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会计学8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财务成果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是()。
A.销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B.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C.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2.在下列项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A.销售原材料的成本B.租出固定资产折旧C.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D.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3.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应()。
A.计入管理费用B.计入营业外支出C.冲减税后利润D.计入其他业务成本4.企业支付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应在()账户中列支。
A.“主营业务成本”B.“其他业务成本”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支出”5.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基数称为纳税所得,它与利润总额的关系是()。
A.等于利润总额B.与利润总额无关系C.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进行调整计算求得D.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上年未分配利润6. “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账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
A.未分配的利润额B.未弥补的亏损额C.已分配的利润额D.已实现的利润总额7.计算出应交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是()。
A.借:所得税费用B.借:所得税费用贷:利润分配贷:本年利润C.借:所得税费用D.借: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贷:所得税费用8.公司按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是()。
A.借:利润分配B.借:本年利润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C.借:盈余公积D.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贷:本年利润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计算营业利润的是()。
A.营业收入B.营业成本C.投资收益D.资产减值损失E.三项期间费用2.下述总账科目,采用账结法在月末转账后无余额的是()。
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外收入C.投资收益D.管理费用E.本年利润3.下列总账年终结转后无余额的是()。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投资收益D.本年利润E.利润分配4. 利润总额主要由()构成。
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利润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收入E.营业外支出5.下列账户中能与“利润分配”账户产生对应关系的是( )。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注会会计第八章资产减值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资产减值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2014年5月初增加一项无形资产,实际成本360万元,预计受益年限6年。
按照直线法计提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2016年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
减值后预计受益年限、净残值和摊销方式不变。
2017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A、140万元B、112万元C、157万元D、152万元2、2017年12月31日,AS公司对购入的时间相同、型号相同、性能相似的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类设备可能发生减值。
该类设备公允价值总额为82万元;直接归属于该类设备的处置费用为2万元,尚可使用3年,预计其在未来2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40万元、30万元,第3年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合计为20万元;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公司决定采用3%的折现率。
2017年12月31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
【(P/F,3%,1)=0.97087;(P/F,3%,2)=0.94260;(P/F,3%,3)=0.91514】A、82万元B、20万元C、80万元D、85.42万元3、关于商誉减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B、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减值测试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C、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D、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确认减值损失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的商誉的账面价值4、企业在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是()。
A、为维持资产正常运转发生的现金流出B、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C、未来年度为改良资产发生的现金流出D、未来年度因实施已承诺重组减少的现金流出5、下列各项关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中,对折现率的预计表述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1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A)1.填空题.填空题(1)若()y x f z ,=在区域D 上的两个混合偏导数y x z ∂∂∂2,xy z ∂∂∂2,则在D 上,上, x y zy x z ∂∂∂=∂∂∂22。
(2)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处可微的处可微的 条件是()y x f z ,=在点()00,y x 处的偏导数存在。
偏导数存在。
(3)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可微是()y x f z ,=在点()00,y x 处连续的处连续的 条件。
条件。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x z -=;(2)22arccos yx zu +=3.求下列各极限.求下列各极限(1)x xyy x sin lim 00→→; (2)11lim 00-+→→xy xy y x ; (3)22222200)()cos(1lim y x y x y x y x ++-→→ 4.设()xy x z ln =,求y x z ∂∂∂23及23yx z ∂∂∂。
5.求下列函数的偏导数.求下列函数的偏导数(1)x y arctg z =;(2)()xy z ln =;(3)32z xy e u =。
6.设u t uv z cos 2+=,te u =,t v ln =,求全导数dt dz。
7.设()z y e u x-=,t x =,t y sin =,t z cos =,求dtdu 。
8.曲线⎪⎩⎪⎨⎧=+=4422y yx z ,在点(2,4,5)处的切线对于x 轴的倾角是多少?轴的倾角是多少? 9.求方程1222222=++c z b y a x 所确定的函数z 的偏导数。
的偏导数。
10.设y x ye z x2sin 2+=,求所有二阶偏导数。
,求所有二阶偏导数。
11.设()y x f z ,=是由方程y zz x ln =确定的隐函数,求x z∂∂,yz ∂∂。
第八章投资决策习题及答案

