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期末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名词解释渗透势: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亦称溶质势(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慢。
根压: 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Mpa:兆帕斯卡 WUE:水分利用效率;ψw:细胞水势ψp:压力势;ψs:溶质势三、填空题1、一个典型细胞的水势等于ψs+ψp+ψm+ψg ;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ψs+ψp ;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ψm 。
2、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渗透性吸水。
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主要靠吸胀作用。
3、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渗透势,压力势等于0 。
4、相邻两细胞间水分的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
5、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吐水和伤流。
6、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角质蒸腾和气孔蒸腾。
7、常用的蒸腾作用的指标有蒸腾速率、蒸腾比率和水分利用率。
四、选择题1、一般而言,进入冬季越冬作物组织内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 B )。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规律。
2、有一个充分为水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 B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小,也可能不变。
3、已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靠(B)。
A、吸涨作用;B、渗透作用;C、代谢作用;D、扩散作用。
4、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因是:( C )。
A、初质势很低;B、衬质势不存在;C、衬质势很高,绝对值很小;D、衬质势很低,绝对值很小。
5、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外界溶液中,则细胞( D )。
A、吸水;B、失水;C、既不吸水也不失水;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平衡。
植物营养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有益元素:除了目前普遍公认的17种必需元素之外,有些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能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或不是所有植物必须,但为某些植物种类所必须或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须。
2.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片/茎等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并进行代谢的营养方式。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最小养分的支配,在植物各生长因子中,如果有一个因子含量最少,其他生长因子即使丰富,也难提高其产量。
4.营养临界期:指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各种营养比例失调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5.养分递减律:即其他养分充足时,由于增施某种养分,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并不完全是直线的,随着养分的不断增加而产量的增加率却逐渐下降,即在达到最高产量后,产量则不再增加6.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
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对恢复和维持土壤助力有积极作用。
7.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8.维茨效应:由于钙离子有稳定质膜结构的特殊功能,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结果或。
营养溶液中钙、镁、铝等二价及三价阳离子,特别是二价钙离子在相当广泛的浓度范围内能促进钾、铷(Rb)等离子的吸收效应9.硝化作用: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10.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遗失的现象。
11.复混肥:标明量的养分中含有N,P,K三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须营养元素有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肥料。
12.有机肥: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以提供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或称能用作肥料的各种有机物质。
(作用:①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土壤肥力②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③缓解资源矛盾,保护生态环境)13.拮抗作用:任意提高膜外某种阳离子的浓度必然会影响对其阴离子的吸收。
14.氨基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土壤中的复杂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多聚体等分解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植物学(下)期末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可以繁殖出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生殖隔离。
2、孑遗植物: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达,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了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动)物。
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及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都是著名的孑遗生物。
3、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4、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Plant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5、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它和苔辞、蕨类植物的相同之处是具有颈卵器。
能产生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胚珠和种子裸露而得名。
6、活化石:广义的概念: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生物,都可叫活化石。
狭义的概念与孑遗生物相近,现代孑遗生物一定都是活化石。
