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运动(节选) 》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5《张中丞传》后叙 Word版含解析 (1)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5《张中丞传》后叙 Word版含解析 (1)

没有“时乘”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陈独秀的最后岁月》一书第168页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在重庆沈尹默见了陈独秀,作了一首诗赠他: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

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

诗句中的“乘”应是“乖”。

“乖”是一个多义字,有“违背、背离”的意思。

“时乖”,是说时运不顺。

元稹的《遣悲怀》中一诗就有“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之句,“百事乖”就是百事不顺。

沈尹默写给陈独秀诗中的“时乖”的“乖”,也是“不顺利”之义。

一个原本轰轰烈烈的中共创始人,沦落到了颠沛流离的境地,这就是所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时乖”写成“时乘”,就让人不知所云了。

因为“乘”虽有多个意思,但与“乖”不相通。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吴均平走近作者相关知识中国史传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

史传文学具有真实性、艺术性、概括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识记字音饿羸.(léi)沮遏..(jǔ è)嵩.(sōnɡ)帙.(zhì) 须髯.(rán) 蜉.蚁(fú)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蚍蜉..(pí fú)卓.效(zhuō)遁.迹(dùn) 宝藏.(zànɡ)B.书帙.(zhì) 勉强.(qiánɡ)羸.弱(léi) 污垢.(ɡòu)C.雨霁.(jì) 嵩.山(Sōnɡ)沮.丧(jǔ) 睢.阳(suī)D.秩.序(chì) 载.重(zài)遏.制(è) 髯.客(rǎn)解析:A项,“卓”读zhuó。

B项,“强”读qiǎnɡ。

D项,“秩”读zhì,“髯”读rán。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也(nì)B.古人秉.烛夜游(běnɡ)C.开琼筵.以坐花(yán)D.飞羽觞.而醉月(shānɡ)解析:选B。

“秉”读“bǐnɡ”。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舍,客舍B.百代之过客..也过客:旅客,旅行者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春天烟柳美景D.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块的土地解析:选D。

大块:大自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一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解析:选D。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

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

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解析:选B。

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引用典故;C项,运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秉.烛夜游 秉:拿着 B .大块假.我以文章 假:借给 C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惭:惭愧 D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伸:伸张 解析:选D 。

2021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4百丈山记(含答案)

2021年高中语文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1单元 4百丈山记(含答案)

