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意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在绘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
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
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六种,其概要说明如下:斧劈皴——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披麻皴——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卷云皴——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雨点皴——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荷叶皴——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
折带皴——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
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一山一水一诗,国画山水画的诗意惹人醉!
一山一水一诗,国画山水画的诗意惹人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千年石上台痕裂,落日谿回树影深”的美。
中国的美学追求内在体验,不为外在而为心。
而在中国人的审美观里,诗情和画意是不能分开的,品山水画,无关书画花费了多少时日,用了多少工夫,看的是境界,品的是意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山水画的禅意美,诗意美:国画山水画诗意一、烟霞尽入新诗卷,山水遥开古画图。
适合收藏字画王宁力作仿古国画作品《宝地雅居》作品来源:易从网仿古山水画正是承载了古人圣贤对山水的钟爱,是现代文人雅士,书画圣贤追求古典雅韵的艺术形式。
山水有柔情之美,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此为证;亦有雄浑之态,古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亦有称道。
而当代画家王宁的仿古山水画,以遵循原著的表现手法,临摹古人山水画风,这些作品继承了传统的民族绘画艺术,沉淀着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底蕴。
国画山水画诗意二、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蒋伟新品创作八尺横幅风水宝地《青山泉韵图》雄浑的山川,流淌的泉水,飘渺的烟云雾气,看似平凡的自然物象在蒋伟老师的笔下都充满了生机和灵气,再看那蜿蜒的石阶,又添生活的气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令人也想踱步其中,赏尽秀美山川,值得细细品鉴。
国画山水画诗意三、尽道此山秋不入,无霜林叶为谁红客厅山水画王宁新品国画山水画佳作《秋染云山》作品来源:易从网连绵群山正葱茏,民居恬淡树荫浓。
但闻隐隐田园赋,似有陶令在躬耕。
此画江岸两边山峦起伏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房屋置于山间若隐若现,远处壁立千仞,场面浩大,景物繁密,气象万千,灿烂辉煌。
全图疏密有致,虚实相映,用笔精当,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画出之,一气呵成,浑然天工。
国画山水画诗意四、琴书都在翠微中,吹断泉声半岭风。
王宁最新力作仿古山水画新品《松韵》作品来源:易从网王宁老师的仿古山水画画面中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都极具大家风范,表达了自然的俊美,人置身其中的娴静。
尺素与墨气交融——评《山水图》
尺素与墨气交融——评《山水图》
《山水图》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的一幅作品,该画作于1601年绘制,是文征明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之作,被誉为“墨竹一绝”。
《山水图》以极简的造型和独辟蹊径的笔触,刻画出险峻山水中那股神秘的灵气,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山水图》的笔画以黑白灰三色为主,无一笔多余,极简而又精致。
墨色和白色浓淡的交错,表现了山水的高低起伏和深远空旷,同时又展现出山水的神秘之美。
画家的笔法灵动有力,将画作的空间感和分层感表现得十分出色。
其次,画家在构图上的匠心独具。
整幅画的静、动、虚、实构成了完美的比例和对比,这些层层递进的对比让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山川的远近、树木的高低、云霞的浮动和蕴藏在画像背后的人文情感都得到了极好的表现。
最后,整幅画作传递出的意境非常深远。
画中所展现的景象不仅是自然山水,更是诗意、情感的寄托。
画家不仅在山水画的技法上创新,而且融入了自己的人文情怀,让画作更加深邃和含蓄。
综上所述,《山水图》以其造型精巧、笔墨神韵和情趣境界,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描绘了自然山水之美,更体现出画家对艺术的深刻追求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幅画作无疑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人类艺术之瑰
宝。
水墨山水画赏析
水墨山水画赏析水墨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山水为主题,运用水墨技法表现自然风光,将山、水、云、树等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水墨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绘画史上,水墨山水画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它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在于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水墨技法表现自然景物,追求意境的表现和笔墨的韵味。
水墨山水画强调意境的营造,追求笔墨的韵味,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淡雅的墨色,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和气韵。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通过线条的运用和墨色的渲染,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追求形神兼备,既要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又要表现出山水的气韵,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现出山水的意境和情感。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技法主要包括勾勒、渲染、点染等技法。
勾勒是勾勒山水的轮廓和形态,通过简练的线条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和轮廓。
渲染是用墨色渲染山水的形体和气韵,通过淡墨浓墨的渲染,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势。
点染是用墨点和墨迹表现山水的纹理和质感,通过点染的技法,表现出山水的纹理和细节。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技法主要是以勾勒为基础,以渲染和点染为辅助,通过这些技法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和气韵。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题材主要包括山川、江河、湖泊、瀑布等自然景物,以及山水间的人物、建筑等元素。
