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正式版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本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本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制冷系统是一种用来控制和维持特定环境温度的重要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农业和住宅领域。
然而,由于制冷系统涉及到高压、低温和易燃易爆的物质,因此它们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安装、操作、维护和废弃制冷系统的角度,介绍一系列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制冷系统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安全技术范本,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设计、安装、操作、维护和废弃制冷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设计安全2.1 设计原则制冷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冷却剂泄漏和事故发生。
- 减少可燃物料暴露的风险,采用低毒、无毒剂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 优化能量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2.2 设计准则- 选择适当的制冷剂,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 设计制冷系统的容量和压力,确保其能够满足工作要求,但不超出设备的额定参数。
- 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和部件,并严格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安装和调试。
- 考虑制冷系统的热交换,冷却、加热和混合减压等系统,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 考虑系统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气流,以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
- 设计防止过热和过冷的控制系统,保护制冷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的安全。
第三章安装安全3.1 前期准备- 制定完善的安全计划和操作程序,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准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
- 对施工区域进行整理和清扫,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2 安装过程- 确保制冷设备和部件的正确选择和安装,遵循相关的安装指南和安全要求。
- 安装制冷系统时,避免损坏或泄漏冷却剂和其他易燃易爆的物质。
- 定期检查和清洁冷凝器、蒸发器和其他制冷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 安装盖板和防护罩,防止人员误碰。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是指在使用和维护制冷系统时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措施。
制冷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空气或物体保持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然而,由于使用制冷系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一、制冷系统的设计安全技术1. 充分了解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求,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法规和标准要求。
2. 使用高品质的制冷设备和配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设计和安装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位置,确保其易于维护和清洁,并避免发热源附近的安装。
4. 设计和安装安全阀和紧急排放装置,以保护系统免受超压和过热的危险。
5. 设计和安装适当的过热和低压保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损坏设备和材料。
6. 安装合适的防震和防护装置,以减少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并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二、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技术1. 使用和操作制冷系统之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流程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源。
3. 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冷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不得随意更改系统的工作参数和操作方法。
5.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通过适当的间歇工作和休息,以防止过热和过载。
6. 定期对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
7. 对于系统故障和紧急停机,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报警,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保护。
8. 避免使用低质量的制冷剂和化学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9. 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要注意对制冷设备和配件进行正确的存储和处理,避免随意堆放或丢弃。
三、制冷系统的紧急救援技术1. 在制冷系统故障或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救援和应急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迅速切断系统的电源和气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主要涉及到制冷剂的安全管理、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安全阀和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一、制冷剂的安全管理1. 制定制冷剂管理制度:建立制冷剂管理制度,明确制冷剂的购买、储存、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方面的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制冷剂的储存和使用安全:制定储存和使用制冷剂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制冷剂储存仓库的通风、防火、防爆等设施得到落实,制冷设备和管道的泄露处、接头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切实做到安全使用制冷剂。
3. 制冷剂的购买和追溯管理:管制制冷剂的购买渠道,建立制冷剂购买和追溯管理制度,确保制冷剂的真实来源,防止购买到假冒劣质产品,保证制冷剂的质量和安全。
二、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1. 制冷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制冷设备的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设备的供电和接地符合要求,设备的结构和连结部件要可靠。
制冷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检查和更换制冷系统中的过滤器、检查和修复制冷系统的管道和阀门等,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性能稳定。
2. 制冷系统的泄漏检测: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泄漏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泄漏检测。
可以通过气检仪、电子探测器等设备进行泄漏检测,一旦发现泄漏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漏点。
3. 制冷设备的启停和排气:启停制冷设备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停止。
在排气过程中要防止液体回流和气体积聚,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造成设备的损坏。
三、安全阀和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1. 安全阀的选择和安装:按照制冷设备和管道系统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安全阀进行安装。
