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水调歌头》有感
读水调歌头有感_读后感作文
读水调歌头有感_读后感作文篇一:读《水调歌头》有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没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爽,我也没有苏轼对月宫的丰富想象,但每当我走在大学校园里,抬头望到天上的明月时,明月就像有意似的,总让我回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我的故乡在南方,有一条宽阔而且美丽的河流过故乡。
故乡的人都管她叫母亲河。
故乡的人在河的岸边修建了许多供人们休憩乘凉的小广场。
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学校就在河边。
在高考复习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在天气好的夜晚,在晚修结束后,一个人来到小广场,静静的望着空中的月亮出神。
月亮仿佛就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她能让我心情平静,她能把我身上的压力陡然卸去,她能还我一个愉快的心情。
她不会生气,她更不会发怒,她只会带着她甜美的微笑默默的注视着你!这时你仿佛觉得这月亮似乎是为了你而变得愈加的明亮了!又一次,我独自走在这位于异乡的大学校园里,我抬起头,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我想到了苏轼,我想到了故乡那明亮的月亮,我想到了……篇二:读《水调歌头》有感今天,外婆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宋词三百首》,其中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很喜欢。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在月圆之夜想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感叹人生好事难全,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进一步抒发了苏轼怀念手足的深情。
这首词让我想到了还未回归祖国大陆母亲怀抱的台湾,以及台湾的小朋友们。
每当中秋月圆的夜晚,我们就会家人团聚,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月亮又大又圆,象征着美好和团圆。
我吃着香甜的月饼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不禁想到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小朋友们,如果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能团聚在一起赏月,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宝岛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的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另外,台湾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阿里山、妈祖庙……真是说也说不完,如果我能象去上海一样去台湾旅游,那该多好哇!啊,亲爱的台湾,请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吧!篇三:读《水调歌头》有感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爸爸妈妈就教我背了一首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读后感(通用9篇)
《水调歌头》读后感《水调歌头》读后感(通用9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调歌头》读后感1夜下、一位诗人举杯邀月,醉意之中对影三人;月下、一位诗人仰望苍穹,朦胧之中思绪悠扬;云下、一位诗人举目不语,思念之中不知与谁共赏这一轮明月。
或许,他在对越诉说,诉说自己心中的那份愁与思。
为官仕途,感到迷茫,千百度中不知自己何去何从,乘风归去?才知高处不胜寒。
愁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当我在奋斗的路上,当我赶到了迷茫的时候,我便停下来,对着天空,对着大地,对着明月,来缓解自己,因为它在我看来,它有苏轼的气息,它足以净化我心中经时间的推移,所沉淀在我心灵深处的污物。
当你身心充满欣然,充满轻松的时候,你又可以上路了。
我时不时地想象这诗人写下《水调歌头》时的场景,感受着他内心深处那种悠悠伤感,有时自己也会被感染,望着明月高悬、吹着凉风阵阵,心中不知思念这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对人生的感悟,在月的启发下,对世态的思考;又是对亲人的思念,孰不知,明月下又有多少人寄情于它,又有多少人传达着相思之意。
我知道,不仅诗人一人将这种相思之情寄到明月之上,再融合到月光里,撒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将思念寄到月上,恐怕明月也载它不下了吧?透过云层,我看得见月亮上雕刻的《水调歌头》我能听到苏轼的吟诗、斟酒的声音,我能闻见空气中散出的酒香,我能感受到他眉皱下的愁与思。
诗依旧吟,还是那份情感;月一直明,只是圆了又残,残了又圆,反复着,轮回着。
天空、夜下、明月、枯树、微风...《水调歌头》读后感2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水调歌头读后感
水调歌头读后感
《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思考人生命运、规划未来的情感。
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在物我交融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读完《水调歌头》,我被其中的意境和情感所打动。
词中通过月色、酒意、问天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在思考自己处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豁达洒脱的情感态度。
这首词也让我深入思考了人生、自然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苏东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心灵体验的描绘,表现了人类在世界中的微弱和渺小,同时也显现了对命运与生活的接纳与思考。
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懂得静心体味自然、沟通内心,寻找人生的真谛。
《水调歌头》这首词让我体会到了词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教会我要用心感受生活、热爱自然,以一种豁达和平和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变幻和挑战。
希望在阅读这首词后,能够启迪我的心灵,让我更懂得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水调歌头赏析作文