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4百丈山记朱熹诗歌赏析泛舟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赏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穿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文言积累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译文: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一、根底考查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石磴.(dènɡ)淙.淙(zōnɡ)鸟瞰.(kàn) 清澈.(cè)B.潺.潺(chán) 峭.壁(qiào)璀璨..(cuǐ càn) 殚.数(dān)C.博闻强识.(shí) 数.说(shǔ)瀵.涌(fèn) 庵.庙(ān)D.罅.隙(xià) 拾金不昧.(wèi)水声溅.溅(jiān) 沟壑.(hè)解析:A项,"淙〞读 "cónɡ〞; "澈〞读 "chè〞.C项,"识〞读 "zhì〞.D项, "昧〞读 "mèi〞.答案:B2.下面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左控.垂崖控:临B.然前瞰.涧水瞰:俯视C.水旱祷焉.焉:语气词D.不可殚.数殚:尽解析:C项,焉:兼词,在这里.答案:C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日光烛.之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C.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D.天下云.集响.应解析:A项 "烛〞,名词作动词,照;B项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 "云〞 "响〞,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答案:C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是那么亦穷.矣觉宇宙之无穷. B.⎩⎪⎨⎪⎧ 终夕潺潺 久而益.蹦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C.⎩⎪⎨⎪⎧ 然前瞰涧水 后临.石池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D.⎩⎪⎨⎪⎧十余级|乃得度.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解析:C 项 ,临:面对/到达 ,动词;A 项均为 "尽头 ,穷尽〞;B 项均为 "更加〞;D 项均为 "通过〞 .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12题 .登百丈山三里许 ,右俯绝|壑 ,左控垂崖 ,叠石为磴. ,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 循.磴而.东 ,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 ,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水皆清澈 ,自高淙下 ,其声溅溅然 .度石梁 ,循两崖曲折而上 ,得山门 .小屋三间 ,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 ,后临石池 ,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那么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低,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假设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那么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一)5.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磴:石台阶B.循.磴而东,即得小涧循:顺着C.阁据.其上流据:拥有D.老屋数间,卑庳迫隘.隘:狭小解析:C项,据:占据,位居.答案:C6.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叠石为磴 十余级|乃.得度自池而出 乃.为前所谓小涧者B.⎩⎪⎨⎪⎧山之.胜盖自此始那么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C.⎩⎪⎨⎪⎧ 循磴而.东又为石梁度而.北D.⎩⎪⎨⎪⎧虽.盛夏亭午无暑气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解析:B 项均为 "助词 ,的〞 .A 项 ,乃:副词 ,才/副词 ,是 ,表判断 .C 项 ,而:连词 ,表修饰/表顺承 .D 项 ,虽:连词 ,虽然 ,表转折/连词 ,表假设 ,即使 .答案:B7.以下各句对文章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 ,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B.文章第2段以 "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C.作者认为山庵,壁其后缺乏观,游人不必前往.D.山门伴水,枕席卧闻水韵,但时间长了更加悲伤,不过终究是可爱之景.解析:C项文中作者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但并未说游人可不必前往.答案:C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流水声.](2)独夜卧其上,那么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夜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二)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林薄.间东南望薄:迫近B.日光烛.之烛:照耀C.不可殚.数殚:尽D.既皆赋诗,以纪其胜.胜:胜景解析:A项,薄:密林.答案:A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达百丈山 "最|可观〞的一组是()①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②一峰独秀出③皆假设飞浮来往④下临峭岸,深昧险绝|⑤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⑥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④⑤⑥解析:①是最|后记小结之用;⑥此句不是写百丈山自然景观的,是介绍祠堂的作用 .答案:C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抒发对百丈山的喜爱.B.第1段作者侧重在表现其壮美的一面,云海起伏,峰峦绵亘,他选择了独特的视角,把百丈山各种姿态的美展现了出来.C.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黄昏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那么是云海的变幻美.D.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判断,对 "最|可观〞与 "未可睹〞的景物进行描绘.对它们 "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目的之一是为了 "告夫欲往而未能者〞.解析:D项 "它们〞错误,应为 "可观者〞.答案:D12.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太阳迫近西山,在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2)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石台东面,小路断绝| ,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并且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朱熹张栻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熹问曰: "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 ,一阅,题其上曰: "不假设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评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 ,那么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 "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有删节)1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讫:终了,完毕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D.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短:诋毁,指摘解析:B项,俾:使.答案:B1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独端坐以.指画沙|王好战,请以.战喻B.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禁女妇之.为僧道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D.五年,依所.请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解析:B项,介词,对,向/介词,跟,同;A项均为 "介词,用〞;C项均为 "之,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项均为助词,附在动词前,构成 "所〞字结构.答案:B15.以下六句话中全都表现朱熹 "善于处(理|政)务〞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②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③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④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评职名⑤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⑥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解析:②表朱熹重视教育,③为|王淮奏请让朱熹改任他职,④表朱熹的耿直、倔强性格.答案:C1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朱熹从小就聪明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 ,他就用 "不假设是,非人也〞这句话说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B.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经常到郡学里去与学生讲论学问,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D.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继祖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继祖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解析:D项,被免职的应是朱熹,蔡元定应是朱熹的学生 .答案:D17.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C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2)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C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3)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C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 "这就是天.〞朱熹问道: "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 ,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 "不能这样,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单独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乡贡考试合格,后来考中了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在出任泉州同安县的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淳熙五年,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 .朱熹到任后,为百姓兴利除害.正逢那一年很久没有下雨,出现旱灾,朱熹非常重视救济饥荒的处置措施,救活的百姓很多.事情结束后,朱熹奏请朝廷按照规矩奖赏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他一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 ,让学生们遵守.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赴任.朱熹以朝廷对南康军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他接受任命后,随即写信到其他州郡,招募米商,蠲免他们的商税,要他们运粮食到浙东救灾.等他到任时,外地舟船运来的米已经堆积如山.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但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这一类政事,只要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朱熹全部予以改正、革除.每次在救济灾荒之后,他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处置,必定作长久之计.有人攻击朱熹,说朱熹不好好处(理|政)务,皇帝对|王淮说: "朱熹处(理|政)务的成绩却大有可观.〞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熹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四、能力迁移18.(得)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得到,获得)B.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希望)C.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实现,成功)D.此言得.之(?六国论?)(适宜、得当)E.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副词,必须,应该)解析:B项,得:能够,可以.答案:B19.(乃)对以下各句中的 "乃〞字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陈胜吴广乃.谋曰②假设事之济,此乃.天也③家祭无忘告乃.翁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A.①④相同,⑥⑦不同B.①②④相同,⑥⑦不同C.①④⑤相同,②⑦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解析: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是;③代词,你的;④副词,于是;⑤副词,才;⑥副词,竟;⑦副词,只,仅仅.答案:A20.(句式类型)以下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是社稷之臣也解析:C项为状语后置句;A、B、D三项均为判断句.答案:C21.(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单独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衬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是注重环境的衬托和情感的渲染来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假设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单独离开.22.(语言运用)为下面的新闻拟一那么标题.不超过15字.本报讯昨日,福建省同安县工作人员在同安区洪塘镇一处温泉泉眼附近撤除旧房时,在地基下无意发现一块石碑,上面的题字疑似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真迹.文史专家称,如果石碑确为朱熹真迹,将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块石碑风化严重,通体微黑,碑高约150 cm ,宽约60 cm ,厚约11 cm ,正面可见碑刻 "天下第|一泉- -朱熹〞字样,有些小字无法识别.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看了石碑照片后,查阅了相关资料.他表示, "天下第|一泉〞的字迹与翔安小盈岭的 "同民安〞相似,但又不同.从风化程度上来看,并不像近年刻的,可惜石碑没写具体年号,如果有,就能区分是不是朱熹所题了.颜立水说,在厦门,目前有史料可考的温泉始于明代,宋代那么没有记载.发现 "天下第|一泉〞石碑的地方,在民国版?同安县志?里记载为 "小崎温泉〞,之前的记载还有待查阅.朱熹在同安任职时,留下30多处石刻,绝|大多数都是摩崖石刻,仅 "郭岩隐安乐窝〞一处是碑刻;如果此次发现的碑刻确为朱熹所题,将有极高的研究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例如)福建同安发现疑似朱熹碑刻真迹.不要自欺欺人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 "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评析: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 "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 "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这是从正面来说.从反面来说, "假设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同步练习(含解析)《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综合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①,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②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③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选自《柳宗元集》注释:①橐(tuó)驼:骆驼。