7、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二相染色体,2n),发育为胚;另1个与2个极核融合后,发育为三相染色体(3n)的胚乳。
8、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
二、填空: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双名法的构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采用拉戊文或其他文字拉戊化来书写。
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属名:各级分类群种重要的等级,常为植物的形态特征、特性及用途等。
是植物成分命名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植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2、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3、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呈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异型叶性: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型叶性。
5、双悬果:伞形科的植物的分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着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特称双悬果。
6、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可进行增粗生长。
7、模式植物细胞: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把这个细胞叫做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8、药用植物:在生活中,凡是在医疗、诊断、保健、预防疾病以及其他方面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统称药用植物。
9、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小麦等。
10、颖果: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稻、麦、玉米、薏苡等,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蝶形花冠:花瓣5片分离,排成蝶形,上面一片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形小且上部稍联合并向上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大豆、甘草等豆科植物。
12.维管束:是在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13.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14.坚果: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板栗、榛子等壳斗科植物的果实,这类果实常有总苞(壳斗)包围。
植物学期末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学期末期末复习资料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植物:多为营固生活的具细胞壁的:自养的生物。
(植物界各大类群:藻类(蓝、甲、隐、红、黄~藻门,、菌类植物(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地衣植物(地衣门)、苔藓植物(苔藓、蕨类植物门)、维管植物(裸子.被子植物门)2.《植物名实图考》:图文并茂。
作者以野外观察为主,参证文献记述为辅,主张"目验",每到一处,注意"多识下问",虚心向老农、老圃学习,把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绘制成图,到现在还可以作为鉴定植物的科、属甚至种的重要依据。
3.《齐民要术》: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书。
4.《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的药学著作,载有药物1892种5. 《植物种志》:是现代植物分类学开始的一重要标志,被看作早期欧洲植物志,被王文采称为世界第一部“世界植物志”。
初步建立了双名命名法。
6.双名法:属名+种加名+种定人名。
7.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细胞匪类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这一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与核心,分化的关键在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8.组织: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9.胚:由胚芽(由生长点与幼叶组成(有的植物无幼叶)禾本科植物的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围着),胚轴(市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轴(包括上胚轴和下胚轴)),胚根(由生长点与根冠所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包有胚根鞘),子叶(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两片子叶,但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组成。
10.胚乳: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贮藏养料的部分,由两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的产物。
11.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包在种子的最外面,坚韧,起保护作用。
禾本科植物的种皮与果皮不易分开。
12.瘦果:是由1-3心皮组成,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内含1粒种子的一种不裂干果(闭果)。
大学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植物学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物入侵:指一个物种跨越其自然历史发生和分布范围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带到新的地理区域。
是指当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将要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济后果,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入侵。
4、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6、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7、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可利用它们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指示环境污染程度,这种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
8、植物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9、生态类群: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相似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某一项生态因子形成相似的可遗传的适应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长发育等),从而具有相似的需求性和耐性范围,这群植物组合即为一种生态类群。
