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
心力衰竭中医专方治疗
心力衰竭中医专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的一种以异常水、钠潴留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
近年中医对心衰的研究,无论是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上,还是临床遣方用药、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现将近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药研究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邓铁涛[1]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本,阴阳失调,阳气或气阴两虚,心气亏虚,推动乏力,血行瘀滞,“血不利则为水”,故标实为痰、水、瘀之证。
心衰病位在心,但“五脏相关”,他脏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既可成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衰致他脏功能失调或损害。
张琪[2]认为心衰以心肾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
汪慰寒[3]认为脏腑功能虚衰、忧思劳倦、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
脏腑功能虚衰是本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复感风、寒、湿、热诸外邪,很容易影响心脏功能和血脉运行。
忧思过度,心血暗耗;劳累过度,心气耗伤,均能引起心悸气短。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积湿生痰,痰湿阻遏心阳,发为心悸、咳喘。
王素琴[4]认为“心衰”总的病机在于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病位涉及心、肺、脾、肾4脏。
辨证施治目前,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将其分为7型,即心肺气虚型、气阴两亏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痰饮阻肺型、阴竭阳脱型。
杨培君[6]等临证分为5型施治:(1)心气阴虚型:治宜益心气、养心阴,化瘀肃肺,予炙甘草汤合生脉散;(2)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化瘀、养心定悸,方用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3)心肾阳虚型:治宜温补心肾阳气,佐以化瘀利水,方选附子汤加丹参、桃仁、葶苈子、车前子;(4)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化饮、泻肺化瘀,方选真武汤合参附汤;(5)心阳虚脱型: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用四逆加人参汤加味。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心肌炎、先心病等。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
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心悸喘促,动则加重,甚则倚息不得卧,疲乏无力,头晕,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合炙甘草汤。
若伴有心前区疼痛,舌有瘀斑,为瘀阻心脉,可加丹参、川芎、檀香、红花活血化瘀。
若夹饮邪,症见咳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可加葶苈子泻肺化饮。
水饮凌心:心悸气短,咳嗽而喘,咳白痰或泡沫样痰,尿少浮肿,舌质暗、苔白滑,脉滑数。
[治法] 利水化饮。
[方药] 苓桂术甘汤加味。
若喘促气憋,倚息不得卧,咳痰咯血,为痰热壅肺,可加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
痰多黏腻,胸闷气逆,为浊痰壅塞,气道不利,加皂荚丸以豁痰利气。
血瘀水阻: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下肢水肿,口唇青紫,胁下痞块,舌紫暗,苔薄腻,脉沉涩或结代。
[治法] 化瘀利水。
[方药] 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
若瘀血较重,胸部疼痛加丹参、生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
若兼气虚,症见心悸气短,劳累后更甚,加人参、黄芪补益心气。
阳气虚脱:心悸喘促,不能平卧,甚则张口抬肩,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四肢厥冷,昏厥谵妄,舌质紫暗,脉沉细欲绝。
[治法]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药] 参附汤。
如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大汗不止,为阳脱重证,可加龙骨、牡蛎以重镇潜敛以回阳救逆,加炙甘草补益心气。
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
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盲;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干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干预疗效分析作者:戴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心力衰竭的临床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的8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疗效。
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87,P=0.01)。
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心功能改善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施护;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1-0085-03【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on Chinese dialectic of nursing in the heart failure.Method:84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42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hinese dialectic of nursing mod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After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cardiac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6.87,P=0.01).Conclusion:Chinese dialectic of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on prognosis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cardiac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Heart failure; Chinese dialectic of nursing;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归属于“心悸”、“咳喘”、“水肿”、“腹胀”等范畴,《内经》称“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说明心衰的病因多为过劳、过食等。
急性心衰中医治疗
急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
1.水饮凌心
证候:心悸怔忡,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口唇发绀,尿少肢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滑,脉滑数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泻肺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伤寒论》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
