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9b0b1d941ea76e59fa0442.png)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
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边城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全家出门上山插茱萸、到河边看划船。
B.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五湖”指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太湖和鉴湖。
C. “才高八斗”形容书读的多。
谢眺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D.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后“九州”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高中语文选择题基础练习
![高中语文选择题基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e0064067ec102de3bd8934.png)
高中语文选择题基础练习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纤.(qiān尘衣袂.(mâi锦囊.(náng吞声踯.(zhí躅B.粉黛.(dài潦.(lǎo缩仇雠.(chóu架梁之椽.(yuánC.剽.(piāo掠庖.丁(bāo锱.(zī铢訇.(hōng然中开D.鼎铛.(chēng涕泗.(sì贿赂.(lù切中肯綮.(qì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
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政策。
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B.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C.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鼓励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
D.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a61c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2.png)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1.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这三副对联依次是()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⑤②③B.①③④C.⑤③①D.①④③2.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十分高雅。
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装饰,李白“”的诗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这一特性。
荷花也象征爱情,早在《诗经》中,便有对莲花的记载。
《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南朝乐府《西洲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4.“轰隆隆!春雷乍响,我们都醒来了!”这是画给孩子们的作品————绘本《二十四节气》中某节气的画中题字,据此对这个节气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小满B.惊蛰C.谷雨D.立春5.毕业在即,小华在编排班级纪念册时,想在“难忘师恩”板块写一句诗句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下列诗句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fd76ccaeaad1f346933f55.png)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测试题一、文学常识张溥,(朝代)文学家,著名社团的领袖,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自小学习极为刻苦勤奋,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
二、加点字注音废祠.()湮.没()丙寅.()溷藩.()抶.而仆之()旌.其所为()赀.财()矫.诏()傫.然()户牖.()暴.于朝廷()赠谥.褒美()缇.骑()猝.发()詈.之()佯.狂()逡.巡畏义()投缳.道路()三、实词整理1、指出句中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敛赀财以送其行(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指明并解释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3)吴之民方痛心焉(4)颜色不少变(5)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3、说明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去今之墓而葬焉(2)缇骑按剑而前(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4)以大中丞抚吴者(5)买五人之头而函之(6)人皆得以隶使之(7)安能屈豪杰之流(8)亦以明死生之大4、一词多义解释除:(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发:(1)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发其志士之悲哉5、其他重点字词解释(1)以旌.其所为(2)在丙寅三月之望.(3)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5)视.五人之死(6)忠义暴.于朝廷(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8)或.脱身以逃四、虚词整理:之(1)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3)独五人之.皦皦(4)佯狂不知所之.者(5)抶而仆之.(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人皆得以隶使之.(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9)亦以明死生之.大(10)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以(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4)乘其厉声以.呵(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6)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8)亦以.明死生之大(9)或脱身以.逃(10)谈笑以.死五、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以吴民之乱请于朝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高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9d7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3.png)
高中语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 下列各组成语中,含义相同的是:A. 不胜枚举——举不胜举B. 纤尘不染——尘不染C. 格格不入——不入格D. 最终定论——定论最终答案:B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我们夜晚在森林中行进,脚步声在树林间______。
A. 回响B. 回荡C. 回旋D. 回音答案:B3. 下列名句出自哪一篇古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 《离骚》B. 《木兰诗》C.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 《长恨歌》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到合适的答案来。
B. 我在路上来遇到一个人,我刚刚认识他。
C. 她的调皮捣蛋,惹得他们很生气。
D. 那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公园里金黄的落叶飞舞。
答案:C5. 下列汉字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笔顺bǐ shùnB. 提倡tí chàngC. 尺寸chǐ cùnD. 粘贴zhān tiē答案:C6. 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与生活境遇相符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昼锦堂中,绣帏翠幕,日日恩深。
C.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D. 借问江横北岸,何时可到我家?答案:A7. 下列成语中,含义与“李代桃僵”最相近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推心置腹C. 青红皂白D.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答案:A8. 下列句子错误的一项是:A. 她和他都是我的同学。
B. 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这个活动的。
C. 他过来,给了我一个拥抱。
D. 他脸上的肌肉不自禁地扭曲了。
