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2013年版)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1.5酸碱盐(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教材放大镜】1、酸碱指示剂⑴概念: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的物质。
2①浓硫酸具有的特性:a.脱水性;b.吸水性;c.强烈的 ;d.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⑵注意: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 Δ CuO + H 2O ; 2Fe(OH)3 Δ Fe 2O 3+ 3H 2O②常见沉淀:白色沉淀AgCl ↓、BaSO 4↓、Mg(OH)2↓、3CaCO 3↓;蓝色沉淀2红褐色沉淀:Fe(OH)3↓ 2、溶液的导电性HCl=H ++Cl -水溶液能导电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酸有相似的H2SO4=2H ++SO 42-化学性质。
NaOH=Na ++OH -水溶液能导电 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碱有相2=Ca 2++3、中和反应⑴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 ⑵中和反应的本质:⑶应用:⑴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⑵处理工厂的废水;⑶用于医药,等等。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⑴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
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
pH 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⑵测定pH 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
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 值。
⑶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pH <5.6的雨水为酸雨23、CO 32-⑴原理:组成里含有CO 32-(或HCO 3-)离子的盐,都能跟 反应生成 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 2-例如⑵实验操作:取样,加入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结论:则样品中含有 。
4、复分解反应⑴定义:两种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空气 氧气(2013年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专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1空气 氧气(2013年版)【【教材放大镜】12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⑴实验原理及方法: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 ,生成 固体。
密闭容器内压强 ,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 的量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⑵实验现象:红磷 ,生成大量 ,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体积的 。
⑶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a 、红磷的量 ;b 、装置 ;c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
⑷实验讨论:①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 。
②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 。
如果大于1/5可能原因? 。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⑴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两大类,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一氧化碳、 和臭氧。
⑵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其中 、和 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⑶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①改进燃料结构,使用 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积极 ,提高空气的自净能力;③工业 三废 后再排放等。
■重点疑点讨论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单质组成的化合物”这种说法对吗?你怎样理解? 2、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对吗? 你能计算出来吗?(提供数据,空气密度 1.293g/L ,氧气密度1.429g/L) 3、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为什么说空气的成分又是复杂可变的?其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⑴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色。
⑴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a.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查-装-收;b.高锰酸钾制氧气: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③检验: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 主题4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主题四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考点整合①2KOH+CO 2=K 2CO 3+H 2O ②2NaOH+CO 2=Na 2CO 3+H 2O ③Ca(OH)2+CO 2=CaCO 3↓+H 2O(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CO 2鉴别NaOH 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溶液。
【解析】(1)由上边三个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2)由上边的三个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所以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3)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答案】(1)盐(或碳酸盐)(2)Ba(OH)2+CO 2=BaCO 3↓+H 2O (3)Ca(OH)2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注意事项:(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都为复分解反应。
(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应注意:碱+盐→新碱+新盐二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盐+盐→两种新盐二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例2. (2018·四川攀枝花)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组是()A.HCl、Na2CO3、K2SO4B. KNO3、H2SO4、NaClC. KCl、AgNO3、HNO3D.Ba (OH )2、FeCl3、(NH4)2SO4【解析】A项HCl和Na2CO3 反应产生气泡。
B项KNO3、H2SO4、NaCl三种物质都互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C项KCl和AgNO3 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又不溶于稀硝酸,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D项Ba (OH )2和FeCl3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红褐色沉淀;Ba (OH )2和(NH4)2SO4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答案】B命题点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2.4化学式及有关计算(2013年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 专题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2.4化学式及有关计算(2013年)【中考导航仪】【教材放大镜】用 和 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 2O 表示水。
2.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 个。
3.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a :表示有a 个R 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等)b :表示一个粒子中含有b 个某原子c :表示一个R 离子带c 个正(或负)电荷d :表示(某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d 价 5.化学式的书写:6.化学式的读法:①固态单质直接读名称:如Cu读作铜;气态单质在名称后加“气”,如H2读作氢气。
