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学习任务单 (1)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第十五周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提高班).doc

九年级数学第十五周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提高班).doc

九年级数学第十五周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20160611一、选择题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A. 40。

B. 50°C・ 60° D. 70°2.如图,反比例函数y=± (xVO)的图象经过点A (- 1, 1),过点A作AB丄y轴,垂X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収一点P (0, 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1,以直线1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豉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彖上,贝2Ijt的值是( )A.二、填空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x (x+3) =1,则代数式2X2+6X - 5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矩形ABCD屮,AB=Ji AD=1,把该矩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ct度得矩形AB'CTT,点C落在AB的延长线上,则图中阴彩部分的面积是 ______ .5.如图,在平面直角处标系中,边长不等的正方形依次排列,每个正方形都有一个顶点落在函数y=x的图象上,从左向右第3个正方形中的一个顶点A的坐标为(8, 4), 阴影三角形部分的而积从左向右依次记为Si、S2、S3 ............................... S n,则Sn的值为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v=x三、解答题6.如图,在菱形ABCD屮,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过点0作一条直线分别交DA、BC的延长线于点E、F,连接BE、DF.(1)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若EF丄AB,垂足为M, tanZMBO =丄求EM: MF的值.27.-辆慢车・一•辆快年分别从甲、乙两地同吋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都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一同驶往甲地后停车.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 两年Z间的距离为y T米,图中折线表示y与xZ间的函数图彖,诘根据图彖解决卜冽问题:(1)甲乙两地Z间的距离为______ 千米;(2)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3)求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8. 【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ABC【变式探究】如图3,当点P 在BC 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 - PE=CF ;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结论运用】如图4,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D 落在点B 上,点C 落在点C 处, 点P 为折痕EF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PG 丄BE 、PH 丄BC,垂足分别为G 、H,若AD=8, CF=3,求 PG+PH 的值;【迁移拓展】图5是一个航模的截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为AB 边上的一点, ED 丄AD, EC 丄CB,垂足分别为 D 、C,且 AD ・CE=DE ・BC, AB=2V13dm, AD=3dm, BD=V37dm. M 、N 分别为AE 、BE 的中点,连接DM 、CN,求Z\DEM 与ACEN 的周 长之和.中,AB=AC,点P 为边BC D 、E,过点 C 作 CF±AB,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PD 丄AB, PE 丄AC,垂足分别为 垂足为F.小军的证明思路是:【 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 则 PD+PE=CF.如图2, 图②连接AP,由AABP 与AACP 面枳之和等于AABC 的面积可 过点P 作PG 丄CF,垂足为G,可以证得: PD=GF, PE=CG,求证:PD+PE=CF.9.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处标系中,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A在y轴上,坐标为(0, - 1),另一顶点B坐标为(-2, 0),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2 经过B、C两点.现将一把直尺放置在直角绝标系小,使直尺的边ATT〃y轴且经过点B,直尺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AQ,与y轴重合时运动停止.(1)求点C的坐标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若运动过程中直尺的边ATT交边BC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求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3)如图②,设点P为直尺的边AD上的任一点,连接PA、PB、PC, Q为BC的小点, 试探究:在肓尺平移的过程中,当PQ=2^|也寸,线段PA、PB、PCZ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并指岀相应的点P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说明:点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类,例如,图②中,点A在抛物线内,点C 在抛物线上,点D,在抛物线外.)。

初三学生学习计划表(共8篇)

初三学生学习计划表(共8篇)

初三学生学习计划表(共8篇):篇一:中学生学习计划表很全面中学生学习计划表(1)中学生学习计划表(2)篇二:初三学生学习计划初三学生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因人而异,以下是我为你作的今后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慢慢改进完善。

可能很辛苦,但希望你能认真执行。

一、学习和奋斗目标逐渐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各个学科成绩平均分在第一学期期末初步定为50-60分,下个学期一模稳定达到70-80分(分值按100分满换算),也就是良好程度。