安全阀的选择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确保阀门的承受压力和流量的要求。
2. 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制冷系统的安全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
设计安全系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数范围,并设置相应的报警和保护措施,当参数超过设定范围时,能及时报警和停机保护。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一、引言制冷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由于一些操作不慎,人为疏忽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制冷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加强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
本文将探讨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制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二、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 设备选型与安装(1)根据制冷系统的工况参数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并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2)进行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安装,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和通风条件,避免设备之间出现干扰或安全隐患。
(3)对关键设备进行强制防护,如在压缩机上设置过热保护装置、冷媒液位控制装置等。
2. 设备运行与维护(1)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对制冷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持设备运行的良好状态。
定期清洗设备和换热器,清除积尘和杂质,确保换热效果和设备的散热性能。
(3)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和温度探头等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紧急故障处理与事故预防(1)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和事故预防制度,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理的效率。
(3)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性能测试和运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 建立安全监管体系(1)建立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2)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测设备,对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对制冷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评估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保障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三篇)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第一节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意义制冷系统承受的压力虽然属于中低压范畴,但由于操作不当,使制冷剂在非正常压力下循环,即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尤其是采用氨制冷剂,氨有毒、易燃易爆,一旦大量泄漏,不仅造成制冷剂的浪费,更会危及人身及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巨大损失。
因此,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1.操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查制度,查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2.冷冻站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班组定额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
3.冷冻站所用的仪器、仪表、衡器、量具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4.操作人员要作到“四要“,“五勤”,“六及时”“四要”指:要确保安全运行;要确保被冷却物的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冷冻油、制冷剂的消耗。
“五勤“是指:勤看仪表;勤查机器运行状况;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调节阀门;勤查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六及时“是指:及时加油、放油;及时放空气;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及时排除电脑故障。
5.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
当班生产及机器运转、供液、压力、温度情况记录清楚。
机器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隐患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
交接时发现问题,如不能在当班处理时,交班人应在接班人协同下负责处理完毕后再离开。
6.氨瓶、氟利昂瓶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事项,特别注意:1)制冷剂液瓶必须按期鉴定,不得使用以超过检验期的氨瓶、氟利昂瓶;2)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不得过量充装,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3)制冷剂液瓶不得放在热源附近,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米;4)向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时,瓶内压力较低时,不得用火烤来加热,可用温水加热;5)不得强烈震动、敲击、碰撞制冷剂液瓶;6)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制冷剂液瓶;7)夏季不得在太阳下曝晒;8)制冷剂液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促进制冷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系统、制冷设备、冷库等。
第三条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须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本规程执行。
第四条制冷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知识,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方可从事操作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五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第六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安全设备齐全完好,并经过验收。
第七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操作环境的安全。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警觉,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进行制冷系统维修和检修时,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拆卸设备。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十一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启动前,必须先进行系统的压力和温度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启动制冷系统时,必须先打开制冷剂阀门,然后逐渐增加负荷,达到稳定状态。