②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某化某”,例如:ZnS读作硫化锌。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数目,是不同元素的原子时表现出来的一种。
它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非常密切关系。
●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目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化合价的规律:⑴在化合物中氢通常显____价,氧元素通常显______价;⑵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____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____价;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⑷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⑸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______的化合价。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书写在元素符号的。
【练习】试着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CaO Fe2O3H2KOH CO2CO4.例题:求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MnO4)①标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KMnO4②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列出方程:(+1)×1+X×1+(-2)×4=0③求得X=7 所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⑶根据原子团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团是指,又叫。
1.元素化合价口诀氢+1,氧-2,银锂钠钾+l价,锌镁钙钡+2价,铝+3,硅+4;只遇金属或是氢,氮磷-3、硫-2,氯碘氟溴总-1。
中考化学 第四讲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1课时)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讲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1课时)[课前预习]1、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遇碱溶液变,酚酞溶液遇酸溶液变,遇碱溶液变。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于水后,液体温度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分别将,;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然后涂上3%-5%的。
盐酸、硫酸这样的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或。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再涂上。
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因吸收和而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俗称、,它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反应放出大量的,以致使水沸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酸性溶液的pH ,碱性溶液pH ,中性溶液pH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测定一未知溶液pH方法。
5、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进行中和处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或接近的土壤中生长;正常的雨水pH为,原因,酸雨的pH为,引起酸雨的原因,防治措施。
[课堂讨论]1、有Fe、CuO、NaOH、CaCO3、稀H2SO4、CuSO4、CO2等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能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据此你能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吗?[典型例题]1、有甲、乙两组物质分别是:甲组:Fe、CuO、NaOH、CaCO3; 乙组:稀HCl、CuSO4、O2、AgN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材料(2013年版)

化合物(CO 、CO 2、H 2CO 碳酸盐除外)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如甲烷 、酒精 、葡萄糖 等 有机 化合物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 专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4.2化学与材料(2013年版)【→热 性 →热 性●有机合成材料:特点:强度高、 好、耐磨和耐 腐蚀,但吸水性和 较差。
合成纤维 棉、毛、合成纤维的鉴别:燃烧法应用: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使衣服既 又不易褶皱。
加热法塑料 应用:用途非常广泛(最常见两种塑料: &聚氯乙烯)有机合 白色污染的形成和防治措施:废弃塑料,“减少、 、新型、回收” 成材料 特点:高弹性、 性、耐油耐 、不易老化等。
合成橡胶应用: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发展前景:高分子分离膜、导电塑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钢■使用合成材料的利弊:“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⑴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⑵解决途径①使用塑料制品。
(现实中有哪些具体措施?);②利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使用、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各种废弃塑料。
(废弃塑料的回收存在什么样的障碍?当前有什么较好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⑶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只有①⑤[分析]不锈钢不属于有机物;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合成材料;家用保鲜袋、尼龙布、汽车轮胎都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解答]A[评析]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
例题2:目前,我国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 )A.冶炼中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废弃橡胶制品[分析]“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由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废弃橡胶制品不属于“白色污染”。
2.1物质的微观构成(2013年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 专题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2.1物质的微观构成(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1.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⑴物质变化:构成物质的没有改变,只是运动速率、分子间间隔等发生改变,如挥发、扩散、蒸发、三态变化、热胀冷缩、酒精与水等体积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⑵化学变化:发生了改变,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再构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重新组合成。
如下图:知识点二:原子有、、,构成原子的微粒是、、三种。
如:水是由构成,铁是由构成,氯化钠是由和构成。
2.原子的结构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中子②电荷。
但核内没有中子。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性质。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⑴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以铝原子为例)⑵五决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取决于和之和;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元素种类(或元素间的本质区别)决定于;元素的化合价与关系密切。
知识点三: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叫阴离子。
2.从微观角度认识NaCl(见右上图)和HCl的形成。
3.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阴离子: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2+: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中考化学 第四讲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2课时)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讲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2课时)[课前预习]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所以一般采用方法得到晶体,粗盐经、、可制得精盐。
