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文地理学阅读笔记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以前我觉得地理学嘛,就是讲讲哪里有山,哪里有水,哪个地方的人有啥特别习俗之类的。

但这本书一上来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告诉我地理学和哲学还能搞在一起,就像把油和水硬是搅成了一团超级酷炫的混合物。

书里提到的那些哲学思想在地理学里的体现,一开始真的让我有点懵圈。

比如说实证主义在人文地理学里的应用,就像是给地理学戴上了一副超级严谨的科学眼镜。

地理学家们像侦探一样,去寻找各种规律,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试图把人文地理现象解释得清清楚楚。

这让我想到那些研究城市发展的学者,他们统计人口流动、建筑增长的数据,就像在解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只不过这道题的答案是关于城市这个大谜题的。

然后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部分,这可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地理学的世界。

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让我觉得地理学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和地图。

就好比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不是只看那里有多少名胜古迹,而是去感受当地的氛围,和当地人聊天,体会那种独特的“地方感”。

这就像是从冰冷的科学殿堂走进了充满烟火气的人间小巷。

再说说结构主义地理学,这部分就像是在玩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

它把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地理空间结构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比如说,一个地区的贫富分布,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有关。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人或者社区)的位置和命运,是受到整个棋局规则(社会结构)的影响的。

不过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些哲学概念真的像绕口令一样,让我舌头都快打结了。

而且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迷宫里,刚觉得理解了一个观点,结果下一个章节又把我绕晕了。

但是这种晕乎乎的感觉也很奇妙,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虽然过程中会迷失方向,但每一次找到新的线索都会兴奋不已。

读完这本书,我对地理学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它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像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

人文地理类书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人文地理类书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人文地理类书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人文地理类书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人文地理是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相信阅读这类的书籍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

一起看看为大家推荐了人文地理的个人读书笔记,欢迎收藏哦。

在阅读《地理学与地理学家》过程中,了解到1945年以来英美人文地理学界的关于人文地理学学科性质的三种概念:经验科学、人文主义科学、批判科学。

唐晓峰在随笔中一直贯穿着一种深受西方人文地理影响的学术风气,他强调西方人文地理学“人味儿”十足,老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地理学是“地学”,人文地理学正经应该说是“人学”。

作者坦然入门于《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所以在骨子里应该有一种关于人文地理的研究范式。

关于人文主义思潮、后现代思潮,及其阵营中的现象学、观念论、存在主义、心理学等等都是重视人类心智活动与文化现象的思想流派。

王恩涌先生在《值得一读的人文地理学佳作——唐晓峰著的,》中解释该书将人的思想与物的环境表达出来。

对于其中的某些文章加以论述补充,大力推荐该书设计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

其中介绍到作者唐晓峰的童年在老北京胡同中个人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对北京、对中国人文地理的情有独钟。

《北京城的光荣与梦想》中写道北京城蕴含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不同时代的品味与追求,文化景观异常丰富。

《老北京》中提到所谓“老北京”是特指一个有特殊生活传统的社会群体。

它强调一种全面的人文属性,包括:品行、趣味、道德、礼俗、亲朋之道、饮食举止、世家风范甚至保罗毛病、陋习。

作者信手捏来,就地理事项说事,就身边文化阐发地理思想。

这是一种中国心的体现,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这里尤其想要展开论说。

通过阅读叶超的《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再结合唐晓峰的“还地理学一份人情”随笔一文。

对于段义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纠结在脑海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段义孚作为华裔社会人文学者,能够在西方社会获得广泛认可的声誉,这与他涉足各个学科领域,从更大的学术视角解读人文地理。

赵荣《人文地理学》笔记

赵荣《人文地理学》笔记

赵荣《人文地理学》笔记
赵荣的《人文地理学》笔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人类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口、城市与乡村、经济活动等方面。

其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以及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

此外,人文地理学还涉及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最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方法,以及现代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协调人地关系、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笔记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作者观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

读《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有感作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是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地理科学院教授,曾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人文地理学者,他极其丰富的著作在国际地理学界有很大影响。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

