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根据给定的条件及零部件,设计机械传动方案,并组装成机械传动装置。

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对多种可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而确定最佳传动方案。

2、通过对传动效率、动态性能及工作稳定性的分析,了解各种传动零件的适用条件及其对传动系统的影响。

3、了解机械传动系统输入端的转矩(T1)、转速(n1)、功率(P1)与输出端的转矩(T2)、转速(n2)、功率(P2)的变化关系,要求绘出T1与T2、n1与n2及P1与P2的关系曲线。

4、掌握转速、转矩、效率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提供的设备及零部件本实验装置为模块化结构,可在备件库中任选所需的零部件,组装成机械传动系统。

按减速器的类型将实验台分成两大类:平行轴传动方案实验台和垂直轴传动方案实验台。

前者的减速器为圆柱齿轮或摆线针轮减速器,后者的减速器为锥齿轮或蜗轮蜗杆减速器。

实验所提供的设备及零部件如下:1、电动机a. Y90L-2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2840 r/min 280元b. Y100L1-4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1420 r/min 380元c. Y112M-6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940 r/min 740元d. Y132S-8 额定功率2.2Kw 满载转速710 r/min 1230元2、减速器a)ZD-100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速比i =2.37 750元b)WX3摆线针轮减速器,速比i =11 1150元3、V带传动:小带轮若干70元/个大带轮若干 70元/个普通V带5元/根4、链传动:小链轮若干 110元/个大链轮若干 130元/个滚子链链条30元/米5、联轴器若干 30元/对三、实验设备简介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四大模块组成,即:Ⅰ—动力源模块(电动机部分);Ⅱ—传动装置模块(减速器及其他传动零件);Ⅲ—加载模块(磁粉加载器、可调电源,相当于工作机);Ⅳ—测试模块(转矩传感器,转矩、转速、效率等测试软件)。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3] 马建国、孟宪元.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2006.1.
[4] 姜威.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2008.1.
[5] 张靖武.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2007.4.
[6] 赵海雁.《AD590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学报.1997.11.
[7] 刘燕,兰志强. 《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测量与应用》.中国仪器 仪表,2005.6.
6实验注意事项
1 电路板的检查: 检查电路板的焊接是否正确,有无虚焊、错焊以及漏焊,各电阻的阻值是否正确,集成运放LM324的管教是否连接正确,以及AD590和1N4728的连接是否有误。在该次调试中,发现有一电阻接错,后仔细对照图纸检查,重新焊接正确。
2 各关键点电压的测量: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的电压值,检查电路工作是否基本正确。实际测得,U0=2.81V,U1=2.63V,Uout=3.8V,温度改变,U0变化,但是输出不变。分析后发现,原来最后一个放大器U2D的反馈电阻接到了+端,所以导致输出电压值恒定不变,于是将电阻重新焊接。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们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

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

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

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

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Test in the Course ofPrincipl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1.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联系课程,其知识体系、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既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概念的结合、科学方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从简单转向综合,从理论转向设计。

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构建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2.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专业8个班,分为16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为了实现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强调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设计、制作和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构件一个构件的破坏形态,每人提交一份初步设计计算书,计算书中应包括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设计或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采用的材料参数、配筋量,预测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

方案必须能在提供的试验条件下实现。

各组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各组实验前提交最终的设计计算书,并给出对试件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两个实验小组(土02-7班)的实验梁由学生自己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拼装模板,绑扎钢筋,按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要求贴应变片,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用量,浇筑混凝土。