粗盐因含有、等杂质易发生潮解。
潮解一般属于变化。
2.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碳酸钠广泛用于。
碳酸氢钠在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过多。
34、①玻璃棒,②烧杯,③带铁圈的铁架台,④酒精灯,⑤漏斗,⑥蒸发皿。
(1)甩蒸馏水漫出草木灰中的钾盐,所用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2)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3)将滤液蒸发,所甩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4)将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5.根据、、的不同,可以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课堂讨论]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酸钠和硝酸溶液。
(2)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盐酸和碳酸钾溶液。
(5)氯化镁和硝酸银。
[典型例题]粗盐A 中混有CaCl 2,为分离食盐(NaCl)和CaCl 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回答:(1)B 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2)将此实验方法分离得到的NaCl ,经分析含杂质,原因是上述方法中某一步设计有误,写出该步正确的设计方案:_____ ___。
[解析] 由反应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可知,沉淀B 为碳酸钙。
由于加入Na 2CO 3溶液过量,因此滤液中肯定含有Na 2CO 3,若不经处理,蒸发结晶后得到的是Na 2CO 3和NaCl 的混合物。
处理Na 2CO 3的方法是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即可[反馈练习]1、请根据题意用①KMnO 4,⑦CuSO 4,③Na 2CO 3,④NaCl 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第17课时 │ 归类示例
(3)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 因此,喝不熟的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 化学 (填 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 “物理”或“化学”)变化; (4)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 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 ①③ 饮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填序号)。 ________ ①牛奶 ②果汁 ③蛋清 ④矿泉水 ⑤食盐水
第17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 5 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 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 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它们的结构、功能千差万 别,形成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考点 6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
第17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素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素的识别。 例1 [2011·肇庆]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 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副食 饮料 馒头、米饭 红烧牛肉、清蒸西江鱼 酸牛奶、白开水
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 D ) A.炒鸡蛋 B.蒸猪排骨 C.炖豆腐 D.炒瓜苗
第17课时 │ 考点聚焦
营 养 素成人体______ 主要来自乳类、蛋类、肉类 基础物质。维持人体的 和大豆以及米、麦等 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给机体活动提供能量。 糖 主要来自米、麦、薯类 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淀 类 及水果 粉、纤维素等 油 来源于动、植物油脂 能量 提供______ 脂 以及乳制品、蛋黄
[方法点拨] 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如蛋白类食品有:瘦肉、奶、鱼、蛋、豆制品等; 糖类食物有:面食、米饭、马铃薯等;维生素类食物有: 水果、蔬菜等;油脂类食物有:花生、肥肉、植物油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用语(2013年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专题特辑 化学用语(2013年版)【教材放大镜】1.元素符号 ⑴表示方法:“一____二____”⑵意义:以“氧O ”为例:①宏观_____________;②微观_________________■注意:①有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②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 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 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金”旁,除汞以外) ⑶元素分类 “石”“气”“氵”等偏旁。
),共有 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 ,共有 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H +、Na +、Mg 2+ 、Al 3+、NH 4+;阴离子:Cl -、O 2-、S 2-、OH -、SO 42-、CO 32-、NO 3- 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 2+——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 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 3.化合价符号⑴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时表现出来的一种 。
它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非常密切关系。
⑵化合价的规律:①在化合物中氢通常显____价,氧元素通常显______价;②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______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_______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④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_; ⑤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______的化合价。
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书写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_。
); ③根据原子团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物质与健康(2013年版)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4.3化学物质与健康(2013年版)【【教材放大镜】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5%。
2.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主要含有 、 、 、 元素)3.人体内元素 元素(主要含有 元素)含量超过0.01%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元素(主要含有 元素)含量低于0.01%⑴必需元素: ⑵ :⑶有毒元素:4.人体必需元素也应合理摄入,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6126C 6 H 12O 6+6O 酶6CO 2+6H 2O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B .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C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 2和H 2O 的含量增加,O 2的含量减少D .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 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 将增大 [分析]从题给信息可知,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而反应需要氧气,故呼出气体中,O 2的含量减少;CO 2+H 2O=H 2CO 3,H 2CO 3显酸性,pH 应变小。
[解答]D[评析]本题考查六大营养素中的葡萄糖知识,也考查了呼吸的人体生理变化知识。
例题2: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
蛋清、鲜乳汁也含有蛋白质。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急生命。
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试根据上述所给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在CuSO4、AgNO3、Ba(NO3) 2、AgCl 四种物质中,无毒的物质是。