水调歌头赏析作文导读:本文水调歌头赏析作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水调歌头赏析作文(一)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读《水调歌头》有感(11篇)
读《水调歌头》有感(11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水调歌头》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水调歌头》有感1清月几时有,将酒问青天,人有悲欢,月有阴晴圆缺,事古难全。
人若长久,千里共婵娟。
几年前的中秋夜,苏轼曾望着月亮沉醉,举杯轻吟。
今天,又是一个月圆的夜晚,我再次频唱首歌。
从古代开始,就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称赞这一轮月圆,月圆虽美,但也只是一瞬间。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过去,而明天我们将再次成为碎片。
残月似乎象征着离别的哀伤,而苏轼则一反古人对残月的哀伤,反道是写人有悲欢,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年佳句。
是的,细细想来,没有这残月的演变,这圆月哪来的?就像人生一样,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哪能换来成功的快乐?人与人之间有离别的痛苦,重聚的欢乐,自然月亮也会阴藏晴朗。
人的月亮无常,自古如此。
月圆的日子里,有多少人背井离乡,凝望着月亮,想念着家人。
有的东西是不能强求的,只要彼此怀念就够了。
如今,我们还没有体会到离别的忧伤,既然如此,就请珍惜眼前的这些点点滴滴,不要等到悲叹离别的时候才去珍惜。
我们需要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样才能乐观地面对任何事物。
有的东西虽是古往今来的事情,但只要换个角度去想,也许就会茅塞顿开。
读《水调歌头》有感2月如水,如水之`清,如水之冷冷。
不知道我在千里之外的弟弟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寂寞中思念着这如水的月夜。
这个暗淡的月光是一双伤心的手,告诉我怎样安然入睡。
庭下如空明,日复一日,积水之中,我的思念如一只纸鸢,飞向婵娟,飞向弟弟。
月亮的舞动人影,是否是捣药的白兔,我欲乘清风而上,飞上云端,飞入天上琼楼玉宇,可是那冷清的月宫又未必胜过人间。
跳舞的仙子,当你孤独时你会想起谁,中秋之夜谁不想有亲人相伴。
月亮圆了,人却很少团圆。
月球又是怎样与人类作对,又是怎样在这圆月里干扰着所爱的人所系的心?月有圆缺,人有离合,人生本无十全十美,这是永恒的缺憾,愿亲人们永远幸福安康。
读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读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发表时间:2018-08-09T14:56:17.94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作者:康中华[导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辽宁省朝阳县古山子镇东五家子初级中学12200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因与当权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至密州为官,想借外放之机,与亲人团聚,但事与愿违。
两年后的中秋(即公元1076年中秋),他只身密州,中秋之夜,明月千里,银辉遍地。
而此时他与胞弟苏辙已经分别整整七年,明月勾起了他对亲人无限的怀念,面对明月,诗人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粗读此词,以为是一首爱情词。
精读后方知这首词是苏轼借千里明月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之词。
诗人苏轼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为我们勾勒出明月当空、银辉遍地、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传统的神话传说与诗人遗世独立的意绪融合起来,在月之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之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不愧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之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是一个小序,交待了该词写作的时间及背景。
“丙辰”即公元1076年,这一年苏轼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为官。
当时苏轼正值人生失意之时,心中郁愤不平,一方面手足分离,另一方面忧患朝廷,所以这里大醉是真,欢饮是假,这欢饮难免有借酒浇愁之嫌。
词的上阙提笔就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种把酒问青天,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以及屈原的“天问”颇有几分相似。
敢于把酒问天,这突显出苏轼不凡的气魄及他那豪放的性格。
重读苏轼《水调歌头》通用一篇
重读苏轼《水调歌头》通用一篇重读苏轼《水调歌头》 1这是苏轼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此词构思奇特,境界清虚,胸襟豁达,才气飘逸,历来被推为写中秋词的绝唱。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不假雕饰,洗尽铅华,如出天籁。
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魂。
全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同时又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射出诗人感人的人格魅力。
因此,九百年来,传颂不衰,深得人们的喜爱。
中秋月圆人不圆,这对于经历了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苏轼来说,举头望月,情何以堪?古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朋友离别、骨肉分散,可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唐宋以来,出现了许多写离情别绪的诗词。
那么,苏轼的这首词是如何表达这种至真至深的情的呢?虽然此词用了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进行抒情和说理,但是却摈弃了线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现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开头几句为一个层次,接连问月问年,好似屈原的《__》,起得奇崛,情思高远。
