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世界地图教案5篇
世界地图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世界地图教案5篇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想必有很多老师都是会进行教案的写作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世界地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世界地理教案
世界地理教案【篇一: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教案]】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一、大洲和大洋 1、基本概念⑴、岛屿、半岛、大陆、大洲的概念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作岛屿。
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称作半岛。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作大陆,地球上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大洲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
⑵、海、海峡、海湾、洋的概念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作海,其中伸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海叫内海(如波罗的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叫陆间海(如地中海)。
向陆地凹进的海域称作海湾(如几内亚湾)。
两个海区之间狭窄的水道称作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
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七大洲: a 、;b 、欧洲; c 、;d 、大洋洲; e 、南极洲;f 、北美洲; g 、。
按照面积大小排序,依次是 acfgebd 。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⑴、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米。
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⑵、。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
⑶、⑶、海沟:板块的消亡边界。
⑷、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⑸、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2、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居民⑴、人口分布不均①稠密区:a、东亚、南亚和东南亚;b、欧洲西部;c、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②稀疏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如d;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区,如e;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如f;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g。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经典例题*思维建模】〖例1〗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回答问题。
世界区域地理 北美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北美教案教案标题: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教学目标:1. 了解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 了解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包括不同民族、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分析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2. 北美地区的地理和文化资料。
3. 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北美地区的位置和周边国家。
2. 提问:你对北美地区有哪些了解?你认为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15分钟)1. 展示北美地区的地形图和气候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分组讨论:北美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有何影响?3. 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总结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了解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15分钟)1. 展示北美地区不同民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多样性。
2. 分组研究:选择一个北美地区的民族,了解他们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3. 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总结北美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四、分析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北美地区的地理特征如何影响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 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整合学生的观点,总结地理特征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自主或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北美地区的国家或城市,探索其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
2. 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制作展示。
3.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教案5篇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示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世界地理教案
世界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包括各大洲、各大洋、山脉、河流、气候等。
2.让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地图阅读、地理信息获取、地理问题分析等。
3.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地理在现实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大局观念。
二、教学内容1.世界地理概述: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知识。
2.各大洲地理特点:分别介绍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
3.各大洋地理特点:分别介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地理特点,包括海流、海底地形、海洋资源等。
4.世界地理技能和方法:介绍地图阅读、地理信息获取、地理问题分析等基本技能和方法。
5.世界地理与现实生活:介绍世界地理在现实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包括旅游、贸易、环境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世界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调查、地图绘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地理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或情境导入等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册或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和回顾等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情况、参与情况等。
2.作业情况: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3.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4.学习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建议。
世界地图教案
世界地图教案教案标题:世界地图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世界地图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学生可以识别并标出世界地图上的国家、洲际、海洋等主要地理区域。
3.学生能够通过世界地图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方位的判断。
二、教学内容:1.世界地图的概念和作用2.世界地图的基本结构和要素3.主要的地理区域介绍:国家、洲际、海洋等4.地理位置的定位和方位的判断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形状、经纬度等,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2.概念解释与讨论(10分钟)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向学生讲解世界地图的概念和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对世界地图的理解和看法。
3.地图结构及要素介绍(20分钟)通过具体的示范,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如经纬线、赤道、图例等。
同时,解释这些要素的作用和意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4.地理区域介绍(30分钟)4.1 国家介绍从世界地图上选取不同的国家,介绍它们的位置、特征和重要性。
学生可以在地图上标出这些国家,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明。
4.2 洲际介绍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上的洲际分布,并逐个介绍各个洲际的特点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问促进思考。
4.3 海洋介绍通过对世界地图上的海洋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各个海洋的位置、面积和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如交通、气候等方面。
5.地理位置定位与方位判断(2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地理坐标或者具体的地名,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判断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方位关系,如东、西、南、北等。
6.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要求学生通过搜索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世界地图的知识,并做一份简短的总结。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地图的结构和要素。
世界地(教案)
世界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世界地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地理区域划分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特点和地球的运动规律的讲解与学习。
