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般矿区开采后地下采空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一大重要资源,随着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在煤炭资源开发规模扩大的影响下,采空坍塌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切实解决问题开始备受关注。

据此,本文主要对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井下开采;采空;塌陷;对策一、井下开采采空塌陷由于井下开采过程,需要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运走,一般会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类似道路上过山隧道方法,逐步打通地下煤炭所在位置到煤矿井口间的隧道,一般会将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矿石、煤炭等运送到地面,以便形成合理的运送和开采作业面,随着煤炭和其他矿石的不断运出,地下形成了这样井下采空区。

(一)井下开采危害通常采煤作业完成后会留下的煤矿采空区,如需要继续向纵深开采,一般会对采空区进行适度加固,采用锚杆固定、木桩支撑等防护措施,短时间内,井下采空区不会塌陷。

如井下采空区不再进行加固,且不进行回填,时间长了将会照成塌陷,造成地面沉降,在地表形成塌陷坑,形成积水,造成农田无法耕种。

(二)井下开采形状和分布因开采工艺和使用技术不同,煤炭采空区略有差别,一般会以煤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形成采煤巷道,采煤巷道类似过山隧道的形状,为保证巷道安全,一般会进行加固处理,段时间内这种采空区不会出现问题。

在采煤作业面,根据煤层资源分布情况,一般会进行分层开采和形成一个个类是的空腔。

考虑当前安全防护设施水平,一般会在厚煤层资源的地方形成,类似山西窑洞那样的空腔,一般无法将煤炭资源全部开采完毕。

剩余部分当前的技术无法开采。

如果煤层厚度很厚,一般会分层开采,所以一般煤炭采空区会和煤炭分布息息相关,煤炭资源丰富且容易开采的地方将形成大量的地下空洞。

二、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一)大量耕地被毁坏如果开采煤炭的地方恰好是割地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采空坍塌会导致土地的坍塌,一旦某些地方出现积水现象,这会严重的影响到农田水利设施,久而久之将造成可怕的沙漠化。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1. 引言采空区是指经过采矿活动而形成的地下空洞区域,它对地下水和地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采空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空区治防措施。

2. 采空区产生的环境问题采空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地下水位下降采矿过程中,地下水会被抽采至地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这会对周边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地下水源的枯竭。

2.2 地下水污染采矿活动中使用的化学品和矿石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资源。

这对周边地区的水质和水资源利用带来了威胁。

2.3 地表塌陷采掘过程中,地下的煤矿或矿石会被取走,使得地下空洞形成。

地下空洞在没有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地表塌陷,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3. 采空区治理技术为了有效治理采空区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采空区治理技术:3.1 采空区回填采空区回填是一种常见的治理技术,它通过向采空区内注入填充材料,填补空洞,增加地下的稳定性。

常用的填充材料包括水泥浆、煤矸石等。

3.2 地下水调控地下水调控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的治理措施。

通过合理调控地下水的抽采量和补给量,可以减轻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同时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3.3 地表塌陷防治地表塌陷防治是针对采掘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表塌陷问题进行的治理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表支护和地表加固等,以增强地表的稳定性,减少塌陷的风险。

3.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采空区治理后,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工作。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提升采空区的生态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采空区治防治的挑战和前景采空区治防治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投入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采空区治防治将朝着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

【标题】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矿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采空区问题。

采空区是指在矿区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地带。

长期以来,采空区问题一直困扰着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案,对于保护环境、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采空区治理现状】目前,我国已有多项政策法规来规范和管理采空区治理。

然而,由于采空区规模庞大、治理难度较大,治理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采空区空洞区域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理。

其次,采空区治理存在改造成本高、工程复杂度大的问题。

再次,因为采矿活动一般都在资源较为集中或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采空区治理也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苦恼。

【二、采空区治理方案】为了更好地治理采空区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治理方案。

1. 智能监控技术:采用智能监控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采空区漏水、塌陷等安全隐患。

2. 地表恢复:对于已经废弃的采空区进行地表恢复工作,包括地表绿化、土地整理等措施,以恢复其原有的自然景观,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3. 采空区资源化利用:将采空区内的矿石残余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采矿活动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文化旅游、科技研发等产业,使采空区成为经济增长点。

4. 防止次生灾害:加强对采空区周边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5. 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对采空区治理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效果评估与监督】为了确保采空区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机构进行采空区治理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方案。

公众也应积极参与采空区治理工作,通过媒体等渠道监督和反馈治理进展情况。

【结论】采空区治理是当前矿业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对煤矿采空区问题的忧虑与思考

