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防洪堤建设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具体案例二
案例名称
某水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某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河流的鱼类种群数量和分布产生了负面影响, 导致鱼类数量减少和种群结构的变化。
影响分析
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环境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的减少。
补偿措施
水电站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生态修复 等,以恢复和保护鱼类资源。
02
大坝建设对鱼类影响的补偿措 施
建立鱼类通道
鱼类通道
在大坝建设时,应考虑建立鱼类通道,如鱼梯、鱼闸等设施,以便鱼类能够顺 利通过大坝,保持种群交流和生态平衡。
生态流量保障
确保大坝下游的生态流量,以满足鱼类繁殖、生长和栖息的需求,防止因大坝 建设导致的生态退化。
鱼类人工繁殖和放流
人工繁殖
通过科研机构和鱼类保护组织,开展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高繁殖效率和种 群数量。
三峡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群数 量和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鱼类栖息 地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影响分析
补偿措施
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的自然迁徙通道,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影响了生态平衡 。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Biblioteka 施,如建设鱼类通道 、实施生态补偿等,以减轻大坝对鱼类的 影响。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总结词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机制,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补偿措施。
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同时,现有的补偿 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如过鱼设施的效率不高、生态补偿的效果不显 著等,未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补偿措施,以提 高其效果和可持续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进大坝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集运渔船
1.2下行过鱼设施
对下行过鱼设施的研究和实践远没有上行过鱼设施深入。
主要是采取物理栏栅或行为屏障(如电栅、音筛等)来防止下行鱼类进 入水轮机,并建造表层或侧、下辅助通道让它们安全过坝。
藏 木 水 电 站
2.人工孵化增殖放流 水利建设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人工孵化养殖的方法,把 鱼苗放到某一处适合鱼类生长栖息的水域当中去,从而保护了鱼的数 量和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
内容提纲
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鱼类保护相应对策 思考与建议
研究背景及意义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一 些技术难关被攻克,我国的水电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 的时期。 • 随着大批拦河闸坝工程的修建,天然河体被不同程度 截断,阻断了鱼类的洄游,导致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 量大幅下降。 • 协调好修建大坝和保护土著和特有经济鱼类资源的关 系,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 不少鱼类的产卵后的卵子就会吸水不断的膨胀,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的 不断的漂浮进行孵化,如果这些卵子流进了被阻断的大坝里面,就不能继 续的随水流流淌,就会的静止沉积在水体里面。
• •
卵子的卵膜比较薄,在其沉入水体之后容易破裂,加剧了卵子的死亡。
所以水利大坝对漂流性鱼卵的孵化的影响较为巨大。
4.水流落差导致水体气流过多的影响
鱼类保护相应对策 1.人工建立过鱼设施
人工过鱼设施是指人工制造鱼类洄游或迁徙的工程措施,在对保护鱼类产卵有
着积极的影响。
这种仿自然建立的过鱼设施,已经被广泛的建立和认可,我国在这方面的建立
起步比较晚,但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过鱼设施分为上行过鱼设施和下行过鱼设施。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同时也给鱼类生存和繁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引起河流和湖泊的水位变化,使鱼类的栖息地发生改变,导致一些鱼类的栖息条件变差甚至失去栖息地。

水电站的蓄水与放水会改变水体的流速,使水中的鱼类面临较大的水流压力,严重影响鱼类的活动、觅食和繁殖。

水利水电工程会对鱼类的迁移和洄游产生阻碍。

很多鱼类有在河流中洄游、迁徙的习性,但水电站的建设常常会阻断鱼类的迁移路径。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堰、堤、坝等建筑物会堵塞鱼类的迁徙通道,使得鱼类难以完成洄游和迁徙过程,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影响鱼类的栖息环境。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和泥沙淤积,以及大坝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水质改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

水中的废水和污染物会降低水体的水质,造成水中氧气含量的降低和悬浮物的增多,进而影响鱼类的呼吸和觅食。

水库的储水和放水操作会导致水温、水流速和水体透明度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生存和繁殖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减缓这些影响: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审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在工程建设的初步评估和规划阶段,需要对鱼类栖息地和迁徙路径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确定重要鱼类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并在工程规划和建设中予以保护。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影响。

