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必杰主编完整电子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06
改进与评估
问题反馈与处理
问题反馈
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报告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的问题。
问题处理
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 有效的改进措施。
工作流程优化
流程梳理
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的环节。
流程优化
根据梳理结果,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 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应进行血液净化 治疗,清除体内毒素和炎症因子。
监测血液指标
定期监测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及时发 现血液感染迹象。
手术部位感染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 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避免细菌污染。
培训需求评估与管理
培训需求评估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评估,了解工作人员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和技能水平,找出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提出改进建 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制度与流程
建立报告制度
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范围、 内容、时间、方式和责任人等。 Nhomakorabea报告流程
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报告 工作,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报告汇总与分析
定期对报告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识别感染预防与控制 工作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为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操作规程 (SOP)概述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遵循本SOP的步骤,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目标- 提供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准则- 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措施-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处理- 加强感染监测与报告-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操作步骤1. 抗生素使用准则- 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治疗-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定期审核抗生素使用情况,提供反馈和培训2. 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常规洗手,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前后- 使用合适的洗手消毒剂或肥皂,并正确按照手卫生程序进行洗手- 鼓励患者及访客正确洗手,提供相关宣教和支持3.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 根据医疗器械的分类和使用需求,采取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 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正确的消毒灭菌过程- 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4. 医疗废物处理- 制定医疗废物分类、包装和处置规范- 监管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过程,确保安全性和卫生要求- 定期进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检查和维护5. 感染监测与报告- 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和疫情,确保信息畅通和协调行动- 追踪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6. 培训和教育- 提供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组织定期培训和考核,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并针对改进提出建议结论通过遵循本操作规程的步骤和准则,医院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并持续关注和改进感染控制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胡必杰主编完整电子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
第一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手术前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
6.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
7.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1.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1 500 m1),术中应追加一剂。
2.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4.术前皮肤消毒,2%氯己定乙醇优于聚维酮碘。
5.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6.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的无菌生理盐水。
7.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1.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
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除非必要,尽早拔除引流管。
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 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 mg/d1。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 cmH2O上;(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因接触医院环境或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感染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感染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感染控制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此外,医院还应当定期进行感染监测与报告,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制度。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另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制定清洁消毒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设施、器械、床单、被褥等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还需要加强患者的管理与监测。
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感染风险评估机制,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医院还应当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和配合度。
总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加强患者的管理与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充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胡必杰主编完整电子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
医院感染操作流程目录第一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二篇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5.ICU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6.I CU的环境管理7.ICU的人员管理8.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9.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2.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1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4.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5.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6.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7.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18.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19.血液透析室(中心)人员管理20.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2.血液透析室(中心)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3.血液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管理24.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管理25.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26.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7.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8.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29.口腔科清洗消毒间管理30.牙科综合治疗椅医院感染管理31.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32.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33.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筑管理34.消毒供应中心(CSSD)设备、设施管理35.消毒供应中心(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36.消毒供应中心(CSSD)耗材管理37.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标准操作规程38.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器清洗标准操作规程39.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0.新启用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1.生锈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2.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3.超声波清洗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4.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45.清洗消毒器(机)清洗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47.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48.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49.无菌物品下送标准操作规程50.物品灭菌失败召回标准操作规程51.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52.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53.隔离病房设计及管理54.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55.织物清洗与消毒管理第三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56.标准预防57.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58.感染性体液污染的仪器(设施)及环境处置原则59.安全注射60.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1.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2.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3.保护性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4.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65.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66.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7.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8.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70.隔离衣、防护服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四篇职业防护与生物安全71.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2.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3.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4.个人防护装备(PPE)穿脱次序标准操作规程75.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选用标准操作规程76.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77.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78.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9.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80.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81.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2.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第五篇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83.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84.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5.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6.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第六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87.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8.