对煤矿采空区问题的忧虑与思考

对煤矿采空区问题的忧虑与思考煤矿采空区问题是伴随着煤矿的开办就已存在,并随着煤矿的发展而采空区的面积和范围在不断扩大,矛盾和问题在不断加剧。

由于煤矿的开采而导致地表塌陷,引发采空区上的水源枯竭、房屋成为危房、土壤保墒能力受到破坏,极大地影响了采空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过去一些年来,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对采空区的问题关心重视不够,采空区的吃水、危房、生产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根本治理,采空区的矛盾已有发展和激化的趋势,采空地区的群众对政府、对企业已是怨声载道,矛盾可能一触即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城乡统筹的今天,解决和治理采空区问题已是现实和形势的需要。

下面就采空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谈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采空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打通镇采空区慨况打通镇涉及采空区有打通、向阳、沿河、马颈、天星、大罗6个村34个社2341户9114人,分别占全镇村、社、户、人口数的54.5%、26%、24%、27.9%。

采空区耕地面积6028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22%,其中田面积2688亩,土面积3340亩,水改旱面积1555亩,沉陷不能耕种的面积353亩。

采空区房屋面积290939平方米,其中B、C、D级危房面积504696平方米,占住房面积的57.6%,其余房屋多数为观察使用。

(二)采空区的问题“三无三多”是采空区的真实写照,及是:无水、无粮、无地;危房多、贫困人口多、矛盾问题多。

无水只要是煤矿的采空区,缺水问题是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

由于地表塌陷,所有泉水渗透到了矿井下,山泉水断流,找不到一口水井,山坪塘不能蓄水。

通过这次调查统计,已采空的村社由矿方提供自来水的有4个村,1913户,占采空区总户数的85 %,靠人力找水的有212 户。

一些村社群众反映,矿方虽然安装了供水管道,但已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矿方维修不及时,村民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

同时,由于煤矿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不足,多数供水都未经处理,在金鸡岩河中抽上来就直接供给农户,当地老百姓把没有处理过的水都叫做“污水”,未处理达标的供水户有1529户,占所供水户的77%。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矿山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活动后留下的被剥夺了矿石资源的区域,它是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一种特殊影响。

矿山采空区的管理与治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采矿业中矿山采空区的管理与治理方法。

一、采矿业中矿山采空区管理的重要性矿山采空区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矿山采空区是一个特殊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如果采空区的管理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问题,给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采空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未经治理的采空区往往缺乏植被覆盖,土地贫瘠,水资源受到破坏,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采矿业中必须加强对矿山采空区的管理与治理。

二、矿山采空区管理的主要方法1. 矿山采空区监控与预警系统建立矿山采空区的监控与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下矿石垮塌、地表沉降等指标,及时发现采空区的变化情况,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利于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

2. 采空区复绿与植被恢复未经治理的采空区往往缺乏植被,土地裸露,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采矿业中,应加强对采空区的复绿与植被恢复。

可以采用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种植等方法,恢复和改善采空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 采空区地下水治理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导致采空区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矿业中需要加强对采空区地下水的治理。

可以采取补充水源、修建地下水灌溉系统等方式,保证采空区地下水的供应,维持地下水的平衡。

4. 采空区地质环境修复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采空区往往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矿业中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地质环境修复。

可以采用填充、覆盖等技术手段,修复采空区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三、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面临的挑战尽管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采矿业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浅谈矿山及地下采空区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浅谈矿山及地下采空区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浅谈矿山及地下采空区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摘要:矿山在创造经济效益,开采矿石的同时,往往还会引发相应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慢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从而,就必须从前期勘查、工程设计、开采规划、闭坑回复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 灾害预防中国是一个矿业生产大国,黑色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产量均位于世界产出量的前列。

而且随着工业迅猛快读的发展,矿产资源以及矿产品的需求量及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矿石开采从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

但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即便如此也达不到当今矿产品需求关系的平衡。

因此矿产违章开采,乱采盗采的现象层出不穷。

从而导致在矿石开采过程中疏忽披露,为及时按照有关规程开采,治理,从而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的发生。

本文就矿山地质灾害以及如何预防进行说明。

一、要想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自然科学界的定义简称地灾。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

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

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前言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采空区,需要对采空区进行管理和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的形成原因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因为地质条件的限制及开采方法的局限,无法充分开采或不能开采的区域,也包括已经开采完毕后没有进行填充的区域。

采空区的形成有以下原因:1.地质条件:存在硬石层及地下岩土层等地质条件的限制,使得无法进行开采;2.开采方法:使用露天开采等方法时,重复开采同一区域会导致采空区;3.经济性:在某些情况下,开采某个区域的成本比收益还要高,导致形成采空区;4.安全考虑:如果开采某一区域存在安全风险,如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地下水等,会导致形成采空区。