第十三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进行紧急停机时,必须先关闭制冷剂阀门,然后逐渐减少负荷,确保安全停机。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处理制冷系统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制冷剂的加注和排放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第四章紧急情况处理第十六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并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八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制冷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二篇)
制冷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制冷工作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制冷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制冷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等。
第三条制冷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规定的安全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技术规程由相关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负责制定、修订和管理,制冷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第二章制冷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五条制冷设备的安装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组织力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六条安装现场应按照相关的安全要求进行布置,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七条制冷设备的调试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调试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和仪表是否完好,并进行系统的泄漏试验和安全隐患排查。
第八条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程,注意安全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和强制接线,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
第三章制冷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第九条制冷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和操作技术交底。
第十条运行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和运行参数,合理运行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行和滥用电器设备。
第十一条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及时更换磨损零部件和润滑油,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停机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隐患消除后方可重新运行。
第四章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第十三条在制冷工作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安全工具和设施、设置安全告示牌等。
第十四条制冷工作人员应具备紧急救援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抢救和处理事故,相关单位应制定紧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第十五条发生事故后,制冷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影响,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是指在制冷系统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为了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安全性:制冷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
在设计时要根据系统的用途、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合理选择制冷剂、设计制冷系统的排放路径和防漏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 设备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设备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膨胀阀、压缩机等制冷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其中,制冷机组应安装带有温度保护装置的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装置、压力过高保护装置等,以防止设备的过热、过载和过压等现象引起的事故。
3. 安全管理: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制冷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包括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好设备运行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在安全、高效的状态下运行。
4. 泄漏控制技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制冷系统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泄漏控制技术,包括选择低泄漏率和低毒性的制冷剂,采取有效的泄漏检测和报警系统,以及建立制度化的泄漏处理程序。
5. 火灾控制技术: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电机等设备容易因过热或短路引起火灾事故。
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冷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火灾控制技术,如安装防火墙、灭火系统、火焰探测器等,提高火灾的控制和扑灭能力。
6. 应急处理技术:制冷系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泄漏等。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技术,包括设立应急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培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等,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环境保护技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氟利昂类臭氧层消耗物质和全球变暖潜力较大的氢氟碳化物等。
为了保护环境,制冷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减少制冷剂的泄漏、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的技术、合理使用制冷剂等。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2篇)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高效可靠的制冷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制冷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因此,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以下的制冷系统安全技术范文。
一、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是确保制冷系统运行安全的第一步。
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安全技术要点:1. 分析和评估制冷系统的需求和环境条件:制冷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制冷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充分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考虑制冷量、温度范围、环境湿度、空气污染等因素,从而确保系统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2. 合理选择制冷剂:制冷剂的选择应基于对制冷性能、环境影响、安全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应优先选择无毒、无燃性、低温下化学稳定的制冷剂,并遵循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
3. 设计合理的安全系统:在制冷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安装过流保护装置、低温保护装置、压力限制装置等,以确保系统运行在安全范围内。