实验按照预定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加载实验,直至构件破坏,与预测结果比较。

每人提交试验报告一份,包括实验现象,实验全过程的照片,数据的整理,分析构件的受力,预测偏差出现的原因,以及整个试验的体会与心得,应做到图文并茂。

本学期完成教学实验16组,其中正截面受弯构件实验12个,斜截面受剪构件实验3个,大偏心受压构件1个。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
实验目的
➢ 学习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 ➢ 学习聚丙烯酰胺作为电泳介质的优点及用途 ➢ 了解等电聚焦电泳和普通聚丙烯酰胺电泳的异同
实验原理
以聚丙烯酰胺作为支持物,两性载体电解质在支持物内形成稳定的pH梯 度,当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便会在支持物中运动到相当与自身 pI 的位置中聚合成一狭窄的区带而停留下来。
等电聚焦电泳
➢ 蛋白质是带有电荷的两性生物大分子,其正负电荷的数量随所处环境酸碱度的变化而变 化。在电场存在下的一定pH溶液中,带正电的蛋白分子将向负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蛋白分 子将向正极移动,在某一pH时,蛋白分子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时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 的等电点。
➢ 等电聚焦(IEF)电泳就是在凝胶中加入两性电解质从而构成从正极到负极pH逐渐增加的 pH梯度,处在其中的蛋白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最后各自停留在其等电点的位置上, 测出蛋白分子聚焦位置的pH值,便可以得到它的等电点。
➢ 两性电解质 - Ampholine(由瑞典LKB公司生产) 它是由许多脂肪族的多氨基,多羧基的异构体和同系物组成的, pH范围,4-6.5,5-8,。
➢ 在没有电场时,载体两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大约是该溶液pH范围的平均值(如pH3-10的载
体两性电解质溶液,其pH约为6.5左右)。所以载体两性电解质分子都带有电荷,只是在溶
➢ 当质点在电场中作稳定运动时:F=F′即:QE=6πrην
n = qE f
=q 6 π gh
E
在同一电泳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因其分子大小(r)和带电量(Q)的差异而具有不同 的泳动速度,因此,电泳一定的时间(t)就可互相分离。
电泳的影响因素
➢ 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 :所带的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 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 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度越快。

物理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物理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物理综合实践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础实验: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

2. 综合实验:结合多个物理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实际应用实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验课时安排:每周安排2-3学时的实验课程,共计32学时。

2. 实验课程进度安排:(1)第一周:力学实验,包括自由落体实验、单摆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等。

(2)第二周:热学实验,包括比热容实验、热传导实验、热机实验等。

(3)第三周:电磁学实验,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电容实验等。

(4)第四周:光学实验,包括光的折射实验、光的干涉实验、光的衍射实验等。

(5)第五周:综合实验,包括电场与磁场综合实验、光学与力学综合实验等。

(6)第六周:研究性实验,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科学探究。

(7)第七周:实际应用实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实践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等。

综合实践实验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实验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垃圾分类与回收作为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实验设计旨在通过社区垃圾分类与回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到社区环保实践中。

二、实验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 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方法。

- 了解不同垃圾的回收处理流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 增强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准备阶段(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选出组长。

(2)资料收集:要求学生收集关于垃圾分类的资料,包括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方法、回收处理流程等。

(3)活动策划:每组讨论并制定社区垃圾分类与回收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流程、所需物资等。

2. 实验实施阶段(1)社区宣传:各组在社区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等。

(2)实地考察:各组在社区内选取不同地点进行垃圾分类实地考察,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现状。

(3)分类实践:各组在社区内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将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4)回收处理:各组将分类后的垃圾送到指定的回收点,了解垃圾的回收处理流程。

3. 实验总结阶段(1)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包括活动照片、视频、宣传资料等。

(2)心得体会:各组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总结评价:教师对各组活动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实验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实验法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实验法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实验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该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实验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等。

- 理解实验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以“探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实验准备1.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2.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明确分工。

3. 分配任务:- 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如:水的沸腾、盐水的凝固、气体的溶解等。

- 每个学生负责一个实验环节,如: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等。

第二阶段:实验操作1. 实验指导:-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 小组合作:- 各小组按照分工进行实验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1. 数据整理:- 各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2. 讨论交流:- 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

3. 评价反馈:- 教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合作是否默契等。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 10级 2011—1:假设某银行有四个窗口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客户进入银行。

由于每个窗口在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在每个窗口前顺次排队,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的业务员正空闲,则可上前办理业务,反之,若四个窗口均有客户所占,他便会排在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

