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

合集下载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古代有许多篇经典的史料,几千年来,古代的战争活动也分布在其中。

在众多的古代史书中,少胜多的精彩战役故事屡见不鲜。

这些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不仅讲述了军事技巧的成功,也折射出古代统治阶级关注军事技术、精心管理军队、严格纪律以及勇敢坚定的斗争精神。

下面将概述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一、楚之平吴:传说楚国发动过两次联盟兵来平定吴国,第一次结果失败,第二次由楚王刘胜发动,刘胜以少杀多,攻克吴国的城池,最终将吴国的抵抗击破。

二、吕布讨伐曹操:这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反抗战役,当时,曹操统治的魏国正是虚弱,被吕赤阳率领的关军讨伐,吕布运用计谋,由刘备派出的关小青带领精英战士,以更少的兵力包围了曹操,曹操不得不撤退。

三、项羽大捷:项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以少胜多,战胜了秦军,攻占了陕西汉阳地区,宣告西汉朝廷从此统治汉中,也使汉朝的统治更加强大。

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南北朝时期的一次大战,吴国与曹魏交战。

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进攻,吴将阴瞒,以少胜多,以巧妙的计谋攻占了赤壁,打破了曹操的封锁,以吴军阵容包围了曹操,迫使曹操无奈撤军,并被迫签订和约。

以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少胜多的战役,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古代精兵管理、军事技术、勇敢毅力的斗争精神,为后世的军事家族及统治阶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军事的历史文献,揭示了许多精彩的少胜多的战役故事,详细记载了英雄无畏的战斗精神,启发了后世的军事家族把握战略,研究出了许多赢得胜利的战法。

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但古代少胜多的战役仍然具有时代特色,依然教育着后世,尽管战火更具有高科技属性,但仍需要精心管理军队,以及坚毅不拔、勇于奋斗的斗争精神,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经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古战役。

这些战役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古战役。

1. 平阳之战(公元221年)平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一,也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关键战役。

当时,秦国的嬴政(秦始皇)自称秦王,并投入战争,最终击败了其他六国的势力,实现了中国统一的大业。

平阳之战是秦始皇征服越国的决定性战役,进一步稳固了秦国的统治。

2.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

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的大军。

通过火攻战术,刘备和孙权成功击败了曹操的舰队,使得曹操无法北上统一中国。

赤壁之战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之战。

3. 官渡之战(公元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关键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环。

曹操率领中原联军与袁绍的军队交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确立了储备和军事优势,使得他在北方成为一方霸主,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4. 抗倭战争(公元1592年-1598年)抗倭战争是中国明朝与日本统治者豪族丰臣秀吉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此战以中国军队抵抗日本倭寇进犯为主要内容。

明朝的将领杨舜臣等人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地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民众的安全。

抗倭战争显示了中国坚持维护和平的决心,对后来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影响深远。

5. 平津战役(1947年)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之一。

该战役发生在中国东北的平津地区,解放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使得国民党军队无法阻止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进程。

平津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历史节点。

以上介绍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古战役,这些战役有的影响深远,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有的在军事上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勇敢和智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

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

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在古代,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强者往往有着更大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以弱胜强的战例。

这些战例不仅仅是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更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勇气和智慧的体现。

一、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案例。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东吴的孙权派出周瑜和诸葛亮等人筹划对抗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利用火攻的策略,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保卫了东吴的安全。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周瑜和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的体现,更是他们对于敌情的深入了解和对战争形势的准确判断。

他们不仅仅是利用火攻这种先进的武器,更是在战争中实现了信息的优势和情报的掌握,从而使得自己在弱势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胜利。

二、元朝的蒙古铁骑遭遇越南农民的反抗在元朝时期,蒙古铁骑曾经是亚洲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然而,越南的农民在元朝的统治下,受到了很多的压迫和剥削,于是他们开始了反抗。

这些农民没有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但是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在与蒙古铁骑的战斗中,他们利用地形的优势,采用了伏击和游击的策略,最终成功地击败了蒙古铁骑。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农民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的体现,更是他们在战争中实现了信息的优势和情报的掌握。

