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观察测量
必检
巡检
7
在河流、沟渠、公路、铁路穿(跨)越段的两端,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穿越段的两端,线路阀室两端及管线直径、壁厚、材质、防腐层变化分界处应设置临时标志桩,其设置位置应在管道组装焊接一侧,施工作业带边界线以内1m处。
检查
必检
巡检
②对特殊地段,临时、永久占地量改变、局部改线等,施工单位应向设计、监理单位提交书面文件,同时经过建设单位签字批复,获得相关批准的文字资料后才能生效。
三、测量放线质量控制内容
1、应根据设计控制(转角)桩或其副桩进行测量放线,不得擅自改变线路位置。需要更改线路位置时,必须得到设计代表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更改。
d.设置穿越标志桩:根据设计图纸,应在铁路、公路、地下设施穿越起止点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桩。在有地下设施和阴极保护地区设置警告牌。
e.设置其它标志桩:在截断阀室处、防腐层分界处、隐蔽工程及防护工程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桩。
f.设置曲线加密桩:在采用弹性敷设、弯管、弯头处,采用偏角法或切线支矩法测量放线,应在曲线的起点、中点、终点上设桩,并在曲线段间隔小于10米内设曲线加密桩。
测量放线
作 业 指 导 书
(线路工程)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工程第一项目经理部
一、编制依据
1、《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
2、《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SY4208-2008。
二、测量放线施工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
①准备测量放线用的设备、工具:全站仪、三角架、标尺、木桩、百米绳、50米钢卷尺以及其它手段用具、用料,如手锤、铁锹、标志桩、标号笔、滑石粉等。
观察
必检
巡检
2
更改线路位置时,必须得到设计代表的书面同意。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张⼒放线作业指导书⼀、⼯程概况1、塔洋⾄迈号220kV新建线路⼯程:本⼯程为塔洋⾄迈号220kV线路新建⼯程为迈号⾄官塘220kV线路在P113号转⾓塔附近解⼝Π接⼊塔洋站,形成塔洋⾄迈号、塔洋⾄⽟洲2条220kV线路⼯程其中之⼀。

本⼯程新建220kV线路全长2.297km,共全线共⽤双回路铁塔9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4基,占总数的44.44%;双回路耐张、转⾓塔5基,占总数的55.56%,线路总体⾛向为由南向北。

2、塔洋⾄⽟洲220kV新建线路⼯程:塔洋⾄⽟洲220kV线路新建⼯程为⽟洲⾄官塘220kV线路在P214号塔附近Π接,然后利⽤现迈号⾄官塘P144⾄P114段线路架设,直⾄接⼊塔洋220kV站。

本⼯程新建220kV 线路全长约2.437km,利⽤迈官线挂线段长10.68km,另外需重新紧线段长约5.0km,同时改造泮⽔⾄⼤路35kV线路约1.5km。

新建段共使⽤铁塔11基,双回路直线塔4基,双回路耐张、转⾓塔6基,单回路转⾓塔1基。

3、塔洋⾄官塘220kV新建线路⼯程:琼海塔洋220kV站220kV构架侧出线起,⾄迈号⾄官塘220kV线路P155号铁塔附近新⽴双回路Π接塔⽌的双回路220kV线路新建⼯程(包含光缆部分),新建线路长度为11.673km,新建线路使⽤铁塔38基,其中直线塔24基,耐张、转⾓塔14基;之后利⽤迈号⾄官塘220kV线路P156-P170段已架双回路铁塔挂⼀回路导线,挂线长度为4.64km,更换本⼯程新⽴П接塔⾄迈官线P170号塔段普通地线为24芯OPGW光缆,长度为4.64km;拆除迈号⾄官塘220kV线路P146⾄P155段双回路塔挂单边导线段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为3.237km,共10基铁塔,另外拆除原⽟官线P214—P217段4基铁塔及导、地线,长度约1.5km;重新紧本⼯程新⽴Π接塔⾄迈号⾄官塘220kV线路P163号塔段⼀回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为2.55km;在P214、P238塔上打拉线固定⽟洲⾄官塘220kV线路P214—P238段单回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7.758km。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1. 概述1.1 工程概况(1)阿洛一回线路:110KV洛迭二回83#-142#线路长25.234km,阿洛一回新建0.649km,阿夏开关站至洛迭二回83#(即新建阿夏线路3#),最终形成阿洛一回线路长25.883km。