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自然风光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水墨山水画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通过对山水的表现,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水墨山水画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对山水的描绘,也有对山水间的人物、建筑等元素的描绘,通过这些题材的表现,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势。
水墨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墨禅意山水中国风古典文化
水墨禅意山水中国风古典文化水墨禅意山水是一种充满中国风格和古典文化的绘画形式。
它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墨色来表现山水的形态和气韵,同时融入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水墨禅意山水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内涵。
下面我将介绍水墨禅意山水的特点、意义以及代表作品。
首先,它注重自然的变化和心灵的感受。
水墨禅意山水不仅仅是冷静地描绘山水的形态,更强调艺术家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感受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通过表现山川河流和云雾山峦的变幻,艺术家可以传达出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尊崇。
其次,水墨禅意山水注重意境的抒发。
艺术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暗淡的墨色,表现出山水的虚实和变化。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感觉和内心的潜移默化。
观赏水墨禅意山水时,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这种意境抒发是禅绘山水的独特之处。
水墨禅意山水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文人多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审美追求。
水墨禅意山水就是这种审美观念和情感的结晶。
其次,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山水作为重要的题材,水墨禅意山水则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和巅峰之作。
再次,它是人们审美和文化追求的一种方式。
观赏水墨禅意山水作品可以让人们沉浸于其中,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水墨禅意山水有很多著名的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这幅作品以极简的线条和墨色表达了大自然的雄浑和深远,给人以空灵和意境的感受。
范宽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变幻的笔法,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山水的秀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除了范宽,《溪山行旅图》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水墨禅意山水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比如李唐的《在水一方》、郑板桥的《清溪松涧》、任伯年的《千岩竞秀》等等,它们都通过不同的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溪山渔隐图
溪山渔隐图溪山渔隐图是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和影响力。
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典范之一,溪山渔隐图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墨客对传统村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幅画作创作于宋代,由宁宗时期的画家杨万里所绘。
杨万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画家,以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作品中,溪山渔隐图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和精彩的作品之一。
溪山渔隐图以水墨为媒介,采用了中国山水画常见的手法和风格。
整幅画通过运用勾线、淡墨和渐变的颜色来营造出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观。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一座青山环绕着一条曲折的溪流,溪流从山间流淌而过,流经一座小村庄。
画家巧妙地运用线条勾勒出山峦和山脉的形态,给人以崇山峻岭的感觉。
同样地,他在描绘溪流时也运用了流动的线条,使观者可以感受到水流的动态和生命力。
小村庄则以简洁而明快的笔触表现出来,与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绘画技巧的精湛,溪山渔隐图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山水被视为大自然的化身,被赋予了神秘和灵性的象征意义。
溪山渔隐图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通过他的作品,杨万里传达了他对大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溪山渔隐图中的村庄代表着传统生活的简朴和纯粹。
在喧嚣和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的愿望,使得这幅画作深入人心。
溪山渔隐图不仅仅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画作,更是一幅流露着文人情怀的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通常以山水画作为一种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艺术的技巧和美感,更是希望通过绘画来传达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溪山渔隐图正是这样一幅充满了诗意和禅意的画作,它唤起观者们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如今,溪山渔隐图已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被广泛的传播和赞赏。
它不仅仅是一幅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宁静和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吴镇《嘉禾八景图》嘉禾八景图是吴镇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它既是中国画横幅的范作,又是真实地点的写照,画了从嘉兴到魏塘的八个风景点:空翠风烟、龙潭暮云、鸳湖春晓、春波烟雨、月波秋霁、三闸奔湍、胥山松涛、武水幽澜,其中一些景点至今尚存。