内科及儿科领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9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七篇耐药菌监测、预防与控制91.细菌耐药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2.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93.艰难梭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八篇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4.消毒药械管理95.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6.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九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97.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8.手部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9.自制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0.消毒液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1.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2.医院空调系统管理与维护103.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器(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04.医院洁净系统医院感染管理105.医院建筑修缮感染管理106.环境清洁标准操作规程107.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08.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第十篇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109.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110.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一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11.全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12.医院感染横断面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13.I CU医院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114.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二篇医院感染暴发与处置11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116.医院感染暴发确认标准操作规程117.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标准操作规程118.同源性分析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三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管理119.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120.全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1.工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2.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标准操作规程124.输液反应处置预案一、手术前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参考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参考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对出院病人或访问者是未在入院期间患上的感染。
感染来源可以是医患和患患之间,也可以是医疗环境、设备、用品等。
医院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本标准操作规程(SOP)为医院的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操作标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SOP的目的是为医院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指南,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所有感染,包括医疗相关感染和医院内非医疗相关感染。
操作规程感染控制管理• 1.制定和完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感染防控委员会、感染监测、感染事件报告管理、感染控制巡查等。
• 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定期报告,对常见感染指标监测,如造口感染、血流感染、院内肺炎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 3.及时建立医疗机构感染事件应急预案,应对感染事件的发生。
环境卫生管理• 1.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环境卫生人员,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 2.开展相关环境卫生培训,包括环境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管理等。
• 3.加强环境隔离管理,对有传染病人员的病区进行隔离,并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 4.对医疗设备、用品、器械等进行专业的清洗、消毒或高温灭菌处理。
医疗操作规范• 1.实行严格的手卫生标准,包括洗手前后时机、勤洗手,使用手消毒液等。
• 2.开展手卫生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手卫生的重要性。
• 3.规范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控抗生素使用的违例行为,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
• 4.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确保医疗废弃物能被安全、有效、及时地处置。
患者教育• 1.强调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咳嗽、喷嚏时遮口避免飞沫传播,勤洗手等。
• 2.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患者配合医院的感染防护工作,避免收到二次感染。
SOP作为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是打造安全医疗环境和高效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和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卫生部发布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版》(以下简称“标准”),对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医院感染定义标准对医院感染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即:在医院治疗、护理或探视期间,本不是患者身上所带的或没有发现的病原体,通过医疗活动导致患者或医务工作者感染的疾病。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院感染是在医院治疗期间导致的,二是感染是由于医疗活动导致的。
二、医院感染的检查和监测标准明确了医院感染的检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急诊、手术、危重症、肿瘤等科室,要进行常规监测;对于长期卧床、慢性病等患者,建立随访机制。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医院感染的分类和报告要求。
医疗机构应根据所属类别和感染部位进行分类,并建立感染报告系统,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数据。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标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首先,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制度,并建立监控体系,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管理和隔离措施。
其次,医务人员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品,并注意个人卫生和手卫生。
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也要符合标准,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另外,对于感染科室和病区,要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以确保环境的卫生。
四、医院感染的处置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问题,在发现患者或医务人员感染之后,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传染。
标准对医院感染的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隔离患者、及时、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手卫生措施、采取切口愈合等手术技术等。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医院感染的处理流程,对医务人员的处置和病例查证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总之,医院感染不仅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难题,也是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版》的发布,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操作的指南,也提高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保障水平。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的、复发性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还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
2. 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统计和分析感染发病率及其易感因素,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3. 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感染意识和防护能力。
4.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体液喷溅传播感染的防治措施,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5. 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也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医院感染的风险。
胡必杰版护理 院感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操作流程目录第一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二篇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5. ICU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6. ICU的环境管理7。
ICU的人员管理8。
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9。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 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2.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13.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4。
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5. 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6. 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7。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18. 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19. 血液透析室(中心)人员管理20。
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1。
血液透析治疗区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2。
血液透析室(中心)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3。
血液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管理24. 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管理25.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26。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7。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8. 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29。
口腔科清洗消毒间管理30. 牙科综合治疗椅医院感染管理31。
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32. 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33. 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筑管理34。
消毒供应中心(CSSD)设备、设施管理35. 消毒供应中心(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36。
消毒供应中心(CSSD) 耗材管理37.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标准操作规程38。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器清洗标准操作规程39。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0。
新启用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1。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五、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六、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七、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胡必杰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010.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
4.监测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保证压力处于适当水平(20mmH2O以上);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八、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
九、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十、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医学微生物与感染病协会.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诊治指南2008.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制订者:院感办