在蓄水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水流措施,减小水流压力,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在水库运营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水温、水流速和水体透明度等因素,使其更接近自然条件,减少对鱼类的影响。

可以采取人工保护措施来保护鱼类的迁徙通道。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设置鱼类通道和鱼梯,以帮助鱼类顺利完成洄游和迁徙。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

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措施摘要:本文分别总结了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对鱼类造成的影响,探讨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并着重介绍鱼道。

关键词:水利工程;航道工程;河流生态系统;生态补偿;鱼道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河流渠化率高,航道等级网发达。

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航道网密度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未来20年中,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和航道工程。

但是,大型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水利工程对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但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如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河流上建坝对鱼类的影响是不同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水流流态改变对鱼类的影响大坝建成后,库区水位上升,库内水流流速降低,流态趋于稳定,水流对岸坡栖息地的冲蚀能力降低。

水库水深的增加,使水库内淤积的泥沙比建库前河道淤积的泥沙多,而这些淤积的泥沙多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来源。

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富集使库区成为鱼类索食场所。

由于水库使原有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喜急流性鱼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水库中急流性鱼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相反,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加。

由于大坝下泄流量是靠人工调节,加强了对河流径流的控制。

水库运行的削峰添谷功能降低了河流原有脉冲式水文周期的变幅,甚至有些水库的调节库容接近或超过河川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造成大坝下游河流水量的相应减少。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且广泛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旨在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调控问题,如灌溉供水、水电发电、水运等。

这些工程建设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湿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在建设水库、堤防和渠道等工程时,需要开垦土地、砍伐植被,这样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些涉水动物和植物因为失去生境而灭绝或迁徙,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库的建设可能导致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水库的蓄水会改变水体的水流速度和水质,使水体的含氧量下降,生成富营养化现象。

水库堆积的大量有机物和沉积物容易引发水体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工程建设还可能导致湿地的退化。

湿地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理系统,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为了建设水利工程,往往需要填湖填河、排干湿地,从而导致湿地的破坏和退化。

这些湿地退化不仅会导致物种的减少,还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生变化。

水利工程建设还可能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当水库调节水流量时,会导致下游的水位和水流速度发生变化,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有些鱼类和溪流生物是依靠水流迁徙、产卵和取食的,水利工程建设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积极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

只有在合理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梯级水坝胁迫下东江鱼类产卵场现状分析

梯级水坝胁迫下东江鱼类产卵场现状分析

梯 级 水 坝胁 迫 下 东江 鱼 类 产 卵 场 现 状分 析
谭细畅, 李跃 飞 , 李新辉 , 李 捷, 王 超
( 中国 水 产科 学 研 究 院珠 江 水 产 研 究 所 , 州 5 0 8 ) 广 13 0