这里指驼背。

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

②拳:拳曲,伸展不开。

③飧(sūn)饔(yōng):飧,晚饭。

饔,早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评3(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评3(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阶段综合测评(三) (第五单元)(教师用书独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其责人也详.(详细)怠者不能修.(进修)B.小挫益厉.(发奋自厉)故虽并.天下(兼并)C.能以兵尝.敌(试探)彼将强.与吾角(勉强)D.则拳蹙..而不遂(弯曲,皱缩)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过)C [C项,强:偏偏,偏要]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B.多才与艺人..也C.至于..李唐,不可遍举D.一静可以..制百动D [“可以”意义同现代汉语。

A、B、C三项是古今异义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此用长短..之术也A.尺棰.当猛虎B.详,故人难于为善.C.则谗谀者自远.矣D.内.以欺于心B [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A、D两项为名词作状语。

C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 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闻古之.人有舜者A.得吾说而存之.B.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C.有之.而不用D.辍耕之.垄上B [B项,助词,的。

A项,代词,它。

C项,代词,贤才。

D项,动词,到,往。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不责人以细过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D.争道长乐坂下C [A、B、D三项均属状语后置句。

A项,正常语序为“不以细过责人”;B项,正常语序为“泰山于前崩而色不变”;D项,正常语序为“(于)长乐坂下争道”。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9课 唐宋古文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9课 唐宋古文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姑且.(qiě)绿.阴(lù)暂.时(zhàn) 野心勃.勃(bó)B.间.断(jiān) 书页.(yē)辰.钟(chén) 痴.态可掬(chī)C.增.加(zēnɡ) 旅.客(lǔ)昼.夜(zhòu) 阴阳潜.移(qiǎn)D.神秘.(mì) 感慨.(kǎi)渺茫.(mánɡ) 血.气旺盛(xuè)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意趣踌躇天真烂漫野心勃勃B.圆滑谦让热涨冷缩围炉拥衾C.屡次凭窗阴阳潜移情头意合D.刑笞口碑饥寒交迫珠联碧合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__这一技术。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毕竟沿用难免B.毕竟采用不免C.究竟沿用不免D.究竟采用难免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俗话说,隔层肚皮隔条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个谨慎的媳妇,这么多年来与婆婆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脸。