答案:B9. 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下列名句:_____建章西复几时啊,楼上夹城望海城。
A. 石钟山上松江寺B. 亭不用观天下云C. 洛阳亲友如相问D. 归雁池边没结扇答案:D10. 下列诗句中,哲理最深的一项是:A. 归来吾岭南,还向九江看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答案:B。
高中语文《静女》基础练习题
![高中语文《静女》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ab47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高中语文《静女》基础练习题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躲藏起来令男子独自徘徊,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
2古人相恋时并不看重物质馈赠的贵重与否,看重的是情感的寄托,《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男子对恋人赠物“爱屋及乌”式的反应。
3.《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逗趣的生动细节。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中的这两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经·邶风·静女》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曲而同工。
5.《静女》中男子等不到心爱的女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显得憨厚痴情。
6.恋人看重的是深情的寄托,是终生不渝的心,所以,《诗经·静女》中男子认为茅草“_____________”,完全是因为“_____________”。
7.《静女》中描写女人送给男人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f8fe27b4daa58da0114ae6.png)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d )A.倍率理赔解剖菩萨心肠恕不奉陪B.倒霉侮辱晦涩天涯海角诲人不倦C.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D.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直译执意不肯毒素独竖一帜B.致力自立更生启程起承转合C.寥廓地域辽阔起誓征稿启事D.崇尚弃恶从善鹊桥鸠占雀巢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d )A.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
B.他笃信邪教,执迷不悟,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C.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D.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与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1)瞩目________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潮湃,浮想联翩……(2)手术前,他们把____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
(3)赵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________我不及格?”A.慢慢重重偏偏B.徐徐种种偏偏C.徐徐重重恰恰D.慢慢种种恰恰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3年,福建省计划实现全省自考考籍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为自学考试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B.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伊拉克特委会如何按萨达姆的指示监视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C.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D.红庙岭垃圾堆放场建垃圾发电厂一事,日前专家已通过了可行性论证。
6.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羊年。
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
___________,它温驯并带有些许羞怯的性情,惹人喜爱。
高中语文练习题及讲解的教案
![高中语文练习题及讲解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890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高中语文练习题及讲解的教案### 高中语文练习题及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
2. 现代文的深层含义分析。
3.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现代文中隐含意义的挖掘。
####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
2. 讨论式学习。
3. 案例分析。
#### 教学过程:##### 一、文言文阅读练习练习题一: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 昔者,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契者入水求之。
讲解要点:1.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涉”、“遽”、“契”。
2. 翻译时注意句式结构的转换。
3. 翻译后,讨论文中所反映的哲理。
##### 二、现代文阅读练习练习题二:阅读现代文《背影》,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中“背影”一词在文中承载了哪些情感?2. 作者通过“背影”想要表达什么主题?讲解要点:1.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与“背影”相关的细节描写。
2. 分析作者对“背影”情感的渲染手法。
3. 讨论“背影”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 三、文学鉴赏与写作练习题三: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讲解要点:1. 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分析古诗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3. 表达个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 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学生对现代文的分析是否深入,能否挖掘出隐含的意义。
3. 学生的文学鉴赏文章是否具有个人见解和深度。
#### 作业布置:1. 完成上述练习题,并准备课堂讨论。
2. 阅读其他同学的鉴赏文章,准备提出建设性意见。
#### 教学资源:1. 相关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原文及翻译资料。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练习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81e5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5.png)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练习题词的分类:实词、虚词: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 ・四、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卜.得太突然。
二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5.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7.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C.聪明智慧 D.欣然果然2.队员们精疲力尽。
・・・・4.输得精光。
・・6.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8.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10.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五、请写出下列虚词的词性。
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屡次何必自从砰啊却六、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愿意孤寂诧异壮举架支持怎样热爱正是船只短语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1.风俗习惯()2.变化规律()3.历史悠久(一新()5.交头接耳()6.思维敏捷()7.扑通哦贪婪冬夜自己上去) 4.整修废寝忘食()1二、选出下列各组短语中不同类型的短语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是何种短语 我们的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很快。
)最近的一次考试怎么样? 他们表现得很顽强。
( 为了人民的解放,他们英勇地牺牲了。
(教室里的灯还开着。