2013中考化学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试题

CO2:
俗称:固体俗称“干冰”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CO2 + Ca(OH)2 = CO2 + NaOH =
.(用来检验CO2 ) (用来除去CO2 )
氧化性:如
一般不助燃,不可燃,不供呼吸,但无毒
用途:灭火,干冰作致冷剂,制纯碱,饮料等
实验室制取原理: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原理:
CO: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如:
===
③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氧结合(实验中特别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用途:冶炼生铁,作燃料
有机物
CH4:存在: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甲醇:化学式CH3OH,有毒,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
醋酸: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学名乙酸,化学式CH3COOH
煤和石油:
组成:都是混合物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和氢
用途:作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三大矿物燃料)作工业原料(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碳及碳的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性质比较:
气体常温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毒性不纯时遇火检验
O2 较活泼
H2 稳定
CO2 较活泼
CO 毒性
CH4 稳定。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在化学领域中,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化学式是一种简洁的标记方式,用于描述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和构造。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1.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H2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组合。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饮用水、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等。
2.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aCl。
这表示盐是由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组成的。
盐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食品加工和防腐等领域。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
4.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酒精。
它的化学式为C2H5OH,表示乙醇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乙醇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品、清洁剂等领域。
5. 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其化学式为H2SO4。
硫酸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
硫酸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池制造和化学实验等领域。
6. 氨(NH3)氨是一种气体,化学式为NH3。
它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
氨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肥料和清洁剂的一种重要成分。
通过了解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构成和性质,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化学式是化学思维和交流的基础,了解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金属材料(2013年版)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1.4金属与金属材料(2013年)【包括和)2、合金:⑴定义:在金属中某些金属(或)形成的具有特征的物质。
⑵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合金比纯金属的颜色鲜艳,硬度比各成分,熔点比各成分,抗腐蚀性。
■钛和钛合金:⑴熔点高、密度小优点⑵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⑶抗腐蚀性能好⑴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如⑵金属单质+酸→盐+ H2↑:如新盐:如K Ca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⑵位于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不可用浓硫酸、硝酸)⑶位于的金属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
(除K、Ca、Na)【巧学妙记】判断口诀: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属之间可互换,前换后、盐可溶。
“盐溶液”切记要写上“溶液”两个字!红色粉末逐渐变 ,澄清石灰水变 。
⑴先通CO ,再加热;实验完毕,先熄灯,继续通CO 至冷却。
⑵尾气处理:烧掉或用气球收集,防止未反应的CO 污染空气。
18= ×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将混合物转化为 物的质量 4、铁的锈蚀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 、②表面涂 :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改变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
5、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 金属 ③合理开采 ④寻找金属的 品【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考点新突破】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材料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知道不锈钢的成分,并了解金属材料的范围,属于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m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 )[分析]解此类题图表题要注意结合化学计算中的量关系,同时还要从图中的下列四个方面来观察:①看起点:即看各曲线的起点与化学量是否相关对应正确。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清洁剂到我
们吃的食物,从我们穿的衣服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化学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剂。
我们使用的洗洁精、洗衣粉、洗发
水等,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污垢和杂质的。
比如,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油脂和水相溶,从而清洁器皿表面。
而洗衣粉中的酶能够分解污渍中的蛋白质和淀粉,让衣物更加干净。
其次,化学还贯穿于我们的饮食中。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是化学物质。
而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化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烹饪食物时的蛋白质变性、糖类的焦糖化反应等,都是化学反应的体现。
再者,我们每天穿着的衣服也离不开化学。
衣物的染色、防皱、防水等处理都
需要化学品的帮助。
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纺织品的整理等过程也涉及到许多化学原理。
最后,就连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也充满了化学物质。
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等都是化学元素。
而在工业污染、交通尾气等方面,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更是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
综上所述,化学无处不在,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了解化学
的基本原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

中考回顾:
考点4 生活中常见酸、碱、盐的用途
命题角度:结合物质分析用途
考点聚焦
考点5、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题型分析。
如果把初中化学看做是一部长篇小说的话, 那么酸碱盐部分就是这部小说的高潮部分, 可谓是重中之重,在中招考试中有着非常 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这 部分内容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一定的深度,
中考回顾:
考点7 有机物 命题角度:认识常见的有机物
红 ,遇碱变 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 不变色 , 遇碱变 红
. .
