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识的成语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bd75b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8.png)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有哪些1、七步之才:形容才思敏捷。
2、通材达识: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3、文献之家: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4、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5、超俗绝世: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6、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
大学:学识渊博。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7、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喷珠吐玉: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
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10、倒背如流:背:背诵。
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
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11、满腹诗书:比喻博学多才,知识丰富。
12、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
13、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
形容博学多识。
14、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15、名满天下:天下闻名。
形容名声极大。
16、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7、学界泰斗:一般用来称颂德高望重的',因其卓越成就、高尚品德、精深修养而为众人敬仰的杰出人物。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喷唾成珠:唾:唾沫。
咳嗽出来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
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20、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
21、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22、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
23、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24、博大精深: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5、通才练识:通才:学识渊博的人。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26、君子不器: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种器皿。
君子博学多才,可胜任各种工作。
27、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
好了还求更好。
28、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9、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30、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f2bbe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d.png)
1.博学多才:形容知识广博,技能多样。
2.博古通今:形容对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历史都有深入的了解。
3.博闻强记:形容记忆力极强,知识广博。
4.学贯中西:形容人的学识贯通中西文化,博大精深。
5.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渊博,读书多,学识丰富。
6.才高八斗:形容才华出众,学识渊博。
7.满腹经纶:形容人知识渊博,精通经史子集。
8.满腹才华:形容人才华横溢,拥有许多独特的才能和技能。
9.见多识广:形容人经历丰富,见过许多世面,对事物有深刻的认
识。
10.独具慧眼:形容人眼光独到,能够识别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形容学到很多知识的成语
![形容学到很多知识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0f19bfba6294dd88d1d26b1e.png)
形容学到很多知识的成语1.博学多闻读音: bó xué duō wén释义: 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2.博览群书读音: bó lǎn qún shū释义: 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3.博学多才读音: bó xué duō cái释义: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4.满腹经纶读音: mǎn fù jīng lún释义: 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5.学富五车读音: xué fù wǔ chē释义: 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6.书读五车读音: shū dú wǔ chē释义: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7.书通二酉读音: shū tōng èr yǒu释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8.学贯中西读音: xué guàn zhōng xī释义: 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9.八斗之才读音: bā dǒu zhī cái释义: 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10.博古通今读音: bó gǔ tōng jīn释义: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11.学贯古今读音: xué guàn gǔ jīn释义: 贯:通。
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12.博闻强记读音: bó wén qiáng jì释义: 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5c34aa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5.png)
形容学识最广的成语
1、博览五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
形容学识渊博。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
2、博闻多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3、博物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
广博:广博。
4、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5、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6、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7、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广,多。
8、博识多通: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博:广博。
识:学识。
通:精通事理。
9、博通经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博:广博:籍:书籍。
10、博物洽闻: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2b8e771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8.png)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50个)1、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5.辉煌:才华:外在展现的能力。
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很有才华。
他从小就显示出杰出的才能。
6、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
出自:《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7、博学洽闻:博学: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自:《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8、满腹文章: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出自: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9、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0、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11、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自:《续传灯录·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遝,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12、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13、才占八斗: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出自: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c51109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8.png)
形容博学多才的成语
博学多才的成语有:
1. 渊博如海:指学识广博,知识深厚。
2. 才子佳人:指男子聪明才智,女子美丽聪慧。
3. 巾帼英雄:指妇女以智慧、胆识和能力在社会中表现出色。
4. 知识渊博:形容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5. 聪明过人:形容智力非凡,超群出众。
6. 才华横溢:形容才能非常出色,展现出各种才华。
7. 博闻强识:形容学识渊博,记忆力强。
8.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形容各种技能都非常高超,无所不能。
9. 百科全书:比喻知识广博,包容万象。
10. 工艺精湛:形容技艺高超,工作技巧娴熟。
这些成语都能够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c5855a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5.png)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形容有学问的成语1、出口成章【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2、才高八斗【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3、学富五车【解释】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满腹经纶【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5、博览群书【解释】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6、文韬武略【解释】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
比喻用兵的谋略。
7、博古通今【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8、博学多闻【解释】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9、博学多才【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0、满腹珠玑【解释】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
形容人很有文才。
11、学贯中西【解释】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2、文江学海【解释】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口若悬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博闻强记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学多才才高八斗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有礼貌的成语:【知书达礼】: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
形容有教养。
【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彬彬文质】:彬彬:配合谐调。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诚心敬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和有礼貌。