他们通过对地形和环境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蒙古铁骑的情报掌握,最终获得了胜利。

三、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军队实力强大,而美国军队则相对薄弱。

然而,美国军队的华盛顿利用地形和环境的优势,采用了游击战术,最终成功地击败了英国军队,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华盛顿的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更是他在战争中实现了信息的优势和情报的掌握。

他通过对地形和环境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英国军队的情报掌握,最终获得了胜利。

四、越南战争中的越南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实力强大,而越南军队则相对薄弱。

然而,越南军队采用了游击战术,利用地形和环境的优势,最终成功地击败了美军,赢得了越南战争的胜利。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一、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击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 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

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 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

三年十月,宋玉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停留46 日不进,想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

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

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 人出战,结果全部阵亡。

当时齐、燕等各路反秦武装已达陈余营旁,皆不敢战。

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 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

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

项羽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

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

自此,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

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

当时,秦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

章邯在降楚、退军之间犹豫不决。

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 万请降。

秦军主力遂告覆灭。

、官渡之战三国形成时期,曹操与袁绍为争夺中国北部,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进行决战。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

镇压起义军的豪强,纷纷拥兵割据。

建安四年春,占有冀、青、并州的北方最大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后,急欲南攻曹操。

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吕布、袁术等,占据豫、兖、徐州,亦稳步向黄河以北发展。

又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以献帝名义任为将军,命督幽州六郡, 牵制袁绍后方。

中国古代的历史战役

中国古代的历史战役

中国古代的历史战役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战役,其中一些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事智慧的辉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勇敢和顽强。

这些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中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展示古代中国的军事策略和战争技巧。

1.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东汉末年。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江南地区,但遭到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的顽强抵抗。

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军队巧妙地利用火攻战术,在赤壁一带放火引燃曹操的船只,从而击溃了曹操的军队。

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智慧的光辉,也标志着曹魏时代的开始。

2.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是刘备和曹操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刘备的势力范围,而刘备则利用地理优势,在官渡一带布防。

在战役中,曹操的军队与刘备的军队多次交战,但最终由于曹操的战略错误和刘备的组织有序,曹操被迫撤退。

官渡之战标志着曹操势力的巅峰已过,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乌鸡国之战乌鸡国之战是中国民族英雄岳飞参与的一场抵抗金国入侵的战役。

岳飞率领宋朝军队与金国军队作战,经过多次激战后,最终在乌鸡国打败了金国。

这场战役体现了岳飞娴熟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宋朝士兵的战斗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

4. 平定西域战役平定西域战役是汉朝时期中国对西域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的总称。

在这一系列战役中,汉朝军队成功征服了西域地区,并将其纳入中国版图。

这场战役展示了汉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中央集权的优势,对中国古代的边疆扩张和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5. 甲申之变甲申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政变。

在这次政变中,西太后和康熙皇帝的寵妃慈禧太后成功摄政,并掌握了清朝的国家政权。

这场政变改变了清朝政权的走向,导致了晚清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总结:中国古代历史战役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事智慧的辉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勇敢和顽强。

中国古代十大战例

中国古代十大战例

中国古代十大战例1、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它的原型就是武王伐纣。

最终武王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辅佐下大败商纣王,然后商纣王返回朝歌自焚而死,上周灭亡,周朝建立。

2、柏举之战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史学家称它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伍子胥、伯嚭、孙武,孙武也就是兵家孙子等,出动全国之兵与楚国决一雌雄。

最后吴军在孙武等人的率领下大败楚军并一举攻破楚国国都,现任楚王逃之夭夭,前任的在坟墓里就没有来得及逃掉于是被挖出来鞭尸。

柏举之战,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也奠定了吴国的霸地位。

3、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

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项羽的军事过人,但是他的政治却不能军事才能差得多。

竟然将这20万降卒给坑杀了,大失民心,这也是他是给刘邦的重要因素之一。

4、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5、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