一、计算题1、某公司原有设备一台,目前出售可得收入7.5万元(设与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一致)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0.75万,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40万,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与使用旧设备的残值一致;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从150万元上升到165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将要从11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通过计算数字说明该设备是否应当更新?2、某公司拟有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7000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目前的折余价值为110000元,每年销售收入3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24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800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5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每年年销售收入6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12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要求:利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3、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25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20万元,开办费6万元,垫支流动资金24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设备投资和开办费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设备投产日垫支.该项目寿命期为5年,按直线法折旧,预计残值为10万元;开办费于投产后分3年摊销.预计项目投产后第1年可获净利6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要求:(1)计算该项目各年现金净流量(2)计算该项目回收期(3)计算该项目净现值4、某企业现有资金100000元,可用于以下投资方案1或2.方案1.购入国库券(五年期,年利率14%,不计复利,到期一次支付本息);方案2.购买新设备(使用期五年,预计残值收入为设备总额的1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设备交付使用后每年可实现12000元的税前利润)该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适用所得税率为30%.要求:(1)计算投资方案1的净现值(2)计算投资方案2的各年的现金流量及净现值(3)运用净现值法对上述投资方案进行选择1、答案:初始现金流量增加额=-40+7.5=-32.5万元营业现金流量增加额:旧设备折旧=(7.5-0.75)/5=1.35万元终结现金流量增加额=0差额净现值ΔNPV=8.84*(P/A,10%,5)-32.5=1.01差额内部收益率:-32.5+8.84(P/A,ΔIRR,5)=0(P/A,ΔIRR,5)=3.676(ΔIRR-10%)/(12%-10%)=(3.676-3.7908)/(3.6048-3.7908)ΔIRR=11.23%因为差额内部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率,所以应选择更新.2、答案: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50000-80000=70000元更新设备增加的折旧=70000/5=14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销售收入增加额=60000-30000=30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总成本增加额=(24000-12000)+14000=26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净利润增加额=(30000-26000)*(1-30%)=2800元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110000-80000=30000元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抵减所得税=30000*30%=9000元ΔNCF0=-70000元ΔNCF1=2800+14000+9000=25800元ΔNCF2-5=2800+14000=16800元-70000+25800*(P/F,ΔIRR,1)+16800*(P/A,ΔIRR,4)* (P/F,ΔIRR,1)=0 设ΔIRR=10%-70000+25800*(P/F, 10%,1)+16800*(P/A, 10%,4)* (P/F,10%,1)=1868.28元设ΔIRR=12%,则结果为-1401.49(ΔIRR-10%)/(12%-10%)=(0-1868.28)/(-1401.49-1868.28)ΔIRR=11.14%因为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投资人期望的报酬率12%,所以不应更新.3、答案:(1)各年现金净流量:设备年折旧=[(220+10)-10]/5=44万元列表计算各年现金净流量(NCF):(2)回收期=3+(226+24-106-111)/116=3.28年(3)净现值(NPV)=106*(P/F,10%,2)+111*(P/F,10%,3)+116*(P/F,10%,4)+119*(P/F,10%,5)+158*(P/F,10%,6) -24*(P/F,10%,1)-224=106*0.826+111*0.751+116*0.683+119*0.624+158*0.565-24*0.909-224=165.50该项目净现值大于零,为可行方案.4、答案:(1)方法1:购买国库券于到期日所获的本利和为:100000*(1+14%*5)=170000元按10%折算的现值为:170000*0.621=105570元该方案的净现值为105570-100000=5570元方法2:投资方案1的净现值为:[100000*(1+14%*5)]*0.621-100000=5570元(2)投资方案2的净现值计算①计算各年现金流量方法1: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设备年折旧=100000*(1-10%)/5=18000元税后净利润=12000*(1-30%)=84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5年)=18000+8400=264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年末)=100000*10%=10000元方法2: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5年)=12000*(1-30%)+100000*(1-10%)/5=264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年末)=100000*10%=10000元方法3: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4年)=12000*(1-30%)+100000*(1-10%)/5=26400元第5年现金流量(含终结现金流量)=26400+100000*10%=36400元②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26400*3.791+10000*0.621-100000=6292.4元(3)由于方案2的净现值大于方案1的净现值,故应选择方案2.。
第8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多态1.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算符重载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 可以改变参与运算的操作数个数 (B)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优先级(C)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结合性(D) 不能改变原运算符的语义(2).下列函数中,不能重载运算符的函数是( b )。
(A) 成员函数(B) 构造函数(C) 普通函数 (D) 友员函数(3).要求用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A )。
(A) =(B) == (C) <= (D) ++(4).要求用友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C )。
(A) = (B) [] (C) <<(D) ()(5).在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必须使用( D )调用虚函数。
(A) 类名(B) 派生类指针(C) 对象名(D) 基类指针(6).下列函数中,不能说明为虚函数的是( C )。
(A) 私有成员函数(B) 公有成员函数(C) 构造函数(D) 析构函数(7).在派生类中,重载一个虚函数时,要求函数名、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参数的顺序和函数的返回值( A )。
(A) 相同(B)不同(C) 相容(D) 部分相同(8).C++中,根据(D )识别类层次中不同类定义的虚函数版本。
(A) 参数个数(B) 参数类型(C) 函数名(D) this指针类型(9).虚析构函数的作用是(C )。
(A) 虚基类必须定义虚析构函数(B) 类对象作用域结束时释放资源(C)delete动态对象时释放资源(D) 无意义(10).下面函数原型中,( B )声明了fun为纯虚函数。
(A) void fun()=0; (B) virtual void fun()=0;(C) virtual void fun(); (D) virtual void fun(){ };(11).若一个类中含有纯虚函数,则该类称为( C )。
(A) 基类(B)纯基类(C) 抽象类(D) 派生类(12).假设Aclass为抽象类,下列正确的说明语句是( B )。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八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1-2 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④多个)。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