此幅原为美国私人收藏,后捐献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镇《嘉禾八景图》吴镇《中山图卷》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中山图卷》,是元代“四大家”中,吴镇所绘制,的山水兼师南北二宗,既有北宗的雄浑大气,又有南宗的挥洒淋漓、浓润豪迈的气象。
此幅作品描绘,逶迤起伏的层峦叠嶂。
画家以淡墨皴染群山,浓墨画丛树点苔,勾皴时见干笔,笔墨雄浑厚重。
整幅画面笔墨苍厚,气韵淳古,为仲圭杰作。
吴镇《中山图卷》吴镇《溪山高隐图》图绘高山巨石层峦重叠,远山云雾朦胧栈道顺山崖伸延,迂回盘绕,树林后溪水一湾,水榭半露,充满夏日中葱郁气氛,山石以水墨渲染,淡施披麻皴,圆点浓墨点苔。
笔法稳健,墨气湿润。
全画构图呈长方形,上不留天,下不留地,构图虽饱满,但密而不塞,疏密相间,故布局十分得宜。
吴镇《溪山高隐图》吴镇《芦滩钓艇图》此幅即绘崖畔水面上一叶扁舟,渔父挂起钓竿,拨棹归去,景色荒寂,情致却很闲适,形象传达出“挂起渔竿不钓鱼”的隐逸高士襟怀。
作品构图简洁,用笔率意粗犷,墨色浓淡跌宕,风格雄放滋润,反映了他晚年成熟的面貌。
吴镇《芦滩钓艇图》吴镇《芦花寒雁图》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
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清远的境界。
图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现空阔无际的水泊,以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远近层次,平中见奇。
吴镇《芦花寒雁图》吴镇《草亭诗意图卷》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吴镇《草亭诗意图卷》。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水墨渲淡见禅心 辋川如诗入画境——禅宗精神对王维水墨山水画的意义
Arts circle美术界ARTS CIRCLE 2010/9水墨渲淡见禅心辋川如诗入画境TEXT /夏万杰——禅宗精神对王维水墨山水画的意义一、禅宗精神影响着唐代中叶社会文化心理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西汉时期开始在中国流传,到南北朝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则是佛教在中国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宗教相互融合的过程。
其中禅宗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禅宗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所提倡的参禅顿悟的心理体验,对于处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衰微情景下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一个绝佳的精神寄托方式。
在绘画上,这种影响表现为由“赋彩浓丽”转向“淡逸劲爽”画风的追求,“水墨渲淡”的绘画样式开始流行。
二、禅宗精神是水墨绘画在唐代中叶得以流行的机缘在中国绘画史上,中晚唐时期,禅宗对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生存形态的影响,推动了水墨画的肇兴。
唐代中叶,参禅已经成为士人生活的风尚。
由于禅宗思想对士人的人生观影响极深,当然也影响到审美观念。
从中唐开始,禅宗精神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活动,在文艺创作中出现对虚和、冲淡的审美新追求,形成了禅宗美学。
而不少文士“以禅入画”,把“墨戏”作为禅悟的方便之门,禅学意境已然渗透到绘画之中。
这种影响典型地体现在王维的水墨山水画中,“水墨渲淡”,符合禅宗的朴素之美。
水墨山水画兴起的历程,就是禅宗思想与哲学、美学思想相互融汇、渗透和积淀的过程。
以水墨画法逐步取代青绿山水,山水画不知不觉地向其与自身性格相符的禅学思想发生意义重大的变革。
禅宗与山水画的发展,互相渗透感染,使得“水墨渲淡”的表现样式的确立赢得契机,这种契合是诸多历史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禅宗精神的影响在其中是关键的机缘。
三、禅宗精神濡染了王维的生命境界和文艺思想纵观王维的一生,禅宗思想对他的人生哲学、文艺思想影响占据主要地位。
王维生在禅宗盛行的年代。
在时代、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王维的思想是一个儒、道、佛矛盾的复合体,但其主导方面则是一种在超脱的胸襟里体悟生命宇宙的空远禅境。
张大千山水40幅(高清)
张大千山水40幅(高清)张大千,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之一,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他都无所不通。
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绘画题材,无不展现出他全面的艺术修养。
张大千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练就了深厚的传统功力,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张大千太乙观泉图张大千仿宋人山寺图张大千峨眉接引殿张大千巫峡清秋张大千溪山初雪图张大千秋江闲钓张大千黄山纪游图20世纪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年代,张大千是中西方绘画融合的代表。
在他的艺术创作上,始终坚持以中国传统绘画为本位,在借鉴西方艺术创作技法的同时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张大千山水画又有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两部分,张大千的水墨山水吸收了宋、元、明、清诸多艺术大师的技法,个人风貌并不十分突出。
青绿山水则延续了明代绘画大师仇英之后几乎绝迹的青绿山水画传统,力挽青绿山水画衰败的颓势,振兴了青绿山水画艺术,在20世纪美术界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和独有的艺术创作魅力。
张大千江山无尽图近现代_张大千_小秉客济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虫秋草深图近现代_张大千_泼墨国画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益都游立轴丙午1966年作近现代_张大千_光明顶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江静潮平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小秉客济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中宰相有仙骨近现代_张大千_松溪艇子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溪山高隐图里轴近现代_张大千_小桥流水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青城南望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秋山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百尺梧桐半亩荫近现代_张大千_扇面_近现代_张大千_扇面_近现代_张大千_水涯接荒阁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秋山图立轴张大千舟闲咏白云黄山剪刀峰江静潮平图1945年作山水图1944年作青绿山水溪山访友图黄山文殊院黄山文殊院拟石涛山水巫峡清秋。
山水画的意境术语名词解释
山水画的意境术语名词解释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它以山水之美为题材,通过艺术家的笔墨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情感。
