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之22汉武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面】渭河北岸西汉皇帝墓群,茂陵远景,汉武帝画像,明万历《三才图会》

这是西安北面的渭河北岸,在这个地势高平的黄土高原——咸阳原上,有一片巨大的墓群。西汉15位皇帝中的9位都埋葬在这里。墓群大致呈直线伸展,绵延近百里,高达百余尺。9位皇帝,死后重新聚首,两千多来,他们仿佛一直在回忆往事,萧瑟的衰草,昭示着一去不返的汉家神威。这9个陵墓中,最巍峨壮观和富丽堂皇的要数汉武帝的墓葬——茂陵。

推出本集片名:

汉武帝

【画面】情景再现,景帝像,咸阳汉阳陵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景帝病倒,日重一日。眼看将不久于人世,他颁诏为16岁太子刘彻提前举行成人冠礼,目的是让其即位亲政。景帝旋即病逝于未央宫,享年48岁。

国不可一日无君。刘彻于当天在景帝灵柩前即皇帝位,他就是为汉孝武皇帝,即汉武帝。由于景帝精心安排,权力交接平稳过渡。景帝时代结束,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开始。

【采访】武帝母亲王娡,即景帝王皇后,她的身世颇为传奇。王娡本已嫁给一个姓金的商人,并育有一女。后来,她的母亲听算命的说,你女儿将来将会大贵,母亲便唆使女儿离婚,金家不同意,母亲便索性将王娡打扮一番送进了太子宫,没想到真的应验了算命先生的话。王娡进宫后得到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的宠幸,接连生下三女一男,男孩就是汉武帝刘彻。

【画面】上集“文景之治”有关画面与镜头

汉初60余年,黄老之学成为治国指导思想,文帝、景帝,无为而治,国家少事,无事,政治清平,轻徭薄赋,约法省禁,这使得秦末以来残破的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经济上的积富之势必将转化为政治、军事乃至文化的强大。汉武帝刘彻的舞台,已经由他的父祖为他准备好。时代期待他上演怎样的曲目?汉武帝生逢其时,正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一方面,父祖留下的丰厚的遗产使他有条件大有作为,同时,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外事问题,使汉武帝必须有所作为。

【画面】黄帝、老子像,孔子像,孔庙,北京国子监

大一统帝国需要大一统思想,这是自古及今的中国特色。但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思想理念治理国家,才能避免亡秦的覆辙而取得成功?是继续沿用汉初的黄老之学?还是另辟蹊径,自创新途,寻找全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这是即位之初的汉武帝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采访】黄老思想能够满足汉初经济残破情况下休养生息的需要,但武帝君临天下之时,经济已经繁荣,黄老无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改弦更张已势在必行。汉武帝看中了儒学。

【画面】汉画像石、画像砖中讲经、传经画面

即位伊始,这位少年君主便显现了超常的才略和胆气。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岁首十月,武帝下达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征召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他要将天下贤才尽数招揽到朝廷,辅佐他建立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接着置五经博士,加强儒学宣传。

丞相卫绾见机行事,上奏请求罢免修习法家、纵横家学说的贤良,认为这些学说会扰乱国政。建议马上得到武帝许可。此举显然非同寻常,意味着汉王朝统治思想将发生重大转变。

不久,卫绾因病免相。武帝趁机进行人事调整,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和王臧均委以重任。窦婴、田蚡的外戚身份固然惹眼,但四人均崇尚儒学才是这次调整的关键。果然,他们很快便将儒家主张的建明堂、行巡狩、改正朔、易服色等制度提上议事日程。

事情尚在酝酿之中,便遇到强大阻力。阻力来自太皇窦太后。

【采访】窦太后是景帝母亲,武帝祖母。窦太后很少干预政事,唯有对尊崇儒术这件事十分反感。史称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悦)儒术”。武帝和大臣要尊崇儒术,贬黜百家,自然担心窦太后会反对。于是赵绾建议,索性不向窦太后所在的东宫奏事。窦太后闻知大怒。

【画面】窦太后画像,情景再现

年纪轻轻的汉武帝便知道韬光养晦,在这件事上,他并未与祖母窦太后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忍让,他顺从祖母,将赵绾、王臧投进死牢,罢免了窦婴、田蚡,并进一步屈从于窦太后的拨乱反正:新调整与任命的官员大都恢复为清静无为式的人物。历史正在走向复辟。

治国思想的首次改弦更张以汉武帝的惨败结束,但这次尝试极大地刺激了儒学的发展。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窦太后其实已无法阻挡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黄老被黜势在必行。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身历四朝的政治老人窦太后寿终正寝,至此,汉武帝长达六年的政治“禁锢期”宣告终结,属于刘彻的时代终于到来。他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了。

【画面】董仲舒画像,董仲舒故里,下马陵,君臣上朝情景再现

广袤的冀中平原上有一个景县,县里一个广川镇,镇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大董古庄村。这就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故乡。董仲舒曾经从这里走出,最后回到故乡终老。

(此处最好设计一个采访场面,采访董仲舒故里的有关人物对这位大儒的看法。)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汉武帝与大儒董仲舒之间,有一段被后世传为美谈的三问三答。董仲舒向武帝提出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欣然采纳。

【采访】董仲舒年轻时十分用功,在家读书,据说三年中眼睛没有往园子里看过一回。他研究儒家经典《春秋》很有学问,景帝时做了朝廷的博士,收了很多学生,据说有些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在文、景时代,儒家学说并不吃香,武帝尊儒,董仲舒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

【画面】武帝一朝权力结构示意图,武帝一朝酷吏名单

确定儒家治国理念的目的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此,武帝必须采取更多的举措。

裁抑相权,设立“中朝”,直接听令于他。这样,以丞相为首的公卿百官成了“外朝”,立君、立储、立后、赏罚、选举、民政、食货、法制等决策权,全部转移到“中朝”官手中。

重用酷吏,施行严刑峻法。登基伊始,武帝便下令重修律令,强化御史大夫职权,增设机构,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汉书》中立传的酷吏计14人,武帝一朝独占9人,再加上“酷吏魁首”张汤和杜周二人,武帝朝酷吏达11人。官吏动辄触禁,量刑偏重,往往处以极刑。

【画面】保卫西安皇宫七道防线示意图,“七校尉”图示

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硬件设施,表现为对皇宫的武力保卫,武帝为此设置了七道防线。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设期门郎,后又设羽林骑。两者侍卫皇帝左右,平时守卫禁中,皇帝出行则为扈从。期门郎为第一道防线,羽林骑为第二道防线。禁中之外又置第三道防线:卫尉统领的卫士。第四道防线,即由中尉负责治安和警卫的宫城之外的长安城。接着,武帝把“北军”从中尉手中分割出去,同时增设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环长安分布,驻屯。这是皇宫的第五道防线。之后,武帝对京畿行政区划进行一次大调整,设三辅,置都尉,曰“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京辅都尉”,典兵卒,备盗贼。三辅都尉将兵防御三辅,拱卫京城,构成第六道防线。

汉武帝又把函谷关关门东移三百里,建立保护长安的缓冲地带。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