导线采用LGJ-400/35型,面向330KV洛大变为大号,右侧挂线,双分裂架设;右侧地线为1*19-9.0-1270-B与JLB40-100良导体(86#-129#为1*19-9.0-1270-B,其余为JLB40-100良导体)。

(进两侧门型架详见相序图)。

(2)阿洛二回线路:阿夏线路新建段长0.649km(阿夏开关站门架-G3),利用段洛迭二回83#-142#同塔架设,最终形成阿洛二回线路约长25.883km,面向330KV洛大变为大号,左侧挂线,双分裂架设;左侧地线架设OGPW 一根。

(进两侧门型架详见相序图)。

1.1.2 导地线型号及技术特性见表1-2表1-2:导地线型号及主要技术特性1.2 架线施工工序1.2.1 张力放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2.2 本工程采用的张力放线方式展放施工顺序为:展放导线时先人力展放φ15牵引绳,最后一牵二展放导线。

遇有线路重要特殊跨越,施工措施另出。

1.2.3 放线的准备工作张力放线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人员组织计划;b). 放线计算(包括:布线、观测驰度、牵张力及上扬验算等);c). 线路通道内的障碍物清除处理;d). 交叉跨越方案确定及搭设越线架;e). 选择牵张场地及平场、修路,埋设各类地锚;f). 悬挂放线滑车;g). 展放、紧挂地线,展放牵引绳。

(施工准备阶段)图1-1:张力放线工艺流程图1.3 线路方向及子导线排序规定1.3.1线路方向:线路方向以330KV洛大变线路前进方向为大号。

图1-2:线路方向规定示意图1.3.2 双分裂线路子导线排序规定见下图(面向330KV洛大变方向)。

图1-3:双分裂线路子导线排序示意图2. 牵张场的选择及布置2.1 牵张场选择2.1.1 选场原则2.1.1.1 场地应能满足牵张机械直接到位,且面积应不小于:张力场55m×25m;牵引场30m×25m。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张力放线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1、塔洋至迈号220kV新建线路工程:本工程为塔洋至迈号220kV线路新建工程为迈号至官塘220kV线路在P113号转角塔附近解口Π接入塔洋站,形成塔洋至迈号、塔洋至玉洲2条220kV线路工程其中之一。

本工程新建220kV线路全长2.297km,共全线共用双回路铁塔9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4基,占总数的44.44%;双回路耐张、转角塔5基,占总数的55.56%,线路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

2、塔洋至玉洲220kV新建线路工程:塔洋至玉洲220kV线路新建工程为玉洲至官塘220kV线路在P214号塔附近Π接,然后利用现迈号至官塘P144至P114段线路架设,直至接入塔洋220kV站。

本工程新建220kV 线路全长约2.437km,利用迈官线挂线段长10.68km,另外需重新紧线段长约5.0km,同时改造泮水至大路35kV线路约1.5km。

新建段共使用铁塔11基,双回路直线塔4基,双回路耐张、转角塔6基,单回路转角塔1基。

3、塔洋至官塘220kV新建线路工程:琼海塔洋220kV站220kV构架侧出线起,至迈号至官塘220kV线路P155号铁塔附近新立双回路Π接塔止的双回路220kV线路新建工程(包含光缆部分),新建线路长度为11.673km,新建线路使用铁塔38基,其中直线塔24基,耐张、转角塔14基;之后利用迈号至官塘220kV线路P156-P170段已架双回路铁塔挂一回路导线,挂线长度为4.64km,更换本工程新立П接塔至迈官线P170号塔段普通地线为24芯OPGW光缆,长度为4.64km;拆除迈号至官塘220kV线路P146至P155段双回路塔挂单边导线段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为3.237km,共10基铁塔,另外拆除原玉官线P214—P217段4基铁塔及导、地线,长度约1.5km;重新紧本工程新立Π接塔至迈号至官塘220kV线路P163号塔段一回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为2.55km;在P214、P238塔上打拉线固定玉洲至官塘220kV线路P214—P238段单回线路(包含光缆部分),长度7.758km。

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测量放线是建筑物建设中的必要工序之一,它是指利用仪器在地面上测出建筑物的各个位置,然后在地上用线将这些位置用一条条的直线连接起来,形成建筑物的轮廓,从而为建筑物施工奠定基础。