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

译者是蔡运龙、江涛。

蔡运龙,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斗。

本书是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姊妹篇,共同探讨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哲学和方法论之争,本书更侧重介绍各种哲学的性质、考察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哲学一词出自希腊文,意为“热爱智慧”。

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系列学科的者须,涉及研究学科界线内工作用以进行的方法途径,这样一种哲学的核心基础就是其认识论或者说是其关于知识的理论,提供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问题的答案。

对人文地理学而言,这样的哲学有四类:经验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结构主义思潮。

因为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所以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患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面对由空间而生的许多可能的世界,我们变得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开始试图将所有的世界强行塞入一个非常有限的模式中,在这样做时,我们轻视、忽视或遗忘了其他的可能性。

”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这些早有耳闻的名词在书里轮番登场。

但这次和以往的听闻却又不一样,因为作者已经举重若轻地把这一干思想组织成为影响人文地理学的三种方法论,从而提供了这些思想与地理学研究的接入点。

读完有豁然开朗之感,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太浅薄,那就一定要把功劳归于约翰斯顿和蔡云龙两位先生了。

人文地理学笔记

人文地理学笔记

1.人文地理学概念: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补:地理学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实际上,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才综合形成上述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

所以其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4.人文地理学发展(了解):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索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

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德国5.研究任务(了解):●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6.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的基本主题: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和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

7.文化区——空间表征(概念、分类)A.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B.分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C.形式文化区: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即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形成的。

D.功能文化区:概念(内涵):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阅读笔记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阅读笔记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汇报提纲:1、书目简介2、影响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思潮3、冲突与融合: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4、反思与探索一、书目简介作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是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地理科学院教授,曾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人文地理学者,他极其丰富的著作在国际地理学界有很大影响。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

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

本书是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姊妹篇,共同探讨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哲学和方法论之争,本书更侧重介绍各种哲学的性质、考察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二、影响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思潮哲学一词出自希腊文,意为“热爱智慧”。

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系列学科的者须,涉及研究学科界线内工作用以进行的方法途径,这样一种哲学的核心基础就是其认识论或者说是其关于知识的理论,提供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问题的答案。

对人文地理学而言,这样的哲学有四类:经验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结构主义思潮。

因为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所以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患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认为不具有实在的本体论(一)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最后广泛采纳实证主义思潮的社会科学之一。

20世纪50年代晚期,美国很多学术机构广泛地介绍了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开始迅速传播,到60年代末期,实证主义已支配着整个北美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实证主义者相信科学方法的统一性。

因此,既然所有学科都使用同样的方法论,那么学科之间的区别就不在于如何进行其特定研究,而在于它们研究什么。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想:“哲学和地理学?这俩怎么凑一块儿的呢?”就好像是把一个爱思考宇宙奥秘的老学究和一个满世界跑着看山看水的冒险家拉到了一个房间里聊天。

但越读越发现,它们俩凑在一起那可是相当有看头。

书里提到的那些哲学思想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就像是给地理学这个大拼图补上了很多隐藏的小块块。

比如说,不同的哲学观点就像不同的滤镜,让我们看待地理现象的时候有了各种各样新奇的角度。

以前看一个地方,可能就只是看到它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这些表面的东西。

但现在呢,感觉像是能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就像突然有了透视眼一样。

其中关于空间的论述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空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好像就是个很普通的概念,不就是这儿到那儿的距离嘛。

但书里一讲,空间就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盒子。

在哲学的关照下,空间不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和范围,它还包含着社会关系、文化意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城市里的不同街区,从空间上看可能只是地理位置不同,但实际上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氛围。

富人和穷人住的地方,那空间里蕴含的意义可差太多了。

富人区可能到处是精致的花园、高档的商店,而穷人区可能更多的是简陋的住房和小杂货店。

这空间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讲述者,在跟我们诉说着社会的故事。

还有时间这个概念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体现也很有趣。

我们总觉得时间就是一分一秒地流逝,白天黑夜地交替。

但在书里,时间和地理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层层叠加在地理空间上留下的痕迹。

一个古老的小镇,那些古老的建筑、传统的习俗,都是时间在这个地理空间里沉淀下来的宝贝。

就像我去一些古镇旅游的时候,走在石板路上,看着那些古旧的门窗,就仿佛能看到几百年前的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时间和空间就这么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画卷。