要 : 江作为珠江流域重要支流之一 , 东 是香港地区以及珠 江三角洲东部地 区重要水源. 鱼类不仅是河 流生 态系统重
a e as o sd r d a o d i d c tr fa u t c s se h a t .Fo e p r o e fa s s me t n n g me to a t v ri r lo c n i e e s g o n ia os o q a i e o y tm e l c h rt u p s s o s e s n d ma a e n fE s Ri e h a t i e e s r o l o n o t e sa u ff h s a i g g o n sn c s a t o k i t h t t so s p wn n r u d,e p c al t a c d a ’ u e s y i s e il wi c s a e d ms d r s .F o Ma c o Oco e ,2 0, y h r m r h t t b r 01
要组成也是其健康状况 的重要指示生物. 目前东江 已经修建了一系列水 坝 , 基于东江河流生态 系统 健康 维持和管理 的需
要 , 必 要 了 解 河 流 中鱼 类 产 卵 场 的 现 状 . 有 据此 ,00年 3 1 21 — 0月对 东 江 古 竹 江 段 的 鱼 苗 ( ) 行 了 连续 采 集 , 卵 进 目前 鱼 苗
种类 已鉴定到 2 6种 ( ) 主要优势种类为赧毓( 3 O ) 赤眼鳟 (6 8 ) 尼罗罗非鱼 ( . % ) 大 眼鳜 ( . % ) ; 属 , 6 .% 、 1. 卵 径流量初步估算为 1 . 14×1 尾( , 0 颗) 东江鱼类主要繁殖期 为 4 —9月. 与东江历史 资料及西 江江段鱼类繁殖现状相比较 , 东江鱼类产卵场功能极度退 化 , 不仅鱼类 产卵规模 已明显下 降, 且东江古竹 江段鱼苗 中 并 洄游性种类缺失 ; 本次调查证 明东江龙川江段原有 的四大家鱼产卵 场已经消失 ; 过典范对应 分析分析表 明 , 通 东江江段 鱼类产卵繁殖对水 文生态 因子 的响应程度较低 , 明东江江段水文节律受梯级水坝影 响程度 大 , 离了鱼类产卵繁殖 的 说 偏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鱼类种群数量的监测与评估
种群数量调查
定期对水库中的鱼类种群数量进行调 查,了解种群动态和变化趋势,为制 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种间关系分析
分析水库中不同鱼类种群之间的相互 关系,了解食物链和竞争关系,为制 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
通过分析鱼类的遗传多样性,了解种 群遗传结构的变化,为保护和恢复鱼 类种群提供科学依据。
04
大坝建设对鱼类影响的案例分 析
某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分析
鱼类栖息地破坏
大坝建设导致河流的急流 、缓流和深潭等栖息地发 生变化,影响鱼类的生存 和繁殖。
鱼类洄游阻断
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的 洄游通道,影响鱼类繁殖 和生存,导致种群数量下 降。
水质污染
大坝建设可能引发水质污 染,如水库富营养化、重 金属超标等,对鱼类产生 毒害作用。
某大坝建设的补偿措施分析
建设过鱼设施
在大坝建设时,应考虑建设过鱼设施,如鱼道、 升鱼机等,以恢复鱼类洄游通道。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技术等方式,对 受损的鱼类资源进行补偿。
监测与评估
对大坝建设后鱼类的生存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某大坝建设后鱼类的恢复与管理分析
监测水质变化
定期对水库水质进行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氮磷含量等指标 ,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适宜鱼类生存。
监测水温变化
大坝建设后,水库水温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监 测水库水温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监测水生生物群落
定期调查水库中的水生生物群落,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以 评估鱼类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鱼闸
鱼闸是一种大型的闸门,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打开,让鱼类通过。鱼闸的设计需 要考虑鱼类的特点,如水流速度、通道大小等,以确保鱼类能够安全通过。

水利工程对鱼类影响

水利工程对鱼类影响
主讲:杨梦T以介绍长江流域修库筑坝切断了洄游性鱼类 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 生长和繁殖;高坝溢流泄洪时,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等等。 水利工程对鱼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组具体分析长江流 域主要影响。 本组PPT仅限同学老师普通学习参考,若要更深 仅限同学老师普通学习参考, 本组 仅限同学老师普通学习参考 入研究请参考更多专业资料。 入研究请,百科, 本组 参考文献 网页。 网页。
生态补偿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1.施工期保护措施 2.人工繁殖鱼苗 2.人工繁殖鱼苗 3.建立保护区 3.建立保护区 4.过鱼建筑物 4.过鱼建筑物
中的大熊猫”之称。因为它只在长江上游产卵, 中华鲟又被称为“爱国鱼”。一条成年的中华 鲟可以长到4米长、1000公斤重,寿命可达100 多岁
中华鲟濒临灭绝:能顺利洄游产卵已不足 中华鲟濒临灭绝:能顺利洄游产卵已不足500尾 尾
洄游路线: 洄游路线: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大海 大海——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大海 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游
具体影响
• 河道失去急流、浅滩和较大的弯曲度,急流性鱼 类数目会有所减少 。 • 水库静水区面积增大,静水性鱼类数目会相应增 加。 • 鱼类根据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获得产卵的信 号,因此河流流态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 卵和生长 。
2.水温改变对鱼类的影响 2.水温改变对鱼类的影响
葛洲坝泄水 三峡大坝泄水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长江宜昌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长江宜昌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波涛汹涌。 波涛汹涌。
三峡蓄水后,宜昌段河面变宽,水流平缓。 三峡蓄水后,宜昌段河面变宽,水流平缓。 避免了很多自然灾害,有利有弊,同时也带来了对鱼类的伤害。 避免了很多自然灾害,有利有弊,同时也带来了对鱼类的伤害。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与保护对策的探析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与保护对策的探析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与保护对策的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其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导致生态的严重失衡。

