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卷卷径计算

合集下载

关于卷取机卷径计算分析

关于卷取机卷径计算分析

关于卷取机卷径计算
在卷取机卷带材的过程中,随着带材厚度的增加,卷径是不断变化的,如何正确快速的计算这一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下面将为大家揭开其中的奥秘。

一切以逻辑为依据:
在上一篇发表的《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之间的转换》的文档中提到一个公式,如果齿轮传动,那么前齿轮的齿数*前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后轮转的圈数
即:g1*n1=g2*n2
如果换成辊子皮带传动,上面的公式就变成了:
前辊子的角速度*前辊子的直径=后辊子的角速度*后辊子的直径
即:G1*D1=G2*D2
卷取机的卷径就是基于这一基本公式计算出的,原理如下:
正常运行时,带材要经过偏导辊到卷取机,且由卷取机计算得到,所以偏导辊转速与卷取机的转速是一致的,注意是一致,不是一样。

但其线速度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就得到以下公式:
Vc* D =DR_DIA*Vd
得到:
D=(DR_DIA*Vd)/Vc
D-卷取机的卷径
DR_DIA –偏导辊直径(一定)
Vd –偏导辊角速度
Vc –卷取机角速度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实时计算并监视卷径。

另,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如下:
我们知道带材的目标厚度由二级发出且是一定的,当它乘上卷取机的转速(角速度)后,会得到厚度的累加R1,R1*2再加上芯轴二级涨径后的直径,就得出卷径。

是不是很简单!。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SIMOTION D Winder 包应用介绍于长波摘要:SIMO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开卷曲功能的应用包,其中包含了多种控制方式,多种卷径计算方法以及张力锥度、断带检测等功能。

但全面的同时带来了应用结构复杂、参数众多等问题。

本文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对Winder包的应用进行一下应用介绍,分为卷曲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程序结构、应用步骤四个部分。

关键词:SIMOTION 开卷曲1 .开卷曲的基本原理开卷曲的控制要求可以概括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使张力不变或按照一定的曲线减小(即张力锥度)。

从电机转矩到材料张力,这之间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卷径,这是开卷曲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对其要求就是“稳”和“准”。

卷径计算可以大致分为速比法、厚度累积法和外部测量法。

速比法是检测同一时刻下卷轴的转速和材料的线速度,两者相除即得到直径,这种方法实时性好,但稳定性欠佳。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积分法和位置计算法,两者就是将一定时间内卷轴的角度位移与材料的位移相除,然后按一定的斜坡输出。

区别在于积分法是用速度的积分得到角度位移和材料位移,而位置计算法是直接取轴的位置值做计算。

这种方法稳定性好,实时性与直径计算的更新周期有关。

厚度累积法是根据卷轴的圈数和材料的厚度计算的一种方法,即卷轴每转一圈直径增加2倍的材料厚度,然后按照一定的斜坡输出。

这种方法稳定性非常好,但准确性与材料厚度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这里所说的材料厚度并不是指材料本身的实际厚度,而是材料的实际厚度加上材料之间缝隙的厚度,即与松紧度有关。

外部测量法就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卷轴的实际直径,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常见的接触式传感器有编码器和位移传感器,非接触测量传感器有激光、微波等。

由于测量数值与实际的直径可能是非线性的,所以要对测量值做非线性处理。

其次是对转矩的补偿,主要是加减速补偿和摩擦补偿。

加减速补偿指的是当材料在加速或减速时电机要提供额外的转矩对卷轴进行加减速,其大小与开卷曲机械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加减速度有关;其方向与工作方式(是开卷还是收卷)和出料方向(材料是在卷轴的上方还是下方)有关。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SIMOTION D Winder 包应用介绍于长波摘要:SIMO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开卷曲功能的应用包,其中包含了多种控制方式,多种卷径计算方法以及张力锥度、断带检测等功能。

但全面的同时带来了应用结构复杂、参数众多等问题。

本文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对Winder包的应用进行一下应用介绍,分为卷曲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程序结构、应用步骤四个部分。

关键词:SIMOTION 开卷曲1 .开卷曲的基本原理开卷曲的控制要求可以概括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使张力不变或按照一定的曲线减小(即张力锥度)。

从电机转矩到材料张力,这之间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卷径,这是开卷曲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对其要求就是“稳”和“准”。