4. 严格控制装置和管路的质量:安装制冷系统时,应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和材料,并确保管路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测,以确保制冷系统的安全性。
二、制冷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制冷系统运行与维护安全技术的要点:1. 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制冷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运行指标和要求,确保制冷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运行参数和数据应被定期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的问题。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正确使用和调节各种设备和控制系统,确保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制冷系统的设备和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洗、紧固、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适用于所有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操作。
第二条本规程的编制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第三条本规程所涉及的制冷系统指的是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冷冻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等各个部件的综合系统。
第四条本规程适用于制冷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和紧急处理等各个阶段的安全技术操作。
第五条本规程的具体实施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结合技术要求和操作经验进行调整,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第六条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制冷系统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第七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保障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第八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职责。
第九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保持制冷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的部件和设备。
第十一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冷系统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三条制冷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制冷系统的安全记录,及时记录操作、维修和事故情况,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第三章制冷系统的安全检查第十四条制冷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
第十五条制冷系统的安全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检查设备和管线的连接是否紧固,无泄漏现象;(二)检查压力表、温度表等仪表的准确性和完好性;(三)检查制冷剂的充放情况,是否超过规定限量;(四)检查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状况,是否存在老化和损坏现象;(五)检查冷却塔和冷凝器的清洁情况,是否存在堵塞。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是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其目的是预防潜在的危险和事故,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将对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冷系统的设计安全1. 设备选择和排布合理。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合理排布设备,以确保安全和便利的运行。
2. 确保冷媒的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冷媒,避免使用危险性高的冷媒,如氨气等。
冷媒的储存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和意外情况。
二、制冷系统的操作安全1. 员工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复杂状况的能力。
2. 严格操作规程。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并禁止擅自改动设备和参数,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实施安全措施。
在制冷系统操作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置安全防护栏杆等,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三、制冷系统的检测与监控安全1. 安装安全检测仪器。
安装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仪器,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定期检测系统状态。
定期检查制冷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冷媒管道、阀门、压缩机等,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进行维修和更换。
3. 进行安全监控。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对制冷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四、制冷系统的应急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流程,包括停机、紧急排放、泄漏清除等,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2.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应急程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3. 提供紧急救援设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安全装置安全操作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安全装置安全操作制冷系统是一种能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中转移至高温环境的技术设备。
然而,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压力过高、温度过低、泄漏等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安全装置和安全操作来保障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1.安全技术:(1)压力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压力应被监测和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可采用安全阀、压力计、压力开关等安全技术设备实现压力的安全控制。
(2)温度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温度应被监测和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可采用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等安全技术设备实现温度的安全控制。
(3)泄漏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气体应被密封,不得泄漏。
可采用泄漏检测器、泄漏报警装置等安全技术设备实现泄漏的安全控制。
(4)电气安全技术:制冷系统的电路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防止电路短路、漏电等情况发生。
可采用过载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安全技术设备实现电气的安全控制。
(5)防爆安全技术:制冷系统中涉及易燃易爆物质,需采取防爆措施,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安全技术设备实现防爆的安全控制。
2.安全装置:(1)安全阀:安全阀是制冷系统中常见的安全装置,可在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开启,释放压力,防止系统压力过高而引发事故。