本指导书将向大家介绍测量放线的操作步骤,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准备工作1. 工具准备(1)放线桩:通常为木制或钢制,可以在地上固定线。

(2)测量仪器:包括经纬仪、自动平板、经纬坐标系等。

(3)测量带或计量尺:用于测量线的长度。

(4)木槌或铁锤:用于将放线桩固定在地面上。

2. 材料准备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准备所需长度的线材。

3. 人员准备(1)测量人员:根据工程难易程度和长度要求安排不同等级的测量人员。

(2)助理人员:负责协助测量人员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根据建筑物设计图纸上的要求,现场选择建筑物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线。

(2)测量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图纸,选择经纬仪或平板仪等测量仪器,将其放置于放线的起点位置。

(3)根据测量仪器的指引,先在起点位置插入一个放线桩。

(4)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测量人员需对放线桩进行标记(如桩1、桩2、桩3等)。

2. 确定放线方向(1)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测量人员需按要求选择放线方向,以确保放线方向的准确性。

(2)根据经纬仪或平板仪的指引,使用木槌或铁锤,将放线桩插入地面上以固定线材。

(3)将线材从起点处绕过放线桩,将它扯向第2个放线桩。

(4)在第2个放线桩上加上标记。

(5)将线材在第2个放线桩上旋转,折叠至第3个放线桩。

(6)在第3个放线桩上加上标记。

(7)将线材旋转,折叠至第4个放线桩。

(8)在第4个放线桩上加上标记。

3. 放线测量(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测量人员需按照线材的长度和放线桩的布置将轮廓线进行测量。

(2)使用计量尺或测量带进行测量。

(3)记录每个放线桩之间的距离,确保线材扯直并正确放置。

(4)根据标记的放线桩在地面上挖出相应的缺口,以使放线桩更加稳固。

作业指导书(导线放线)

作业指导书(导线放线)

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单位: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O年四月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展放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日期:年月日审核: 日期: 年月日编制: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导地线展放前提条件三、架线工程的准备工作四、导地线的展放五、导地线的修补六、防振措施及跳线安装七、相序配合八、交叉跨越防护准备九、放紧线施工危险点预测及预控措施一、工程概况110KV新建工程,全线共11.7KM,新建杆塔46基,其中铁塔6基,混凝土电杆40基。

铁塔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电杆采用预制底、拉盘基础。

本次工程全线铁塔型式为自立式铁塔,有4种塔型,即:ZM、JG1 、JG2 、DSN。

导线采用LGJ—240/30,地线一根采用LBGJ-50-20AC,另一根为OPGW复合光纤与导线配合使用。

导地线采用液压耐张线夹.全线共22个耐张段。

其中穿越500KV线路1次、穿越220KV线路1次、跨越35KV 线路1次、跨越10KV线路10次、跨越低压线路30次、跨越通信线路39次、跨越房屋4处、公路10次。

二、导地线展放的前提条件1、基础浇制后养护期必须达到28天,组塔后螺栓一次性紧固率达到95%,同时不得有差件,否则不予紧线。

2、混凝土电杆组立完毕,并经过中间检查验收。

3、紧线前导地线必须作导、地线拉力试验。

4、紧线前应对铁塔的倾斜率进行详细检测计算,若超过规范的铁塔应进行调整.又特别是转角塔的斜倾.5、紧线前:导地线的临时拉线,本工程各耐张段的临时拉线均采用挖地锚坑,其深度应根据地质,在1。

7~2。

4M之间,临时拉线的对地夹角不得大于心45°。

6、临时拉线的规格:本工程所采用的临时拉线用GJ-70或近似GJ-70的钢丝绳作临时拉线,二个不允许的是:不允许导地线临时拉线在同一个拉线位置受力;不允许临时拉单缠绕在横担的某一挂线点,前后挂点应受力均匀.确保横担不变形.三、架线工程的准备工作1、图纸部分(1)熟习机电安装及杆塔明细表等施工图纸。

放线障碍处理作业指导书

放线障碍处理作业指导书

放线障碍处理作业指导书一、放线障碍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

送电线路放线施工之前,应对线路下面的障碍物如森林、房屋、江河、公路、铁路、通讯和广播线路及电力线路等进行清查处理,使导线不被损伤,被跨越物的安全运行不受影响,放线得以顺利进行。