卷径计算可以大致分为速比法、厚度累积法和外部测量法。

速比法是检测同一时刻下卷轴的转速和材料的线速度,两者相除即得到直径,这种方法实时性好,但稳定性欠佳。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积分法和位置计算法,两者就是将一定时间内卷轴的角度位移与材料的位移相除,然后按一定的斜坡输出。

区别在于积分法是用速度的积分得到角度位移和材料位移,而位置计算法是直接取轴的位置值做计算。

这种方法稳定性好,实时性与直径计算的更新周期有关。

厚度累积法是根据卷轴的圈数和材料的厚度计算的一种方法,即卷轴每转一圈直径增加2倍的材料厚度,然后按照一定的斜坡输出。

这种方法稳定性非常好,但准确性与材料厚度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这里所说的材料厚度并不是指材料本身的实际厚度,而是材料的实际厚度加上材料之间缝隙的厚度,即与松紧度有关。

外部测量法就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卷轴的实际直径,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常见的接触式传感器有编码器和位移传感器,非接触测量传感器有激光、微波等。

由于测量数值与实际的直径可能是非线性的,所以要对测量值做非线性处理。

其次是对转矩的补偿,主要是加减速补偿和摩擦补偿。

加减速补偿指的是当材料在加速或减速时电机要提供额外的转矩对卷轴进行加减速,其大小与开卷曲机械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加减速度有关;其方向与工作方式(是开卷还是收卷)和出料方向(材料是在卷轴的上方还是下方)有关。

收卷直径计算

收卷直径计算

频收卷系统构成及系统框图
卷径的计算原理:
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

因为V1=ω1*R1,
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

即L1/Δt=L2/Δt ,Δn1*C1=Δn2*C2/i(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 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 Δn1=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 C.那么D2=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系统分类: PLC/PAC | 用户分类: 运动控制 | 来源: 原创。

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

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

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
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是收放卷的专业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收放卷具有传动
力学特性和结构特性,包括双向传动力学行为、卷筒结构形状及装配工艺等,因此其实现惯性力、惯性作用、液压振动等因素考虑在内,以达到所需的拉伸力和紧固力要求。

通过计算模型,可以得出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公式如下:主传动方向拉伸力F = K × D(K为系数,D为卷筒直径);主传动方向扭矩T = K×D2(D为
卷筒直径);副传动方向的拉伸力F = K1 × T2(K1为系数,T2为卷筒间距)。

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涉及到复杂的力学、结构工艺等知识,如果想在实际操作
中来正确的使用这个公式,建议大家先要熟悉相关的原理,重视工艺细节,要严格把握安装时的间隙,并且精准控制拉伸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实际使用过程中及时监控,保证使用过程中收放卷的安全性。

总之,收放卷张力计算公式是收放卷应用场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仅仅看公式
并不能全面的理解,我们必须要从相关原理及细节上,尽可能的掌握它的实现原理,从而确保收放卷的安全可靠性。

收卷的计算方式

收卷的计算方式

1 长度齿轮系数的计算
设编码器的脉冲数为P,电机到牵引辊的减速比为n,牵引辊周长为C(mm).
长度齿轮系数=C/(P*n).
2 收卷磁粉张力的计算
设张力设定(%)为F,收卷直径(mm)为D, 收卷最大直径(mm)为D1,锥度计算量为Z,
磁粉张力系数为a, 磁粉张力偏置为b, 磁粉输出(0--32000) 为T.
T=(a*F*Z*D/D1+b)*320
3 滑差轴压力的计算
设滑差压力设定(%)为F, 收卷直径(mm)为D, 收卷最大直径(mm)为D1,锥度计算量为Z,
滑差力矩系数为a, 滑差力矩偏置为b, 滑差系数为k, 滑差输出(0--32000) 为T.
T=k*(a*F*Z*D/D1+b)*320
通过调节滑差系数为k来改变滑差轴的打滑张力.
4 表面压力的计算
设表面压力设定(MPa)为P0, 表面压力增量系数为k, 收卷直径(mm)为D, 收卷最大直径(mm)为D1, 收卷最小直径(mm)为D2, 最大压力为0.6MPa, 表面压力输出(0--32000) 为P.
P= (P0+k*(D-- D2)*(0.6-- P0)/( D1—D2))*53333
5 通过角度传感器计算收卷直径
设角度传感直径1(mm)为D1, 角度传感电压1(V) 为V1, 角度传感直径2(mm)为D2,
角度传感电压2(V) 为V2, 角度传感电压显示(V)为V, 收卷直径(mm)为D.
D=(D2—D1)*(V2—V1)*V
调试时把收卷臂摆到最小直径处,设定这时的D1和V1,再把收卷臂摆到最大直径处, 设定这时的D2和V2.程序就可根据角度传感电压显示V计算收卷直径.。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SIMOTION D Winder 包应用介绍
于长波
摘要:SIMO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开卷曲功能的应用包,其中包含了多种控制方式,多种卷径计算方法以及张力锥度、断带检测等功能。