10、季相:群落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
11、热带雨林:由喜湿耐荫种类组成的层外植物丰富、高大茂密,并终年常绿的森林植被。
二、填空1、植物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2、植物的双名法:林奈创立。
即给植物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
3、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定于面积大小、隔离程度、族群遗传、生理行为生态、族群动态、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
4、被子植物的两个纲: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5、根据性质、特征可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分为哪些类型: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动物因子、人为因子6、从地理因素分析物种的形成和分布:异地(域)物种形成、同地(域)物种形成、平行物种形成7、每个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大小指:生态幅8、发生于零下低温,植物细胞结冰受伤害现象:冻害9、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造成的伤害:冷害10、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称:光饱和点11、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它的发育期,即从幼苗、成苗、开花、结实到休眠这种有节律的变化(它与温度条件相联系,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称为植物的物候现象。
植物营养学各章期末复习资料(论述题与简答题)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二、判断题,1分×10=10分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四、简答题,6分×5=30分五、分析题,10分×2=20分(可以是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是几种观点的辨析,还可以是实验数据分析)六、论述题,10分×2=20分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说明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及施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肥料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促进作物增产2、改善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3、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增加植被覆盖度,促进牧业发展5、促进植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2、叙述“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内容和对指导施肥的意义。
1、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拿走,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使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愈来愈少。
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确定标准。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如何分类?答: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所有高等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植物生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中间 、细胞骨架 纤维。 2、共质体 、共质体:植物体活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了连续的整体,称为共 质体。 3、质外体 、质外体:质膜外胞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彼此连接的空间称为质外体。 4、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骨架,而蛋白质分子则象一群 岛屿分布在脂质“海洋”中。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5、水势 、水势:表示细胞水分移动的势能,判断水分移动的方向。每偏摩尔体积水的 化学势差。 6、水分临界期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使产 量大大降低。 7、蒸腾系数 (亦称需水量)指植物制造 1 克干物质所需要水分的克数。表示: 、蒸腾系数: 水 g/干物质 g。 8、内聚力学说 、内聚力学说:水分子间有较大的内聚力,水柱有张力,但内聚力大于张力, 水分子对导管坒有很强的附着力, 可以使水柱不至于脱离导管或被拉断, 从而使水柱得以不断上升。 9、生理碱性盐 、生理碱性盐:使植物对阴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阳离子的吸收,使土壤溶液的 pH 值升高的盐类,如 NaNO3 等。 10、单盐毒害 、单盐毒害:培养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11、溶液培养法 、溶液培养法:把各种无机盐按照生理浓度,以一定的比例,适宜的 ph 值配 制成溶液用以培养植物的方法。 12、光呼吸 、光呼吸:是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 O2 放出 CO2 的过程。 13、CO2 补偿点 补偿点:当光和吸收的 CO2 量与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等时,外界的 、 CO2 浓度。 14、红降现象 、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 685nm 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 急剧下降的现象。 15、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 Pi 与 ADP 合成 ATP 的过程。 16、末端氧化酶 、末端氧化酶: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 O2,并形成 H2O 或 H2O2 的 酶类。 17、呼吸商 :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 CO2 与吸 、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 收 O2 数量的比值。 18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质) :无 O2 条件下,生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 化产物,同时释放部分能量的过程。 19、源-库单位 库单位:指制造同化物的源与相应的库以及它们之间的输导组织。 、 库单位 20、生长中心 、生长中心:指正在生长的主要器官或部位。它的特点是:年龄小,代谢强, 生长快,对养分吸收强,成为养分的输入中心。 21、代谢源 、代谢源:指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叶片、萌发种子 的胚乳或子叶。 22、代谢库 、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幼叶、花、果、根等。 23、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产生的、能移动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 、植物激素