修改审核批准否对江河跨越采用船托及牵引方式说明:1、所有施工均由障碍处理队进行,由放线施工队及技术质安部门验收。

2、本工序内的验收属公司自检范畴,达到放线要求即合格。

一切以满足下道放线施工工序为原则。

3、方案编制交底由计时人员负责,方案的审批由项目总工把关。

施工单位的自检验收由质安、技术两部门组织,放线队完成。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对将要放线段沿线清查,并做好纪录,对不同的障碍物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编制方案经审批后向各处的施工负责人现场交底。

2、人员组织准备:各处的障碍处理应分别指定施工负责人。

安全员应巡回检查,如有不停电搭设跨越架,安全员应重点督检。

根据障碍物的多少及处理难度的大小确定所需民技工人数。

3、施工工器具及材料准备:杉木杆、大锤、8#铁丝、角铁桩、钢管、扳手、滑车、钢丝绳等其它施工所需工器具。

二)放线障碍处理施工1、跨越树木森林的处理a、在山区和丘陵地带,送电线路穿过茂密的森林或荆棘,放线施工时连导引绳的展放都很困难,为此为了便于施工和展放导引绳,可沿线路方向在线路下砍出一条3米宽的通道。

砍通道时应由一人站在杆塔下,对准这一档的另一杆塔,指挥砍通道的方向,砍通道的人员应拿花杆或长竹杆作标志;b、线路跨越成片的经济林区、果树苗圃时,为了减少赔偿费用,可采取搭设简易跨越架的方法处理,跨越架搭设的高度及密度应根据经济林区的高度及密度而定。

c、对于位于线路中心且树冠较大的树木,其跨越方法是:在线路方向距大树1.5倍树高的地方挖一地锚,或是打角桩,展放导引绳时绕过大树靠地锚侧,当导引绳开始回牵腾空时,用麻绳或钢丝绳采用双头将导引绳套上带着,随着导引绳不断升高,麻绳不断往外放,直到引绳越过树顶,松出并收回麻绳。

风机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风机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1)4人员组织、分工及要求 (1)5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及要求 (3)6施工方案 (3)7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 (4)8环境、文明、低碳绿色施工措施及要求 (5)9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5)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华能赤峰书声 300MW 风电场工程二期期(100MW)场内工程,设计安装50台单机容量为2MW风力发电机组,工程地点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书声乡水泉村和前进村,风机基础定位放线和沉降观测是风机基础施工的重要内容,本工程根据构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风机基础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风机基础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构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构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2 编制依据2。

1华能书声300MW风电项目二期(100MW)场内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

2《华能书声300MW风电场工程》施工图 Q492S—T0405—(01~07)2.3《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2。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

8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及本公司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3 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3.1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审核、批准完毕.3.2施工前根据编写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施工方案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3.3人员准备:施工前应确保相关施工人员到达指定作业地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工程名称: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输变电工程编号:SJSX3-003致湖北环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现报上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措施),请审查。

附件: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施工项目部(章):项目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监理项目部(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注本表一式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 2 份。

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盖章)2014 年11 月25 日批准: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审核: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编写: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一、编写目的首先旨在规范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架线工程的施工工艺,使得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实现架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的质量目标。

二、编写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3、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该线路工程。

四、工程概况及特点4.1.工程概况线路全长9.116km,共有18个耐张段。

4.2.设计特点(1)本线路采用导线为LGJ-150/35钢芯铝绞线用于全线,地线为OPGW-24B1-35。

(2)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R-2C型防振锤。

(3)本线路悬垂串、耐张串及跳线串均采用U70B玻璃绝缘子。

五、主要施工操作及工艺控制本工程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包括五个子工序:架线前的准备、放线、紧线、导地连接、附件安装。

5.1 架线前的现场准备。

5.1.1清除通道的障碍包括树林、竹林、房屋及其它需拆迁的设施。

砍伐通道范围应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5.1.2放线前做好线路调查,对主要跨越物(电力线、通讯线及公路)搭好施工跨线架。

5.1.2.1跨越电力线路的基本原则是:一般情况下与电力线路主管部门及运行单位联系,以停电跨越电力线施工为主,达到降低施工及线路运行的安全。

采用停电降线方式施工时,为减少停电范围和供电用户的影响,一般对10KV及以下线路采取白停夜送,合理组织施工以缩短停电时间。

5.1.2.2搭设跨线架,对公路、通讯线以及不降线的电力线必须搭设跨线架,跨越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测量。

a. 跨线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b. 对主要公路跨越施工时采用全封闭式跨越架进行施工,架体可用450钢脚手架或毛竹搭设如下图:其施工流程是:将一根承力绳拉至公路对面,快速离开路面至安全距离,此绳作为循环绳,将所有承力绳往返拉至公路对面的跨架上,并封网顶。