中考考上学校第一定位二中、侨中(80分上),第二定位一中、英才侨中(70分上)。

第三定位(60分左右),建议就读里中。

二、具体方法和计划1、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6.30分起床(可能的话6点起床)。

6.30-6.40刷牙洗脸等。

6.40-7.00读英语单词.每次记住14个就可以了,不需要多。

7.00-7.30吃饭和骑车上学。

然后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中午放学回家,可以挤点时间的话,就背下英语单词,不需要多7个就可以了。

吃饭时或吃晚饭可以看会新闻(当然吃饭时看电视对身体不好)。

准时到校午写。

放学回家到7.00为自由设定时间,可以帮忙家务、看会新闻、回映英语单词古诗、朋友聊天什么的??不能看小说、电影、电视连续剧了。

7.00到10.00是晚上学习时间。

也可以短点,但不要少于2个小时。

保证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要9个小时以上。

10.00睡觉,睡前要像放电影似的,放映下今天学的知识,特别是英语单词。

不要晚过10.30睡,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星期天是唯一没上学的一天,你可以自由安排下时间。

最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在抽3到5个小时复习。

2、新课学习和复习同步进行,要做到2不误。

新课学习包括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3大要点,预习可以在晚上抽时间预习,或者是在课间休息抽几分钟浏览下课文,在课本上划出重点(建议:除英语个别学科外,其他学科可以试试)。

课堂听讲结合课堂笔记当堂记住本堂课的重点,要点,有时间要做下练习(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初三学生的学习计划表6篇

初三学生的学习计划表6篇

初三学生的学习计划表6篇初三学生的学习计划表 (1) 初三的安排:1.每一天6:10起床.打开收音机边听英语,边洗漱吃饭.2.到校后利用课前时间多看看这天要讲什么,回顾昨日的东西.3.充分利用每堂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多和周围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4.中午要有午睡习惯,大约在20--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用于背语文的古诗和历史.每一天中午背3--5首古诗.同学,贵在坚持不懈!5.在校10分钟的课间里,最好不要再想着出去玩,要在这10分钟里好好理顺一下刚才老师所讲的自己懂了多少,有问题及时解决.6.放学不在外逗留,抓紧时间回家,10分钟内吃完饭,然后就一心学习.7.初三前几个月重点放在物理,数学,化学和语文背诵上.8.到后期重点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适当做些经典题.学习方式:对于语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的积累.教课书上的古诗文言要会背,重点段落要会翻译和默写.生词表上的单词要会写.这是前面基础的10分.后面的阅读必须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首先要多读好的文章,注意积累其中的词汇.读完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仅是读了就完了,要像在语文课上一样做分析,分析必须要透彻,这样才有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做题的时候必须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读不懂就再读,要是真的读不懂,那么就是基础功不够了...关于作文首先卷面必须要整洁,有必要的话练下字去.平时要多读好文章好作文,并深刻解析,这样对作文也会有帮忙.但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感觉.数学平时如果作业不多的话,自己多做一点题吧!必须记住:熟能生巧!这一点致关重要去年中考我考了117,也是粗心...所以对于理科,做完了都要检查.检查的时候如果时间还多,那么把答案蒙起来,重新做一遍吧!时间紧就把你认为你没有把握的题目做一遍.最后加一点:切忌骄.英语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看你有没有兴趣啦!上课注意听讲,语法不仅仅仅要背得,而且要熟练(这点跟数学一样),学习了语法就多用用,练习相信老师布置的已经够的多了.单词也必须要努力背诵,不要一次性背诵,要反复巩固,多学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也不要忽略课外的培养,多看一点适合自己的英语杂志电视等等,并且我个人认为不要看中文了,这样有一点适当的压力未尝不是好事.语感的培养同样重要,有了较强语感能够大大加强速度及正确率.这全依靠与课外培养.物理是一门理科,但同时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某个角度所,物理就是生活的学科.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物理现象,比如打篮球的时候篮球飞了起来那是因为人的手对它做了功,它依靠惯性飞行;飞行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又转化成为动能等等.物理的公式定理也要像数学一样的理解并且记忆,并且懂得举一反三的道理.做物理实验的时候不能马虎,注意观察,并且要亲自动手做一做.政治考试的时候就应是开卷的(至少我们是).这样题型会相对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中.考试之前对教材必须要熟悉,我是采用通读教材的方式熟悉教材的,挺有效的.另外做题的时候要好好审题,答偏了但是一点分都不给....答一题的时间不能太长,简答题答清要点即可.如果闭卷必须要背得各个概念.生物我认为挺简单的,我们初2时也是开卷考试.但是对教材也要熟悉,同样能够采用通读的方法.答题的时候能够适当的发散.历史对于大事件必须要清楚地记忆人物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历史的背诵最好是平时就背诵了,你要临时记忆效果不会太好...历史是一门正宗的课外学科,所以课外的积累是最重要的.课外的掌握若是丰富了,自然不会怕考试.学习地理同样是课外的积累,我个人推荐《中国地理杂志》一书,我认为对于有需要的人,它是不错的选取.学习地理我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听天气预报,这对于记忆各省市行政区很有帮忙.最后一点,学习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1、正确认识初三学习,它是学校中一段很普通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学习任务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学习任务单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随机事件图片或视频,如彩票中奖、骰子游戏等,引导学生关注随机事件的存在。
2.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随机事件?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总结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概念,为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奠定基础。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究随机事件的性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如何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性质。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特点及实际应用,学会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随机事件的性质和规律。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随机事件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初三数学(人教版)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3任务单

