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译文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此词上片是“追昔”。
作者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代: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译文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
看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高楼耸立。
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
年轻时我像苏秦一样英姿飒爽,跨着战马身披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无成人已渐老,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
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间种桔游憩。
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
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去当个“富民侯”才最为相宜。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次:停泊。
人:指杨济翁(即杨炎正,诗人杨万里的族弟)、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士。
下文“二客”即此意。
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
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南犯。
胡骑:此指金兵。
猎:借指发动战争。
组练:组甲练袍,指装备精良的军队。
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翻译及习题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翻译及习题《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词作品之一。
通过对韩愈作品《听颖师弹琴》的改编,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宋代: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译文及注释译文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切切私语。
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
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
乐曲就如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一般,极尽缥缈幽远之致。
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
瞬息间高音突起,好像走进悬崖峭璧之中,寸步难行。
这时音声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坠入深渊,一落千丈,之后弦音戛然而止。
弹者好像能兴风作雨,让人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坐立不宁。
弹者把琵琶一推放下,散去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君章质夫无不为之倾心同感。
注释①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②隐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
词的檃括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宋人常有此类作品。
③昵昵:音逆,古音尼。
象声词,形容言辞亲切。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译文】细细算来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
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
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史上的聚会重现,我辈今朝宴饮赏月在南楼。
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
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
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
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赏析一】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秋,范成大因病卸下四川制置使之职,乘船东归,路过鄂州(今湖北武昌),应邀出席知州刘邦翰在黄鹤楼设的赏月宴,席间赋此词。
词中借中秋赏月发端,感慨自己多年来游宦风尘,飘泊无定。
进而想到如今老病缠身,渴望退居山林,安度人生。
【赏析二】这首词对中秋月色和大好河山的赞美,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惜关河离合,南北分裂,含蕴着他志在恢复的抱负。
但终究虚无成就,不得已而想到退居山林,潇洒度日月,这是作者的悲剧。
也是当时爱国人士的普遍悲剧。
词风在豪放、婉约之外,独具特色。
并不过分豪迈悲壮,也不流于绮靡,确是一种变徵之声。
激奋中带有苍凉之感,很准确深刻地反映了作者追求理想的热望幻灭以后的凄黯逼仄的情怀。
【赏析三】上片写赏月时情景。
开头四句。
作者略叙自己十多年间的行止。
“细数”句回忆这期间的历历往事,包蕴丰富,沉吟唱叹。
很有凄凉之感。
“十年”、“十处”并举,还有“忽”字,写出他四处流寓的“不胜漂泊之叹”。
“新”字绾合着今昔新旧之梦。
必背古诗词40首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⑥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水调歌头朗诵原文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
弟弟苏辙
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楼观。
接着,作者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时候,有亏损残缺时候,她也有她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水调歌头朗诵原文
《水调歌头
》,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朗诵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
作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
“明月几时有?”这九百年前苏轼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谜,而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想象力。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①[北宋]苏轼丙辰②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③。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佚名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明月是何时出现在天上?我手举金杯询问青天。
[出典]苏轼《水调歌头》注: 1、《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
这里指月中宫殿。
(6)不胜: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
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4篇)《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及赏析1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
《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词牌名解】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上下阙,95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例词示范】水调歌头·中秋作者: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 ○ ●,◎ ● ● ○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 ○ ●,◎ ● ● ○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 ◎ ○ ◎ ●,◎ ● ◎ ○ ◎ ●,◎ ● ● ○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 ○ ●,◎ ● ●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 ◎,◎ ◎ ●,● ○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 ◎ ●,○ ◎ ◎ ● ●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 ○ ◎ ●,◎ ● ◎ ○ ◎ ●,◎ ● ●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 ○ ●,◎ ● ● ○ △。
此首中秋词。
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
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
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
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
“不知”两句,承上意,更作疑问,既不知月几时有,故亦不知至今天上为何年也。
“我欲”三句,盖因问之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惟恐”相呼应。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蕴藉。