B.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D.“渐”的本质是“时间”。

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12月1日起解除年初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高中议论文阅读】“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阅读答案

【高中议论文阅读】“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阅读答案

【高中议论文阅读】“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阅读答案一般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

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一般论述文阅读(9每个子问题得3分分)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中国散文发展的转折点。

它打破了骈文的长期规律,创造了新的散文传统。

韩愈和柳宗元是继司马迁之后最大的散文作家。

他们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作实践中树立了榜样。

他们创造了一种摆脱刻板印象、遵循语言自然音节、自由表达的写作风格。

他们不仅恢复了散文的历史地位,还普及了散文的实用范围,使散文在传统的书籍写作之外,找到了一个广阔的花园,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风景、抒情和志向。

中唐时代,传奇小说和古文并兴,二者是互为影响的。

古文运动解放了文体,使着意好奇的传奇家,得到更自由的表现形式,因而促进了传奇小说的发展;传奇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也给古文家以借鉴,因而也有利于古文运动的推广和成功。

韩愈、沈亚之都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

他们既提倡古文,也写作传奇小说。

第二页共8页但是,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古文运动实际趋向衰落,骈文恢复了统治地位。

原来古文运动,就形式说,是对骈文的革新运动。

但是骈散文之间并无绝对严格的分界线。

韩柳古文并未废除骈词俪句固不必说;在韩愈提倡古文,反对““粗话”的当时,裴度就持反对的意见,以为“写作和写作的区别在于气势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而不是篇章和句子的裂缝以及音韵的浪费(《寄李翱书》)换句话说,本文关注的是思想内容,而不是骈文的形式。

完全从形式的角度反对骈文,意义不大。

裴杜也批评韩愈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从韩愈古文的内容来看,这是一种批评。

当时古文运动的广泛影响,与韩柳散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

韩流之后,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

不仅诸侯国和城镇分离主义者的分裂是无法弥补的,而且还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农民起义。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小石城山记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小石城山记含答案

第1课小石城山记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被贬南夷,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但是,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

你打了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选自百度文库)美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字体赏美文也说柳宗元江南春小时候读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总是疑问,天上下雪,江上结冻,怎么能够钓鱼?我开始怀疑柳宗元是不是诗人。

随着我对文学的了解,我对柳宗元佩服起来:诗要虚实结合.柳宗元不愧是中唐诗笔,非《江雪》不能表达柳宗元的心情:孤寂、无奈、凄冷、事业难就。

只有悟透《江雪》才能读懂柳宗元.柳宗元只在世间生活四十七个春秋,但是他却与韩愈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韩愈并称韩柳.柳宗元散文凄厉泣丽.散文是作者心声,是作者心底的泪.《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愚溪记》《石城山记》柳宗元这些散文如云锦亮丽,如明月明亮,如长江澎湃,如太阳绚烂。

江南春每次读柳宗元这些散文,恨自己不能够认识柳宗元。

柳宗元这些散文有的激烈如火光,有的凄哀似丧亲,有的愤慨如天怒。

柳宗元一生是部戏剧,高潮扣人心弦;柳宗元的一聊生、社会黑暗!这就是柳宗元,文不讨当政者喜,人不讨皇帝欢,人民却喜欢!(选自散文吧,有删改)【课内挖掘】(一)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

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

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学案:第19课 唐宋古文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学案:第19课 唐宋古文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唐宋古文运动宿芥塘佛祠①[宋]贺铸青青②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③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

②:大麦。

③底许:几许,多少。

【诗歌鉴赏】全诗可分“寻宿”和“投宿”两部分。

前四句写寻宿。

诗人从麦田着笔,一则点明春末的物候,二则暗示自己求宿之由。

第二句写风势之大,诗人既已阅田事毕,风尘仆仆,故欲求一块清静地方休息,由此引出下面的“寻寺”之行。

诗人写“寻寺”有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微径断桥”,尽显环境之荒芜深僻;而正当道路不明之时,却出现了第二个画面,一个“短篱高树”的处所,一“短”一“高”,暗示了错落有致的人工布置和安排,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

