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确立与发展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
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 议会 中的统治地位 确立。
(1)1640年,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 建势力,经过两次内战,于1649年,将国王 查理 一世 送上断头台。 (2)克伦威尔利用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于1653年就任“护国主”。后来由于“护国主”政 府缺乏强有力的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由于复辟王朝的统治直接威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 议会发动了“光荣革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 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 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 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问题思考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
变化? 提示 (1)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大权,实行专制 统治,认为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2)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国王日 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支配国家政权, 议会是权力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3)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使英国成为典 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 问题思考 3.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 向议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具 体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下院多数 党领袖通常就是首相,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 (2)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立法机构得以控 制行政,有效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其 形成维护了君主立宪制。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有人说, 护国主是不戴王冠的国王,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尝试评价克伦威尔。
同意。在护国主制下面,行政权 和立法权都集中在护国主一人手 里,而担任护国主的克伦威尔又 是军队的总司令,掌握着最高军 事指挥权,它和君主制实际上并 无区别。
护国公 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3日去世。死 前不忘国家大事,临走托孤,遗命儿子 芮乔为“护国公”二世。怎奈这宝贝儿 子寸功未建,又无军政才干。军中将领 不服,天下必乱。……查理一世的长子 流亡在外,这时抓住全国久乱思治的大 好时机,宣布除了谋划弑君的个别人之 外,一概不予追究,于是军中将领转而 支持他于1660年复辟,是为查理二 世。…… 共和国的日子结束了。这是 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共和国,为期11 年。
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 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 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是罗马天主教 教徒。她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对于当时 的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他们希望王位继承人依然是 一位新教徒,而不是斯图亚特家族的天主教教徒。 宗教做出了决定:英国需要一位信奉新教的国君。 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 德意志北部的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 始了汉诺威王朝。 这就是英王乔治一世,汉诺威 家族的第一个国王。 1714年德国的汉诺威家族继承英国王位
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
詹姆士一世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查理一世
(专制统治)
(专制统治)
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
(君主立宪制)
1688年政变没有 流血就推翻了国 王的专制统治, 非常了不起。
1688年政变是资产 阶级和其它阶级妥 协的结果,仍然保 留了国王,革命并 不彻底。
7.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光荣革命:1688年11月,威廉在49艘战舰的护卫下,率领步兵1.1万人、骑兵4000
人,分乘200艘运在英国的托尔贝港登陆。大军压境,数万名英军不愿迎战。一些主
要将领甚至带领投降。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也背叛了他……詹姆士二世选择了逃跑,
轻而易举地丢掉了自己的王位。威廉兵不刃血进入伦敦。
-----钱乘旦
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
王。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1603年)
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利益。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基础:早起启蒙思想的兴起。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4.代议制的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和发展
5.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确立的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矛盾,从而保证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议会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立宪制 议会民主共和制 总统民主共和制
保留君主,君主 仅为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内阁 对议会负责,议 会为权力中心
保留君主,君主 受宪法限制,拥 有立法、行政、 司法等方面广 泛的权力
《英国通史》
问题一:光荣革命光荣在何处?
没有流血而实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问题二:光荣革命有何意义?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读史感悟: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主干知识梳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确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正式 立 确立。
(二)
发
(1)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开始出现两党,光荣革命后
展 发 两党政治逐渐形成,后有所变化。
历 展 (2)18世纪初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
程 完 发展完善。
善 (3)议会改革,选举权逐步扩大。1832年议会改革使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6·全国Ⅰ卷,3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英国君主 2.(2015·全国Ⅰ卷,3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立宪制的 3.(2014·全国Ⅱ卷,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近代史开端
确立 4.(2013·全国Ⅰ卷,27)“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5.(2013·全国Ⅱ卷,33)邦联制与1787年宪法
『备考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开始确立
5年3考。曾经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之一,但在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低。 1.考查内容:重点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确立发展的基本历程、因果、 特征以及对教材上面的隐性知识点的掌握。 2.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经典论述题也偶有涉及。 3.命题风格:以“新材料,新情景”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确立发展 的因果及其发展趋势等结论性认识。 4.教材空白: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经过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演变的历程; ②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的比较。 5.备考策略:①深入分析英国近代政体建立过程的整体特征,如和平性、渐进性; 重点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方式、特点及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模式等。②掌握 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并结合史实说明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及 其意义,重点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深远影响及其局限性。③比 较英美两国政体,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④运用重要历史概念, 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联邦制、分权制衡等解决问题,提升历史素养。
7-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完善

三 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原因): ( 1) 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 2、内容: (2) 英国原有的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 (1)放宽对选民财产的限制 3 、特点? 产阶级的不满.(选区划分、议席分配、选举 (2)选区重新分配议席 资格等) 4对象: 、影响 不断扩大; (3) 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 (1)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斗争的高涨 . 不断降低; 财产资格:
的什么权力?