因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对鱼类漂流卵产生的影响、破坏鱼类的生存水温、对鱼类的生存产生影响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能够有效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影响;保护对策1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1.1 对鱼类漂流卵产生的影响在繁殖季节期间,不同的鱼类具有不同的产卵方式,例如漂流性卵,这种鱼在产卵期间,它们所产生的卵会在短时间内变大,然后在河水作用下随之漂流,在整个漂流过程中,鱼卵便会逐渐孵化变为幼鱼,因此,针对漂流性产卵的鱼类,它对河流动态环境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假如河流满足不了相应的动态要求,则漂流性卵便很难实现孵化。

针对以上现象,尤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表现更为显著,因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常常会进行大量蓄水,如果长期不使用这些蓄水,水库中的水便会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在这期间有漂流性卵流入到水库内,则在水库中便会出现漂流性卵被动停滞现象,然后由于压强上升而出现下沉至水底、爆裂现象时,便会严重破坏鱼卵的孵化过程[1]。

1.2 破坏鱼类的生存水温针对生存环境,鱼类对其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水温。

假如鱼类生存环境中的水温发生严重偏差现象,则鱼类死亡率便會迅速上升。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蓄水过程中,水温常常会出现显著变化现象,进而水库中的水温发生分层现象。

1.3 对鱼类的生存产生影响鱼类要想得以生存下去,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

要想保证鱼类能够正常生活和繁衍,必须要具有适当的生存环境,且所有指标均应能够满足鱼类生存要求。

假如水域植物、水流速度、河流温度发生巨大变化,则鱼类便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分析含实例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分析含实例
云南省红河南沙水电站、 四川省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 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 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等。
14
2、鱼类自然保护区
针对三峡水库和金沙江一期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向家坝—— 三峡水库回水末端长约380余km的干流江段、一级支流赤水河 约430余km的干流江段,以及一些邻近支流的河口或下游段, 初步安排建立了:
29
鱼道
3)鱼道的设计
鱼道的设计要结合过鱼对象、枢纽建筑物、闸坝地形等因素 综合考虑。
为保证鱼道的良好运行,应考虑以下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过鱼对象、 过鱼季节和设计运行水位 鱼道进口 鱼道水池(鱼道流速) 鱼道出口及其他条件
30
鱼道
3)鱼道的设计
鱼道进口设计:鱼道的进口能否为鱼类较快地发觉和
过鱼设施是指让鱼类通过障碍物的人工通道和设施。 按过鱼设施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上行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升鱼机、鱼闸等。 下行过鱼设施有物理栅栏、行为栅栏和表面通道,通过
视觉、听觉、电子以及水文动态模拟等方式 引导鱼类进入 下游。
辅助设施包括闸门、拦污栅、防护栏和辅助供水系统。
21
鱼道
1)类型
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来保护濒临灭绝的中华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15
“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将保护区调整至适当的水域
18
19
20
3、过鱼设施
大沱营地内,
❖是为减轻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官地水电站工程对鱼 类资源的影响、保护雅砻江下游特有鱼类的种群和资源而联 合建设的。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探讨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国家在水利水电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应运而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电工程虽然对国家发展大有助益,然而却对鱼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