采空区的危害采空区的存在会带来以下危害:1.人员伤亡:采空区的坍塌会导致人员伤亡;2.设备损坏:采空区坍塌会导致设备损坏;3.地面沉降:采空区的存在会导致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和道路的损坏;4.环境影响:采空区的存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如地面塌陷和水土流失等。

采空区管理采空区的管理包括对采空区进行监测、预测、评估和处理,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具体做法如下:1.监测:对采空区进行定期监测,包括采空区的形状、大小、深度、变形和稳定性等;2.预测:根据已有数据和预测方法,对未来采空区的演化进行预测;3.评估:根据预测结果,评估采空区对人员和设备的威胁程度;4.处理: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包括填充、支护和封闭等。

采空区填充采空区填充的目的是为了填充采空区,使其稳定,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填充材料通常分为胶结型填充材料和非胶结型填充材料。

1.胶结型填充材料:采用水泥、膨润土等膨胀性材料进行填充,具有较强的自散性和自支撑性,能够填充较大的空间;2.非胶结型填充材料:采用煤渣、矿石等材料进行填充,具有较好的垂直荷载能力,但对于扭曲应力的承受能力较差。

采空区支护采空区支护的目的是为了支撑采空区的边缘,防止采空区坍塌。

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37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李江雄(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省干热岩研究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近年来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地下矿产资源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但是过度的资源开采及地质运动,致使许多矿区均存在地下空采区,加之各地的采矿作业方式及管理体系存在差异,导致空采区存在多种形态结构,严重威胁矿区的安全生产。

由此,文章从空采区特点入手,分析矿山地下采空区治理的危害性,重点阐述采空区综合治理研究方法,以期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采矿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从源头上尽量避免出现各类安全事故,保障矿山开采作业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矿山地下;采空区;思考与研究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8-0037-3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s in minesLI Jiang-xiong(The Second Geological Team of Hebei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Hebei Dry-hot Rock Research Center), Xingtai 054000,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various underground miner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in China. However, excessiv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geological movement have led to the existence of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s in many mining areas. In addi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mining opera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across the country, lea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forms and structures in mined-out areas,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afe production of mining areas.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af,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harmfuln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underground goaf in the mine, and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goaf, with a view to ensuring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s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mining staff, avoiding all kinds of safety accidents from the source as far as possible, and ensuring the orderly progress of the mining operation.Keywords: underground mine; Goaf; Thinking and research收稿日期:2023-07作者简介:李江雄,男,生于1988年,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工程。

浅谈一般矿区开采后地下采空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一般矿区开采后地下采空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一般矿区开采后地下采空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发表时间:2018-12-25T11:17:09.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刘单[导读] 摘要:施工根据以往采掘记载、现场调查、工勘以及物探勘察,背景为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拟建工业广场地下存在采空区,对地面建筑物和工业广场建设有影响,需要进行治理。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施工根据以往采掘记载、现场调查、工勘以及物探勘察,背景为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拟建工业广场地下存在采空区,对地面建筑物和工业广场建设有影响,需要进行治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空区的形成及该区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以及该区煤层及采空区情况,其次介绍采空区勘察和采空区物探的必要性,最后就该区存在的采空区提出治理方案和常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采空区问题应对策略1 工程概况及矿区自然特征1.1工程概况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采空区治理工程。

分别为工业广场主要建(构)筑物下伏采空区治理。

本次治理共计钻孔259个,总钻探工作量22457米。

主要包括变电站、锅炉房、联合楼、副井提升机房、储煤场、变电所等主要构筑物。

其中取芯验证12个,设计进尺950m,控制孔100个,设计进尺8348m,帷幕孔64个,设计进尺6117m,注浆孔83个,设计进尺7042m。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勘察数据,需对采空区进行治理。

1.2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分水岭附近东侧。

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切割较为强烈。

主要山梁走向近南北,主要沟谷走向西北-近东西向。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西南部腰子里西部山梁上,标高1452.1m;最低点位于东南谷里河河谷时家凹村附近,标高为992.2m,相对高差459.9m。

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

工业广场位于井田中部沟谷地带,地面标高1076-1132m。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据洪洞县气象局近年观测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9-12℃,最高气温在七月份达38℃,最低气温在1月份为-24℃;年平均降水量382.3mm,蒸发量为1930.44mm,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6-9月,这四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9.7%;2003年8月26日出现近年最大暴雨,24小时洪洞观测强度达105.7mm;结冰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达18m/s。

浅谈采空区处理方法

浅谈采空区处理方法

浅谈采空区处理方法浅谈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矿技术组杜德春摘要:我国地下开采矿山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采空区灾害发生频繁,因事故死亡人数和国外同类相比相对较高,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开采完成形成采空区后,在上覆压力和地下水等因素的作用下,该煤柱和开采区两侧的煤层软化,失去强度,导致上覆岩体塌陷、冒落,形成滑坡。