【恭恭敬敬】: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纳头便拜】:纳头;低头。
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
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婉婉有仪】:婉婉:温顺的样子。
形容温文柔顺而有礼貌。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没有礼貌的成语:【爱答不理】:不爱答理。
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知识丰富学问深广的成语
![知识丰富学问深广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3094b0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7.png)
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的成语有:
1.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 博学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4. 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5.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6. 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7.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8. 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9.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
10. 学识渊博:指学识深广。
11. 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12.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13. 智勇双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14. 铁中铮铮: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15. 文采四溢:形容文采丰富,才华横溢。
16. 雄才盖世:指才能超群,压倒天下。
形容学识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形容学识的成语及解释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d729a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2.png)
形容学识的成语及解释100个学识丰富,意味着一个人在各方面都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
学识的积累既来自于学习,也来自于生活和实践的经验。
以下是100个形容学识的成语及其解释。
1. 博古通今:形容对古代和现代的知识都非常了解。
2. 千古绝艳:形容作品或才华在千古之间都无法超越。
3. 渊博无涯:形容学识非常广博,深不可测。
4. 才高八斗:形容人才极高,学识渊博。
5. 一知半解:形容对某个知识只有一点点了解。
6. 清廉寡欲:形容人不贪墨,踏实肯学。
7. 才华出众:形容人的才华非常突出。
8. 出类拔萃:形容人在某一领域中远远超过其他人。
9. 毕生著述:形容一个人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著作。
10. 才思敏捷:形容人的思维灵活,反应迅速。
11. 学富五车:形容学问多得不能用马车装载。
12. 学而不厌:形容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13. 温故知新:形容反复温习已学的知识,以便获得新的理解。
14. 知易行难:形容知道如何做,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
15. 孤陋寡闻:形容见识浅薄,听闻甚少。
16. 博闻强识:形容学问广博,本领高强。
17. 学有专长:形容在某一领域有很深的研究和专业知识。
18. 才思敦厚:形容思想深刻而平和。
19. 不同凡响:形容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20.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容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1. 学究天人:形容数量极多的学问。
22. 过目不忘:形容一目十行,看了就能记住。
23. 明察秋毫:形容眼光锐利,对事物的细微之处都能洞察得很清楚。
24. 增长智慧:形容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智慧。
25. 见多识广:形容见过很多,知道很广。
26. 一帆风顺:形容一切顺利进行,没有任何困难。
27. 卧薪尝胆:形容为了学习和训练,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努力。
28. 博览群书:形容读过很多书,见识很广。
29. 斗转星移:形容时间的流转,事物的变化。
30. 清醒自省:形容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查。
形容才学的成语
![形容才学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4eecb5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d.png)
形容才学的成语
形容才学的成语才学是指一个人的才能和学识。
在汉语中,有很多形容才学的成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
1. 博学多才: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2. 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能力非常强。
3. 才华横溢: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能力非常强,且表现得非常自然。
4. 知识渊博:形容一个人学识非常广博,知道很多东西。
5.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能够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
6. 博古通今:形容一个人对古今中外的事物都非常了解。
7. 渊博无涯:形容一个人的学识非常深厚,没有止境。
这些成语都是形容一个人才学渊博,能力出众的,而这些成语的背后,是这些人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学习。
因此,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精选60个)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精选60个)](https://img.taocdn.com/s3/m/40251d2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b.png)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60个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精选60个),欢迎阅读参考。
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
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
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
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
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
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6、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17、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8、杅杅富人:杅杅:广大。
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19、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
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20、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
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21、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2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形容有学问的人的四字成语
![形容有学问的人的四字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dc993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1.png)
形容有学问的人的四字成语✧满腹经纶: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
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
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例句:他是个满腹经纶的人,经常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渊博,读书极多。
例句:他是个学富五车的人,无论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
形容学问渊博。
例句:他是一个博览古今的学者,对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
✧博古通今: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渊博。
例句:他是一个博古通今的人,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对现代科技也有深入的了解。
✧博学多才: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博物通达: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
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例句:他是一个博物通达的人,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
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例句: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
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知识。
例句:他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
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书籍极多。
例句:他家的藏书汗牛充栋,各种书籍应有尽有。
✧学识渊博:形容学问、知识极为丰富、深广。
例句: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淹通博识:淹通是指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博识是指广博的知识和学问。
这个成语形容人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例句:他是一个淹通博识的人,对各种知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著作等身:著作跟身材一样高(等:相等)。
形容学识渊博,著作十分丰富。
例句:他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对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比喻学识渊博的成语
![比喻学识渊博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9f674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a.png)
比喻学识渊博的成语1.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2.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3.博古通今:博、通:知晓。
通晓古今的事。
形容知识渊博。
也作“通今博古”。
4.博学多才:博:广博。
才:才能。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5.博览群书:览:观看,阅读。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也作“博览群籍”。
6.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口才好。
7.学贯中西:贯:贯通。
通晓中国和西方的学问。
形容学问渊博,贯通中外。
8.才华横溢:横溢:充分显露。
指才华充分显露出来。
9.学识渊博:汉语成语,指学识深而且广。
10.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
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藏书极多。
11.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12.博闻强识: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礼记·曲礼上》。
形容13.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博闻: 1.多闻,见闻广博。
14.博学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也作“博学洽闻”。
15.真才实学:真实的才能、学问。