初三数学(人教版)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3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2(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能够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会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之前学过的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问题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式是h=30t -5t2(0≤t≤6).小球的运动时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学习任务二】
问题2用总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学习任务四】
问题3变式为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 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绿化带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60 m的栅栏围住(如下图).设绿化带的BC边长为xm,绿化带的面积为ym2.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满足条件的绿化带的面积最大?
学习
【学习任务三】
问题3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 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绿化带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 m的栅栏围住(如下图).设绿化带的BC边长为xm,绿化带的面积为ym2.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满足条件的绿化带的面积最大?

0907_005初三数学(人教版)-21.2.2公式法(1)-学习任务单

0907_005初三数学(人教版)-21.2.2公式法(1)-学习任务单
3.注意求根公式的使用条件.
4.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
5.了解学习公式法的原因.
课前学习任务
熟练掌握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用配方法解方程 .
【学习任务二】
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推荐的学习资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21.2.4后面的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9SXRJ005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21.2.2公式法(1)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班级Biblioteka 学号学习目标1.会用配方法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
2.了解石子 对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决定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学习任务单【描点法画y=x2的图象】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xy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起来)【观察函数y=x2的图象,总结性质】(1)(2)(3)【学习任务一】例1.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1=2(x+3)2−2和y2=2x2的图象,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习任务二】(x−1)2+2的图象,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例2.画出函数y1=−12x2就可以得到抛物线y1?标.怎样移动抛物线y2=−12【学习任务三】1.一般地,抛物线y=a(x−h)2+k与y=ax2有什么关系?前者可以由后者如何平移得到?2.抛物线y=a(x−h)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如何确定的?3.画出函数y=a(x−h)2+k的草图,分析它的增减性.【学习任务四】练习1:直接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 y=2(x+3)2+5;(2) y=−3(x−1)2−2;(3) y=4x2+7;(4) y=−5(x+2)2.练习2:函数y=−3x2的图象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写出平移后的图象表示的二次函数.问题1配方二次函数y=12x 2-6x+21,配方后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学习任务二】问题2怎样移动y =12x²的图象就可以得到y =12(x -6)²+3的图象?【学习任务三】问题3 回忆前面函数图象学习的内容,想一想如何直接画出y =12x²−6x +21的图象?【学习任务四】问题4 从二次函数y =12x²−6x +21的图象可以看出哪些性质?【学习任务五】例1 请讨论二次函数y =−2x²−4x +1 的图象和性质.【学习任务六】问题5 请讨论一般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和性质【学习任务七】练习推荐的学习资源1. 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方向与什么有关?2. 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什么?3. 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学习任务二】1.已知抛物线y=x2-4x+3. .(1)开口方向是,对称轴是;(2)顶点坐标是,当x= 时,y有最值是;(3)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若A(-4, y1 ) ,B(-3, y2 ),C(1, y3 )为二次函数y=x2+4x-m的图象上的三个点.试比较y1、y2、y3的大小关系.【学习任务三】例1.若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如图所示,你可以判断出a,b,c的符号吗?【学习任务四】例2. 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ac>0②a+b+c<0③2a+b>0【学习任务五】例3.如图,若a<0,b>0,c<0,则抛物线y=ax2+bx+c的大致图象为()【学习任务六】挑战.已知直线y=ax+b如图所示,则抛物线y=ax2+bx+3的图象可能是()推荐的学习资源例3.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画圆:【学习任务二】问题1 篮球是圆吗?问题2(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特点?