血瘀明显者,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葛根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静脉注射。
阳虚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40-60ml静滴
2.痰热壅肺证
证候: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发热口渴,咳嗽痰多,尿黄量少,肢体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降气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可加双黄连注射液10-20ml静滴(金银花、黄芩、连翘。
)已经被紧急叫停生产。
3.阴不敛阳
证候:心悸不宁,气短喘促,烦渴汗出,头晕目眩,少寐多梦,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弦。
治法:滋阴敛阴,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可加罗布麻、羚羊角粉冲服。
或天麻注射液,神昏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等
4.阳气虚脱
证候:心悸气喘严重,烦躁不宁,大汗淋漓,四肢逆冷,不能平卧,尿少浮肿,面色苍白或灰暗,舌质紫暗,苔少,脉沉细欲绝。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正体类要》
偏于阳脱者加参附注射液40-60ml,偏于阴脱者加参麦注射液。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与对照组相比, 0 . 0 5 注: P< 3讨论 种植牙术后感染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感染与牙周感染相似, 其主要病原菌为厌 氧菌, 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措施。部分学者认为, 局部应用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刘洪涛 ( 山东省沂南县孙祖中心卫生院 山东沂南 2 7 6 3 0 0 )
与对照组比较, 0 . 0 5 注: P< 2 . 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对比 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进行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预防 治疗的患者显效占比 8 4 . 6 2 %( 4 4 / 5 2 ) 和总有效率 1 0 0 %( 5 2 / 5 2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 行全身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联合奥硝唑预防治疗的 5 9 . 0 9 %( 2 6 / 4 4 ) 、 9 0 . 9 1 %( 4 0 / 4 4 ) , 并且观察组的无效占比 0 %( 0 / 5 2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 . 0 9 %( 4 / 4 4 ) 。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 均 P< 0 . 0 5 ) , 详见表 2 :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对比( 例, %) 组名 观察组 对照组 2值 P值 例数 5 2 4 4 - - 显效 [ 例( %) ] 4 4 ( 8 4 . 6 2 ) 2 6 ( 5 9 . 0 9 ) 7 . 8 6 3 0 . 0 0 5 有效 [ 例( %) ] 8 ( 1 5 . 3 8 ) 1 4 ( 3 1 . 8 2 ) 3 . 6 4 4 0 . 0 5 6 无效 [ 例( %) ] 0 ( 0 ) 4 ( 9 . 0 9 ) 4 . 9 3 3 0 . 0 2 6 总有效率 [ 例( %) ] 5 2 ( 1 0 0 ) 4 0 ( 9 0 . 9 1 ) 4 . 9 3 3 0 . 0 2 6
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一、基本情况心衰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 2019 年 04 月至 06 月,我科收治心衰病 27 例,所有患者都纳入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对象,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1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 10.5 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 13 例,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 1 例,阳虚水泛证 2 例,心脾两虚证 2 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6 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 3 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活动护理、情志护理、强心药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生活照顾、饮食护理、、正确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辨证饮食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艾炙、穴位贴敷、针刺、中药灌肠。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辩证施护方法实施人次百分比喘促 27 1、体位 27 100% 2、活动 27 100% 3、情志护理 27 100% 4、心电监护 25 92% 5、强心药物 19 70% 6、吸氧 27 100% 胸闷/心悸 27 1、体位 27 100% 2、活动 27 100% 3、1 / 7情志护理 27 100% 4、心电监护 22 81% 5、吸氧 24 88% 少肢体尿 1 1、准确记录出入量 1 100% 2、正确测量体重 1 100% 3、合理体位 1 100% 4、饮食合理 1 100% 5、皮肤合理 1 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人次百分比喘促 27 灸法、 15 81% 耳穴贴压、 27 100% 穴位贴敷、 22 81% 针刺 5 3% 胸闷/心悸 27 灸法、 16 92% 耳穴贴压、 27 100% 穴位贴敷 26 96% 少尿肢体 1 灸法、 1 100% 耳穴贴压、 1 100% 灌肠 1 100%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其次是灸法、针刺。
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
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发表时间:2016-11-23T14:19:52.7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杨雪王倩袁霞张兰[导读] 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施护的应用情况。
方法: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结合患者进入我院心内科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提升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生活质量;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辨证施护心力衰竭也称作心肌衰竭,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其临床多伴随有其他内科的基础疾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病症主要有肺水肿以及心脏骤停。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心衰主要因先天不足、外邪侵入、情志内伤及年老体弱,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水湿瘀血内停而发为本病。
因心衰患者个体差异大,需辨证施治,更需要正确的辨证施护。
心衰中医护理方案