3、物质的俗称: 氧化钙— 生石灰 ;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 食盐 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纯碱 .
火碱、烧碱、苛性钠
4、必须密封保存的有: 浓盐酸( 挥发 性)、浓H2SO4( 石灰水(与 CO2 反应) 氢氧化钠(易 吸水 性)、
考点聚焦
pH
考点1
酸碱指示剂 与pH
pH
pH图像变化
碱中加水的图像
酸中加水的图像
7
7
0
m( 水 )
0
m( 水 )
pH 为酸中加碱的图像
pH
碱中加酸的图像
7
7
0
m( 碱 )
0
m(酸 )
考点聚焦
考点1
酸碱指示剂 与pH
(下)P63
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2.农作物适宜在pH为____ 7 的土壤中生长。 7 或接近____ 5.6 3.测定雨水的pH(酸雨的pH小于________) ,可以了解 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泄出的体液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 康状况。
2.2物质的组成(2013年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 专题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2.2物质的组成(2013年版)【【具有 (或 )的一类 的总称。
例如:氧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 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 (填“相同”或“不同”)都为8,即核内都含有8个 ,因此,就把它们统称为 。
⑴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但不可能是 。
一种物质不可能形成 。
⑵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H 2O 和Ne 。
【温馨提示】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质量都不改变。
2.意义:⑴宏观:表示⑵微观:表示⑶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 、 (填不同类别元素符号)。
【温馨提示】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 ,如3O 表示 。
3.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分别是游离态和 。
⑴地壳:前四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⑵生物体:前四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主要含有 元素)人体内元素 元素(主要含有 元素)含量超过0.01%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元素(主要含有 元素)含量低于0.01%⑴必需元素: ⑵ : ⑶ :⑶海水:含量最多元素的是 ⑷空气:含量最多元素的是 4.表示方法: “一____二____”5.112种元素。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的区别,没有个数的意义。
【温馨提示6.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得出。
⑴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名称———— ,共有 个周期。
②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 ,共有 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③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开头的是 元素,靠近尾部的是 元素,结尾的是 元素。
⑵原子序数: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一个号,叫做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在数值上 。
2013中考化学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试题

金属和酸碱盐铁:物理性质: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与、反应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烤蓝)铁在氧气里剧烈燃烧②与酸反应Fe + HCl= Fe + H2SO4=现象:③与盐反应Fe + CuSO4= (湿法冶金的原理)工业炼铁的原理:现象:生铁和钢:是混合物,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请默写金属活动顺序: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盐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会挥发出HCl硫酸(H2 SO4 ),浓硫酸有,可作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水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区别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
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酸(H+)的通性:①与指示剂作用石蕊溶液遇酸变,酚酞溶液遇酸。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Mg+ HCl= Al + HCl=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HCl= 现象:CuO+H2SO4= 现象:④与碱反应HCl+NaOH= H2SO4+Ca(OH)2=⑤与某些盐反应HCl+Na2CO3= HCl+NaHCO3=HCl+AgNO3= H2SO4+BaCl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钠(俗称、、)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酸性气体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氢氧化钙(俗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013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计划黄冈初级中学陈持生2013年中考试题的特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回顾历史,展望末来,把握当下,为了更好地迎接今年中考,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中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下称《考试大纲》)为指导,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精心组织好中考复习。
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更牢固、更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能够更清楚、熟练地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更准确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社会现象;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的化学学科的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整体思路采用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以《课程标准》中五个一级主题为主线,结合《考试大纲》,进行考点梳理,并抓好落实,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更牢固。
第二轮采用专题复习,分为五个专题开展复习,第一专题:图象题,第二专题: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第三专题:物质的推断,第四专题:探究实验,第五专题:化学计算。
第三轮复习采用模拟练兵,查漏补缺。
三、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计划用24个课时,从第7周——第12周,即从3月31日——5月11日。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
用9个课时,从第7周——第9周,即从3月31日——4月15日。