地下采空区对采矿工程的危害是显著和累积叠加的,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采空区矿柱变形、破坏、顶板大面积冒落、岩移,造成地表沉陷、开裂和塌陷,破坏地面环境和影响露天作业,更为严重的是采空区突然垮塌的高速气浪和冲击波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另一方面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围岩受爆破震动影响导致岩体裂隙发育,甚至贯通地表或连通老窑积水,发生突水事故,淹没坑道和工作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矿体开采后,采场的原始应力状态被破坏,从而致使应力重新分布,时常导致矿柱失稳破坏。

这种矿体开采后,当矿体承受的应力超过自身强度时,发生的不连续的发散突变,即矿柱失稳破坏的现象。

其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片帮、冒顶、突水、地震、岩爆、冲击地压、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由其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表植被破坏等多种形式。

采空区处理方法对于矿山地下开采遗留的采空区,处理方法通常有封闭、崩落、加固和充填四大类。

加固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在采空区土方修建公路、隧道等工程时应用较多。

由于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目前在矿山的开采阶段应用较少。

在具体的采空区处理过程中,由于各个矿山存在的采空区数量、其所处位置、形态特征不一样,必须针对各采空区的特点和条件,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有时采用两类方法联合处理,如采用加固法与充填法联合、崩落法与充填法联合等:有时由同一类方法衍生出一系列子方法,如充填法可分:千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等。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矿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采矿活动的不可避免,矿山中的采空区问题日益突出。

采空区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矿石抽取导致的地下空洞,它给矿山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因此,矿山采空区的科学管理与有效治理成为了采矿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矿山采空区带来的问题矿山采空区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采空区会导致地表沉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矿山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

2. 水资源受损:由于采空区的形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会发生改变,造成水资源的损失和污染,给周围的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3. 生态环境恶化: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土地沙化、植被丧失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造成极大的困难。

二、采空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采空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全面调查和评估: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采空区的规模、形态、特征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预防为主:在采矿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采空区的形成,减少对地下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这包括科学合理的采矿设计、采矿方法的选择、支护和加固工程的建设等。

3. 综合治理: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填充、围堰、注浆等技术手段,将采空区填平或封堵,减轻地表沉陷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4. 生态修复:在治理采空区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促进采空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三、成功案例:路南矿矿山采空区治理为了更好地展示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的成果,下面以中国某路南矿山的采空区治理为例进行介绍。

该矿山的采空区治理工作主要包括调查评估、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四个方面。

通过全面的调查评估,确定了采空区的边界和特征,并采取了传感器和遥感技术进行连续监测和预警。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矿山采空区是指矿山从事开采之后所产生的空间。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获取目标矿石,矿石的周围岩体会被开采掉形成空洞,即采空区。

采矿业所带来的矿山采空区问题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很多困扰。

一、矿山采空区对环境的影响1. 土地破坏:矿山采空区往往会导致土地的大面积塌陷,甚至形成大量的坑洞,严重破坏土地资源。

2. 生态系统破坏:矿山采空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植被、动物种群的减少甚至消失,破坏整个生态链。

3. 水资源威胁:矿山采空区可能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威胁,空洞部分可能形成含水层,对周边的水源造成威胁。

二、矿山采空区管理的重要性矿山采空区管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矿山采空区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矿山采空区问题,减少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破坏。

1. 制定有效政策:政府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以规范矿山采空区管理,并鼓励矿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矿山采空区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矿山企业按照规定进行矿山采空区治理和修复。

3. 促进科技创新:鼓励矿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采空区治理和修复的效率和效果。

三、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方法1. 注水充填法:利用水泥、石灰浆等材料将采空区内部注水充填,弥补空洞,减少地面塌陷风险。

2. 采矿填充法:将废石、废渣等填充到采空区中,有效减少土地破坏,同时可利用废弃物资源。

3. 生态修复法: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使矿山采空区恢复自然生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矿山采空区管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煤矿在采空区治理方面采用注水充填法,通过注水填充采空区内部,减少了矿山地面的塌陷现象,有效提高了矿山的安全性。

2. 案例二:某金矿采用生态修复法,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水体治理,使得采空区恢复为一个生态良好的湿地,实现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3. 案例三:某铁矿在采矿填充法方面取得了成功,将废弃的石渣和废石填充到采空区,解决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

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采空区是采矿活动中留下的未采完的地下空洞,不适宜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入,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采空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采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采空区的安全问题采空区与主采区相比,其自然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地质构造复杂采空区处于地下,其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包括差异化溶洞、隐伏断裂、岩溶缝隙等多项地质构造,导致其不稳定性比主采区更大。