材料一 威廉三世去世后,王位传给詹姆士二世的二女儿 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继承人,在她之后传给斯图 亚特王朝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材料二 法官的任命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以后凡 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
司法权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 什么?结果如何?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英国首相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最高决策者,这是因为 ( ) ①是政府首脑 ②掌握行政大 权 ③不受议会监督 ④是国 家元首 ⑤是议会多数党的领 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中世纪英王的内阁演化而来 B.首相必须从下院的多数党中选出 C.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D.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得利益最大的 是( ) A.工业资产阶级 B.工业无产阶级 C.新贵族 D.广大城市贫民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1)形成过程
知识点5_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和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代议制】
3.影响: (1)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 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 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3)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 的政治文明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典型例题】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 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 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对不断变 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 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 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 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 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典型例题】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 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 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 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 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 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 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
2.凯尔森说:“妥协是民主本性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的民 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 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 继承制度和婚姻关系在扩张领土上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是某种协 商和妥协的产物。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 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 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 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 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 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完善

小结: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议会“第三院” 1832年议会改革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光荣革命
尊再次获胜 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君主立宪 政体运作图
国王
国
王
统英 而国 不治议,君主 会立 掌宪 握制 立法行、的特 政点
大 权。
提出内阁名单
首相
内阁
(政府首脑)国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王(政府)
解 散 议 会 重 新 选
政
议会
府 集
(下院)
体
辞
职
举
不信任案
选民
不信任案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 麦考来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
的武1、装国部队王是““统皇而家不部治队””…,…是为虚君; 材人料变2、二 成权: 男英 人力国 和中某 使心议一在员个议说男会:人“变,议成内会女阁除人掌了 之握不 外行能 ,政使 能一 够个 做女 一
切事权情并”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
但根3、据权惯例力拥制有衡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
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白金汉宫
威斯敏斯特宫
唐宁街10号
本课线索:
一条主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三个转移: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第二单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制度的形成

第二单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制度的形成第3-4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课程标准: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简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1689年《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影响。
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基本原则、代议制立宪政体,理解其与封建君主制的明显区别和意义。
探究《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与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对英国历史及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
识记内阁的起源、形成惯例、开始形成、完善,内阁主要职权,首相、内阁和政府产生的程序。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内容、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分析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近代社会民主制取代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国情所致,是历史的必然。
英国形成责任制内阁,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促进了英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英国则制内阁的形成;英国代议制民主政制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何为君主立宪制?以君主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
又称为“有限君主制”。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背景:英国悠久的宪政历史;1688年“光荣革命”直接原因:詹姆士二世国王晚年得子,怕更改继承人使天主教复辟。
根本原因: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通过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议会于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新国王威廉三世与詹姆士二世等前任国王有何不同?国籍:荷兰;继位方式:受到议会邀请;上台条件:答应保障英国人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与资产阶级关系:盟友。
2.确立过程(1)初步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法律文件,它对于英国政治制度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是谁在统治英国?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 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 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 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通过议 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 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 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选民 国王 首相 国王
选举 任命 提交
下院议员 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批准
责任制内阁组成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 兵伊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议,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 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 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一、光荣革命(政治背景)
过程: 1、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1649年,查里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3、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反攻 倒算 5、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控制议会,掌握政权。 思考:“光荣革命”中,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 英国国王?