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地方就像走在一团迷雾里,那些哲学概念和地理学的术语搅和在一起,让人感觉有点晕头转向。

人文地理学笔记

人文地理学笔记

1、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

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

(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

(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

罗士培:适应论。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

苏尔: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

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人文地理笔记

人文地理笔记

人文地理笔记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人文地理学关注于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地理现象,并通过深入剖析这些现象,揭示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本篇笔记将重点探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

一、人文地理学概述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人地关系”,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考察人类的行为、思维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塑造,来揭示地理空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关注人类活动,而后者则侧重于自然环境。

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完整性。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考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需要深入实地考察,通过亲自观察和调查,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

实地考察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人地关系,并获取真实可靠的研究材料。

2. 统计分析: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常常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可以揭示出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地关系。

3. 实证研究:人文地理学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并形成理论。

实证研究可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价值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1. 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学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背后原因和规律,从而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习惯和需求,可以优化住宅区的设计和布局。

2. 旅游业发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所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通过合理利用地理文化背景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3. 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人文地理学 读书笔记

人文地理学  读书笔记

漫话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绪论读书笔记《人文地理学》(第三版)作者:陈慧琳、郑冬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 字数:361000阅读时间:2014年3月陈慧琳编著的《人文地理学》(第三版)绪论部分首先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观点,指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次,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它的学科特征及体系。

人文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社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学科特征,它包括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和理论人文地理学三个体系。

最后,作者详细阐述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分析与综合法及比较与分类法等等。

诚如作者所言,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这也是区别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才能进行内容和方法的划分与研究,因此,整个绪论部分是理论前提,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了人文地理学的面貌,对进一步深入了解她奠定了基础。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讨论。

它还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核心,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人地关系经历了由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如人类社会与客观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个别国家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其内涵越来越科学。

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理论具有发展性,有因果关系论、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可能论(或然论)文化景观、人类适应论、人地协调论等各种流派。

尤其是人地协调,包括动态协调、综合协调、战略协调、全球协调、地域协调、主导协调等。

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理论都经过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从不科学到科学的一个过程,而且理论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于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上,西方科学界把人文地理学划分为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笔记

人文地理学笔记

● 1.人文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 3.文化区的定义地球表面盛行一定文化特征的地区称为文化区。

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人地关系轮: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高人口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出现定居的村落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工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高出生率由上升向下降转变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人口移动规模大●人口转变定义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后期扩张地位静止减退阶段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个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他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对于发展种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这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自动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他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

人文地理读书笔记

人文地理读书笔记

人文地理读书笔记《人文地理》这本书是我在假期里读的,它主要探讨了人类文化、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本书让我对人文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启发了我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的思考。

书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关于城市化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书中提到,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人文地理也让我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

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城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的话题。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

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

而全球化则加速了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如文化同质化、文化侵略等。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要警惕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文地理学的魅力。

人文地理学不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研究人类文化、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之,《人文地理》这本书让我对人文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它也启发了我的思考和探索。

我相信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

人文地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人类社会的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开始了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学的研究容也不断的变化,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容;二是近代地理学时期,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地理学进入近代科学阶段;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作用的综合体,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军事地理学等。

为此,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核: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的主线。

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二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起发展变化的趋向。

1、注重区域与空间研究2、人地关系研究的传统3、对时间序列的关注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比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笔记

人文地理学笔记

人文地理学笔记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1)古代地理学阶段:自远古地理思想萌芽—19世纪上半叶:研究对象: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

(2)近代地理学阶段:19世纪下半叶—二战(从世界上设置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系)研究对象是:探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此时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等,学科内部分化出众多的分支学科。