(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问题3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学习任务三】例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 B, C, D四个点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小结用定义证明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的方法:【学习任务四】与圆有关的概念:想一想图中最长的弦是什么?为什么?推荐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一】复习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如图∵ 在⊙O 中,直径CD ⊥弦AB 于E , ∴ , , . 【学习任务二】巩固练习 如图,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E , 如果AB =20,CD =16,那么线段OE 的长为 .(OE 长为6) 【学习任务三】解决实际问题例1 如图,1 400 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赵州石拱桥主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长)是 37 m ,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 7.23 m ,求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精确到 0.1 m ).【学习任务四】解决实际问题例2 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O 点处交会,∠QON =30°,在点A 处有一栋居民楼,CDBO AE E D BO CAAO=200m,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m以内会受到噪声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方向行驶时,居民楼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如果火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居民楼受噪声影响的时间是多少秒?推荐的学习资源A 1B 1,AB 与11A B 、弦AB 与A 1B 1,还相等吗?为什么?【学习任务三】1 如图,AB ,CD 是⊙O 的两条弦.(1)如果AB=CD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B CD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OB=∠COD,那么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四】 例1如图,在⊙O 中,=AB AC ,∠ACB=60°, 求证:∠AOB=∠BOC=∠AOC .例2已知:如图所示,AD=BC 。

初三数学(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学习任务单

初三数学(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四】
例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某省正加速布局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2019年全省5G基站的数量约3.6万座.若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2019年的 倍;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将达到17.34万座.
(1)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Biblioteka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九年级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建立知识体系,综合应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相关知识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2)按照计划,求2020年底至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推荐的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二】
例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1=0.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的一个实数根为-1,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
【学习任务三】
例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3)x+2k+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一个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初三数学(人教版)数学活动:研究特殊曲线的形状-3任务单

初三数学(人教版)数学活动:研究特殊曲线的形状-3任务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观察下列两个两位数的积(两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都是9,个位上的数的和等于10),猜想其中哪个积最大.
91×99,92×98,…,98×92,99×91.
你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说明你的猜想正确吗?
【学习任务二】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2).在x轴上任取一点M,完成以下作图步骤:
推荐的学习资源
教科书第52页“阅读与思考”:推测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的关系
①连接AM,作线段AM的垂直平分线 ,过点M作x轴的垂线 ,记 , 的交点为P.
②在x轴上多次改变点M的位置,用①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点P,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观察画出的曲线L,猜想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曲线.
(2)对于曲线L上任意一点P,线段PA与PM有什么关系?设点P的坐标是(x,y),你能由PA与PM的关系得到x,y满足的关系是吗?你能由此确定曲线L是哪种曲线吗?你的出的结论与先前你的猜想一样吗?(提示:根据勾股定理用含x,y的式子表示线段PA的长)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数学活动:研究特殊曲线的形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能够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及性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复习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初三数学(北京版)反比例函数学习任务单