又逢佳节,皎月当空,面对皎洁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诗人神思飞扬,情怀激荡,不禁对月发问,明月你何时开始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这问月问年,好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
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像“谪仙”李白一样,想“乘风归去”。
但又怕月宫金殿,虚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温暖亲切。
这一“欲”一“恐”体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
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同时吸引着他,最后诗人还是坚定地立足现实,热恋人世。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诗人望月抒怀,胸怀豪迈的逸兴壮思,从高处着笔,幻想琼楼玉宇“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深情与热爱。
然而人间也并非没有寂寞和遗憾,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这令诗人离愁难遣。
水调歌头的读后感范文(13篇)
水调歌头的读后感范文(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调歌头的读后感范文(13篇)导语)本店铺的会员周惠为你整理了水调歌头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与苏轼对话我读《水调歌头》作文
与苏轼对话我读《水调歌头》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很高兴与您对话。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他的豪放与忧伤。
读苏轼有感
读苏轼有感读苏轼有感篇一读苏轼,感沧桑。
他的诗词,如清泉流淌,如晨曦初现。
他的才情,如江河奔腾,如繁星璀璨。
他的境遇,如风卷残云,如月落乌啼。
苏轼的文笔,恍若隔世,又似在眼前。
读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仿佛穿越千年,与英雄豪杰共饮杜康。
读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好似置身月宫,与嫦娥共舞清歌。
苏轼,一个传奇,一段历史,一曲未完的歌。
读苏轼有感篇二读苏轼,感人生之旷达与豪情。
其才情横溢,冠绝一时,诗、文、书、画皆精,可谓千古奇才。
尤其他那崇高的道德风范,真挚的朋友情谊,令人敬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眉州人。
他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便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敏锐的才智。
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一生历经坎坷,多次遭受贬谪。
但正是这些挫折,成就了他更加豁达的人生观。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见长。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壮志,令人荡气回肠。
他的散文则以清新洒脱、富有哲理见长,如《前赤壁赋》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让人深感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读苏轼的诗、文、书、画,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激情与才情的艺术世界。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更展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魅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苏轼带给我们的那份超越生活的快乐和旷达心态。
正是这样,我们需要记住他那精神的气度和幽雅的智慧。
所谓心向宽、向前看、共天地不枉、宏图在胸中。
读苏轼,感人生之旷达与豪情!读苏轼有感篇三读苏轼,感怀才子豪情。
一曲《念奴娇》,醉卧赤壁长江,叹英雄豪情,千古传颂,不世之才,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里共婵娟,夜深人静,思绪随江水悠扬。
才情横溢,文化巨匠,笔下生花犹如狂。
游历名山大川,挥毫泼墨,一展风华绝代。
旷达豪放,寄情山水,不羁之中见深情。
遥想东坡肉,一解相思愁,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水调歌头》读后感
《水调歌头》读后感引言《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集,由唐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世人喜爱和赞赏。
通过阅读《水调歌头》,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结合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对《水调歌头》进行一些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诗人的情感表达《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信中附加的一首诗歌。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真挚情谊的表达。
诗中的凄美离别之情使人动容,诗人通过悲咏离别的场景,渲染出浓烈的伤感情绪。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这种真挚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反思人生哲理除了表达情感,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也探讨了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
诗中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开头,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生的反思。
诗人用一年的时间来对比过去和现在,启示了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感受当下的美好。
此外,诗中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过往的变幻。
诗中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许多无法挽回的变化。
这使我深思人生无常的本质和我们应对变化的态度。