16.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知识广博。
17.博闻强记:也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8.才贯二酉:比喻才学丰富。
19.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20.殚见洽闻:殚:尽。
洽:广博。
形容见闻、知识广博。
21.学贯古今: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22.博学洽闻: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23.通今博古:见“博古通今”,博、通:知晓。
通晓古今的事。
形容知识渊博。
也作“通今博古”。
24.出类拔萃:出:超过。
类:同类。
拔:高出。
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超出同类之上。
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出众。
25.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26.德才兼备:德:品德。
才:才能。
兼备:都具备。
指既有好的品德,又具有才能。
也作“才德兼备”。
27.博学宏才:博学: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28.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本领。
形容很有学识 成语
![形容很有学识 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2377c5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4.png)
1. 学富五车:学问渊博,知识丰富到可以装满五辆车,形容一个人的学识非常广博。
2. 博古通今:对古今中外的事物都有广泛的了解,显示学识渊博。
3. 博览群书:指阅读了许多书籍,学问渊博丰富。
4. 津津有味:形容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喜爱深入研究。
5. 渊博如海:学识深广广泛,宛如大海般辽阔。
6. 博采众长:汲取众多的长处,表示学识渊博。
7. 才高八斗:指一个人才华出众,学识超群。
8.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指千里马(卓越人才)虽然时常存在,但能够发现和善加利用这些卓越人才的人却并不常见。
9. 学无止境:表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强调持续学习的态度。
10.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才能丰富,多方面具备优秀的才华。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3f5d2a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7.png)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1、宋才潘面: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
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出自:清李渔《奈何天·虑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本自有守才潘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
”2、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
形容人很有文才。
来源唐·杜牧《樊川文集》三:“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宋·吴处厚《表箱杂记》卷八:“只知外貌之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短文学网duanwenxue)4、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来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以前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
”5、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6、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出自: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7、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9、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来源《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0、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夸人的才华成语
![夸人的才华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26d540a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1.png)
夸赞人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夸人有才华、学识和文采的成语:
1. 才华横溢:形容人的才华非常高超,才华出众。
2. 学富五车:形容人的学识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3.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才华非常出众,有出众的才能。
4. 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学问,肚子里都是学问。
5. 博学多才:形容人的学问很广,有很多的才能。
6. 出口成章:形容人口才好,说话流利,文采飞扬。
7. 才华出众:形容人的才华非常出众,超越常人。
8. 学识渊博:形容人的学识深奥广博,非常有学问。
9. 才德兼备:形容人的才华和品德都非常优秀,两方面都具备。
10. 聪明绝顶:形容人非常聪明,智商非常高。
形容学识的成语
![形容学识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5a69a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8.png)
形容学识的成语当一个人说话很有道理时,用个成语来形容你知道怎么说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形容学识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
学识比天高比海深。
形容学识渊博。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
形容学识肤浅。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
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
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以莛叩钟] 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
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也形容学识丰富。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入室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同“入室升堂”。
[博大精深] 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
形容有知识的四字成语
![形容有知识的四字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533b6a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d.png)
形容有知识的四字成语1、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2、博闻强记[ bó wén qiáng jì ]释义: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4、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5、博洽多闻[ bó qià duō wén ]释义:洽:广博;闻:见闻。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6、博闻多识[ bó wén duō shí ]释义: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魏书·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7、博闻强志[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形容有学识的四字词语
![形容有学识的四字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012d6b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6.png)
形容有学识的四字词语1.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举例造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2.博大精深: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举例造句】:瑚之为学,博大精深,以经世自任。
3.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举例造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4.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竖和银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举例造句】: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
5. 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余宴,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举例造句】: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
6.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举例造句】: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这果然是奥妙!7.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举例造句】: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8. 才识过人: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举例造句】:其才识过人,胆气压乎群类。
9.才气过人:才:才能;气:气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学识的成语
当一个人说话很有道理时,用个成语来形容你知道怎么说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形容学识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
学识比天高比海深。
形容学识渊博。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
形容学识肤浅。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
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
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以莛叩钟] 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
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也形容学识丰富。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
造诣。
[入室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同“入室升堂”。
[博大精深] 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
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
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博识多通] 博:广博。
识:学识。
通:精通事理。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束教管闻] 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
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自视甚高]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
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疏才浅]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同“学浅才疏”。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
多用作自谦之词。
[才疏学浅] 疏:浅薄。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
大学:学识渊博。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博览古今] 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绣花枕头] 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