鉴于此,本文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深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影响;保护措施我国地大物博水利资源充足,随着国家对水利开发的不断加大,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鱼类生存问题。

部分学者目前已经就水利发电产生了质疑,认为水利发电并没有真正的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其对于鱼类的伤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鱼类族群的繁衍。

因此,该问题值得全世界各国进行思考,并积极的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的鱼类种群进行有效的保护。

1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1.1 影响鱼类的繁衍鱼类靠产卵进行繁衍,其在产卵的过程中对水流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水流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鱼类的产卵量,据相关专家多年研究可知鱼类的产卵量与涨水成正比例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在兴修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区域内的水流造成影响,使得整个河流的涨水情况产生变化,河流涨水不足难以刺激鱼类产卵,影响鱼类族群的正常繁衍。

1.2 影响鱼类的生存鱼类与人一样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环境进行生活,其生活环境的各项条件都具有着一定的稳定性。

例如,河流的温度、水流的速度、水中的植物等等。

鱼类对这种稳定的生存环境具有着一定的依赖性,如果生存环境产生改变,鱼类就会因为难以适应环境而出现生存上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修本身就是一种违背自然的行为,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对河流进行改造,因此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使得鱼类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

1.3 影响鱼类的洄游不同的鱼类对产卵条件有着差异性的要求,洄游是鱼类产卵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少鱼类都会通过洄游,到河流的上游进行产卵活动。

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评估实验过程

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评估实验过程

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评估实验过程一、引言大坝是当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调控水流、灌溉农田以及发电等功能。

然而,修建大坝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鱼类生态的影响。

鱼类在水域中担任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它们对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实验,并深入探讨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大坝对鱼类的生态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鱼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2. 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3. 鱼类行为的变化。

2.2 实验地点选择一个有大坝修建的水域作为实验地点,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水体流动性。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地点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大坝修建后的区域,对照组是指大坝修建前的区域或其他没有受到大坝影响的水域。

2.4 实验步骤1.收集大坝修建前的鱼类基线数据,包括鱼类数量、种类和群落结构等。

2.开始大坝修建工程,并记录修建过程中的时间节点。

3.在大坝修建完成后的一年内,每个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类进行采样。

4.采用标准的鱼类采样方法,如网捕、电鱼等,将采样到的鱼类进行分类、计数和测量。

5.将采样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3.1 鱼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大坝修建后,实验组的鱼类数量明显减少。

在大坝修建前,实验组的鱼类数量平均为1000条,而修建后的第一年仅有200条左右。

同时,实验组的鱼类种类也变得单一,原本有5种鱼类,修建后仅有2种鱼类。

3.2 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鱼类群落结构是指鱼类在水域中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表明,大坝修建后,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原本多样的鱼类群落结构变得单一,种类数量减少,种类占比不均衡。

3.3 鱼类行为的变化对鱼类行为的观察发现,大坝修建后,鱼类的迁徙和觅食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包括鱼类。

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减缓对策进行探讨。

1.改变水的流向和速度: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通常会改变水的流向和速度,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活空间和生命活动。

对于鱼类来说,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它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繁殖和生存。

2.阻断鱼类迁徙: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中,可能会存在大坝和堤坝等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将阻断鱼类的迁徙,导致它们无法到达繁殖和生存的地点。

3.水质污染: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这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和繁殖。

4.捕捞: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捕捞,这会对水中的鱼类造成杀伤和损失。

1.采用生态恢复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前,应首先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

在工程建设后,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建设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被等,以恢复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2.设计和建设鱼道:鱼道是一种绿色通道,可以让鱼类通过水利水电工程的障碍物,以达到迁徙和栖息的目的。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应考虑到鱼道的需求,为鱼类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水流条件。

3.加强预防和治理水质污染:加强对水质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可以减少水中生物的损失和死亡,为鱼类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4.进行科学捕捞:为了保护水中生物,应采取科学的捕捞方式,将捕捞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及时放流或归还未成熟的鱼类。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求和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缓对水中生物的影响,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水产育种场防洪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