瓦斯浓度较高由于采空区的呼吸条件与采矿活动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空区瓦斯浓度较高,因此,安全技术措施需要针对该点进行处理。

采空区地面承载能力弱由于采空区地质构造的特殊性,采空区地面承载能力较差,其地面会在较小的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较大的安全风险。

采空区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采空区地面稳定,保证进入采空区时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加强探测工作,制定详细的采空区地质图采空区具有较强的空间复杂性,对其地质状况进行细致的探测是提高采矿安全的基础。

探测程序必须科学严谨,制定详细的采空区地质图,包括采空区的形态、位置、面积、深度等。

同时,采用多种探测手段进行探测,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以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采取合理稳定土石方措施针对采空区地面不稳定的问题,需采取合理的稳定土石方措施。

包括钢筋网格加固、支护杆加固、砖混结构加固等。

采用数量充足且质量可靠的加固材料,加固补强采空区周边的岩体结构,增强地面承载能力,有效减少地面变形的发生。

安装通风设备,控制瓦斯浓度针对采空区存在的高瓦斯浓度问题,需要安装通风设备进行控制。

有效的通风设备,可在采空区内建立通风系统,扫除空气中的瓦斯,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建立警示标识,增加安全意识在采空区入口处建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人员注意采空区的危险性。

同时,对进入采空区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训练,提高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采空区事故的发生。

采空区处理方法

采空区处理方法

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空区是指矿山开采后所留下的已经开采完毕的区域,也称为矿山余矿区。

采空区的存在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采空区处理的方法及其意义。

一、采空区处理的重要性采空区处理是为了恢复或改善已经开采完毕的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空区处理的重要性在于:1. 生态保护:采空区处理可以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维护生态平衡。

2. 地质安全:采空区处理可以防止矿山塌陷和地下水倒灌,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

3. 资源回收利用:采空区处理可以利用已经开采的矿石残渣来进行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二、采空区处理的方法1.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长来改善采空区的生态环境。

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如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增加绿色覆盖面积,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

2. 土地复垦:对采空区进行土地复垦,将其变为可用于农业、林业或其他目的的土地。

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和修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为农作物或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水体治理:对采空区中存在的水体进行治理,防止地下水倒灌以及水体污染的发生。

可以采用堵塞措施、引水措施或净化措施,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健康。

4. 塌陷治理:针对采空区可能出现的地面塌陷问题,可以采取支护措施和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以确保地质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三、采空区处理的案例1. 韶山矿区的采空区处理:韶山矿区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煤矿采空区,随着煤矿的关闭和转型,对采空区进行了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

通过种植抗旱性较强的树木和草本植物,使采空区的植被逐渐恢复,将其转化为农田和林地,实现了采空区的生态转型。

2. 澳大利亚的采空区处理项目: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采空区处理也成为澳大利亚矿区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

澳大利亚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采空区处理,包括植被恢复、土地复垦、水体治理和塌陷治理等。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治理矿山采空区治理是采矿业中非常重要且经常被忽视的一项工作。

随着矿山的开采,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采空区,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因此,矿山采空区治理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实施。

一、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形成原因矿山采空区是指在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地下空洞。

采空区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长时间的矿井开采导致矿体内部的岩石层逐渐剥落,从而形成采空区。

其次,矿石的开采过程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地下水不断渗透进入矿体内部,从而形成采空区。

最后,一些矿石的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过矿山的运输系统输送到地面,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

二、矿山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性矿山采空区的治理非常重要,原因如下:首先,采空区未经治理会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

采空区的存在会导致地面或地下的土地沉降、塌陷等问题,给附近居民和交通造成威胁。

其次,采空区未经治理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采空区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如废弃矿石和废水等,这些物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采空区通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资源的减少,给附近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三、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方法和技术为了解决矿山采空区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进行治理:首先,可以采用填充法来填充采空区。

填充法是指将适当的材料填充到采空区中,使其重新恢复成实心状态。

填充材料可以是砂石、水泥等,这样可以减少采空区的体积,避免地面沉降和塌陷。

其次,可以采用围岩加固技术来加固采空区周边的岩石。

围岩加固技术包括注浆、灌浆和锚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固采空区周边的岩石,防止其塌陷。

最后,还可以采用地下水治理技术来解决采空区带来的水资源问题。

地下水治理技术包括水封、注水和排水等方法,可以调控矿山地下水位,保持水资源的平衡。

四、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挑战与前景矿山采空区治理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手段不成熟等。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急剧增加。

然而,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采空区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采空区是指煤矿或其他矿井中,矿产被完全或部分开采后,在地下形成的空间。