心衰中医护理方案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求。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辅助治疗心衰,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份心衰中医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一、中医辩证理论中医认为心衰多数属于“心阳虚”、“心阴亏”、“痰湿内阻”等病理变化。
根据这些辩证,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案,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养生原则心衰患者应坚持中医养生原则,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
饮食上,宜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避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运动上,可以进行适度的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悲伤、焦虑等情绪波动。
三、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护理方案中常常会包括中药的使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山药、丹参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利水通乳等作用,能够改善心衰症状,提高心功能。
四、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在心衰的辅助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能够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衰症状。
推拿则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促进经络的畅通,增强体内气血的流动,对心衰患者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五、正念调理正念调理是中医护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修炼正念,患者可以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疾病对心理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培养正念,减轻精神压力,促进康复。
六、预防与监测中医护理方案中还包括心衰的预防与监测。
通过定期的体检,了解心衰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也应加强心衰的预防措施,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减少心衰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衰中医护理方案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法。
通过中医的辩证理论和养生原则,结合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正念调理等手段,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中医护理方案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自行使用。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辩证药方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辩证药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中医治疗心衰三个典型辩证特效偏方:一、心肺气虚型【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
【方药】养心汤加减(炙甘草10克,地龙15克,肉桂、五味子各5克,丹参、泽泻、黄芪各20克,茯苓、当归、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化淤,健脾利水。
【加减】气虚自汗者,加白术15克以益气固表;兼淤血者加桃仁、赤芍各10克以活血袪淤。
二、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色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方药】加味生脉饮(熟地20克,人参、麦冬各15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黄芪、丹参、茯苓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补血活血。
【加减】口干,心烦内热者,加知母15克以养阴清热;胸痹胸闷者加川芎、薤白各10克,瓜蒌20克;胁下有痞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
三、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心悸,短气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不成型,面色灰青,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方药】真武汤加减(丹参15克,茯苓20克,白芍、白术、炙附子、五加皮、桂枝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目的:研究分析采取中医的辩证护理方法对治疗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从2013年05月~2014年05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辩證护理方法加强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医辩证的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明显的改善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护理中大力推广。
标签: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射血能力受损,从而导致一系列综合征,心力衰竭又称为“心肌衰竭”[1]。
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率集中在中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发展的严重阶段,患者会表现出休克、心脏骤停及肺水肿等症状,由于老年患者在年龄上的特殊性,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极其关键[2]。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辩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旨在进一步探讨关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76~80岁,平均年龄为(83.4±4.2)岁,病程为3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然而在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78~84岁,平均年龄为(84.5±4.1)岁,病程为2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1±1.1)年。
心衰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疗效观察
2019 年4月第6卷/第12期V ol.6, No.12 Apr.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81心衰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疗效观察唐艳秋(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医医院内四科,四川广安 638400)【摘要】目的 观察对心衰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施护后的效果。
方法 选择80例心衰患者在经过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
结果 80例患者在中医辨证施护后,总的有效率高到90%,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对心衰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病情恢复明显。
