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分期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来确定的。

分期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乳腺癌的详细分期内容:⒈阶段0:原位癌这个阶段肿瘤仅限于乳腺管或乳腺小叶内,没有蔓延到周围组织。

在这个阶段,肿瘤通常是非侵袭性的,具有良好的预后。

⒉阶段I:早期侵袭性癌乳腺癌在此阶段只局限于乳腺组织内,没有蔓延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

肿瘤小且较小的淋巴结可能受累。

⒊阶段II:局部进展癌这个阶段肿瘤蔓延到乳腺周围的组织,但尚未蔓延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

可以分为IIA、IIB和IIC三个亚型,具体根据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的情况进行分类。

⒋阶段III:区域淋巴结受累癌乳腺癌在此阶段已蔓延到邻近淋巴结,但尚未到达远处器官或组织。

可以分为IIIA、IIIB和IIIC三个亚型,具体根据淋巴结的数量、位置和有无脉络膜外转移进行分类。

⒌阶段IV:远处转移癌乳腺癌在此阶段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肺部、骨骼、肝脏等器官受累。

这是最严重的阶段,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⒈乳腺癌分期图表⒉乳腺癌治疗方案参考资料⒊乳腺癌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文献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分期: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将癌症分为不同阶段的过程。

⒉原位癌:肿瘤仅限于原始发生部位,没有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

⒊侵袭性癌:肿瘤己经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

⒋淋巴结:位于淋巴管道中的小型器官,是免疫功能的一部分,也是癌症转移的一个常见部位。

⒌远处转移:肿瘤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肺部、骨骼、肝脏等。

乳腺癌的疾病分期与预后

乳腺癌的疾病分期与预后

乳腺癌的疾病分期与预后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分期和预后情况非常重要。

疾病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而预后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做出更好的抉择。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疾病分期与预后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疾病分期乳腺癌的分期是依据肿瘤的大小、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因素来确定的。

分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乳腺癌的分期标准:1.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癌分期系统,它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因素。

根据不同的组合,乳腺癌可分为四个主要分期,即I期、II期、III期和IV期。

其中,I期为早期乳腺癌,IV期为晚期乳腺癌。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评估的,通常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组织学分级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有关,级别越高,预后越差。

3. 分子分型分子分型是根据肿瘤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类的。

目前常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四种,分别是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三阴性和基底细胞样分型。

不同的分子分型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也不同。

二、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是根据不同分期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患者的生存和复发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1. 生存率生存率是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的主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以五年生存率为标准,表示患者在被诊断后五年内生存下来的概率。

五年生存率越高,表示预后越好。

2. 复发率复发率是指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肿瘤复发的概率。

复发率高意味着预后不佳,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3. 分子标志物乳腺癌的预后还可以通过检测某些分子标志物来评估。

例如,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中,HER2表达水平的高低与预后密切相关。

其他一些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也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4. 临床指标除了肿瘤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临床指标也可以对预后进行评估。

乳腺癌的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乳腺癌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准确确定肿瘤分期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分期以及综合治疗方案。

一、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通常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器官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期。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JCC)第8版TNM 分期系统,乳腺癌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0期:初发阶段的早期癌变,肿瘤尚未侵入邻近组织或淋巴结,并且没有远处转移。

2. I期:小肿瘤早期侵袭,直径不超过2厘米(T1);存在微小淋巴结转移(N0)或无淋巴结转移。

3. II期: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T2);轻度或中等程度的淋巴结转移(N1/N2/N3),或无肿瘤侵犯淋巴结。

4. III期:大肿瘤(T3/T4)侵入周围组织;严重或广泛的淋巴结转移(N2/N3),或中度到重度的局部区域淋巴管转移。

5. IV期:乳腺癌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肺、肝、骨骼等。

二、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乳腺癌治疗采用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1. 手术切除:手术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根据不同阶段的乳腺癌分别采取乳房保留手术或全乳切除手术。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常规进行辅助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

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残余癌细胞或预防局部复发。

放射治疗可以有选择性地用于淋巴结区域,根据病理结果和术前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一般情况下,乳腺癌患者会在手术前或后接受化学药物治疗。

具体方案可能包括单一药物或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4.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分期标准最新版(一)2024

乳腺癌分期标准最新版(一)2024

乳腺癌分期标准最新版(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期标准的制定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乳腺癌分期标准的最新版(一),以便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正文:一、临床分期1. 肿瘤大小:采用肿瘤的最大直径作为分期的重要参数,一般分为T1、T2、T3、T4四个阶段。

2. 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根据转移的数量和位置,分为N0、N1、N2、N3四个阶段。

3. 肿瘤扩散程度:通过评估肿瘤是否侵犯附近组织和器官,确定分期的T阶段。

4. 阴性标志物:某些特定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如HER2、ER和PR等,对乳腺癌的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5. 临床分期评估:根据上述参数的综合评估,确定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如I期、II期、III期、IV期等。

二、病理分期1. 肿瘤大小和侵袭范围:通过病理学观察和测量,确定乳腺癌的大小和侵袭范围,从而确定病理分期的T阶段。

2. 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淋巴结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确定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位置,从而确定病理分期的N阶段。