i.我们周围的空气1个课时;ii.水与常见的溶液1个课时;iii.金属与金属矿物1个课时;iv.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3个课时;v.练习与评讲2个课时。
3.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13年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3.2物质的变化&性质(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2置换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 或有 或有 ,则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2.非基本反应类型(特征反应)⑴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得氧氧化,失氧还原;若是问剂,恰好相反。
)①氧化反应: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例如:S + O 2 =SO 2( 被氧化) 2CuO + C = 2Cu + CO 2↑ ( 被氧化)●氧化反应有两种: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酿酒等)一般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 ②③②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
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CuO + H 2 = Cu + H 2O ( 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⑵放热、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
有些反应能 热量(如碳等的燃烧,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等),有些反应 热量(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⑶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在所以的复分解反应中,中和反应优先发生,且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 会、易、难”等字眼。
如:⑴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⑵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重点疑点讨论1.仅通过下列现象就一定判断某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吗?判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A 、产生气体的变化B 、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C 、发光发热的变化 2.变化与性质有何区别和联系?3.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吗?哪些物质燃烧能产生火焰?4.燃烧、点燃、加热和自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吗?燃烧一定引起爆炸吗?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吗?6.CO 2 + Ca(OH)2 = CaCO 3 ↓+ H 2O 是复分解反应吗?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归类?(提示:CuO + CO = Cu + CO 2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7.“Cu+2AgCl=CuCl 2+2Ag”的反应是否正确?为什么?8.在金属动顺序表中氢排在铁的后面,为什么Fe 3O 4 +4H 2 = 3Fe+4H 2O 反应还能发生?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什么范围内使用?【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知识导图】[解读考点]本专题学习的重点是掌握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的通性,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碱的通性,掌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出题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近几年出现了开放性试题、知识迁移题、学科综合题、新情景题等。
新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都是在化学实验或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重要的酸、碱。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尤其要会稀释浓硫酸。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对该知识点的考查,通常从雨水、土壤pH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酸碱性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角度进行变化,目的之一是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其二是为了增强环境意识,用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解题时要熟练领会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当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
4.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5.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并能对各类化肥加以鉴别。
6.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复分解反应为主线,常考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物质或离子的共存,或以工业生产为背景,处理工业废水,甚至要求进行框图推断。
解题时,首先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以酸、碱、盐溶解性表作为依据。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物质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交换离子后生成物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有沉淀生成,②有气体放出,③有水生成,则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复分解反应一般是指酸、碱、盐之间在溶液里进行的反应,对反应物而言,还要注意:①酸和盐反应中,盐可以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②碱和盐、盐和盐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要是可溶的,否则无法交换离子;③酸和碱反应中,一般强酸(HCl、H2SO4、HNO3)与所有的碱都能反应,因为有水生成。
另外,NaNO3、HNO3在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因为与其他物质交换成分后无沉淀析出。
[洞察考向]1.常见酸、碱的性质与用途;应用与环保的关系;酸、碱的俗名、化学式、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酸、碱的区别,由酸、碱通性到其他未学习过的酸、碱性质的迁移推理以及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都是考查热点。
2.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是该物质溶液的重要性质,对生产、生活、科研影响很大。
pH 不仅能表示溶液酸碱性而且还能表示其强弱——酸碱度。
因此,考查热点有:(1)pH的意义与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2)各种因素引起溶液pH的变化趋势的判断以及运用函数图像表示各种因素与pH变化关系的分析。
(3)pH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3.常见的盐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更加密切,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十分重要,以及在生活、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它们、选择它们都是重要的。