审核者:
文件编号:YGB-SOP-04
修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执行日期:
一、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二、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1 、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一、储存 1、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为 20-25cm,离墙 5-10cm,距天花板 50cm。
宜使用开放式的物架。
3、物品放置应固定,设置标识。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4、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
5、有效期:(1)无菌物品存放区达到相应环境标准时(相对湿度<70%,温度<24℃),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14 天;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 7 天。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1 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无纺布、纸塑袋以及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 个月。
二、发放 1、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不得发出散包、湿包、落地包、不洁包、失效及标识不明确、灭菌不合格的包。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1/ 33、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2 、无菌物品下送标准操作规程一、准备 1、操作者:穿工作服,做好手卫生。
2、用物:物品发放清单、无菌物品下送车、快速手消毒剂。
二、操作 1、操作过程中,应遵守手卫生操作规程。
2、检查无菌物品质量,核对领用科室及无菌物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发现不合格的物品及时更换。
核对完毕将无菌物品放至无菌物品下送车,按下送顺序合理放置。
3、无菌物品下送车不得进入污染电梯及污染区域,运输过程中保持下送车的密闭性。
到达科室后卫生手消毒,与科室护士核对无菌物品质量、名称、规格、数量等,并双方签名备查。
4、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3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一、建筑布局 1、应设单独出入口、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胡国庆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洁净手术室的监测包括工程验收检测和日常监测,工程验收检测分竣工验收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检测。
各项监测资料应保存完好,记录存档。
一、工程验收检测1.竣工验收检测:是指建设方对经过施工方调试使净化空调基本参数达到合格后的洁净手术室的施工、安装质量的检查认可。
(1)由施工方负责完成。
(2)检测项目:1)通风机的风量及转数;2)系统和房间风量及其平衡;3)系统和房间静压及其调整; 4)自动调节系统联合运行; 5)高效过滤器检漏; 6)洁净度级别。
2.综合性能全面评定检测:洁净手术室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综合性能评定,由第三方对已竣工验收的洁净手术部的等级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定。
1)必须由卫生部门授权的专业工程质量检验机构或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条件的第三方完成。
(2)检测项目:1)截面风速;2)换气次数;3)静压差;4)洁净度级别;5)温湿度;6)高效过滤器抽查检漏(1级洁净用房抽查比例应大于50%,其他洁净用房应大于20%);7)噪声; 8)照度; 9)新风量; 10)细菌浓度。
3.注意事项:(1)工程验收检测时,应先测风速风量和静压差,最后检测细菌浓度。
(2)不得以空气洁净度级别或细菌浓度的单项指标代替综合性能全面评定。
(3)不得以竣工验收检测代替综合性能全面评定检测。
(4)竣工验收和综合性能全面评Ⅰ定的检测以空态或静态为准。
二、日常监测1.每天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
2.空气细菌浓度监测:(1)静态监测: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2)动态监测: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监测1次,3.静压差:运行动态监测,在手术开始时,直接读取手术间门外仪表数据或用液柱式微压差计现场测定。
4.相对湿度:Ⅰ级每2日监测1次,Ⅱ~Ⅳ级每周监测1次;在手术缝合时由室内仪表直接读取。
胡必杰版护理 院感标准操作规程范文
医院感染操作流程目录第一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2.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二篇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5. ICU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6. ICU的环境管理7. ICU的人员管理8. 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9.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 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2.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13.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4. 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5. 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6. 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7.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18. 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19. 血液透析室(中心)人员管理20. 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1. 血液透析治疗区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2. 血液透析室(中心)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3. 血液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管理24. 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管理25.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26.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7. 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8. 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29. 口腔科清洗消毒间管理30. 牙科综合治疗椅医院感染管理31. 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32. 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33. 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筑管理34. 消毒供应中心(CSSD)设备、设施管理35. 消毒供应中心(CSSD) 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36. 消毒供应中心(CSSD) 耗材管理37.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标准操作规程38.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器清洗标准操作规程39. 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0. 新启用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1. 生锈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2. 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3. 超声波清洗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4. 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45. 清洗消毒器(机)清洗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3 46. 复用手术器械包装标准操作规程47.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48. 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49. 无菌物品下送标准操作规程50. 物品灭菌失败召回标准操作规程51.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52.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53. 隔离病房设计及管理54.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55. 织物清洗与消毒管理第三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56. 标准预防57.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58. 感染性体液污染的仪器(设施)及环境处置原则59. 安全注射60. 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1. 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2. 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3. 保护性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4.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65. 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66.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7. 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8. 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 69. 面部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70. 隔离衣、防护服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四篇职业防护与生物安全71.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2. 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3. 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4. 个人防护装备(PPE)穿脱次序标准操作规程75. 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选用标准操作规程7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77.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78. 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9. 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80. 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81. 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2. 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第五篇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83.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84.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5.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6.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第六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87.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8. 内科及儿科领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9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七篇耐药菌监测、预防与控制91. 细菌耐药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2. 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93. 艰难梭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八篇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4. 消毒药械管理95.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6.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九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97.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8. 手部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9. 自制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0. 消毒液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1. 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2. 医院空调系统管理与维护103. 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器(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04. 医院洁净系统医院感染管理105. 医院建筑修缮感染管理106. 环境清洁标准操作规程107.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08.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第十篇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109. 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6 110.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一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11. 全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12. 医院感染横断面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标准预防一、基本原则1、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破损的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带有可被传播的感染源。
2、适用于所有患者,不论是疑似或确认有感染的患者。
3、目的在于预防感染源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传播。
二、措施1、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预计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3、离开患者的房间或区域前脱下并丢弃个人防护装备。
