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患者心理学视角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食欲 闭经
※ 《消耗症的治疗》:一位18岁女孩的案例
有慢性消耗性面容 情绪不佳
“神经性消耗”
过度活动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历史
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Charles Laseque(1873)和英国的William Gull (1874)先后发表文章,提出“厌食”这一术语。他们将厌食视作一种 心理障碍,归于癔症的一个亚型。后来神经性厌食症逐渐从癔症中分离 出来。 20世纪初,法国医生Pierre(1903)发现神经性厌食症还存在暴食、呕吐、 导泻等症状。但直到1959年之后,才出现“贪食”这一术语。1980年, 贪食症才首次作为进食障碍的一组综合征,被列入DSM-III当中。
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
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是幼儿或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根源。
进食——占有——损人利己——攻击性——负罪感——减少进食 进食——满足口唇欲望——色情刺激——压抑性本能——减少进食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
不能接受成年女性角色,对性厌恶 防御妊娠,不想成为妻子和母亲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消除以下误区:
× 认为清除行为是控制体重的好办法(实际上清除行为会导致身体反
射性地降低代谢率,同时产生强烈的饥饿感) × 希望通过治疗可以让自己不再想到食物(促进机体生成健康敏感的 代谢模式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治疗
门诊心理治疗的程序 1. 建立治疗联盟 2. 治疗设置(首要是真诚)与目标(最重要是目标体重的设定) ※ 目标体重的计算:体质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不低于17.5;
或在维持月经来潮的体重基础上再增加1.5-2.5kg。注意保持灵活性。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内的控制和反控制 ※ “学习不如做生意!” 家庭关系紊乱(厌食成了“防卫”机制,可吸引关注、撮合父母)
家庭进食观念
父母养育(厌食症患者父母:控制; 贪食症患者父母:轻视、责骂) 性发展方面的问题
※ 躯体虐待、性虐待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定义
进食障碍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这组疾病主要包 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属于精神类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等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
低,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明显消瘦) 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 行为,如诱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 (体型可 能看起来正常)
神经性厌食症家庭功能的四个特征: 纠缠性(家庭成员界限模糊) 过度保护(家长过度关心,使孩子觉得有责任保护家庭)
僵化(家庭成员不想做出任何改变)
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否认、争吵、逃避)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家庭系统在症状行为发 生之中达成稳定
家庭治疗学派的解释
结构派家庭治疗的理念: 控制 VS. 反控制 父母想控制孩子,但孩子觉得不
感到被背叛,加 重厌食行为 孩子 反对赢 家,示 范输家 试图结盟,改变僵持格局
吃东西是唯一有把握的控制,反
过来控制父母。 系统派家庭治疗的理念:
父/母(赢)
父/母(输)
不愿结盟,反而联手对付孩子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直接目标
帮助患者理解营养和康复计划并与之合作
进食障碍患者心理学视角的解析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历史
几千年前就有关于进食障碍的病例记载:大约 9 世纪时就有一个叫St Jerome的组织,以宗教为名要求其女性教徒禁食,结果除了消瘦以外, 连月经也停了。(Parry Jones, 2002)。 1694年,英国内科医生Richard Morton首次对神经性厌食症症状进行全面 描述。
先实验性地控制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运动、兴趣爱好,
但很快发现对吃的控制是“唯一成功的行为”(见效快、影响 大、阻止青春期发育、社会价值观的鼓励)。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认知行为学派的解释
神经性贪食症 自我价值评估过低; 极度自我批评,不能达到体重目标时,觉得是自 己做得不够,从而维持减重行为。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家庭治疗学派的解释
神经性厌食症的实质:借此将家庭中失去的功能表现出来。
• 症状成了患者想要解决家庭功能问题而尝试的办法;