5.1.2.3 施工完工后,拆除跨线架应从上至下逐根进行,架体不得整体推到应用人传递。

5.1.3 放线场地选择放线场地应满足放线机动设备可直接运送到位,且道路修补量不大,地形较平坦,能满足布置牵张设备,布置导线及施工操作等要求。

5.1.3.1 放线场的相邻直线塔应允许作过轮临锚,锚线对地采用不大于250,出口与邻塔悬挂点间的高差角不超过150。

5.1.3.2 档内有重要交叉跨越或档内不允许导地线接头时不宜作放线场。

5.1.3.3 一般情况下,放线场不应设转向布置,受地形限制,放线场可选择布置转向,张牵场选择确定后,在耐张线的另一侧做反向临时拉线如下。

5.1.4 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安装,施工前必须对其外观质量检查,绝缘子应按设计规定组装,放线滑轮应统一尺寸,转动灵活。

吊装绝缘子串时注意不能与塔身和横担碰撞。

5.1.5导线布线,采用逐相放空法,选出整盘导线累计线长接近于放线段所需的线长,做到每放完一相线时,线轴上导线余线较小。

5.1.6用汽车将选用适合的导线运送至现场,运送时必须绑扎牢固,并用方木支垫,四角加挂钩收好,派专人押运。

5.2展放导引绳5.2.1 本工程施工牵引绳要选用□11的防扭钢丝绳,单根使用长度选择1000—1200m,导引绳布置应考虑适当裕度,应按1.2倍的放线长度布线。

一般采用人力放线,先将每捆导引绳分散运到放线段内指定位置,用人力沿线前后侧展放,导引绳之间用30KN抗弯连接器连接。

5.2.2 一个放线段的导引绳展放完毕并连接后,将其一端锚固,另一端通过Ø11钢丝绳至绞磨牵引,使其升空,升空时应派专人沿线监护,全线采用“一牵一”的方法牵引。

5.3展放导地线5.3.1展放导地线前检查牵张两场,各种设备是否按要求布置,线架的位置方向是否正确,锚固是否可靠。

5.3.2将架设完好的导、地线通过与其相配套的网套连接器固定线的引出端,并用12号铁丝将网套连接器开口端绑扎牢固,然后用30KN旋转器将导引绳与其连接。

5.3.3安排好放线段各监护点的护线人员,保证指挥通信系统正常,加强施工监护。

5.3.4放线次序应先放地线,后放导线,在放线场、换位档及交叉跨越处,设专人理顺导线,以防交叉磨损。

5.4导、地线连接以液压方式连接,一相线放通后,将线锚固进行液压连接,压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架空电力线导线与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具体操作如下:A. 断线或穿管前都应画定位记号,其尺寸视液压管长度而定,钢芯铝绞线液压管是先压钢管后压铝管,钢管压前在钢绞线上画第一次定位印记,当钢管压接完后,必须第二次在铝股表面画铝管上的定位记号。

B.各种液压管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后用塑料带封装。

C.钢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以汽油清洗油垢。

清洗长度不短于穿管长度的1.5倍。

D.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为:对先套入铝管的一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度的 1.5倍。

5.4.1 导(地)线的穿管钢绞线直线管。

将钢绞线两端分别由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直线管内中点相抵,如图所示。

1-镀锌钢绞线;2-对接钢接续管;L-接续管长度1钢芯搭接式的钢芯铝绞线直线管的穿管如图所示,(a)剥去铝股;(b) 套铝管及穿钢管;(c) 穿铝管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a. 剥铝股。

在图中N处切断铝层绞线,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铁丝绑扎牢;如剥露的钢芯己变形,应恢复其原绞制状态。

b. 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c. 穿钢管。

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一侧;另一端也呈散股扁圆状,自钢管另一端与己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为止。

d. 穿铝管如上图C所示。

钢绞线直线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中心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依次分别向管口端施压。