后四句写“投宿”。

诗人按入寺过程写来,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见满地杨花,再写走进祠殿看寺僧为了让自己早些休息,点燃柏子香,末写转至殿后的长廊,意外发现故人的题字,于此,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

全诗有事、有景、有人物、有情致;虚实隐显,巧于安排,而读来又浑然一气,毫不见雕琢之迹。

八句之间,承转无痕,潜相呼应。

例如第七句“行役”照应首句起兴;第五句中的“杨花雨”,既承上一句“高树”而来,又和第二句的“东风晚更狂”相呼应,而且着一“雨”字,就把眼前所见的杨花堆积的静态画面,变为一个纷纷扬扬飘散撒落的动态画面,从而为全诗平添了风韵和情致。

【白话诗歌】正是春末青青大麦将要抽芒的时候,暮春东风声势更加浩大,我既已阅田事毕,风尘仆仆,故欲求一块清静地方休息。

走过蜿蜒的羊肠小道和坍塌的小桥,那池塘对面,竹篱高树掩映之下的院落,便是佛祠的所在地了。

进入庭院,僧人还未及清扫满地堆积着的飘落的杨花,为了便于我早些休息,天色未晚,寺僧便在祠殿里点燃柏子香。

在此留宿,多少让我暂时忘却了行路的疲倦,更别说长廊里还满是故人的题字,让人倍感欣慰。

一、字音骈.文(pián) 绰.号(chuò) 大诰.(gào) 颓.唐(tuí) 刘知幾.(jǐ) 李诩.(yì) 皇甫湜.(shí) 光晔.(yè) 王禹偁.(chēnɡ) 匿.迹(nì) 刘筠.(yún) 纂.组(zuǎn ) 慎.重(shèn) 二、词语⎩⎪⎨⎪⎧汲 汲取吸 吸收 ⎩⎪⎨⎪⎧缀 连缀辍 辍学啜 啜血 ⎩⎪⎨⎪⎧失 丢失矢 有的放矢 ⎩⎪⎨⎪⎧钞 钱钞纱 纺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⑸。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⑹。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⑼!【注释】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

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②昵昵:亲热而细柔。

尔汝:好朋友不讲客套,互称你我,叫做尔汝交。

③划然:突然。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④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⑤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⑥未省:不懂得。

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⑦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⑧遽:急忙。

⑨冰炭置我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文学常识】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唐古文运动旗手。

作气势宏大,想象丰富,语言新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与《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参考】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

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接着又转成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飘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它一心向上,结果还是一落千丈。

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

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滂沱,浸湿了衣襟。

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

【训练】1.此诗和白居易的《_____》、李贺的《_____》并称为中描写音乐的三大名作。

2.前十句摹写声音。

声音由_____突然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忽然又_____。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有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有答案)

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舍(shè)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②〔戍(shù)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今夜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解读】这是一首怀人诗。

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

可是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苦是悲,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才知道。

诗人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起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诗意】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长沙过贾谊宅①刘长卿三年谪宦②此栖迟③,万古惟留楚客④悲。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4课百丈山记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4课百丈山记含答案

第4课百丈山记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

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珮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夜阑人静,天籁无声。

每逢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

这是一首真善美的诗,像甘霖,像春风,柔慢而隽永.(选自新浪博客)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字体赏美文爬华山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地“爬"着,一边“爬"一直不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

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选自散文吧作文网,有删改)【课内挖掘】朱熹劝学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校。

当时正是秋天,当他看到梧桐黄叶随风飘落,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头发已经白了,自言自语地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啊!”这时忽然看见一群青少年离室在外打闹戏耍,他深深感到,年轻人不懂得珍惜时间,只有过来人才知道时间宝贵,特别是白发苍苍的人更有惜时如金之感,于是诗兴油然而生,低头思索片刻吟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吟完诗后,到学堂里将此诗写在书桌上,希望那些不知道珍惜时间的青少年看到诗后,能够珍惜光阴.据传这些年轻人看到诗后,确实受到启发,又见是名人朱熹所作,争相传抄,学习也更加勤奋了.【课外运用】渠清如许你的精美八股,沿袭数朝,淘出精英无数,他们满腹经纶,妙笔生花.面对前来朝拜的洋人,他们以“异类”相待;面对精良的炮舰,他们不屑一顾。