④修配法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调节法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精度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②产品质量③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
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节法④试凑法1-1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2/32. 多项选择2-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等。
2-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2-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
①螺纹连接②铆钉连接③销连接④键连接2-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调整法④选配法2-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精度④工作稳定性2-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②等精度法③随机分配法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2-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造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2-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②配合精度要求很高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高④参与装配零件数较少2-9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等。
习思想第八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点和自测题(一)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参考答案:A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是()A.选举民主B.协商民主C.谈判民主D.代议民主参考答案:B知识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3.统一战线工作范围不包括()A.民主党派成员B.无党派人士C.少数民族人士D.妇女参考答案:D知识点: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
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
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
二、多选题1.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A.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相统一B.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相统一C.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D.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参考答案:ABCD知识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关于三者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D.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参考答案:ABCD知识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一、不定项选择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 )C.金融资本( ) )D.产业资本( )2.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 垄断价格是: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4.垄断利润是: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5.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A.参与制( )B.人事联合( )C. 买方垄断( )D. 买方垄断( )二1.垄断形成的原因是: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D. 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2.垄断的基本特征: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 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3.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A.辛迪加( )B.卡特尔( )C.康采恩( )D.托拉斯( )4.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5.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A.资本集中度较高( )B.产品有差异( )C. 信息较完备 (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6.金融资本的新特征:A.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跨国银行大量出现( )D.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7.垄断竞争的特点: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能削除中小企业( )8.垄断资本的非价格竞争的形式主要有:A.促销竞争( )B.服务方面的竞争( )C. 市场外的竞争( )D.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 )9.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A.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资本的股票( )B.工业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 )C.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生产而形成的资本(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 )10.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 )11.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主要有:A.受商品需求的制约( )B.受商品供给的制约( )C.受产品成本的制约( )D.受政府的制约( )12.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A.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 )B.通过转包形式控制中小企业( )C.通过卖方垄断控制垄断企业( )D.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 )二、名词解释1、垄断2、垄断价格3、垄断利润4、垄断竞争5、金融资本6、金融寡头7、资本参与制三、分析判断1、垄断利润的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规律。
3、垄断的形成削除了自由竞争。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是金融资本。
5、股份公司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削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垄断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本质的区别。
五、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2、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
3、怎样理解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4、怎样理解金融垄断资本与产业垄断资本的关系?5、怎样理解垄断利润及其来源?一、不定项选择(1.C 2.D 3..C 4 D 5.6A二、1. ABCD 2.ABC 3.ABCD 4..ABCD5.ABD6.ACD7.ABC8.ABCD9.ABD 10.ABCD 11.ABC 12.ABD二、名词解释1、垄断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资本运行方式,少数几个大企业以攫取垄断利润为目的,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生产和流通。
2、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直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垄断利润的商品价格。