现在需要编制程序以模拟银行的这种业务活动并计算一天中客户在银行逗留的平均时间。

2.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初始化(OpenForDay),模拟银行开门时各数据结构的状态。

2)事件驱动(EventDrived), 对客户到达和离开事件做相应处理。

3)下班处理(CloseForDay), 模拟银行关门时的动作,统计客户平均逗留时间。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对离散事件模拟的认识;2)进一步理解队列的实现与应用;3)对链表的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该实验涉及到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操作,涉及到了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涉及到了离散事件的应用思想,还涉及到了排序的概念。

完成这个实验对线性表、队列及C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离散事件也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整体设计。

包括初始化(OpenForDay),事件驱动(EvenDrived),下班处理(CloseForDay)初始化的代码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银行工作系统的框架,把实际问题数字化,利用“事件”来描述系统程序,其中包括变量客户人数、累计时间、客户到达成为事件的一个部分,当然每个窗口看做是一个队列。

算法如下:void OpenForDay(){ // 初始化操作int i;InitList(ev); // 初始化事件链表为空en.OccurTime=0; // 设定第一个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Qu; // 到达OrderInsert(ev,en,cmp); // 插入事件表for(i=0;i<Qu;++i) // 置空队列InitQueue(q[i]);}接下来,客户进入,进行客户到达后的处理要做的操作有:客户人数加1—>记录到达的时刻—>加入事件列表—>查找队列最短的窗口—>客户插入—>办理业务—>离开—>记录办理业务需要的时间。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如实验室欲制备苯甲酸甲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这 样考虑:用甲醇与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以浓 H2SO4作催化
剂。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 应物如甲醇的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有利苯甲酸甲酯生成的方向 移动。
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九点
Ⅰ.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
置特点是液体+液体混合制取气体。 反应装置应选圆底 烧瓶和分液漏斗、带导管的胶塞,收集干燥气体应加干燥 剂,应用干燥装置, 用集气瓶式的洗气瓶来干燥,最后 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HCl。
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九点
用铁屑和稀H2SO4反应制FeSO4的反应原理为Fe+H2SO4(稀

50℃水~浴80F℃eSO4+H2↑,如果H2SO4浓度太小,反应太慢
答案 Ⅰ.
Ⅱ.(1)Fe+H2SO4(稀) (2
50℃水~浴8F0e℃SO4+H2↑
(3
(4)Fe+2Fe3+ 3Fe2+
(5)减少FeSO4的损失;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 Fe3+
(6)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九点
考点二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2】 (2009·全国Ⅱ理综,28)已知氨可以与灼
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
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1)A中加入的物质是 式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七页\编于九点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一等奖(3篇)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一等奖(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案例以我校化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案例设计1. 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数据处理等。

(2)实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4)问题解决: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实践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讨论式教学法: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案例实施1. 实验准备(1)实验材料: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和试剂。

(2)实验指导:编写实验指导书,详细说明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3)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实验实施(1)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实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数据分析: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问题解决: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3. 实验总结(1)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2)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3)教学反思: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

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本学期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转化观念,加强培训第一阶段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习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集中加强对学生有关培训。

(1)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的能力。

为了扩大学生收集信息的来源,我们集中在前几周,就如何进行汉字输入、上网浏览,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了辅导;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巩固学习。

(2)指导学生学习写研究方案。

(3)“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水平必须经历一个萌芽、发展到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指导学生写研究方案就是要使学生从中感悟做某一件事先要考虑些什么问题?怎样搭好完成这一件事的大体框架?怎样根据这个框架去做好这一件事?指导教师提出了“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打算怎样做”的问题,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抽象概括出“怎样写活动方案”:一是有研究的主题(如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二是研究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查资料,上网查询等),三是活动的目标(这里目标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要有层次),四是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如聘请指导教师,成立或参加研究小组,查找相关资料、走访调查,动手实验等),当学生活动研究方案形成初稿后,在小组内交流,让小组成员一起参与修改方案。

只要能表明了自己的活动步骤,指导教师都允许让学生去实施。

在实施中,有的学生遇到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能及时调整方案。

综合实践课题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课题教学设计(3篇)