(2)放散阀:放散阀用于控制制冷系统中的压力,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开启,释放部分压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液位报警器:液位报警器用于监测制冷系统中的液位变化,当液位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器会发出警示信号,提醒操作员及时采取措施。
(4)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制冷系统中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传感器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操作员及时采取措施。
(5)泄漏检测器:泄漏检测器用于监测制冷系统中的气体泄漏情况,当检测到泄漏时,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操作员及时采取措施。
3.安全操作:(1)运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制冷系统操作和维护知识,熟悉系统的原理和安全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疏忽导致事故发生。
第一章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安全装置、安全操作1解析
第三部分制冷系统的运行第一章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第一节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意义制冷系统承受的压力虽然属于中低压范畴,但由于操作不当,使制冷剂在非正常压力下循环,即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尤其是采用氨制冷剂,氨有毒、易燃易爆,一旦大量泄漏,不仅造成制冷剂的浪费,更会危及人身及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巨大损失。
因此,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1.操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查制度,查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2.冷冻站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班组定额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
3.冷冻站所用的仪器、仪表、衡器、量具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4.操作人员要作到“四要“,“五勤”,“六及时”“四要”指:要确保安全运行;要确保被冷却物的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冷冻油、制冷剂的消耗。
“五勤“是指:勤看仪表;勤查机器运行状况;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调节阀门;勤查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六及时“是指:及时加油、放油;及时放空气;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及时排除电脑故障。
5.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
当班生产及机器运转、供液、压力、温度情况记录清楚。
机器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隐患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
交接时发现问题,如不能在当班处理时,交班人应在接班人协同下负责处理完毕后再离开。
6.氨瓶、氟利昂瓶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事项,特别注意:1)制冷剂液瓶必须按期鉴定,不得使用以超过检验期的氨瓶、氟利昂瓶;2)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不得过量充装,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3)制冷剂液瓶不得放在热源附近,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米;4)向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时,瓶内压力较低时,不得用火烤来加热,可用温水加热;5)不得强烈震动、敲击、碰撞制冷剂液瓶;6)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制冷剂液瓶;7)夏季不得在太阳下曝晒;8)制冷剂液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三篇)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文制冷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由于其涉及到高压、高温等安全风险,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探讨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
一、制冷系统的设计安全技术1. 合理的设计参数: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应该基于实际需求,不能过分超出或低于实际需求。
设计参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工作负荷、制冷剂的性质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强化设备的结构与材料安全性: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这些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压能力,以承受高压和高温工况下的工作。
3. 安全阀的设置与调整:制冷系统应配备安全阀,以防止系统发生过压、过流等情况。
安全阀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应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制冷剂的选择与使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应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制冷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化学性质、热力性质、毒性、易燃性等因素,避免使用有害的制冷剂。
5. 隔离与分散控制:制冷系统的不同部分应有明确的隔离措施,以免因某一部分的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事故。
同时,应合理设置控制装置,使得对系统的控制分散在不同的控制单元上,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二、制冷系统的安装安全技术1. 安全距离的合理设置:制冷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因热传导引起的温度升高或因震动导致的碰撞而造成事故。
2. 措施的合理设置:制冷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正确使用安装工具、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 绝缘处理:制冷系统的输电线路、控制线路等应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对于高压设备部分,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人员接近设备时造成伤害。
4. 密封和排气:制冷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排气性,避免系统因泄露而引起的安全风险。
5. 安全标识和警示:制冷系统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以警示人员在操作和接近设备时的注意事项,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为了确保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制定了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制冷系统概述制冷系统是指将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
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三、制冷系统的安全要求3.1 设计合理性要求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具备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3.2 设备检测要求制冷系统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测,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3.3 操作规程要求制冷系统的操作必须按照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或增加操作步骤。
四、制冷系统操作安全规程4.1 操作前准备4.1.1 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没有泄漏、损坏和松动现象。