( ) 你是哪里的人?( ) 我们的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很快。
一、划分下列句子成分(用符号表示)1 .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发明了2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 .藤野先生总是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0b64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6.png)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答案》
1. 阅读方式:概括主旨、抓住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细节、比较选择、归纳总结、分析解释、评价鉴赏、联想拓展。
2. 阅读速度: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掌握灵活的阅读速度。
3. 词的理解:语义理解、搭配理解、时态理解、语气理解、文章理解。
4. 语法:基本句型、主谓一致、并列结构、动词时态、语气、语态、非谓语动词、倒装句。
5. 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6. 文学常识:古典名著、文学常识、古诗文常识。
7. 修辞学: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句、反问、拟声、讽刺、警示、象征等。
8. 表达技巧:多种表达手法如描写、叙述、议论、说明、记叙、抒情等。
9. 写作技巧:段落结构、行文条理、过渡衔接、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0. 阅读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大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对表达手法和修辞格的掌握。
通过对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高中语文汉语基础练习题
![高中语文汉语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4ea71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8.png)
高中语文汉语基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几点中,对汉语语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的一个特点是()A、词没有形态变化B、量词丰富多彩C、句子成分常常省略D、词组构造和单句构造采取同一套原则2、下列短语中,是定中短语的是()A、张华同学B、已经完成C、打扫干净D、操作方法3、在下面的例句中,表示“经历”意义、轻读的“过”是()A、小李吃过饭就走了B、见过周恩来总理的人非常都尊重他C、过了一天又一天D、喝过了汤再吃饭4、在下面的句子中,“鸡”通指的一项是()A、王奶奶养了二十只鸡B、养鸡场里有许多只鸡C、小明从小就喜欢鸡D、张三一个人吃了一只鸡5、“赵薇眼睛大”这个句子按结构应该分析为()A、定中短语做主语的句子B、形容词谓语句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6、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
7、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属于双音节单纯词的是()A、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C、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D、年九十余,耳目聪明。
8、下列句中“伐”用的是本义的是()A、伐鼓渊渊。
《诗经》B、兴兵而伐。
《商君书》C、且旌君伐。
《左传》D、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尚书》9、下列句子中有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是()A、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B、邴夏御齐侯。
C、未得高枕而卧也。
D、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10、下列句子中动词作主语的一句是()A、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B、学不可以已。
C、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D、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表示“转移”意义的是()A、部队转移到了赵庄。
B、小王送给我一支笔。
C、小李去了北京。
D、张三赢了李四一百块钱。
E、家里给我寄来一封信。
2、下列词语中,全是自主动词的有()A、走、笑B、知道、想C、牺牲、醉D、吃、睡E、写、洗3、下列短语中,由于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歧义的是()A、炒鸡蛋B、烤白薯C、出租汽车D、进口彩电E、组织人员4、下列词语是第一人称代词的有()A、台B、我C、朕D、汝E、予5、下列句中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是()A、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高二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9163e1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5.png)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高二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被关联词“可是”正确使用的是:A. 他又惊又喜的模样,使大家都感到好笑,可是他却不以为然。
B. 他模样又惊又喜,使大家都感到好笑,可是他却不以为然。
C. 他又惊又喜的模样,可是使大家都感到好笑,他却不以为然。
D. 他模样又惊又喜,可是使大家都感到好笑,他却不以为然。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以下几种情况:1.因病不能参赛;2.旅途时间不够;3.周期不对。
B. 以下几种情况:1、因病不能参赛;2、旅途时间不够;3、周期不对。
C. 以下几种情况:1, 因病不能参赛;2, 旅途时间不够;3, 周期不对。
D. 以下几种情况:1,因病不能参赛;2,旅途时间不够;3,周期不对。
3. 下列句子中,字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因为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晚会。
B. 他由于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晚会。
C. 他因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晚会。
D. 他由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晚会。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正确的修饰语序的一项是:A. 两个月前他给了我一本书。
B. 他两个月前给了我一本书。
C. 给了我一本书他两个月前。
D. 给了我一本书两个月前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正确的词语搭配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深入浅出。
B. 这本书内容浅出深入。
C. 这本书深入内容浅出。
D. 这本书深入浅出内容。
二、填空题1.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他的考试成绩非常好,可以说是_________。
2. 完成下列句子:你越努力学习,_________。
3.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近义词:他的表情很_________。
4. 给下列句子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听到好消息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5. 完成下列成语:努力学习的人会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解释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
2. 解释语文中的“什么典故暗含在这句话中?”是指什么?3. 请解释中心思想是什么?4. 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3a0b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0.png)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一、古代文学基础知识题1.以下哪位是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家之一?•[ ] A. 杜甫•[x] B. 贾谊•[ ] C. 鲁迅•[ ] D. 朱熹2.古文韵律中的平、仄指的是什么?平指声调平缓的音节,仄指声调上扬或下降的音节。
3.下列作品是纪实文学的是:•[ ] A. 《论语》•[ ] B. 《红楼梦》•[x] C. 《记忆的态度:我的大学》•[ ] D. 《西游记》4.下面哪个不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 ] A. 白蛇传•[ ] B. 牛郎织女•[x] C. 金瓶梅•[ ] D. 梁山伯与祝英台二、现代文学基础知识题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逐渐开始出现了以个体生存状态为主题的自传体小说,请问以下哪本不属于此类?•[ ] A. 《红楼梦》•[x] B. 《纳福》•[ ] C. 《黄金时代》•[ ] D. 《人生》2.当代作家亦舒的名字是?王佩。