2. 教学难点:地理区域划分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教材、地球仪、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2. 教学材料:世界地理教材、练习题、地图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片世界地图,呈现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位置,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Step 2:地球的构造(30分钟)1. 通过地球仪、投影仪等工具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并讲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2.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壳的厚度、地幔的特点以及地核的组成等相关知识。
3. 提示学生思考地球内部的构造对地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Step 3:地球的运动(40分钟)1. 展示地球仪和运动模拟器,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季节变化的原理。
2. 讲解地球倾斜和地轴的作用,以及赤道、南北极之间的关系。
3. 结合教材,讲解地球轨道上的重要点,如太阳、月球等。
并介绍日食、月食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Step 4:地理区域划分(3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地理区域划分的意义和目的。
2. 运用地图和多媒体等资源,讲解不同的地理区域划分方法,如按大洲划分、按人文特征划分等。
3. 结合教材,介绍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风貌,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兴趣与尊重。
Step 5:练习与总结(2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2. 结合练习结果,让学生总结掌握的内容,并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区域地理教案
区域地理教案【篇一:高中必备世界区域地理教案】区域地理复习—东亚(1课时)【本课内容】1、东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表现2、填图要求:国家位置、首都;主要岛屿、半岛、群岛,边缘海;主要地形区等【知识结构】版权所有【复习要点】一、东亚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和范围(1)范围:中国--临海国(首都北京)朝鲜和韩国--半岛国家(首都平壤首尔)蒙古—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首都乌兰巴托)日本--群岛国家(首都东京)(2)位置: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背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海洋性显著)从北向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和岛屿。
2、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1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左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人口稀疏。
3、地形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版权所有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4、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水力丰富。
5、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二、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国家地理—日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轮廓图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篇一: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能用等高线图上表示它们的形态。
2、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学习,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系的分布4、掌握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读图和画等高线图,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难点: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读图提问法、作图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清楚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那陆地表面和海底表面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疑惑。
2、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的地形形态特征【板图】教师一边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一边地逐一把五种基本地形用素描手法画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特征。
【总结】教师把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板书】1.山地海拔较高,高于500米起伏大,坡度陡峻2.丘陵海拔较低,低于500米坡度和缓3.高原海拔较高,高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峭4.平原海拔较低,低于200米地面平坦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环绕(讲解完毕,板图画好)【作图】教师示范山地的等高线图,其余的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
【提问】我们在分析地形时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总结】 1.海拔、地势起伏2.地形的种类和分布【承转】陆地地形多种多样,海底地形怎样呢?【板书】二、海底地形【讲解时边讲边板书】讲解大陆架概念,作用及富含的资源,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等的形态。
区域地理第一课讲解教案
区域地理第一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3. 能够分析和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区域地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3. 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差异,激发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兴趣。
2. 概念解释。
介绍区域地理的概念,即研究地球表面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域发展规律的学科。
并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区域地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貌、气候、植被、水系、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学科特点。
介绍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包括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和实证性四个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区域地理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特点。
4. 区域特点分析。
以中国为例,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状况。
5. 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可以选择一个国家、一个省份或一个城市作为案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发展状况和问题挑战,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区域地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理区域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如何促进不同地理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课堂练习。
1.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包括该地理区域的地貌、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调查本地区的居民对地理环境和发展状况的认知和评价,分析调查结果并撰写报告。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标题:世界区域地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
2.了解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
3.能够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二、教学内容:
1.区域地理概述:介绍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大洲与地区:介绍各大洲和地区的地理特征、经济、文化等;
3.国家与城市:介绍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等;
4.自然地理特征:介绍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
5.经济发展与人文景观:介绍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讲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图表法:使用地图、图表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4.案例法: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基
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讲解新课: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讲解各大洲、地区、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
征、经济文化等;
3.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或图表,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文
化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回答问题等情
况;
2.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的掌握情况。
小学三年级地理知识教案认识世界的大洲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上的七大洲,并能够区分它们的位置和特点。
2.了解每个大洲的代表性国家和特色文化。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地理意识,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准备:
2.地理知识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课堂活动所需的卡片和制作世界地图的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国家名称和地点,并通过地图向学生展示世界各个大洲的位置。
2.教师提问:你们平时听说过哪些国家的名字?这些国家属于哪个大洲?