植物保护学期末考试复习
1、3R:有害生物抗药性、再猖獗、和农药残留1、植物保护:是植物生产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的可持续生产。
2、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975,科学内涵: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病害的诞生,病害与国家的对应关系:19世纪中叶,1845年,爱尔兰是马铃薯晚疫病,1942年,孟加拉国是水稻胡麻斑病,4、病害四面体:农业中除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外,还应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学说1)病害三角学说:寄主,病原物,环境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产生病害。
5、植物病害定义:当植物遇到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组织、形态发生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株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症状的定义:植物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在植物体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异常状态。
病状的定义:植物发病部位所能看到的异常状态。
五个类型: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病征的定义:病原物在植物病部形成的繁殖体或营养体(寄主在发病部位出现的病原物的子实体)。
五个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较大颗粒为菌核)和脓状物(桃树流胶病)。
7、非侵染病害、病毒病害、原核生物中的植原体病害无病征。
按病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按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粉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不具传染性,同时大面积发生,环境条件改变,有的症状可以恢复;因又可分为三类:①是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缺陷引起的;②是物理因素恶化引起的;③是化学因素恶化引起的(无病症,无发病中心)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具传染性。
按病原生物可分为五类: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植物病害。
主要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
非侵染性病害常常诱发侵染性病害。
1、寄生性定义:寄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植物学(下)期末考试复习的专题及答案
1、比较达尔文进化论和中性学说。
进化论: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未能实现是由于生存斗争,生物必然总是在生存斗争中,或者与无机环境作斗争,或者与不同种生物斗争(种间斗争),或者与同种的其它个体作斗争(种内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到最好的机会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被淘汰。
经过长期的一-代代的自然选择,五种的变异被定向的积累下来,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中性学说: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处,也无好处。
这类突变有“同义”突变、“非功能性"DNA顺序中发生的突变以及结构基因中的一些突变。
“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水平进化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不受自然选择压力的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中得到固定和逐渐积累,可以实现种群的分化,出现新的物种。
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所决定,也就是由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所决定。
它对于所有的生物,几乎都是恒定的。
(1)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
而中性学说却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近中性的,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这些突变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随机漂变而被保存或趋于消失,从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性变化或种内变异。
(2)达尔文指出生命演化的现象源于可遗传的变异,其实是直指分子层面的物质基础的,这个意义上,达尔文的宏观进化论是对分子生物学向下兼容的。
而中性学说提供了进化论在自然选择之外的一种平行机制。
(3)两者都解释了物种是多样性的。
2、如何理解进化、简化、退化。
进化:又称演化,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
所谓性状是指基因的表现,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状改变,进而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资料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资料植物保护学是农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虫害、草害等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生理异常或组织损伤的现象。
常见的植物病害有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等。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 病害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常见的植物病害症状和鉴定方法。
2. 植物虫害植物虫害是指由昆虫、螨类等害虫对植物进行损害的现象。
常见的植物虫害有食叶害虫、吸汁害虫和蛀螺害虫等。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常见的植物害虫分类和特征;- 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 害虫的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的原理。
3. 植物草害植物草害是指由杂草对农作物进行竞争和损害的现象。
常见的植物草害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水生杂草等。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常见的植物杂草分类和特征;- 杂草的生长特点和危害机制;- 杂草的防治方法和农药的应用原则。