但全面的同时带来了应用结构复杂、参数众多等问题。

本文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对Winder包的应用进行一下应用介绍,分为卷曲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程序结构、应用步骤四个部分。

关键词:SIMOTION 开卷曲
1 .开卷曲的基本原理
开卷曲的控制要求可以概括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使张力不变或按照一定的曲线减小(即张力锥度)。

从电机转矩到材料张力,这之间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卷径,这是开卷曲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对其要求就是“稳”和“准”。

卷径计算可以大致分为速比法、厚度累积法和外部测量法。

卷径计算方法

卷径计算方法

恒张力控制中的放卷控制张力检测反馈信号的运用:1:张力反馈信号使能张力反馈信号未使能时,关闭张力反馈控制功能,此模式用以校正放卷速度与材料速度的匹配系数;张力反馈信号使能时,打开张力反馈控制功能,此模式用于校正放卷速度与材料速度可能出现的微小偏差;2:张力反馈信号的方向控制张力反馈信号方向控制,用于控制张力偏差对放卷速度反馈类型,更改张力反馈信号极性,增加程序对张力反馈信号的实用性;3:张力反馈信号的参考值张力反馈信号的参考值,用于材料静止时,调整张力摆杆的初始位置;4:张力反馈信号控制因数控制因数,用来调整动态时,张力反馈信号在动态时速度匹配中的控制作用。

设置太大,容易造成速度震荡;设置过小,会引起张力摆杆波动幅度变大;材料速度计算:材料速度由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换算后得出。

已知:编码器辊轮周长C、编码器半径Renco、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Fenco、编码器周长脉冲量Penco;Fenco根据以下公式可推出材料速度的计算公式:①线速度与角速度公式V =ω×r②角速度与周期公式ω= 2π/T③周期与频率公式T=1 / f(此处f 为速度)④转速与频率公式f=F / P(f为速度,F为脉冲频率,P为周脉冲量)可材料的速度公式:V材料 = 2 * π * Renco * Fenco / Penco= C * Fenco / Penco即材料速度等于脉冲频率乘以单位脉冲(脉冲对应的实际材料长度)由上述公式,对放卷速度公式推导:线速度 = 周长 * 频率 / 周脉冲量反之,放卷伺服的频率控制则为:频率 = 线速度 * 周脉冲量 / 周长则实际放卷控制的公式为:频率=(编码器换算的线速度+张力控制分量)* 周脉冲量/周长。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西门子运动控制器SIMOTION收放卷应用介绍

SIMOTION D Winder 包应用介绍于长波摘要:SIMO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开卷曲功能的应用包,其中包含了多种控制方式,多种卷径计算方法以及张力锥度、断带检测等功能。

但全面的同时带来了应用结构复杂、参数众多等问题。

本文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对Winder包的应用进行一下应用介绍,分为卷曲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程序结构、应用步骤四个部分。

关键词:SIMOTION 开卷曲1 .开卷曲的基本原理开卷曲的控制要求可以概括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控制材料上的张力,使张力不变或按照一定的曲线减小(即张力锥度)。

从电机转矩到材料张力,这之间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卷径,这是开卷曲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对其要求就是“稳”和“准”。

卷径计算可以大致分为速比法、厚度累积法和外部测量法。

速比法是检测同一时刻下卷轴的转速和材料的线速度,两者相除即得到直径,这种方法实时性好,但稳定性欠佳。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积分法和位置计算法,两者就是将一定时间内卷轴的角度位移与材料的位移相除,然后按一定的斜坡输出。