【关键词】心衰;辨证施护;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2.81.02心衰是临床上的常见的以老年人为明显代表群体的慢性疾病,是严重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血管病严重阶段,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溉不足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除了临床疾病治疗,护理对患者病情预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研究对心衰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取得的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18年4月~8月收治心衰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8~86岁,病程7~35年。
患者在入院后,经过一系列系统及有效药物治疗,如强心利尿等措施之后。
心衰症状已基本控制。
之后开始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根据不同证型,对患者制定不同护理措施。
针对性指导因人制宜。
1.2 护理方法(1)一般患者在入院后会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和病情恢复进展程度,从而适当进行活动和锻炼。
心功能差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适当下床活动,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宜。
胸闷心悸时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并密切观察吸氧后的疗效,准确记录。
神疲乏力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如多食蔬菜水果、饮蜂蜜水、腹部按摩等,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避免因大便秘结而用力排便,诱发加重心衰。
2010—9-10心衰患者的辨证施护
(四)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宜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 易消化易咀嚼饮食,限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 饱。 2、戒烟、酒。 3、限制过度饮水。 (五)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 排解不良刺激情绪的方法。护理人员操作要熟 练,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安慰感,以减少紧张 恐惧心理。
心衰患者的辨证施护
主讲人:张少珍 2010-9-10
一、心衰病的辩证分型及辩证施护: 辨证分型:心脾阳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 痰饮阻肺 辩证施护: 1、心脾阳虚 症状:心悸、气短懒言、失眠多梦、体倦乏力 ,腹胀纳差,下肢浮肿,四肢困重,舌质淡, 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施护:患者属虚寒证,常畏寒,需多加保暖, 病室宜向阳,室温偏高,平时多加衣被,免受 风寒。 2、心肾阳虚 症状:心悸、气喘、肢冷、身寒、面色无华, 精神不振,浮肿尿少、步履振颤,舌淡活起居,勤翻身, 保持床单位干净,平整,整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受 压部位,动作要轻柔,擦干,撒滑石粉。帮助患者逐 渐恢复自理能力。对于严重水肿者,采用气垫床,得 到良好的效果,在我院救治心衰病未发生1例褥疮。 3、对于虚寒病症,安排床位时一律安排在阳面,较温 和病房,室温应保持在20%-22%左右为宜,输液体加 药前先将液体略加温,以防因液体温度低加重虚寒证 ,服中药宜温服。每晚中药热水泡脚,受到较好临床 护理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4、加大健康宣教,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向患者宣传 关于本病的一些医学知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医学护理 知识,懂得应怎样预防,如何保健,发生意外应该怎 样处理。护士为提高公民健康保健知识做出了较好的 榜样。
二、专科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按内科一般护理护理常规护理。 2、床边监测,配合必要抢救设备和用物。 3、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4、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24h出入量 。 2、密切观察呼吸状况,血氧及血气分析变化。 3、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多以心率失常为首发症状,此类症状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按现代医学病理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冠状动脉多呈广泛而严重的粥样硬化。
血管腔明显变窄。
心力衰竭最明显的是心脏增大,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肌和乳头肌,可波及传导系统。
纤维组织在心肌可呈灶性,散在性或不规则分布。
西医认为该病:1.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常伴有高血压。
2.心脏逐渐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严重的两侧均扩大。
3.心衰多逐渐发生,大多数是左心衰竭,然后继以右心衰竭,并伴相应的症状、体征。
心力衰竭在中医古籍中按病情的发生。
发展各阶段的症状,体征多称为“心悸”“胸痹”“水肿”等名。
历代医家多有论著,但大部分都从单科论述,而严重的心衰合病水肿的论著并不多。
因此给我们研究重证心力衰竭水肿寻求古典医学资料的理论支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但单科论著也给我们指出了中医治疗心衰的理论根据和治疗法则。
《金匮》云: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真阴弦也。
清:张璐解释说:阳微在气分上看,故曰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在阴脉上看,如阴寒之脉,上于胸中气分,则为胸痹。
如阴脉上乘于心,则为心痛也。
喻嘉言曰:按胸痹之证,人所通患,《金匮》出十方论治,然未明言其故。
盖胸中如天空,其阳气所过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在上之侯也。
然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必驱其下焦厥逆之气。
综上所述各代医家认为胸阳不展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笔者在三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认为胸中虽是阳气所居之位,但因“痹”而致胸阳不舒,其经不畅,阳气不运,导致心痛气急,痛彻胸背。
申展胸阳是其治疗大法,但如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中心衰多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史和患者冠状动脉多呈广泛而严重的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又当以活血祛瘀为首要,因血瘀所致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心脉不通非一日之寒,胸阳不振又非一日之功。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 摘要 】 目的 探讨 中医辨证护理方 法在急性 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 护理 中的应 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在我 院接诊 的 5 8例老年重症心 力衰竭 患者 , 设为观察组 , 采取 中医辨证护理 方法。回顾性 分析 在早期在我院接诊 的5 7例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患者的 临床 资料 , 其接 受常规护 理 , 设 为对照组 , 对 比分析 两组患者 的护理后 的生活质