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 ②信奉新教。 ③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议会, 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为君主立宪制奠定基础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 立法权 立法权 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 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 征税权 皆为非法。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 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 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原则。 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军事权 影响: 1 、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6、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 2、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7、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 3、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掌握国家大权
③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内阁
首相
②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探究:卡梅伦要上台组阁 ①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国王
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 内阁 探究: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 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 果? 议会
解散议会
据新华社伦敦电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伦三岛早已是 深陷泥潭。英国财政大臣达林2008年10月8日上午宣布了 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英国政府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 入高达500亿英镑 (870亿美元)的资金,并以得到这些银 行的股份作为回报。《泰晤士报》评论说,此次政府的救 市行动将是“二战后英国经济最大的国有化举措”。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 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探究: 内阁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权力削弱。
探究:根据国王、议会与内阁之 间的关系,回答: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象征;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 3.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你知道吗?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PPT课件

❖3、影响:它打破了土地贵族和金融贵族的政治垄断,开始了 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①议会中土地贵族势力遭到削弱; ②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③广大工人、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 (工业革命后)工业界于是开始向独占政权的各种 保守甚至反动的资产阶级集团展开冲击。在英、法、 美这三个现代文明的发源国都发生过这种政治斗争, 实际上是三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 的一个必经的阶段。而且,三个国家的这种政治斗 争虽然可能不是同时起步的(当然时间差距也不 大),但却是差不多同时结束的,并且都是以工业 家集团的胜利告终的,这一胜利构成了现代社会最 终形成的标志。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 工业家集团是后起的,开始时财富较少,势力较小, 因而是受挤压的。在最初的反封建革命胜利(不论 在英国还是在法国)之后,他们都没能进入权势者 的圈子。在英国,1688年革命(“光荣革命”)后是 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掌权,他们都属于地产主集团 (新型的土地贵族),也有不少富商,工业资产阶 级当时尚处萌芽状态(可能还谈不上有)。英国的 土地贵族(尽管和市场有联系因而叫新贵族)带有 很强的封建性,表现在民主性很低,顽固拒绝和其 他阶级共享政治资源,企图以此来实现对社会财富 资源的独霸。所以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为了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界还 必须继续奋斗。
请问:以上所述应是英国历史上哪次议会改 革?该次改革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一、1832年议会改革内容
• 1、原因:工业革命(根本动力)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 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 2、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
•
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
第30讲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第30讲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克伦威尔(△选修4)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经济因素: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1)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取得胜利。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2)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3)结束:1688年,“②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1)《③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1701年,通过《王权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④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误区警示 1.“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 / 152 / 152.《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较大的权力,还有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历程(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光荣革命”后,⑤ 内阁 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⑥ 沃波尔 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4)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容(1)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国王“⑦ 统而不治 ”,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国家。
图解历史 议会、内阁与国王的相互关系四、克伦威尔(△选修4)1.主要功绩(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
远征⑧ 爱尔兰 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政体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权力 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无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议会 首相、议会选举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朱 棣设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 最高长官称“首辅”。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 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 而对议会负责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合作探究:
3、英国首相布莱尔执政的2003年,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盟友,英 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作战。
(1)、布莱尔出任首相须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条件? (2)、如果议会极力反对出兵结果会怎样? (3)、英国出兵是否会得到大多数内阁成员赞同,为什么?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子才有资格当选 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子拥 有选举权。
(1)、布莱尔出任首相须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条件? (2)、如果议会极力反对出兵结果会怎样? (3)、英国出兵是否会得到大多数内阁成员赞同, 为什么?