区别在于积分法是用速度的积分得到角度位移和材料位移,而位置计算法是直接取轴的位置值做计算。

这种方法稳定性好,实时性与直径计算的更新周期有关。

厚度累积法是根据卷轴的圈数和材料的厚度计算的一种方法,即卷轴每转一圈直径增加2倍的材料厚度,然后按照一定的斜坡输出。

这种方法稳定性非常好,但准确性与材料厚度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这里所说的材料厚度并不是指材料本身的实际厚度,而是材料的实际厚度加上材料之间缝隙的厚度,即与松紧度有关。

外部测量法就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卷轴的实际直径,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常见的接触式传感器有编码器和位移传感器,非接触测量传感器有激光、微波等。

由于测量数值与实际的直径可能是非线性的,所以要对测量值做非线性处理。

其次是对转矩的补偿,主要是加减速补偿和摩擦补偿。

加减速补偿指的是当材料在加速或减速时电机要提供额外的转矩对卷轴进行加减速,其大小与开卷曲机械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加减速度有关;其方向与工作方式(是开卷还是收卷)和出料方向(材料是在卷轴的上方还是下方)有关。

重卷线收卷机卷径和张力计算

重卷线收卷机卷径和张力计算

重卷线收卷机卷径和张力计算作者:陈忠坤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5期摘要:以福欣特殊钢重卷线为例,介绍了收卷机的卷径计算和收卷机张力计算。

该方法对冷轧重卷线收卷机的设计的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收卷机;重卷;收卷卷径;收卷张力0.引言:福欣特殊钢重卷机组是冷轧产品的重要一道工序,用于将厚度1.3mm—10.0mm的钢卷进行重卷,检查,分卷,裁切头尾等功能。

可实现2.0mm和8.0mm的钢卷进行修边。

以西门子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为主。

产线的张力控制设备有:开卷机;整平机;张力送料轮;修边机;张力机;收卷机。

而收卷机是其中最重要的张力控制设备之一,收卷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收卷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本文特别介绍了收卷机的卷径计算和张力计算。

1. 卷径的测量和计算收卷机卷径是收卷机张力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卷径计算的收卷机的核心,张力、电流、速度也与卷径有密切关系。

所以卷径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稳定性。

主要因为在收卷过程中随着钢卷直径不断发生改变,造成收卷机转速不断发生变化,导致马达电流、功率改变。

而且由于钢卷直径不断发生变化,造成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

为了达到动态控制收卷机张力的目的,必须要得到实时准确的收卷机卷径数值。

因此有必要探讨准确的实时卷径获取问题。

1.1 激光侦测直径采用德国SICK 中量程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实时检测钢卷的直径。

激光工作时,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

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

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

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

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

激光测距安装方便,成本低。

但是传感器由于对光源和粉尘很敏感,通过实践发现不适用于冷轧厂的工作环境。

最终将该方法进行了排除。

1.2 限位开关测算卷径在现场的收卷机的主轴空卷而且膨胀最大的时候,卷筒卷径为610mm。

卷径与卷重计算公式一样吗

卷径与卷重计算公式一样吗

卷径与卷重计算公式一样吗在纸张行业中,卷径和卷重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对纸张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计算卷径和卷重的公式则是纸张生产和使用中的关键工具。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对这两个参数的计算公式是否一样产生疑问。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解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卷径和卷重的概念。

卷径是指纸张或纸卷的直径,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而卷重则是指纸张或纸卷的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或克/米为单位。

这两个参数都是纸张的重要物理特性,对于纸张的生产、加工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卷径和卷重的计算公式。

对于卷径的计算公式,通常使用以下公式:卷径(mm)= (纸卷重量(kg)× 1000)÷(纸张线密度(g/m²)×π)。

而对于卷重的计算公式,则通常使用以下公式:卷重(g/m²)= 纸张重量(kg)÷(纸张面积(m²)× 1000)。

从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卷径和卷重的计算公式并不相同。

卷径的计算公式中包含了纸张线密度和圆周率π,而卷重的计算公式中则包含了纸张面积。

这意味着卷径和卷重的计算公式并不是一样的。

然而,尽管卷径和卷重的计算公式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事实上,卷径和卷重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当纸张的线密度和重量一定时,卷径的大小会影响到卷重的计算结果。