4.1.2 按照制冷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操作手册,确认操作步骤。
4.1.3 充分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熟悉仪表的使用和读取方法。
4.1.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
4.2 制冷系统的启动与停车4.2.1 启动前应先检查系统的电源,确保整个系统供电正常。
4.2.2 启动电源后,按照启动顺序操作设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2.3 启动后,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检测各个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4.2.4 停车时,先将设备逐个停机,再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完全停止运行。
4.3 制冷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3.1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设备的各个部分。
4.3.2 对于有泄漏嫌疑的地方,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
4.3.3 定期检测设备的气密性和压力,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3.4 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4 制冷系统的安全措施4.4.1 设备运行时,严禁擅自解除安全阀和限压阀等安全装置。
4.4.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制冷系统的紧急救援措施,掌握急停按钮和应急电话的使用方法。
4.4.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身体部位伸入设备内部。
4.4.4 操作时要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防止摔倒和触摸高温部位。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本(2篇)
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本制冷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制冷、冷却和空调等领域。
然而,制冷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范本,旨在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方法。
一、设备安全技术1.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维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并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检测与监控:安装相关的检测与监控设备,及时监测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3. 设备运行规程:制定和执行设备的运行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修改设备设置,并能够正确处理设备故障。
二、气体安全技术1. 高压气体操作:对高压气体的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进行。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高压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并能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
2. 气体泄漏检测:安装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气体泄漏的情况。
操作人员需要经常检查气体泄漏检测装置的运行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3. 气体贮存与处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标准来贮存和处理气体。
禁止在不通风的地方堆放气瓶,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三、电气安全技术1. 设备接地:制冷系统的电气设备必须接地,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接地电阻应小于规定的值,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线路保护:安装合适的线路保护装置,对电气线路进行保护。
如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线路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
3. 防雷措施:对设备进行适当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线等设备。
同时,在雷雨天气时,要及时断开设备的电源,避免因雷击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四、应急救援技术1. 灭火器材:设置合适的灭火器材,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和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发生火灾时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正式版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正式版氨制冷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制冷体系,它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
然而,由于氨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对于氨制冷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都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下面是一份关于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的正式版,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2.确保操作人员穿戴全套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3.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运行状况,如管道、阀门、泵等,确保无漏氨现象;4.确保安全区域内严禁吸烟、明火和静电产生,同时将易燃物品从操作区域清除。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操作;2.在停电状态下,打开系统的安全阀以释放残余压力,确保泵、管道等设备的安全;3.操作期间,应保持安全区域的通风良好,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况;4.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漏氨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关闭相关阀门、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疏散等;5.在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先切断氨气供应,排空系统内氨气,确保安全。
三、紧急情况的处理:1.发生泄漏事故时,首先确保人员的安全,迅速撤离受到威胁的区域,并立即报警;2.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紧急处理,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影响;3.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对其进行第一时间的氨气解毒处理;4.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气源,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四、日常维护和监测:1.定期对氨制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2.检测氨气浓度,及时排查氨气泄漏,定期校准氨气传感器;3.在系统运行期间,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记录日常检修和维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务必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3篇)
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制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第三条安全责任1. 所有参与制冷系统操作的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必须遵守本操作规程的要求,并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对系统和人员造成危险。