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6、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摘要:一、前言二、古代战争经典战例1.赤壁之战2.淝水之战三、近现代战争经典战例1.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2.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四、现代战争经典战例1.中东战争中的六日战争2.伊拉克战争中的“震撼与威慑”行动五、总结正文:一、前言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战争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还反映了战争艺术和战略战术的演变。

本文将从中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例进行简要分析。

二、古代战争经典战例1.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 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利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强大水军。

此战使得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也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 年,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战役。

东晋将领谢安和桓温利用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的骄傲和疲惫,采用突袭和追击战术,成功击败了前秦。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三、近现代战争经典战例1.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8 年,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成功击败了日军的进攻,取得了歼敌万余人的战果。

此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斗志。

2.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 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的一次关键战役。

在艰苦的坑道战中,志愿军成功抵挡了美军的疯狂进攻,最终迫使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此战展示了志愿军的英勇和顽强。

四、现代战争经典战例1.中东战争中的六日战争六日战争发生在1967 年,是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以色列军队在短短六天内,成功击败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国家的联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战使得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得到巩固。

2.伊拉克战争中的“震撼与威慑”行动伊拉克战争中的“震撼与威慑”行动发生在2003 年,是美军对伊拉克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空袭行动。

中国有名战争事例

中国有名战争事例

第一名:涿鹿之战涿(zhuō)鹿之战,是说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涿鹿战争之后,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今天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

第二名: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

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第三名: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第四名: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第五名:漠北之战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捣巢合围单于。

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

高考历史之中国古代的重要战役

高考历史之中国古代的重要战役

高考历史之中国古代的重要战役1.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其部落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一带)一举灭夏桀建立商朝的战争。

2.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率部在牧野(今河南境内)灭商纣王的战争,最后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3.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同赵括率领的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终赵国战败,秦军攻占长平并坑杀赵军40万。

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便是赵括。

4.邲之战与鄢陵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主而发生的两次战争。

前598年,楚围郑3个多月,郑被迫投降。

郑亡对晋是很大威胁,晋派兵救郑,但于前597年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之战被楚打得大败。

此后,诸多中国小原依附楚国,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575年,两国军队在鄢陵(今属河南)再度交锋,晋胜楚败,晋的霸业又告恢复。

5.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截击战,当时魏国强大起来后对外军事扩张,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将领田忌、军事孙膑率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使魏国将领庞涓撤军返回应战,孙膑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击魏军并擒拿庞涓。

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法。

6.马陵之战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

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7.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为救宋国,在城濮(今山东甄城)击败楚军的一次作战,开创「兵者,诡道也」「退避三舍、后发制人」之先河。

8.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在秦朝末年的大起义中,西楚霸王项羽联合各大诸侯,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的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1.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时代:商末周初◆背景:周武王伐纣,商纣王暴政,民心尽失。

◆经过:周武王率领联军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商军在战斗中发生了大规模叛变,最终商纣王兵败自焚。

◆结果: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封建制度初步形成。

2.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时代:战国时期◆背景:秦国与赵国争夺上党地区,双方爆发大规模战争。

◆经过:秦国大将白起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围困赵军,最终全歼赵国主力,赵国损失惨重。

◆结果: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进一步奠定统一中国的基础。

3.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时代:秦末起义◆背景:秦朝暴政引发各地起义,楚汉之争中项羽与秦军主力决战。

◆经过: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击溃秦军,极大鼓舞了反秦起义的士气。

◆结果:秦朝迅速瓦解,楚汉争霸开始。

4. 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时代:楚汉战争◆背景:楚汉战争后期,刘邦的汉军与项羽的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

◆经过:刘邦、韩信联合围攻项羽,最终项羽兵败,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结果:刘邦胜利,汉朝建立,中国再次实现统一。

5.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时代:东汉末年◆背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控制权,袁绍兵力优势明显,但曹操决心强烈。

◆经过:曹操利用计谋烧毁袁绍的粮草,彻底打垮袁绍的主力军。

◆结果:曹操统一北方,成为魏国的奠基者。

6.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时代:三国时期◆背景: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中国,刘备和孙权联合抵抗。