诗中的一些行文点醒了我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于现实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艺术魅力的展现《水调歌头》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情感表达和思想探讨上,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上。
首先,苏轼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使整篇诗充满了色彩和生动感。
例如,“落花飞絮”、“夹岸数行人”,这些形象描绘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中的美感。
其次,苏轼通过独特的诗句结构和音律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
《水调歌头》的每个句子都如同一段旋律,具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这种音乐性的表达使整首诗更加动人。
此外,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借代、比喻等,使诗的表达更加深入人心、丰富多彩。
这些技巧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水调歌头》给予了我一些对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读苏轼之《水调歌头》有感作文
读苏轼之《水调歌头》有感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诵着这朗朗上口的《水调歌头》,我的心里不禁有许多感想。
《水调歌头》出自大才子苏轼之手,以表达苏轼在中秋节时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古人评论这首词,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先着《词洁》)”
可是,《水调歌头》这首词的全文的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运用优美的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这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这篇词无句不在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篇用圆月衬托别情。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
“苏轼一生并未隐退”,“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门漠的感觉,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隐退’、‘归田’、‘遁世’要跟深刻更沉重”。
这些论断,对理解《水
调歌头》这首词的本身,是很有启示作用的。
“苏轼诗文中的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篇就是这样。
”
最后,让我们再次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读后感
《水调歌头》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词作。
这首词以明月为引子,探讨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与宇宙的浩瀚无际,将哲理与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阅读这首词的过程中,我仿佛与苏轼一同站在明月之下,感受着他的豁达与超脱,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这首词让我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显示了苏轼的豪放性格和不凡气魄。
他敢于向青天发问,挑战宇宙的奥秘,这种气概让我深受震撼。
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与留恋,这种情感与豁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其次,这首词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与宇宙的浩瀚无际。
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宇宙的永恒。
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难以避免的。
然而,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感与哲理的交融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与事。
此外,《水调歌头》的艺术魅力也让我深受吸引。
苏轼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一幅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人生哲理的画面。
这首词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婉约的情感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情感的寄托让我感受到了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
总的来说,《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
它让我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与宇宙的浩瀚无际。
这首词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与事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变故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与有意义。
同时这首词也让我更加热爱诗歌艺术感受到了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与价值。
《水调歌头》有感5篇
《水调歌头》有感5篇又到了十五,仰望明月,思情顿生,突然想起那首词《水调歌头·中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方便大家《水调歌头》有感学习。
《水调歌头》有感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多少年前的中秋之夜,苏轼曾望月纵酒,举杯轻吟。
如今,又是月圆之夜,我再一次频首浅唱……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赞美那轮圆月,圆月固然很美,可却只是一刹那。
当今朝过去,明天它又变得残缺。
残月似乎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苏轼却一反古人对残月的悲伤,反道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的千古佳句。