2. 制冷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制冷系统的结构、性能及有关操作规范,具备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 制冷系统管理人员负有监督和管理制冷系统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人员的责任,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第二章制冷系统检查第四条定期检查制冷系统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1. 管道系统的泄漏情况,是否出现渗漏或破裂。
2. 冷却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是否正常。
3. 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和流量是否稳定。
4. 制冷剂的储存状态、配比和质量。
5. 制冷系统的绝缘和接地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6. 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却器、膨胀阀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7. 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第五条异常情况处理一旦发现制冷系统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2. 确定异常原因,尽快进行维修。
3. 停机期间,不得随意触摸或调整制冷系统的设备和管道。
4. 维修结束后,必须进行必要的试运行和检查,确保系统安全。
第三章制冷系统操作第六条操作前准备在操作制冷系统之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制冷系统的各项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无异常情况。
2. 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装备是否齐全,包括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3. 熟悉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制冷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相应的安全事项。
第七条操作程序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制冷系统的操作控制方式和流程,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控制参数。
3. 不得随意更改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参数,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同意。
制冷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3篇)
制冷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一、引言制冷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涉及到制冷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和修理等多个环节。
由于制冷工作环境复杂,涉及到高压、高温、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因素,因此制冷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制冷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冷工安全技术规程,以规范制冷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二、一般规定1. 制冷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考核,持有合格证书方可从事制冷工作。
2. 所有制冷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在工作过程中,制冷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4. 禁止制冷工作人员在酒精、药物或疲劳状态下从事工作,确保工作状态良好。
三、操作技术要求1. 制冷设备的操作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程序进行,严禁盲目操作。
2. 在操作制冷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及其附件的安全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操作时应保证设备周围的工作空间清洁整齐,防止堆放杂物导致安全事故。
4. 制冷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5. 制冷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私自停电或改变设备运行模式。
6. 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要求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冷冻器械或高温表面。
7. 在设备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排空系统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四、安全防护要求1. 制冷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常见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
2. 制冷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冷媒的性质和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3. 在操作高压制冷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服装,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
4. 制冷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急救方法,并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减少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正式版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节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意义制冷系统承受的压力虽然属于中低压范畴,但由于操作不当,使制冷剂在非正常压力下循环,即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尤其是采用氨制冷剂,氨有毒、易燃易爆,一旦大量泄漏,不仅造成制冷剂的浪费,更会危及人身及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巨大损失。
因此,安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1.操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查制度,查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2.冷冻站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班组定额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
3.冷冻站所用的仪器、仪表、衡器、量具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4.操作人员要作到“四要“,“五勤”,“六及时”“四要”指:要确保安全运行;要确保被冷却物的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冷冻油、制冷剂的消耗。
“五勤“是指:勤看仪表;勤查机器运行状况;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调节阀门;勤查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六及时“是指:及时加油、放油;及时放空气;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及时排除电脑故障。
5.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
当班生产及机器运转、供液、压力、温度情况记录清楚。
机器设备运行中的故障、隐患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
交接时发现问题,如不能在当班处理时,交班人应在接班人协同下负责处理完毕后再离开。
6.氨瓶、氟利昂瓶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事项,特别注意:1)制冷剂液瓶必须按期鉴定,不得使用以超过检验期的氨瓶、氟利昂瓶;2)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不得过量充装,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3)制冷剂液瓶不得放在热源附近,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米;4)向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时,瓶内压力较低时,不得用火烤来加热,可用温水加热;5)不得强烈震动、敲击、碰撞制冷剂液瓶;6)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制冷剂液瓶;7)夏季不得在太阳下曝晒;8)制冷剂液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第二节安全装置为保证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设备及系统中必须装有必要的安全装置。