4. 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害、虫害和草害的侵害。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技术;- 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5. 植物保护法规和政策植物保护法规和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对于植物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国家植物保护法规的体系和主要内容;- 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的相关政策;- 植物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总结:植物保护学是农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植物病害、虫害、草害等问题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希望以上提供的资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植物保护学,取得优异的成绩。
植物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细胞中具有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A)。
A、叶绿体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2、根的木栓形成层是由(C)发育而来的。
A、皮层 B、内皮层 C、中柱鞘 D、维管束3、根的凯氏带位于(A)。
A、内皮层 B、中柱鞘 C、初生木质部 D、初生韧皮部4、在茎的次生结构中,出现了初生结构中所没有的结构,它是(C)。
A、髓B、髓射线C、维管射线D、轴向薄壁细胞5、周皮通常由(B)A、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B、木栓层、栓内层和木栓形成层组成C、栓内层和木栓形成层组成D、栓内层和形成层组成6、只具有花萼的花称(B)。
A、无被花 B、单被花 C、同被花 D、双被花7、区分单叶和复叶上的小叶时,其依据应该是(C)。
A、托叶的有无B、叶的大小C、牙的有无D、排列壮态8、输导组织是担负植物体内物质(A)。
A、长途运输的组织B、横向运输的组织C、运输组织D、短途运输组织9、在根的次生结构中,以下列哪部分为主(A)。
A、木质部B、韧皮部C、木薄壁细胞D、内皮层10、多室复子房的胎座是(C)。
A、侧膜胎座B、边缘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11、叶肉属于以下哪种组织(D)。
A、输导组织B、高尔基体C、分泌组织D、薄壁组织12、侧根起源于(B)。
A、内皮层B、中柱鞘C、初生韧皮部D、初生木质部13、木栓形成层细胞进行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向外形成(D)。
A、内皮层B、中柱鞘C、栓外层D、木栓层14、无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B)。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向外D、同时开放15、合生雌蕊是:植物的雌蕊由(A)的心皮合生而成。
A、二个或二个以上B、二个C、三个D、四个16、葡萄的果实属于(B)。
A、果B、浆果C、梨果D、柑果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胚的结构(D)。
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18、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面上的时期是(B)。
A、前期B、中期C、后期 D末期19、机械组织是对植物体起(A)。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2、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3、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4、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外表从体内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5、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6、小孔扩散规律:当水分子从大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
但通过气孔外表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7、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8、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假设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9、平衡溶液:植物只有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的溶液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叫平衡溶液。
10、生理酸性盐: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假设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在吸收NH4的同时,根细胞会向外释放氢离子,使PH下降。
11、生理碱性盐:供给NANO3时,植物吸收,NO3-而环境中会积累,NA+,同时也会积累OH-或HCO3-,从而使介质PH升高。
1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有机化合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1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磷酸和ADP合成ATP的过程。
14、光补偿点:随着光强的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现光合速率为0。
15、co2补偿点:随着CO2的浓度增加,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
16、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17、集流运输速率:是指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g/(mm2.s)表示。
18、代谢源与代谢库:是产生和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是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
植物营养学期末总复习要点
1.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2.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称为营养元素。
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4.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5.氧自由基(活性氧):由氧转化而来的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由于它们都含氧,且具有比氧还要活泼的化学特性,所以统称为活性氧。
固氮酶:是豆科作物固氮所必需的,它由两个对氧敏感的非血红蛋白所组成。
一个是含铁和钼的蛋白,也称钼铁蛋白;另一个是铁氧蛋白。
6.有益元素:在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些营养元素,它们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目前主要包括硅、钠、钴、硒、镍、铝等6种。
)7.生物有效养分:指存在于土壤的离子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内能够移动到位置紧挨植物根的一些矿质养分。
8.化学有效养分:指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化学有效养分主要包括可溶性的离子态与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和交换吸附态养分以及某些气态养分。
)9.截获:指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