同样地,当纸张的面积和重量一定时,卷重的大小也会影响到卷径的计算结果。

因此,虽然卷径和卷重的计算公式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总的来说,虽然卷径与卷重的计算公式并不一样,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纸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卷径和卷重这两个参数,以便更好地控制纸张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我们也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卷径与卷重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进行纸张生产和使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卷径与卷重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使用中。

收卷直径计算学习资料

收卷直径计算学习资料

收卷直径计算
精品资料
频收卷系统构成及系统框图
卷径的计算原理:
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

因为V1=ω1*R1,
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

即L1/Δt=L2/Δt ,Δn1*C1=Δn2*C2/i(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 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 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 Δn1 =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 =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系统分类: PLC/PAC | 用户分类: 运动控制 | 来源: 原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收放卷锥度计算公式

收放卷锥度计算公式

收放卷锥度计算公式
卷锥度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圆柱面之间的角度变化的指标。

它是指圆柱形状物
体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角度变化程度。

卷锥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几何原理得出,具体如下:
卷锥度(D)= (大端直径 - 小端直径)/ 长度
其中,大端直径是圆柱体的一个端面的直径,小端直径是另一个端面的直径,
长度是圆柱体的长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圆柱体的卷锥度,进一步分析物体形状的变化。

卷锥度的值越大,代表圆柱体两个端面的倾斜角度变化越大,形状变化越明显。

卷锥度的计算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制造和测量领域。

例如,在涡轮机械设计中,卷锥度可以用来评估叶片的形状变化,进而影响涡轮机械的性能。

在工业领域,卷锥度也可以用于管道连接的设计和制造中,确保连接部分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总之,卷锥度是描述物体圆柱体两个端面角度变化的重要指标,利用公式计算
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值,进而用于分析物体的形状变化和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制造中。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在机械工程中,卷径是指卷曲物体表面上的圆弧半径。

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会影响到卷曲物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运动中的机器中,卷径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卷径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卷径的定义卷径是指卷曲物体表面上的圆弧半径。

在机械工程中,卷径通常指轴承、滚子、滚筒、齿轮等旋转部件的半径。

卷径决定了旋转部件的转速、承受力等参数,因此在机械设计中卷径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二、卷径的计算方法1. 滚动卷径滚动卷径是指滚动轴承、滚子、滚筒等旋转部件的半径。

滚动卷径的计算方法如下:(1)滚动卷径的计算公式滚动卷径=(d+D)/2其中,d为内径,D为外径。

(2)轴承卷径的计算公式轴承卷径=(d+D)/2-1.5其中,d为内径,D为外径。

2. 齿轮卷径齿轮卷径是指齿轮的半径。

齿轮卷径的计算方法如下:(1)齿轮模数的计算公式齿轮模数=m=(D+d)/2z其中,D为齿轮外径,d为齿轮内径,z为齿数。

(2)齿轮卷径的计算公式齿轮卷径=D/2+m其中,D为齿轮外径,m为齿轮模数。

三、卷径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 轴承卷径的应用轴承卷径是轴承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轴承的承载能力、转速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轴承的使用环境、工作负荷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轴承卷径。

轴承卷径过小会导致轴承承载能力不足,轴承寿命短;轴承卷径过大会增加轴承的摩擦损失、体积和重量。

2. 齿轮卷径的应用齿轮卷径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比、转速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齿轮的使用环境、工作负荷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齿轮卷径。

齿轮卷径过小会导致齿轮的承载能力不足、齿面强度不足;齿轮卷径过大会增加齿轮的体积和重量。

四、总结卷径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着旋转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了卷径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工作负荷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卷径,以保证机器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

运行中卷径的计算
卷径(Radiusofcurvature)是曲线的基本特征,它表示在曲线上任何点处的曲率半径,在机械设计中,卷径十分重要。

径是各种机械装置,如压缩机、泵等,正在运行中的活动部件移动轨迹的定量描述,例如曲柄、凸轮机构的滑动块的路径、螺旋的螺距以及滑轮的弧面等,它决定了这些机械装置的运动质量。

因此,准确地计算卷径对于提高机械装置的总体质量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卷径计算时是否需要考虑曲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如果需要的话,根据这两个点可以得出一条直线,通过这条直线和曲线的夹角以及两个点的位置关系,就可以计算出曲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卷径值。