3. 转移至远处器官: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定是否有远处器官的转移,从而确定病理分期的M阶段。

4. 病理分期评估:根据上述参数的综合评估,确定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如IA期、IB期、IIA期、IIB期等。

三、分期标准变化1. 基于新的研究证据:乳腺癌分期标准的变化是基于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和新的临床证据的不断更新和调整。

2. 提高分期准确性:新的分期标准引入了更多的临床和病理参数,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3. 基于个体化治疗:新的分期标准更加重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分期标准应用1. 诊断和预后评估:分期标准是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乳腺癌的病情和预后。

2. 治疗方案制定:分期标准可以指导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的选择和顺序。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的分期一、背景介绍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情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分期标准及相关内容。

二、分期标准根据国际乳腺癌联合委员会(ISBC)的最新标准,乳腺癌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阶段0:非浸润性乳腺癌,也称为原位癌,是一种局限性的病变,不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2.阶段Ⅰ:乳腺癌侵犯乳腺组织,但肿瘤大小小于2厘米,没有淋巴结转移。

3.阶段Ⅱ:分为ⅡA、ⅡB、ⅡC三个亚阶段。

●ⅡA:乳腺癌肿瘤大小小于2厘米,并侵犯至多3个腋窝淋巴结;●ⅡB:乳腺癌肿瘤大小2-5厘米,或肿瘤小于2厘米并侵犯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ⅡC:乳腺癌肿瘤大于5厘米,并可侵犯腋窝淋巴结;或乳腺癌肿瘤无论大小,都可侵犯至多10个腋窝淋巴结。

4.阶段Ⅲ:分为ⅢA、ⅢB、ⅢC三个亚阶段。

●ⅢA:乳腺癌肿瘤大于5厘米,并可侵犯至少4个腋窝淋巴结,或者侵犯内侧乳腺和腋窝淋巴结;●ⅢB:乳腺癌肿瘤无论大小,可侵犯胸壁或皮肤,并可有乳头溢液;●ⅢC:乳腺癌肿瘤可侵犯至少10个腋窝淋巴结,或侵犯腋窝淋巴结和胸壁或皮肤。

5.阶段Ⅳ:远处转移,即乳腺癌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肺、骨、肝等。

三、治疗策略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分期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较早期的乳腺癌更容易治愈,治疗策略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对于晚期乳腺癌,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为主,并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放疗等方法。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乳腺癌分期标准的图表、乳腺癌治疗流程图等相关资料。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际乳腺癌联合委员会(ISBC):国际组织,致力于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制定了乳腺癌分期标准。

2.乳腺癌原位癌:乳腺癌的一种类型,指肿瘤细胞仅限于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内,尚未侵犯周围组织。

3.腋窝淋巴结:位于腋窝区域的淋巴结,乳腺癌常常通过该淋巴径路进行转移。

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

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

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文章目录*一、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二、乳腺癌怎么治疗*三、乳腺癌怎么吃好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1、哪些是乳腺癌分期标准第1期:肿块完全限于乳腺组织内,直径不超过2cm,与皮肤无粘连,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第2期:肿瘤直径为3~5cm,与皮肤有粘连或无粘连,有一定活动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但无融合趋势。

第3期:肿瘤直径超过5cm,与皮肤有粘连,或与胸肌有粘连,或穿破皮肤,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融合。

第4期:肿瘤广泛侵犯乳腺皮肤,或形成卫星结节,或与胸壁固定,或广泛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通常所说的早期乳腺癌是指第1期乳腺癌。

在此阶段,癌细胞往往还局限在原发部位,是手术治疗的良好时机,常常能够达到彻底根治的疗效。

对于第2、3期乳腺癌患者,一旦确诊应当及早手术,然后辅助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治疗的重点应当是局部与全身相结合,在清除局部癌灶后,还要继续预防和治疗远处脏器的转移。

第4期乳腺癌患者,已经是晚期,治疗的重点是以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为主。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癌细胞扩散和对组织器官破坏的程度而定。

2、乳腺癌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3、乳腺癌怎么检查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

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此年龄段妇女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乳腺X线片容易发现异常征象。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乳腺癌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为您介绍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一、早期乳腺癌(分期0和I期)早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大小较小且未扩散至淋巴结或其他部位的乳腺癌。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和辅助治疗。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常见的手术方式是乳腺保留手术(局部切除)或者乳腺切除手术。

手术后还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

2. 辅助治疗:- 放疗:对于乳腺保留手术后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局部放射治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 内分泌治疗: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ER+)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 化疗:对于高危患者或预后不佳的患者,化疗可能会被考虑,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二、中期乳腺癌(II期)中期乳腺癌是指肿瘤较大或已经蔓延至附近淋巴结的乳腺癌。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辅助治疗。

1. 手术治疗:对于中期乳腺癌,手术方式一般建议进行乳腺切除手术,并可能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医生会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 放疗和辅助治疗:- 放疗: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全乳照射和局部淋巴结照射,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 内分泌治疗:对于ER+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常规选择之一。