形成过程:
1、”光荣革命“后, 内阁 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 行政机构。 2、汉诺威王朝 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 例
3、1721年, 沃波尔 成为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 相。 4、 18世纪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立法权 财政权
司法权 军事权 选举权 言论权 集会权
《权利法案》后,英国国王是不是就毫无权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体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体系
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
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
一般君主是终身制的,君主的地位从定义上就已经高于国家的其他公民(这是君主与一些其他元首如独裁者的一个区别),往往君主属于一个特别的阶层(贵族),此外世袭制也往往是君主的一个特点。
君主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也各不相同。
君主立宪制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妥协性,落后性,局限性。
英国在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首先确定。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西班牙、卢森堡、瑞典、泰国、日本、柬埔寨等。
君主立宪制是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是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英国的议会制度奠基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等封建法律文献。
它们所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构成了英国立宪政治的政治基础。
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而作为重要成果的《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文本。
现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在保留古老的宪政传统和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上,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建立与完善讲解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 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 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什么地位? 答:君主“统而不治”;议会居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内阁对议会负责
选举权扩大
内阁权利膨胀
(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2.作用:
内阁
形式任命 英王
多 数 党 组
任 命
议会
阁
(权力中心)
下院 选民
上院
(贵族院)
专题探究:看下边材料,思考同样是内阁, 两者有何区别?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 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 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 称“首辅”。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 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受到弹劾或询问。
强与维护 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王位继承法》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 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 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 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 非君主本人。
探究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 有没有转移?
17世纪后半叶以前的英国: 认为“君权神授”, 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并宣 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17世纪末以后的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 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 主。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两 原则”,P105第三段)
第20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北师大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20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引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人类政治制度变革史上开辟了新的篇章。
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首先在英国的议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中得到定型,并在以后的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扩展和完善。
本文将重点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和法国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成为议会主体,代表国家和民众利益。
French三级会议是由贵族、教士和平民组成,代表国家和民众利益。
三级会议在法国大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与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发展密不可分。
18世纪初,欧洲大陆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的分化,资本家成为掌握政治实权的阶层。
资本家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得以扩展。
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各类代议制机构。
例如:1.德国:格特宁根议会和弗兰肯斯坦议会代表了德国南部城市的上层资产阶级和城市领主的利益。
1848年革命时曾出现普鲁士选举集会。
2.意大利:1848年,意大利成立了一系列代表议会,如教廷议会、熙笃会议会和通用代表会议。
3.奥地利:1848年,奥地利帝国成立了国家议会,在德版、捷克版和波兰版分别有自己独立的代表机构。
4.俄罗斯:资产阶级改革派要求建立代议制机构,但未获批准。
四、总结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一个政治制度,它在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扩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不仅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也是为满足资本家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利而进行的政治改革。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
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议会的主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指国王召集亲信商议的秘密小房间,后指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被允许组阁,该政党的领袖理所当然是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必修一 资本主义代议制重点知识整理

专题七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重点知识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光荣革命”的原因、实质、意义(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主要原因是复辟的王朝施政措施损及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
(3)意义: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发展;破坏了世袭继承规则,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虚君,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内阁权力逐步扩大。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实行分权原则。
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基本原则(1)背景: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及海外商业的发展与利益;不能征税无力偿还国内外债务;不能维持常备军无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
(2)图示内容:(3)1787年宪法内容中体现的原则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
②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
③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④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不足(1)宪法没有规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后经人民斗争才补充。
(2)承认黑人奴隶制及黑人贸易;留有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烙印;剥夺了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奴隶的选举权。
高一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5.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
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
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段话反映了英国的
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
(B)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军事独裁统治
解析 材料表明英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因
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维尔克斯主持的《苏格 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 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 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B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的政治格局。 2.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
案权;通过制定重大问题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内 阁掌握了部分立法权;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问题思考 5.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有何特点?