3.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 ] A. 《泰西杂记》•[x] B. 《狂人日记》•[ ] C. 《三国演义》•[ ] D. 《射雕英雄传》4.以下哪个作家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学者,被誉为“先知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 A. 莫言•[ ] B. 鲁迅•[ ] C. 老舍•[x] D. 张承志三、文言文基础知识题1.下面哪个不是古文的常见修辞手法?•[ ] A. 比喻•[x] B. 音韵律•[ ] C. 远指•[ ] D. 排比2.以下哪句不是出自《红楼梦》?•[x] A.。
高中语文语法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语法练习题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621e02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2.png)
高中语文语法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字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的学生。
B. 这是我的老师的书。
C. 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士。
D.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2.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了”字表示完成时态的是:A. 我吃了饭。
B. 他正在吃饭。
C. 她要去图书馆。
D. 我们准备去看电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是”字作为判断词的是:A. 他是我的朋友。
B. 这是你的书。
C. 那是一只猫。
D. 这是我的家。
二、填空题1.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了”字填入正确的位置,使其表达完成时态。
- 我()写完作业了。
- 他()到学校了。
2.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的”字,使其表达正确的所有格关系。
- 这是我()书。
- 那()房子很大。
三、改错题1.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进行修改。
-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 她正在学习,准备考试。
2.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是”字改为正确的判断词。
- 他是我的老师。
- 这是你的书包。
四、翻译题1. 将下列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并注意语法的正确性。
- The cat is on the table.- She is reading a book.2. 将下列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并注意语法的正确性。
- 他正在打篮球。
- 这是我的家。
五、讲解题1. 解释“的”字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及其意义。
- 这是一件红色的外套。
- 他是我的好朋友。
2. 讲解“了”字在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时态及其作用。
- 我已经完成了作业。
- 他去了图书馆。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高中语文语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的”、“了”、“是”等字的用法,以及时态和判断词的使用。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1cf4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f.png)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一、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1.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 翻译以下句子,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 根据所给文言文段落,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 讲解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解答文言文题目时,首先要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其次要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最后要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容。
1. 对于划线词语的解释,需要结合上下文和古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理解。
例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指的是复习、实践,“不亦说乎”中的“说”表示快乐。
2.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气和风格,同时要使译文通顺易懂。
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以翻译为“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强调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3. 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结合文中的描写和叙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 二、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1. 阅读以下现代文段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段落略。
2. 分析文中某一段落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3.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论证。
### 讲解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解答现代文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倾向。
2. 分析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时,要注意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这些语言特点如何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要基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有逻辑、有说服力的论证。
## 三、作文### 练习题1. 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以“科技与人文”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 讲解作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部分。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化常识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化常识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ee5c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7.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基础知识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又称别号、表号。
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古文中说地理位置常用“阴”“阳”,表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
山北水南为阳,例如:湖南省的“衡阳”就地处南岳衡山之北,河南省的河阳则地处黄河南岸。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充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
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
C.少牢:羊、猪各一头。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
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
3.下列句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朱”就是春秋时的范蠡,他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B.“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