钢绞线直线管的施压顺序导线耐张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所示,第一模自U型环开始,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a)剥去铝股;(b)穿钢管;(c) 穿铝管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5-引流板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S的最大允许值为S=0.866×(0.993×压前尺寸)+0.2㎜5.5 紧线施工5.5.1 做好紧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巡视直线压接管位置,经判断后应满足规范要求,如不适合,应处理后再紧线。

5.5.2 紧线段的操作。

根据导地线的紧线张力选择配备合适的工具紧地线时用地线临锚的地锚,紧导线时用导线临锚的地锚。

5.5.3 紧线时先紧地线,再紧中相线,最后紧两边相线,紧线时必须保证通信系统正常。

5.5.3.1 收紧地线,同步观看弧垂,各档弧垂调整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停止牵引,并收紧手扳胡芦,拆除牵引系统,登塔画印。

5.5.3.2 收紧导线,检查各牵引系统连接牢固后,用2—2滑轮组高空紧挂进行牵引同步看弧垂,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停止,登塔画印。

5.5.3 弧垂观测和调整A.耐张段在5档以下的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B.耐张段在6—12档,靠近两端各选一档。

C.耐张段在12档以上时,在耐张段两端及中间各选一档。

D.弛垂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E.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F.观测档的弧垂应根据设计资料求得。

G.平行四边形法观测:根据观测档所选定的弧垂观测值F,在观测档架空线悬档点A、B处各向下量距离F,绑扎弧垂板观测时,使弧垂板的连接与架线弧垂相切。

H.档端角度法:仪器在架空线垂直下方时观测角θ的计算式为:θ=t g-1[(±h-4f+4√ af)/L]5.5.4 高空临锚,待弧垂调整完后,导线对横担进行高空临锚,在离横担拉线孔1.5倍悬挂点高度的导线处安导线卡线器,在横担挂线处连接30KN手扳葫芦,再与Ø13钢绳连接,收紧手扳葫芦,使临锚系统逐渐受力,使卡线器内的导线呈松弛状态,用以锚固的手扳葫芦收紧后必须将链尾缠绕在本体上,防止滑脱。

5.5.5 割线、松线、压接及连接绝缘子串割线时在导线上用Ø16麻绳绑扎固定,麻绳另一端通过横担上的小滑轮拉至地面收紧,然后将导线拉至横担上进行割线。

松出麻绳,使导线头缓慢,落至地面。

按压接工艺规定进行割线、清洗、压接、压接后,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组装连接绝缘子,金具串。

5.5.6 挂线,现场布置中,挂线用的起吊滑轮尽量靠近挂线孔以减少过牵引量,在绝缘子及金具串的挂线侧牵引板处连接ø13.5牵引钢绳,其另一端与滑轮组相连,启动牵引系统,收紧绝缘子串,待拉线金具接近横担孔时,慢速牵引至挂好金具。

5.6附件安装为了防止导地线因风振而受损伤紧线弧垂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导地线的作业人员,在附件安装的全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线并清除架空线上的悬吊物.5.6.1附件安装时的一般规定5.6.1.1悬垂串的螺栓穿钉均按线路方向穿入特殊情况下两边线由内向处中间由左向右穿入.5.6.1.2耐张串的螺栓,穿钉均向上向下穿特殊情况下两边线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穿入,绝缘子大口向上.5.6.13开口销必须对称开口,其角度600—9005.6.2.导地线直线安装5.6.2.1地线一般采用人力肩扛法,安装人员必须踩在可靠的构件上,用肩扛起架空地线使放线滑轮不承受架空线的重力后拆除放线滑轮,将架空地线临时搁置在横担顶面或其它专用挂钩上然后按要求安装金具将线放置于线夹槽内。

5.6.2.2导线附件操作采手扳葫提升法如下:作业人员在导线上画印后,再收紧手扳葫芦,使导线离开放线滑车,当滑轮不受力时拆除,安装悬垂夹前,以画印为中心向导线前后侧量1/2线夹槽体长度加10㎜并画两个印,铝包带在印三之间缠绕,其端头返回线夹中间压紧,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线绞制方向一致且缠线紧密.手扳葫芦提升导线布置示意图1、横担2、悬垂串3、导线4、放线滑轮5、手扳葫芦6、护线管5.6.2.3 防振锤的安装应垂直于地面其安装距离符合设计要求5.7 跳线安装,跳线长度采用现场实际测量来确定,首先用钢尺丈量跳线长度,然后将跳线一端压接,送到杆塔上比量,在另一端画印,松下后再压接安装使其自然下垂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