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篇亲子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栽:如何更好的沟通
我们常说: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所以,很多我们的行为,要么是趋乐,什么会让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我就会去做什么。要么是逃离痛苦,我不想要这个,这会让我感到痛苦,我要离开它。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是一样的,一样的是它们同样都会有的驱动力,让我们产生变化的行动,但内心的体验却是完全不同。
“别看电脑了,把眼睛都看近视了!” “儿子,妈妈希望你离开电脑,休息会儿眼睛吧。”
“多吃点儿,你看体检你的体重都不达标。” “孩子你来尝尝这肉,味道可香了。你不想长高高吗?”
“赶紧写作业,写不完明天又挨老师批!” “你打算什么时候写作业呢?看看今天通过写作业能有哪些收获?”
这样的两种表达方式,你爱哪种呢?
当我们与孩子沟通的那个当下,内心是从爱出发的,孩子会收到爱,是从尊重出发的,孩子会收到尊重... ...,而如果我们是从担忧、焦虑出发的,无论我们的语言怎样,那份担忧和焦虑一定会被孩子感知到,而生命的本能就会开始逃离,生出我不要......的模式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模式如果慢慢地成为他的思维模式,他就开始了逃离的生活,一路奔跑,内心呐喊着,我不要被人落下!我不要被人看低!我不要老师批评!我不要近视!我不要迟到!我不要贫穷!我不要生病!...... 而你会惊奇的发现:你不要的,往往会变成现实。年轻时我对周遭宣告:我不要嫁给军人,我不要嫁给医生,我不要嫁给老师。而事实是,我嫁给了一个军人!
我们的潜意识不会接收负面信息,它会把不要过滤掉,只听到后面的部分,然后,潜意识就会帮你实现那个其实你不想要的部分。
也有的时候,你脑海中的表达是正面的,我要财富!而你内心是从逃离过去的贫穷出发的,你可能会拥有财富,而这份出于逃离的拥有,不一定给你的内心带来快乐。
只有当你在每个当下,去感受自己的心,去问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才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在你想去的路上时,你已然得到了喜悦。
做父母的我们,是否能放下我们的担心,放掉我们的逃离心态?把决定的权力交还给孩子:孩子,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同时,感知我们的心,心中带着爱、带着尊重、带着认可、带着无论他怎样都是那个我爱的、独一无二的宝贝的接纳、带着感恩、带着对生命的深深的敬畏与信任,让孩子找到他自己想去的方向,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让孩子向幸福、快乐出发。
家长的四个角色
转栽海归网
常有很多家长说:“我只要我的孩子快乐就可以了”。那么,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生活与世界、怎样的性格和特点才是幸福快乐的呢?作为家长,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未来的幸福与快乐呢?
作为家长,我们天生有四个角色,必须承担,无可逃避。这四个角色是:权威、伙伴、向导、榜样。
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为了帮孩子打下足够好的基础,家长的责任重大。我们只有综合演好这四个角色,才能给孩子一生的信心与安全感,才能让孩子不会心存忧惧或歉疚,才能有幸福快乐的未来。
(一)权威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会瞒着大人与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商量?又是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会告诉父母,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我们向父母求助或诉说时,怀着的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然而,又有多少父母,是让孩子望而生畏,是让孩子不愿、不想也不敢向其倾诉和讨教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我们认为的“大事”上都不告诉我们时,我们必须要反躬其问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态?哪些是孩子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对自己不“信”不“服”了呢?
做好权威的唯一途径,就是磋商。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最终学会自己判断、自己做决定并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是我们逐渐放手的过程,是我们之间一个“磋商”的过程。好
的权威,正是能够审时度势,调查掌握各方的需求与期望,综合考虑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并能预测不同选项的利与憋,最终作出最大获得最小损失的决定,这才是磋商的精髓与本质。作为父母,那就是要考虑孩子的特点和真正的需要,作出最恰当的决定或者多项的建议供孩子选择。
常有家长说: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太不成熟了呀!他们只想玩儿、看动画片,不懂事,哪能依着他们?没错,好的权威不会只纵容孩子表面的需求,而是会透过表面的“玩儿”“看动画片”等现象,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内在的动机。他要的,可能只是“玩”时的放松、自主、无忧无虑、与同龄人一起,或者,就是摆脱一下家长和老师的控制。而“看动画片”,可能满足了他的成功的幻想、冒险的幻想,或者是逃避现实世界的幻想。好的权威能够“看”到这些,能够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既满足孩子的真正渴望,又实现自己对孩子行为的要求和规范。若不能一举两得,也会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时间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才是磋商。
随着这个磋商的过程,我们也就从绝对的权威过渡到“退居二线”的顾问,放心地看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
(我认为,孩子是不需要建议的,真正值得欣赏的是陪伴孩子的探索,沟通的过程,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和原因,让孩子看到他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他会为自己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即使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选择,那对孩子当下的生命来说也是合适的,他会从中学习成长,让他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逃避,而不是把精力和能量耗费在与父母和现实的抗争上。而这正是一个教练型家长可以做到的)
(二)伙伴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 Harlow)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实验,旨在调查成长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谓的基本驱力来满足的。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在室内有两只玩具母猴,一只是由铁丝网编成的,虽然触感冰冷坚硬,但是能提供奶水;另一只是由毛绒布和泡沫橡胶等柔软温暖的材质做的,但是没有奶水。实验证明,幼猴会更愿意与绒布猴子呆在一起。与绒布猴子呆在一起的幼猴表现得更安静、更好奇、更安心。
这个实验打破了“有奶便是娘”的结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活着就不是为了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有安全感,为了快乐,为了得到爱。
根据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儿童在0-3岁时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到其成人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在0-3岁时,孩子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固定的孩子的养育者,如保姆、祖母或外祖母等)是否足够靠近?是否给予了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