终于有一天,喷火的枪炮击落了他们的花翎,这才生出“洋务救国"的念头。

近代的耻辱,在无上的自信里拉开帷幕。

作文近乎固执的坚持,近乎盲目的壅塞,使你在近代落伍,所以,汲取教训的你广开言路,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着各式外来文化.你粗暴地推倒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屋,粗大的柱子里露出鲜红的檀木.一位老人颓然蹲下,用手抚摸着花纹精致的砖瓦,用哽咽的语调讲述着关于老屋的故事,和历史一样绵长、和画檐一样精美的故事.你的勇气,是否来自一张有着“现代化”标题的城市规划图呢?你坚决地将发黄的古籍投入烈火,似乎要焚烧掉这百年的耻辱。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牛刀小试)汤敦甫善待卖菜翁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

翁捽(zuó)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

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

”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

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

”公为之窘。

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翁始惶恐,叩首乞哀。

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

”指挥如数与之。

翁叩谢去。

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①捽(zuó):揪。

②詈(lì):骂。

③起居:问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卖菜翁弛担坐()(2)公为之窘()..(3)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4)假贯钱足矣()..2.结合文章内容,请对汤敦甫作出简要评价:二、(当堂练习)拷打羊皮①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②③未果,遂讼于官。

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

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下列加点词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负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负势竟上,互相轩邈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3.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事理探究篇】恶圆唐·元结①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②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③④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

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

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

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

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

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

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

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

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

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

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

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

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

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

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材料二: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

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

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

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

选修2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

选修2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

唐宋散文选断句翻译专题练习答案一、小石城山记练习1、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①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②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①译文:往里看去一片浓黑,把小石子投进去,从很深的地方传出咚咚水声.那声音十分响亮,过了很久才消逝。

②译文: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优美的树木和竹子,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它们或疏或密,或俯或仰,恰似有才智的人精心布置的。

2、①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①译文:神灵或者不应该这样做的,那么神灵果真是没有的吧?②译文:有人说:“(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有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二、黃州快哉亭记3、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长江水流奔腾浩荡,在南边与沅水、湘水汇合,,向北与汉水汇聚,在北边与汉水、沔水汇聚,长江水势显得更加浩大壮阔了。

流到赤壁的下面,更是波浪滚滚,跟大海差不多。

4、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长江)波涛汹涌,风云时开时合。

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前出没;夜间,能听见鱼龙在亭下悲鸣。

景象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

5、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峦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每当)烟雾消尽,阳光普照,渔夫樵父的房舍都可以清楚地指点出来。

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了6、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士人在世上生活,假使他的心中不舒畅,那么,去到哪里会没有忧愁呢?假使他的心中舒坦,不因为外界的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到什么地方会不感到痛快呢?7、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山峦,深险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古老的树木,受清风的吹拂,明月的高照,这些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苦痛而不堪忍受的景象,哪能看到这些景象(因此)而感到快乐呢?三、《张中丞传》后叙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9(1)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小人喜欢发表议论,不以成全别人的美名为快乐,就像这样啊!(2)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一单元第3课道山亭记含答案

第3课道山亭记作为“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位的曾巩虽然不像其他几位大家那样名声显赫、光彩照人,但他以让人吃惊的执着和朴实同样写下了人生传奇。

曾巩一生很谦谨,他和杜甫、东坡等同为大文豪,名声却不如他们,这正显示出他的可爱、他的高尚。

名声有无无所谓,关键是有好的文章流传于世间,何况,还有人仍然没有忘记他,不然怎么会把他列入八大家之中呢?曾巩要的是实在,他崇尚的是文以载道,赞同的是畜道德而能文章的人。

(选自百度文库《江西才子——曾巩》)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字体赏美文游曾巩读书岩判时,碰上荒年,他谕示属县富户,拿出余粮,以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5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

在齐州时,他为地方除去不少恶霸。

在襄州时,他亲自调查审问案狱,开释无辜良民100余人。

由于曾巩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深受人民爱戴。

当他离开齐州时,老百姓堵住桥头,关上城门,恳切挽留.宋朝皇帝神宗对曾巩也很赏识,多次召见与其讨论国家大计,并特别赞扬他提出的“节用为理财之要”的方略。

(选自临川文化网,有删改)【课内挖掘】曾巩在济南曾巩在济南城市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主持修建了北水门.由于齐州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流多涌向城北,北门内外时常遭遇水患,曾巩为此在北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水闸等。