是啊,细细想来,没有这残月的演变,哪来这一轮圆月?好比在生活中,没有一次次沉重的失败哪能换得成功的喜悦?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自然月亮也会阴藏晴出。
人月无常,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月圆之日,有多少远离家乡的人人凝望着月亮,思念着家人。
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只要彼此惦记就足够了。
现在的我们并没有体会到离愁的苦闷,既然这样,就请珍惜这眼前的点点滴滴,不要等到离别之时叹哀愁。
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看见它的两面性,从而乐观地去面对。
有些事虽然是自古如此,但只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感受,或许便会茅塞顿开。
《水调歌头》有感2触过泛黄的纸张,清熏的墨香,在指尖索绕。
千古绝唱,一拔心碎,两行淸泪,摄魂的文字,剩余着幽然的哀痛的温存。
轻抚,哦!那不是如水的月,而是你心中那点破碎的慰藉……秋天的夜,静谧而安详,融掉了所有的不安。
柔柔的银辉浸没了你的全身,任凉风听乱了头发,却拂不乱心中的牵挂。
凭栏远眺,泛光的湖面与天边的皓月相交织,唯美的弧线、浪漫的光点,你醉了,眼睛却空洞地望着皎月,以此寄托哀思。
怎奈,一泓秋水,一轮碧月,载不动,你心中的愁苦。
于是你颓然地合上了双眼,一滴晶莹悄悄在你眼角滑落,隽永的诗篇就此落成——《水调歌头》。
苏轼,你一代伟人,傲人的才华闪越千古,可是当你执笔刻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该是怎样的心碎……月亮在彩云的追逐下,吃力地爬了一截间隔。
《水调歌头》读书感想
《水调歌头》读书感想
《水调歌头》是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曲折悠长,表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博大的思想,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首先,这首词的词调非常美妙动听,配合着如歌如泣的词语,使人忍不住沉浸在其中。
苏轼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向往。
同时,苏轼也通过对水的描绘,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之情和生命的珍贵意义。
其次,我认为《水调歌头》所表现出的历史背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这首词中,苏轼描绘了北方辽阔广袤的草原和南方丰沛富饶的江南水乡,表现出了宋代南北差异的文化特征。
此外,词中也呈现出了小小人物泰然处之的生存状态和民间智慧,描绘了那个时代百姓们的生活和心态,从而深入了解了当时的历史文化。
最后,这首词也有着极强的思想性。
在全词中,苏轼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不同层面的揭示。
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我们可以看到
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明白积极面对困难的意义。
而“欲把西湖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则表现出人生中内心的美好和追求,强调作为人应当追求内心的美丽和高尚。
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我认为《水调歌头》是值得一读的文学经典。
它既表现出了作者的高超文化素养和文学才华,又传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通过阅读这篇词,我们可以不仅了解到历史和文化,更能够从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安静和思考的启示。
水调歌头作文600字(精选15篇)
水调歌头作文600字水调歌头作文600字(精选1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调歌头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调歌头作文600字篇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真正是流传千古了,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轼端起酒杯遥问苍天豪迈与雅兴,便令我心驰神往。
脑海中,思绪瞬间回归千百年前,依旧是这一抹月光之下,豪放的苏轼喝得酩酊大醉,端起手中的酒杯,眼神迷离,似乎思绪正遨游在千百年前,用手中的酒敬着天上的明月,那轮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明月,不由得思考起来,这轮照耀过屈原,照耀过李白,照耀过杜甫的明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月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寄托各种情感的载体,苏轼看到月,便想到了月亮之上那些传说之中的琼楼玉宇,也不知道那美轮美奂的仙宫,是什么时间了。
其实,苏轼或许在这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重回官场、重回世间权力巅峰的渴望吧。
不然又怎么会有后面一句的“我欲乘风归去”呢?之所以是“归去”,而非“登上”、“造访”,便是因为以前便是那里的人吧。
但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啊,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因此才有了“高处不胜寒”的说法。
苏轼已对那黑暗的朝廷失望了,才发出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叹。
虽孤单萧条,但却率性诗意。
这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其酷肖。
这明亮的月,这寂静的夜,总是令人不由自主的思考着,苏轼也不例外,他开始思考人生,一个尝尽人生百态的人,将人生描述为四个字:悲、欢、离、合。
但无论是悲,是欢,是离,是合,生命健康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苏轼于全文的末尾,送上了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读水调歌头有感600字
读水调歌头有感600字
嘿,说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可真是太有名啦,我读了之后呀,心里头挺有感触的呢。
记得有一回中秋夜,我们一家人聚在院子里准备赏月吃月饼,那气氛别提多好了。
月亮慢慢爬上了夜空,又大又圆,亮晃晃的,就跟个大玉盘似的挂在那儿。
我当时就想起《水调歌头》里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心里想着苏轼当年对着这月亮,肯定也是满肚子的感慨呀。
我们把小桌子搬到院子中间,摆上了各种口味的月饼,五仁的、豆沙的、蛋黄的,看着就诱人。