%, 本组数据 比较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x : : 5 . 6 0 3 , P < O . 0 5 ) 。 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提 高老年重症 心力衰竭 患者
的生活质 量 , 大大降低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键词 】 急性 ; 内科 ; 老年 ; 重症心力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医辩证 ; 施护
心 血 管病 防治 知识
2 0 1 5年 第 5期
l 1
稚论 著 /社 区人 群 防治 始
急 性 内科 老 年 重 症 心 力 衰 竭 中 医 辩 证 施 护
丁 兆 华
( 黑龙 江省 黑 河市嫩 江县 兴 农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黑龙 江 黑 河 1 6 1 4 0 8 )
较 满意 ( %) 。 1 . 4 统计 学分 析
ICU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治疗+舒适护理的疗效
来说,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特别是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多伴听力、视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功能下降现象,而常规护理中健康教育多经口头宣教或发放纸质材料进行,极易因患者听不清、听不进、看不清字、看不懂、记不牢等影响宣教效果。
且常规西医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经验性较大弊端。
而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强调“治未病”“辨证施护”等理论,涵盖情志、营养保健、康复锻炼、养生等多个领域[6]。
本研究在研究组中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重视改良教育形式,如个体教育、思维导图、穴位图、多媒体等,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教育内容中,情志护理强调经由“喜胜悲”“移情”等理论调理情志,以减轻情志内伤;按照食物四性、五味,结合患者不同时段病情规划合理膳食,实施营养保健,加用药膳,可提升免疫力、抵抗力。
灵活应用各种按摩手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发挥活血、化瘀、通络作用,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肿胀。
患肢热敷粗盐四子散可发挥温经通络功效,改善局部血运、静脉回流,加快新陈代谢,缩短肿胀消退时间,促进炎症吸收。
加强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如中医传统运动八段锦,可对粘连的脊柱关节、四肢大关节等发挥温和牵拉作用,促使局部疼痛程度减轻,缓解活动受限。
本研究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且SAS 、SDS 、AIS 评分改善效果更佳。
分析是因中医特色健康教育重视改良健康教育形式,且强化情志干预,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效果理想,需引起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1]黄康,谢文军.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四肢骨折流行病学研究[J ].西南军医,2016,18(5):433-435.[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4.[3]梁瑞琼.心理评估与测量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5.[4]王蕾,陈秋欣.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6,32(6):19-21.[5]李丹凤,刘舜杰,黎庆卫,等.不同文化层次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广东医学,2016,37(6):901-903.[6]袁尚华.中医健康教育在治未病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488-1490.(本文校对:丁永利收稿日期:2019-01-21)ICU 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治疗+舒适护理的疗效王雪梅摘要:目的分析研究ICU 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心力衰竭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心力衰竭发布时间:2021-07-07T15:50:26.9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作者:王良臣[导读]王良臣(南部县大河镇永庆卫生院;四川南充637374)心力衰竭又被称为心衰,本病的发生是因患者心肌损伤、心脏承受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变化所引发的心脏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及体循环出现瘀血等特征。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心力衰竭患病人数已超过450万人,心衰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心衰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历史悠久,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本病患者临床症状。
那么,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心力衰竭,本文将带领读者们了解和认识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心力衰竭在中医上归属“水肿、喘证”等范畴,中医研究认为,心力衰竭多因患者外邪入侵、情志劳伤、饮食偏嗜、先天不足及年老体衰等多因素影响导致,久病而伤心,致使患者之心气虚弱、气不行血,血不利为水,则瘀水互结,致使心阴、心阳损伤,且气血衰败,故发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多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为心阳虚、心气虚及心阴虚,标实主要为水停、血瘀及痰饮,标本结合俱病。
心气虚是作为心力衰竭发病之基础,气虚血瘀则是心力衰竭之基本病机,其贯穿于整个心力衰竭患病的始终。
心气之运行受肺宣降、脾统摄、肝疏泄及肾温养之影响,故心力衰竭病变往往涉及到肝、肺、脾及肾等脏器。
二、中医辨证治疗心力衰竭(一)益气养阴治法治疗心力衰竭受机体阴阳互损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可见为阴阳两虚证型,中医研究认为,“善补阳者,则必于阴中求阳”,故心力衰竭时可以益气养阴法治疗,该治法代表方包括生脉散及参麦注射液等。
此外,临床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疾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用此法治疗。
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根本原因为患者心气出现虚衰,临床治以扶正补气法,可予以人参益气祛瘀,麦冬以补心气、养受损心体。
临床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心功能等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微循环状态;临床上也可以补气养心胶囊治疗本病患者,均具有明确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3T14:19:52.7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杨雪王倩袁霞张兰
[导读] 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施护的应用情况。
方法: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结合患者进入我院心内科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提升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生活质量;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辨证施护