北水门的成功兴建,不仅解决了齐州的水患,更造福了子孙后代。

在北水门基础上,后人又建成巍峨壮观的汇波楼,在美丽的大明湖映衬下,形成了历下八景之一的“汇波晚照"。

曾巩还利用盈余财力,修筑桥梁,改建驿馆,并开通了由长清到博州(今聊城)、直达魏州(今河北一带)的官道。

(选自游龙的博客)【课外运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节选)进士考试失败,曾巩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说。

他没有攻击说那些考中的:他们不如我,他们的水平跟我比很差。

你还记得韩愈吗?韩愈当然也不容易,考了四次最后才考中,可是他每次考不中都很急,然后就拼命地说,考试净考这种文章,我看了,那文章写得没有我的好,然后再不录取,就给宰相写信,一个月里恨不得能写几封。

高考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韩愈与古文运动精练 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韩愈与古文运动精练 试题

韩愈与古文运动汉朝的时候,官府文告力求“典雅〞,以致地方官吏也不能读懂。

六朝以骈文为正宗,这几百年间的上行下效,使得先秦诸子和司马迁的还以口语的自然气势为根底的散文一脉,几乎断绝。

六朝的出色诗人们虽然曾经反对当时绮靡的诗体,然而并没有大张旗鼓。

初唐四杰也是反对六朝的“宫体诗〞的,然而也没有发起一个恢复先秦诸子至司马迁的散文传统运动。

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有韩愈起来大声疾呼,发起所谓“古文〞运动。

此所谓“古文〞,就是先秦诸子到司马迁的散文传统。

韩愈的“古文〞运动的文体HY的观念,和他的“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是相为表里的,也可以说是前者服从于后者,所以韩愈自己说:“愈之所以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这种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韩愈的文体HY运动仅仅以模拟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的,而不能像先秦诸子和司马迁那样以接近人民口语为目的来创造新的散文。

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

话虽这么说,我们仍然不能把韩愈的功绩估计得太低。

在韩愈之前,隋朝、初唐、盛唐时期,都有过“古文〞的名家,可是他们没有像韩愈那样有意识地发起一个运动,因此,“文起八代之衰〞的赞词也就不能不落在韩愈身上了。

我们还应当说,“古文〞运动是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倾向而出现的。

安史之乱后,反现实主义的文学又渐渐抬头。

白居易的“府〞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颓风而发的,并且力图重振汉魏“乐府〞。

但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到第九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有后继无人的危险。

正当这时候,韩愈的“古文〞运动却并未跟着韩愈、柳宗元的去世而消歇,而是渐渐地确立和稳固起来,它改变了三百年来“文〞“笔〞的成见,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

于是“古文运动〞以及“古文〞,在宋朝为欧阳修等所扩大而赢得普遍的成认。

到了明朝,“前七子〞又拿来反对当时的“台阁体〞——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

从韩愈到李梦阳,“古文〞运动都是有着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或者雍容平易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文学的积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古文运动(节选) 》阅读练习及答案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

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粱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

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

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它还在继续流行。

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

宋代的古文复兴,要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

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

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又有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

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

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的散文传统的精神。

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古文,取得了分庭抗礼的地位。

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

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5.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倡导古文运动,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的目的,是推行古道,复兴儒学。

B.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的骈文并未因为古文运动的兴起而匿迹,晚唐以后,乃至宋初,它们仍有市场。

C.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取法韩愈,各树旗帜,使宋代古文运动取得了与唐代古文运动分庭抗礼的地位。

D.韩愈、柳宗元各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16.结合选文,概括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6分)
17.选文划线处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5.D(“各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中“各自”错。

) 16.①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1分),华而不实,不适于用(1分)。

②古文运动的先驱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1分),并用散体作文(1分);③韩愈、柳宗元提出完整的古文理论(1分),并进行古文创作(1分)。

(共6分)
17.批判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的现象(2分),有力说明唐代古文运动还没有彻底革除骈文的流行(或写“虽然中唐古文运动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给2分),为下文交代宋代古文运动的产生做伏笔(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