- 化疗:可能会被用于控制肿瘤扩散的风险。

三、晚期乳腺癌(III期和IV期)晚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已经扩散至其他器官或区域的乳腺癌。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放疗,手术可能只在特定情况下考虑。

1. 药物治疗:- 化疗:通常是晚期乳腺癌的首要治疗方法,以控制肿瘤的增长和转移。

- 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靶向药物如三联复合物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 内分泌治疗:对于ER+的患者,内分泌治疗可能与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使用。

2. 放疗:- 针对局部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放疗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其他症状。

乳腺癌分期中的注意事项

乳腺癌分期中的注意事项

乳腺癌分期中的注意事项
乳腺癌的分期介绍
第一期:癌肿直径小于二厘米,与皮肤无粘加,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第二期:癌肿小于五厘米,与覆盖皮肤有粘连,但尚可推动,同侧有散在而活动的淋巴结触及。

第三期:癌肿大于五厘米,与覆盖皮肤有广泛粘连,与胸肌有粘加,同侧腋窝有融合成团的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很小。

第四期:癌肿广泛侵及乳房皮肤,与胸壁粘连固定,有时肿块溃破,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成块固定,锁骨上或对侧腋窝扪及肿大淋巴结,常伴有肺,肝,骨骼乖远处转移。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根据需要服用人参皂苷Rh2或者铁皮石斛等中药,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后期治疗
患者对乳腺癌这种疾病恐惧心理比较普遍,只是有的轻微,有的严重罢了。

一般有疾病恐惧心理的人其性格比较敏感,同时又因为患病中,躯体的衰弱状态而促使了恐惧的发生。

事实上,患病不可怕,心理的恐惧比疾病更可怕。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听从乳腺科医生的指导,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讨论不适症状的性质和担心患病的理由,配合医生弄清问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适时地调整自己
的情绪,如多做规范的深呼吸。

人情绪方面的波动,常会通过呼吸反映出来,调整呼吸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规范的深呼吸包括三个步骤:用鼻吸气,然后长时间屏住呼吸,再缓缓吐气。

每天做10次,一次坚持5分钟,对调节情绪很有帮助。

同时,每天饮用约2000毫升白开水,通过喝水来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也能促使机体保持健康的状况,有利于心理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分期
T(tumor):表示原发肿瘤累及范围。

临床分期须经体格检查或乳腺X线摄影,测其最长径和与其垂直的最长径。

病理分期时,如一个肿瘤含原位癌和浸润性癌两种成分,肿瘤体积按浸润成分大小计算。

N(node):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犯与否的状态。

M(metastases):表示远处转移的有无。

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以TNM表示。

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期则以pTNM表示,pT需对整个原发瘤及周围相应“正常组织”进行足够范围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pN需有足够数量的淋巴结被清除并经病理学检查;pM则需有较可靠的影像学诊断甚至组织病理学证实。

pTNM可提供最确切的疾病程度的资料,供预测预后并据此设计术后治疗策略。

同侧同时发生的原发性多发乳腺癌,应按其中体积最大者定T。

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应分别单独进行分期。

以下即为第六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确定(例如已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 不伴肿瘤的乳头派杰氏病
注:伴有肿块的派杰氏病根据肿块大小进行分期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性癌,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1.0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0cm,≤2.0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cm,≤5.0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c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胸胸壁或皮肤胸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胸胸肌)
T4a 侪**?胸壁
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卫星状结节
T4c T4a和T4b并存
T4d 炎性乳腺癌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例如已被切除)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
N2b 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
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淋巴结转移
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 区域淋巴结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手术未包括该部位或过去已切除)
pN0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对孤立肿瘤细胞另行检查
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阴性
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灶≤0.2mm pN0(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阴性
pN0(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阳性
pN1mi 存在微转移,最大径>0.2mm,≤2.0mm
pN1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或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
而临床不明显
pN1a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
pN1b 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而临床不明显
pN1c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同时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
移,而临床不明显
pN2 4-9个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
pN2a 4-9个腋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
pN2b 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
pN3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伴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性而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a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pN3b 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性而前哨淋巴结活检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
p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 有无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说明:
1.临床明显:指通过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核素显象)发现;
2.pN分类依据腋淋巴结清扫结果,此前可有、可无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只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而其后未行腋淋巴结清扫,以(sn)表示前哨淋巴结,如
pN0(i+)(sn);
3.孤立肿瘤细胞指单个肿瘤细胞或小于0.2mm的小细胞团,通常由免疫组化或分子技术发现,并经常规组织学鉴定,孤立肿瘤细胞不一定显示转移活性,如增殖或间质反应。

4.临床不明显:指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核素显象)不能发现的情况。

临床分期:
0期 Tis NO M0
I期 TI NO M0
ⅡA期 TO N1 M0
T1 Nl M0
T2 N0 M0 ⅡB期 T2 Nl M0
T3 N0 M0 ⅢA期T0 N2 M0
T1 N2 M0
T2 N2 M0
T3 N1~2 M0 ⅢB期 T4 N0 M0
T4 N1 M0
T4 N2 M0 ⅢC期任何T N3 M0
Ⅳ期任何T 任何N M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