心力衰竭也称作心肌衰竭,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其临床多伴随有其他内科的基础疾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病症主要有肺水肿以及心脏骤停。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心衰主要因先天不足、外邪侵入、情志内伤及年老体弱,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水湿瘀血内停而发为本病。
因心衰患者个体差异大,需辨证施治,更需要正确的辨证施护。
中医心衰属于心悸、喘证、积聚、水肿的范畴,心衰中医证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七型,即心肺气虚、气阴两亏、心肾阳虚、气虚血疲、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
根据中医症候特点,常分为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痰饮阻肺,(急性加重期分为阳虚水泛型,阳虚喘脱证、痰壅肺证)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1],从而让患者的病情能够稳步改善而不出现恶化病症,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中医辨证护理非常关键。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结合患者进入我院心内科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6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在55~84岁,平均年龄为71.2岁,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54~86岁,平均年龄为71.6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对于有异常病症出现的及时处理,并且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结合合适的体位进行心脏压力的减轻[2];
2.1一般护理
2.2 中医辩证施护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清新。
(2)情志调理:劝慰患者正确对待因病程较长造成的体虚、易急躁的情绪变化,予以心理疏导(3)饮食指导: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饱餐。
(4)中医常见症候的辩证施护:(一)喘促:喘促: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恐惧情绪。
(2)给予端坐位或双下肢下垂坐位,遵医嘱予20%~30%乙醇湿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
(3)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强心药,如吗啡、洋地黄类药物等。
(二)胸闷、心悸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
2.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
3.嘱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感,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必要时让亲属陪伴,给予亲情支持。
(三)神疲乏力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交谈,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
2.加强生活护理,勤巡视,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
(四)尿少肢肿 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摄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确测量每日晨起体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轻薄衣服,空腹状态)。
2.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
3.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下肢水肿者,可抬高双下肢,利于血液回流。
4.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5.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温,可艾叶煎水浴足,温阳通脉促进血液循环。
(5)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1.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随症配穴。
如:心悸:心、小肠、皮质下;水肿穴:肾、肾俞、输尿管、膀胱;便秘穴:大肠、三焦、脾、皮质下。
2.灸法:选取穴位遵医嘱,随症配穴。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要尽可能减少气血损耗,同时选择心俞、阙阴俞穴位进行针刺护理,对于心肾阳虚的患者则要对三阴交、命门以及心俞穴位进行热敷护理[3],对气虚血瘀的患者则要结合定喘、足三里以及肺俞穴位针刺护理,对于痰饮阻肺的患者则要进行拍背护理,从而起排痰作用[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需要依据质量评定表QOL进行评估,在问卷调查中结合36个条目和8个唯独进行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将其分为低、中、高三层,其中低为分数不足70分,中为分数在70~80分,高为分数在80分以上[5]。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合问卷调查进行评估,其总分为100分,满意为患者的评分总计超过90分,比较满意为总分在60~89分,不满意为患者的评分不足60分,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之和。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础资料和临床对比观察指标结合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设定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心血管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在我国显著升高,并且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患者主要为心室功能不全病症,其主要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病症主要为咳嗽、咳痰、咳粉红色泡沫痰以及呼吸困难,患者还伴随有泌尿系统相关病症,而右心衰竭患者则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以及呼吸困难病症[6]。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能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护理干预是疾病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护理干预强调个体化,针对不同病人解决不同问题,中医心衰的辩证施护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由于患者的病症治疗周期多较长,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
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因此,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嵇云.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23):273.
[2]丁兆华.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4(05):11-12.
[3]祁雷磊.参附益气强心汤配合血液超滤治疗心阳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安宜沛.慢性心衰患者膳食现况调查及中医药膳调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高坤.急性心肌梗死并发SIRS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相关性的回顾性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6]李媛.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