我拿了块豆沙月饼,咬了一口,一边嚼着一边抬头看月亮,就琢磨着这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玉兔呢,就跟苏轼琢磨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似的。
我那小侄子可有意思了,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还举着个小灯笼,嘴里嘟囔着要去月亮上找神仙玩儿呢。
这时候我爸就笑着说:“你呀,可别乱跑,小心月亮上的神仙不欢迎你哦。
”一家人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可笑着笑着,我又想起《水调歌头》里后面那些词句,像“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觉得挺对味儿的呀。
就说咱这一家人,平时也不是总能聚在一块儿的,各有各的事儿,这不就跟那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缺一样嘛,不过只要心里头惦记着彼此,哪怕分开着,那情分也还在呀。
再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更是觉得这词写得妙极了,不管离得多远,对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在乎的人,那感觉也是暖暖的。
从那之后呀,每次看到月亮,我都会想起这首《水调歌头》,它就像藏在我心里头的一个小美好呢,让人回味无穷。
【读后感300字】读《水调歌头》有感
【读后感300字】读《水调歌头》有感
读《水调歌头》有感
小学五3班成逸凡
每当我读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都会深有感触。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首诗写出了苏轼对弟弟的
思念之情。
由此,我也想起了远在常州打工的哥哥-赵琦。
我和哥哥相差十岁,他和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记得我四岁那年,我和哥哥在看电视,我喜欢看动画片,哥哥喜欢看体育比赛,我们俩爱好不同,两人抢起遥控器来,哥哥一急,他随手一甩,把正好在吃的方便面作料撒到我的眼睛里,我哇哇哭喊着去找奶奶:“奶奶,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奶奶一边安慰我一边用清水洗净了我的双眼。
等我妈妈回来后我把
事情的经过跟妈妈讲了一遍,妈妈把我拉到跟前,告诉了我和哥哥的关系。
原来,我哥哥
不是我妈妈亲生的,他是我爸爸和前妻的孩子。
妈妈还教我凡事让着哥哥一点,因为他很
可怜,从小就被他妈妈抛弃了。
从那以后,我不再和他抢东西了,等我家条件好了一点后,又添了一台电视机。
妈妈常说亲情是很可贵的,我们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种缘分,我
会永远记住这句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美好的情景长留人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拥有
这一轮明月。
这么美妙的诗句,难怪会千古流传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于中秋之夜,孤寂之时,大醉之中,深思飘渺,对月抒怀,万千感慨与无限情思凝结,遂成就了这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
试想,中秋月夜,词人畅饮而醉,是独饮也好,有人作陪也罢,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这种感觉也并非这日才有,只是在特定的月夜,尤为强烈。
当这种孤独感升华之时,便成了一种旷达的心镜。
于是词人仰望青天,把酒相问,“明月几时有?”这一问似是在追溯宇宙的奥秘,又似是惊叹于造化的巧妙,大有李太白的遗风,又有屈原《天问》的气韵,着实潇洒。
正是这么一句有意或无意的发问,引领着词人神思远逸,驰骋六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时词人想象着自己是坠入尘世间的天人,自己昔日的家园便是那天上的宫阙,不禁发出感慨:“不知我的故园此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于是便“欲乘风归去”。
至此,苏轼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超然物外的品性可见一斑。
这种心态在《前赤壁赋》中也有表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然而,一个“又恐”把词人的梦打碎了几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自让人神往,然高远之处必定清寒难挨,把词人那种既神往又畏惧的矛盾心理表现出来,读来妙趣横生。
既然飞天已成枉然,于是词人便将思绪收回,放眼人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时皓月当空,美酒佳肴、丝竹管弦一一具备,何不趁此良宵起舞欢歌呢?到底还是人间更美妙,
毕竟人间还有友人作伴,还有亲人挂念。
下阙由无边的想象转向现实,通过对月事的思索,引发了对人事的感慨。
“转竹阁,低绮户,照无眠。
”词人把目光收回,循着光影望去,只见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从雕花的窗棂上流泻下来,照在不寐人的身上。
这恼人的月光呵,是使人夜不能寐的元凶。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似是满含怨意,怨明月不解人情,为何偏偏在我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时候这般圆满呢?不免有些心理失衡,徒增了一层愁怨。
这句对月的埋怨,倒是词人感情的质朴的宣泄方式,颇有稚趣。
更妙的是词人就此笔锋陡转,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像是为明月开脱,为自己刚才的一时失态道歉,实为一番自我安慰,想要以理遣情。
理智是伤感的良药,想想看呢,月何尝一直圆满的呢?它也有盈虚亏损,也免不了受乌云遮掩,由此观来,人有悲欢离合也就在常理之中了。
十全十美的事情自古难有,既如此,便觉坦然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此时词人的愁思并未完全得以排遣,当然也是不可能完全排遣的,却已经舒缓了许多,他把对亲人的无尽思念融入了这句美好的愿望。
人生不求长相聚,但求两心相映,共享明月之姿,这也未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此时词人的内心依旧是矛盾着的,人哪能长久呢举头望去,空中的一轮圆月依旧撒播着清辉,雪样清白的月华流泻下来,依旧是无尽的思念与落默。
但此时的落寞却也含着希望,经历过一次心灵的升华与感情的跌宕后剩下的这一点点落寞也已满是洒脱与旷达了。
或许,今人读《水调歌头》,大多读出的是词人的豪放与浪漫,这是不错的,因此词作给人的感觉便是这样。
然而却又不尽如此,我还读出了一种生存智慧,词人在自己矛盾的思想上寻求着一种别样的人生姿态,在痛苦中抒发着哲
思。
字字真挚,句句含情,整首词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对于词人,作品的完成过程便是思想深处的一次历练。
对于我,一次鉴赏过程,便是对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