(3)现代地理学阶段:二战后至今:地理学进入了对近代地理学的“革命”时期,研究理论和方法呈现多元化。

人文地理学内部,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学术研究成果空前繁荣,学科学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经验主义等。

2计量革命: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理界引进和发展了欧洲地理学者的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掀起了用数学方法分析地理学问题及建立理论模型和检验方法的地理学定量化研究高潮。

它打破了传统地理学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促进了地理学在各方面的发展,这一运动称为“计量革命”。

在计量革命中,地理学家们把数学统计方法应用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使人文地理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

但计量革命仅仅是一种研究手段的更新,只有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4地理学三大分支a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b经济地理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来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通论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等)c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大气圈、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是其研究的舞台。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一开始呢,我觉得哲学就像天上飘着的那些高深莫测的云朵,看着很遥远,好像跟我们平常的生活没多大关系。

而人文地理学呢,就是研究咱们生活的这片大地,那些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啥的,感觉就是个很实在的学科。

可是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魔法棒,一下子把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东西给搅和到一块儿了。

书里讲到的关于空间的概念特别有意思。

以前我就觉得空间嘛,不就是个装东西的大盒子,我们在这个盒子里生活、活动。

但看了书才知道,空间在哲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眼里可没那么简单。

空间它像是有生命的,被人类的文化、社会关系什么的不停地塑造着。

比如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空间布局,像北京,故宫在中心,周围一圈一圈地往外发展,这可不仅仅是个建筑规划的事儿,这里面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权力关系呢。

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一块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是一块小拼图,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拼出了这个城市背后的哲学——权力怎么分布、人们怎么看待等级、传统如何延续等等。

还有关于地方感这个东西。

我特别有感触,咱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或者一个特别的地方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就像我老家的那个小村子,那里有我小时候爬过的树、钓过鱼的小池塘。

这种对地方的感情,书里说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实际的东西,还跟我们的记忆、家族文化、社区氛围有关。

这就像我们在这个地方种下了一颗情感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每一片树叶都是我们与这个地方的回忆和联系。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人类存在的一种体现,我们通过对地方的感受来确认自己是谁,自己的根在哪里。

再说说书中提到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这俩东西还能这么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比如说,一个古老的建筑,它站在那儿,它不仅仅占据着一块空间,它还带着历史的时间印记。

就像长城,它蜿蜒在中国的大地上,那每一块砖头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从秦朝开始,多少岁月沉淀在这长长的城墙里,这就是时间在空间上的凝固。

而我们现代人去看长城,又会因为我们现在的文化、价值观,给它赋予新的意义,这又像是空间对时间的一种回应。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一开始,我就像个在地理迷宫里乱转的小迷糊,以为地理嘛,不就是那些山川河流、城市乡村的位置之类的。

但是这本书就像一个智慧的老导游,拉着我,告诉我:“小子/姑娘,地理可没那么简单,背后有着深厚的哲学门道呢!”书里讲哲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关系时,那感觉就像是把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硬是搓成了一条结实的绳子。

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看待地理现象的时候,背后都有着各种哲学思想在悄悄起作用。

比如说,我们怎么定义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这可不仅仅是看到啥就说啥,这里面就有关于本质、现象之类的哲学思考。

就好比我们看一个地方的传统建筑,是只看到那些砖头瓦块的外观呢,还是能透过这些看到背后这个地方的人对于生活、对于家族、对于天地的理解呢?这就像哲学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只不过套上了地理的衣服。

在说到空间这个概念的时候,可把我绕得有点晕乎。

我以前觉得空间不就是个装东西的大盒子嘛,东西放在这儿,放在那儿的。

但书里说,空间可不是这么个简单的“空盒子”,它是被人类的活动、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塑造出来的。

比如说,城市里的公园,那可不是一块简单的绿地,它反映了人们对于休闲、对于自然、对于公共生活的想法。

这就像是空间被赋予了灵魂一样,而且这个灵魂还是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哲学观念编织而成的。

再说说书中提到的关于人地关系的哲学思考。

这就像是在探讨人和地球这个大家庭的相处之道。

有时候我们人类就像任性的小孩,对地球这个家园索取无度,这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哲学在作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长远的影响。