• 某个家庭成员由于特殊生活情境而产生了这种症状, 整个家庭系统则利用这个症状作为维持系统的转机。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家庭治疗学派的解释
不能与母亲从 心理上分离 感受到一个侵 入的内投射的 母亲 通过挨饿,阻 止这个侵入的
内在客体的成
长,并摧毁它
自体挨饿——对重现的乱伦冲动的防御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认知行为学派的解释
厌食症的核心特征是对控制进食的极端需求。 Hilde Bruch最早注意到厌食症患者都有强烈的
有关食物、节食和体重的错误认知。 患者认为体型和体重有特殊的人文含义。
※ 注意:单纯心理治疗对重度营养不良的厌食症患者常是无效的。但是,
一旦营养不良被纠正,体重开始增加,此时心理治疗是非常有用的,有 必要建立长期的治疗关系。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治疗
团体治疗 家庭治疗
※ 如果患者本身是位母亲,那么需要注意她的养育方式,并关注她的子
女,以预防进食障碍的“代际传递”。 基于成瘾模式的心理社会干预(“十二步程序”)
3. 关于目标体重的相关教育(先了解患者的想法,不要急于灌输“正确” 的信息;然后强调脂肪和肌肉的重要作用。)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治疗
4. 共同制定增重的策略与进程(如何增加热量的摄入;每周只能在固定
地点称一次体重;记录进食日记;摒除之前的异常行为模式)
5. 向终极目标进军(追求身心健康:家庭、朋友、学习、娱乐、愿望、
理解并改变患者与进食障碍相关的错误观念、态度和不良行为
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 明了导致以及强化进食障碍不良行为的病理心理和心理冲突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一系列非惩罚性强化措施,“宽容型”比“严格型”更有效) 个体心理治疗(重塑认知模式,或帮助内省、理解人格缺陷)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特征
普通人群中进食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 5%~3% 绝大多数为女性(超过 90% 的严重患者是青年女性) 特殊人群患病率较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员、芭蕾舞演员 和时装模特) 地区差异(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好>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智力水平高>正常智力水平)
• 难以与同性或异性建立正常友谊
• 难以自己做决定,无法正确认识失败
• 自怜、回避冲突(为什么是我!) • 总是无条件迎合他人
感谢您的聆听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地域和性别差异(北美“肥胖恐惧”VS. 亚洲“无肥胖恐惧”) 社会等级(“中上流”社会 VS.“底层”社会) “瘦”的文化 现代女性角色冲突 女性社会压力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性格特征
“厌食症样人格”:害羞、胆小、爱整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外界排 斥、异常敏感等。 对完美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所以觉得永远达不到标准。 对体重的恐惧——失去控制;对月经的排斥——不想长大 青春期适应有困难,处理心理冲突的能力差。 将分离冲突带入对食物的控制,不能正常地表达负面情绪。
1 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的亚型
暴食症:有些患者具备神经性贪食症的所有特征,只是 暴食的频率太低 而不足以达到贪食症的诊断标准。此类患者周期性暴食,但不采用极端 的补偿行为(比如自引呕泄)。 • 暴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区别: 1. 其饮食抑制明显少很多; 2. 大部分寻求治疗的暴食症患者都超重或肥胖; 3. 暴食症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是男性。
梦想、自我意识等全面发展) ※ 改变价值观,改变认知模式,积极地表达愤怒,优雅地接受和给予赞 扬,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治疗
个体心理治疗(针对贪食症患者的进食行为和相应的认知损害的CBT治 疗被证明极为有效) 团体心理治疗(长期效果显著;最好在治疗早期进行高频访谈) 家庭治疗(特别是针对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青少年)
贪食症的三个治疗目标:
循序渐进(逐渐消除暴食/清除的行为,接受症状反复的可能性)
找出替代性行为(出现暴食欲望后,至少准备好三种替代行为)
找出暴食规律(列出“禁区”;记录暴食日记;为成绩负责)
3 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治疗
贪食症患者的压力:
• 难以安排独处的时间(尤其是女性)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认知行为学派的解释
错误的认知和信念
沉溺于刻板的进食和排出模式 将古怪的、偶然的事件进行加工 完美主义 禁欲主义 情绪调节困难 女性外表的社会文化标准
产生生理变化
2 进食障碍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认知行为学派的解释
神经性厌食症 中心特征:对饮食控制的极端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完美主义 的产物,也可能是与长期低自尊相互作用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