山水画的意境术语是深化理解和欣赏此类绘画作品的关键所在。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几个常用的山水画意境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山水画的魅力。
首先是“远近”。
远近是指视觉上的距离感和景深,是山水画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远处的景物通常呈现出淡雅的色彩,线条也相对模糊,以强调远处的空间感和广阔感。
而近处的景物则较为鲜明,细节丰富,更能突出近处的细腻之美。
通过远近的对比,艺术家能够将观者的视线引导到画面中的特定位置,营造出恢宏壮丽或幽静宁谧的意境。
其次是“气韵”。
气韵是山水画中一种重要的审美标准,它强调艺术作品所散发出的生命力和灵气。
气韵常常通过画家细腻的笔墨技巧以及创造性的构图来表达。
在山水画中,气韵往往是通过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把握和艺术处理来实现的。
画家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渲染,对云霞风雨的描绘,以及对季节变化的表现等来展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变幻无穷。
接下来是“寂静”。
寂静是山水画中一种表现深邃意境的术语,它强调作品所表现的宁静、静谧和超脱尘嚣的感觉。
山水画中的寂静往往通过画面中的无人处或者孤寂的人物来传递。
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静态与沉默,艺术家试图将观者的心灵带入到一个宁静恬淡的境地中。
再来是“峰岭”。
峰岭是山水画中常见的形象,它代表了山脉和山巅的形态。
峰岭可以是陡峭而挺拔的,也可以是平缓而温和的。
它们像是大地对天空的拥抱,为画面增添了力量与张力。
峰岭在山水画中常被运用为画面的主体,通过突出峰岭的造型和线条,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一种崇山峻岭的气势和壮美。
最后提到的是“水墨”。
水墨是山水画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它以黑白为基调,通过墨色的浓淡和水的运笔方式来表现山水画的特色。
水墨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对简约、抽象和禅意的崇尚,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抽象和象征性的手法,提醒观者超越表象去感知事物的本质。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丝绸绘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几幅中国山水名画的简介及欣赏:1. 《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场景,展示了繁忙的市井、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
画面中有近千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细节。
这幅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 《千里江山图》- 宋代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描绘了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宁静的湖泊。
画面中的细节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幅画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3. 《黄山迎客松图》- 清代徐渭绘《黄山迎客松图》是中国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由徐渭绘制。
这幅画描绘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色,以及其中一棵迎客松的景象。
画面中的山峰、松树、云雾和水流都被精心地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和神秘。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画风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仅仅是欣赏其美丽的景色,更是欣赏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墨山画的名词解释
水墨山画的名词解释水墨山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喜爱。
它的创作主题以山水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表现,使得山水画在表现山川河流的同时,又能体现出深奥的哲学和审美观念,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带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水墨山画所使用的媒介即为水墨,在这种绘画中,水代表着柔顺和流动性,墨则代表着坚韧和稳定性。
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画家可以表现出山的远近、高低和形态的变化;通过水点的柔和和连接,画家能够表现出山脉的层次变化和山水之间的关联。
水墨山画以艺术家的个人感悟和表现方式为核心,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展现出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每一幅水墨山画都是艺术家对山水的诠释和表达,它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更是对山水的审美和探索。
水墨山画注重意境的把握和表达,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而隐约、凝练而又流动的氛围。
通过较少的线条和点彩,艺术家能够勾勒出宏伟壮丽的山势和广袤无垠的山川。
在具体的绘画中,水墨山画也强调写意和审美的结合,画家可以灵活运用笔触和墨色,表现山水的空灵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水墨山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画坛,尤其在南宋时期,水墨山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崇。
宋代著名画家范宽是水墨山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等,不仅表现了山水景色的壮丽,更传达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理念。
在后来的明清时期,水墨山画进一步繁荣发展,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黄宾虹、石涛等都以山水画为创作主题,他们的作品不仅以刚健的笔墨和深沉的意境,赋予水墨山画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今,水墨山画在中国绘画界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艺术家以水墨山画为创作方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现代水墨山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技法和观念,使得作品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水墨山画,作为中国绘画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探索。
意境一直被称之为山水画的灵魂!这些意境优美的山水画令人陶醉!