垄断价格是大大偏离商品价值的一种市场价格。
3、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4、垄断竞争是指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展开的竞争。
与自由竞争相比较,垄断竞争的目的、性质和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5、金融资本是指在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
6、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和控制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的头目,他们以巨大的经济实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统治和控制。
7、资本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以达到“股票控制额”来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
三、分析判断1、垄断利润的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种观点不正确。
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转移一部分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小生产创造的价值。
(3)劳动群众购买垄断产品时支付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
2、垄断条件下资本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因而不存在利润平均化的规律。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1)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的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
(2)垄断价格的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
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垄断的形成削除了自由竞争。
这种观点不正确。
主要是因为:(1)垄断并没有削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
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垄断形成后,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垄断企业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动因必然驱使其激烈竞争。
(2)不存在绝对的垄断。
(3)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
(4)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了自由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使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更加尖锐复杂。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是金融资本。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1)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提供大银行的贷款。
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
(2)银行垄断形成使银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一般信贷关系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5、股份公司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并削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1)股份公司这一资本组织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但是它并没有改变资本的私人所有的属性,没有改变资本雇佣劳动的性质。
(2)股份公司改变的只是资本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不能削除生产力的私人资本属性,因而股份公司这一资本的社会化形式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垄断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1)自由竞争时期,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垄断所获得的利润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四、问题解答1、怎样理解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1)股份公司对垄断的形成的积极作用是与它特有的财产组织制度分不开的,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的财产制度已经部分改变了私人资本的性质,出资人的资本所有权发生了裂变,原本属于出资人对资本的支配、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与资本的最终所有权和受益权发生了分离,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从而使私人资本突破了个人占有方式的局限性,以更好地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2)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使社会管理代替了个人管理,为资本的集中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现方式。
大股东通过对股权的控制,可以取得对资本的控制权,直接控制着规模更大的社会资本,并以一系列连续的参股活动,将这种控股网络遍布于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了以大资本为核心的庞大的资本集团,大大加速了生产集中的过程,促进了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2、试比较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主要区别,并阐述垄断利润出现对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影响。
平均利润与垄断利润在以下方面有区别:(1)形成过程的区别:前者是自由竞争时期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后者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取的。
(2)数量的差别:前者按照资本和平均利润率获得;后者大大高于前者。
(3)来源上的差别:前者是剩余价值总额按资本重新分配,来源于全社会产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后者来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劳动群众购买垄断企业产品时支付法人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三是非垄断企业和其他企业与垄断企业发生经济联系时,通过垄断价格转化为垄断利润;四是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
(4)垄断利润并不会否定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二是使平均利润二重化。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表现为在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两个层次范围内发生作用,并形成两种不同水平的平均利润率。
3、怎样理解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的区别?(1)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为此各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结果是形成平均利润率,得到的是平均利润。
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领取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
(2)竞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企业的数量众多并且规模也较小,因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
但是,垄断竞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在垄断大企业与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进行的竞争,已不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竞争关系,而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排斥、掠夺和控制关系。
(3)竞争的手段发生了变化。
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