C.“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内帏宫绦忖度蹂躏百无聊赖B.戏谑罥烟脊鳍监生少不更事C.理学草巢鬼秘蹙缩沸反盈天D.鄙薄性情牲醴蹒跚皮开肉绽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形容:形体容貌)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有才学而不拘礼节的神态)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风骚:姿容俏丽)④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怜:可爱)⑤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
盈,满)⑥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⑦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窈陷:深陷。
窈,幽深)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4.选词填空(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2)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3)“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全书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B.《林黛玉进贾府》随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C.《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在这篇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作品中,鲁迅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
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7.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浔阳对薄公堂迁谪独辟溪径B.崔嵬振聋发聩银篦恬然自安C.巉岩出奇制胜吮吸不径而走D.峥嵘趋之若骛霓裳气慨非凡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高而险的山岩)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凡.六百一十六言.(凡:共计。
言:说话)D.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10.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诗歌具有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多首。
B.杜甫,字子美。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C.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李商隐,盛唐诗人。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11.课文内容默写。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剑阁峥嵘而崔嵬,,。
(3)江间波浪兼天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
(4)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夜月魂。
(6)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
(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8)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12.对《蜀道难》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B.在第一段中,诗人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C.第二段在亲切地询问友人“何时还”之后,诗人又旧话重题,再议“蜀道难”。
鸟是悲鸟,树是古木,月夜惨淡,空山寂寥,子规声断,情境悲怆。
接着再写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再一次强调山高路险。
D.结尾段“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几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都是实指。
13.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
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颔联承上展开,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颈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D.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
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14.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起句气势飞动,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
而描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B.第二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
也通过“青冢”这一称呼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
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D.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
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15.对《登高》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气势恢弘,境界阔大。
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B.颔联中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
“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
诗人感慨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中,诗人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D.尾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16.对《琵琶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琵琶行》是作者上书言事,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而受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之后所写。
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B.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
忽然,从水面飘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
C.作者运用了大量拟声词和恰切的比喻,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弹奏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
演奏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令人叹为观止。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全诗的主旨句。
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
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
17.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锦瑟》第一联,是铺陈之笔。
锦瑟的50根弦,象征诗人将近50岁的人生。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兴寄遥深,感情凝重。
B.第二联,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情怀。
“庄生晓梦迷蝴蝶”,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怀;“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
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C.第三联,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D.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度长契大嬴粮景从云集响应不积跬步B.瓮牖绳枢摄足行伍价值连城爪牙之利C.驽马十驾同年而语惑之不解金石可镂D.弃甲曳兵崛起阡陌门廷若市填然鼓之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场所必须必然B.坦陈场合必需必定C.坦承场合必需必然D.坦承场所必须必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