其次,如果不考虑曲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话,那么运行中的卷径曲线就是一个拟合曲线,即一个多项式函数,可以用多项式函数拟合运行中的卷径曲线,然后通过求函数极值来计算曲线的卷径值。

第三,除了曲线函数的拟合方法之外,也有一些基于数值分析的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卷径。

例如,利用从曲线上采样的多个点组成的曲线段,基于曲线段个数短时间计算出运行中的卷径值,但是卷径计算的精度会受限于采样点的精度和数量,因此如果要计算精度较高的卷径,那么数值分析就不太适用。

最后,运行中卷径的计算可以通过利用曲线数学知识来进行,通过求解相应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即可求得所需的卷径值。

同时,也可以采用基于数值分析的方法,通过采样多个点,然后利用多项式拟合
的方法求得所需的卷径值。

以上就是关于运行中卷径的计算的总结,从以上可以看出,运行中卷径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准确地计算卷径,就不能提高机械装置的总体质量,也不能确保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在使用机械装置的时候,应当注意仔细地计算卷径,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最新收卷直径计算

最新收卷直径计算

收卷直径计算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频收卷系统构成及系统框图
卷径的计算原理:
根据V1=V2来计算收卷的卷径。

因为V1=ω1*R1,
V2=ω2*Rx.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由测长辊走过的纱的长度与收卷收到的纱的长度是相等的。

即L1/Δt=L2/Δt ,Δn1*C1=Δn2*C2/i(Δn1---单位时间内牵引电机运行的圈数、Δn2---单位时间内收卷电机运行的圈数、C1---测长辊的周长、C 2---收卷盘头的周长、i---减速比) Δn1*π*D1=Δn2*π*D2/i D2=Δn1*D1*i/Δn2,因为Δn2=ΔP2/P2(ΔP2---收卷编码器产生的脉冲数、P2---收卷编码器的线数). Δn1 =ΔP1/P1取Δn1=1,即测长辊转一圈,由霍尔开关产生一个信号接到PLC.那么D2 =D1*i*P2/ΔP2,这样收卷盘头的卷径就得到了.
系统分类: PLC/PAC | 用户分类: 运动控制 | 来源: 原创
仅供学习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放卷卷径计算
2010/2/26 16:29:54
卷径计算
在所有的模式中都需要用到卷筒的卷径,大家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开卷机的卷径是在不断变小,卷取机的卷径在不断变大,也就是说转矩必须随着卷径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获得稳定的张力控制。

可见卷筒的卷径计算是多么地重要。

卷径的计算有两中途径:一种是通过外部将计算好的卷径直接传送给变频器,一般是在PLC中运算获得。

另一种是变频器自己运算获得,矢量控制型变频器都具有卷径计算功能,在大多数的应用中都是通过变频器自己运算获得。

这样可以减少PLC程序的复杂性和调试难度、降低成本。

变频器自己计算卷径的方法有三种:
1、速度计算法:
通过系统当前线速度和变频器输出频率计算卷径。

其公式如下:
D=(i×V)/(π×n) D 所求卷径 I 机械传动比n电机转速V线速度
当系统运行速度较低时,材料线速度和变频器输出频率都较低,较小的检测误差就会使卷径计算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要设定一个最低线速度,当材料线速度低于此值时卷径计算停止,卷径当前值保持不变。

此值应设为正常工作线速度以下。

多数应用场合下的变频器都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卷径计算。

2、度积分法:
根据材料厚度按卷筒旋转圈数进行卷径累加或递减,对于线材还需设定每层的圈数。

这种方法计算要求输入材料厚度,若厚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在变频器中设定。

此方法在单一产品的生产场合被广泛应用。

若厚度是需要经常变化的,需要通过人机界面HMI或智能仪表将厚度信号传送到PLC,由PLC或仪表进行运算后再传送给变频器。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卷径。

在一般的国产设备上应用较少。

3、模拟量输入
当选用外部卷径传感器时,卷径信号通过模拟输入口输入给变频器。

由于卷径传感器的性能、价格、使用环境等原因,在国内鲜有使用。

对于70g左右的纸张,纸厚约0.1mm,收卷筒芯110mm,当变频器速度为10m/min时,100S更新一次卷径即可,速度越快,更新要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