量的地图和景观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提取图片信息以及分析案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需要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到目前为止对农业区位的含义、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概况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和资料,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在世界的分布范围;举例说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地理信息;通过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学会读图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来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培养热爱地理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归纳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