而书中也提到一些更和谐的人地关系理念,就像大家都向往的那种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的关系,这让我觉得地理学不仅仅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更是在寻找人类在地球上更好生存的智慧。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时候感觉像是在听一群智者在茶馆里争论,你一言我一语,每个观点都像是一杯不同口味的茶,我就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品。

虽然有些地方理解起来有点费劲,就像喝到了一杯特别苦的茶,但回味起来又觉得特别有味道。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读后感以前我觉得地理学嘛,不就是研究山川河流、城市乡村都在哪儿的学科,哪能跟那些高深的哲学扯到一块儿呢?可是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厨,把哲学和人文地理学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食材,炒成了一盘超有味道的菜。

书里提到的一些概念,一开始真让我脑袋发晕。

比如说“空间”这个东西,在哲学的眼里可就不是咱们平常理解的那个简单的、装东西的容器。

哲学把空间变得像个神秘的魔法盒,不同的哲学流派往里面放不同的魔法元素,然后人文地理学就像个好奇的孩子,在这个魔法盒里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地方感的描述。

咱们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独特的感觉,就像我对我老家的小院子。

那不仅仅是一个有几间房子、一块菜地的地方,那里充满了我的回忆,有我小时候爬过的树,和小伙伴们玩耍的角落。

这种地方感在书里被上升到了哲学和人文地理的高度,原来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认知和文化的交织。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对地方的热爱或者厌恶,背后都有着深深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根源。

再说说书中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讨论。

这就像是一场人类和大自然的辩论赛。

有些哲学观点觉得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环境;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人类应该像个听话的小弟,乖乖地顺应自然。

人文地理学就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徘徊,看着人类在地球上到处“搞事情”,然后研究这些行为背后的地理和哲学意义。

这部分内容让我对现在的环境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我们在建设城市、开发资源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角色,是继续当那个霸道的主宰,还是学会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呢?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地方就像走在迷宫里,绕来绕去的。

作者可能觉得我们读者的脑子都是超级计算机,一下子就能理解那些复杂的逻辑。

但有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像个侦探一样,重新梳理前面的线索,才能继续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汇报提纲:
1、书目简介
2、影响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思潮
3、冲突与融合: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4、反思与探索
一、书目简介
作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是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地理科学院教授,曾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人文地理学者,他极其丰富的著作在国际地理学界有很大影响。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当代西方哲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为当代西方哲学提供的解释。

作者把人文地理学看作是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方面。

本书是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的姊妹篇,共同探讨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哲学和方法论之争,本书更侧重介绍各种哲学的性质、考察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二、影响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思潮
哲学一词出自希腊文,意为“热爱智慧”。

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系列学科的者须,涉及研究学科界线内工作用以进行的方法途径,这样一种哲学的核心基础
就是其认识论或者说是其关于知识的理论,提供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问题的答案。

对人文地理学而言,这样的哲学有四类:经验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结构主义思潮。

因为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所以作者把影响当代英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患潮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三种,逐一介绍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多种哲学和方法论观点,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联。

认为不具有实在的本体论
(一)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最后广泛采纳实证主义思潮的社会科学之一。

20世纪50年代晚期,美国很多学术机构广泛地介绍了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开始迅速传播,到60年代末期,实证主义已支配着整个北美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实证主义者相信科学方法的统一性。

因此,既然所有学科都使用同样的方法论,那么学科之间的区别就不在于如何进行其特定研究,而在于它们研究什么。

因此实证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有赖于特定兴趣中心的发展。

这个兴趣中心使人文地
理学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具独特性。

所选择的兴趣中心建立在早期传统的基础上,即“地方和空间”。

正如哈维指出的,
地理学的全部实践和哲学,都依赖于用以研究各种客体和事件空间分布的概念框架的发展。

典型代表理论:德国经济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J.H.von Thunen)的土地利用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论(重力模型)。