水产育种场防洪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

水产育种场防洪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水产养殖场在遭受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时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水产育种场来说,建设合理的防洪工程和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来探讨水产育种场防洪工程建设方案和布局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建设防洪工程的必要性。

洪灾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之一,对于水产育种场来说,洪水的来袭将会对养殖设施和生物种群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建设防洪工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洪灾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

防洪工程的建设包括加固河堤或者建立专门的泄洪区域,以便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及时排水,保护养殖场的设施和生物种群。

此外,充分考虑到水产养殖业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利用水利工程设备进行水位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防洪措施,确保水产育种场的安全。

其次,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水产育种场的布局。

养殖场的布局直接影响到防洪工程的效果和养殖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地点来建设水产育种场,比如位于水流缓慢、水质优良的河流等地区。

其次,我们需要将水产育种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例如,可以将养殖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相分离,以便在洪水来临时保护养殖区域的安全。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生物种群的习性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合理布置养殖池塘和饲养设施,以提高育种效果和经济效益。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维护和管理防洪工程的可持续性。

仅仅建设防洪工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工程设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另外,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总之,水产育种场防洪工程建设方案和布局是保障养殖场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水产育种场的布局,建设防洪工程,并注重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洪灾风险,保护养殖设施和生物种群的安全。

“大跃进”初期建设建溪水电工程原因探析

“大跃进”初期建设建溪水电工程原因探析

“大跃进”初期建设建溪水电工程原因探析
郑晓光
【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2)001
【摘要】福建省建溪水电站是"大跃进"时期全国开工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


民和淹没耕地数量之大,在水电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

其仓促上马有着深刻的原因:1958年工业"大跃进",福建省和江南地区用电紧张,中央又适时推出"水主火辅"的水电开发策略,成为建溪水电站开工的主要原因;受"左"的影响,人们试图通过大型电站的建造,彻底征服闽江,根治水患;福建省拥有过硬的水电技术和人才力量,为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提供可能性;受浮夸风的影响,福建省委误判粮食生产过关,耕地淹没损失就显得轻微;"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家对台军事力量增强,解除了建造大型水电站国防方面的担忧。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郑晓光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52
【相关文献】
1.建溪防洪堤建设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研究 [J], 陈辉
2.“大跃进”初期建设建溪水电工程原因探析 [J], 郑晓光
3.3G核心网建设方案分析--3G建设初期核心网只建分组域不建电路域 [J], 许志

4.当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理体系构建研究——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 任寿所; 马文波; 蒋泰稳; 程令章
5.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初期工作研究 [J], 杨林林;冯吉;焦有权;韩
敏琦;杨胜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枢纽工程鱼类保护措施研究

水利枢纽工程鱼类保护措施研究

水利枢纽工程鱼类保护措施研究摘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从而对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本文结合湘江流域某大型水库规划设计阶段对工程建设带来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鱼类保护措施规划,对水利枢纽工程开发过程中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总结了鱼类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和措施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对于类似工程的鱼类保护措施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湘江流域;水利枢纽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鱼类保护措施水利枢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通过拦河筑坝,修建控制一定流域面积的水库,可以增加蓄水量,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矛盾,起到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养殖、航运、旅游等作用[1],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水利枢纽工程发挥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却存在着潜在影响。

水库建设后,改变了河流的径流分配,使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和水环境随之改变,诸如输沙量、营养物质、水力学、水质、温度等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境和生活习性,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特征。

本文结合湘江流域某大型水库的规划设计,总结了鱼类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和措施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对于类似工程的鱼类保护措施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工程案例1.1 流域概况湘江是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海阳山近峰岭,由东安县下江圩进入湖南境内,至湘阴濠河口分东西两支于芦林潭汇合后注入洞庭湖。

水源至濠河口干流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6万km2。

工程位于湘江二级支流俊水(湘江—舂陵水—俊水)。

俊水发源于郴州市临武县都庞岭,流经蓝山县浆洞瑶族乡,由南向北到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汇合舜水入钟水,流域全长50km,流域面积484km2。