并应避免污染自身与周围物品表面。
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一、基本原则1、适用于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医疗环境而传播的感染源,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隔离。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二、患者安置1、各位置放蓝色的"接触传播"标志并有中文标示。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三、个人防护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四、患者转运1、除非必要,应限制患者在病房外活动及转运。
2、确需转运时,应覆盖患者的感染或定植部位。
3、工作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
五、环境与仪器1、病房环境表面与医疗仪器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进行清洁和消毒。
2、患者出院后,应对房间里空气、所有物体表面、地面进行彻底消毒。
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基本原则1、适用于通过飞沫传播的感染源,如百日咳杆菌、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脑膜炎双球菌及A群链球菌等,无论是疑似或确诊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都应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医院感染操作流程目录第一篇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二篇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5.ICU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6.I CU的环境管理7.ICU的人员管理8.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9.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2.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1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4.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5.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6.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7.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18.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19.血液透析室(中心)人员管理20.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1.血液透析治疗区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2.血液透析室(中心)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3.血液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管理24.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管理25.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26.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7.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28.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29.口腔科清洗消毒间管理30.牙科综合治疗椅医院感染管理31.口腔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32.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33.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筑管理34.消毒供应中心(CSSD)设备、设施管理35.消毒供应中心(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36.消毒供应中心(CSSD)耗材管理37.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标准操作规程38.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器清洗标准操作规程39.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手工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0.新启用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1.生锈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2.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标准操作规程43.超声波清洗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4.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45.清洗消毒器(机)清洗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46.复用手术器械包装标准操作规程47.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标准操作规程48.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49.无菌物品下送标准操作规程50.物品灭菌失败召回标准操作规程51.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52.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53.隔离病房设计及管理54.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55.织物清洗与消毒管理第三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56.标准预防57.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58.感染性体液污染的仪器(设施)及环境处置原则59.安全注射60.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1.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2.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3.保护性隔离标准操作规程64.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65.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66.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7.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68.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69.面部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70.隔离衣、防护服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四篇职业防护与生物安全71.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2.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3.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4.个人防护装备(PPE)穿脱次序标准操作规程75.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选用标准操作规程76.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77.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78.实验室操作生物危害防护标准操作规程79.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标准操作规程80.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生物安全管理81.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2.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第五篇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83.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84.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5.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86.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第六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87.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8.内科及儿科领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标准操作规程8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9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第七篇耐药菌监测、预防与控制91.细菌耐药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2.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93.艰难梭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八篇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4.消毒药械管理95.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96.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第九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97.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8.手部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99.自制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0.消毒液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1.环境清洁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02.医院空调系统管理与维护103.医院空气净化消毒器(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04.医院洁净系统医院感染管理105.医院建筑修缮感染管理106.环境清洁标准操作规程107.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08.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第十篇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109.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110.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一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11.全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12.医院感染横断面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113.ICU医院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114.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二篇医院感染暴发与处置11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116.医院感染暴发确认标准操作规程117.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标准操作规程118.同源性分析标准操作规程第十三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管理119.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知识培训制度120.全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1.工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2.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2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标准操作规程124.输液反应处置预案一、手术前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若无禁忌证,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
6.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即可。
7.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1.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1 500 m1),术中应追加一剂。
2.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4.术前皮肤消毒,2%氯己定乙醇优于聚维酮碘。
5.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6.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的无菌生理盐水。
7.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1.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
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除非必要,尽早拔除引流管。
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 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 mg/d1。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 cmH2O上;(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8.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一、置管时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宜采用2%氯己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1.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 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1.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一BSI)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1.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2.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4.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5.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一、插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 F,女性宜选14 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