◆经过: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击溃曹操的水军,迫使曹操退兵。

◆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未能实现统一。

7. 夷陵之战(公元222年)◆时代:三国时期◆背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出兵伐吴,孙权则命陆逊防守。

◆经过:陆逊利用地形和火攻,击败了刘备的大军。

◆结果:蜀汉元气大伤,刘备去世,蜀汉从此由诸葛亮主政。

8.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时代:东晋时期◆背景:前秦皇帝苻坚大举进攻东晋,企图统一南北。

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

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

中国古代50个经典战例评析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许多经典的战例,这些战例无论在军事策略、战术运用还是军事思想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评析中国古代的50个经典战例,探讨它们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其中一个经典的战例是楚汉相争中的巨鹿之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楚汉两军在巨鹿(今河南巨鹿县)展开激烈战斗。

汉军率先采取了以少胜多的战术,成功地打败了楚军。

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汉军在楚汉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为汉朝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经典的战例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荆州,周瑜和刘备联合军在赤壁之上设下火攻,成功击败了曹军。

这场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火攻战,展示了联军在战术运用上的高明,也是三国时期的转折点。

除了以上两个战例,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经典的战例,如战国时期的平原之战、战国七雄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汉朝对匈奴的战争等。

这些战例在战争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的发展和演变,也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

通过评析这些战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首先,古代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略的谋划和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军事统帅的智慧和决断力至关重要,战术的灵活运用也能左右战局的发展。

其次,古代战争的胜负还受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影响。

士兵的战斗素质和军心的稳固对战争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今天的军事发展中,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古代战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战争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战争的规律也会在不同的时代得到体现。

通过学习古代战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战争的胜算,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50个经典战例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战争意义,这些战例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也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和战术的精妙。

通过评析这些战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天的军事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历史的改革离不开战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历史战争事件流传至今。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1: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

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

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

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

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

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

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尽管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

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1/ 4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黄河。

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2:垓下之围汉四年(前203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

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

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

刘邦听从。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

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

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

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

盘点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盘点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盘点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这些战役闪烁着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展现着中国古代战法的锋芒。

这里,本文特意挑选比较经典的十个战例,看看古代人是如何以少数兵力战胜强大对手的。

牧野之战(年代说法不一,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

战争过程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

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

联军于2月26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辉县西北)折而东行。

27日清晨,周武王庄严誓师,历数子辛的种种暴行,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

《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

子辛惊闻周军来袭,因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

《诗经·大明》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逸周书·克殷》记载: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

子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

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战争结果《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击毙商军十八万人,生俘三十三万人,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一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鸣条之战
商代夏
鸣条
商汤、夏桀
公元前1600年,商汤于河南封丘东的鸣条与夏军决战。夏桀大败奔逃,至今安徽巢湖附近的难巢而亡,夏亡。
牧野之战
周代商
牧野
周武王、商纣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长勺之战
春秋
长勺
鲁国鲁庄公、曹刿,齐国齐桓公
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国、鲁国两个诸侯国交战与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最后以齐国战败,鲁国战胜而告终。
常识:古代著名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
概况
阪泉之战
上古
阪泉之野
黄帝、炎帝
相传炎帝侵扰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首领的支持,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大败炎帝。
涿鹿之战
上古
涿鹿
黄帝、蚩尤
九黎族首领蚩尤入侵中原,各部落深受其害,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杀蚩尤,后被众部落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垓下之战
秦末
垓下
项羽、刘邦
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双方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最终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在四面楚歌中,项羽退至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此战后,刘邦迅速统一全国,建立汉王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
官渡
曹操、袁绍
董卓之乱后,袁绍独大,控制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欲攻取许(河南许昌),欲与曹操决一胜负,建安四到五年(公元199年到120年),曹操在官渡地区大败袁绍,成为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此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战国
桂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战斗

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战斗

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战斗
战国时期之巴赢之战
巴赢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属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战斗之一。

巴赢之战是楚国攻打巴国的一场战役,楚国最终击败了巴国,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秦朝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是中国秦朝与东晋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东晋成功抵御了秦朝的进攻,保住了自己的领土。