探索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用研究的角度观察世界地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大片雨林?为什么欧洲的国家那么多,但面积却不大?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大洲的特点和代表性国家,并向学生展示关于每个大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每个大洲的文化、自然地理和人文特征有初步认识。
巩固活动:
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世界地图,将每个大洲上的国家用彩色卡片标
记出来,以便更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分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每组出一名代表,将标记好的卡片按
照正确的位置贴在制作好的世界地图上,时间最短的组获胜。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大洲的位置、特点和代表性国家,并与学生讨论哪个大洲他们最感兴趣以及为什么。
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以小团队为单位,继续深入研究一个大洲,并制作有关该
大洲的海报或PPT。
2.鼓励学生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该大洲特点、代表性国家、地
理和文化特征等。
教学延伸:。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地理各大洲、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基本特征。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认识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和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和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
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和主要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和判断。
地形对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要点,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展示世界地理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地图或播放一段有关世界地理景观的视频,提问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初步印象和感兴趣的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七大洲和四大洋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轮廓特征。
讲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加深对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和轮廓的记忆。
3、世界气候类型讲解气候的概念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介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结合具体地区的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征,例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教案一: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大洲、国家、地理位置等。
2.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洋、海洋、山脉、河流等。
3.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
教学内容:1.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a.大洲:指地球陆地的七个主要部分,即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b.国家:指人口、政治、文化等统一管理的地理区域。
c.地理位置:指地球上一些地点的纬度和经度,用于确定该地点的相对位置。
2.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a.大洋:指地球上容纳了大量水体的区域,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b.海洋:指大洋中的小型分支,如地中海、红海等。
c.山脉:指地球上隆起的山地,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d.河流:指地球表面水流的行进路径,如尼罗河、亚马逊河等。
3.世界地理环境差异a.自然环境:指物理地理、气候等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b.人文环境: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塑造出的文化、社会制度等。
教学过程:a.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大洲和国家。
b.提问:请学生回答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大洲、国家、地理位置等。
c.讲解:根据教学内容2,向学生详细介绍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
d.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回答问题或进行名词解释。
e.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并借助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f.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教学评估:a.学生的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度。
b.练习和讨论的评估:根据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表现,评估他们对世界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c.课堂笔记的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整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延伸:a.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
b.制作世界地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世界地理学详细教案
世界地理学详细教案第一章:世界地理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世界的定义和意义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世界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活动引入世界地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地理的重要性。
通过地图和图像,展示世界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世界地理的理解和观点。
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世界气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使学生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对世界气候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气候的定义和分类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势和应对措施2.3 教学活动引入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地图和图像,展示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世界气候的理解和观点。
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世界气候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世界人文地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使学生掌握世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对世界人文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人文地理的定义和意义世界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世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世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3 教学活动引入人文地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文地理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和图像,展示世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和分布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世界人文地理的理解和观点。
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世界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世界自然资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使学生掌握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状况。