对于自然科学的有效性是显然的,对于社会科学的诱惑力在于它能推进解释,提供社会知识而不是积累事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人文地理学中采纳实证主义的科学概念,导致了对地理研究重要的重新认识。

实证主义方法在某些方面得到重视,如度量、数据采集、假设的统计检验;而另一方面却被相对地忽视了。

其结果就是力图建立空间关系、显示各种分布之间的相关并用这些相关的眼光来说明特定地方之特征的大量工作。

这种工作的价值受到质疑。

在技术方面,工作在短时间内已开展得更为精致;在实质方面也探讨了大量论题。

描述精确起来,但认识推进了更远吗?
问题:实证主义的科学概念是通向知识的唯一途径吗?
实证主义对社会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吗?
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吗?
数学模型对人的研究是有效的吗?
(二)人本主义人文地理学:
人本主义地理学认为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作为有思想的生灵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的人的地理学。

其目标在于理解,在于在人的环境中理解人。

人本主义地理学兴起于1960年以后。

段义孚认为人本主义地理学:
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们的地理行为和他们的感情,研究关于空间和地方的观念,从而达到了对人类世界的理解。

研究人的经验长河中的空间感情和空间观念。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论题集中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在其特定空间关联域内的相互关系。

典型应用代表:
历史地理学、
地方感的研究(认为地方确实是世界上大多数存在的一个基本方面……对个人和对人的群体来说,地方都是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源泉。

地方感是“理所当然”世界中一个基本要素)
时间地理学(发端于哈格斯特朗1970年的一篇论文,哈氏认为在区域科学与规划中:必须把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考虑……当时间把人和事配合在一起,从而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时,它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对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批判主要来自两方面:
1、实证主义者:认为人本主义是主观的因而是不科学的;它也可能具有一般意义,但是与在后期资本主义世界中创造更好的客观条件没有多大关系。

2、结构主义者:认为人本主义工作中对个人的原子论专注看成是对现实的歪曲;它给个人行动自由,而事实上个人会受其控制不了的外部环境的强制甚至压抑。

(三)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
结构主义包括“作为构成物的结构”和“作为过程的结构”。

本书重点介绍了“作为过程的结构”,特别是近年来引入人文地理学的马克思住一起的不同形式和引申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将一个社会的下层结构(经济决定要素)从上层建筑(宗教、文化、政策等等)中分离出来,并且坚持认为:构成任一特定社会形式的不同结构都有某种程度的自主,虽然必须将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看做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是构建和再生某一特定社会形式时,其他结构却可能成为主导因子。

大卫·哈维是马克思主义在地理学中发展的始作俑者之一,在《社会公正与城市》一书的导言中,他勾画了自己关于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概念,如何从起初的“自由改革”立场(实证主义的)转变到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立场,哈维认为马克思主义有总体的把握,强调经济和社会问题(生产、消费和分配)的相互依赖。

在此基础上,哈维认为地理学:
关注地理学思想和事件的整个重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大伞之下,最终将地理学研究……和其他主题融为一体(Harvey,1981)。

结构主义工作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就像人本主义的情况一样,基本上是批评性的。

批判的焦点是主要关注社会过程之结果(工业特定区域)的那些工作,以及认为个人决策(行为主义)的影响不能鉴别支撑地理学产生和再产生之真实过程的那些工作。

结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影响:
经济地理学:不平衡的发展
社会地理学:居住地的分离
政治地理学的复苏
批判:
1、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
2、完全否定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作用
3、为了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特别是通过批判理论来达到其目标,这些理论就必须提出一种可接受的的实践路线,而短期而言,这方面的理论应该是容易被其他人所理解的。

但是结构主义此类工作的开展并不充分。

三、冲突与融合: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
多元论?OR 不可能融合?
多元论代表:
戈列奇(Colledge,1972):获得知识的途径并不唯一。

反对教条主义,提倡每个人都强调各自的个性和差别,强调各自的气质、观念、知识层次、兴趣和观点。

库克勒里斯(Couclelis,1982):研究的分散状态本身不一定有害: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由非常不同的地方构成的,我们需要所能获得的所有不同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