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1.养分的扩散作用:当根系通过截获和质流作用所获得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求时,随着根系不断地吸收,根际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的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的梯度差,从而引起土体养分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这种养分的迁移方式叫养分的扩散作用。
12.根际: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13.根分泌物: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4.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学一,写出下列各种中药来源何科的何种植物和入药部分1.桑螵蛸:桑科螳螂在桑树上产的卵2.南葶苈子: 十字花科播娘蒿种子3.凤丹:芍药科牡丹的根皮4.槐米:豆科槐树或洋槐的花蕾5.公丁香: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6.桑瘿桑科桑树的虫瘿7.北葶苈子十字花科独行菜的种子8.丹皮芍药科干燥的牡丹根皮茎皮9.火麻仁桑科大麻种子10.母丁香桃金娘科丁香果实11.决明子豆科决明种子12.莲须睡莲科莲的雄蕊13.化橘红芸香科化州柚果皮14.橘红胎芸香科化州柚未成熟的果实15.苦丁茶冬青科大叶冬青的叶子16.苘麻子锦葵科青麻的种子17.莲梗睡莲科莲的叶柄18.麦冬百合科麦冬块根19.柴胡伞形科柴胡跟20.冬葵子锦葵科冬葵的种子二、写出下列植物的属科名称,入药部分,对应中药名。
1.草珊瑚:金粟兰科全草药用2.桑:桑科叶子(桑叶),嫩枝(桑枝)果实(桑葚)树皮(桑白皮)桑树的虫瘿(桑螵蛸)3.细辛:马兜铃科全草药用4.马兜铃:马兜铃科果实(马兜铃)地上部分(天仙藤)5.掌叶大黄:蓼科根药用6.塘沽特大黄:蓼科根药用7.药用大黄:蓼科根药用8.何首乌:蓼科根(何首乌)藤(首乌藤)9.过路黄:报春花科根药用(四川金钱草)10.牛膝:苋科根(牛膝)11.白芷:伞形科根(白芷)12.乌头:毛茛科根(无头)13.威灵仙:毛茛科根(威灵仙)14.黄连:毛茛科根(黄连)15.芍药:芍药科:根赤芍,白芍(干净的为白芍,未刮净的为赤芍)16.田七:五加科根(田七)17.细柱五加:五加科根皮(五加皮)18.当归:伞形科根(当归)19.紫苏: 唇形科叶(苏叶),枝梗(苏梗),种子(苏子)20.五味子:木兰科果实(五味子)南(华中五味子果实);北(五味子的果实)21.益母草:唇形科全草药用22.地黄:玄参科根药用(地黄)未经蒸煮(生地黄)蒸煮后药用(熟地黄)23.山茱荑:山茱荑科果实药用24.伏生紫堇:罂粟科根药用(夏天无)25.菘蓝:十字花科26.蓼蓝:蓼科27.木蓝:豆科28.马蓝:爵床科根(板蓝根)叶(大叶青)茎叶磨碎(青黛)29.珊瑚菜:扇形科根(北沙参)30.阴性草:玄参科全草(刘寄奴)华中----(奇蒿)广东----(甜菜仔)三、选择题1.伞形科植物的特点之一是(草本)2.桔梗科的沙参、轮叶沙参、及杏叶沙参的根入药,被称为(南洋参)3、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入药,称为中药材(红豆寇)4、“石斛”是兰科植物石斛的干燥的上部入药之称,其药性味(性微寒味甘),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津亏,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试题2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5分/词×10词=15分)1.共质体2.水分代谢3.灰分元素4.量子需要量5.呼吸链6.韧皮部装载7.植物激素8.细胞的全能性9.光周期现象10.活性氧二、符号翻译(0.5分/符号×10符号=5分)1.RER2.SPAC3.NR4.Pmf5.PSⅠ6.EC7.SE-CC8.ABA9.SDP10.MGU三、填空题(0.5分/空×40空=20分)1.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和两方面。
2.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Ψw=。
干种子细胞的水势ΨW=。
3.矿质元素中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
4.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能转换成能。
其余的叶绿素分子和辅助色素分子一起称为色素或色素。
5.线粒体中呼吸链从NADH开始至氧化成水,可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
如从琥珀酸脱氢生成的FADH2通过泛醌进入呼吸链,则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
6.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到,并具有以下的特点:(1)优先供应,(2)就近,(3)同侧。
7.促进小麦、燕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植物激素是;促进菠菜、白菜提早抽苔的是;破坏茎的负向地性的是。
8.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前体分别是、甲瓦龙酸(甲羟戊酸)、、和。
9.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大体可分以下4步:(1) 准备,(2) 制备,(3)与,(4)移栽。
10.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则生育期,若要引种成功,应引用品种,长日植物南种北引,则生育期,应引用品种。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1.伸展蛋白是细胞壁中的一种富含的糖蛋白。
A.亮氨酸B.组氨酸C.羟脯氨酸D.精氨酸2.被称为细胞的自杀性武器的是。
A.微体B.溶酶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3.当植物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绝对值相等时,这时细胞在纯水中:。
A.吸水加快B.吸水减慢C.不再吸水D.开始失水4.大豆种子开始萌芽时的吸水属于。
大学植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植物期末试题及答案答案:题目一:植物生理学1.解释植物对光的感应和反应。
答:植物通过光感应和反应来调控其生长和发育。
光感应是指植物对光强度和波长的感知,通过感知到光的存在和特征来触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光能够引起植物的光呼吸、光合作用、开花等生理过程。
植物对光的反应主要通过光敏色素的光反应来实现,例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可以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
2.植物的根系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答:植物的根系结构通常包括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从种子培育出来的第一个根,具有较长的生长点,并向下生长。
侧根是从主根分枝出来的根,其数量和生长速度会逐渐增加。
根系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固定植物体、存储养分等。
根系还能分泌植物生长所需的激素和其他化合物。
3.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它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也释放出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和代谢过程使用。
题目二:植物分类学1.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分类及其关系的学科。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和命名。
植物分类学在分类的同时也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演化过程,以及亲缘关系等。