培养学生对世界自然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陆地的分布情况,掌握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全球海洋的分布情况,掌握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陆地的分布:让学生掌握全球陆地的总面积、占比以及分布情况,了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海洋的分布:让学生掌握全球海洋的总面积、占比以及分布情况,了解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气候、生态系统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全球陆地的分布情况,了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全球海洋的分布情况,了解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气候、生态系统等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陆地的分布:介绍全球陆地的总面积、占比以及分布情况,让学生掌握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讲解海洋的分布:介绍全球海洋的总面积、占比以及分布情况,让学生掌握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4. 分析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讲解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气候、生态系统等方面。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7.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1本学期七年级地理为世界区域地理,实质就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在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应用。
根据区域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策略1、起始课,分析教材设置特点,为学生描画“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
本册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
课标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指导。
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较少。
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较多。
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
通过介绍教材内容,给学生描画学习区域地理的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侧重点,对本学期的学习有更好的把握。
2、培养“学生老师”,让优秀学生作学习榜样和自主学习的引领者,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区域地理一个月后,关于“地理特征”的学习尝试让学生自己学习,从教材中提炼地理信息。
并请优秀学生担任教师角色讲授区域地理特征。
通过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习竞争性,提高更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地理特征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读图完成。
本册书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位置图、地形分布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人口分布图、经济统计图表等,因此,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二、学习方法1、“阅读学习”法。
本学期,地理课堂继续应用“阅读学习”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地理教材,从而养成自学的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时安平庐江县第三中学[高二复习]课题:区域地理复习—东亚(1课时)面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海洋性显著)从北向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和岛屿。
2、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1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左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人口稀疏。
3、地形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4、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水力丰富。
5、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二、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国家地理—日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轮廓图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本讲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1本讲难点:1.日本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2.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本课内容】一、自然地理特征1、东亚岛国、我国近邻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240 N—460N,主体在温带地区。
【主要四岛】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为什么多良港?)4、境内多山、平原狭小(为何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什么重视生物技术?)国土的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区域地理1.1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8年秋学期高三地理教案《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教学目标】1、世界海陆分布(大洲和大洋);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自主复习】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洲分界线:(1)亚洲和欧洲:A乌拉尔山;B乌拉尔河;C大高加索山脉;(完整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和非洲:F苏伊士运河;G红海;H曼德海峡(3)非洲和欧洲:D地中海;E直布罗陀海峡(4)欧洲和北美洲:L丹麦海峡(5)亚洲和北美洲:I白令海峡(6)北美洲和南美洲:K巴拿马运河3、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面积最小、平均温度最低的是北冰洋;濒临国家全部是发达国家的是北冰洋。
4、世界七大洲简要经纬网图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1)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洋盆:位于大洋底部(内有海岭和海沟等)三、世界气候类型1、影响气候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四、世界著名海峡【对点演练】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解析:1.D 2.C 第1题,甲国大部分处于60 ˚W~70 ˚W、0~10 ˚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第2题,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教案. - 考试资料时安平庐江县第三中学[高二复习]课题:区域地理复习—东亚(1课时)【本课容】1、东亚沿海与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表现2、填图要求:国家位置、首都;主要岛屿、半岛、群岛,边缘海;主要地形区等【知识结构】.【复习要点】一、东亚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和围(1)围:中国——临海国(首都)朝鲜和国--半岛国家(首都平壤首尔)蒙古——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国(首都乌兰巴托)日本——群岛国家(首都东京)(2)位置: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背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海洋性显著)从北向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和岛屿。
2、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1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左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陆人口稀疏。
3、地形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4、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水力丰富。
5、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2)西北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二、东亚沿海与陆的经济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国家地理—日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轮廓图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本讲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本讲难点:1.日本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2.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本课容】一、自然地理特征1、东亚岛国、我国近邻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240 N—460N,主体在温带地区。
【主要四岛】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为什么多良港?)4、境多山、平原狭小(为何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什么重视生物技术?)国土的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5、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大小火山约有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
其中30%为活火山。
日本火山分布..广、类型全、数量多,有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其中“富士山”(活火山)被日本人尊为“圣岳”。