采空区的存在给地下水资源、环境、建筑物等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采空区管理措施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采空区的管理和利用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矿产资源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采空区治理技术规程》等。

采空区治理采空区治理是指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和处理,以消除采空区带来的安全隐患。

具体措施包括动力填充、浆液注浆、地面问贡、全封闭填充等。

采空区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同时也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人员安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预防措施。

采空区管理在采空区治理的基础上,要加强采空区的管理工作。

对已治理的采空区应设立专人负责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采空区存在的问题。

同时,采空区管理还需要加强与周围水文环境的联系,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文环境异常情况。

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采空区区域分区采空区的各个区域应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区管理。

比如,按照采空区地质条件、孔壁的稳定程度、开采方法等特点进行划分,将采空区划分为基础稳固区、破碎塌落区、整体稳定区等各个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方案,以保证各个区域的安全。

安全防护设施针对采空区的特点,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的布设。

例如,应加强采空区危险区边坡的支护,布设防护栏杆、安全门等设施,提高采空区的安全性。

人员安全教育要保证采空区的安全,还需要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进入采空区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培训,明确安全操作规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结论采空区的存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治理和管理,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及社会的安定。

同时,不断加强研究,推进采空区治理和安全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采空区问题,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矿山采空区的治理措施

矿山采空区的治理措施

矿山采空区的治理措施1. 矿山采空区的概念和特点矿山采空区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矿石被开采出来而形成的地下空洞区域。

矿山采空区的特点是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涝等问题。

2. 矿山采空区的治理目标矿山采空区的治理目标是保障区域环境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包括以下方面:•阻止采空区的继续扩展;•控制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解决地下水涝的问题;•恢复采空区的地质稳定性。

3. 矿山采空区的治理措施3.1 填充和固化填充和固化是矿山采空区治理的基本措施之一。

它的目的是填充在采空区内,以增加地表负荷,减小地表沉降的幅度。

填充材料可以使用工业废弃物、尾矿等,同时结合固化剂进行固化,增强填充材料的稳定性。

3.2 排水处理在矿山采空区治理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至关重要。

采用排水井、地下隧道或地下管网等设施,将地下水抽取到地表,以维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排出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3.3 地表沉降监测与控制地表沉降是矿山采空区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地表沉降的监测,及时掌握沉降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确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3.4 生态恢复矿山采空区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包括土地复垦、植被恢复、动植物保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生态恢复策略,使采空区变为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土地。

3.5 地质稳定性的恢复矿山采空区的地质稳定性对于区域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土壤改良、加固地下支护等方法,恢复采空区的地质稳定性。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4. 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效益采用科学合理的矿山采空区治理措施,可以取得以下效益:•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提高矿山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矿山采空区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恢复采空区的地质稳定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我国矿山采空区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

我国矿山采空区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

我国矿山采空区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彭洪珍【摘要】在矿山方面,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但是发展至今,并没有将这些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反而这些资源在逐渐的流失.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了探究,针对我国目前的矿山的采空区的现状,将其分为三大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滥采乱挖现象严重;人才和技术的缺失,这几个类别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治理力度的缺乏.由此,该文具体分析和说明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来研究解决的方案,提出解决对策,从治理对策、政策导向和技术保证这三方面入手,解决我国目前矿山采空区所存在的问题,使其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去发展.【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矿山采空区;安全隐患;现状与治理【作者】彭洪珍【作者单位】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5.3作为一个物资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矿山领域同样十分丰富,在我国,存在很多的矿山采空区,其分布地点多且宽泛。

矿产种类多且全,同时质量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就目前来说,已经发现的矿产品种就达到了102种之多,例如硅质原料、石膏、滑石、重晶石、菱镁矿、石墨、硅灰石、高岭土等等,在性能上,这些品种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为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水泥、重晶石等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在我国一直有着很大的发展市场,同时对于矿业来说,促进了其经济的增长。

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的素质,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管理者,素质都存在着差异;并且,在装备水平上,水平不够高,达不到所要求的一个标准;除此之外,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比较落后,对于监管安全性能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1 我国矿山的主要特点1.1 易开采、难管理在大多数情况下,矿物储存在我国的浅层表面层。

因此,与金属矿物相比,矿物在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开发利用,可以为非专业开采提供良好的条件。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空区是指经过矿区开采后留下的空洞区域。

采空区的存在给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因此,采空区的治理是矿业开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采空区的治理方案,旨在减轻采空区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采空区治理方案1. 采空区填充和复绿首先,采空区的填充和复绿是治理采空区的首要任务。