意境一直被称之为山水画的灵魂!这些意境优美的山水画令人陶醉!山水画写生,不管是“目识心记”还是“对景写生”,也不论是写实还是写意,对意境的追求都是相同的。
纵览自古流传至今的山水画作品,无一不是画家体察自然、内化于心、诉诸笔墨而来。
早在唐代,画家张璪就提出中国美学史上代表性言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
山水画写生,就是师法自然,但是自然的美要转化成艺术的美,就需要画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凭借娴熟的笔墨技法和个人的感悟,营造出无穷的韵味和诗意空间,这就是山水画的意境构建。
李可染先生曾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
”意境一直被称之为山水画的灵魂,也是作为山水画追求的至高境界。
山水画写生,如何把握意境的营造,这是山水画作品优劣之关键,画家对景写生,首先是以选择能打动其心灵的自然美景为表现对象。
自然之景如果不经过画家的艺术化处理,看见什么就画什么,都统统摄入画面,虽然是生活写照,但缺乏作品的感人之处。
只有经过构图的经营、物象的取舍、虚实的处理等艺术手法,才能表现出诗意化的动人画面。
苏东坡论画曾言:“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
”面对复杂的自然场景,画家应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提炼出自己的感受,为营造画面的意境做服务。
当提笔写生之前,若能移步细致观察自然的整体之貌,对物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进一步深层次观察,也就到了绘画立意的关键时刻,透过自然表象挖掘物象的内在精神,这是形成艺术作品的初步构想,画家带着明显的创造性去深层次观察,并注意把各个角度的气势、布局、主次、取舍、揖让都了然于胸,做到“山川为我所用”。
中国山水画写生特别强调想象的力量,强调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曾这样描写范宽:“居山水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遂对景造意,不取华饰,写山真骨,自为一家。
水墨荷生禅入意洁莲证悟释于心--王洪凯美术作品欣赏
银行报社社长。
他 师从著名画家卢 禹舜、 诸 先 生 。 近年 来
致力于 中国水墨荷花 的研究 , 多次参加国 内外 画展并获 大奖 , 得到 了国内外 专 家学者与市场 的一致认可。他 的作品清新淡雅、 大气高古 , 画风浑厚华滋 , 意境深幽 , 出古 而不拟古, 自刨一格 , 并被美国 、 新西兰、 新加坡 、 台湾 、 香港 、 日本、 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 区的艺术机构及众多国 内收藏家收藏 。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 中央 电视台书画频道河南工作 中心艺术 总监 、 河南 省韩野艺术馆馆 长、 河 南省美术 家协 会会 员、 河 南省书 画院特 聘 画家、 河 南 省国画家协会 会员、 河 南省花鸟 画研 究会理 事、 郑州大学 特聘教授 、 郑 州大
学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河 南 省 收 藏 家 协 会 书 画 专 业 委 员会 副 会 长 、 艺 术
磊
风
l '
’
9 2 2 0 1 冀 4 3 ;
名 人名 家 L —
噜# ~ , 莩
%
波繁探霞
2 01 43
" ,
I 9 3
名 人 名 家
水 墨 荷 生 禅入 意 洁 莲 证 悟 释 于心
— —
王洪凯美术作品欣赏
王洪 凯 , 字荷生 , 祖籍河南省登封市 , 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 , 中国美术
家协 会 会 员 、 国 家 一 级 美 术 师 。 现 为 中 国 国 家 画 院 卢 禹舜 工 作 室 画 家 、 河 南
中国最好的十幅水墨山水画
中国最好的⼗幅⽔墨⼭⽔画⼭⽔画蕴含着古⼈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古⼈艺术底蕴的深刻沉淀,是后⼈体会中华传统⽂化的神奇的传送门。
中国画中,“风”是空⽩,“⽔”是笔墨(⽤笔、线描、渲染)。
看画看风⽔,宋画密致,元画疏淡。
⼭⽔画的长帧巨构中,正好透出风⽔的祥瑞佳妙。
下⾯,就让我们⼀起欣赏⼀下⼀位当代名家的⽔墨⼭⽔佳作。