6、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为什么重水利事业?)【主要气象灾害以及原因】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为什么西海岸多雪?东海岸多雨?)(影响日本气候的因素包括哪些?)7、矿产贫乏、林水丰富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
日本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国土狭小,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河流长度短(为什么?),落差大,水流急(为什么?)。
水力资源丰富。
(为什么?)【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主要矿种均缺少,主要依靠进口。
(煤炭石油棉花主要进口的国家?)而硫磺矿较多,(这是什么原因?)。
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1、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日本工业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
资产大部分私人占有,经济水平高。
2、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3、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的原因】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对外贸易港口。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为什么分布在此?】5、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硅岛是哪里?原因是什么?区位条件?主导区位因素?和美国硅谷的区别是什么?)6、农业和渔业(1)农业单产高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农业地域类型以及主要区位因素】,达到自给、自足【为什么可以出口?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食物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说明】,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渔业发达【道渔场的成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有利条件?】。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
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四、主要城市及工业中心左图是日本几月氣溫圖?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日本櫻花開放日期的有何差异?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从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地形地势,洋流性质等方面分析说明)[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一)【教学目标】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2、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3、东南亚的物产及其经济的总特征4、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本讲重点】1.世界热点和焦点地区的局部轮廓图的判断和空间定位,特别是区域的山脉、河流、海峡、交通线、城市、半岛和岛屿。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重要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讲难点:不同区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比较【知识结构】.一、位置和围1、位于亚洲东南部;处于赤道两侧,100S —250N 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2、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是新加坡。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那些国家?首都名称?】“印尼”就是“海岛”之意。
3、“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把它称为 “十字路口”。
】 (2)世界海运、航空运输的枢纽(3)马六甲海峡【为何轮船通过这里风平浪静?】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
【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被誉为日本海上生命线?】 二、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1957年毅“赠缅甸友人”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长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上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这些诗句可以说明中南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密切关系。
(3)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
128 357496[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二)【复习要点】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具有的共同特点: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都是由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相间排列,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
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2、河流影响人类活动:(1)河流影响地形形态:【V形谷---宽谷---三角洲】(富水力资源)(冲积平原,农业区,便利的灌溉条件)(2)河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湄南河平原为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3)河流与城市的分布(见上表)【为什么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沿岸多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养育众多人口;交通便利,有利于商贸活动。
因此很容易形成人口集中、商业活动频繁的大城市。
三、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水能丰富【为什么?】,平原少,多火山。
【为何多火山地震?】印尼是世界上多火山的国家,活火山70多座,有火山国之称。
四、气候1、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地区分布:2、解释气候的成因(一定要分析清楚)五.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最主要的产地?天然橡胶区位条件?运输到西班牙为何选择海上运输?椰子呢?】六.世界主要的水稻产区:.【主要盛产国家?主要出口的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区位条件?】七.居民----人口稠密、华人众多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四亿人口,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
2、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区: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各大岛沿海平原地区。
(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稀少区:热带雨林区【为什么?】34、东南亚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总数1600万。
八.矿产与经济:锡和石油【主要产地】单一经济正在转变【硅谷在此投资建厂的原因?】九.旅游资源:热带雨林,民族风情,海岛风光,火山奇观等。
十.泛亚铁路与克拉运河【泛亚铁路的起始点?选择东线的原因?对中国西南有什么意义?】【修克拉运河有什么意义?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原因是什么?】.[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区域地理—新加坡教学目标:1.了解新加坡轮廓图2.了解新加坡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新加坡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新加坡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新加坡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本讲重点:新加坡的地理特征本讲难点:1.新加坡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2.新加坡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一、基本国情1、城市岛国新加坡国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领土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的5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约620平方千米,只有市面积的1/27,领土面积很小,是著名的城市岛国。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两国间有大堤相连,有铁路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新加坡”的意思“狮子城”,因为岛的形状象狮子。
华侨又称它“星岛”或“星洲”,意思是岛小如星。
新加坡纬度位置很低,地处赤道附近,南距赤道仅100多千米,这里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自然资源贫乏除有丰富的气候资源外,新加坡领土面积很小,其他自然资源贫乏,粮食靠进口,甚至连生活、生产所需的淡水资源也要从邻国进口,有一半要靠马来西亚供应。
3、世界人口很稠密的国家新加坡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达4000多人/平方千米,人口的文化素质较高。
居民中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并用的官方语言。
4、交通咽喉要道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地区的中心,马六甲海峡的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