宋朝之巢湖之战
巢湖之战发生在公元1161年,属于中国宋朝与金朝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宋朝水军利用水上战术成功击败了金朝的大军,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地位。

元朝之蓟州之战
蓟州之战发生在公元1215年,是中国元朝与金朝之间的一场
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元朝军队利用包围战术成功攻占了金
朝的蓟州,加强了元朝的控制力。

明朝之缅甸之战
缅甸之战发生在明朝时期的16世纪,是中国明朝与缅甸之间
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明朝大军成功击败了缅甸军队,稳定了边境地区的局势。

清朝之乌兰布和之战
乌兰布和之战发生在公元1756年,是中国清朝与俄罗斯帝国
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清朝军队与俄罗斯军队交战,最终以清朝获得胜利结束。

以上是中国古代的几场重要军事战斗,这些战斗在历史上留下
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国家命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最新版】目录1.引言2.中外经典战例简介3.中国古代经典战例3.1 长平之战3.2 赤壁之战3.3 淝水之战4.外国古代经典战例4.1 马拉松战役4.2 滑铁卢战役4.3 葛底斯堡战役5.结论正文战争是历史的一部分,不同的战例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外经典的战例。

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经典战例。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260 年,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秦国军队在白起将军的率领下,成功地击败了赵国军队,为秦国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 208 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在周瑜的指挥下,联军成功地利用火攻战术击败了曹操的强大军队,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 383 年,是东晋和前秦之间的一场战役。

东晋将领谢安和桓温联手,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谋略和战术,成功地击败了前秦的强大军队,使得东晋得以保持独立。

然后,我们来看看外国古代的经典战例。

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 年,是希腊和波斯之间的一场战役。

希腊军队在米勒狄乌斯的率领下,成功地击败了波斯军队,为希腊的自由和独立赢得了胜利。

滑铁卢战役发生在 1815 年,是拿破仑和英国联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英国军队在威灵顿公爵的率领下,成功地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

葛底斯堡战役发生在 1863 年,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北方军队在林肯的领导下,成功地击败了南方军队,为北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每一场战例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们或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以弱胜强战例一、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击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

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

三年十月,宋玉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停留46日不进,想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

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

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人出战,结果全部阵亡。

当时齐、燕等各路反秦武装已达陈余营旁,皆不敢战。

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

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

项羽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

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

自此,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

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

当时,秦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

章邯在降楚、退军之间犹豫不决。

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万请降。

秦军主力遂告覆灭。

--------------------------------二、官渡之战三国形成时期,曹操与袁绍为争夺中国北部,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进行决战。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

镇压起义军的豪强,纷纷拥兵割据。

建安四年春,占有冀、青、并州的北方最大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后,急欲南攻曹操。

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吕布、袁术等,占据豫、兖、徐州,亦稳步向黄河以北发展。

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

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

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
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是在野狐岭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近五十万金国大军的中路十万精锐军队,再趁胜扩大战果,蒙军大胜。

野狐岭之战是金朝失败、蒙古胜利的大转折,又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

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官渡之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
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结语:每场战役,往往以强胜弱容易让人接受,而以弱胜强更会让人津津乐道,因为其中的道理更有警醒意义,为后世人们提供了无数优秀理论。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1.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

公元前684年,即位不久的齐桓公,急于建立威信,冒然发兵攻打鲁国,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面对齐国的军事进攻,鲁庄公迅速动员,决心抵抗,而深具谋略的鲁国平民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

在出征前,他询问庄公将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分赐给群臣,不敢独自享用。

曹刿指出,这只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很虔敬,祭祀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

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真感动神明。

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说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合情合理地予以处理。

曹刿这时才说,这样我们可以和齐国打仗了。

两军相对长勺,鲁庄公欲进攻,被曹劝止,曹刿在齐军三次擂鼓冲锋之后才擂鼓命令鲁军出击,一举将齐军击溃,庄公欲急于追击,曹刿说不可,在下车察看了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之后,才建议庄公追击。

胜利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胜负的原因。

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而作气,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