因此,与这些相关的内容都是考查热点。
4.盐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化合物,它们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酸、碱等许多物质紧密相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有许多益处,农业上的化肥大多是盐类就是一例。
因此,重要盐类的性质、不同盐的鉴别、推断,化肥种类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等都是考查热点。
将这些内容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实际结合出题将是考查的趋势。
5.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之间主要的基本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规律以及应用它们判断酸、碱、盐间复反解反应能否发生;通过复分解反应规律提高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掌握一些物质的制法(原理),提高鉴别、推断物质的能力;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解决一些并不熟悉的实际问题。
这些都是考查的热点。
[真题剖析]1、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40-1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解析】酸溶液使石蕊变红,使酚酞不变色;碱溶液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A部分是石蕊和酸作用,显红色,A选项错误;B部分是碱和石蕊作用,显蓝色,B正确;酚酞与碱作用显红色,C正确;酚酞与酸作用是无色,D正确。
【答案】A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图40-2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 写出A、B、C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 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与碱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
由图知,A、C可以是碱、盐或者金属氧化物。
先确定A、C,再确定B,B符合的条件是即能与A、C反应,又是盐酸与某种物质的生成物。
(2)中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A、B、C三空对应。
【答案】(1)A、B、C分别为: NaOH、CuCl2、Na2CO3(或NaOH、HNO3、Fe2O3)【说明:本题属开放性答案,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或2NaOH+CuCl2==Cu(OH)2↓+2NaCl或Na2CO3+CuCl2==CuCO3↓+2NaCl等)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出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_______;碱_______【解析】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CO2+2NaOH====Na2CO3+H2O,所以变质;变质后生成Na2CO3,可用盐酸或稀硫酸检验,如果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NaOH已变质;也可用Ba(OH)2、Ca(OH)2等碱,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NaOH已变质。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HCl等 Ca(OH)2等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③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露的浓硫酸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的反应。
①生石灰做干燥剂原理是CaO+H 2O=Ca(OH)2不是中和反应;②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是碱和盐之间反应:③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碱和土壤中的酸反应;④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露的浓硫酸是酸和碱的作用,并且生成物为盐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
所以③④为中和反应。
【答案】B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向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液中滴入硫酸能否刚好完全中和呢?(1) 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 验证: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 。
【解析】判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进行的程度,只要检验出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
本题先用pH试纸测定硫酸过量,再验证。
验证硫酸过量的方法较多,可以是活泼金属、碳酸盐、难溶碱、氧化物等。
【答案】(1)加入锌粒(或加入氧化铜或加入氢氧化铜或加入碳酸钠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 有气泡产生(或出现蓝色溶液或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或有气泡产生等)(3) Zn+H2SO4==ZnSO4+H2↑(或CuO+ H2SO4==CuSO4+H2O或Cu(OH)2+ H2SO4== CuSO4+2H2O或Na2CO3+ H2SO4==Na2SO4+H2O+CO2↑)【说明:(1)、(2)二空所写步骤、现象匹配,(3)空所写化学方程式与实验方案相关。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6、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pH试纸可以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是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不能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那样会污染试剂,使测得结果不准确。
也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会稀释待测液,使结果不准确。
【答案】A7、 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
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反思和评价](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
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融雪剂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不含碳酸钠。
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镁,因为 Mg(OH)2是白色沉淀。
融雪剂中如果有氯化钠,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能产生黄色火焰。
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
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
【答案】[反思和评价](1)MgCl2+2NaOH Mg(OH)2↓+2NaCl(2)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3)污染水,污染土壤等等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40-3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 (填序号):A.钾肥 B.氮肥 C.磷肥(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填序号):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