初三数学(北京版)反比例函数学习任务单
2、预习课本反比例函数章节,知道反比例函数的结构特征。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列出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上述函数的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可以用怎样形式的表达式来概括?
2、对于常数k的取值有限制吗?3、反比例函数表达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
1、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能确定反比例函数中的反比例系数吗?
2、如果一个含有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是正比例函数,如何求参数的值?
3、如果一个含有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是反比例函数,如何求参数的值?
4、已知自变量的值和对应因变量的值,如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当确定自变量的值时,如何求此时因变量的值?
6、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当确定因变量的值时,如何求此时自变量的值?
7、我们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2、
……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初三
学期
第一
课题
反比例函数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本节课主要涉及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并利用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回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前学习任务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前学习任务单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法指导】亲爱的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方程的有关知识,在学习微课过程,请同学们跟随微课完成下列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归纳总结并将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记录下来!
知识点1:等式、方程的概念
练习1: ①532=+ ②12+x ③1-=-y x ④257=-
⑤322-=+a a ⑥1+=x xy ⑦012=-a ⑧12-=x x
上式中是等式的是 .
上式中是方程的是 .
知识点2: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的概念
练习2:(1)①)3(213-=+x x ②143-=n m ③1-=-y x ④)(212x 22x x -=+
⑤322-=+a a ⑥ 1+=x xy ⑦ 012=-a ⑧
12=x ⑨0122=++x x x ⑩ 31-=+a ab
上面的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分式方程是 .
(2)一元一次方程x x =-)1(3的一般形式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知识点3:方程的解的概念 练习3:下列哪些数是方程的解? (1)03=-x (-3,-1,0,1,3) (2)825=-x (-2,-1,0,1,2) (3)2
231-=-x x (-4,-2,0,2,4) 课前微课学习归纳:
1. 如何理解方程中的元和次?
2.在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判断方程的项和系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如何判断一个数值是否为方程的解?
5.我们从几个方面研究方程的概念?。

初三数学学科课程资源库24.1.4 圆周角(2)-课堂学习任务单

初三数学学科课程资源库24.1.4 圆周角(2)-课堂学习任务单

24.1.4 圆周角(2)——课堂指导单
1.展示交流(20分钟)
抽签请小组代表上台讲解小黑板整理的内容,小组成员补充,其他组倾听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展示人如果为B2学生(班里没有人喜欢C,因此设为A、B1、B2),小组加2分,如果展示人为B1,小组加1分,如果展示人为A,加0.5分。

其他组成员提出质疑后,如果问题有价值,能够指向核心概念、核心方法、易错点的,也加分,小组加1分。

2.例题展示:探讨并规范书写教材例4的解法。

3.练习: 完成教材84页第三、第四题。

4.完成教材85页的思考题。

5.课堂小结:2分钟
收获:
困惑:
6.目标检测:教材89页第6题、90页第1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学习任务五】
错误的是()
例3:
A. B. C. D
【学习任务六】
例5根据下列条件,求 的值。
.
学习
1.
2.
……
⑴若a=5cm,c=3cm,d=9cm,则b=cm;
⑵若a=6cm,b=1cm,d=3cm,则c=cm.
【学习任务三】
探究比例性质
思考1.对于线段a,b,c,d,如果 ,那么ad=bc.成立吗?为什么?
思考2反之,如果ad=bc,其中bd≠0,那么 是否成立呢?
【学习任务四】
例2:若3x=2y(xy≠0),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课前学习任务
回顾小学时所学习的比例尺相关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请同学们用刻度尺量出教材第二页图中A与B,A′与B′之间的距离,及B与C,B′与C ′之间的距离。
(2)请你算一算 , 的值,你能发现它们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
【学习任务二】
例1线段m=1cm,n=2cm,p=3cm,q=6cm.请判断线段m,n,p,q成比例吗?
变式:线段m=1cm,n=2cm,p=3cm,q=6cm.请判断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
练习1:
1.下列行四条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3cm,4cm,5cm,6cm B.4cm,8cm,3cm,5cm
C.5cm,15cm,2cm,6cm D.8cm,4cm,2cm,1m
2.已知线段a,b,c,d成比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数学
年级
初三
学期

课题
比例线段(1)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九年级 上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 7 月
学生信息Βιβλιοθήκη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成比例线段,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3. 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