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

至于追击,曹刿则说: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意图,怕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长勺之战是__战争史上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

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思想,给人以启迪。

2.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中原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的一场战争。

城濮之战是__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这场战争奠定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

早年晋文公重耳曾流亡楚国,受到过楚王的盛情款待,楚王问他:将来你要是当上了晋国国君之后会怎么回报我晋文公回答:如果将来哪天我们两国的军队要是相遇,定当退避三舍。

中国的古代历史名战与战略

中国的古代历史名战与战略

中国的古代历史名战与战略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曾经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其中的许多战役与战略不仅影响了中国自身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历史名战以其独特的战术与智慧令人佩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本文将从古代历史的角度,介绍几个中国的古代历史名战以及其中的战略思想。

一、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年,刘备与白马将军马超联合击败了丞相曹操,保护了自己的领地免受敌人入侵。

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中,刘备与马超在人数和兵力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利用地形的独特性以及敌人的不注意,成功地发动了夜袭。

这次夜袭的成功源于他们精确地把握了时机,并将敌人分散到自身的有利地形上。

这种战略思想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以南的赤壁地区,是东汉末年刘备与孙权联军对抗曹操的一场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中,联军采用了火攻战术,借助西南风将敌船烧成废墟,从而成功阻止了曹操的进攻。

这场战役的成功离不开诸葛亮的智谋,他提出了“乘风势,破曹操”的战略思想,并成功地应用于实战中。

赤壁之战不仅证明了火攻的威力,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战。

三、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官渡之战中,曹操成功地运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将袁绍的援军引诱至虎牢关,进而迅速进攻袁绍的主营,最终击败了他的军队。

曹操精确地把握战场的形势和敌军的弱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战略目标。

这场战役也为后来的军事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四、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发生在安徽省境内,是南北朝时期刘裕与苻坚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淝水之战中,刘裕采用了诱敌深入、逐个击破的战略,成功地瓦解了苻坚的军队。

刘裕善于抓住敌军的虚实弱点,利用地形巧妙布阵,最终取得了胜利。

淝水之战不仅展示了刘裕的军事才能,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战略经验。

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这些名战与战略无不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活动主题]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活动目标]1、通过对古今战例选讲之中国古代战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发展特点;2.结合历史、语文学科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战例[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教案及课件,了解学生的现状,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实施过程]一、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在组织、管理、使用、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活动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古称“军制”、“兵制”。

它随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从夏朝到清朝道光年间,中国军制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大发展阶段,它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变。

主要内容包括:军事体制、编制、管理教育、训练、军事职官、兵役动员、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制度。

其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确保统治权的稳固与发展。

奴隶社会军事制度据《尚书·甘誓》载,公元前 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产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同时产生,并且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与奖惩制度。

夏王掌国家军政大权,主要政务官“六事之人”,战时便是统军将领。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以商王为最高军事统帅,以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为高级军事将领。

商军出现了“师”的编制单位,建立了“登人”、“登众”的兵役、动员制度和以射、御、田猎为内容形式的训练制度。

军队分车兵和徒卒,以车兵为主,主要装备是畜力驾挽的战车。

西周军制比夏、商有了很大发展,中央常备军力量扩大,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共22个师。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各诸侯国和一些贵族大臣虽有少量军队,但要听从周王统一调遣。

奴隶社会军制的特点是:①与王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常常亲自统军出征,方国诸侯的军队虽有一定独立性,但战时要听王的调用;②常备军由王卫队发展演变而来,并不断扩大,在征战中起主要作用,战时军队主要靠临时征发;③实行奴隶主贵族血缘种族兵役制和军政一体、文武不分的民军制;④军政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制,与宗法制度相适应。

春秋战国军事制度春秋战国是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形成的大变动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君,在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纷纷改革军制,以适应政治、经济变革的顺利实现。

如齐国“作内政以寄军令”,郑国“作丘赋”,鲁国“作丘甲”,晋国“作爰田”、“作州兵”。

尤其是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建立军功爵制,健全户籍,什伍编组,向农民征收军赋等。