1.2 工程概况作者简介:李璜(1981—),男,湖南郴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E-mail:5166357@。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筑与宜昌鱼类产卵场的关系问题探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筑与宜昌鱼类产卵场的关系问题探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筑与宜昌鱼类产卵场的关系问题探讨马仲波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1981(000)005
【摘要】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要产地之一。

长江上游宜昌附近江段是青、鲩、鲢、鳙等主要集中产卵区,是我国江河中规模最大的鱼类产卵场。

年产鱼苗约48
亿尾(宜昌鱼类繁殖保护站资料,1957),对发展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的养殖事业具
有重大意义。

【总页数】4页(P18-20,13)
【作者】马仲波
【作者单位】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
【相关文献】
1.基于秩相关系数法评价东塔鱼类产卵场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趋势 [J], 黎小正;吴祥庆;秦振发;杨姝丽;兰柳春;庞燕飞;黄鸾玉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安全监测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J], 李瑞有;於三大;王德厚;陈鹏霄
3.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玄武岩砾石特征及其与长江三峡贯通的关系 [J], 向芳;朱利东;王成善;杨文光
4.葛洲坝水利枢纽坝下宜昌江段鱼类区系和渔获物组成 [J], 吴国犀;刘乐和;王志玲
5.考虑鱼类产卵场健康的生态需水核算——以西江东塔产卵场为例 [J], 周华彬; 余春雪; 苏美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电 站设 计 第 3 1 卷第1 期
D H P S
2 0 1 5年 3月
建 溪 防 洪 堤 建 设 对 鱼 类 产 卵 场 的 影 响 研 究
陈 辉
( 福建 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1 )