“起舞”两句,仍承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
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
换头,实写月光照人无眠。
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
“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
“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
“但愿”两句,更进一解,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藉月盟心,长毋相忘。
《南歌子·游赏》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歌子·游赏》原文翻译及赏析《南歌子·游赏》原文翻译及赏析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及注释「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
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
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②游人:指游玩的人。
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③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
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④竹西:扬州亭名。
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⑤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
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⑦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⑧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⑨玉舟:玉制的酒杯。
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⑩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
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
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人们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伏晴出、团圆亏损,这些事古往今来难以让人称心。
[出典]苏轼《水调歌头》注:1、《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
这里指月中宫殿。
(6)不胜: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
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原文】古朗月行·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
【不胜】不堪承受。
【弄】赏玩。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共】共赏。
【婵娟】美丽的月光【译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此事古难全。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②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③。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释】①三山:指福州。
②楚狂:指春秋时楚国狂人接舆。
接舆曾在孔子面前唱歌,嘲笑他政治上到处碰壁。
③“门外”二句:语出《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子年辛弃疾以福建提点刑狱被召,由福州赴临安,在新知好友为他饯行的宴会上作此词。
B.词的开头,将《长恨歌》和《短歌行》化入诗句,向友人倾吐爱情的失落和渴求知己之情。
C.词的上阕,委婉地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以及洁身自好、勤修美德、不随世俗俯仰的决心。
D.词的下阕,前三句表露出用世与遁世的矛盾,接着谴责了是非不分,轻重颠倒的病态社会。
2、辛弃疾的词善于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请结合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1、B.“词的开头,将《长恨歌》和《短歌行》化入诗句,向友人倾吐爱情的失落和渴求知己之情”错误。
上片一开头,是以悲歌长吟的语调,说明自己有宣泄不完的重重怨恨;只能长话短说,把它剪裁成这首小歌词。
并非化用《长恨歌》与《短歌行》。
也并非抒发爱情的失落与渴求知己的心情。
故选B。
2、①“富贵非吾事”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
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无意富贵绝不妥协的态度。
②“归与白鸥盟”化用了黄庭坚《登快阁》中的“此心吾与白鸥盟”。
表现了词人清高自首的态度,以及厌弃官场,向往归隐的意愿。
译文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
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
东坡原文及翻译赏析
东坡原文及翻译赏析东坡原文及翻译赏析东坡原文及翻译赏析1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古诗简介《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是南宋诗人方岳所作,此词从登平山堂所见景物写起,转入抒情、议论,除了怀念欧阳修、苏东坡两位“文章太守”以外,也抒发了对国土未被收复的愁恨。
翻译/译文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
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
乘坐小船沿芦苇岸边千里漂泊,张翰那种思念菰菜莼羹就辞官归家的作为,于我只能是一场梦了,我惟有默默无语把思念寄托给南飞鸿雁。
醉眼朦胧中回望渺远的黄河洛水,夕阳笼罩下留存多少遗憾和愤恨!在苹草萋萋的洲渚外面,远山在暮色里就要收敛他的眉峰。
俯仰凭吊平山堂的人间遗迹,叹息欧、苏两位仙翁已然远逝。
眼前没了当时的杨柳,只是从前的烟雨,磨灭了几位英雄。
且唱响一声孤啸,我又将匹马启程,在西风凄紧的天地间。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⑵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⑶山色:山的景色。
⑷晴空:清朗的天空。
⑸愁思:忧愁的思绪。
⑹螺红:红色的螺杯。
⑺千重:千层,层层迭迭。
⑻菰(gū)菜:即茭白。
⑼莼(chún)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⑽归鸿:归雁。
⑾醉眼:醉后迷糊的眼睛。
⑿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
此处泛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土地,故词人有遗恨在焉。
⒀蘋(píng)洲:萍洲,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城北,潇湘二水汇流处,为永州著名风景胜地,唐宋以来,即负盛誉。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这首词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唐朝大曲有"水调歌"。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字解:“水调”二字典出于隋炀帝命人凿京杭大运河历史典故,“歌头”是唐《水调歌》中序第一章,故是“头“。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水调歌头”词调来源于《水调》曲。
《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
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
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
’”(《碧鸡漫志》卷四引)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句自注亦说:“炀帝凿汴河成,自造《水调》。
”(《樊川诗集注》卷三)虽然《水调》究竟是开汴河前还是汴河开成后所制,三家说法不一,但为炀帝自制,则无异辞。
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
盛唐王昌龄有《听流人水调子》诗:“岭色千重万重而,断弦收与泪痕深。
”玄宗朝乐家许和子,开元末选入宫,改名永新,“善歌,能变新声”。
安史乱后,避地扬州,于舟中“奏《水调》”,金吾将军韦青一听,即知是“永新歌也”(段安节《乐府杂录·歌》)。
可见当时《水调》之为人所熟悉的程度。
玄宗本人也喜听此曲,逃奔蜀中之前,登楼置酒,令善唱《水调》者登楼而歌,“闻之,潸然出涕”(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
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
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
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
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
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
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
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赏析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
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
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
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