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军事专著。

在变法图强、争当霸主、进而以武力统一天下的激烈角逐中,改革创新者上升,因循守旧者沉沦,春秋初一百多个国家到战国初只剩十几个,最后全部被秦国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①一些诸侯国实行改革使国力军力上升,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

②产生了以征发农民为主的郡县征兵制,军赋也由农民承担,扩大了兵源与军场"劬 掠胄姓 嘀葡嘟岷弦?利战争动员。

军队扩大,建制由“师”发展到“军”。

④战争规模和区域扩大,由平原发展到山地和江河水网地带,车兵之外又有步兵、骑兵和水兵,步战代替车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

⑤文武明显分职,并产生了凭兵符发兵和奖励军功等制度。

⑥军政一体化的国家体制转变为相对独立于行政体制的以国君为中心的高度集权化军事体制。

封建社会军事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春秋战国到秦、汉,由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由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到元、明、清三次大分裂和三次大统一。

与此相应,封建军制也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和晚期。

初创期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为适应君主集权制封建国家政体的需要,逐步确立了以皇帝为统帅,中央军为主力,中军与外军相表里,地方军与边防军相呼应,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相结合,内重外轻、以重驭轻的武装力量体制,并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秦汉军队大体可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部分。

汉承秦制,其京师兵(中央军)包括南军、北军。

郎官、卫士和屯兵,分别由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和中尉(执金吾)统领,分掌宫廷内外宿卫、警戒和京师卫戍。

武帝时增北军为八校,东汉又改为五营。

地方军有材官、骑士和楼船(水兵)三个兵种,由郡尉(都尉)和县尉协助守、令统管,每年进行射御、骑驰和战阵训练,秋季进行“都试”。

平时维持社会治安,战时凭兵符应调从征。

东汉光武帝时与民休息,曾下诏罢郡国都尉和地方兵。

秦汉以征兵为主,男子一般17岁傅籍,23~60岁服役,役期 2年左右。

征兵不足以募兵补充,也征发刑徒为兵。

东汉罢郡国兵后,遂改以募兵为主,征兵为辅。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沿东汉军制,因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军事繁兴,军制复杂多变。

新军制突出者有:①都督制。

统治者为动员地方力量镇压人民的反抗,维系摇摇欲坠的中央政权,便扩大地方权力,州牧、刺史多加将军称号,将军持节都督一州数州军事,或都督中外军事,专擅一方军、民、财政大权。

人民反抗虽被镇压,但同时也形成了威胁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②世兵制。

在地方势力崛起过程中,召募来的大量私属武装家兵、部曲等,逐步上升为政府军,军人与其将领保持着封建依附关系,职业兵增多。

统治阶级为保持一定兵源,将军人家属编为军籍,成为“士家”,强迫他们世代从军。

士家不仅成了兵役的固定承担者,而且成了统治阶级控制军权的人质。

世兵制下军人地位低,素质差,战斗力弱。

③沿边少数民族的部族兵制。

随着中央集权下降,边境一些少数民族的武力上升,开始向中原富庶区扩张。

军事上保留本民族特点,并参用汉军制,形成了独特的部族兵制。

如北魏的兵户制和镇戍兵制,西魏、北周的府兵制。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 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

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浓厚的部族兵特色。

隋、唐重建和发展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改革早期府兵制,军户编入民户,军人受田。

府兵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制。

府兵调遣、指挥权均归朝廷,中央设16卫(隋初为12卫府),12卫下各辖军府。

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和“居重驭轻”方略,分布在京城和冲要地区。

府兵每年上番宿卫京师,部分驻守军事要地,战时凭符征调。

唐代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统兵800~1200人不等,全国最多时设 634府,约60万人。

中央禁军除以府兵上番者为南衙禁兵外,还有来自召募的北衙禁兵。

隋、唐还设有兵部,作为中央三省六部政府机关的军事部,掌军事行政和武官选授。

边防军事机构有镇、戍、关、军和守捉。

民众武装有团结兵、土兵等。

唐朝还制定了卫禁律、擅兴律、兵部式、兵部格等较完备的军事法律,使军制法律化。

中期后,府兵制崩坏,募兵制兴起。

唐末各节度使凭借自己控制的地方政权,豢养大批军队与中央抗衡,改变了“内重外轻”态势,出现了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分裂混乱局面。