第1篇综合实践课题教学设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概念,掌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2. 学生回答:环境污染。

3. 教师总结: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了改善环境,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概念。

2. 介绍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3. 讲解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方法。

(1)绿色出行: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

(2)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方案。

2. 各组展示方案,其他学生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3. 教师总结: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概念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说明为了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现有实验课资源以及适当补充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该综合性实验课内容。

本实验课的特点和创新之一是将科学研究中基本环节引入了实验课,包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和整理等;之二是实验内容为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实验,从免疫动物开始,学生亲自动手制备出抗毒素中和实验要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并对此抗体进行纯化、效价鉴定及特异性鉴定,最后完成体内中和试验;三是90%以上的实验内容将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四是有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的过程。

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具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

一、名称:抗毒素的制备与鉴定二、学时:19学时三、分组:4-5人/组,每位学生操作机会均等四、目的及意义:1.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经验。

2.使学生初步掌握某些实用的免疫学技术和技能。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主要内容1.课题的设计(分值:20%)根据实验课的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了解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课题内容应包括目的意义、拟采用的实验技术、实验内容和进度。

教师应对课题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予以解释。

如有创新之处,教师应提交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分值:10%)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器材的清洗、试剂的配制。

器材清洗应符合标准,制剂的配制须准确。

如使用有毒易燃试剂及特殊试剂,教师应事先介绍相关防护常识和保存条件和方法等。

3.实验阶段(分值:50%)实验内容及流程如下:家兔的免疫→免疫血清的采集→免疫血清的鉴定→特异性抗体(抗毒素)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体外实验)→特异性抗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的观察(体内实验)→免疫器官的观察(1)家兔的免疫: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免疫技术及佐剂的作用原理(2)免疫血清的采集:要求学生掌握①一种采血技术和血清分离技术;②免疫血清的一般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3)免疫血清的鉴定:包括效价和特异性鉴定,鉴定方法为对流电泳或ELISA。

中药学院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

中药学院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

中药学院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中药学院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一、实验背景及目的中药学院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的综合性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性、功效和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本次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备中药制剂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制备一种中药制剂(如中药浸膏、丸剂、散剂等),并对其进行理化质量评价。

2.对所使用的中药材进行鉴别与质量评价。

3.分析中药制剂的配伍原则和药效。

三、实验步骤1.确定中药制剂的制剂方法和配方。

根据所选中药的特性和目的,确定制剂方法和比例。

2.准备所需中药材和药材研磨设备。

将中药材按照配方要求研磨或研磨成颗粒状。

3.制备中药制剂。

按照制剂方法,将研磨好的中药材加工成所需的制剂形式。

4.对制备好的中药制剂进行质量评价。

包括外观、含量、水分以及理化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5.对所使用的中药材进行鉴别与质量评价。

通过外观、气味、味道以及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

6.分析中药制剂的配伍原则和药效。

结合配方中各种药材的性味和归经,探讨中药制剂的配伍原则和药效。

四、实验要求1.学生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卫生。

2.学生需要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中药材。

3.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4.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学习到了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掌握了对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技能,了解了中药制剂的配伍原则和药效。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也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为学生日后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综合设计活动方案8篇

综合设计活动方案8篇

综合设计活动方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综合设计活动方案8篇活动方案中包括了详细的时间表安排,以确保活动按时进行,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我们能够营造出更好的活动氛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综合设计活动方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