提示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 政治制度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 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 阁到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即 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转移到内阁 的过程。 (3)创新性: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 制逐渐形成,代议制度不断完善。
2.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前,议会选举仍实 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引起工业资产阶级 不满;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 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 参政权 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2)内容:对选民的 财产限制 作了重新规定,对 选区和议席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3)影响:使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 和选举权,使议会制度向民主化方向又迈进了一 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 度。
——英国史学家柯麦芝 材料二 对于代替公民亲自集会的代议制……我们最好只限于研究少数几个 最有名的、与我们的特殊情况最为近似的例子。第一个适用于这个特征的是大不 列颠的下院。
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 20 世纪
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 1 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 7
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 3 天内答复。70 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
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
【解析】 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 午 1 个小时”“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 人可在 7 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 3 天内答复”“设立了与政 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 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来回答“变化”;“实质”从民主角度来回答。第(2)问, 注意要求回答的是“积极作用”,可以从政府工作与民主制度等角度进行回答。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具有创新性特点。议会、内阁、政党政治是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 源于英国,都是英国人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经过不断调整、改造而创建的,对 世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榜样作用。
(4)是一种间接性民主。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国王、议会、政党、 民众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包容性,很少出现法国那样的过激行为。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 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 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谢谢
上一页 返首页 下一页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特点。议会起源于 13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权 力扩大。以后,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 (2)具有渐进性原则。代议制度是随着时代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一些改革都是 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其变化也是渐进的。
解答思 明英国政治制度得到各国的效仿,再 路 从英国议会制度的先进性等方面说明 被效仿的理由。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尝试解答】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 制尚未完善,B 项正确;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 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 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 A、D 两项; 1721 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 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 C 项。
英国内阁的产生和责任制内阁的确立
1.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确立 (1)起源: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枢密院中的 外交委员会 。 (2)形成惯例:汉诺威王朝开始后,国王 乔治一世 从 1717 年起不再出席和 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先例为后来的国王所遵循。 (3)最终形成:18 世纪 20~40 年代,在辉格党领导人 罗伯特·沃尔波 主持内 阁期间,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最终形成。
1.主要特点 (1)君主必须在 宪法 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受到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限制。 (2)议会是至上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对 议会负责。 (3)议会实行 两院制,下院拥有绝对的权力,上院权力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影响 (1)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不仅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专制王权 的胜利,而且也是民主思想对“君权神授 ”理论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民主思 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世界的民主化 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主要职责 (1)议会:拥有最高 立法权,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 (2)内阁: ①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必须就政府总政策和各 个部门的具体政策向议会负责,政府必须回答议会的有关质询。 ②内阁失去议会的支持或信任,必须全体辞职,否则须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 重新大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影响 (1)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 发展的时期。 (2)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 的发展。 (3)它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英国议会制度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国家都采用了 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2)英国的议会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议会制度;它体现了人民的政治理想,维 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使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推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不包括( ) A.为英国长期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B.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 C.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进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D.被实践证明是当今世界唯一可行的政治框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尽相同,其对政治模式的选择也有许多差 异,因此,D 项的叙述错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非选择题
5.(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21 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 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
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 年,质
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一、选择题
1.英国的“议会之父”是( )
A.英王约翰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二世
D.西门·德·孟福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 项正确。
【答案】 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在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中,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是在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内阁是英国最高行政机关,其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行政领域,而是成为“融 合”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工具和有效统治英国的机构。目前内阁的权力日益集 中于首相手中,内阁政府有被首相政府取代的倾向。
3.下院存在一个“影子内阁”,即内阁与阁员对下院负连带责任,这也是英国 责任制内阁的重要特征。
A.克伦威尔当政期间
B.沃尔波当政期间
C.拿破仑当政期间
D.“光荣革命”时期
【解析】 18 世纪初期,沃尔波作为辉格党领袖期间,辉格党议员长期在议 会的下院占有多数,实际掌握了政权,沃尔波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国 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
【答案】 B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2016·全国乙卷)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 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 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英王:是英国世袭的 国家元首 ,对内和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没有实 际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4)首相: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元首发布的各项命令,须经 首相或相关的内阁大臣副署才能生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英国议会的起源
1.代议制:即议会制。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度的国家。 2.议会的起源 (1)13 世纪起,英国就出现了由贵族、封建领主和僧侣代表组成的“大会议 ”。 (2)1215 年,在反叛贵族的压力下,国王被迫签署了《 自由大宪章 》。 (3)1265 年,西门·德·孟福尔伯爵召开“ 西门国会 ”,市民在议会中的地位 和作用越来越大,并逐步取得控制权,议会的权力越来越大。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各国为什么“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思路分析】
考查角 度
英国议会制度的影响
材料解 读
材料一:很多国家效仿英国的议会制 度。材料二:英国的议会制度最有代 表性。
解答问题时,首先读懂材料,材料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14 世纪中期,英国议会形成两派政治势力,随着两派斗争的结束议会最终 形成贵族院和 平民院 ,即上院和下院。
(5)通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88 年政变和《权利法案 》等一系列法令的颁 布,使英国最后确立君主立宪制,等级代表会议成为资产阶级控制的代议制的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