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主要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来判断其分类地位,而基于遗传关系的分类则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来研究植物的基因差异和演化。
2.植物的分类等级有哪些?答:植物的分类等级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等。
门是植物界的最高分类单位,纲是门下面的一个分类单位,目是纲下面的一个分类单位,科是目下面的一个分类单位,属是科下面的分类单位,种是属下面的最小分类单位。
不同的分类等级代表了不同的分类层次,越高的分类等级代表了越广泛的分类范围,越低的分类等级则代表了越具体的分类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植物:多为营固生活的具细胞壁的:自养的生物。
(植物界各大类群:藻类(蓝、甲、隐、红、黄~藻门,、菌类植物(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地衣植物(地衣门)、苔藓植物(苔藓、蕨类植物门)、维管植物(裸子.被子植物门)2.《植物名实图考》:图文并茂。
作者以野外观察为主,参证文献记述为辅,主张"目验",每到一处,注意"多识下问",虚心向老农、老圃学习,把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绘制成图,到现在还可以作为鉴定植物的科、属甚至种的重要依据。
3.《齐民要术》: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书。
4.《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的药学著作,载有药物1892种5. 《植物种志》:是现代植物分类学开始的一重要标志,被看作早期欧洲植物志,被王文采称为世界第一部“世界植物志”。
初步建立了双名命名法。
6.双名法:属名+种加名+种定人名。
7.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细胞匪类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这一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与核心,分化的关键在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8.组织: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
9.胚:由胚芽(由生长点与幼叶组成(有的植物无幼叶)禾本科植物的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围着),胚轴(市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轴(包括上胚轴和下胚轴)),胚根(由生长点与根冠所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包有胚根鞘),子叶(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两片子叶,但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组成。
10.胚乳: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贮藏养料的部分,由两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的产物。
11.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包在种子的最外面,坚韧,起保护作用。
禾本科植物的种皮与果皮不易分开。
12.瘦果:是由1-3心皮组成,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内含1粒种子的一种不裂干果(闭果)。
成熟时,果皮革质或木质,容易与种子分离(1心皮构成的瘦果如白头翁;2心皮的乳向日葵;3心皮如荞麦)。
13.壳斗:花序的总苞。
在坚果外面包着果实。
14.柑果:是由复雌蕊具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的,为柑橘类植物持有的一类肉质果。
外果皮厚,外表革质,内部分布许多油腔;中果皮较疏松,具多分枝的维管束;内果皮膜质,分为若干室,向内产生许多多汁的毛囊。
15.梨果:是由复雌蕊的下位子房和花筒愈合发育而成的一类肉质假果。
花筒与外、中果皮均肉质化,无明显分界,内果皮木质化,较易分辨。
中轴胎座,常分隔为5室,每室;含两粒种子。
如梨。
16.花:花实际上是一种不分枝且节间缩短的、适于生殖的变态短枝;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核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花是一个节间极短、具变态叶以适应生殖的枝条。
17.繁殖方式:种子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等。
生殖: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18.胎座:胎座是子房中着生胚珠的部位。
19.双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依靠花粉管将两枚精子送入胚囊中,一枚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以及另一枚精子与2个极核融合的现象。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20.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的一层,也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之一.细胞壁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质所构成,支持和保护着原生质体,并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21.叶绿体:叶绿体有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组成。
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橙红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三类色素。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22.根:种子植物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器官,大多生长在土壤里,购车功能植物体的地下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疏导、固着、合成和贮藏。
23.吸收作用: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茎和叶。
24.固着作用:根系固着在土壤中,是植物的茎叶得以伸展,并能经受风雨和其他机械力量的袭击。
25.原生质:是植物细胞内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合。
26.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产生有机物的过程,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通过光合作用,职务制作本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葡萄糖,并以此作为原料合成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
27.蒸腾作用: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蒸腾作用事根系吸水的动力之一,并能促进植物体内矿物质的运输,还可降低叶表温度,使叶免受过强日光灼伤。
但过于旺盛的蒸腾对植物生长不利。
28.落叶:落叶是植物的自然现象,是对不良环境(如低温,干旱)和迎接新生的一种适应性。
29.液泡:叶泡是由单层膜包被,膜内充满着液体(细胞液)。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叶泡时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另一特征。
30.器官:担任相同的生理功能的不同的组织构成的结构就叫器官。