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
[2] Easton J.The dye maker’S view[A].In:Cooper P.editor.Colourin Dyehouse Effluent[M].Bradford.UK: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 1995.
[3] 赵艳锋,孙玉兰,邢晓宁.粉煤灰处理碱性品红染料废水的研究[J].沈阳 理工大学学报.2010.29(1):87-89.
吸光度
脱色率
七、实验展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染料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今后其对染料的去除研究可以沿着以下方面进行:
(1)目前,对活性炭吸附染料研究较多,而活性炭对多种染料共存时的吸附研究则少见于文献中,而在实际的印染废水中往往是多种染料共同存在的,因此活性炭对多种染料共存时的吸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仪器:具塞比色管、比色管、pH计,胶头滴管,移液管架、离心机
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滤纸、具塞离心管、烧杯、SUV-1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HZ一82水浴恒温振荡器、电子天平
试剂:品红溶液、调Ph-盐酸、调pH-碱、活性炭
五、实验步骤
1.最佳pH值的确定
(1)取6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50ml浓度为20mg/L的染料溶液;
(6)根据公式求出脱色率,并以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横坐标,以脱色率为纵坐标,绘制出加入量-脱色率图像。
3.初始浓度对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
(1)取6只比色管,分别加入20mL初始浓度为10、20、40、60、80、100mg/L的碱性品红染料废水,调节PH至最适PH(由步骤1得),同时分别加入最适活性炭的量(由步骤2得);
活性炭是目前最有效的吸附剂之一,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能有效地去除废水的色度和COD.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在国内外都有研究。但大多数是和其它工艺耦合,其中活性炭吸附多用于深度处理或将活性炭作为载体和催化剂。

实验7基因组DNA的提取(综合性设计实验)

实验7基因组DNA的提取(综合性设计实验)

展望
未来,基因组DNA提取技术将更加广泛应 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和 实践中,为人类认识生命本质、解决重大疾 病和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 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基
因组DNA提取技术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 机遇。THANK YOU提取效率低详细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实验条件 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DNA的 提取效率较低。这可能表现为 提取时间较长,获得的DNA量 较少,甚至出现DNA降解的情 况。这可能是因为某些试剂使 用不当或实验操作失误所导致 。
DNA纯度与质量的评估
总结词:纯度高 总结词:纯度低
详细描述:通过电泳和紫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可以 评估所提取DNA的纯度和质量。纯度高的DNA表现 为电泳时条带单一、无杂质,紫外光谱分析中 A260/A280比值接近1.8,说明DNA无蛋白质和 RNA污染。
酚-氯仿法
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反复抽提细胞破 碎后的上清液,使蛋白质变性并去除, 留下基因组DNA。
VS
试剂盒法
利用特定的试剂盒,通过细胞裂解、洗涤 、纯化等步骤,高效地提取基因组DNA 。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与设备
试剂
细胞培养基、蛋白酶K、酚-氯仿混合液、乙醇、洗涤缓冲液等。
设备
离心机、PCR仪、电泳仪、移液器等。
03
实验步骤
样品准备与处理
01
样品来源
选择合适的生物样品,如人类、 动物或植物组织,确保样品新鲜 且无污染。
样品处理
02
03
清洗与去杂质
将样品进行匀浆或研磨,以充分 破碎细胞结构,释放出基因组 DNA。
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 类等杂质,以避免干扰后续的 DNA提取。

高职院校食品添加剂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以橘子风味饮料制作

高职院校食品添加剂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以橘子风味饮料制作

高职院校食品添加剂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以橘子风味饮料制作摘要:食品添加剂是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而食品添加剂则是以单元验证为主,其实验内容相对简单。

通过对桔子风味饮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综合实验方法,该实验既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橘子风味饮料制作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我国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与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感官检验技术、理化检测技术等相关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同学们对食物添加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单一种类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简单的应用,例如:某些防腐剂的应用、抗氧化剂的应用、色素的应用、增稠剂的应用。

通过这种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某种食物添加剂的使用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实验太过简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生产中,一种食物必须同时添加多种添加剂。

所以,全面的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桔子风味饮品为实例,对其进行了综合实验教学。

1.食品添加剂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原则首先,以“任务驱动”为基础,以“特殊食物”为载体,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

综合试验设计是以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为中心,以完成某一特定的食物生产为切入点,将有关的课程串联起来,模拟企业的“情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产品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其学习任务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其次,基于与食品生产有关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除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包括食品工艺学、分析学、感官评价等,但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缺少一种有效的连接,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透彻。

综合实验设计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实际工作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食品生产需求,以其实际应用为中心,将其与相关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符合职业能力的综合实验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