960年赵匡胤重建统一的封建政权北宋,并吸取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改革军制,强化皇权亲掌军队建置、调动和指挥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军队分禁兵、厢兵、乡兵和边境地区的蕃兵。

禁兵是主力,最多时达百万以上,实行“居中驭外”的“更戍制”。

神宗时,王安石配合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军制,一度实行保甲、保马和将兵法。

同时设立武学,实行武举以培养选拔军事人才。

南宋军队主力为屯驻大兵和三衙诸军,体制基本未变。

宋代实行募兵制,曾实行过依“兵样”选募和给兵士刺字以记军号的作法。

五代、两宋时期北方地区出现过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其军制多带部族特色,如辽朝部族军和两院制,金朝猛安、谋克制等。

晚期元、明、清为封建军制晚期,因蒙、满族入主中原,军制上反映出民族大融合的鲜明特征。

元初军事与社会组织融为一体,各部落按百户、千户、万户编制,上马出战,下马牧养,兵牧合一。

南下后设枢密院、行枢密院和兵部等以加强中央集权。

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分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实行军户制和军官世袭制。

明代实行以屯田制为基础的卫所军制,全国遍设卫所,控扼要害。

军队分京军和地方军两大部分。

中央设五军都督府掌全国卫所军籍,设兵部掌征讨、镇戍和训练。

战时命总兵官出征,战罢兵归卫所,将印归朝,实行统军、调军与指挥权分离的,军不私将、将不专军的制度。

清代前期主要实行八旗、绿营兵制。

八旗兵制是以八种颜色的旗帜为标志编组,兼有军事、政治和生产职能的“兵民合一”的满族兵制。

太宗时增设蒙古和汉军八旗,共为24旗。

入关后,八旗兵已脱离生产,并分为禁旅(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军队直属于国家而不再归旗主私有。

绿营兵制是参照明朝卫所制建立的汉族兵制。

绿营兵由招募的汉人和收编的汉族地主武装组成,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编组。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按年月发给一定的银饷和米粮。

与元代在非蒙古军中设“达鲁花赤”为监军官的作法类似。

清代以八旗监绿营,八旗兵薪饷和武器装备都优于绿营兵,这是政治上的民族歧视政策在军制上的反映。

1840年鸦片战争后,封建军制开始全面崩溃,清朝八旗、绿营兵为勇营和新军取代。

新军和近代海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军制向近代军制的过渡。

封建军制的特点封建军制的核心是与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相配合的军事集权制,表现在:①皇帝是当然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亲掌军队组建、调动、命将与指挥权。

②统兵、调兵与战时指挥系统三权分离,便于分而治之。

③以皇亲国戚和亲信近臣任监军,监督将领,控制军队。

④保持一支精强的以宿卫军为骨干的中央军,藉以居内驭外,巩固皇帝的独尊地位。

⑤以中外相维、文武相制的手法,来制约和控制军权。

⑥关于集权与分权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屏藩皇室,分封同姓子孙,给封国以一定军事权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如西汉分封与“吴楚七国之乱”,西晋分封与“八王之乱”。

二是当封建王朝政治腐败,人民纷起反抗,天下大乱时,为了挽救危局,中央放权于地方,其结果也事与愿违。

地方实力派在镇压人民起义的同时,扩充自己的实力,与中央分庭抗礼,或割据一方,或以武力取而代之。

如东汉末农民大起义与三国的形成,唐末农民大起义与五代十国的出现。

此外,边境少数民族军制和农民起义军军制也独具特色。

少数民族通常实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进入内地汉族区后即开始向汉族中央封建军制过渡。

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革命,农民起义军军制体现着农民阶级内部新型的阶级关系和“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

二、中国古代战例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中国先秦时期的战争先秦(约公元前26世纪~公元前2世纪)是我国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三种社会形态依次递嬗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