林德坤,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丝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联合总会会员、钟繇书画院院务委员,其作品被新加坡、澳⼤利亚和台湾友⼈、企业界、藏家所收藏。
林德坤(精品)⼿绘原创⼭⽔画《春⼭隐禅意》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以⼭⽔韵味取胜,⼤⼭⼤⽔,境界开阔之作,崇尚的⼤⼭精神。
他的画风,即⼯⽽有意,放⽽不乱,在⼯写兼具的笔法与墨⾊中,建⽴了⾃⼰的语⾔秩序与笔墨⽅式。
溪⼭泛⾈图国画家林德坤⼭⽔画作品《畅游太⾏》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画,有壮伟之象,莽然之⽓,蓊郁之韵,雄浑之势,看得出画家的艺术观⽽笔墨意韵⼜是潜⼼研究过龚贤、⽯涛作品后的领悟,使他痴迷于温润韵秀,博⼤浑厚的笔墨⽅式。
但他的画显然⼜有许多的现代⽓息,于章法喜欢满,于造型喜欢整,尤其是对树的多姿、多彩、多情的⽣动描绘,使画⾯充满盎然⽣机。
写意⼭⽔画《翠⼭放歌》国家美术⼤师林德坤作品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画之中,寄托了他对⼭⽔的热烈情怀,传递⼀种对民族精神的把握。
在他的作品中,他将⼀个画家可能的才情,天赋都投⼊到创作中来了,制作精⼼,构图严谨,营造⼀种⼤印象,⼤感觉,⼤⽓象,⼤意境,凝聚着中国⽂化的静谧,悠远的⽓息,这样的作品耐⼈寻味,寄寓深刻,引⼈深思。
装饰送礼祝寿字画林德坤作品《祥鹤园》作品来源:易从⽹“⽤⼼感悟⾃然”和“⽤⼼表现⾃然”是杨西屏的艺术追求。
在他的⼭⽔语境中,其⾼⼭,流⽔,松林,飞瀑,云霞等意象,与画家的⼼态,想象与智慧联系在⼀起,以⼭⽔的表象诉说出来,强化了⼈与⾃然亲和后的视觉感染⼒。
山水古诗词配国画40幅意境悠远领悟传统之美
山水古诗词配国画40幅意境悠远领悟传统之美归嵩山作王维·唐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唐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瀑布范仲淹(宋)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冯云山(清)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雪山行旅图刘松年·宋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梅雨初晴纸本水墨 107×107.2cm 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晓行望云山杨万里(宋)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生查子·独游雨岩辛弃疾(宋)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汉江临泛王维·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狼山观海王安石(宋)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心中的山水——国画家王发强的画境禅意
“
,
、
”
一
。
,
,
,
“
一
。
”
,
。
王 发 强 别 号 石 真 1 9 5 2 年 出生 于 成 都 自幼 喜 欢 书 画 于 1 9 7 0 年 初 期 拜 陈子 庄 为 师 接 受 先 生 绘 画 技 法 训 练 和 学 品 修 养 熏 陶 为 人 低 调 潜 心 艺术 深 得 陈 子 庄 山 水 画 神 髓
“
不 断 发 出吱 吱 呀 呀 的摇 晃 声
子 庄先生 突然发话 :
“
懂
,
当他 也 学 着 写 生 几 十 年 后
“
才发 现 写 生 对 国 画 的持 续 深
。
这画
,
看 出 点意 思 没 有 ?
一
”
王 发 强 起身回答 :
…
‘
老师 的山
一
入 简 直具 有
肉 白骨
”
的神 奇 效 用
。
19 74~
初春 他陪 子 庄
到了19 9 0
,
王 发 强 习惯 站 在 那 张 吱 吱 呀 呀 的桌 子 边
屏声静气
一
,
年
,
王 发 强 还 独 自去 广 元
、
剑阁
江油
一
线写生
画 着画
懋
城市频道 J 读城画 廊
GAu 正 RY
聚
心 迹 的象征 天法道
,
。
这种
”
“
自然 神 学
”
,
正是
“
人 法地
,
地法 天
,
道 法 自然
八 大 山人
并 不抬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