通过填充采空区,可以减少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避免采空区塌陷导致的安全隐患。

同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将采空区变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填充材料可以使用矿渣、废弃物等,确保填充不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2. 采空区水管理由于采空区存在一定的洞穴和通道,容易积聚雨水和地下水。

因此,采空区水管理是采空区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需要建立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采空区内的积水,并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此外,应定期检测采空区内的水质,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3. 采空区监控与安全措施为了及时发现采空区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需要建立采空区监控系统。

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观察采空区的状态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应制定采空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定期巡视和维护工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采空区环境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采空区治理方案还应包括环境教育的内容。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可以让公众了解采空区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此外,应加强对采空区周边居民的宣传工作,让他们了解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结论采空区治理是矿业开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采空区填充和复绿、采空区水管理、采空区监控与安全措施以及采空区环境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治理采空区,减少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采空区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采空区治理及管理情况

采空区治理及管理情况

采空区治理及管理情况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采矿业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矿区的开采逐步加剧,采空区问题也日益凸显,采空区治理和管理已逐渐成为了当前矿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采空区的形成原因采煤、采矿和采油是目前采空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煤炭、金属、土石、油气和盐类等矿产资源的开采,采空区形成就逐渐增加。

而采矿的方式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表露开采法和地下开采法是两种常见的采矿方式。

在表露开采法下,矿井开挖在地表之上,通过对矿石的剥离和爆炸力量的释放,地表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坑洞。

在地下开采法下,则是通过在地下挖掘矿山,逐渐形成一个所谓的采空区。

三、采空区对环境的影响采矿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采空区在这其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采空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水土流失。

由于采空区的存在,降水自然流入和滲透的面积就会减少。

同时,因为采空区地表的覆盖层已被去除,降雨将更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土地荒漠化。

采空区一旦形成,通常会变成一个物理空洞。

因此,采空区通常是没有植被的贫瘠地带,缺乏生命活动。

3.重金属污染。

与矿石相混合的沙子和矿物质等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伤害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四、采空区治理的方法为了减轻采空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近几年,采空区的治理正逐渐得到重视。

以下是几种采空区治理的方法:1.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防止水土流失。

2.洞穴开挖。

在采矿之前,挖掘支撑井、泄水井和综采空隙等部分进行采空区地质、空间和热力分析和预警,采用加固和支撑的方法,使之不致崩塌。

减少采空区对地面的危害。

3.能源补充。

在采空区形成之后,可以把底部的薄层的井柱填补上,形成一个新的支持体系,可以提供部分的地面支撑作用。

五、采空区管理的现状和展望虽然采空区治理的方法有很多,但采空区治理与管理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非常系统性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如法规、政策和行业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一般矿区开采后地下采空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5T11:17:09.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刘单
[导读] 摘要:施工根据以往采掘记载、现场调查、工勘以及物探勘察,背景为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拟建工业广场地下存在采空区,对地面建筑物和工业广场建设有影响,需要进行治理。

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施工根据以往采掘记载、现场调查、工勘以及物探勘察,背景为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拟建工业广场地下存在采空区,对地面建筑物和工业广场建设有影响,需要进行治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空区的形成及该区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以及该区煤层及采空区情况,其次介绍采空区勘察和采空区物探的必要性,最后就该区存在的采空区提出治理方案和常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采空区问题应对策略
1 工程概况及矿区自然特征
1.1工程概况
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采空区治理工程。

分别为工业广场主要建(构)筑物下伏采空区治理。

本次治理共计钻孔259个,总钻探工作量22457米。

主要包括变电站、锅炉房、联合楼、副井提升机房、储煤场、变电所等主要构筑物。

其中取芯验证12个,设计进尺950m,控制孔100个,设计进尺8348m,帷幕孔64个,设计进尺6117m,注浆孔83个,设计进尺7042m。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勘察数据,需对采空区进行治理。

1.2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分水岭附近东侧。

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切割较为强烈。

主要山梁走向近南北,主要沟谷走向西北-近东西向。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西南部腰子里西部山梁上,标高1452.1m;最低点位于东南谷里河河谷时家凹村附近,标高为992.2m,相对高差459.9m。

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

工业广场位于井田中部沟谷地带,地面标高1076-1132m。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据洪洞县气象局近年观测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9-12℃,最高气温在七月份达38℃,最低气温在1月份为-24℃;年平均降水量382.3mm,蒸发量为1930.44mm,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6-9月,这四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9.7%;2003年8月26日出现近年最大暴雨,24小时洪洞观测强度达105.7mm;结冰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达18m/s。

1.3地质概况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治理区涉及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厚度为84.10-99.5m,平均93.48m。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平均35.20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第四系以黄土为主,主要分布于井田山坡和山梁之上,全层厚度0-35m,平均12m 左右,该区域人工填渣厚0-10m左右,主要分布于沟谷地带。