这些安全装置必须是完好的、有效的。
1. 压力监视及其安全设备a. 压力监视设备制冷系统的运转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主要的监视手段是通过压力表显示系统各部位的压力。
这样,一方面便于正常的操作管理,如可以通过压力判断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察觉各设备有无异常或超压现象,予以控制或报警。
如压力传感器不仅有显示的功能,还可以起到压力控制和报警的安全保护作用。
制冷系统中的压力表,如有下列情况,不得使用:指针失灵;刻度不清;逾期未校验;铅封损坏;截断压力后指针不归零点;玻璃表盘破碎等。
制冷系统中的压力表,如果损坏,必须立即报废,并更换正式厂家生产的、具有合格证及铅封的、精度及量程满足要求的压力表。
量程为最大使用压力的1.5~3倍,精度不小于2.5级。
必须指出,氨压力表标有明显的“氨”字样,氨压力表不能用普通的压力表代替。
b. 压力保护安全设备制冷系统中,不仅有压力表等监视设备,还有一些可以起到自动保护的安全设备。
一旦压力出现异常情况,安全设备可以自动动作,降低设备压力或自动停机,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压力保护安全设备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整设定值。
这些设备包括:u 安全阀:分直接排放的安全阀(压力式)和旁通降压(压差式)的安全阀两种。
不同设备的安全阀设定压力不同。
安全阀必须定期检验,每年校验一次,并加以铅封;安全阀起跳后必须重新校验,确保其严密性和准确性。
为了便于检修和更换,要求在安全阀前设置截止阀(压缩机除外),但必须处于开启状态。
活塞压缩机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差达到1.6MPa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低压级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差达到0.6MPa时应自动开启。
系统中高压设备的安全阀设定开启压力为1.85MPa,低压设备为1.25MPa。
u 压力继电器:分为压力继电器和压差继电器两种。
压力继电器主要起排气压力高保护、吸气压力低保护、中间压力高保护、断水保护等;压差继电器主要起油压差保护和泵供液的安全保护。
u 熔塞:由易熔合金制成,常用于贮液器和冷凝器。
遇到高温而熔化,可以防止因火灾而出现的爆炸事故。
与安全阀和压力继电器不同,仅遇异常高压,熔塞不起安全保护作用。
2. 液位监视及其安全设备主要包括液面计、液面控制器、浮球阀等。
在不同的设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气液分离器、排液桶、集油器仅起到防止液位过高的作用;对贮液器、低压循环桶、中间冷却器而言,不仅起到防止液位高的作用,还起到防止液位过低的作用。
液位控制器对液位可起到监视和报警的作用,浮球阀可以自动供液防止液位过低。
3. 温度监视及其安全设备通过监视制冷压缩机及系统各部位的温度,可以判断各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用以指导系统的操作以及设备的检修。
需要监控的温度主要包括:压缩机吸排气温度、润滑油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冷媒进出口温度、库房温度、轴封室温度、电机及压缩机的轴承温度等。
有的温度测量仅起到监视作用,有的还起到报警或停机等保护作用,如油温高(低)保护、排温高保护、水温高(低)保护等。
4. 其它安全防护措施a.止回阀:防止压缩机反转;防止系统高低压设备窜气;防止蒸发温度不同的蒸发器压力平衡。
b.平衡管:冷凝器与贮液器、两台以上的贮液器之间应当设置气体和液体的均压管,起到保证高压设备之间的压力均衡、液体制冷剂流动通畅以及液位稳定的作用。
c. 机器间和设备间设有事故排风设备,及时排除有害气体,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能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
室内和室外都有事故风机按钮开关。
此外,机器的转动部位应设置安全保护罩;机房应配备防毒面具、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氧气呼吸器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高压贮液器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防止阳光直晒。
第三节安全操作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运行中的危险情况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但是,仍会有错误的操作发生,因此,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为了使制冷系统安全运行,有三个必要的条件:第一是系统内的制冷剂不得出现异常高压,以免设备破裂;第二是不得发生湿冲程、液击等误操作,以免破坏压缩机;第三是运动部件不得有缺陷或紧固件松动,以免损坏机械或制冷剂泄漏。
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1. 阀门及管路的安全操作一般情况下,要求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都应缓慢进行。
向容器内充装制冷剂时,阀门应缓慢打开,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开启供液和回气阀门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压力波动过大或引起液击;严禁敲击、碰撞低温设备的阀门,尤其是铸铁阀门,防止低温脆性;液体制冷剂管路及水路的阀门应缓慢关闭,防止发生“液锤”现象破坏管路及阀门;在有液体制冷剂的管路和设备,严禁将两端阀门同时关闭,防止引起“液爆”。
易发生液爆的部位包括:a. 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的管路;b. 高压贮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c. 高压设备的液位计;d. 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e. 气液分离器、循环贮液器至蒸发器的管道;f. 泵供液的液体管道;g. 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路等。
开启阀门时,为防止阀芯被阀体卡住,要求转动手轮不应过分用力,当开足后应将手轮回转1/8左右,这也方便其他操作者判断阀门的开、关状态。
对于DN25以上的阀门,要求开、关时,应先松开填料压盖(盘根),待阀门打开或关闭后再轻轻扭紧,以不泄漏为止,这样做是为了减轻阀杆对填料的磨损。
如果阀门盘根在扭紧压盖后仍然泄漏,就必须更换新的填料。
2. 压缩机发生湿冲程的操作发生液击是造成压缩机机械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活塞压缩机。
因为回液会使润滑油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减弱;会使油泵供油能力降低;会使压缩机大量跑油;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会使汽缸内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或压缩过程出现频繁的爆炸现象。
活塞压缩机发生液击时,应马上关小压缩机的吸气截止阀,并关闭节流阀停止供液。
如果吸气温度继续降低,要继续关小甚至关闭吸气阀,同时启动卸载装置直至减至零位。
利用曲轴旋转时与轴瓦的摩擦热使曲轴箱内的制冷剂蒸发,待曲轴箱内压力升高,投入一组汽缸工作,压力降低后再卸载。
反复多次进行,直至曲轴箱内制冷剂完全蒸发。
之后,稍微打开吸气截止阀,缓慢增载。
如果吸气管路中仍有制冷剂液体,应重复前面的过程。
直至液体完全排净,缓慢直至完全打开吸气截止阀,压缩机投入正常工作。
发生液击使时,应注意观察并调整油压,如没有油压或油压过低,应马上停机,将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及制冷剂放出,重新加油再开机操作。
螺杆压缩机发生液击时,应马上关小压缩机的吸气截止阀,并关闭节流阀停止供液。
如果吸气温度继续降低,要继续关小但不能关闭吸气阀,防止吸气压力过低出现异常声响及振动,同时启动卸载装置直至减至零位。
利用螺杆压缩机对湿行程不敏感的优点,慢慢将回气管路中的液体排到油分中。
之后打开吸气截止阀,缓慢增载,直至压缩机投入正常工作。
发生液击使时,应注意观察并调整油压。
为防止油温过低,可开启油加热设备或关小油冷却水阀。
3. 油分离器的操作管理活塞压缩机的油分应及时回油或放油;洗涤式油分注意控制供液量并及时放油;螺杆压缩机组自带的油分不须放油,但必须控制油位,过滤式油分应及时将二次油分滤油网过滤出来的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
4. 冷凝器的操作管理根据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调整冷凝器、冷却水泵或风机的运行台数,实现经济合理的运行。
同时还应当注意:? 运行前要检查各阀门的开关情况;? 冷凝器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 经常检查冷却水的供应情况或风机的风量情况,保证水量或风量足够且分配均匀。
调整合适的进出水温差,蒸发冷为8~14℃,立式和淋激式为2~3℃,卧式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