(教案1-2)变态叶:叶的可塑性很大,是植物体中形态和结构最容易变化的器官:苞片和总苞片;叶刺;叶卷须;叶状柄;鳞叶;捕虫叶31.变态茎:叶状枝;茎卷须;枝刺;肉质茎;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32.分蘖:禾本科植物分蘖节处腋芽形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分为有效分蘖(能抽穗结实)和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
33.髓射线:髓射线是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位于皮层和髓之间,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外连皮层,内通髓,有横向运输的作用。
34.维管射线:也称次生射线。
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
维管射线既是横向运输组织,也是贮藏组织。
35.种子的类型: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但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36.叶序:叶在茎或枝条上排列的方式叫叶序。
37.花柄:花柄又称花梗,是花着生的小枝,它将话展布于一定的空间位置,也是花与茎相连的通道(当果实形成时,花柄变成果柄)。
)38.花托:花托位于花柄顶端,是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着生的部位(能吃的花托:草莓)。
39.花萼:花萼是花的最外一轮变态叶,有若干萼片组成(花萼通常呈绿色,主要有保护花蕾、幼果和进行光合作用)。
40.花冠:花冠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
41.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42.雌蕊:由一个或多个心皮组成,每一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构成。
是由变态的叶——心皮,卷和而成。
43.心皮:构成雌蕊的单位,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在形态结构上与叶很相似。
胚珠:由胚囊,珠心,珠被,珠孔,珠柄构成。
胚珠是种子的前生,起源于子房内壁的胎座处。
44.花序:1.有限花序:单岐聚伞花序,二岐聚伞花序,多岐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混合花序类;2.无限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45.小孢子:在孢子囊内萌发,可发育为雄性配子体。
46.大孢子:在珠心内萌发,可发育成雌性配子体。
47.营养器官:根茎叶。
48.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这是植物最早生出来的根,叫主根。
49.侧根: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就生出的许多分枝。
侧根的发生由一定部位的中柱鞘细胞开始平周分裂,形成侧根原基,穿过皮层、表皮形成侧根,因而侧根的起源为内起源.50.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
51.内起源:侧根的发生由一定的中柱鞘细胞开始平周分裂,形成侧根原基,穿过皮层,表皮形成侧根,因而侧根的起源为内起源。
52.外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成为外起源。
53.变态根:1 贮藏根: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肉质直根;块根。
2 气生根:在地面以上的空气中: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
54.直立茎:茎的生长方向与根相反,是背地性的,垂直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立茎。
55.匍匐茎:有些植物的茎是平卧在地面上蔓延生长的,这种茎叫做匍匐茎56.攀援茎:植物的茎细长柔软而不能直立,必须利用一些变态器官如卷须、吸盘等攀援于其他物之上才能生长,这样的茎叫攀援茎。
57.缠绕茎:缠绕茎细长柔软,与攀援茎不同的是以茎本身缠绕于其他支柱物上升,不形成特殊的攀援器官。
58.单叶:单叶是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
如桃、甘薯、板栗等59.复叶:一叶柄生多个小叶片者为复叶。
复叶又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和单身复叶四种。
如花生、枫杨、蔷薇等。
60.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
61.同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与大小都相同的性细胞(即同形配子)相互结合的一种较简单的有性生殖方式。
62.异配生殖: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63.卵式生殖:是指配子的大小和形状都很悬殊的配子生殖。
精卵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
卵式生殖是一种高级的异配生殖64.营养繁殖: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65.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66.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67.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二:问答:1.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单细胞植物体或离散的单个细胞,因细胞处于游离状态,不受其他细胞的约束,形状多为球形。
在多细胞植物体内,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与细胞在植物体内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多数细胞为等直径多面体形;而与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呈管状;起支撑作用的细胞多为长梭形,并聚集成束,加强支持作用;位于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细胞扁平,表面观形状不规则,细胞彼此嵌合,结合紧密,不易被拉断。
大小也不一样,小的只有0.1微米,大的可达1毫米。
通常高等植物细胞直径在 0.01-0.2之间。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别。
细胞核是否被核被膜包被。
3.叶绿体的结构。
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基质三部分构成。
叶绿体内充满基质,在基质间悬浮着骨砸的膜系统。
(堆置成垛的叫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内囊体。
有的类囊体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叫做基质类囊体或基质片层。
)4.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在合时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同化和异化作用,开始萌发。
萌发条件:充分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适宜的光照。
过程:吸水膨胀;胚根伸出(露白),形成主根;胚轴生长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
(下胚轴长:子叶出土;下胚轴不长:子叶留土)。
由胚长成的小植物就是幼苗。
5.果实的类型。
按来源分: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果实的形成)按果实结构和性质分:一、单果[肉果(浆果,核果,柑果,梨果,瓠果);干果(1.裂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2.闭果: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分果)] 二、聚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