2采取区治理面临问题
2.1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根据有关采掘记录,目前需治理的采空区采空时间主要为2004-2009年间,采煤方法主要为不规则柱式采煤法,2009年后基本无采掘,场地影响范围内工作面停采时间已达5-10年,目前在工业广场范围内拟建储煤棚及综合办公楼,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地下采空区进行稳定性评价。

2.2治理方案的选择及异常验证
治理方案选择的要求是安全可靠,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兼顾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2.3注浆效果质量检测
采空区治理作业面为地面以下,不便人员进入,也不利于肉眼法观测,很多数据的采集需要借助专业设备进行观测,对捞取的样品须进一步数据分析整理,因此,监测方法的选择和监测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3采空区治理应对策略
3.1稳定性评价的必要性
本项目已经进行了浅部工勘和瞬变电磁法物探勘察,搜集了以往矿井地质勘查和采掘资料,对地面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

根据报告记载,井田在个别地段曾出现过地裂缝现象,裂缝长度一般在10m左右,宽度一般在5-15cm,可见深度一般在1.0m左右,但大多已自然恢复或人工填埋,经计算采深采厚比6.1-37,均小于40.按照《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3-2011)规定的采空区评价标准和方法,结合现有评价条件,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进行了本项目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经评价得出属于不稳定采空区。

随着地面建筑物荷载的增加,其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下陷开裂。

为确保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对重要建筑物地下采空区进行治理。

3.2治理方案选择、采空区控制、治理方法
3.2.1治理方案选择
由于项目区采空区为重组整合前老采空区,埋藏深度15-125m不等,具体情况不明,不便进入,地面广场仍在使用中,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全填充压力注浆法对影响建(构)筑物安全的采空区进行治理。

3.2.2异常验证和采空区控制
工程开展之初首先应当进行采空区验证和控制,验证孔应当全取芯,并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和测井,取得可靠的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和测井资料。

在验证的基础上,再进行采空区控制。

最后根据控制的采空区分布资料动态优化设计,进行治理。

采用30×30m网度布置控制工程。

在此基础上以60×60m网度为基本尺度结合异常分布特征选择验证孔。

验证孔尽量布置在异常范围内,局部根据异常特征可做适当调整,以发现采空区为主要目的。

在发现采空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控制。

验证孔终孔深度以进入煤层底板一下6m为准;控制终孔深度以进入煤层底板以下1m为准。

异常验证和控制工程钻孔成孔后都需要单独组织有甲方项目负责人或简历参与的单孔竣工验收,对钻孔终孔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收集的技术资料是否完备合格、工艺过程和环节是否齐全、是否可以竣工等进行确认,并签署验收报告(单),对工程收尾、现场清理等提出
明确要求。

对需要留作注浆孔的钻孔,还需要检查孔口管是否符合要求、单孔验收后须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孔口管,以备后期注浆使用。

3.2.3总体施工步骤
结合设计院给出初步设计文件得知,现初步设计是在物探异常圈定的采空区基础上进行的,原物探勘测范围未完全覆盖需要治理的区域范围,采空区治理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异常验证及控制方可确定。

设计工程数量及费用需要根据异常验证的结果进行随时调整。

根据上述情况总体施工步骤为:①钻孔测量定位;②验证及控制;③最终治理范围的确定;④施工准备及大型临时设施;⑤施工步骤及细部施工方案;⑥注浆孔施工;⑦注浆及质量检测;⑧资料整理阶段。

3.3质量检测
为检查施工质量,通常按注浆孔的2-5%的比例设置监测孔数量,质量检查孔应分布于采空区,质量检测孔的位置选择要求具有代表性,能够综合反应所检测范围的真实注浆效果,质量检测孔宜布置在施工异常和重点保护构筑物部位。

3.1.1检测方法
①钻探:注浆施工结束6个月后进行钻孔检验。

通过孔内取芯直接观察采空区的浆液充填胶结情况,要求钻孔全取芯,孔径不小于
91mm,岩芯采取率应大于90%。

②波速测井:在检查孔内进行波速测试,采空冒落、裂隙带经治理后,横波坡速应≥160m/s。

③结合钻探和物探资料,做出综合评价。

在全面分析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注浆质量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补充注浆。

4 结束语
作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我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充足支持性文件引导下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分析,制定出贴合现场有效的技术可行方案,在过程中及时收集归档资料,施工生产活动中面临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只有不断的积累数据并分析采能有效做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3-2011)
[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3]《高速公路采空区(空洞)勘察设计与施工治理手册》(山西省交通厅)
[4]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采空区治理工程设计》,设计单位山西省第八地质工程勘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