要: 本文研究 了防洪堤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 中人们经常忽视但又很 突出的鱼类产卵场保护 问题 , 提 出了相关技术措 施和建
边 流水浅 滩 ;
武夷 山崇 阳溪 右 岸 防洪 堤 、 闽北 产业 集 中区南 林 防洪堤 , 施 工期采 取 措 施 保 护 产 卵场 所 在 河 道 的
水质, 对 产浮性 卵 的产 卵场影 响很小 ; 产 粘性 卵 的鱼 类 在流水 浅滩 、 岸边 草 丛 中产 卵 或将 卵黏 附 在 砾 石
( 5 ) 严禁施工人员捕捞野生鱼类 , 减 少 对 鱼 类
资 源 的影 响 。 防洪 堤建 成后 , 应 加强对 产 卵场 的保 护 , 如 划定
措 施保 护产 卵场所 在 河 道 的 水质 外 , 还应 采 取 措 施
保 护岸 边 的杂草 和流 水 浅 滩 , 以避 免 和减 小 施 工 活 动 对产粘 性 卵和半 浮性 卵鱼类 繁 殖 的影 响 。
汽 车运输 至工 作 面 , 履 带 式 拖 拉 机 或 蛙 式 打夯 机 夯 实, 局部辅 以人工夯 实 。
浦城 、 松溪、 政和 、 建阳、 建瓯 、 延平 区 、 浙 江省 的庆 元
等县 ( 市、 区) 。
2 防洪 堤 概况
2 . 1 防洪概 况
浆砌石 所需 的石料 由 5 t 自卸 汽 车运 往现 场 , 人
防洪 堤基 础土 方 开 挖 采用 1 . 0 m 挖 掘 机 挖 装 5 t 自卸汽 车 出渣 , 部 分 开 挖 渣 用 于 直 接 回填 , 部 分 运往 弃渣 场 。堤底 清基 采用人 工 开挖 清理 。 土堤 填 筑 所需 的土 料 由 1 1 T I 挖 掘 机 挖装 自卸
行 建溪 三期 防洪 工程 的设计 和建设 工作 。
m 拌 和机拌 制 , 双 胶 轮 车运 输 , 由人 工 直 接 入 仓 或
搭 仓面 人仓 浇筑 , 小型 振捣 器震 密 。
表 l 建 溪 三 期 防洪 工 程 主 要 指 标
收 稿 日期 : 2 O l 3—0 3— 2 6
繁殖季节 , 以避免和减小施工活动对鱼类繁殖 的影
响;
期, 各种影 响分 析如 下 :
4 . 1 施工 期
( 3 ) 施 工 区 生 产 废 水 处 理 后 回用 , 生 活 污 水 处
理后 农用 或绿 化 , 最 大 限度地 减少 对水 环境 的污 染 , 设置 警示 牌 , 严 禁破 坏 2个 产 卵 场 河 岸 的杂 草 和 岸
或 水草上 , 半 浮性 卵的鱼 类在 砾石 的浅 滩处产 卵 , 施 工期 , 如果 岸 边流水 浅滩 、 砾石 、 杂 草等 受到破 坏 , 将 对 粘性 卵和半 浮性 卵产 卵场产 生影 响 , 因此 , 除采 取
( 4 ) 严 禁 将 弃 渣 倒 在 2个 产 卵 场 附 近 的 河 滩 上, 弃渣应 及 时运往 指定 弃渣 场 ;
议。
关键词 : 防洪堤 ; 产卵场 ; 保护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 T V 8 7 ; ¥ 9 6 1 . 1 j 文献标志码: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9 8 0 5 ( 2 0 1 5 ) 0 1— 0 0 6 8—0 3
建溪 防洪 三期 工 程 由 4个 城 区共 8个 河段 , 总
作者简介 : 陈 68
辉( 1 9 6 5一) , 女, 福建福州人 , 高级工程师 , 从 事 环 境 影 响评 价 、 水 资源 论 证 、 水 土 保 持 设 计 I 作。
措施 。对 鱼类产 卵场 产生 的不 利影 响通 常可采 取 如
4 影 响预 测 评 价
建溪 三溪 防洪堤 对水 生生 态 的影 响 主要是 对鱼 类 的影响 。主要 表 现 在 两个 方 面 : 施 工 期 土石 方 开 挖、 污废水 排 放 对 产 卵 场 的 影 响 ; 其 次 是 运 行 期 水 深、 流速等 水文 情势 的变化 , 对 生活 于其 中 的鱼 类产 卵场 产生 的影 响 。据 此 , 按 建溪 防洪 堤 建设 不 同 时
1 流域 概况
建溪 流域 位于福 建 省北部 、 地处 闽江 上游 , 是 闽
江的 最 大支 流, 河流总长 2 9 4 k m, 流 域 面 积
长2 1 . 0 1 1 k m 的防洪 堤 , 1座 排 涝 泵 站 , 1座 涵 闸 等
组成 。防洪堤 大多 为 新 建 防洪 堤 , 局部 地 段 为 旧堤
下措施 进行 补救 : ( t ) 产 卵 场所 在 的 武 夷 山 崇 阳溪 右 岸 防洪 堤 、
闽北 产业集 中区南 林 防 洪堤 沿 河 岸 设 沙袋 挡 墙 , 以
减少施 工 中水 土流失 对河 道水 生态 环境 的影 响 ;
( 2 ) 施 工作 业 尽 量 避 开 雨浆由 0 . 2 5 m 砂浆 拌 和 机 拌制 ,
人工 推双胶轮车运 至工作面 , 采用铺 浆法人工砌 筑 。 工 程所需 的混 凝 土 分 散 在各 堤段 , 拟 采用 0 . 4 闽江建 溪 防 洪一 期 工 程建 设 已完成 , 二期 工 程
正 在建设 中 , 为完 善建 溪流域 的防洪体 系 , 近期将 进
加 高加 固 。建 溪三期 防洪工程 主要 指标 见表 l 。
2 . 2 防 洪 堤 施 工
1 6 3 9 6 k m , 约 占闽江 流 域 面积 的 2 7 % 。建溪 流 域 由崇 阳溪 、 南 浦溪 和松 溪 三 条 主要 支 流 以及 以下 的 干 流段组 成 。流域 行 政 区 域 涉及 南 平 市 的 武夷 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